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电影《黑白迷宫》,经典的港式警匪片。
剧情很简单,就是社团老大龙叔怀疑下边一个堂口的大哥大华手下出了卧底,为了秘密除掉这个卧底设了一个杀局。
结果堂口大哥能力太强,不仅没被杀死还把老大的局完全搅乱。
老大不得已去跟堂口大哥谈判,谈判过程中发生争执,被自己带过去的野心勃勃的跟班杀死。
剧情就不详细介绍了,这次就是想吐槽一下里面的情节设定。
第一:既然社团老大龙叔怀疑跟自己几十年的大华手下有警方的卧底,为什么不直接通知大华?
让大华自己去找出来?
这不比自己砍断大华这只左膀右臂要更合算?
即使是想换个帮派处刑人,但明显没有交代能够顶替大华的人选呀,下边的人还没培养出来就把能独当一面的左右手给砍掉,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当了这么多年的大佬会做的事情。
所以这个设定有些不合逻辑的牵强,仿佛只为了推动电影剧情而设定的。
第二:现在都是二十一世纪了,你们出去杀个人,还都穿统一的制服,还是那么显眼的白色,生怕别人认不出来你们一样。
不知道满大街的摄像头吗?
这简直不是去杀人,就是去走红毯。
反观对面埋伏的杀手就专业很多了,虽然枪法永远不准,但好歹是开战的时候黑布套头,还知道躲到渣土车上扫射。
除了枪法不准打半天只中了一枪在小弟叉烧腿上,但也不致命。
终于明白为什么去杀个黑帮大哥的儿子,就去了六个人了,因为黑帮大哥手下都是战五渣的渣渣呀。
这一点又衬托出了大华作为社团处刑人是能力多么强,大佬是多么弱智。
第三:警察永远比匪徒更弱智,永远是最后一个到场,这作为“惯例”就不多说了。
关键是匪徒光天化日下在码头上火拼到天黑,先不说警察没有按时到达,就说说那么繁华的地方,居然找不到这些人火拼的证据!
即使为了剧情需要,那也得不能弱智到白痴的水准呀。
第四:整部剧没有深邃的主题在里面,所有人都智商不在线上。
打打杀杀后观众看着爽快,看完后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反思。
哦!
可以反思的就是任达华老了,陈小春老了,江湖上再没有山鸡,华哥了。
还有王晶也老了,江郎才尽了。
随着上一代人越来越老,现在也越来越少好看的港式黑帮警匪片了。
第五:整部剧里面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片尾曲了。
这首歌配合这个电影的结局,真是相得益彰。
笔者听完后就赶紧去搜了下,然后在网易云音乐上播放。
看了一下歌曲评论,居然都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去搜的歌。
咳咳,这部电影让这首歌广为所知。
最后强烈推荐大家去搜下这首歌《为什么》李悦君版本的,不要找错哟。
当然这部电影虽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也值得去没事看看,毕竟这不可能是那种逻辑性很强的悬疑片。
欢迎关注我的大鱼号:风雪离人归微信公众号:fengxuelirengui
随便说几点。
1.现在审查制度似乎跟剧情融合的要好了一点点,起码警察结局神兵天降的突兀感已经小了不少。
2.水平还是延续黑白系列低配版无间道的手法,还有点现在那种混搭低成本港式警匪网剧的感觉,但总体来说,还能看,故事就那么回事,只是这次的卧底都算有良心,所以看起来也就没那么恶心。
3.伍允龙算是王晶捧了好多年还没放弃的角色,这次表现还是不温不火,不知道王现在的眼光是怎么界定,当然伍还不错,只是在这些水片里很难发挥水平。
任达华则演了难得的纯正派形象,简直可以用仁义大哥来形容,陈小春就不说了,一辈子混在三线县城小流氓的遐想当中,不过这些人凑在一起,作为香港电影的拥趸,大致都能将就看下去,毕竟故事还勉强,画面也不差。
4.片里比较失败的,个人觉得是模仿杜琪峰那套林雪式黑帮演技,吃饭逼供戏,刻意感简直要涌出显示器,另外巴黎铁塔反转再反转式的王晶剧情老套路真的是用了四十年不腻,好人坏人一秒切换,理由牵强?
计谋弱智?
