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时间久远部分细节我都忘了但是我所记得的一定是我最印象深刻和最喜欢的开头情节铺垫十分头特色,用一场淫趴把每个觉得的特点都展露让观众清楚的记住了每个角色,为后来的恐怖情节作了良好的铺垫恐怖出现有顺序从一些触碰动静到实体出现,让观众从一开始放松的心情过度到恐怖情节中,我喜欢这种慢节奏切入我最喜欢的就是里边的怪物了,他的装扮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我在其他恐怖片里很难看到,在其他恐怖片中每当怪物出现也就意味着不恐怖了,但在这里我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从《女巫布莱尔》到《科洛佛档案》的伪纪录惊悚恐怖片,虽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乏一些拍的不错的好片子,但是给我的感觉是这种形式的惊悚片一直半红不火着。
不知什么时候这样的恐怖片忽然在大银幕上多了起来,包括让人眼前一亮的《死亡录像》,和不见鬼影只闻声音却让人毛骨悚然的两部《鬼影实录》,伪纪录的形式逐渐活跃了起来。
所以刚开始看《墓地邂逅》的时候,不由产生一种“又是伪纪录啊”松一口气又略感失望的复杂情绪。
依旧是时不时晃动地让人头晕的镜头,依旧有在极度惊吓的情况下还能想到摄像的剧情(甚至和其他人因此产生冲突),依旧有不少和其它惊悚片重复又重复的老梗。
而且个人认为最大的败笔是影片行至中间后,还是又见了所谓的幽灵。
单单只是极速飘过的白色影子还不够,偏偏还要靠近去再近去,用电脑特效弄出一张张夸张扭曲无创意又毫不恐怖的脸。
特别是不知为何舌头掉了(= =...)不依不舍追上来的那个幽灵,大概是导演想要制造紧迫的氛围,在镜头中看,此幽灵不停地试图攻击男主,贴的很近,入境去想着实让人悚然。
但是对于伪记录来说,这就相当于此幽灵在不停地攻击摄影机...(不要太挑剔啊喂!
)日本有一个灵异节目,是专门播放各地收集来的灵异视频的。
据说都是真实的,全是大家在无意中拍摄下来的各种超自然现象。
其中有一个我记得的非常地清楚,是在某人家里的天花板上伸出密密麻麻的手臂。
当时看了虽然觉得应该是PS的产物,还是头皮发麻。
谁知道就在《墓地邂逅》里见到了几乎全然一样的场景。
感觉像春晚小品上把网络小段子加进去似的,有点“重逢”的惊讶,却也带了不少“重复”的厌倦,以及“是否侵权”的疑问。
不过,忽略这些地方,这部片子还是有不少亮点的。
无论是摄像机下角的计时,还是里面的对话不时提起,都让我很在意时间的流逝。
他们打算收拾东西出去的时候,电影才算真正的开始,但是距离开门的时间已经很接近了。
我一直好奇,接下去的剧情发展会是怎么样。
于是当他们想尽办法撞开大门,发现原本能够通向建筑外的出口竟然是另外一条通道的时候,我简直是惊喜了(重口味啊噗)。
更别提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本该早已天亮透进光亮的窗户还是保持着黑夜的状态,主角发现在这栋建筑里面一切常理已变成非常理的时候了。
这样的剧情发展着实让人没有猜到。
本以为顶多是打不开门砸不开窗,于是困在建筑里面无头苍蝇到死。
没想到他们连门打开了都无法走到外面去。
正如影片里面说的,这栋建筑有自己的生命,它会随时改变自己的形态,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迷宫。
明明能够看到希望,最后也只会发现自己站在又一个走廊或者死胡同面前,被希望摔进绝望。
在里面时间的流逝已经没有了意义,天知道他们在里面到底呆了多久。
或许只有几个小时,或许好几天,已经没有一个标准去计算。
所以到电影的最后,在一个暗无天日没有食物没有水的地方独自呆了那么久之后,男主绝望地开始对着摄像头诅咒,并且捉路过的老鼠吃掉的时候,相当贴近人类的真实反应(就像有些得了艾滋的病人会拿扎过自己的针去扎别人,就像为了存活下去吃死人甚至吃活人),但是也确实渐渐地走向疯掉的道路。
最后的最后,男主终于发现了一切的源头,一个手术室+展览室。
个人的理解是当初被杀的医生曾经利用这里关押的精神病人做很多极度危险的手术,导致了不少病患的死亡,最后被其他病人反过来杀害。
这些各种各样的怨念执念聚集盘踞,渐渐造就了这个“死亡之境”。
其实我真的很想说,大多数的恐怖片都是由“好奇”展开的。
没有这些“好奇”或者应该说“猎奇”的心理,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故事了对于非自然事物可以不信,但是也应当抱有敬畏的心理吧。
这部电影让我体验到的最大恐惧不是猛然出现一位比女主角要好看的白衣女鬼,不是一大堆穿着黑丝的手臂在墙上乱晃,也不是一惊一乍的鬼叫,而是一座会变形的精神病院。
如果说变形金刚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是来自外部的形体变形,那么这里的心理恐惧则来自房间内部的格局变形。
试想一下,当你起夜,顺着原有的路线抹黑到厕所时,却发现来到了隔壁单身美女家的卧室,你能憋住么?
