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K-19:寡妇制造者

K-19: The Widowmaker,轰天潜舰,哈里逊福特K19,煞星号潜艇:K-19

主演:萨姆·斯普卢尔 ,彼得·斯戴宾斯,克里斯蒂安·卡玛戈,Roman Podhora,Sam Redford,Steve Nicolson,连姆·尼森,拉维尔·伊斯亚诺夫,蒂姆·伍德沃德,莱斯·施拉普内尔,肖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德国,加拿大,美国语言:英语,俄语年份:2002

《K-19:寡妇制造者》剧照

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1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2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3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4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5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6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13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14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15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16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17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18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19K-19:寡妇制造者 剧照 NO.20

《K-19:寡妇制造者》剧情介绍

K-19:寡妇制造者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K19是苏联第一艘战略核潜艇。 影片导演凯瑟琳·毕格罗是首位奥斯卡最佳女导演奖获得者。 亚里克西(哈里森·福特 Harrison Ford 饰)船长,在冷战最为紧张的时刻接到命令接替原船长米克黑尔( 连姆·尼森 Liam Neeson 饰)出任核动力导弹潜艇K-19的指挥官。亚里克西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将这艘维护不当的潜艇投入作战戒备,执行其处女航行。但是两人和全艇忠诚的官兵们压根也没想到他们会去执行什么任务。他们也无法料想到失败的代价对于他们以及全世界会意味着什么。那时,一个核反应堆发生故障,一个危险的燃料棒即将溶融、发生核爆炸,这将肯定使艇上所有人员葬身海底。当时他们在北冰洋底游弋,是全体船员们的勇敢,以及船长对国家和对船员们的职责感最终挽救了K-19,避免了一场即将发生的核灾难。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许世友出拳美好正逢时至死不渝丫鬟大联盟空战魔导士候补生的教官OVA雌雄莫辨噢,亲爱的莫妮卡洪水再临舞乐传奇一部有我出镜的影片假日约会南家三姐妹久候多时鬼月杀机金银花开御猫传遥之光来自阴道纹身哈啰少女人生的约定大力神强迫男的一天美少女战士Crystal第二季黑色月亮篇辅佐官2:改变世界的人们圣诞老火车回归秀碧波仙子大码头间谍游戏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刘老根2

《K-19:寡妇制造者》长篇影评

 1 ) 胡言乱语

原来只是演习。

出航前酒瓶没撞碎,船员:我们被诅咒了。

Gulag(古拉格):苏联集中营,在史达林时期是迫害异己分子的工具。

隔着栏杆的离别之吻。

下潜至极限深度300米,船体被挤压并多处出现凹陷。

浮上冰面,冰面破裂,潜艇露出。

试射导弹成功。

船员在冰面踢球,合影。

喝红酒防辐射。

无辐射服,自杀式抢修反应堆散热器。

真正的勇士与懦夫的强烈对比。

甲板上一排船员冲着美国直升机露屁股,哈哈哈。

这段的背景乐配合画面挺带感的-露屁股+气势恢宏的背景乐。

为了防止潜艇爆炸波及到附近的美军驱逐舰继而开启战端,潜艇下潜。

第二次抢修反应堆,懦夫变勇士。

-你的海军生涯就会结束,他们会把你送到古拉格,像你父亲那样。

-那样就是家庭传统了,不是吗?

-他是我们的艇长,他是我的艇长。

28年后墓地前再聚首。

-这些人牺牲了生命,不是为了一枚勋章。

是因为那一刻来临的时候,那就是他们职责所在,不是对海军尽责,也不是对国家尽责,而是对我们...他们的同志尽责。

所以...为同志们干杯!

 2 ) 尽忠职守——凯瑟琳真棒!

这个电影拍得真好啊,凯瑟琳——女导演能基于真实故事,拍出意义如此深厚的电影,是真的帅!

“这些人牺牲生命,不是为一枚勋章,是因为那一刻来临的时候,那就是他们职责所在,不是对海军尽责,也不是对国家尽责,而是对我们,他们的同志尽责,所以,为同志们干杯!

”很多时候,我们牺牲自己真是只是为自己、为身边朝夕相伴的人,不会冠冕堂皇的说国家之类的,就只是为自己应该尽的一份职责,仅此而已!

这个电影更适合公司看,从开始的一次次演习,到遇到危难时的牺牲精神,都是更适合进行团队建设、团体精神教育再合适不过的电影。

开始的演习,使我们意识到演习能使一个团队在经历紧急关头时更加从容,并能轻松应对危机时刻,就像消防演习一样。

“全体船员是个大家庭,船长就是父亲!