这些可能都不是王晶考虑的问题,可能他写反转的目的,也就是简单的为了反转而已。
2017年9月份的香港电影,演员阵容和制作团队不可谓不强大。
任达华、陈小春、林雪主演,王晶监制导演。
光这几个名字往那个电影海报上一摆,一股浓浓的港式黑帮电影情怀就扑面而来。
这几个主演也确实是演技给力、效果拔群,然而很可惜,这个电影真的只是给人一种情怀了。
单一简单的剧情,为了强行推进剧情而让观众都觉得有点一头雾水的反转,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说,这部电影的情节还没有任达华做的那盘被林雪差不多都吃了的柿子炒鸡蛋让我印象深刻。
甚至咱们再可以开句玩笑,就是那五碗大米饭都比某晗某凡有演技(手动滑稽) 三星代表这还行,我觉得是一个公正的评价。
毕竟任达华、林雪、陈小春这些老戏骨的演技是在线的。
警察卧底、黑帮恩怨、江湖义气与反目成仇这些都是港式黑帮片的主题,更何况还有枪战、打戏和嫩模大胸这些养眼的东西。
消遣有余但味道不足。
可见就连香港电影界都开始走取悦大众的恶俗套路,表面的刺激和快餐式的爽快仅仅是为了捞钱。
虽然以前王晶的片子也是被业界称之为快餐式的垃圾,但那个时候即便是垃圾,在看完之后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这部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电影,节奏之快无法想象,然而还能一瞬间让人接受,这不得不说是以前的黑帮片铺的路好啊,满满的套路。
说完感受再来说说剧情,洪兴行动组出了内鬼,洪兴高层为了找出内鬼设了个圈套,把行动组的所有人都一网打尽。
这里面有重情重义的行动组大哥任达华、前第一打手陈小春、现任第一打手 伍允龙 、以前任达华的老搭档叉烧、新人超人(死的最冤的一个)和老大的女儿丽强(实力坑闺女啊),最后的结局是任达华明知 伍允龙 是卧底而不杀他(为了义气),一门心思的要跟以前的老大龙叔硬钢,然后所有人一起领了盒饭。
剧情充满了槽点,几十年老兄弟的一瞬间背叛、一个才相处四年的兄弟明知是卧底还想放他一马、十七岁就和陈小春在一起的陪酒女瞬间为钱变心、明知老爸身中数枪马上就要挂了还把老爸丢下自己跑了的奇葩女儿。
后来一想才明白了,王晶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混江湖的和在江湖中谋生的男男女女,一个个都标榜自己江湖儿女重情重义,其实全是放屁。
没有一个是好人,没有一个不是死有余辜,生活不易,在江湖里讨生活更不易,没有谁是好人也没有谁是坏人,大家都是罪人。
所以好好生活,别当小混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一个小老百姓,安安稳稳的活着,挺好。
感觉演员,为了体现自己的演技。
明明是一个不合逻辑的事情,还是一本正经演下去。
大华他们去杀萝卜头时,两辆车都包成了那样。
结果一个人都没有死,只有两个被打伤。
高天出场还没几分钟,就差在自己的脸上写“我是卧底”,这也太明显了。
还有在警察局,高天的上司说的全是大华这四年做的事,高天刚刚好也是根大华四年,“真爱啊”。
大华自己是黑社会,作为父亲在怎么也不会把自己女儿也带进去吧, 难到是捡的, 不合理的太多太多
如果有时间,无聊,可以去看。
就是一个很有港味的港片。
剧情没什么新意。
演员里任达华、陈小春、林雪演得不错。
女演员一个个都不认识。
而且都不像很多影片里的香港女人。
执行任务时都穿白衣服。
据说是为了致敬,我觉得有点矫情吧。
又显眼又容易脏。
关键是我觉得他们两次伏击萝卜头都没用什么计策啊,都是直接冲过去开枪。
最后那场交换人质,也是没动用什么谋略。
明明知道对方人多势众,还是面对面硬来。
陈小春演的角色也死得莫名其妙。
根据前面的铺垫,我以为他要展现他的厉害拳脚,结果两边屋顶各一排狙击手,他也就手持两把手枪,站在那里对开。
这感觉很有勇无谋啊。
牺牲得莫名其妙啊。
前面有一幕展示,华哥有很多武器的。
但并没怎么布置。
也没展现威力。
所谓黑帮情义,我也只看到任达华演的华哥有。
那个超人存在的意义是搞笑吗?
