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八年的大年初四看的这部电影··是和最爱的那个人(曾经的现在的有可能还是未来的··希望吧··)··放完烟花··回到房间打开电脑··找点前奏··无意中看到了这部电影··打开播放·关了灯··然后躺在床上··干该干的事··画面··音乐··电影成了那晚的背景·因为一些原因··只一晚上和看了只一遍的电影····到零八年的情人节分开··自己北上···一直到现在··未曾再见····电影的内容到现在还不知道讲些什么·只是深深地记住了里面的每一首歌的旋律··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听到每一首··便触景生情··难过不已··只恨记忆竟如此深刻··想念也将能杀人···可能是和一个自己最在乎的人··却又不可能在回到自己身边的人一起度过这个夜晚··才让自己深深地记住了这部名字叫Across the Universe电影和里面的所有歌曲····以后选择不再回忆····
It is really interesting when you are a outsider.You always seeing the fun,but when you gets into the pro aspect,you will analyse the scenes,you gets so picky about the details and it is not a good thing acturally.Nothing gonna be perfect,you had to admit it and suck into it.PS:i love their accent and the blonde singer,she is crazy.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激情四溢的60年代,看着主角们跟随着时代的洪流,在摇滚乐、性解放和反战的漩涡中呐喊,迷失,又重新找回自我。
从利物浦的船坞到纽约的格林威治村,从底特律的街头暴动到越南的战场杀戮,全面展现了那个梦想和幻灭并存的混乱年代。
披头士的音乐是影片的灵魂,30几首经典名曲贯穿始终,用来设置情节、构建全片,把人直接带回嬉皮年代。
此片的片名《Across the Universe穿越苍穹》即是披头士的歌曲名。
非常契合影像的迷幻抽象风格。
片中主角们的名字也源自披头士的歌。
Jude出自《Hey Jude》 ,Lucy出自《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而男主角从利物浦来到纽约,显然是暗合了当年披头士从利物浦出发,继而震惊世界的历程。
可以说,这是一部向披头士致敬的电影。
BTW本片的影像风格极为华美,导演在表现爱情的时候用了大量绚丽的画面。
如果没有beatles的音乐,我爱不起来这个片子,最多到喜欢。
有了beatles,一切便不一样了。
只看了预告片的时候,就对另外的朋友说,这个片子听说不错啊,可能跟阿甘正传有点像,有很多歌,横跨美国历史多少多少年的。
看完了以后,不禁问身边人:你说,美国人能从这片子里学到历史么?
我并不觉得能,就像某些反战歌曲一样,只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些气氛,并不能清楚知道事实。
历史,在片中只是个噱头。
这个片子就是一个气氛烘托的片子,许多片断都是华丽丽的MTV,浓重的色彩,俊俏的脸孔,美丽的声线,作为音乐爱好者,mtv爱好者,beatles追捧者,觉得不可忽视。
作为电影来说,想可惜的说一句,beatles并不来自于美国。
我对beatles的歌并不熟,边看边听,发现每一首我都喜欢。
两个小时看下来,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无从说起的触动,但却真真切切地感受着。
很喜欢一群人坐上公交巴士外出郊游那一段,迷幻的风景和真实的画质完美结合,演员们的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有魅力。
即使被感动,我还是会很现实地思考,草莓汁真的是红色的么?
呵呵,无聊的问题,与电影早已无关。
就只为了Beatles,也该看完它。
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
灵魂该向往的地方。
片中昂扬着青年的热血与激情,American Style。
不论爱情亲情友情,都那么洒脱执着。
生命不就该这样红色、多汁、性感。
参杂其中的音乐自然是很爱,片子里饱含的反抗约莫也该赞下。
总结这中心大概可以叫做爱与和平。
红地与蓝天。
越战自然是苦逼了当时的年轻人,和思念他们的人。
嬉皮士的年代,希望他们代表的不只是异类、堕落和毒品。
All you need is love。
喜欢的果断追,梦想的果断逐。
不然岂不是很遗憾。
我的十八岁,希望不会遗憾。
他们过得恣意,纵情,那似乎是我们太难完成的。
不过,至少跟着心走。
Do what u want to do,be what u want to be. Across the Universe。
相信我们可以穿越苍穹。
后现代的许多电影都有些接受不能,这部片子却发自内心喜欢,美国越战时期年轻人的青春、爱情和成长。
为了寻找who i am从普林斯顿大学退学的麦克斯,从英国偷渡到美国寻找生父的裘德,摇滚歌手,印第安女孩,因为各种原因齐聚纽约。
在越战背景下,国内的学生运动和反战浪潮中各个人的表现和命运,嵌入了所谓的波普艺术形式,表现了现代到后现代的过渡。
而对我来说,这部后现代影片让我第一次触摸到了后现代艺术家们所积极宣传的所谓世界混乱,人生寂寞。
对于宇宙来说,人生百年不过蜉蝣,而对于一个个体,又那么漫长,那么孤独得让人几乎绝望,在这茫茫的人世间,我遇上我心爱的那个人,多么欢喜,又多么恐惧,我们一起面对战乱,分离,生死,任何一点儿小的分歧都有可能使我们最终分道扬镳。
结尾似乎是大团圆,可是世界仍然是那个样子,再往后的路会不会是一个循环的怪圈?
