《愚人节》是典型的日影,但是日影的魅力就在于,让人明明知道鸡汤但喝下去却还能有一种很滋补的感觉。
之前看鱼叔推片的时候就说的是老戏骨飚戏来着,石川淳一简直延续了Legal high里面的那种让人哭笑不得,细想又还蛮有道理的风格,当你感觉对这个现实生活充满无奈的时候,他又偏偏抛给你一点希望,这种挑逗式的手法简直让人心花荡漾。
我极喜欢这种故事截取穿插又隐隐有所联系的桥段,可能是一个故事还未来得及让你回味就马上把你扔进另一个故事里面去,入戏和出戏都在那么一个迅速切过去的镜头里面,就像给一个小朋友奶糖,他还没来得及剥开糖纸,又给他一个冰激凌,他把奶糖迅速揣进口袋里开始舔冰激凌,刚刚咬到一口脆脆的甜筒,你又开始用巧克力球勾引他。
哇,看这个电影就像是那个好幸运的小朋友,应接不暇的美食诱惑 /笑。
最后你给他端上来一个巧克力冰激凌的蛋糕,才发现想要的一切都在里面,整个故事以一个奇妙的全景模式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what a dramatically perfect story!然而一部影片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当你第一遍看的时候它就知道你的注意力在哪里,傲娇的早早的就给你暗示而你完全没有get到呀,到了最后一切仿佛昭然若揭的时候,它就又能挑起你的好奇,"什么!
什么什么!
怎么会是这样!
我漏掉了什么!
"它享受这种你忍不住要倒回去看第二遍的快感,然后高高在上地对你说,看吧,我早就跟你说过了的。
轻而易举的捕获你的心,就是知道你想要什么。
(以下涉及剧透,慎)。
比如新田的毛巾。
牧野挂断了她的电话,她扭头看到时钟上面赫然“四月一日”,于是她把毛巾塞进衣服里,拿上背包出了门。
你是不是也觉得她就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小女生,决心在愚人节的这一天给抛弃她的男人一点颜色?
让我们把毛巾的故事继续——穿西装打领带的中年男人(这个男人也是一个连接点)在跟她打斗的时候抓到了她的bosom,她惊恐的朝他的腿开了枪,(被袭bosom当然会被吓到当然会开枪啦,我是这么想的。
)她被打倒在地上的时候,丽子看到了她衣服下面露出来的毛巾,(笑,看来这个小姑娘也喜欢骗人,一下轻松很多),然而当丽子揭开毛巾的时候,新田足月挺起的肚子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剧情不应该这样发展吧,不过也许她放毛巾是为了保护她的肚子)。
谜底揭晓依然在最后,新田对牧野说,其实我也骗了你,听说你喜欢big bosom,我塞了毛巾,其实没有那么大。
再回想关于毛巾的细节,一下就知道又被导演给玩了一通。
芋条也是一个极好的道具。
新田对芋条有强烈的依赖,她鼓起勇气给牧野打电话的时候,要走进牧野所在的餐馆的时候,被牧野嘲笑的时候,孩子出生了牧野站在旁边的时候,有她的镜头就有她痴痴的咬着芋条的画面,(脱脱的一个吃货的感觉阿这姑娘,是在用芋条打气么)。
当所有人都质问她居然还在吃芋条的时候,她边吃边说,这是你给我的啊。
原来这就是谜底,她有完全不能跟人交流的毛病,牧野看到她在看医院宣传这种现代病的海报的时候,递给了一袋芋条,对她说根据我的研究芋条里面含有乙酰谷氨酸可以平复心情。
(男孩纸们都学着点,越是专业的词汇装*越成功,妥妥的),原来她吃芋条既不是因为喜欢,也不是因为牧野递给她,而是她觉得这是一种能治病的药,所以每次吃芋条其实是她紧张的表现,越是被逼迫的喘不过气越是需要拼命的往嘴巴里塞芋条。
再回想芋条出现过的画面,忍不住的就想说原来如此。
当然最后当她跟牧野告白的时候,没有芋条了。
但是芋条不仅有这么一个意义。
手掌上画着双眼,声称自己可以开天眼通灵的阿婆被警察(连接点)带进公安局讯问的时候,警察细数着阿婆不堪的过去,一边嘲笑着阿婆她的骗术有多么蹩脚,一边劝诱着说看她也有腰痛病(连接点),让她坐牢也不忍只要她保证不再犯就能放她出去。
阿婆妥协了,承认自己是骗子,于是警察把她送到门口——阿婆举着双手,用手上的眼睛对着警察,却说出了他不忍直面的过去。
或许真的有那种通灵的力量呢,不要因为没见过就不相信它的存在,似乎电影是想传达出来这样的一个想法。
