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
Hannah,汉娜的日与夜(港),汉娜的失序人生(台),鲸,The Whale
导演:安德烈·帕劳洛
主演:夏洛特·兰普林,安德烈·维尔姆斯,斯蒂芬妮·凡·维,西蒙·毕斯乔普,杰西卡·范汉,法图·特拉奥雷,简·贝尔萨兹,卢卡·艾瓦伦内,Thomas Demarez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17
简介:影片细致地刻画了一个忘记了自己身份的女人,如何在自我否定和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汉娜是一名普通的家政女工,闲暇时间在表演训练班上课,家里养着一条狗,生活看似简单平静,没有人知道她其实过着破碎的人生:她的丈夫入狱、儿子不肯与其相认、陌生人不断叨扰……汉娜独自一人承受着其后果, 她不断地拒绝接受真相,现实生活越来越分崩离..详细 >
分不出是因为衰老还是因为孤独或者两者互相成就最终成了这个样子 生活失控了吗 生活什么时候受人掌控过//观众通过镜头注视汉娜的难堪 欣赏兰普林生出的每一条皱纹 然后被困在她的境遇里被带领着体验她的感受//应该是部私人化电影//我被积攒起的所有情绪和期待只能随着演职人员列表自我消解//是比较高等级的三星评价
等我老了不知道会不会过得比她好些……
完全是兰普林个人的独角戏,用后背、用发丝都能演戏的戏骨。只是影片本身留白过多,导致呈现不出完整的故事,只能由支离破碎的片段拼接
太壓抑了,壓抑到你會覺得自己的生活真幸福。
夏洛特·兰普林为你展示每一道皱纹都会演戏。
孤独中年女人的生活断片,兰普林演技一级棒,视听风格也是紧密围绕这一点而打造,用留白压叙事的手法做到了曲终韵味不散的效果
孤独就写成孤独,直白无回味,虽有真空缺氧的压迫与无力,却同时因为人物在周遭环境缺乏有力的叙事和情绪支点,激不起更深刻的共鸣,只够一部短片的体量。后一半几乎成了单纯展现兰普林炉火纯青演技的一场行为艺术。
夏洛特·兰普林的独角戏,近乎零叙事而只关切主角心理发展的拍摄手法和一场场极少对白的漫步戏,实在像是中国的地下电影。或许对能进入情景的人,这是一部能感同身受的戏,对其他人来说,还是非常催眠。
为兰普林而来。
看的我好怕。有些电影就只是一个故事,而有些就是生活本身。
!!!!!!
无法呼吸的极致,却又真实到让你没办法反驳什么。只是说,电影就我个人来说是一个超越各种各样生活现状的媒介,我更渴望的是“解脱”与“发泄”,可能并不是去正视某种真实吧。虽然这个电影是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艺术品,可是我觉得它只能是很小的范畴能够被欣赏的。
70岁的家政老妪,丈夫入狱,儿子不肯相认,工作之余参加了一个表演训练班,偶尔还去游泳,家里养了只狗。95分钟的片子,就几句对话,就几个跟她有只言片语对话的人,没有任何情感相连。刘晓庆、陈冲、巩俐、潘虹,都比法国女演员夏洛特年纪小,而且也都各种保养,鲜见皱纹、白发、松弛的肉体,可她们早就没有戏可演了。谁会关心中国女人呢,在她们丧失了生育价值,人生早在绝经之前10多年,就被宣告结束了吧!这个汉娜虽然人生没有亮色,可她还是独立的一个女性,不是谁的恶婆婆、老妈子。
夏洛特兰普林,一个用皱纹都能演戏的影后。没有太多的台词,没有什么配乐,也没有什么剧情铺垫,电影传递的那种孤独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讲述一个老年女性汉娜的孤独和痛苦。美学和题材上确实属于阿克曼一脉的,视听极尽纯熟,极大限度留白的叙事、特意凸显的环境声音、具有呼吸感的镜头语言以及干净凌厉的剪辑风格确实非常适合拍短片的人学习(尤其希望走欧洲电影节导向的)。只是尽管镜头时而也会凝视更衣室、浴室等私密场所里汉娜干枯瘦削而布满筋肉的身体,视角似乎全然地居于人物外部,观众像陌生人一样切入汉娜的生活,窥伺着、沉思着、猜测着。画面漂亮得几乎没有破绽,观众却期待着人物的破绽,一个可预期的、压抑积累到崩溃的瞬间。有两个镜头典型地传达了这种旁观姿态:第一个镜头是演员训练班里,汉娜在模拟鸟的叫声,画外音里有一个不知道由谁发出的声音与之呼应;还有一个泳池的镜头,汉娜在泳池中游动,镜头居于泳池周围的人群外,与汉娜游动的节奏同频向前跟随。
一分当然要直接加给兰普林女士。另一分不知该加还是该减……就是刻意增强环境音这一点到了相当极致的程度,所以极有压迫感,尤其是最后一幕和第一幕,外界的声音成为另一个始终在场的演员,和这个孤独的老女人唱唯一的对手戏。这是关于状态、而非故事的电影,所以电影语言和声音和表演的程度很纯粹。
看完超难过的
回甘,慢慢上头的感觉。兰普林演技值五星!!!
兰普林奶奶演技再了得也挡不了我隔三分钟走神一次的节奏。虽然描写的就是个到了晚年生活支离破碎,快孤寂到死的老太太的生活,但电影也太丧了,再深一点的内容全被我走神走掉了,能发呆一个半小时,佩服我自己。
暮年的伤悲,兰普林的独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