这部片子的名字还是翻译成《穿越苍穹》的好,有一种无所畏惧夸父逐日般的义无反顾和勇气。
片中麦克斯劝裘德不要忧伤,说“唱一首悲伤的歌,让自己快乐”,看似是个悖论。
可是仔细想想倒真是在理儿的——倘若悲伤的时候不用咬定牙关用尽力气忍耐,可不是快乐?
若是真到了像韦庄那样,樽前莫话明朝事,遇酒且呵呵,那才是寂寞得让人透不过气。
听说这个片子是因为甲壳虫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甲壳虫情结因为在很小的时候 母亲就一直播放他们的歌 直到现在家里播放次数最多的专辑仍然是那张“1” 朋友极力推荐这个片子及原声所以就看了电影的海报让我误以为这个片子是科幻爱情片于是带着这样的心态进入片子两对英国美国的恋人又让我想到了 HOLIDAY于是觉得除了甲壳虫的曲子 也许就没什么了真正开始让我兴奋起来是从BONO出场开始着实没有想到那会是BONO 那个造型实在是...胡子很像列侬然后影片开始渐入高潮 开始进入甲壳虫专属迷幻领域一直延续到片尾的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这部片子的风格有点接近the wall但又不及那么压抑 是部好片子 个人认为比ONCE要好很多 作为音乐片来说影片很多小细节非常有趣 比如角色的名字JUDE,LUCY,JOJO...再比如神似JANIS JOPLIN和JIMI HENDRIX的歌手和吉他手非常有趣甲壳虫的音乐对于现在的摇滚乐来说太简单了 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但就像那个颜色简简单单的草莓 绿色的叶子 红色的果子传递出的却是最鲜活的东西all you need is love...strawberry field forever...这个片子值得一看 不会失望
6.0分:我真的震惊于导演Julie Taymor的执拗,如此不顾一切拍了一部完完全全为歌曲服务的电影。
给人的感觉是先按照演唱会该有的顺序排好了披头士的32首歌顺序,然后为了唱出这32首歌,安排一些可以导致角色唱出口的桥段,把这些歌连在一起…你别说,这些演员唱的还真的挺养耳(再次证明了我有多喜欢披头士的作曲和多不喜欢那四个人的嗓音)…Joe Cocker和Bono的出场就更是无厘头而不讲道理,为的就是再加点料(哪怕这两段我愿意replay多遍)。
要说最大的亮点,是中间一段非常类似于
好了别闹了,这毕竟还是部电影,这故事除了讲了A认识了B然后认识了C然后认识了D然后以此类推……然后就片尾字幕了,再见,阅后即焚然后去下个原声带听听。
如果你和导演Julie Taymor一样是Beatles的Big Fans。
这部片子一定要看!
整部影片收集33首Beatles的经典之作:影片一开始Jude坐在沙滩上唱到:《Girl》-1965《Rubber Soul》.在美国和英国两地的夜晚.举行着一样的舞会.Lucy所唱:《Hold MeTight》-《With the Beatles》Jude在前往美国的前一天,支付给他薪水的雇员对他说:“I told myself. When I'm 64,I'll be long gone from this place.”你要知道,《When I'm64》是一首歌的名字,他来自Beatles1967的超经典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Jude离开英国的当晚唱给Molly一首歌:《All My Loving》-《With The Beatles》.Prudence失落时所唱:《I want hold your hand》-《A Collection Of Beatles Oldies》Max办也不睡觉,把别人家玻璃当靶子练球,打碎别人家玻璃,逃跑的到Jude帮助时唱的《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Lucy收到了他的男朋友的来信,这时的音乐是《It Won't Be Long》-《With The Beatles》Jude开始展现出对Lucy的爱意:《I've Just Seen A Face》- 1965《Help!