阿婆回到家后,正在电脑上发帖(连接点),有人急匆匆的来敲门,她急忙藏起电脑,往“圣袋”里面装上芋条,来的正是那个被她预言会出车祸的消防员(连接点),果不其然,现在他带着伤来寻求破解,阿婆把“圣袋”递给他,收费十万日元。
通灵的人怎么也会使这种骗人的伎俩,我又开始觉得她就是一个骗子。
看到这里,突然想到阿婆的腰痛病,牧野在医院接待室收到别人递给他的说能带给他好运的芋条,原来芋条是两个故事的连接点啊,但其实也不过是刻意的把故事连贯了起来的感觉。
总还是觉得不对,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哦对,如此一来,就有点Legal high的感觉了——“正义可以用钱买到,拿钱来。
”这种看似无法在一个台面上谈论的东西其实就是可以一体出现。
通灵怎么样,通灵就一定要当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哇,事实是个人就会吃喝拉撒,阿婆既可以像巫师一样通灵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腰疼(想到三个抢金苹果的女神,笑),既可以看透你开导你也可以骗你钱财。
真的需要给她一个定义吗,觉得这个阿婆也不过是个靠骗术混吃混喝以度日的丑陋的老婆婆?
还是真的奇迹般的通了灵的老巫婆?
或许她只是在经历过极端痛苦之后真的能够看透人心未可知。
不,不要定义任何人,你不过看到了他想让你看到的那一面。
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啊,这种话本来就是小孩子才会问的。
但是日影这种或严肃或搞笑或真实或虚假的穿插却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虽然是一部喜剧片,却有太多让人感动到凝噎的地方。
而我最喜欢的镜头莫过于在游轮上服部叔(对没错,就是那个万能的服部叔!!
)看着夫人唱歌的时候,那个默默地站在身后,饱含深情的样子。
导演也及时插入了服部叔与医生的对话,告知了观众夫人已经癌症晚期的真相。
这时再回想到起之前的镜头,当夫人从更衣室出来时问服部叔哪一件更好看的时候,他说对方的王室成员也是极好相处的,哪一件都很适合,掏出两叠日元并告诉店员不用找了,店员们惊喜又惊恐的看着这对王室夫妇,感激涕零的九十度鞠躬,服部叔儒雅地携着夫人的手下了楼梯。
这两位走出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服部叔的坦然和夫人像少女一样在骗到了别人之后脸上浮现出的小兴奋和眉眼间的雀跃,又想到他们在游乐园玩游戏时那股小孩子劲,再想到她对新田说,我有一个优秀的丈夫和幸福的生活,释然。
毕竟丈夫会为了癌症晚期的妻子把所有的存款拿出来一次性挥霍一空只为在愚人节玩一玩,以博她一笑的剧情还真是只有电影才有的桥段啊。
感动是一方面,两位老演员的演技也真是棒呆。
他们在给汉堡包店造成了困扰的时候便向众人坦白了,小林夫人正在窘迫的换衣服,她没有像在服装店一样款款走出,而是边弯腰穿鞋边从屏风后面走出,在鞠躬道歉的时候帽子也不断的掉下来不断的手忙脚乱的扶上去,她该是怎样的不安和局促。
但她就应该如此少女,开心满足的时候会偷笑窃喜,抱歉窘迫的时候会紧张尴尬,什么喜怒不形于色那种老成本来就不属于她,有人呵护和宠溺的,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女人才能像她一样保持一颗少女心呐。
直到影片的最后才知道,原来每个人都在说谎,而看上去像在说谎的新田却偏偏是没有说谎的那个。
谎言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丽子看到牧野对自己不信任的时候,跳起来说自己其实是个助产士,招待说其实我是取鲑鱼子的,厨师说这家店在开店之前其实是妇产科,众人都在说谎,就是想要鼓励牧野,对啊,说谎又怎样,即使谎话多到自己都分不清是真话还是假话,在此时此刻只要能让新田顺利生产就比一切都重要。
真是可怕又可敬的精神力,好像即使刚刚知道自己亲人的死讯,也能镇定的继续为伤员进行手术一样。
然而这种对自我情绪的控制力毕竟是我最最薄弱的地方。
写到最后发现喜欢的桥段还有很多啊,比如觉得自己是spacenoid的少年,要跟地球上的各位告别的时候跑到学校胖揍了一顿嘲笑自己的同学,用的是袜子!
