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个电影,照例看了很多评论,大家对事件时代背景讨论很清楚,唯独对红梅为什么要走这一让电影提升N个档次的情节解答不清,说说我的解读吧,欢迎大家讨论。
偷渡很凶险,甚至要丢命,对于一个女人还要忍受扎堆在一大群老爷们中间,忍受时不时被揩油或者xx。
敢于走这一条路的2个女人,一个是破罐子破摔见多识广随时准备“献身”的老女人,对于另一个20出头的女孩,敢于选择,单单是贪图舒适或者远去淘金恐怕远远不足以驱动之,那么会有一个原因,为情!
而且她也不是一个单纯到没有心机姑娘(后面她被东植冒死从海中救起后,见到恩人,没有急于感谢,而是选择防备和躲闪也说明这一点)。
仔细看红梅和东植关于偷渡目的的对话,她貌似肯定的回答是找亲哥,听到东植自语后的沉默,显然说明:他对东植撒谎了,为什么撒谎?
可能女人更能懂,女人的阴谋是感性的,她懂得一个单身女人可能唤起一个男人的爱意与呵护,否则更可能换来的是对她身体暴力的索取,要知道她此时还不了解这个“热情”的东植。
直到后来东植的真诚和一如既往的关爱感动了她,目睹同伴被肢解丢入大海后,在恐惧包围下,无助的她投入了东植的怀抱。。。
两人上岸后,她醒来看到恩人未死,但对他终究恩多于情,因为她心中另有他人,她明白是该继续去找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哥哥了,于是毅然选择了离去。
6年后,饭馆重逢。
孩子父亲是谁已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她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
我想说,面对感情,女人的冷静和男人的冲动,这一爱情世界亘古不变的元素在电影里修饰的很饱满。
电影逐渐演进了三个不同的深度层面。
事件层面中,偷渡客与渔船船员的冲突,这是最浅显的表层;社会层面中,船员知道因为经济危机,自己的工作原本就朝不保夕,但为了当下的生存,却要帮着更廉价的劳工偷渡到自己的国家,进一步抢夺自己的饭碗,这种荒诞的局面,自己又无法掌控;进而引出了第三层心理层面的内容,突发局面激发了各自心理暗藏的玄机,埋藏很久的不满、贪婪和性压抑,各种原本深埋的“心理暗物质”都破土而出,最终引发了血腥冲突。
这几个船员都是最普通的“好人”,有缺点、狡黠但也善良,突然之间,他们就能变脸成为魔鬼,这一点才是真正值得玩味的。
某种程度上说,那艘被困于海雾中的渔船就是当下社会的写照,平日里脸上挂着微笑的普通人,不知道会被怎样的契机点燃,变得让所有人都不认得。
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
这种故事,可以拍得阴暗到底,让一船人彻底互相残杀殆尽,当然,如果真的那样,它或许就不会被选送到奥斯卡。
《海雾》还是保留了一条象征人性光芒和善良的线索。
最年轻的船员始终拼命保护着幸存下来的姑娘。
两人得以上岸。
但在极端环境下,给出过承诺的女孩,还是选择了离开。
几年后,幸存的船员在小饭馆中看到了一个人的背影,似乎就是那个姑娘。
电影没有安排相见与确认,只有淡淡的凝视,他们有那样惨烈的经历,但如今仍然可以像没发生任何事一样泯然众人。
人性真的深不可测。
因为这部片是韩国申奥片,随便说几句。
海雾的题材,入围的话就看300人的电影协会的口味了,好歹电影协会的人都有一定岁数。
但得奖的话,比如日本的片子。
虽然都是和海雾一样跟流水一样讲故事。
但是吧,结局明亮的多。
所以最佳外语片可能没戏,但它仍然是一部特别的影片。
包括《海雾》在多伦多电影节等海外地区放映时都好评如潮,我的感觉是奥斯卡(外国人)虽然喜欢真实事情改编,但是并不喜欢导演先入为主的导向。
这点和咱们国家还有韩国不太一样。
民族的文化是苦大仇深--电影的表现形式平淡那么观众看的时候的内心在翻腾就得不到很好的疏解,所以为什么那么多国人,包括我,都更爱看“商业大片”,简单粗暴,正义邪恶互砍,多好。
但奥斯卡得奖(入围)的片子基本就是把故事讲给你。
至于你怎么看,都有观众自己导向。
1942,唐山大地震,送选(未入围),最大的还原了历史,可是演的太惨烈,事实是,发生事情的时候人并不会觉得惨烈,只有旁观者觉得惨烈。
导演带入自己个人色彩太多,比如韩国的金基德,他的电影明晃晃的烙印。
这样的片子也不是奥斯卡喜欢的。
但海雾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沈导的片子。
(如果是奉俊昊导演的话,会有更多起伏?
