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时候黄金在另外一条船上,船长照片那里有提示,后来死神把船上人全搞死了,船长说只有一个人活着,后来死神带着金子上了这艘船,他和其他的船员还有唱歌的女人密谋杀死了船上其他船员,然后大坏蛋杀死了其他的坏人,大坏蛋又被唱歌的女人杀了,女人又被死神所杀,所有船员的灵魂被困在船上无法解脱,死神打算搞票大的,所以不停骗人上幽灵船,后来遇到女主一伙人,这次死神一步走错全盘皆输,没办法咯,只好从头再来,所以最后女主看到死神带着黄金上了另一条船,如此反复,无穷无尽。
02年的恐怖片,全片质量一般,唯有开头的钢丝一刀切百人斩过于震撼。
当年读《三体》第一部的古筝行动时几乎立刻想到了这部。
刘慈欣06年才开始连载三体,明显是借鉴了《幽灵船》的点子,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全不是过谦之语。
不过网上似乎没多少人注意到,也是奇怪,恐怖迷和科幻迷本该颇有交集的。
所以所谓抄袭和借鉴,有时候真的是伪命题。
连王勃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是借鉴了庾信“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
多数时候,“抄袭者”往往青出于蓝,作品质量更好,知名度更高。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网上关于抄袭的辩论其实相当无聊且无意义,其实交给时间去考验就行了。
会抄的,作者水平高,有自己的东西,“抄”来的部分只是自身实力的跳板,作品发扬光大;不会抄的,就算抄了,也只是抄去几行字,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思考,即便一时红极,过不了多久,也就泯然众人了。
从我第一次知道这个电影说想看,到我刚刚看过,中间整整隔了12年。
那还是中学时期,某次在某一期的科幻世界系的某本杂志中看到了这部电影,让我联想到了倪匡的某部类似的作品,于是兴趣驱动开始在各大租碟店里寻找这片子。
某次终于找到之后,租回家却发现碟片里另有其他内容,不过,这是后话。
时光飞逝,租碟片的生意慢慢被各大下载站点取代,电脑普及,我也因为下了太多爱情动作片烧坏了一个硬盘,之后再很少用下载工具,转而直接拷贝别人下载好的东西。
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人下这部生僻而且不那么好看的片子,我也一直没有主动去找。
知道某位不知名的同事,上传到平台上。
我其实不怎么看那些被大家公认的烂片,但这部却是除外,如果让我按照严格意义打分,最多打到两星,但剩下的一星,给的是时间。
从12年前看到杂志那一页的那一刻,到现在,其实每次有人谈到片中刚开头那个钢丝的镜头,都在激起我翻出来看的欲望,事实上,在不同的渠道,也断断续续看过一些,虽然觉得不好看,但内心中,看完全片的念头却在不断重复的失望中加深。
究其原因,应该是当年跑过的那么多家租碟没有租到的辛苦,让我在潜意识里没有放弃这个沉没成本。
人有时候很有趣,本身是一个很无聊的兴趣,但是在不断地失败中,在心中被强化成了一个必须要完成的目标,电影如此,事业如此,爱情有时候也如此。
就像。。。
一样。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宠爱的都有恃无恐。
一切都在规矩之中,正邪,牺牲品,魔鬼,英雄让人愉快的关键所在,正是故事的新意也相当规矩。
正像某种故事制造机出来的又一个延循套路然却不让人乏味的产品。
片子称不上恐怖,更称不上血腥。
一个半小时不到的片长恰到好处,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又毫不拖沓,干净利落。
演员没有以往恐怖片中叫人恶心的外表,倒是甚为赏心悦目很令人愉快的结局:天使容貌的魔鬼仍然继续自己的事业,一个女人逃出生天看完,心情真的很愉快
一部探险类恐怖片,比较对我口味,但豆瓣评分一般7.0左右大概剧情是上世纪60年代意大利豪华游轮格拉萨号无故失踪,40年后被一个搜救小组发现,根据海洋法,任何公海被发现的船只财产归发现者所有,搜救小组打算探索这艘游轮,发一笔横财,没想到几乎全军覆没。
这部片有点像轮回电影的创意,死神设局把数百个游客杀死在游轮,困住了他们的灵魂,并且用黄金不断吸引新的人上船探险,锁住更多的灵魂,没想到全盘皆输。
只能再次轮回,重新以一个新的身份,登录新的一艘船,开始新的死神之旅。
这种“死神文化”在西方挺特别,死神就有权利“合情且合理”正常地剥夺人的生命,或者用意外,或者用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婪,这就是死神的工作日常。
这部片谈不上深刻,故事挺好的,只是缺少点张力,氛围恐怖挺足,同类的片有《恐怖游轮》。
个人感觉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片子,尤其是临近结尾的那一段有次序地杀戮,古语有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又会知道自己将是第几个被去掉的。
另外,很想知道开篇时那个女人唱得歌明。
1.开头钢丝斩不用说,太震撼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忘记了电影名,忘记片子讲的什么故事,唯独记住了那一幕。
音乐是舒缓的,气氛是欢快的,连滤镜都是暖色调,所以当钢丝飞快穿过每个人的身体那一瞬,太出其不意了!!