对,就是把沙装进袜子里,抡起袜子就开打,把对方压倒在地的之后便把袜子撕破往他脸上倒沙,事毕站起身来还不忘告诉大家要好好相处,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了被吓的一愣一愣的一群小女生,冲上去强吻了暗恋很久的女神,那种想想都会害羞和脸红的初吻的感觉扑面而来。
(可惜我今天刚分手。
)
日子总是匆匆,与人海擦身而过。
视角总是狭隘,看眼前,只觉得自我。
你我不清楚,此人和那人是真交情还是假情谊。
也并不清楚此刻与来时,何为因何为果。
这个决定和下个决定,离目标是近了还是远了。
如此平凡无能,天赐的巧遇又在哪里。
电影的魔力之一,就是赐予凡人这“神的视角”,在规定时间,通过观赏本片获得这个超能力。
在这段时间,神赐眼睛,俯视芸芸众生,看的见他们的傻,感觉到他们置身其中的偏执与疯魔。
有一种电影,专攻这个方向,我做了个豆列,名字叫“一人一段因果相联”,专门收集这种:“一群人,几个事儿,在一个时空不断串联,因果相关的神奇电影”。
这个系列我推荐的还有:盖里奇的《snatch》皮特演个吉普赛2货感觉很像《两只大烟枪》。
特别欢乐特别闹腾特别黑色的《11:14》,说的是一具尸体从天而降,各种人各种努力都在晚上11:14相互交织,绝对不温情,肯定出乎意料。
然后还有7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一股怨气把洛杉矶各种族串联起来,谁知道我们又是那一串因果链条的小圆扣?
《再见歌舞伎町》和《lush life》两部日本电影,我没看,是看弹幕和评论,有人说比较类似,甚至更胜一筹,有空看完再聊。
这种电影,开始就并发5、6段故事和人物。
一开始互不相连,到最后互为因果。
主角不唯一,焦点不唯一。
如果不是编剧叙述能力的强大,很容易流于形式,变成不折不扣的段子电影,七拼八凑的破烂组合,故弄玄虚而言之无物。
《愚人节》并不只有这个形式,不相关的人,都暗扣愚人、谎言、被骗、骗人这个主题。
在多线程推进故事的过程中,节奏由缓变急,绵密的铺垫徐徐道来, 你会发现不相关的人物原来各自有交集。
各种人从散落无关到聚集相关。
光是发现这种相关就充满乐趣,如同有种特异功能,欣赏广场上的人群,办公室里的众生,看得到谁和谁暧昧,谁的行动将要影响着谁。
剧情到巧妙在于,当这些平凡人遇到生死离别、爱恨情仇,这样的麻烦事情,却迸发了不同寻常的力量。
好似一切情理之中,却又意料之外。
当你以为遇到了老梗,猜出了套路,编剧却还能打出不一样的组合,他让我们看到隐藏在日常谎言背后那些可爱、可恨的动机。
好像钟表匠,揭开叫做“人间”的钟表,告诉你运转的原理,给你欣赏运转之美妙。
观众会被这些琐事凡人代入剧中,却感受到了奇迹,体验到了征服平庸世界的力量。
犹如突然听到这周而复始运转的钟突然奏出了意外的声响。
彷佛一个机会,就会有一个证明,让我们有如此遭遇却无如此巧遇的观众,看的平凡中的奇迹。
这就是电影能带着我们暂时脱离庸常世界的魔力。
当影片结束,你我重归人间,脚底生风,心中自然有股豪气飞腾。
想我这般人,遇到般的磨烦,也应有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吧。
有的电影,碾压脑浆输送智商假象,有的电影骗人眼泪输送鸡汤,还有的电影,愉悦我们,还给人力量。
一起找找这样子的好电影,喜欢就关注,转起来捧个场呗。
关注微信订阅号:liaoliaopian
有一种电影,导演不甘心只讲一个故事,而是同时在讲多个故事,而这些故事,似乎都有细枝末节上的联系。
原本不相关的两个故事,最后却互为因果。
就好像“蝴蝶效应”一样,你的一个细节或许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一生。
这种电影,主角不同,焦点不唯一。
作为影迷,在观看这种电影的时候,颇有一种上帝在俯瞰芸芸众生的感觉:在所有人都茫然无所知的时候,看出其中的因果联系,会心一笑。
除此之外,这种类型的电影由于存在多个主角,所以一部电影里的优秀知名演员会比较多,也正是影迷们的盛宴。
这种类型的电影多为“黑色幽默”,盖·里奇就非常擅长这种电影,《偷抢拐骗》和《两杆大烟枪》就是这种电影中比较优秀也比较受欢迎的两部片子。
