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我有点小纠结,因为担心真人真事改编会像流水账一样,没有什么惊喜,尤其是矿难总觉得离我的生活很遥远,而我对矿工之类的生活完全不感兴趣。
但是冲着最后的结局是喜剧,以及超高的评价,我还是带着闺蜜毅然决然地去看了。
最后我很庆幸,幸好去看了。
其实这就是一部33个硬汉的被拯救史。
在没看过这部片子以前,应该没有人能想象33个遭遇严重矿难被困在几千英尺的地下深处的矿工,是怎么毫发无损地全部生还的吧。
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也许也是任何矿难不可复制的奇迹。
可以说,这场矿难中,幸运、智慧、团结以及有力的首领缺一不可,少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这个奇迹都不可能发生,或者说33个人全部幸存是绝对不可能的。
智慧指的是他们有一个知道怎么避难的矿工首领,带领着他们往下逃往避难所,而不是向上逃。
幸运指的是他们在被坍塌的时候,33人都完美地躲避了致命伤害,还躲在了避难所附近,能拿到仅剩的一点点食物支持他们过上几天,而不是早早被饿死。
有力的首领指的是他们有这样一个坚信一定会有人来找他们,然后用强硬手段分配食物的保持清醒的首脑。
团结则是虽然有部分队员曾经不满,但本性终究还是善良的他们最终还是齐心协力而不是争打着过日子。
就是这样一个充斥着各种因素才发生的奇迹,让我看完后,我剩下的就是满满的感动,被这个关于相信、坚持和团结的真实事件感动。
奇迹之所以是奇迹,正因为它难以置信,在那样几乎不可能被救的环境下存活,让人不得不感慨命运和人力相结合的奇迹是如此美妙。
而这部电影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其中一位矿工的姐姐,也是这部片中可以当做女主角的人,如果不是她不顾危险的强硬坚持,矿业公司和政府可能也不会发起寻找遇难矿工的行动,在花费十几天的救援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要绝望的时候,她的坚持感动了矿业部长,也是她的坚持才最终让整个行动继续下去,才最终让这场拯救看到了希望,直到最后救出了所有矿工。
矿工们自身的努力加上矿工家属们的坚持不放弃,让这部电影处处闪烁着美好人性的亮点。
虽然最后矿业公司还是没有给这些遭遇灾难的矿工们赔偿,但是我相信他们比起赔偿更想做的是好好陪在家人身边,做一些曾经以为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了吧。
人生真的只有在快要失去的时候才能让人感觉到平凡生活的可贵。
这部电影,看完它吧,它会让我们相信,只要你相信你自己,坚持你所相信的,世界必会回报你的信任所对应的奇迹。
最开始听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电影中看到说最快6天可以钻到避难所时,我就知道没那么简单,于是百度了一下,33名旷工在地下待了69天后才得以见天日。
不得不说,他们很幸运,幸运的是在塌方前到达避难所,虽然食物不多,但遇到了一个好的领导者,合理分配、鼓舞士气,同样幸运的是地面上人的不抛弃不放弃,才能共同创造这样一个奇迹。
🙏🏻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该片剧本并不复杂,从矿难发生、救援受阻再到地上地下齐心协力最终创造奇迹,故事平铺直叙。
视觉效果上,期待中所谓“灾难片”的大场面、大制作并没有出现,甚至影片也没有像《火星救援》那样着重刻画营救过程。
可以说,整部片子着重于展现的是温暖感人的人文情怀。
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已经很浓,《地心营救》作为灾难片,在视效场景上花了很大功夫,虽然没有《火星营救》那样的外星环境考验,但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运动危险也挑战不小,画面十分震撼。
但最大看点还是这33个男人之间的协作,以及被困69天的心理戏刻画。
在食物匮乏,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恐惧与绝望弥漫在人群中,他们最终克服种种困难、重燃希望的过程,让观众揪心又感动。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且行且珍惜。
雨天的三八节,选了这部电影。
初衷是了解神秘的南美国家,顺便看看这个某豆友提到的南美最有希望的国家智利。
开头和中间都很平常,遇到灾难,33个壮汉被困地下几百米,矛盾和冲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看的时候并不能切身体会那种紧张的氛围。
但是设身处地的想,他们很勇敢,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没人想放弃,就算每天吃一点点也撑住了。
地面上各利益方的冲突是比较吸引人的,家属的抗争,私矿老板不管不顾,政府从一开始犹豫到后来坚持救人。
新来的矿业部部长起了重要的作用,政府的管理改革需要改变,也需要这群有胆识和谋略,心系民众的人去改变。
在救援中,民众和政府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信任的。
希望国家对待民众的切身利益问题能纯粹一些,多为人民争取权益。
智利最终抵住了各方压力。
无论是全球电视台的现场直播,还是随时都有的前功尽弃的风险,第一个矿工被救上来的时候,一切艰难挣扎,执着等待和不断救援有了回报,奇迹是靠人创造的。
影片最后有33个矿工原型小彩蛋,他们安宁的在海边聚餐,微笑,拥抱,活着真好。
本来只想自己记录一下的,但写得太长就成影评的形式了,但,强调一下哈,我写的其实就只是观感(涉及剧透!!!!
