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前些日子强力向我安利一部剧,说是他期盼已久的《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开播了。
他是原著粉,也是前两部的剧粉,拍胸脯保证说必定精彩。
其实前两部的时候他也安利过,但我始终是拒绝的。
实在是我一听“古董”俩字就皱眉,不感兴趣,觉得陈旧。
再说这号称第三部,我前两部都没看,铁定看不懂啊。
于是,我很礼貌的表示感谢,打算像以往一样搁置。
就这么过了七八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百无聊赖之际,鬼使神差的点开了这部剧,打算给它十分钟机会。
谁知这一下,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只听一阵提神醒脑的rap从印象里冒出来,我顿时愣住。
怎么记得,这是一部民国戏呀?
难道我点错剧了?
rap一出来时其实有点小懵,哈哈哈哈哈但没错!
不单有rap,还有漫画,还有小清新的浪漫配乐,滑翔机、热气球……一不留神看完了一集,居然还有点意犹未尽!
它一点也不陈旧!
出热气球的时候我还去专门查了查是不是民国那会已经有了,嗯嗯,反正就觉得这个题材很新,很不“古董局中局”我一口气连看四集,直至深夜。
当时心里确定了一件事:我确实找到了近期的“口粮”!
此后几天,我兴致勃勃的追剧。
这部戏属于越看越精彩,越看越上头的类型——害得我直到把超前点播36集看完,才算作罢。
看到36集,整个剧的脉络,基本上在心中清楚了起来:前十几集,主要讲的是个人命运,爱恨情仇,爱情的甜蜜与苦涩。
这部剧的爱情很有特点,并没有甜腻撒糖,很多台词都颇具哲理,闪烁着科学与智慧的光辉。
基本可以这样说,这是两个孤独而高贵的灵魂在相互吸引,最终成为灵魂伴侣的过程。
这部剧的中段,大概从十几集到三十集,是将家族恩怨。
主人公许一城作为五脉的一员,与家族同舟共济,共同去应对神秘莫测,手段高超的“老朝奉”。
这一部分高潮迭起,尤其五脉与琉璃厂斗口,五局三胜的那几集,完全可以用“神作”来形容!
三十集之后,就进入了另外一个篇章:国恨家仇。
我还没看完,但大体的脉络已经确定了——如何在国家破碎,山河动荡之际,从强大的日本势力那里虎口夺食,保护国宝、保护东陵的(据说这部分是原著)。
就我看到的这三十六集中,不光男女主角令人牵肠挂肚,所有配角的设置也都极为精彩,而且有着很深的寓意。
隆亲王:田雨演得活灵活现,每每看到他出场,我就捧腹大笑。
但效果之后,又感到深切的悲哀。
因为实际上,这个王爷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始终活在复辟大清的旧梦里,守着一个院子过家家。
既是现代的装束
又是满清遗老的内骨驼爷:他就像一个躲在阴沟里,深谙生存之道的“鼠王”。
他身上充满了矛盾与复杂,他拜关公、又唾弃义气,他收养子,偏偏又不相信父慈子孝,甚至当年自己的义父就是他亲手杀的。
他培养付贵,或许就在等待着,等待着自己的结局……
最初出场的时候,驼爷的色调感就是阴郁的吴靖文:这个人物,和驼爷对照来看非常有趣。
他就像一个走上层路线的驼爷,在时代的大潮中死死抱住警察厅长的官位,随波逐流,像变色龙一样左右横跳。
看了驼爷再看吴靖文,不禁哑然失笑,太阳底下没新鲜事。
吴靖文的形象很鲜明,看似手握权力,但也是时代下的棋子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王宇恒、付贵、陈维礼、顾芷如、五脉的几位当家人、陈瞎子,玉姐……这些人物无论重要与否,都有一种精雕细琢,栩栩如生的感觉。
每一个人都有来龙去脉,都有他的归处。
回顾着这些人物,我有一种感觉——这哪里是古董戏?
分明是一张民国时期的人物画卷,大时代下的众生相!
再看看《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的剧名,我有一种不协调的感觉……这名字莫不是起错了吧……最后,向大家透露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当我兴致勃勃的把我的观剧体验向朋友诉说,并表示感谢他的推荐时……他居然一脸冷淡,告诉我他早就弃剧了……弃剧了……弃了……我很懵逼地问为什么?