”,一个团队的指挥官是多么的重要。

在核泄漏部分,每个同志的挺身而出,更体现为团队的牺牲精神,关键时刻,完全不为自己考虑,为整体牺牲小我。

牺牲奉献精神也是真的会感染到其他人,就像第一次修复,拉切恩上尉的胆怯,到第二次拉切恩上尉,自己进核反应堆焊接18分钟,灼瞎双眼,一度感动到落泪。

最后连姆尼森说:“一艘舰艇,只允许有一个指挥官,我失去了我的职位,而不是我的自尊”,这种是类型的美国主旋律电影,每一个片段都深藏着美国精神:牺牲、服从,恪尽职守。

表面虽然是庞大的战争题材,其实内里都是在表达美国好莱坞主旋律。

“那不是他们的错,是你们的错,军官们的错,你们没能用高标准去纠正他们的不足,如果你们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手下的人也会做好他们的工作”,带团队也就是这样,自先做好自己的工作,下边的人也会被感染和影响的,言传身教绝对好过滔滔不绝的教导。

为凯瑟琳毕格罗带一朵小红花,优秀的女性!

 3 ) 哈里森福特的政治片

哈里森福特的政治片。

本片以真实事件为蓝本改编而成。

暴戾恣肆、一意孤行的舰长和通情达理、体察民情的副手之间势必发生强烈的冲突。

这种冲突是这类戏剧的原动力,沿用在多部海船或潜艇题材影片中。

以潜艇、飞机、巴士、隧道、火车等狭小空间为背景拍摄的惊险片,对创作者设定很大的限制。

题材没有天马行空、上天入地的自由,镜头无法施展;但是,一旦能找到新角度,局限就会坏事变好事。

不幸的是,本片没有这方面的惊喜,它所采用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来自别的潜艇片,而它离潜艇片的最高成就、1981年的德国影片《潜艇风暴》(Das Boot)相去甚远。

 4 ) 短评

2002年🇬🇧电影〈K-19:The Widow maker〉《K-19:寡妇制造者》:虽说十几年前流行过的潜艇片已经拍不出什么新意,但是后来一步登天的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还是拍出了自己的特点,双主角的角力与性格塑造都描写得很充分,但是相对来说,配角能让人记住的就太少。

事故的一波三折紧张度拍的不错,如果能再更加利用密闭空间的特点做文章就好了。

 5 ) 忠心尽责

<K19-寡妇制造者>观后些许感受你能为你手中所做的尽责到何种程度?

你能为你的团队忠心到什么地步?

当生命安全与你的职责发生巨大冲突时,你愿意献上自己吗?

其实,这是我向自己发出的问题。

我对瓦提姆这个人有太多感触了,他如此的真实,他看到遭受辐射的弟兄惨不忍睹的样子,恐惧到不能呼吸、不能站住。

他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遇到这样重大的事故,他的表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如果是我,我恐怕要恐惧到休克了。

那种面对死亡的恐惧我略微能够感受,因我也曾有以为自己是面对死亡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一丁点力量也没有,软弱恐惧到极限。

瓦提姆看望躺在床上弟兄时,我能感受到他心中的羞愧,他多么愿意去尽忠尽责,但是他胜不过他的软弱。

当初他来这艘船报道的时候,带着单纯的信心,有着奉献精神,更是有雄心壮志愿意为岗位坚守到底,但事实是:他逃避了。

他里面的惧怕胜过了忠心,他为此而羞惭痛悔。

最终,瓦提姆战胜了他自己,为自己的职责尽忠到底,就算是恶心呕吐,他要尽忠;就算是血管爆裂、内脏出血,他要尽忠;就算是失去视力,他要尽忠;就算是癌细胞把他立刻吞噬、承受生不如死的痛苦,他要尽忠;就算是核辐射摧毁他的生命,他要尽忠。

他无愧于他的良心,无愧于他的团队。

他生命的改变太令我感动,太令我震撼。

不是为了国家的荣耀,不是为了自己的名誉,而是对自己的团队忠心!

我能为我的主、为教会做到如此吗?

主爱我,为我舍命、钉在十字架上,我能为主舍命吗?

我不敢说我能,但我真希望我的生命可以做到!

从这部影片中我得到的其他领受:一艘船只有一个船长,船员要无条件的顺服,团队也是如此,要相信领头人,他以更高的角度考虑全局,甚至是以世界或者超越世界的眼光去考虑事情;没有一个团队是完美的,其中会有破口,你是抱怨、离开、还是去尽忠堵住破口呢?

你要对得起你的生命和弟兄们的生命!