P.S. 有另一部法国电影中文翻译为《偷抢骗》,一字之差,却是两部完全不同电影,但常常看见不知两者区别的影迷在这部电影下面评论留言“皮特好帅”,“比不上《两杆大烟枪》”之类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大多数情况下,愚人节的电影总是会在不知所云的台词和莫名其妙的闹剧之后欢快地收场以供大家哈哈一笑。
这部电影却把多个不同的谎言交织在一起,各有各的巧妙之处,却又各有各的苦衷,最后连成了一个完美的大故事。
这个大故事,似乎就是在每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在你的身边发生的事。
电影中主要有六个藏在谎言背后或由谎言而起的温馨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交流障碍的医院女工怀了一个花花公子的孩子,而花花公子拒不承认。
女工只好跑到花花公子和人约会的餐厅逼婚,甚至掏出了手枪挟持人质。
第二个故事:丈夫为了陪身患绝症的妻子度过最美好的一天,谎称是日本皇族,在司机的陪同下游览东京,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黑道大哥在要去完成一个必死的任务之前带着小弟劫持了自己的女儿,一脸怒气却又无比温柔地带着她去游乐园玩。
第四个故事:家里蹲中二少年在网上看见外星人要来地球接同胞的消息,并且确信自己就是外星人。
在离开地球之前,少年冲去学校暴打了欺负自己的同学,并强吻了暗恋许久的女同学。
第五个故事:多年前失手放走罪犯一直耿耿于怀的警察,只能酗酒度日。
后来抓捕了一个算命骗人的神婆,两人展开了神一般的对话。
第六个故事:因为愚人节玩笑,两个好朋友终于发展成了好基友。
窗外的樱花开得极美。
而这六个故事之间都有非常巧妙的联系。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女工的手枪就是在小饭店中跟要去执行任务的黑板大哥错拿了背包,因此女工在想掏薯条的时候却掏出了抢,黑道大哥执行任务时却掏出了薯条;再比如第二个故事中的司机正是第三个故事中女孩的继父,当他遇到劫持女儿的黑道大哥时不顾一切冲上去跟他搏斗;再比如家里蹲中二少年看见的外星人信息正是第五个故事中的神婆发布的。
这六个故事多线程同时进行,最初可能似乎毫不相关,但在故事进行得过程中,你会突然意识到它们之间巧妙的联系。
光是发现这种细微的关系就足够让影迷们欣喜不已,更何况每一个故事的结局总是在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
当然,导演也是相当恶趣味。
电影开头致敬《星球大战》,用一模一样的开头,讲了一个外星人要来地球接同胞回母星的谎言。
最后又同样恶趣味地在中二少年放弃召唤飞船的时候真的出现了一艘宇宙飞船。
其实,这部电影和《真爱至上》非常相似,只不过在这部电影里每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比《真爱至上》中更紧密一些。
但同样的,《真爱至上》作为每年圣诞节必看的电影,这部电影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愚人节必看的电影了。
因为是《legal high》和《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原班人马操刀才感兴趣点开的电影。
影片以一则被困山中40年终与家人重逢的新闻作为开场,牵扯进了三个谎言,包括不学无术的男人假扮医生勾引女人结果引来孕妇逼婚大闹餐厅、身患癌症命不久矣的妻子为不负此生与丈夫假扮皇室夫妇体验生命最后的愉悦、作为黑社会老大的亲生父亲为教育女儿走上正道与手下联合上演绑架亲生女儿的闹剧。
三个谎言彼此关联,互为铺垫,一个关乎爱情,一个关乎亲情,一个关乎爱情和亲情,让人捧腹之余又笑中带泪,这就是编剧的独到之处。
户田惠梨香演这种被逼到绝路的傻白蠢孕妇还挺适合的,最后在餐厅所 有“人质”为其接生倒是有点夸张,但也不乏日影特色。
穿插其中的还有几个擦边小谎言:中二少年等待外星人将其接走,神算婆婆因为骗人钱财被抓入警局,以及两个一直玩在一起的少年因为一句谎言而改变了彼此的关系。
这其中最爆笑的就属两个少年的暧昧关系,虽然可谓与全片主线完全没有交集,但放在其中大放异彩。
“其实我一直喜欢你。
”“啊,不会吧,这么巧!