他说还问为什么?
这拍的什么?
我要看的原著在哪儿?
一点影子都找不到啊!
我问了问原著情节,然后告诉他30集之后就是了。
他听了直翻白眼,说为啥要忍耐30集?
我说可明明很好看啊?
他说不行,脑子里就是原著,所以看不进去前面的原创了。
我怔忡半天问,那你是看原著还是看剧啊?
他说看剧也是一样啊,我要看鉴宝啊!
我说有啊!
他说才哪儿到哪儿?
男主根本就不符合原著,不符合原著也就罢了,你倒是给我鉴宝啊,探案啊!
你谈什么恋爱啊!
要女主有什么用?
只会影响我看鉴宝……我一时答不上来,似乎他说得也有道理……可这部剧明明拍得那么好,那么波澜壮阔,为啥……大概只能怪剧名吧?
叫什么《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
结果只看古董的观众无法接受,而像我这样的观众,直接被剧名劝退……
换个名字这个剧完全不影响看…嗯嗯,准确的说,可能更多人看也许这剧换个名字就好了……叫什么都好。
看这部剧的漫风很喜欢,开篇的音乐很燃,青春剧定调,看着我还很是新鲜。
再看画面和服化道也很用心,虽然和我期待的局中局完全不是一个路子,但看着情绪挺high,也舍不得退出,赶紧自我调适心理,从悬疑鉴宝转向青春剧的角度,愉快多了。
玄幻鉴宝、逃婚格格、搞笑亲王…既武侠又玄幻,既浪漫又接地。
更没想这部的台词,竟让我想到了另一部剧——大明宫词?
但大明宫词整部都诗意唯美,这部吧,平时就太白了,偶尔又不正常说话。
这能说的不能说的,心里念的眼里藏的,全给台词说完了,丁点儿空间都舍不得留给观众…有种…硬要灌鸡汤的感觉… 但,许一城我是喜欢的。
他代表了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那部分,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一个简单真挚的人。
不用权衡利弊,不用计较人情,真就是真,假就是假。
兄弟就是要信任的,即便被陷害身陷囹圄也丝毫不疑;爱人就是要努力追的,即便情敌是前朝亲王也要婚礼抢亲;真的就是真的,即便让宗族为难也毫不犹豫;假的就是假的,被权威胁迫也毫不退缩。
错的,违背祖训也大胆纠正;对的,孤身赴死也值得。
一切皆出自本心。
永远对自己真实。
难的是,许一城要在这乱世之下坚守赤子之心;易的是,许一城要乱世之下坚守赤子之心。
难,是因为人心叵测,世道艰难,魑魅魍魉总想将他拖入黑暗;易,是因为他本就心无旁骛,清澈透明,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守护心中信仰。
不谋私利,不畏强权,不逐乱流,不计生死。
守护国宝,寻找真相,为了心中道义和信仰。
这便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吧!
而现实中,如此简单真挚,如此坚定执着,如此张扬果敢,只真实的面对自己,凭着本心生活,那得是多奢侈的日子啊!
可能也只有许一城凭着他那一身绝活和天降人脉,才敢活得这么勇敢恣意吧!