(这句话是对我自己说的)还有很多情节值得深思,暂时总结到这里吧,没时间了。

 6 ) K-19

基本上我有印象的潜艇方面的电影只有3部《追踪红色10月》《U 571》还有就是这部《K-19》一部美国人拍的反映前苏联的主旋律电影我个人认为《K-19》是最出色的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完全没有战争场面有的只是在狭小的空间发生的意外事故可是你一样可以被剧情紧紧吸引影片的40分钟以后我一次又一次被剧情感动也是是因为我老了 脆弱了很感谢老 Harrison Ford 和 Liam Neeson 在这2个多小时给我带来的紧张度和一丝感动没有想到核辐射的威力真的是如此之大不知道真的被辐射的人会是什么样子(突然间想到现在肆虐的SARS)整船的人都在辐射的威胁中那几个人真称得上是英雄影片最后的化妆也还算不错

 7 ) 属于你的精彩,只有一瞬间

拜读了其他观影者的影评,真实还原,剖析人性,真爱和平等赞誉不绝于耳。

他们没有错,他们能升华到如此境界也是民族之荣,国家之光。

在我,《K-19》给我的精彩,却只有片头舰长演戏的瞬间。

这段数分钟的镜头,我看了不下30遍。

津津回味每一个分镜,幻想着自己就是舰长。

当每个舱室回答准备完毕后,果断宣布进入核武发生程序。

开箱,取出密匙,获得发射授权,设定目标,倒计时发射,规避敌方鱼雷,果断手动发射。

每一个命令都让我热血沸腾。

作为被机甲动画荼毒长大的90后,真的很渴望成为一名潜艇舰长,指挥全舰人员操纵着巨大的机器。

冗长的操作流程,复杂的仪表按钮,一个接一个命令,给了我最强烈的真实。

相比之下,《战狼2》舰长一把钥匙,一句怒吼的发射,真的太儿戏。

正如我标题所说的,属于你的精彩,只有一瞬间。

凡夫俗子看个电影,无原则的拔高、升华、淬炼,真的很累。

找到你喜欢的一瞬间,才能让电影的精彩更加平易近你。

 8 ) 同舟共济

这是一艘倒霉透顶的船,搭载着一群倒霉透顶的船员。

看了一些影评,似乎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是表现苏联官兵不计个人牺牲,为国家而战,宣扬爱国主义的影片...这其实大错特错了。

我认为,这部电影从本质上讲是体现人类在面对困难时被逼出来的团结一心的精神。

我记得邓尼茨说过,为什么世界上各国语言都有同舟共济或类似的说法,而没有“同营共济”来形容陆地生活的?

这是因为,在喜怒无常的汪洋大海之中,只有共济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同舟共济是一种什么概念?

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为战友堵枪眼,而是每个人都要各司其职,要有高度责任感。

艇长的职责就是发号施令,指挥全局。

副长的职责就是成为衔接艇长与船员的桥梁,监督命令的执行或是反馈船员的不满。

航海长的职责就是领航,机电长的任务就是负责技术维护等等。

一名合格的军人应当尽到自己的职责义务。

从本片中看,虽然船上人员都有各种性格缺陷,尽管船员与艇长关系恶化,但他们大多数都把职责放在第一位,从一盘散沙直到形成一个优良的团队。

K-19虽然发生严重事故,但从影片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个船员已经在职责范围内为同伴付出了最大努力。

他们并不是喊着国家口号去战斗的,而是出于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

K-19事故是一个失败,但这个失败主要是由苏联政府造成的,事后却要让K-19官兵们充当替罪羊。

苏联解体之后,K-19幸存的官兵们又重新聚集在一起,为死去的同伴默哀,点出导演的真正意图。

这部电影的确是在唱颂歌,但并不是为苏联政府(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是部美国电影),也不是歌颂苏联官兵对国家如何忠心,这部电影歌颂的是K-19的128名成员在接踵而至的危险当中同舟共济的精神。

本片故事与历史上K-19事故存在很大出入,导演也已声明只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而成,所以不应该以看待历史片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

导演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9 ) 为拯救生命而战

2022.09.19

冷战时期,苏联的核武器足以毁灭世界两次还有多,美国的核武器足以毁灭世界10次还要多,然而,双方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核竞赛,1961年美国部署了能攻击到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核潜艇,而苏联在1961年4月30日第一艘战略核潜艇K19正式服役。

潜艇训练发射核导弹点火装置出故障,发射失败,艇长包里尼·麦克海尔上校被莫斯科就地解职。

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大背景下,莫斯科高层在K-19的训练还没有完成,时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强令K-19号新指挥官费斯特里科夫·阿列克斯指挥潜艇下潜行到北大西洋接近南格林兰岛的白令海域进行发射训练,还命令潜艇演习如何阻止美国人发射核弹摧毁莫斯科和列宁格勒。