2.谁能想到多年后再看这部片子,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情。
看到恶魔的手下处心积虑“搞业务”的样子,还为他感到点心酸。
好不容易快要凑够一大船的灵魂交差,结果女主把船给炸了,一下子把这位社畜升职加薪的光明道路推迟了几十年。
3.船上的美艳歌女有点酷,自信有魅力,勇敢不怯懦,敢和丧心病狂的黑帮老大抢食,这胆量称得上一句女中豪杰!
可惜最终还是死在男人手里,要不说感情是女人成功道路上的最大阻碍,切莫沉迷男色。
4.以上深表同情的恶魔手下,以及欣赏的歌女都不是什么正面人物,不过在这部剧中,好坏的区分在于对不对那两箱金子动贪念。
5.结尾设计的很好,女主无法阻止恶魔收割灵魂。
恶魔的手下再次拿着金子登船,而女主的伙伴也已经成为对方的合伙人。
男主最后的眼神我到现在才看懂,以前认为应该是很邪气的笑,带着三分嘲讽,二分残忍,但我这次在男主眼中看到的是疲倦😂那种对工作的厌倦,干不完的kpi……6.音乐和剪辑太搭了,就回忆船上杀戮的那一段,特别带劲!
喜欢恐怖类型电影的朋友们一定要去看看!
恐怖片在类型电影中算得上是一个较为刺激的类型,与惊悚类型电影有着许多相通处和相似性,但是细细区分也是可以找到非常明显的区别。
观众对于惊悚片所产生的恐惧来源于真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经验令人毛骨悚然,惊悚片具有真实并且科学的一句。
逻辑性较高,一般触及人的理解层面,在惊悚片当中,当属希区柯克所导演的电影最为典型,电影中的威胁来源也是真真正正的人。
但是恐怖虽然也是给观众带来心理和视觉上的刺激,但相较于惊悚片,恐怖片的表达会更为直接,片中常常充斥着血腥与暴力,而威胁来源往往不会是客观存在的人类或物体,威胁来源通常会是幽灵、鬼魂、僵尸等非现实客观存在的东西,通俗来讲就是超自然。
在这一类电影《幽灵船》极为典型,具体内容是一架加拿大空军的飞机在该海域发现了一艘随波逐流的小船,飞行员杰克为小船背后的秘密所吸引,他雇用墨菲船长及其搜救小组去公海寻找那艘漫无目的的漂泊的客轮。
按照海洋法规定,任何在公海发现的无主船只都归发现者所有,而一艘豪华客轮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及至找到目标是船长才发现,这艘漂泊的小船正是那个消失了四十年之久的安东尼亚格拉撒号。
可等待他们的确并不是当初所期望的,因为小队里每个人不同的欲望作祟,而致使最终酿成了极大的悲剧。
在电影的开头,船上所有人正在跟着音乐翩翩起舞看似一切风平浪静之际,一根快速移动的钢丝却瞬间拉过,而舞厅的所有人也因为那根钢丝而被瞬间切割了身体,顿时舞厅所有人身体分裂倒地,场面极其血腥,直接刺激人的视觉感受,这是恐怖类型电影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为的就是能够制造出足够分量的刺激、夸张、血腥,给观众心理上予以惊吓和恐惧冲击力,而这样的直接恐怖效果是惊悚片中所很少能体现出来的《电影编剧新论》的作者,肯。