《古董局中局》的小说我是看过的,前两部的网剧我也是看过的。
《掠宝清单》作为第三部,实际上讲得是许愿的爷爷许一城身上发生的事情,起止的时间背景从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的称帝闹剧开始,然后一直讲到张作霖占领北京,北伐战争,以及日本逐步侵蚀、占有中国的领土,古董开始,电视剧的时间截止时间不详(因为我只看到了28集)。
《掠宝清单》是在第三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和衍生,受制于国产电视剧的可观性和故事性,以及演员的可塑性以及制作的完成性,这部电视剧还是可以看看的。
情节上最大的改变是,相对原著,剔除了许愿和沈云琛斗智斗法的事,大幅度增加了许愿的爷爷许一城与妹妹、以及女朋友海兰珠的事情。
剧情上最大的硬伤是,许一城与海兰珠的感情戏有点太多,而且节奏缓慢,基本上我一直看到了第19集,才感觉剧情稍稍推动的紧凑了些,因此前面的1-18集,大家可以快速推进看看就可以了。
当然了,第三部的改编在完整度上是不错的,比如,对沈云琛的来龙去脉介绍是比较清楚的,而且把沈云琛的生父设定在五脉世世代代的仇敌——老朝奉王XX上;而且这个老朝奉的父亲还曾经直接导致了许一城父亲的死亡——那源于一次朋友间的守望相助以及对袁世凯称帝的反对,许一城的父亲可以看出那一枚传国玉玺的假,却无法证明或指出它假在何处;并进而由此导致了许一城父亲的朋友的当场死亡。
朋友的死加上自己无法指出老朝奉的传国玉玺的假,导致了许一城的父亲郁郁而终。
许一城父亲去世后,沈家接管了掌门人,并且带领五脉,追杀了当时的老朝奉;因为民国,许一城接受了共和的理念和新时代的婚爱观念,自然也拒绝了父母定下的婚事。
就这样,老朝奉的儿子王XX怀着为父亲报仇的动机,与沈家孙女相爱并且很快有了身孕,今儿加快了与五脉斗法的脚步。
整个电视剧就此加快进度。
当然,前面的部分,也用比较喜剧化的处理展现了大清灭亡后,清宫上层沉溺往日辉煌,却日益凋敝的现实——这一部分的展现,还是有一定的效果,我觉得也比较有意思。
比如,海兰珠身为格格,因为欧美留学,所以接受了比较现代的婚爱观念,进而和许一城相爱,我觉得设计的还是比较好的。
此外,这部电视剧最大的价值(相对于前两部),是完整呈现了许愿的长辈们年轻的往事,比如药来,比如黄克武,比如刘一鸣,比如许一城。
编剧的处理使得三部曲看上去前后贯联,一部网剧,能够做到这样,我觉得是要点个赞的。
要知道,这些都是额外的创作,完成度还是很不粗的。
——————————————————终于看完了44集,不得不说《古董局中局》的几部里,改变比较差的就是这个了,尤其是最后的几集,有点烂尾的感觉。
第一,东陵被盗首先是史实,人为地去改变历史事实,稍微有点出戏,看着有点隔阂。
电视剧的改编,在重大事实面前,其实没有必要去逆向修改。
第二,最后许一城没有因此牺牲,反倒是侥幸活了下来,竟然觉得也是个不错的结局。
第三,电视剧里,许一城和木户有三的故事是比较少的,是故意为之,还是有意去留下桥段去为后面的电影做铺设呢?
可能两者都有吧,毕竟许一城给木户有三留下了玉佛头,毕竟两个人似乎更在乎的是文武本来的故事,而不是附着在上面的政治意义或者经济价值吧。
第四,总体上看,整部小说中,存在感不是很强的付贵戏份增加了不少,还设置了义父等等,也算是可以吧,因为只有这样,第一部小说才会有许愿见到付贵时,拿到镜子的事情。
第五,情爱戏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倒不是说不好,而是一味增加,显得有点尬聊;还有药来等的年龄和选角设置,是不是有点过于现代化了点。
第六,综上,我感觉编剧的诚意还是有的;是不是因为档期或者什么人为的原因,或者古董上的细节不够深入生活,导致戏不够爱情来凑,还有剧情不是很紧凑呢?