这意味着有实战的可能性。

K-19潜艇在建造过程中就事故不断,不断死人,现在艇上的医生又被送货的卡车当场撞死了,没有离开船坞就死了十个人,水兵们私下里称呼这艘潜艇“寡妇制造者”。

新来的核反应堆长官是从学院来的,没有实战经验,新来的医生有晕船症。

这些都为这艘潜艇的命运多舛埋下了伏笔。

下水仪式中因潜艇布设消声橡胶,使香槟瓶砸向潜艇后被完整无损地弹开,这是个不祥的预兆,被水兵们视为潜艇被诅咒。

费斯特里科夫命令做紧急下潜和紧急上浮的试验,这种近乎于疯狂的极限自杀式操作,吓坏了艇上官兵,包里尼擅离职守,躲进了自己的休息室,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导弹发射成功,大家这才都松了一口气,放松下来。

费斯特里科夫艇长坦言通过冒险行动一下子把艇上的一百二十人团结在了一起,包里尼上校却不敢苟同,两个人的矛盾公开化。

尽管如此,包里尼还是一丝不苟的执行,尽职尽力的完成费斯特里科夫下达的命令,这是军人的职责所决定的。

K-19接到新任务,经过北约组织的军事基地,到达距华盛顿和纽约的海岸线四百公里区域巡航,途中核反应堆冷却管破裂,将导致核泄漏,直至核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抢救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

没有防辐射服,仅靠防化服外加一件雨衣,还有大无畏的精神,就进泄漏的核反应堆舱去抢修。

这是最艰难的时刻,眼看着好好的人进去,10分钟后心力交瘁、四肢僵硬、七窍流血、遍体鳞伤的被架出来,让人恐惧,第二批的水兵当场吓尿了,死活不愿意进去执行任务,他的长官格里罗夫连哄带吓也不管用,时间不等人,格里罗夫只好穿上防化服替他先进去了。

这就是在玩命,没有办法,否则全艇的人都完蛋。

反应堆的温度降下来了,可是灾难并没有结束,核辐射已经蔓延到潜艇的各个地方,水兵带上艇的宠物小白鼠最先丧命,整个潜艇仍然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

食物被污染,只能食用罐头和金属盒里面的食品,喝红酒来减低身体的核辐量。

艇长命令关掉通风系统,全艇人员除驾驶操作等必要人员外全部出艇呼吸新鲜空气,包里尼提议求助美国人被艇长一口否定。

美国直升机和驱逐舰发现了他们,主动联络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费斯特里科夫艇长再次拒绝。

看着艇上的水兵一个个撅着光腚让美国直升机上的人拍照,真的被这些水兵的乐观主义精神感动了一把。

弃艇拯救艇员还是保卫潜艇?

费斯特里科夫艇长再次选择了后者,包里尼指责他“你什么都没保卫,你只是在保卫你自己的野心”。

反应堆冷却管再次破裂,艇长命令潜艇紧急下潜,顿时乱作一团,有水兵不愿意回到潜艇而跳海,有水兵拼命想爬出潜艇而和人厮打引发大火,政委和一部分军官则拔枪指向艇长,然后发消息给美国人求助。

政委向包里尼转交潜艇指挥权。

紧要关头包里尼幡然悔悟,缴了政委的枪,把他们关了起来,包里尼放了艇长并把指挥权又还给了他,只是建议在这生命攸关的重大时刻希望艇长不要命令他们,而是征求他们的同意,艇长心领神会,两个人第一次会心一笑,心诚口服的达成默契。

瓦提姆·拉切恩上尉主动进入反应堆焊接冷却管,他坚持了十八分钟焊好了冷却管,再次拯救了潜艇,自己却因为遭受严重辐射而失明。

就在费斯特里科夫艇长向美军求援,准备转移全体艇员,炸毁潜艇的时候,一艘苏联潜艇找到了他们,K-19终于得救。

不过费斯特里科夫艇长冒着结束海军职业生涯,蹲大牢的危险,再次违抗莫斯科的命令,坚持尽快疏散全体艇员离开被辐射的潜艇,这意味着和他父亲一样的结局。

费斯特里科夫却戏言这就是家庭传统。

法庭审理费斯特里科夫艇长时,包里尼上校出庭作证,他的一段话感人至深“他是我们的艇长,能成为他的手下,是我的荣誉”。

最终法庭判费斯特里科夫无罪,但他再也不能指挥潜艇,他和生还的K-19艇员被迫发誓终生对此事保密。

直到苏联解体,他们才得以打破沉默,公开悼念死去的战友。

二十八年后在墓地,费斯特里科夫又见到了那些健在的艇员,大家向他敬礼。

他在悼念当年现场牺牲的五位官兵时说“他们的牺牲,不是为了海军,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我们”。