当几位主人公咒骂着fuck(打出来妇产科三个字)和哭爹喊娘时,他们已经在这桩鬼屋里转悠了很久很久。
如果仅仅是几个鬼还不足为怪,然而整个建筑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未知客体,而人们只能在它的肠道内被慢慢消化。
在我们不知道敌人底细的时候,只能跑到敌人打不到的深山老林,在我们打入敌人内部掌握敌方重要情报时才能百战百胜。
现在人们就在敌人内部,可很显然被反包围了,他们的摄影师哥们已经策反了,另一位壮烈牺牲了,所以想要完成一次主旋律的歌颂是不可能的了。
这部电影让我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那时我家附近的公园里有一个迷魂洞,它是防空洞改造的,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小鬼,都是塑料和木头制作的。
因为《午夜凶铃》等日本恐怖片那时还没有诞生,所以洞里的恐怖原型都是公园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的,都是清新的萝莉女鬼,年纪小小的我根本一点不害怕,反而每次一去就要去迷魂洞里玩。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洞为啥叫做迷魂洞,其一是里面的小萝莉还是蛮不错的,像我这种小男孩很快就被“迷倒”了,二是由于洞里幽深曲折,氧气不通畅,在里面呆久了就会进入缺氧昏迷的状态。
迷魂洞旁边还有一个八卦阵,是用几十根竹竿立起来,在上面为上绳子编成的网。
老板娘美其名曰卧龙八卦阵,但看到其简陋的外形,人们就不由的失去兴趣。
但我却为这个阵伤透了脑筋,因为我真曾在其中“迷失”,无法“越狱”,转了好久也没能走出去,最后还是老板娘发威,把我抱了出来,后来她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走,完全只能看运气。
这件事在我心里埋下了阴影,儿时的我一直认为八卦阵其中一定有某种特殊的力量,也许有某种灵魂操纵着它,如果在夜里公园里没人的时候,你不小心走了进去,一定也走不出来了。
电影激发出了我童年时的忧虑,现在我更加确信,很多时候当我们以为那是上帝偶然的玩笑,其实那是恶魔故意的折磨。
起初也一切正常,可是主角很快就意识到,一些怪异的事正在向他们靠近。
这栋建筑不仅仅是闹鬼那么简单,这间医院像是有生命的,并且不打算让他们离开,他们终于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把自己锁在这个连窗户竇被封死的地方了……他们发现自己迷失在一个像迷宫一样的诡异之地,进来的时候入口的门根本不是入口,天也一直没亮,仿佛是进入了时间循环,那里有的只是无尽的走廊和之前死在这所医院的人的鬼魂……在电影的最后15分钟左右吧,只剩下男主一个人,基本已经精神失常了,这时候,高能来了:爬过来了一只老鼠,男主一棍子把它敲死了,虽然已经有预感他可能要吃掉老鼠,但是!