最后,还是感谢。
中国的观众生活在现在的高速网络时代,大家看影视的时间长了,鉴别能力还是有所提高了,国内的制作团队还是要努力跟上步伐呀,这么好的IP真的有点遗憾了。
伏龙博山炉、明眼梅花、传国玉玺、神仙卷、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唐贞观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像……光是这些文物的名字就把我这个古董小白听得心潮澎湃。
它们不仅仅是剧中各方虎视眈眈的掠宝流水帐,更记载了各门各派恩怨情仇。
不过这部剧看的不仅仅是天花乱坠的名字,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古董文物的掠夺和追回,展开时代背景下的众生相。
而作为古董小白的第一课,不是认识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文物,而是和新入门的小学徒一样:学规矩 规矩,在剧中负责穿针引线,交织命运。
不同的阵营有不同的规矩,也因为不同的规矩引发冲突,矛盾。
在这里,所有人几乎都因古董而生,五脉、老朝奉、许一城、海兰珠、隆王爷、以及虎视眈眈打着“考察”旗号实则为掠宝而来的日本人。
他们虽然都身处古董行当,明面上井水不犯河水,但实际四九江湖暗流涌动。
当下局势动荡,正处在时代更迭的门槛,所有人的命运终于因为不断出现的赝品古董而交织在一起。
赝品,破坏了古董行当的生态平衡,破了规矩,乱局中的乱战就此展开了。
五脉是该剧里鉴宝的定海神针,规矩第一次出现,是在五脉齐聚的场景,五脉所有人惩罚一个无伤大雅但破坏规矩的学徒。
在场有人求情,这只是学徒替师父去应承了一下客户,并不属于越俎代庖,而惩罚太过严重,罪不至此。
这是第一场五脉聚集(除了白门)的戏,为的是以规矩惩罚一位学徒 但五脉族长沈默有着对规矩的坚持,他认为破坏规矩,会破坏五脉根基,看起来的仁义,实则会撼动五脉。
五脉族长,沈默,一位格外坚持的古董家 规矩乱了,人心就乱了。
这是沈默做出的第一次声明。
在规矩的压力下,学徒被惩罚。
应有的,应得的,应罚的,并没有被改变被破坏。
而规矩第二次在五脉正式被提出,是惩罚五脉传人药来和黄克武偷跑入他门私库抓蛐蛐儿。
五脉各门,互不串通,说白了,就是自家手艺绝不能被别家看到,这是规矩。
这两个孩子绝非想要偷看他门藏宝,而只是蛐蛐跑到哪他们抓到哪,但最终还是被族长惩罚。
即使二人的父亲求情代罚都无济于事,最终两人被杖刑。
此时白门门主许一城,一个一直在摒弃旧传统的新人类,被通风报信,闻讯赶来。
作为五脉之一门,虽然许一城一直在争取脱离五脉,但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表面没有什么冲突。
这是第一次“白门”与五脉的正面交锋。
“规矩”引发了矛盾,许一城看不惯老规矩,要建立新思想,而五脉他门,是一定要坚持老规矩的。
规矩,真的是古董行当的立身之本吗?
男主许一城,白门掌门,年纪轻辈分小,一直想脱离五脉,其实就是脱离传统思想的新青年 很快我们就发现,规矩并不只是五脉传承,这个行当里的豺狼虎豹,都有自己的规矩。
神秘人“老朝奉”,目前看来和五脉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他是手艺精湛的鉴宝达人,但现在却专心制造赝品。
他遵循着自己的规矩,渗透进这个行当的阴暗面。
他的赝品仿佛是一刻小石子,激发了这片湖泊的涟漪,从此再无风平浪静。
老朝奉是个神秘人
赝品高手,老朝奉,至今不知其庐山真面目 老朝奉自称生意人,然而赝品终究抵不过火眼金睛。
第一个赝品观音像,被许一城发现,很快,出现了第二件,第三件,以及王爷私库里的所有文物,真迹全部被替换。
至此,古董行当里,迅速分裂成两派:五脉一方坚守至真至诚兢兢业业,老朝奉一方浑水摸鱼不可告人。
规矩的碰撞,真假的混淆,许一城每打破一件赝品都引发一个问题:真迹究竟在哪?
老朝奉所谓的生意,仅仅是替换真迹来赚钱吗?
他的确在和日本人做生意。
“掠宝清单”中,或有他助力。
而一直在抵抗外力,拒绝日本人的五脉,是否因为药慎行和日本人的私联,而破了规矩的局,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平衡呢?
沈默和药慎行质疑送走来收宝的日本人,但药慎行与日本人私联,被沈默之女撞见。
药慎行目的何在?
作为古董小白,已经看到了不同阵营的规矩,接下来就看东风与西风的较量,传统与新潮的碰撞。
真迹究竟流向何处?
许一城的新思想,会不会冲击五脉传统的规矩?
无论如何,许一城是五脉之一,这是根深蒂固的,没有五脉就没有许一城如此资深的鉴宝能力。
但他又在极力冲出这层包围,想要去国外学习考古,报效祖国,他能如愿离开吗?