)也就是说电影导演这片子是拍给谁看的,很多导演认为自己的电影在替自己说话沈导的电影其实在替观众说话不是让你看了这个事件觉得有多惨,也不是让你感叹当年的事故人性如此可怕。
好的电影不是让观众作为旁观者,而是让观众作为参与者.海雾里面大部分人物,让观众即使不懂语言都能体会他的两面难处,能做到这样,是很优秀的作品。
而不是导演已经把他归为反派或者正派。
你在船上,如果你是船员,船长下令只有这样才能活,你是否也会砍肉如呼吸般自然?
会不会也把死人扔下船?
你是红梅,你目睹了同胞被杀(自以为),会不会用任何手段也要活下去?
你是东植,一直以来被大叔保护着的船上老幺,避风港没有了,最亲的大叔被船长敲死,三观尽毁之后?
你是船长,自认是船的法官,是船上所有人的爹。
也会。。?
所以海雾在这方面是成功的。
所以很多人看了,心里堵得说不出话,却说不出任何一个人绝对的坏话,又可怜又可恨,他也有无奈,他也有不对,她也是为了活。
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但这就是真事。
之前我对于演员金尚浩(片中秃头大叔)之前的一句话表示不屑“看完电影之后,可以想想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这句话对于我这种只爱看大片的观众来说,其实挺没劲的。
但看完海雾再想想,尽管我对这句话嗤之以鼻,但我真的不敢想自己会怎么做。
因为很有可能,无论我是哪个角色,都会做同样的事。
如果你觉得这个电影没有起伏没有惊悚,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金尚浩所说的观众。
是因为如果你处在那时刻,也会这样干,也会一起剁了肉。
所以没什么恐惧可怕的。
对吗?
韩国人拍电影就是比中国人拍得好啊,这部《海雾》节奏衔接很好,情节也还算合理,比国产片强太多了。
本还以为是灾难片,没想是犯罪惊悸片。
看到韩国也能农村,也有瓦房,才知道韩国真实的一面,并不是只有韩剧里的那些浮华。
这片最不合理的地方,我个人觉得就是瓦斯泄露那段,鱼仓里人在知道自己要死的时候怎么都不叫呢?
一点动静都没有,就这样挂完了。
三场炮戏,各有味道,哈哈。
<图片1><图片2><图片3>
电影一看就知道根据曾经轰动一时的中韩远洋渔轮仇杀事件改编的,只是内容变动比较大,真实事件是六个中国朝鲜族船员受不了韩国船长及部分船员的打骂,奋起反抗,杀了十一个人吧,有韩国的有印尼的,事件的主角现在还在韩国坐牢吧?
也不知道有没有放出来,都是穷苦人,出去讨生活!
非得凑齐140个字才能发吗?