丹西格和杰夫。
鲁斯更为全面地总结了恐怖片的特征:1.主角像个牺牲受难者,不像英雄。
2.塑造反面角色的灵感往往来自于科学上的奇想,例如《科 学怪人》或是社会的奇想。
3.极度的暴力与性是恐怖片类型的主要元素,恐怖片中的残酷行为绝对不会适可而止,一定是走到极端。
4.科学技术使得反面角色威力无比,令观众对未来世界充满恐怖。
5.宗教往往被视为一个影响最后结果的变数。
恐怖片里善恶力量决战的主角通常是上帝与撒旦。
6.恐怖片里的小孩通常天赋异禀,不管是洞烛先机的能力或是死里逃生的本领,往往是出现在小孩的身上,大人反而一筹莫展。
7.亲朋好友对于主角的遭遇束手无策,家庭中的某一成员常是万恶之首。
8.场景的不同,例如:房子,村庄,考古场地…..将会影响主角最后的下场。
9.灵异是恐怖片的一大特色,许多怪异现象都无法得到合理的科学解释,一切只能诉诸非理性的灵异说法。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以上几点放到《幽灵船》来做具体详细分析,电影中的大反派其实就在艘船小分队里,从电影初知道电影快要结束都隐藏的相当完美,观众甚至都毫无察觉,这符合了第七点总结,虽集体并非家庭却也是故事中的一个团体。
而小分队里的队员没一个人最终的下场都是惨死,没一个人都没有抵抗住欲望对自己的诱惑,结果被反派害死,这契合了第一条,所有人都成为了受害者,没有英雄。
影片中的血腥成分还是相当多的,小分队里每个人的死法也残忍至极,真正将恐怖气氛渗入到了观众的心理,符合了第三点。
电影通篇都有一个小女孩,虽然是一个鬼魂,但却拥有人类的形态,她也是这部电影中唯一一个算是洞察全局的人物,是她告诉了小分队里其中一个女队员客船里的玄机。
小孩往往是电影之中洞烛先机的任务,符合了第六点,。
电影通篇发生在一艘客轮上,而所有人最终也葬身于客轮,客轮便是所有人最终的终点,符合了第八点。
再穿上所经历的一切都让小队里的人无从解释,最终定性到灵异身上便是最后的解释,符合第九点。
可见,恐怖片富有非常鲜明且独特的特点,根据每个故事剧情的不同,可能会有少许不同之处,但总归来说,不出这个范围。
恐怖片之中的剧情设定往往喜欢用一念之间的形式来继续故事发展,正如《幽灵船》中,所有人的死都是归咎于自己的欲望,就在那一念之间,忍住就死不了,忍不住就只有死的下场,而最后只有一个女队员活了下来,幽灵船葬身于火海。
而恐怖片也通过这些来传递电影本身所想要表达的价值观,善与恶,正常与变态,人类与异类之间严格地遵循善必胜恶的规则。
总归来说,恐怖片这种类型电影是一种建立在非理性情况下的故事,在理性的国度之中,一切井然有序,可控制,可预测,而在非理性过度之中一切混乱无序,不可预测,恐怖片里非理性的力量会使一切都变得毫无逻辑,难以控制,道德与规则被破坏,这种力量强大难以控制,往往会将理性压倒。
恐怖片总是在无意识的层面,透漏出现实中隐藏的种种恐怖因素,如《幽灵船》中船员因坠入幻觉而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死亡的场景。