慎看慎看哈!!!!
)片子是真实事件改编的,挺引人入胜的,我看的时候,一边还画了时间轴,营救时间比我想象的要长,但也显示出奇迹般的命运。
片子是美国与智利合拍的,事件地点是圣地亚哥,这让我自然联想到老人与海,最终这遭遇矿难的33人确实也是如圣地亚哥般的硬汉。
影片刚开始很欢乐,色彩也很鲜艳,直到15播至分钟左右,矿难发生,33名矿工被埋温至32摄氏度左右的矿底,才让人严肃起来。
至此救命成为头等大事。
救命第1天:33人的状态不同,有人在喝酒,有人在向上帝祈祷,有人在尝试自救…第2天:33人发生并解决关于食物的争端;外面,矿业部长决定救援,预计营救时间至少8天。
第3天:作为观众的我,听到了欢快的配乐;作为遇难群众,33人听到了救援队钻井机的声音。
值得高兴的还有,他们自己解决了矿底的照明问题。
一切都是那么有希望。
……第5天:矿底有人犯了酒瘾,面临精神危机………第8天:矿底面临物资匮乏问题,还有四罐金枪鱼罐头可吃了。
……第12天:此时影片播至约一个小时,很不幸,救援队的钻井机偏了10米,里外没有取得联系。
矿底有人面临了更严重的精神危机,他崩溃了,想自杀了。
但幸运的是,33人当中的主心骨之人救下了他。
……第14天:1,还有一个罐头了。
这将是33人的最后一顿。
他们围坐在一起,像开party那样吃东西,想象中他们的家人也参加了这场聚会。
……第16天:备受挫折的救援队重振旗鼓,决心继续救人。
第17天:饿!
33人就是饿!
已经饿了快三天了,饿得连蜡烛都开始嚼了。
很sad,他知道了味同嚼蜡的感受。
同时,他也将知道希望再次来临的感觉,救援队的钻井机终于找到了这33个人。
他们将解决饥饿问题。
……第20天:矿井里外的人们解决了通讯问题,33个人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给家人报平安。
……第50天:为什么就过了一个月了呢?
找到人不等于救出人。
这是两个问题,都难。
同时在矿底生活了近俩月的33人内部也发生了一些小矛盾。
……第54天:33人的矛盾,包括团结问题,有关亲情的担忧问题,种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第58天:此时离影片结束还有20分钟左右,但救援还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当中有巨石阻挡,必须清掉掉它,70吨的巨石,俩座帝国大厦的巨石。
最后,33人决定自己炸掉它,大家里应外合…半成功,出现了新问题,山体在下沉,必须赶紧用救援舱争取把人运出来。
……第69天:33人中最年轻的小伙子先和家人进行了拥抱。
第70天:最老的矿工,也是最后一个遇难的矿工,也出来了。
嗯,奇迹。
若不是书上的推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莱坞大片,我定是不会看的。
情节倒是没有太过吸引我,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大概是看之前就知道结局。
但事件本身是很震撼的,当时新闻一出震撼全球。
“我从事挖矿20几年,经历5起事故,没有一个人是救出来的。
”首先是生存概率确实极低,再者,经济成本会允许他们展开施救?
naive … 这倒是让我想说,穷人的命都拽在上层阶级手中,全凭政府和资本家的意志为转移。
这让我想到昨天看的印度推出新公民法引发的骚乱及背后原因… 笑了… 芸芸众生皆是一枚棋子罢了。
(此处省略500次,敏感话语不可说)Chile,作为南美最稳定发展且富裕的国家头衔实在太多了。
铜矿、硝石(唯一生产国)资源位列全球第一,作为国民经济命脉。
这部片子一出,我想是给国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再次在全球打一波广告,也是争气。
只不过作为全球最狭长的国家在地形上实在有点意思,与阿根廷、巴西并列为ABC强国。
教育高度发达,全球最自由经济环境。
题外话:世界边缘国最近“三毛钱乱了智利”这个标题真是魔幻了。
几年来国内经济增速发展,被视为拉美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楷模,圣地亚哥竟因为地铁票涨3毛钱,引发“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骚乱”。
为了自由经济发展把自己搞臭掉也是有点意思。
新民主主义的推崇,导致经济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削减关税壁垒,外资大幅入侵,资本自由流动、甚至国有企业、公共领域、教育、医疗私有化。
政府干预极少,简直可怕,显而易见,贫富差距日愈增大。
18年智利GDP3010,然而75%工薪阶层不过月入5k。
却要承担起所有私有制下的经济费用(显然相对于公有制来说得翻倍)。
体制不改,游行不会终止。
不得感叹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灾难大片《地心营救》,该片改编自2010年轰动全球的智利矿难事件,再现33个矿工被困地下深渊69天后的生还奇迹。
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对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视,同时通过被困期间矿工们以及社会上不同的人的反应,表现出了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人们最真实的情况。
这种高难度营救,其实救的是人心 !