守护国宝,抵抗掠宝,不同阵营有不同的章法,各自立足于自己制定的规矩,却在大时代之下,四方辐辏,设局破局。
这场局中局,有外力,有内鬼,如何打破,糅合,统一,是许一城等人要面对的腥风血雨。
看着好几位喜欢的老演员,想着应该会好看的,果然是不错的,挺有趣的题材和剧情,田雨扮演的王爷看见海格格逃婚,感叹道:“你说我,天潢贵胄,气宇轩昂,又这么重情重义,我差在哪啦我?
”笑喷啦!
与想象中的民国鉴宝剧有很大区别,男主的也是轻松、搞笑、聪明、坚强的讨喜人设,丑帅丑帅的,在年轻演员中很有辨识度,台词演技也很好,与老戏骨对戏时一点都不拉跨,几个年轻演员的也非常不错,这部剧越看越好看!
👍👍👍👍👍👍👍👍👍👍👍👍👍👍👍👍👍👍👍👍👍👍👍👍👍👍👍👍👍👍👍👍👍👍👍👍👍👍👍👍👍👍👍👍👍👍👍👍👍👍👍👍👍👍👍👍👍👍👍👍👍👍👍👍👍👍👍👍👍👍👍👍👍👍👍👍👍👍👍👍👍👍👍👍👍👍👍👍👍👍👍👍👍👍👍👍👍👍👍👍👍👍👍👍👍👍👍👍👍👍👍👍👍👍👍👍👍👍👍👍👍👍👍👍👍👍👍👍👍👍👍👍👍👍👍👍👍👍👍👍
很多时候,事情是无法两全的。
每部剧的集数有限,每集的时常有限注定让每集,每部剧有了主题和偏向。
如果把时间多给一些这方面,那必定是从其他方面给取舍走的。
我在看《古董局中局》这一系列的网剧时,我从头到尾都没有质疑过前两部的主题和鉴宝,去伪存真的中心思想。
而《掠宝清单》从第一集开始,我能体会到导演是多么想要创新和标新立异,但是却无比的刻意。
元素太多太杂我抛开原著,不提原著我在看第一集,许一城出场时,我也不能清晰的看出许一城的人物特点。
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 乱一个清华大学的考古系学生骑着滑翔伞 帮自己的哥们表白这一段是想表达什么呢?
是为了新鲜而新鲜还是为了蒸汽而蒸汽还是为了复古而复古我从这段可以看出 许一城是一个少年 爱玩爱闯祸的少年 如果后边不交代他是考古系的 我会以为他是什么机械工程系的学生 这个东西让我觉得是无用的是刻意的 是对人物塑造没有关系的也就是我在开头说的 拿鉴宝的戏份来干这些了(滑翔伞也好 炸化学实验室也好 热气球也好)那自然 鉴宝的戏份 太省略了 让我觉得这个剧应该改个名字 大概可以叫《蒸汽少年的恋爱物语之顺便鉴个宝》??
我只想说 太本末倒置了《古董局中局》的前两部中,当然也有改编比如去除了木户加奈和许愿的感情线看过原著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吧我认为导演肯定去除掉这段感情线只保留了和黄烟烟的感情线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书可以多花几页来写他们的感情线让故事更加充实和复杂 但是网剧呢 这几页需要花一到两集的时间来表现的话,自然就要相对减少鉴宝和主线的推动所以导演会考虑保留主线 去掉这些(可以)加以删减或者改编的支线 让故事的调理更加清晰这是分得清主次2021年了 (民国/恋爱/复古/大IP/新生代演员)只能说导演“太懂”观众们喜欢什么了。
从第一集那段 尴尬又不合时宜的rap来看 就定下来整个剧的基调就是要符合流行和当代审美 就是要出圈不管原著 也不管观众!
我们要做我们自己的古董局中局请了最近火的演员 不管是男主还是王爷还是驼爷 无一不是近两年火爆的男主和男配从开头贯穿的复古蒸汽风 难道不是最近最流行的那种吗?
再加上生生加入的女权宣言和玛丽苏必备男女主见面的人工呼吸剧情万人追杀 一起逃跑剧情你是不是看完剧之后也就只记得这些?
那这部剧的名字为什么叫《古董局中局》?
以上的剧情占据了那么多时长 去哪局中局去?