”“啊,愚人节开玩笑……”只三句话,两个男人变完成了由朋友向恋人的转变。
有意思的是,这几个小谎言在最后均被证明是事实,男孩们真的成了恋人,神算婆婆真的能预知未来,而影片最后,中二少年所在的屋顶上空也出现了太空飞船……真实与谎言变得没有界限,只有开头那一则新闻被证实了是假消息,其他呢?
我们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社会,也没什么不好的。
从来没想过,第一次写影评会写这部电影。
我看完的日影不多,屈指可数。
好几部都看到中途被事耽搁,时间一久就失去兴趣,放弃了。
像是个魔咒,这部电影也是看一半就遇事儿了…… 本以为会像前几部一样,半途而废,却没想到会对它念念不忘。
影片开头会让人觉得无厘头,弄不清思绪,但这就是影片的最大特点。
影片会用有趣的剧情画面引着你一步步跟它推进,一步步理清思绪和剧情。
又会给你一个有一个反转和惊喜,却又不俗套。
当你还在影片前半段哈哈大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泪流满面。
我一直是个矫情泪点无下限的人。
或许一句俗套的情话都会感动我,但是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是锥心的温暖,苦涩的温暖。
或许这就是这世上真正存在的温情吧!
虽然难受着却也感动着。
生活佷奇妙,像是在和我们开玩笑。
同一时间,同一片天,我们生活有这千丝万缕的关系。
同一时间,同一片天,你和我有这这样复杂的情愫和关系。
你可能是我生活中的过客却一句话就改变我的人生;你可能是我的至亲,却用只能用另一种身份关心我;你可能是我没血缘的家人,却在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爱护我;你可能是我最爱的伴侣,却独自忍受苦痛向我撒谎带我疯狂;你可能是我最好的朋友,却把对我的爱意一直藏在心底…… 不是恰好今天是愚人节,所以大家选择撒谎疯狂。
而是生活就这个样子,我们无理由平平淡淡的闯。
每个人都有勇敢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被疼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疯狂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被原谅的权利。
不是只在这一天,是在我们的每一天。
生活可能不如意,但是要拥有美好的心。
我们不是神,我们无法掌管生活和命运。
但我可以争取幸福可以争取疼爱,哪怕是一次迟到的反抗;一个勇敢的告白吻;一句期待的责骂和耳光…… 我们最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能力来自勇敢和快乐。
生活愚人,我们也要快乐。
影片讲述了发生在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的几段小故事。
身怀有孕的女孩找到腹中胎儿的生父,想要惩罚这个假扮成医生骗女性上床的渣男;黑道大哥绑架了一名少女,目的却不是向她的父母索要赎金;一对老夫妇乘坐高级轿车出入高档场所,自称是宫内厅的重要人物;一名少年以为自己是外星人,在报复霸凌自己的同学,亲了喜欢已久的女生之后,在楼顶上等待被飞船接走;一个男孩开玩笑地向好友出柜并表白,没想到得到了对方热烈的回应。
起源于西方的愚人节本意是恶作剧和捉弄人,更多是开玩笑的性质。
本片中则更偏重于欺骗和坦白,可能日本社会对这个舶来节日的理解就是如此。
这种差别可能是源自于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
东方人更加内敛,更加看重语言的力量,所以对于谎言问题更加慎重。
本片虽然是一部喜剧片,但也在试图严肃地探讨谎言对人与人关系的影响。
比如,孕妇与渣男的故事探求了撒谎成性的原因和谎言背后可能的真心;黑道大哥与少女的故事展现了用谎言包裹着爱的苦心;老夫妇的故事讨论的是对亲人的白色谎言;外星少年的故事涉及到谎言与勇气的关系;一对男友的故事说的是谎言与真相关系的可能性。
几个故事里,个人最喜欢的是黑道大哥与少女的故事。
它的形式有些夸张,但是情感是真挚可信的。
相比之下,其他几个故事有些空,有点儿为了温情而温情。
这种拼贴型的电影为了追求完整性,通常会用一些人和事把故事串联起来。
本片中的神婆、警探、急救队员、合唱歌手等人充当了工具人的角色。
不过有些联系过于刻意,显得是在为了联系而联系。
比如,神婆似乎是真有些能耐的,走的是传统迷信的路线,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去网上编排外星人的恶作剧呢?