渔船在夜雾中轻轻摇晃着靠岸,又在第二天的日出中开始一天纷繁的劳作。
那是一只特别特别旧的船,好像拆东墙补西墙,永远有修不完的零件,那船上的人生活的可真是粗糙,可那只船上有最年轻的船夫,他傻呼呼地卯足了劲要在这个粗糙的世界挣扎下去。
上帝真的是有偏爱的,曾经的少年偶像已经可以撑起一个饱满的角色,一句简单的台词都可以讲的这么漂亮。
而有天的肢体语言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在粗糙的男人堆里,他第一次看见这么富有生气与活力的少女,他想示好却又有些尴尬,不知所措的揉着小纸片,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下一句搭讪:我也可以来口面汤吗特别喜欢前半段电影节奏,不管是风平浪静的海面,还是接偷渡客时的险象环生。
只是从中段氟利昂泄露偷渡客全部死掉开始,船长的突然究极进化以及一个个船员突然暴露的本性有些吃不消。
大概是这里故事的进展有些突然,好想看申奥的那个版本TUT好的电影不会把观众当成傻瓜,聪明的导演会用很多细节去编织伏笔、刻画人物形象,等到故事结束的时候,除了沉思那真挚、善良的、残忍的、狡猾交织的人性,很多谜底也解开了。
东植只是红梅生命中的一个过客,红梅确实欺骗了他让他爱上自己,死也要保她平安。
他的爱是单纯的,单纯的我只想让你过得好,我只想让你活下来;他的爱是鲁莽的,笨拙的示好,一旦有人伤害到她,他就会立刻炸毛一般为其大打出手,甚至杀人。
可是作为红梅,在目睹族人惨死、船长崩坏到连自己的老船员都可敲碎脑袋丢到海里的时候,唯一的反应大概就要如何生存下去。
“谢谢你。
”然后她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消失在无边的人海里。
她一定是利用了他,可要说她有没有爱过他?
我猜想,也一定有那么一瞬间吧!
多年之后,她结婚生子,他为了她一直生活在九老三洞,而她为了纪念那个愿意把生命给她的人,为了那段还没有开始就必须要死去的爱情,她也保留了吃拉面要加青阳辣椒的习惯。
他曾是风光一时的船长,那条旧船上刻着他的战绩和荣光,可惜时运不济,但即使用曾经他最不屑的方法,他也要保住那条渔船,他的战友、他的兄弟、他全部的自尊心。
既然下了那么大的赌注,赔上了所有的虔诚和运气,那么,这个赌非赢不可!
因此,当偷渡客不小心丧生,他淡定的解尸抛海,当老船员愧疚发疯时,他仿佛没有心一般的再次杀人,他的眼里除了那条船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保住了船,就是保住了所谓的尊严,别的,都沉入无边大海也在所不惜。
而当失败的脚步逼近再也回天乏术的时候,他不在抗争,甚至放弃求生,只是到死都很委屈,为什么昔日的荣光不能复回?
这电影一改往日韩国大男子主义的形象通篇描绘的就是一群可悲的男人。
船长回家撞见老婆偷人,呆若木鸡,对待奸夫完全和船上的残酷是两个人。
老婆毫无愧疚,反而理直气壮的要钱。
于是后来冒险偷渡由此引出。
两个船员,一个之前不顾忌讳,带酒吧女郎上船,只因没钱开房;另一个没钱嫖妓的发现偷渡女孩儿后,瞬间变身animal,生死斗不顾了。
东值无疑是最值得观众同情的。
发了誓,拼了命,真是拼了命的救出了偷渡女,结果醒来孤身一人,望着远去的脚印。。。
不禁让人唏嘘:能够生死与共,却不能朝朝暮暮。。。
多年后偶遇已变为人妻结尾的两个小孩一开始也没看懂,上来看到各位的分析总算有个头绪。
其实心中不敢承认红梅船上主动索吻 做爱是出于自我保护,说欧巴是“亲哥哥”也是自我保护,孤身离去是不信任身边这个救了自己两次的男人。
不敢想象。
不过细看两个小孩的年龄确实有差距,镜头突出的、妈妈喂面的也是差不多6岁的女孩,应该是东植的亲骨肉无异。
但是身边小几岁的小盆友就引发了另一个男人的悲哀,不管这个是前面的“欧巴”还是红梅颠沛流离之后又遇到的另一个愿意保护自己的男人。
韩国男人的形象就此颠覆。
杀人越货统统是为了女人。
虽然主题是偷渡,但是反应的净是韩国底层劳动人民(六个熟悉的字)的悲惨境遇。
哪个国家的底层劳动人民境遇都一样---都是被海雾压抑着汪洋孤舟
一片黄海给了韩国电影人很多的创作空间,隔海相望的朝鲜同族人的命运似乎总在牵扯着韩国人的心,所以就有了很多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电影出现,这部《海雾》大抵也是如此。