》黑人小男孩躲在汽车后面,在暴动残酷的环境下寻求自我安慰一般的唱出:《Let It Be》-1970《Let It Be》JoJo唱着《Come Together》-1969《Abbey Road》 登场当Lucy来到纽约的时候台上的女房东唱的是《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1968《The White Album》Disc1Max体检时,墙上的Uncle Sam唱着《I Want You (She's So Heavy) 》Jude对于战争的愤怒,灵感创造是所唱:《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1967《Magical Mystery Tour》Jude坐地铁去照Lucy,在车上回忆时唱:《Across TheUniverse》-《Let It Be》1970Sadie在演出上唱出了《Helter Skelter》-1968《The White Album》Disc2 在学生暴乱之后...Max服役归来之后...Jude回到利物浦之后...两个好兄弟身处异地同时唱出了:《Hey Jude》-《1》2000在天台上Sadie合JoJo再次合作演唱了《Don't Let Me Down》-《Let It Be...Naked》2003结尾Jude走到了麦克风前唱出了:《All You Need Is Love》-《Yellow Submarine》1969Lucy站在对面的楼上见到了Jude,而她背后的天空也对应了:《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Lucy对Jude感情抱有怀疑时所唱:《If I Fell》-1964《A Hard Day's Night》 Prudence的名字,Max、Jude、Lucy一起劝说Prudence出来时所唱:《Dear Prudence》-《The White Album》Disc1 1968Doctor Robert(Bono所饰):《Doctor Robert》-《Revolver》1966Dr.Robert的新书发布会背景音乐:《Flying》&《Blue Jay Way》-《Magical Mystery Tour》 1967Dr.Robert所唱的歌曲:《I Am The Walrus》-《Magical Mystery Tour》1967 之后的画面也象征着这张专辑的封面.马戏团的海报:激发John Lennon写了《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众人在稻草丛中所唱的歌曲:《Because》-《Abbey Road》Jude在设计室中唱的歌曲:《Something》-《Abbey Road》烦躁的Jude把青苹果切成两半:Beatles的公司,苹果唱片公司Sadie和JoJo在舞台上分道扬镳时唱的歌曲:《Oh! Darling》-《Abbey Road》Jude大闯学生运动办公室时所唱:《Revolution》原名《Revolution 1》-《The White Album》Disc2 1968JoJo在酒吧和Jude合唱:《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The White Album》Disc1 1968回到利物浦的Jude独自一人走在大桥上,Max服役归来时响起的歌声:《Happiness Is A Warm Gun》-《The White Album》Disc1 1968Lucy回忆Jude时所唱:《Black Bird》-《The White Album》Disc1 1968片尾时Bono唱的歌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Yellow Submarine 》1969虽然整部片子讲述一个在越战其间的爱情故事,还夹杂有美国60年代流行的嬉皮士文化,摇滚,及同性恋,宗教,种族等内容,但反战情绪是其中的重点,而爱情只是串联影片的线索。
其实片子的主要目的,其实是Beatles经典歌曲的重新演绎,和对这支经典乐队的再次致敬,其余的内容只能说得上是帮助观众理解经典歌曲含义的教辅罢了!
假如不是打着 beatals 的幌子
我似乎有点略微超过这个片子的受众年龄了……
歌唱显得很突兀
3.5, 服装舞蹈画面造型设计都不错,影片走了形式,没触动到精神
怎么能那么难看。。。。。。
你他妈直接拍mv都好啊
完美的演员,完美的藝術效果
20世纪60年代米国嬉皮士运动,动荡大环境下的小情怀,两个小时的The Beatles串烧;我全程充满“这首居然也是Beatles的?”“好耳熟我到底在哪听过!”的无力感。我一向号称跟Beatles不熟,可实际上只要稍微有点知名度的我都听过,只不过都出自其他人翻唱。不得不说他们的歌可塑性挺强,怎么改编都可以
巨大的草莓,吸引我看的原因,还是没有能够看完,看到一半就受不了了,反正我也不是听BEATALS长大的。。。
hey jude内会我激动了
又一部看过的影片,音乐很好听,画面也听新奇,还有男女主人公都不错,很有灵气的样子,嘿嘿~~
电影看不看两可~· 喜欢的话,买个D9听原声去~ 还有,这个电影也太长了
i wanna hold ur hand翻唱一股奶油味。糟老娘们就是给你惯的。你丫初恋死越南了天上掉下个利物浦口音的小哥儿你不要非去炸议会。中间冷不丁二十分钟反转色裸体女人躺河里搞的人想起飞T....T。
头都大了。..
歌曲詮釋的版本是我聽過最棒的,但電影本身真的有點乏味......
囧。。彻底没明白美国人喜欢这片子啥= =
cinema @ bc cinema
i hate musical
拍的真棒,演员也非常养眼。
有些地方想拍出披头士的迷幻风格,但却让电影看起来更加可笑。不要说什么披头士的狂欢、向60年代致敬的话,我这个披头士死忠粉认为不如用两个小时去好好听专辑,电影里的音乐被改得不堪入耳。本以为可以借着across the universe这个充满文艺和哲学的意象拍出浪漫的故事,结果……哈哈(每个披头士的梗我都看出来了,却根本不能让我兴奋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