这些剧情套到任何一个剧里是不是都可以 那他为什么能叫《古董局中局》?
我是真不明白 如此大的一个IP 剧本竟是如此!
我认为不应该 也应该更好我也不想在这样一个剧里看到如此多的bug和穿帮镜头(大家可以自行寻找)男主拿到哈佛offer往出跑的时候 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左兜是手机 右兜是烟和打火机 麻烦用心 细节必然决定成败综上所述我不认为一个自标(悬疑/剧情)的网剧不能有恋爱线但是我的剧情呢?
我的悬疑呢?
我只看到了无脑恋爱和热气球动画…以上都是我从看一个网剧的方向去看这部剧如果对应原著.. 我认为无法相比较 希望重拍
想谈谈#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 这部剧作为原著粉,我真的超级爱亲王的《古董局中局》系列...而这4本里 最喜欢的就是第三部...虽然当年第三部是争议最大的一部...但我真的看3看到哭...3的家国情怀真的太过浓厚!
转头来说说这剧...一个词形容我看到9集后的感受就是“矛盾”!
为什么矛盾?
因为其实剧整体拍的还不错 里面的老一辈人物拿捏的都挺到位...田雨老师的王爷更是很有“笑果”,就连屈楚萧演的许一城从演技上来说也没有问题(请注意 我是说演技层面)...但是...但是!
一方面 屈楚萧不适合许一城这个角色,无论从年龄上还是性格上...我当时看书的时候脑补拍剧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许愿一直认为他爷爷和刘一鸣 药来是一辈人,后来才发现许一城是他们的长辈”看书看到这里的时候 我真的有种“我去 原来是这样啊”的惊愕感...我一直好奇这段拍剧的话他会怎么处理...然而他并没有处理🙂许一城虽然和药来年龄差不多 但也是比他们大 比他们沉稳的多的...屈楚萧的观感真的太显小了...并没有那种“长辈”的感觉...并不是说要找个三四十岁的人来演 而是说许一城身上有老练和稳重的特点...演员并没有体现出来...这也许不是演员的问题(除了长得小是他的问题以外 编剧导演对他性格的设定就不是演员的问题了)...因为他演技还不错,所以年龄和人设这方面我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最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整体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古董3的家国情怀比其他哪一部都重!
但这部剧 只要许一城和海兰珠一起出现 就满屏幕的粉红泡泡...好巧不巧他们还一直一起出现...我的天你的剧的核心难道是谈恋爱??
许一城不和海兰珠在一起的时候我看着还挺正常的 怎么俩站一起脑子就瓦特了?
这就是最大的矛盾点...这部剧的割裂感也因此而生...老朝奉在努力搞事情 五脉在努力搞事业 付贵在努力破案 军阀在努力求生 刘黄药三人也在努力成长 许一城一个人的时候也是有学业和理想追求的...怎么偏偏俩人一起的时候什么都不顾了 就要谈恋爱??
🧐我看着搞事情搞的热火朝天 勾心斗角就要来临的时候...啪就转到你们你侬我侬去了...这让谁没有割裂感呢?
如果一个没看过原著的人 我其实挺推荐他看这部剧的...因为他不知道这小说写的有多有那个年代的无能为力 那个年代的凄惨 以及那个年代里一群人的拼命守护...所以他们能接受目前这种电视剧的设定(单从剧来说 他的拍摄比很多剧都好了...但是他的内核 不是我想要的内核🙃)也正是因为剧整体质量在我看来是优秀的...所以我才会觉得现在有种很难受的感觉...我还会继续看...希望之后的剧情能走上正轨...别再谈情说爱了!!
《古董局中局》另外几部 有那么多妹子喜欢许愿都没恋爱脑成现在这样...这部出更不应该拍成这样!!
你快回归正常行吗?
许一城和海兰珠最终又没在一起 你前面拍那么甜有个p用...简简单单一比带过 大家一心搞事业不好吗??
哎...钢铁不成钢......😳姑且先给4星吧...他要是过半了还在谈恋爱 我就来改分...我真的要被编剧气死...
之前对屈楚萧有负面印象,看完发现不错,不像某些男演员面瘫。
整部剧最大的亮点是台词!
台词太有古韵了!