作为2014年韩国申奥电影,除了以上的主线外,海雾的寓意大概就是船长因性无能而对前进号渔船的爱吧。
哲洙是为那片海而生,他的命运也与名为前进号的渔船和前进号的所有船员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影片没有交待他有没有自己的孩子,而唯一的妻子却在自己的家里、在哲洙眼皮子底下与别的男人偷情,令人意外的是,抓了妻子现行的哲洙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看到,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相当的平静,还给妻子扔下了出海回来的血汗钱,如此的反应根本不是一个正常男人所能做到的。
出海的辛苦与生活的困顿,令年轻的船员们寻找释放身体压力的办法,即在船上找应召女郎满足性需求。
这些,哲洙完全是排斥的,没有任何东西比船重要,而在船上做这些事绝对不行,找女人可以,那就去离开船的任何地方。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到了韩国,还有渔船业,更危及到作为前进号船长的哲洙,这个视船如自己生命的男人为了挣到钱修“自己”的船,也为了给所有的船员一个未来,一个人做主铤而走险运送来自中国的朝鲜族偷渡人,然而让哲洙没有料到的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那些一直视为家人的船员们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为自己的利益和一个女人互相猜忌残杀。
只有哲洙,为了掩盖罪行和拯救前进号而去杀人。
影片最后,不言放弃的哲洙徒劳的扔着沉重的器械为船减重,孤独地拯救着他的至爱,但是他至死都不能明白,最受宠爱的老幺东植为什么因为一个陌生的女人而与他为敌,不挽救赖以他们生存的前进号。
绝望之余,随着海雾的慢慢散去,他放了手,与前进号一起沉入大海,这可能是他的最好选择。
1、红梅是东植的一切,为了她,东植甚至可以抱着去死的决心,而东植在红梅的心里也许只是一个过客。
二人在机械舱的激情,来的也有点莫名奇妙,在目睹那么多死人后,竟然还有闲情雅致!
2、船是船长的一切,可以没有女人,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朋友,但是要与船共“生死”。
只不过这样的狠人,在看见媳妇的奸情,竟然视若无睹,只能说女人在他心中一点位置都没有!
3、性是昌旭的一切,哪怕在生死关头,也不会忘记这件事!
一个人穷困潦倒的时候,一般会有两个选择,要么缺乏向生活挑战的勇气,作出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人穷极思变,在困苦中挣扎、努力,其中一些人靠自身改变了命运,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而那些发现自己挣扎努力过后,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人,则会变得冷漠、冲动、偏执,最后,他们铤而走险,放手一搏,选择与命运做一笔黑色交易,走上一条不归的路途,这是《黄海》中的出租车司机久南(河正宇)的命运,是《海雾》中朝鲜族偷渡者的命运,也是过气船长姜(金允石)的选择。
1998年韩国IMF外汇危机,波及渔民,这就是影片《海雾》的时代背景,故事来自真实事件改编。
按常规,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韩片,最终都会将矛头指向政府,况且,本片的制片和编剧之一是黑美帝黑政府出了名的奉俊昊导演,但是,《海雾》另辟蹊径,不同以往,它对政府一笔带过,将一群普通人困在特殊的环境里,揭露他们的欲望,展现他们为欲望挣扎、撕咬的行为,反而成为本片的一大特色。
影片的开头是“前进号”船员们劳作的场面,他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溢满和睦的暖流,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除去结尾,这是影片唯一亮堂的一幕。