所以也只有我们这些幸存者才永远怀念牺牲的战友。

 10 ) 我是来萌的

剧情很紧凑,演员很到位,制作很大气.最重要的是,LIAM NEESON和PETER SARRSGARD同艇演出!我看的时候快幸福得疯掉啦!隔了好几年金赛才出来,之前这个便是我双重花痴的唯一对象了.LIAM大叔拍这个是很辛苦的,一米九几的人在狭小的艇仓内和一帮大汉跑来跑去.花絮里就提到了那个"一定会撞上"的仓灯.小P的角色有发挥空间.不过看惯他演LOSER,偶尔高大全一次我居然不爽起来:"小P你本来就是演烂人才有感觉的嘛!"其实看之前蛮期待他和福特叔对对戏的,不过都没有遂愿.LIAM大叔也是成天小媳妇一样跟在福特叔后面,同镜多斗戏少.我看导演失策之一,就是没有让这群男人们人性碰撞得更激烈一些.可能这个题材太多细节分散了笔墨吧.这个电影的切入角度好正统,叙述也一二三四规规矩矩,可见女导演功底扎实才气稍欠.多少要有点天外一笔的神思才能将一部电影提升到艺术的境界.

《K-19:寡妇制造者》短评

一般

4分钟前
  • damming
  • 较差

这部电影使人看下去的动力一方面是关乎生死的紧张危机,另一方面是看一个美国导演如何去表现一群苏联战士。结果发现凯瑟琳·毕格罗的镜头之下没有或左或右的意识形态,只有真正的男人。

7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看完了之后才发现是凯瑟琳毕罗格导演的!!

10分钟前
  • 忏悔豆
  • 推荐

毕格罗这部比享誉盛名的《拆弹部队》好很多,个人觉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出这种人道惨案。

11分钟前
  • 王二白
  • 力荐

[MSc] 电视上看的 潜艇船员 尤其是核潜艇的 真不容易

13分钟前
  • Ivan
  • 还行

有时候 历史 还就掌握在小人物手里

16分钟前
  • 向北
  • 力荐

被黑暗抹去名字的勇敢心。

18分钟前
  • 加长凯迪拉克扎蝴蝶结
  • 还行

影片应该结束于120分钟处,最后10分钟的抹黑和煽情纯属蛇足。

22分钟前
  • 易老邪
  • 还行

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勇敢,勇敢并不代表你要到处闯祸🌼

24分钟前
  • 豆友Ik7UX03fc8
  • 较差

电视剧?23分钟还没展开剧情。

26分钟前
  • 不听话的土司
  • 较差

核潜艇没有防护服就好比阵地医生没有绷带,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

27分钟前
  • JAMY
  • 推荐

久违的好片。那个混乱的时代,不管是为了一个对的还是错的目标。人性的光辉仍然在人们中间闪耀。8分。哈里森福特。

32分钟前
  • 路过草海
  • 推荐

不错的片子,可以看

34分钟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批判社会主义的大调子不能改,但是批得很有理。 另外,真他妈的煽情。

38分钟前
  • mOco
  • 推荐

前妻导演的电影真是太MAN了,历害!全男人的电影,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女性的角色。这么好的电影,豆瓣才给7.4分,绝对可是8分的电影啊!!!!不过真是太惨了,不会看第二遍!!!第一次看完后真的好震撼,时不时会想起这部惨片,那个大学刚毕业的角色实在给我印象太深刻了,最近看了第二遍,里面还有哈里森福特的角色竟然完全没有印象,小人物果然只有送4的份,第一批进入核室的勇士,真的让人感慨。两个船长其实真的都蛮讨厌的,怎么自己不去啊,只会高高在上说冠冕堂皇的话,哈里森最后冲进了核室,其实还蛮加分的。战争永远没有赢家

41分钟前
  • 胖虎妹妹
  • 力荐

女神,赤裸裸地释放美国精神

44分钟前
  • 马邦德
  • 推荐

恍然之间发现敬礼是男人之间最沉默却有力的对白。。。

47分钟前
  • Kay
  • 还行

主义不能泯灭人性,但人性也没有战胜主义,最后个体都成了主义的炮灰

51分钟前
  • 茕茕白兔
  • 推荐

美国人又YY了...求真象潜艇里的切尔诺贝利

56分钟前
  • chain710
  • 还行

必看 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爷们啊

57分钟前
  • FUNN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