观众在看恐怖片时虽然怕的胆颤心惊,却也总是被这些隐藏的难以捉摸不可预测的恐惧所吸引,这样的矛盾情感正是这一类型电影所期望带来的。
按照电影的顺序来说吧:1,影片刚开头女主团队打捞沉船时众人的反应,有点类似于《无间道》里曾志伟和4个大佬一起吃火锅的情节,已经暗示了各个人物的性格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女主不顾其余所有人反对,不愿大家6个月时间白费(黑人男后面说我们在海上漂了6个月,打捞沉船时女主说花3个月把沉船弄出海底),动手修补沉船。
说明女主是一个比船上其他人意志更坚定动手能力也强的女人,最后也确实只有女主抵抗了诱惑,又干翻了反派男,一个人活到了最后。
船长和黑人男,发现打捞有风险,宁可不要财富也要女主上来。
后来幽灵船上,也是这两个人表现的稍有良知和理智,船长在自责害死了船员,黑人男一个劲劝说尽快离开。
另外船长在开头训斥女主说的是“kick your ass”这种关系极亲近的人才会说的俚语,也与后来黑人男回答反派男说他俩情同父女对应,所以后来导演安排船长失控时袭击的是女主而不是其他人,应该是为了让曾经情若父女的俩人撕打,对比强烈吧。
2,女主问反派男,“你还告诉过别人这事吗?
”,反派男回答“没有”用的英文表达是Not a living soul,也和他灵魂收割者的身份对应,确实知道这事的都不是活生生的灵魂了……按理说回答“没有”应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吧,选用这一种不知道是埋梗还是这种最地道,我英文一般,有说错勿怪(●—●)3,在众人乘船去寻找幽灵船时,某船员看的黑白电视机里是李小龙,看电影片段像是精武门?
4,当船长和船员们准备登上幽灵船时,近在眼前的幽灵船却突然从雷达上消失了。
这点安排和《林中小屋》开头飞鸟撞上空中透明防护墙类似,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超自然现象的基调。
5,在众人登船被挂钟钟声吓到离开时,桌子上魔方自动旋转,拼出来的单词是“welcom abored ”。
老实说导演给特写镜头了应该是有含义的,但为什么不是“welcome aboard。
”(欢迎登船)呢?
原片给的俩单词讲不通啊……6,片中有多处致敬《闪灵》的镜头,比如泳池喷血,歌舞大厅逆向还原,意大利美女歌姬亲吻完后变老妇鬼脸。
7,船长在幽灵船船长室看见了一瓶打开的酒居然还想喝……酒精很容易挥发,如果这酒是40年前幽灵船上打开的,酒瓶里应该不剩酒了。
而如果是电子表那批人留下的,为什么最近有人登船,船上的金子却没被带走呢?
其实小女孩和幽灵船的鬼船长都没有被控制(刚开始跳舞也是小女孩和鬼船长一起),一直在提醒女主他们,可惜……8,意大利美女歌姬Francesca的演员名字就叫Francesca Rettondini。
但是黑人男看着她的照片说“咪咪不错,但是你比不上后来的Mrs.Greer”,这个Mrs.Greer我一直没找到是谁,莫非是英国画家乔治罗姆尼的《格里尔夫人的肖像》?