出海归来的船老大一无所获,拿不出钱来修理船只,一票人以此糊口维生的船只面临报废,唯一的办法就是筹一笔钱,买下这条旧船。
影片的前十几分钟交代了这次出海的缘由,顺带也提了提两位主角的家庭背景,东植(朴有天)与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贫寒,迫于生计,高龄的奶奶还得劳作,贴补家用。
船长姜空手而归,撞见了正在出卖身体的妻子,令人意外的是,面对妻子的嘲讽,他没有举起愤怒的锤子,而是选择忍气吞声,看来妻子的行为已经得到了他某种程度的默许,处在这样一个家庭,任谁都要心灰意冷。
他们此次的任务是送一批偷渡者入韩,在影片中段,船只本以安全过卡,不料,偷渡者因毒气泄漏,意外死于鱼舱内,面对他们的死亡,船员们惊慌之余,表现出了更多的冷漠。
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在偷渡者和船员之间,并没有形成期待中的正面冲突,他们的意外离席,可以说,使得影片后半段的暴力大部分建立在了性欲望的基础之上,流于简单粗暴,张力失衡。
《海雾》“身兼数职”,不仅要打造群像,还要突出重点,打击面太广,会失去力度,揽得太宽,容易走马观花,顾此失彼,船上六人的形象,基本上维持原状,没有起伏,使得影片可看性骤降。
《海雾》与《黄海》有相似的地方,表现的皆是一群背时人的悲剧命运,《黄海》里的出租车司机久南,其实是一个穷途末路的悲情英雄形象,在船长姜的身上,也能嗅到一丝这样的味道,在“前进号”即将淹没的时候,他一个人喃喃自语,手忙脚乱的挽救沉没的船只,这一幕,我们似乎会忘记他拿斧劈人时的凶残样子,转而可怜起他来。
一直以来,他迷恋的,是一个船长逝去的辉煌,他所极力挽回的,是一个船长能够改变船员命运的身份,而他所处的时代,俨然是抛弃了他。
海雾所代表的,是月黑风高时的人性,也是一群背时人那不可知的命运,不过,作为一部申奥片,还是单薄了点。
BZPG,TCDJ...没什么意思
看过的韩国片里只能算两星
当年的冲奥影片,一言蔽之一个女人引发的故事,一如既往韩国这类电影风格。
金允石的气场太强了,朴有天的气质又撑不起主角担当,反倒成了配角似的。如果以金老板为主角线,估计就不会让故事这么拧巴了。
作为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我来说,电影一开始熟悉的海腥味就扑面而来,看电影中途一直想起少年派,最后那女的就像那只老虎头都不回的就走了,虽然有些bug但是还是不错看的。结局好心酸ㅠㅠ
略失望
不好看,浪费题材,还有种诡异的泰坦尼克号+小美人鱼的错觉
比预期好很多 全程都很压抑 后面开始失控乱杀人的气候简直都紧张的不能呼吸 看完心情很难受 电影是好电影 余韵十足 结尾红梅跑了不太理解 朴有天其实是主角比金叔戏份还多
2014年10月10日看过,这部电影还是能算作韩国电影中的佳作,讲述的是韩国一个船长在90年代渔业萎缩的情况下,然后擅自拉了一次偷渡客,但是偷渡客却不幸全部淹死,整个船也都全部因为各种原因沉没的故事。
男♂的都要疯!
金允石就是保障啊
2015024 人心各异,都在海雾中迷失。整体太沉重,结尾没什么必要。
配乐真的很好
善与恶,赛末点。
又见封闭空间下展露人性善恶的作品,不知道别人如何感受到影片的深刻,我只觉得是个笑话,真难看。当影片把片中主要的几个船员塑造成要么疯癫、要么发傻,便极大地削弱了真实事件的残酷性,而这是我所厌恶的。
3.5 审判;还想说朴有天“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牌是有多好,看完片子,觉得算不上多经典,但牌确实是真不错!朴有天演的也不出戏,虽然是个互相取暖的小甜饼,结束在船长和锚一起沉了会比较适合我口味,后面那一串女人抛下她跑岸上定居生俩孩子啥的自我感觉有点儿多余,或者游向海警结束也行啊;韩式bad travelling or 少年派
火候各种不够,人物各种莫名。
这电影太SB了
最大的败笔是最后矛盾的焦点放到女人身上。一个召鸡爱好者,一个到死都惦记就他自己没爽过,一个刚告别处男的小清纯。人性的恶就只能聚焦到女人身上吗?好好的题材浪费了
看了几年终于看完了,韩国真实系电影太耐看……所以姑娘的欧巴还真是欧巴,船员与船客情是假,船长与船的情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