最悲惨的事儿不是身处绝境,而是失去希望;真正美好的结局不是劫后重生,而是为了那份执着!
33名矿工全员获救,堪称奇迹!
电影也很好的诠释了为什么我们应该有所信仰
这部影片勾起了我那些回忆,我曾经也是一名矿工,一名煤矿工人。
煤矿的危险远不止这些 毒气 低氧 偏梆(塌方) 透水 火灾 爆炸 ,时刻都是提心吊胆。
年轻的新工人有的直接吓哭。
哎 在内蒙准格尔旗荒无人烟 工友们都是丈夫 都是父亲!
背井离乡 物资短缺。
工友告诉我 不是穷的没办法没人愿意下井,有的因为孩子多 ,有的因为给孩子买房结婚…… 我只想说劳动人民不容易,矿工很伟大!
所以我几乎哭着看完的
显然本片基调是一部张扬生命救援与关怀的片子,所以对绝望和无助环境下,矿工们在食物缺少情况下的人性斗争仅仅用了比较少的篇幅来进行描述,这不是我个人喜欢的视角,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127小时》的手法,用大量篇幅描述绝望无助下的心理活动,当然,本片如果是这样,可能就不能很好彰显救援活动的光辉之处了。
本片我觉得最大的败笔就是的,就是这样目标主题,导演并没有很好表现出地面救援的紧张感,反而制造出某些轻松的情节,比如开始营救阶段的欢快的背景音乐,孩子们在营救的地方次序井然的上课,妇女们表情轻松地烹饪着食物。
显然,救援只是刚起了个头,连庇护所在什么样的位置,这样的关键问题都还没有确定,何来的轻松愉快。
或许只有南美洲智利人民善歌善舞、乐观的心态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智利矿工营救事件改编,程式化的剧情,正面角色发现矿山有危险,资本家为了生产不理会,矿工遇险(此处应有五毛特技若干),侥幸幸存,资本家坐视不管,政府内部争论,某正面角色力排众议主持营救,某正面角色提供帮助,矿工剩下食物不多,频临奔溃,有分裂苗头,某正面角色大义凛然演讲,众人团结,矿工家属奔溃,与主持工作的正面角色冲突,正面角色忍辱负重,坚持不懈,营救行动取得一定成果,事件演变全民关注,矿工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获救,庆祝,感人结束...一般的电影,尽管是真人真事,却赚不到我的眼泪,算是失败吧。
可以想象真实场景是多么感人配乐是詹姆斯•霍纳的遗作
比较平淡
很值得一看的冷门电影。预告片很抓眼球,整部影片节奏掌握的也很好。中间很多次迷之感动。演员充分表达出了矿工和家属的情绪。结尾最后直击高潮。黑白的剪辑简直美好。Chichichi,lelele!
根据真实矿难改编,看完更多是对于智利政府的公开高效,比下韩国的隧道就差距更多,电影节奏把握很好,结尾的剪辑放大了情绪,十分不错
2017.11.05看于北市。故事是个好故事,过于冗长。
看了演员表才发现我这个脸盲没认出来脏版班德拉斯……
在天朝就只有“盲井”这一个结局……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故事也尽量基于事实说话,平铺直叙的风格也是还原事件原委的最好选择。剧本简单,冲突少,也没有特别抓马的心理崩溃描写,节奏也十分好莱坞风格。影片并没有着重刻画在营救过程,而是体现在温暖感人的人文情怀上,每个被营救出来的矿工都是一个家庭激动喜悦的时刻,那个部分真是美好
二逼的人类,二逼的剧情
3.5 / 挺喜欢地面上家属载歌载舞和地下避难室里的对比那段。一开始以为是为了反差,后来发现是南美人苦难也不能耽误享受生活,觉得有被鼓舞到,而且不是那种消费苦难式的“享受”,是真实的底层的坚韧。很感动,很敬佩。
电影不是那么完美,没有那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人性冲突也有些许刻意,但就是这种源于真实的戏剧魅力和绝处逢生的奇迹让人热血沸腾。最后旷工一个个被救出的时刻,真是让人热泪盈眶,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一个家庭的狂喜时刻。佩服他们,虽然是底层工人,但是纪律和素养还是很棒。
真实改编,真的挺幸运的。
没有太多惊喜,勉强能够当做一部新闻片看
很乏味的片子。很不喜欢这种以现实为基础的片子,总有各种莫名其妙的美化。
挺不错的矿难片
考验人性,人吃人的逼问。有信仰,有坚持。
套路得很无趣。
或许只有置之死地才能涅槃重生,我默默地看着电影,在黑暗中肆意地洒着眼泪…审视着自己的人生!
33名矿工地下700m历时69天绝处逢生的生命奇迹,成就这奇迹的是自身的纪律和素质,是国家政府及各界的支持和效率,是人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感受过最黑暗处的绝望才能最深刻的理解什么是希望。电影情节和配乐有些反差,紧张感和感染力稍显不足,基于真实事件的感动胜于影片的表达。
剧情3星,真人事件改编加一星,矿工和家人间情感和国家主旋律的篇幅还算详略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