9,幽灵船鬼船长,告诉船长,他们是因为去搭救一艘叫“Lorelei(罗蕾莱)”的船发现的金子。
莱茵河的女儿罗蕾莱(Lorelei),西方神话传说人物之一。
住在莱茵河中的一座巨石上。
她是一位绝色的金发美女,更有着举世无双的美妙歌喉。
每当她坐在河畔的巨石上梳理自己的金色头发并且歌唱着动听地歌谣时,所有听到她歌声的船夫都会立刻爱上她,听的入迷的船夫们忘记了注意身边湍急的莱茵河。
在罗蕾莱所在巨石的下游,有危险的漩涡和尖棱的石头。
被罗蕾莱深深吸引的船夫们无心理会这些,结果船身被撞破,葬身河底。
10,幽灵船”安东尼娅·格拉扎”号根据遭遇海难的意大利豪华客轮“安德里亚·多里亚”号设计而成。
1956年7月,“安德里亚·多里亚”号与一艘瑞典货船相撞后沉没。
片中鬼船长给船长看的营救下沉船只的照片,就是该船遇难时的真实照片。
11,黑人男被意大利美女歌姬引诱,掉下去摔死时(他掉进去的那个坑正好是他刚上船时看到的那个坑),意大利歌姬用意大利语说了一句“活该”,因为是意大利语,所以没有中文字幕。
——经评论区豆友@Francesca提醒,意大利歌姬说的是意大利语“Benvenuto a bordo(欢迎登船)”,“活该” 是某一版中文翻译有误。
这个翻译版本在开头时还有一句歌女说的“跳舞吧”。
12,酱油船员(就是留在船上被炸死的桑托斯)幽灵重现,对船长说没有一万个处女在天国等我,应该指的是某教《古兰经》五六章 大事 12-36“我使她们重新生长,我使她们常为处女”。
(→_→处女还可以重新生长常为的吗……)和对《古兰经》第55章《至仁主安赖哈曼》第72节的注释里引用的《圣训》:听到先知穆罕默德说:‘给天堂中的人们的最小奖赏,是一座有8万名奴隶和72位妻子的住所,它的圆顶上镶嵌着珍珠、碧玉和红宝石’。
→_→导演含沙射影的骂某教是骗子?
13,小女孩回忆显示,她自己应该是被强奸后自杀的。
因为要杀她可以直接在外面刀枪杀死,没必要专门拖到房间里去。
而且在回忆到这里时,小女孩低下了头。
在西方教义里,自杀是有罪的,所以她才被困在船上。
14,小女孩回忆中,反派男给意大利歌姬手心打上的标记,就是女主船上发动机船舱爆炸后,小女孩在幽灵船上跳舞时,背景油画上恶魔所执武器尖端上的形状。
15,反派男吐槽金发男道奇说,你真是男人的悲哀,她说跳,你就跳(she says jump,and you jump)。
但是女主是叫金发男和反派男等在这,所以这里应该是在玩《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的梗,you jump ,I jump……16,影片末尾搬箱子的应该不是女主的船员们,因为女主给小女孩项链时,项链从小女孩手中穿过,说明幽灵是不能触碰实物的。
影片BUG:1,小女孩几次提醒,女主不但不告诉“他们是我的家人”的船员,反而告诉一个认识一天不到的陌生人……如果她能及时说出来,和船长遇到鬼船长,黑人男听到歌声汇总,也许不会有后面悲剧发生((●—●)那样观众还看啥呢,恐怖片主角智商下降一般是剧情需要,《林中小屋》借雷神锤哥狠狠吐槽了这一点)2,小女孩给女主指引方向,所以女主才得以逃出沉船。
但是这么大的船下沉,会形成漩涡,正常来说女主应该会被吸下去。
1,开场即高潮,钢丝百人斩,喜欢看重口味的观众已满足,然后根据这个高潮进入主题。
2,一个全程无尿点,好不拖沓的主题,确实90分钟的电影更容易避免啰里啰嗦昏昏欲睡的情节。
3,恐怖程度一般,更倾向于惊悚片,毕竟你看凯蒂那个鬼魂多可爱。
4,豆瓣文艺青年多,恐怖片确实不吃香,所以高分恐怖片真的不多,其实没有恐怖标签这片评分会高一些。
5,悬疑很到位,恐怖片是吓人卖点血腥卖点肉体,但一旦成为一部悬疑恐怖片时,剧情就非常值得耐看了,观众不再只是遮掩而是边看边思考。
6,要是不搞这么一个反派,纯碎是船上有鬼守着金子什么的,多平庸啊,一开始很多人应该没想到杰克是鬼魂吧,毕竟凯蒂和那个卖唱的女人告诉我们,鬼魂无法接触现实物品,不过杰克是个高级鬼。
看完后想想,那么多海军都没发现的船,失踪了这么多年,杰克一个普通飞行员发现了,而且也是他先发现金子的,倒是铺垫做得挺不错的。
7,人性刻画的很好,果然金子一旦出现,人就开始变了,不再团结,而是金钱害人。
8,那个黑人,拿着照片发誓要活着和爱人团聚,被舞女勾引时还清楚这个舞女已经死了,结果舞女脱光光了,他欲望战胜了理智。
9,第一个船员死了,船长是最愧疚的那个,当他发现真相后,船员的鬼魂真的那么恨船长而不攻击其它人吗,船长真的这么害怕船员的鬼魂以至于连把爱人当船员鬼魂了吗,很明显,是杰克的计谋用来除掉船长,最后也成功了。
还以为那个爱慕女主角的船员走向黑化了,没想到是一笔带过被杰克除掉了,好在女主角没有被欲望打败。
10,结尾太牛逼了,船被毁掉了,但是贪婪的人类把金子带上来了,同时也把魔鬼杰克带回来了,人类无法战胜魔鬼,就像人类无法战胜贪婪等欲望。
小女孩很PP那段极光很美还算不错!!!!!