没想到他是冲着镜头吃的……还吃了将近1分钟……看得真是……强烈生理不适!
看完没吃下去饭……再回忆起来总感觉门卫大叔走的时候那一眼格外的意味深长……
《墓地邂逅》是一部单纯的恐怖片,可以说基本没有什么剧情,一切都为吓人服务,吓人毫不含糊。
所以作为一部恐怖片,它值得一个高分。
第一遍看确实有吓到。
片中主角团永远不见天日的绝望感,以及就算大家待在一起仍然一直减员的恐惧感,都令人毛骨悚然。
最可怕的是恶灵们步步为营的经营,在一步步将主角逼上绝路的同时,也渐渐攻破观众的心理防线。
首先是试探阶段,恶灵只是操控一些物体(门窗、轮椅等)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些小小的恶作剧仿佛有意勾引主角深入,而贪心的男主的确上钩。
其次是接触阶段,恶灵直接与人产生肢体接触,肆无忌惮地撩人头发,抓走摄影师,在楼梯上推人,主角终于意识到危险,可惜已经踏入深渊,哪有回头之路。
接下来,从撞开大门开始,终于进入高潮,当观众和主角同样以为逃出大楼时,却被门后的场景当头一棒。
在此之后,恶灵开始了无尽的折磨。
主角不断尝试寻找出路,恶灵却早已一一堵死;主角欲补充体力,恶灵就毁掉食物;主角入睡,恶灵则悄悄在他们身上做上印记。
连太阳也永远不会升起,就像希望也永远不会到来。
主角身心俱疲,观众也倍感绝望。
最终,戏弄够了的恶灵开启猎杀时刻,就算主角们挨在一起,恶灵也有一万种方法收割性命,甚至就在他们眼前肆意妄为,留给观众深深的无力感。
最后,当万念俱灰的兰斯再次打开录音机时,阴暗的隧道里充斥着恶灵们刺耳的嘲笑声,也充斥着无尽的茫然与绝望。
后来看了第二遍觉得问题还是蛮多的,比如开头的引入阶段实在无聊,主角团拍纪录片节目似乎不怎么专业(念词没感情,表演很尬),大爷死法很滑稽(bomb的一下弹射起飞),萨沙的死法十分敷衍(一阵烟雾飘过人就没了,特效都省了)等等。
伪纪录片已经越来越被观众们所接受,因为它能营造更加身临其境的场景和氛围。
《墓地邂逅》在这点上借鉴了许多类似电影的表现手法,个人很喜欢夜视的角度展现部分,很压抑很真实。
此片节奏的操控上还可以,本来觉得6小时的探险历程应该逃不出俗套的情节,但是当看到撞开大门外还是走廊的时候我开始对此片刮目相看了!
真正的高潮TM才开始!
前戏TM都是浮云!
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盗墓笔记》,哈哈,那些不断变换的空间格局,和无止尽的通道走廊……真心让人有一种绝望之感。
当然个人认为此片还是存在一些表现瑕疵的,比如:幽灵以实体出现和正面攻击的那些部分,对幽灵过于具象化的展示反而让人有一种虚假的感觉。
尤其是满墙的手臂,简直戳中了我的HHP!
还有,隧道里,女主吐血那段我以为她要异化了,正等着她变丧尸来着,结果她竟然在一阵妖雾后被你是风儿我是沙地带走了!
(⊙o⊙)不过男主吃老鼠那段实在太棒了!
在绝望中求生存,人性表现得太真实了!
画龙点睛之笔啊!
关于结局,我以为男主破了那个看起来像道场的阵法后就可以出去了,可是貌似并不是啊。。。
那个医生竟然还过来对着摄像机表演了一番我去!
我倒是更希望男主看到他们在手术,然后他走过去后看到手术台上的是自己....结局有点纠结啊,难道摘了额叶就能出来么。。。
想太多伤脑筋。。。
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比起《鬼影实录》那种等得昏昏欲睡的刺激很多!
值得推荐!