演员们能说好也不容易。
剪辑创意上,其实拍得比第二部好很多,开头用了rap很有创意!
还有漫画非常有意思!
三个小朋友演得也很出色!
剧情上澄清了一些事情,比如老朝奉的源头。
看完第三部再回去看第二部收获颇丰,里面的民族义节真的很打动人。
希望古董局中局再接再厉!
新时代的高质量好剧!
看完了,感觉剧情比第一第二部弱了很多。
虽然很喜欢陈钰琪,但个人觉得这是一部值得5.8-6.5分之间的剧。
目前分数已经在这个区间以下,所以不打算改自己给的评分了。
感觉总体上主角是主要在谈恋爱+抒情表达对新时代的期望,顺便秀一下技能和对付一下老朝奉。
主次搞反了。
给4星是为了对cyq的喜欢,老戏骨们的演技,导演的文艺拍摄。
剧情太弱了,所以豆瓣5.5可以理解。
-以上看完后评论-我就是冲着陈钰琪开始看的,但看下去的动力,却是来自剧本身的好看度。
看了预告,觉得这剧有点强扭着把这种文化浓厚的剧拍成年轻色彩重的剧。
因为看过古董一二部,这预告给人感觉完全另一个风格。
所以,综上所述,之前对此剧没抱有太大期望。
直到今天播出第一天,看了第一集,我就隐约感觉自己被打脸了。
然后就被剧情吸引得一口气看完8集。
虽然刚开始看,觉得屈演的不符合过去对许一城个人形象的定位,但是他塑造的形象很合理,当作一个新的,韩导演自己重新定位的人物去看,是非常好看的。
小说改编,要么就完全按照小说去拍,要么就要改得非常合理并且有意思。
目前看来,剧情是合理的,故事是有意思的,所以即使改编了很多,也是可以抛开原著,作为一部独立的很不错的剧。
说到分数。
我觉得是可以在6.8-7.5之间的。
为什么呢?
因为参照了第一第二部的分数。
看到第8集,总体感觉是,剧情上来说,感情戏偏多,可能是为了更接近年轻人,和未看过小说的观众的需要,为了拓宽观众群体。
好在该有的正紧剧情没有被落下。
所以多点感情戏无伤大雅,反而更加说明了许一城是牺牲了多么美好的人生去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的,也奠定了之后女主会跟着许一城出生入死的感情基础。
因为第一部第二部的许愿是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潦倒后代,第三部活泼的风格,反倒拍出了悲剧发生之前爷爷许一城是拥有怎样风光快乐的人生的,就如同普通年轻男孩一样,遇到喜欢的女孩会发呆痴痴地笑,光鲜亮丽的海兰珠也不可能想象得到未来是什么样的光景,他们只是像普通青年相识相知相爱。
也是有了这些铺垫,作为知道他们悲剧未来的观众更能感受到福祸转逝的无奈。
只想对他们说,好好珍惜当下的快乐吧。
你的人格,注定了你在危难之际会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即使要放弃美好的人生。
所以单从悬疑剧角度来判定,这部分数会比前两部稍微弱一点点。
但是好在导演拍出了完全新的一种风格。
这个年代就是新与旧,传统与创新,守旧与革新之间的巨大冲突。
导演拍出了站在晚清守旧派的立场理由和对自己早已习惯骄傲的旧文化的执着情怀,也拍出了年轻人向往革新之路的热切。
音乐的搭配,镜头的切换,色彩的运用,人与景的穿插都很有意思。
老戏骨们一如既往把整部戏的档次提升了,看着很舒服。
新演员们也都表现不差,龙套们都很用心。
特别是对话,都非常自然。
现在很多剧的对话都不自然,完全是为了推进剧情而强硬安排的一些不合常规不合道理的对话。
此剧不存在这个缺陷。
不得不说,这剧的资方或者导演大有来头,要不然怎么可以请得动这么多年轻当红演员来客串?
比如胡冰卿 和曾舜晞。
我对曲楚乔不是很了解,看到关于他的一些负面信息,但是不管怎样,他演戏是不差的,起码这部戏里表现不错。
陈钰琪的表现也比过去有进步。
最后我想说,这部剧还没看完,之后会看情况改星。
感觉评分不应该这么低。虽然有些不尽如人意处,但其中的情怀,和历史事件相贴合等等,值得一看。
呜呜呜呜海兰珠一撒娇这谁顶得住啊,想要啥都给你!天上的星星也成!