那个林雪吃饭的那场戏。
看不出什么好来。
这部片子排片的时间不对,排在敦刻尔克的后一天上映。
平时看看应该觉得还不错。
刚看完敦刻尔克,再看这部片。
就像吃完一顿香辣的火锅,然后喝了一碗清汤面那种感觉。
『黑白迷宫』新千年以来香港黑帮片式微之势愈发显著,尤其近十年可谓颓势不可阻挡,作为王晶“黑白三部曲”的最终章,却是只能靠衣服的颜色衬托出主题了,剧情神逻辑、节奏混乱、人物脸谱化早已不复“黑白”之实了,只剩下众多老面孔的参演还能换起些许情怀。
【6分】
『黑白迷宫』新千年以来香港黑帮片式微之势愈发显著,尤其近十年可谓颓势不可阻挡,作为王晶“黑白三部曲”的最终章,却是只能靠衣服的颜色衬托出主题了,剧情神逻辑、节奏混乱、人物脸谱化早已不复“黑白”之实了,只剩下众多老面孔的参演还能换起些许情怀。
【6分】
我是影视专业的学生 仅从我所学的影视知识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看法 (就不拉片了):1.剧本上 这部电影剧本创作不好 虽然有了开头结尾跌宕起伏的过程 但是设计的情节的合理性有考虑过吗?
举个例子 小春饰演的角色老婆对小春表现出一副忠贞的样子 大华和叉烧又是非常要好的哥们 然而老婆说背叛就背叛 叉烧说开枪就开枪 这样的转变是不是太过直接太过荒唐了?
如果只用台词就能够解释这种转变 (老婆说爱钱 叉烧家人被绑架)那是不是太过直接太偷工减料了 所以这种转变没有充分的铺陈 导致他们做出背叛的时候观众会出乎意料这不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 而是在敷衍戏耍观众。
还有各种不合理(枪战女主为啥拿狙 ?
拿狙耍帅然后换回冲锋枪下去被人打?
为什么他们行动会暴露 即使一开始是阿公想除针而设的局 但是具体行动也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怎么泄露?
去找昌叔意义又在哪里?
)2.在拍摄上 为什么拍两人之间的交流都是拍手机特写?
拍手机广告还是电视剧看多了?
吃饭戏有一个高角度的全景长镜头 这样的设计原因是什么?
会不会太过于偷工减料了?
各种方式开酒瓶盖这情节有必要拍吗?
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吗?
没有的话就是可拍可不拍的 甚至能换成别的东西(比如各位花式耍枪 )而且不明白拍装逼开酒瓶有什么用?
难道该片认为的混混厉害就原来体现在开酒瓶上还是说混混打架就是靠开酒瓶比赛?
从拍摄上 有不少地方看起来感觉没有诚意没有用心 3.讲讲主题吧 主题叫黑白迷宫 黑与白纠缠的意思是吧 但是主线其实是黑吃黑的过程 只不过是以抓针为由而已 这很直接 哪来的迷宫?
片中警匪相斗都是次要的 冲突也很直接 哪来的迷宫?
使徒行者2我觉得更适合黑白迷宫这个名字 片中主要讲混混的义气 也多次以关二爷雕像来暗喻 但是关二爷的义气真的和混混这种说没就没的义气一样吗?
至少从该片剧情中看不是一样的.对于这种辣条片 除了演员一星 拍片精力一星 没有其他加分项
看完《黑白迷宫》,感觉很失望,也许是我看不懂吧。
背景放在2016-2017年,结果这个时代的黑社会居然还是这么白痴,完全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太不敢信了,这样的黑社会,也能一直存在?