恐怖片里不错的吧,虽然剧情有点老套···相比《鬼影实录》剧情有点夸张,有点无厘头,不过还是相当过瘾的,达到了晚上一个人看完必须连续看两集《北京请青年》的刺激效果呵呵···
恐怖电影,先说一下恐怖程度吧,四星。
这部电影跟前不久的韩国恐怖电影《昆池岩》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出现了轮椅。
因为是外国电影,对参加探险的众多角色都没有认得很清楚。
活到最后的印象深一点。
刚开始对这一帮人都没有什么好感,不过看到最后,男女主,暴躁男,精神失常男,都有点让我可怜。
伪纪录片的形式很吃香,所以整部电影拍下来效果也没有太差,但也没啥惊喜,所以给个四星吧。
电影中吓人的镜头不多,而且有好几个吓人的镜头都是鬼魂张开大口、迅速逼近给观众造成压迫感和惊悚感,有点老套。
额,只能写这么多了。
就酱。
看之前本来对此片不抱太大希望,可当撞开正门又是走廊后,我暗想:“这片子有潜力”。
后面一步一步地推进,真是能唬住不少人。
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拍摄手法真是能把不安、恐惧和绝望无限放大。
反正我家的大小宝贝儿这辈子铁定不敢看就是了
很显然,韩国电影《昆池岩》是借鉴了这部片子,废弃的精神病院,节目组(自媒体:网上直播号),有人留守在设备现场其他人则去探险,就连一个检测“灵异物体”的仪器都一样原理。
这个片子的女性角色少了,帅哥美女原本是恐怖片的标配,不过血腥依然。
也不像国产可怕片靠卖肉洗澡来吸引眼球。
后面生吃老鼠这个有点恶心。
居然还拍了2。
一小时之后正片开始。
伪纪录片的形式以及像极了《死亡录像》的拍摄手法,感觉在恐怖氛围渲染上异常成功吧~~讲的是~鬼砌墙么·······
难得有这么动感的伪纪录恐怖片 把鬼具象化 但是也变的假了许多 很多都是老套的恐怖片段落然后用伪记录包装一下 男主最后坚持到最后还算满欣慰的 其实桥段可以更恐怖更血腥一些 故事轮廓没有讲解到位 所以恐怖感也是大打折扣
真的被部分镜头吓到了
5.0/10 真实感,肉眼可见的真实,手持摄影下的抖动影像,在伪纪录片的呈现方式下大放异彩,在监制的简单介绍后接“真实影像”——好戏正式开场。一开始的采访和访谈让观众感觉好像是在看搞笑恶搞真人秀喜剧般,这让惊悚和恐惧感到来的一刹那更显真实。后半个小时惊悚值拉满,但也揭示了“捉鬼敢死队”的逊,在故弄玄虚的一惊一乍中,观众也猜到了七八成。诡异离奇的超现实故事,到结尾也没给观众一个合理的解释,又一次被可恶的短视频号骗了
不作死不会死系列。形式和【死亡录像】很像,前半段酝酿气氛酝酿太久了。
我不是很懂为什么这么低分,昆池岩简直copy这个还没这个好看。
这个。。。中规中矩的伪纪录片。。。如果不要搞那么多特效可能更真实一点。
第二个拍伪纪录片的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
从女巫布莱尔到鬼影实录再到VHS,真心觉得自己对伪纪录片不感冒
唯一一部伪纪录片恐怖片吓到我的
我觉得到时间了天没亮,该来开门的人没来开门,这种设定是最好的,别的并不行,拍摄很粗糙,吓人程度也比不上【昆池岩】
相当不错的 伪记录恐怖片 可以和女巫布莱尔媲美
一惊一乍的伪纪录片,镜头乱晃的好吓人哦
还想看更多大嘴巴鬼啊
北京的朋友,不妨代入青年路万杰医院去看。
我们寝室剩下四个人都在叫……整个楼道都在癫狂
这个也太粗糙了点吧,创意完全就是剽窃鬼影实录嘛,而且还把鬼拍出来了,这个就没神秘感了,最可怕的不是看见了什么,而是看不见什么。
伪纪录片的风格很容易无聊,这片还好,但是还不够好。缺少新意,恐怖也不够。
What's the fuck ,我居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