导演加分
还是把民国描述的太好了,爱情戏太多,剧情有些拖沓,演员演的还是不错的,至少还是可以在6分以上的
啥都能给你整出爱情的火花 - -
完全没办法跟原著的人对上号……
在B站上快速看完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M4y1x7vv内容还是挺爽的,就是剧情有点尬。
没想到居然能出第三季,原以为第二季就已经崩了,但果然没让大家失望,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不如一代好啊。第一季真的不错,二季崩,三季卒!先说选角色上的失误,根据第1-2季的侧面描写,许一城应该是一个温文尔雅外柔内刚的书生,屈楚萧这个痞气十足的人也能饰演?再说剧情上的偏差,前2季是纯纯的古董斗法,这第三季改走言情路线了?爱情戏是不是有点多,想当初第一季我蔡文静大美女都没什么戏份,这季这女主这颜值也配演言情戏?剧情节奏挺慢的,快进一些废剧情依旧提不起什么兴趣,当然也没剩下些什么了。追更到最新的第10集,已经失去信心和耐心,弃剧了。1星,个人不推荐。
古董局中局3居然变成了偶像剧???就离谱,那个慢镜头,那个人工呼吸,吐了。白白毁了12攒下的好口碑,虽然12也不是一个导演
个人认为改编的还是不错的,国家大义在后半段集中推向高潮,满口仁义道德的风土考察团的死法大快人心。海兰珠死了,木户有三没进墓穴,为以后的发展也留下了合理性。
这部剧几年前当我和古董局中局的主剧系列一起一口气看下来的时候,没看几集就果断弃了,隔了这么久,我把古董局中局主剧剧情忘记得差不多的时候,再捡起来看,感觉还是挺好看的。男主屈楚潇虽然表演偏硬,但感觉担得起大任,老戏骨李建义、田雨、张铎、梁冠华、李诚儒的演出都可圈可点,女主虽然略差,但没到拉垮地步,加上布景道具上确实花了很多心思,打造出来的北平城大景、明眼梅花大院、东陵都相当的逼真,古董宝物的品鉴过程更是做得可观,我都相当的推崇。剧伤主要是和主剧的割裂,不过忘记主剧剧情的情况下,我觉得剧情编得相当的合理,可以参考一下大结局集中的多重宇宙暗示,就当这部剧和主剧是在不同宇宙中发生的同为古董局中局的故事吧。女主牺牲合理但极不合情,在此情况下,我还是愿意给七分的,看在大家分给的偏低,我给到四星吧。
能看,有些小瑕疵但无伤大雅,猜老朝奉的身份猜到头秃,感觉目前出场的人物都挺正常啊,但到底会是谁呢?不会是五脉内部的人吧
许一城去救药来的时候还挺帅气的,“规矩大不过道理”这句话十分有力量,绝对的振聋发聩。
拖拖拉拉拍成了言情剧??越看越垮。
擦!后台是真的硬!背景是真的深啊!这选货,立马降了几级....夏雨两部积攒下的无限好感全都被冲走了....
这么说吧,看到是屈楚萧演的,我已经非常坚定地拒绝了
看了10集,还可以吧,不难看。满屏吐槽谈恋爱的,但这不就是一个偶像剧吗,大萧有点演自己,这两年的确肉眼可见的进步。
剧情还不错 主线的戏份还是不错的 老戏骨们戏都蛮给力 这剧比较不好的就是爱情戏...这类剧爱情戏应该穿插着放在主线里 会更有意思 这里都太刻意了 单独弄出一段专门用来男女主谈恋爱 剧情上没有感情戏也不影响什么 还有看到最后一集 女主忽然就死了 有点为了死而死似的 从头到尾没感觉到男主多爱女主 可惜了
感情戏份倍速或跳过,鉴宝护宝、家国情怀、民国乱世群像等真的是非常不错。开始期待下一部啦
可圈可点 有些地方浮夸有些演员需要历练 不过还是有几个演技派撑住了场面 小辈里刘一鸣也非常讨喜 演的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