对了,这部影片很可能是户田惠梨香和松坂桃李这对璧人的定情之作。
也许世上是真的有爱情存在的,可能是一起陪伴漫长岁月已经成为亲情 可能是你作为一种同类的怜悯。
你为什么骗了所有的女孩,却唯独不去招惹她,也许这也是一种爱。
大家一起努力帮那个女孩生小孩的场面真的很感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梦想,一个天天靠女人吃饭装医生的软蛋,也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医生,也想不靠撒谎活着 幻想真诚。
一个假扮空姐的坐台小姐,仍怀着一颗很热情的心。
对整部电影的感觉就是很多生活中的小故事,发生了一点点变化,却把很多人性的闪光点展示出来,感觉很温暖。
我最感动的那个被叫做笨蛋的父亲,绑架了自己的女儿,只为了让她认识到这个世间的事情的复杂,希望能好好生活。
父爱如山,很深沉很伟大。
这部电影很多细节都引人深思,很值得观看。
每个现实世界里的疯子,都是臆想里的骗子。
为什么人要撒谎?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帮助别人,还是不经意或者对撒谎依赖成瘾?人究竟要撒多少谎,才能安然度过一生?其实愚人节这部电影说白了就是一个善意的巨大谎言,无论是电影里的他们,还是电影外的我们。
可我们欣然接受了它,就像接受其他的谎言一样。
并没有否定这部电影的意思,电影立意本身还是非常好的,那些看似美好的谎言被揭开后,迎来的坦然相待,那些温馨的细节,那些圆满的结局,让人唏嘘感动。
因而我必须说一句,谎言不是永恒的,诚实才是永恒的。
他们所带来的快乐也是。
愚人节,在那个让人名顺言正撒谎的日子里,撒谎真的有带给我们很多愉悦吗?
撒谎似乎没有给我们带来很多愉悦。
想想那些在愚人节说的谎,不敢说出口的表白,看似玩笑的讽刺,半真半假的恶作剧,在这一天得以实现。
而我们,真的能接受这些谎言吗?
好像还是谎言背后赤裸裸的真相 ,更容易让人接受吧。
所以我从来不喜欢愚人节,更不喜欢撒谎。
我会接受谎言,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但我一定回去探求谎言背后的真相。
我所生活的世界已被各种各样的谎言弄得肮脏不堪,但我还是有一颗赤诚之心,想要拼尽全力,保持我自己的小世界桌明几净,阳光靓丽。
如果谎言背后是恶意,我会用真相改造它。
如果谎言背后是善意,我回用真相拥抱它。
没有不得不说的谎言,只有不得不过的生活。
我依然坚信,诚实的世界回更美好。
电影最后,那个八嘎父亲因女儿的"惯犯"而得以存活,与手下在酒馆里喝酒时感叹"那么就苟且偷生吧"。
所以一直在谎言里,只能苟且偷生。
干脆撕破面具吧,回到真相的世界,做勇者。
虽然不是谁都有这种勇气,但那些有勇气却还是迟迟未实现的人 我想跟你们说:我们要做现实生活里的疯子,臆想世界里是我们的疯子。
一部由三个大故事串联起来的电影,分别是浪子回头,夕阳红,爱的教育。
浪子回头是故事的开端,讲诉的是一名清洁工因喜欢那个蹩脚,贪图美色与性依赖的医生而怀孕,然后找他结婚的故事。
女清洁工因浪子聊妹的话语,而变得敢与别人交流,打通了沟通的障碍,暗暗喜欢上了这个花心的医生。
浪子在这次枪支威胁的事件中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在关键时候做出保护女子的行为,而发现自己真实的喜欢。
当然,这天是愚人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谎言,浪子和女清洁工都因各自,和大家的谎言得到了解脱,认清了自己。