叙事效率好高,后半程略显套路了,几个人的死亡对剧情的推动作用非常弱,为了死而死。但整体好看的,千禧年代的类型电影真的很有看头
糟糕的后半段毁了那个好开头。
类似这样的结局很多电影都给过,给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局,隐喻人性,反而会让人不寒而栗
很早就看过,幽灵船题材的电影太少了,大海本身就充满这神秘色彩,加上鬼船更让人想一探究竟.所以于对这片印象还是很深的,钢丝猎杀的创意非常妙,故事叙事完整合理,结尾谜题揭晓,还原事件的真相.总体不错8分
感觉也就几个地方惊艳一点,一是刚开始的切割线,二是中间的连环杀,三是女歌手的暴露,其他的太普通了,包括主角们。
断脖那个场面太经典了
很久以前看过。。又看了一遍。。第二遍看的时候觉得好温馨啊!!!
内索命鬼的眼睛简直太销魂了,哎,要是被这么帅的鬼盯上,死也值了。
开头的钢丝斩不知道是不是启发过大刘的三体古筝行动我。中间有些地方废话还是挺多的团队几个配角存在感不强,能杀人的不是幽灵而是人类自身,结尾开放老套路了。
片头意外到来不及害怕呢就进入剧情的下一环了。中间部分没啥惊喜。一直到出来那段多米诺骨牌般的杀人回忆,有些重口却表现的很有美感,被困的幽灵消失在海里的镜头是泪点。罪恶不止,杀人游戏不止。Ce’st la vie...
。。。。。。。。。。。
3/10,从配乐和剪辑风格能看出,本片是典型的00年代大片拍法,但无论是叙事、情节还是氛围塑造,本片都远达不到及格标准。作为B级剥削片,片头绳子杀人戏是唯一一场精彩的血浆戏,其余血浆戏都设计得极为平庸,并无可看之处。
创意不错的说,特效很赞
以前在电视上看的,记不太清楚了。约略记得那个钢索杀人和心地清纯手心不能被撒旦打上烙印的小女孩。
灵魂的采集者的故事,好像源自某个古老传说,整体故事比较老套,死亡拍的还不够震撼,唯独吃“米饭”那段很有“惊喜”。
7.0/10 分。2018.08.05,重看,蓝光。开头很惊艳,多年以后都忘不了那根钢丝。。。中间节奏很慢,回忆的那一段猛然快进很疯狂。。。本片好多著名美剧里的演员:《实习医生格蕾》艾赛亚·华盛顿,《傲骨贤妻》朱丽安娜· 玛格丽丝,《嗜血法医》戴斯蒙德·哈灵顿。。。艾米莉·布朗宁《雷蒙·斯尼奇的不幸历险》《美少女特攻队》,小萝莉长大了。。。意大利女演员 Francesca Rettondini 饰演的女歌手不错,够性感。。。
恐怖游轮的编剧阿是抄的这部电影啊?
大一那会确实华丽丽的被吸引住了
呢套我記得丫, 我講下笑又會睇左架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