消费的是对《古惑仔》创造出的时代的怀念,消费的是对于兄弟情义的向往,消费了任达华、陈小春的号召力。
最正义凌然的卧底,居然还要到最后才能识出来;莫名来路的大量自动武器,这是古惑仔该玩到手的东西嘛,还有大量的定时炸弹,当现如今的香港没有治安,多起重大事件过后,居然还要靠卧底来查,摄像头、手机这些都追踪不到了吗,也没见匪人有什么特别牛逼的手段呀;500w扔那里没人要,就算是要揪出卧底,既然已经决定要把六人杀个精光,还费这么大劲干嘛,直接分开杀掉就是了,想着钱多没事儿干,扔着玩吗,动不动就一千万的,那是港币呀,又不是日元,这么赚,还是我眼中的古惑仔吗。
陈小春的二愣子是够燃了,但是卧底最后的打斗,来的既无厘头,又不精彩。
脱离生活实际,情怀太卖座也打不动人心。
全片未见能打动我的亮点。
5分吧。
开头还挺吸引人的,因为有那么点悬念。
慢慢的没意思了,枪战最没意思,然后是结束。
香港真是没女演员了吗,已经很多快没有看到让人过目难忘的女演员了,其实也还是有几个,可惜都没怎么出名,总之现在香港都没有女演员了,有名的都是以前老气的老牌女演员。
所以,也不怪这次王晶女主角的选择,真心没得选。
结束是最没意思的,完全可以快进的去看。
王晶的一贯尿性,在这部电影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此片一无是处肯定不妥,但每当你要对它有所期待之时,往往会迎来突然的崩塌。
有小心思,无大成就,这就是王晶的典型特点,而在大陆过审限制的要求下,他最擅长的恶趣味和色俗等元素也都逐一消失,再加上最后不得不表现的政治正确,让近年来王晶的片子几乎被骂的狗血淋头。
坦白说,这种题材的影片在这个时代已经基本被淘汰,尤其是香港回归之后,在杜琪峰最后的努力之下,黑帮影片曾苟延残喘了几年,但当下如果还要硬拍,效果可能就是这样,此片的剧情是典型的老套故事,情节设计不缜密,漏洞百出,转折生硬,绝对没有狠下功夫,而唯一可以让人坚持看下去的,无外乎是几个老戏骨的表演,这也是一种对于黑帮港片的情怀所致。
王晶的片子,近些年净是些明目张胆的圈钱之作,其实看看他的岁数,也就能理解了。
剧里的整容脸小姐姐们全被王晶shui到这部电影来了吧。
以前看过,春哥真的帅,一出场就像真正的古惑仔;阿天就不一样了一脸正气;超人好可爱就是胆小了点;女警察是真的看着气人,比反派还反派嘞!剧情有点狗血,太蠢了这群人,结局跟狗屎一样呢🙄
战绩如何?演技如何???不错!!!
如果是黑白系列之一,那比起黑白森林。这次太牵强了
王晶是聪明的人,知道怎样把三流的东西拍出伪一流的效果。真人的陈小春非常可爱,人如其角色
泡澡汗蒸之后舒舒服服坐在地板上靠着妈妈吃着零食看的大屏 什么电影都加分啊;而且我真的喜欢港片 义薄云天什么的最帅了 为什么让我春哥死了
分数好低。虽然剧情特别幼稚,但仔细想想,小时候特别着迷的那些香港电影不也是这种调调嘛!香港的这些男演员,任达华,陈晓春等等,等他们老去,香港黑帮电影也就不复存在了吧
老戏骨的演技真是没得说。林雪吃饭一碗又一碗吃到吐
行走江湖,在兄弟和家人间如何取舍,片中给了不一样的选择。为了家人,鸡包出卖多年的兄弟,让华哥陷入圈套。叉烧打了华哥一枪,还是在华哥救他去医院时。为了兄弟,华哥陷入了圈套,走上悲剧之路。小春让老婆去色诱对手。不管哪一种决定,都不容易。还是不做坏事好啊。心疼华哥,混了多年,被兄弟害了
剧情虽然一般,也好过绝大部分国产片,并且有首歌很好听。
香港黑道片辉煌时代已经过去,古惑仔们都老了……
❤️剧本虽差了点,不过港式黑帮的风格还是非常喜欢。。林雪吃饭的戏很有张力。。雨下关公,江湖宿命。。晶女郎越来越差,怀恋90年代的女星们。。插曲《为什么》好听,有意味。。
虽然投入不足,但是港味十足,支持。纯正港片,支持,虽然王晶加了几个网红和大胸
记得念书时候看他们年轻时候拍的片子,片头一开始就会热血沸腾的,这些香港老演员,支撑起了那个年代的香港电影,就像港式奶茶,永远都盗不走,也模仿不来。如今却心里总是五味杂陈,心疼疼的感觉。我个人终究是不死心的,对港片也是对内心烙印的港式演绎。
很地道的香港电影,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只是剧情比较简单。
当下港片中,大多是没落江湖。而任达华、陈小春从王晶的古惑仔开始,如今已到最后一票的节点。萧条,却也格外有味,何况还搭上张兆辉、林雪、刘兆铭、李子雄、梁烈唯。花式开过的酒瓶、互怼的橡皮筋、林雪的几碗饭,都太赞。只是与氛围不亲的几个面孔,及不计逻辑的坦白、反转,坏了些调性。
和你看过的电影 被吃饭那个镜头撑的饱饱的
一直很喜欢这种题材,只是大家死的太快了,非常果断的杀人果断的死掉,不带一点点防备不带一点点煽情,就是有一点这么多年香港怎么还是以前的样子,以前的麻将馆以前的饭店。其实还不错,有港片黑社会情节的可以看看。
穿黑衣服的卧底在一群白衣少年中不是清楚到想哭吗?
只有鸡包吃饭那场戏还能看看,浪费了这个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