医生最后再给女清洁工接生的过程中找回了自己的信心。
这部故事的剧情,有多次的反转,就像一篇短篇小说,跌宕起伏,看起来很过瘾。
爱的教育,一个自暴自弃的小女生突然被人绑架了,重要的是绑架的人带她到处玩了一天。
绑匪在与女孩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她特别渴望父母对她管束,但过于自由的自己,无论做什么错事都不被指责,她自己感觉自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就产生了早点步入社会,可以干专属女性的工作的想法。
劫匪了解她的想法后,就带她去各个色情场所,让他看各种性工作者被虐待的场景,让她学着,扬言把她介绍进去,使女孩产生了心里上的抗拒。
在临近傍晚,憋屈的小弟终于问大哥为什么不告诉她是她的亲生爸爸时,被躲在墙后的小女孩听到了。
后来,绑匪找了一个理由,要把她塞回去,就是他自己倒霉,劫了穷人家的女儿。
在把小女孩放回去的时候,劫匪和她妈妈通了电话,告诉她母亲要在她犯错时适当惩罚,然后给她拥抱,不要让女儿向她一样没出息,混的这么差。
(这一处挺感人的,可以看到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深地爱)女孩不愿下车,并喊出了爸爸,但劫匪却不成认,说他乱叫。
为了让女儿下车,对她做出了粗鲁的行为,这让刚从外面回来的文弱爸爸看看到了,立马跑到劫匪面前,做出要拼命的架势,护子行为让女儿感受到自己在父亲心目中的重要。
文弱的爸爸虽然没打着绑匪,但劫匪大哥却下跪了,在文弱爸爸面前忏悔,这又一次让我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事后小女孩坦率的认错,也得到了她想要的惩罚与关爱。
大哥在了结完小女孩的事情后,开始去完成他认为会被干掉的事情,但来到球厅,站在boss面前,却从包里掏出来一包薯条。
事后,他想起了女儿在吃面时,调他包的情景,这改变了大哥走上悲剧的命运。
夕阳红,是老年丈夫为满足妻子遗愿,花掉自己的积蓄,伪装成国家领导人,带妻子环游的故事。
各种深情,让我看到了历经沧桑的老年人之间的相守。
这三个故事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小女孩调的包是女清洁工的包,女清洁工的枪支是绑匪大哥的,女清洁工喜欢上花心医生,是身患癌症的老清洁工给相中的(夕阳红中的女主角)。
小女孩现在的爸爸是给夕阳红中的老年人开车的司机,司机要求与他们的合照是为了向女孩炫耀爸爸是厉害的人。
另外,影片为增加娱乐性,加入了一个小学生召唤飞碟的过程,还有因玩笑而变成真正guy的那对青年。
刑警和神婆的设定,又将餐厅中发生的故事联系起来,神婆的薯条为蹩脚医生带来了与女清洁工的邂逅,女清洁工打伤的顾客是刑警通缉的要犯。
个人认为,小学生在网上看到召唤飞碟的方法也是受到神婆在网上发的信息的蛊惑。
电影最后的彩蛋是,小学生听到电脑中揭露真相和鼓励的话语后,寻找到了在学校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而外星飞碟却来了。
故事中所有人做事找的理由都是今天是愚人节,所以让有些看似荒诞的东西,充满了合理性。
今日的“过年Movie Time”准备轻松点,看了部轻喜剧日剧《愚人节》。
说到愚人节,想来想去好像拍成电影的还真不多,大部分的节日影片导演为了市场的购买力会选择情人节啊,圣诞节啊,比较多,所以看到了这个题目的时候还真心蛮期待的,But,就是这个but,我全片看完,还是有些觉得导演没有取错名字吗,are u sure,你拍的是愚人节, 不是圣诞节、情人节吗?
连持械伤人案、孕妇生产这些慢动作都被导演剪辑的充斥着满满的节日温馨感呢,让人毫无惊险只觉得那一定是假的吧其实这部片子有很多片子的影子,像日版的《真爱至上》,很多小故事都有爱的内容贯穿,父女之爱,夫妻之爱,情侣之爱,甚至同志之间的爱;又有些像《巴黎,我爱你》,全片的小故事虽然看起来没有关系,但从看到尾就会发现蛛丝马迹的联系:清洁怀孕女工的另一位阿姨同事就是那对假冒是日本贵族夫妇的患了癌症的老太太,给假冒日本贵族夫妇开车的小哥是被绑架女孩的继父,清洁怀孕女工要找的假冒医生来到的意大利餐馆又聚集了一系列故事线,两位被困的歌唱家要急着去那对假冒日本贵族夫妇的要欣赏的演唱会,清洁怀孕女工的背包由于在一家面点吃饭被绑架女孩而掉包所以当她到意大利餐馆的时候想拿薯条却拿出了一把枪,而那个被清洁怀孕女工打中腿部的中年男人又是警察在查找的在逃案犯,案犯后来逃走后又与一辆救护车相撞,而这辆救护车就是准备去救治清洁怀孕女工的,还有还有这个救护车司机也因为这个事故更加相信了发生的车祸是因为没有让那位女巫老婆婆给她辟邪而导致的,哎呀呀,线索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虽然近两个小时的片子要说的故事很多,但是从上面的回忆看来,发现我竟然全都记住了,这或许不仅仅是导演的功力深厚,还有N多大牌参演的缘故吧,不论他们表演的角色是美是丑,戏份多少,全都不遗余力地诠释完整了那个角色要表达的内容。
带一句,越来越欣赏户田惠梨香了,明明可以靠颜值却是要靠自己的演技说话,赞一个By the way,既然说的是愚人节,今天正好看到一个好玩的生活常识,竟然是欺骗香蕉的,据说想要很好的保证买回来的香蕉和放了一周的状态没有变化,就需要小小的骗骗香蕉了(*^__^*),将其买回来后用绳子挂起来,让香蕉亲们感觉自个还在树上的感觉,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是否真的有效就要大家试试啦
叙述方式很常见,一个个故事看似独立其实有巧妙地被串联在一起。劫持渣男的自闭孕妇、自认外星人的中二少年、解除女儿的黑帮大佬、被错认王室的夫妻、自作被肛的倒霉大学生,用欺骗和谎言,展示出了当代社会真实想形态。
有些梗还挺好笑的,关联上做的其实还挺不意外的都有留伏笔。出现几秒都要被迫上海报也是挺坑爹的。果然还是亲情煽得起来,但是外星人那段我觉得是励志的。
感觉是一个李狗嗨番外
太拖拉了,只喜欢寺岛进演的父女的那个故事。话说户田惠梨香现在也太残了吧......
有趣!
為兩個父親那條線打3星
不好看……
笑着哭,哭着笑。
竟然没标过?
连锁效应而已,没啥特别
谎话、不言与真相,若都能像电影里一样得到答案那该得多好啊
说好的喜剧呢?!洒了一把老泪。。被老夫妻的奇异恩典打动了T.T寺岛进最帅Toda表现亮眼,担当的这段剧情很容易让人想到世奇小栗旬的那段~演技最好的还是老演员们,夜晚窗外的樱花好美,窗内的吻好甜~最喜欢的多线叙事群戏类型~
户田惠梨香一直到开枪都演得很好,那种决绝的不屑,丝毫不拖泥带水。两个爸爸的情节虽然老套,但很感人,女儿袒露心迹,两个父亲疼爱女儿的行动对比,确实冲向了一个高潮。占卜婆婆最动人是在出了警察局后讲得一番话,用神秘的腔调讲出来却十分动人。电影并没有对谎言做出更高级的诠释,不过是节日里人人都有关系的一个定制电影。
这种花式编剧法可以尝试一下
愚人节群戏鸡汤。开场基本是闹剧形式,表演夸张,喊叫的念白刺耳朵,稍微做出了一点卡通感。后半是大剂量鸡汤,感觉有鼓励日本年轻人生孩子的意思。全片有一种工业味,注意一下那些群演和配角,在调度和剧作上压根没给他们做合理安排。角色关联太封闭。不知美珠现在啥样了,是不是越来越像户田惠梨香了
拍得太牵强
其实有点闷闷的 但是又的确被几处笑到...一对基是亮点吗=v= 谎言有时也能发生奇迹。
还不错,明星汇聚
不好玩啊。。。可惜几个喜欢的演员了
后面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