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化珠 法海盘坐在云端,双眸微合,宝象庄严。
随着佛号的咏颂,佛光星星点点般飘散,渐渐的蔓延到整个天际,慈悲大法消解了成千上万恶灵的怨念。
最后一片刺目的金光扩散殆尽,黑云退去,天地光明,三界又恢复了平静。
众人抬首望向天空,只有一片湛蓝,云卷云舒。
那前一刻端坐在云端的人呢?
众人的心都不由得一沉,答案已经知晓。
沉闷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青蛇再也承受不住了。
“苗君宝... ...” 青蛇撕心裂肺地喊出了这三个字,瘫软地跪倒在地上。
他明知道恶灵会杀了他,会叫他粉身碎骨,他存心牺牲他自己,把慈悲撒到恶灵的身上... ...青蛇痛苦的双手抱头,心如刀剜般的痛。
是她做的孽,是她结的怨,为什么要让苗君宝来承担,来消解——那个她曾经欺骗过的、诱惑过的、后来也彼此爱过恨过的人——今天为了她这个蛇妖造下的孽,粉身碎骨,灰飞烟灭了。
没有人开口,因为一切的劝解都是徒劳。
十天十夜,青蛇仍然跪在原地,心已痛到了麻木。
她木然地磕着头,眼中泪流不尽。
不够,这样的忏悔一辈子都不够。
她害了这么多无辜的生命,她害了苗君宝... ...老天把她留在了人世,让她孤孤单单的活着,受尽百年相思,千年折磨,万年悲哀。
这难道就是老天对她最残酷的惩罚。
白蛇走到她身边,柔声劝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法海大师英灵不远,他会感到安慰的。
” 突然大门被打开,管家大雄激动地跑进来,“你们赶紧看看,赶紧看看啊!
”他的声音也应为激动变得颤抖。
“阿弥陀佛,” 随着一声佛号颂出,门外飘飘然走进一人,他头顶白色斗笠,白衣白履纤尘不染。
只见他嘴角微扬清浅一笑,面上一派平静祥和。
青蛇缓缓站起,难以置信地紧紧盯着眼前人,瞬间喜极而泣。
是苗君宝——不,是法海。
难道他已得道成佛,位列仙班?
“大师不是被恶灵弄得粉身碎骨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白蛇不明,这也是大家的疑惑。
原来佛陀慈悲,把法海缝合了起来。
“大师不留在天上逍遥快活,还回到人间做什么呢?
”。
法海嘴角擒着微笑,“贫僧在人间还有心愿未了,所以恳请佛陀赐我还阳。
” 心愿,他还有未了的心愿... ... “于无量众生中,不管是人还是妖,都要把他们安置在佛道之中,这就是贫僧未了的心愿。
”法海目光朝向青蛇。
慈,给众生快乐。
悲,解除众生痛苦。
慈悲,是佛门的责任,是佛法的根本。
顿悟了慈悲大法后的法海,甘愿回到人间普度众生。
眸正神清,青蛇被这样的目光感化。
原来他不是神仙,他还是人,但现在已经是真正“佛”。
青蛇双手合十,"大师。
” 这一声是由衷的,两人坦诚地四目相对,彼此心领神会。
白蛇飞天成仙,和已列仙班的许仙,双宿双栖。
一切皆因孽缘起,因孽缘终。
看似圆满。
法海悄然离去,带走几朵浮云,留下一阵清风,但他的身边多了一个人,那个被他收服,感化了的小妖——小葫芦。
“如果不能为自己和众生增添悲慧,寺庙再宏伟,佛像再华丽,主持再威风,那又如何呢?
从今往后,我要做一个无寺无庙,即无法名又无法号的云水和尚,我不要众生把我当活菩萨一样的供奉,我要云游四海,踏踏实实的普度众生。
” 一路上,法海平静的诉说。
望着那转身离去,云淡风轻的背影,青蛇情不自禁的跟随。
她相信这是上天眷顾,使她失而复得。
她怎么能再次眼睁睁的看着他从眼前消失。
找到了默默离去的法海师徒,在与法海眼神交汇的那一刻,青蛇暗自下了一个决定。
法海再次见到青蛇,一时有些错愕,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女施主还有什么吩咐?
” 青蛇施展定身术,法海师徒站在原地不得动弹。
法海心中满是疑惑,茫然地看着青蛇。
“大师,我作恶多端,罪孽深重。
你虽然原谅我,我却不能原谅我自己。
” 看着青蛇决绝的神情,法海突然生出不好的预感,急切地大声冲口而出,“女施主,千万不要做傻事。
”怎奈身形被青蛇施法定住,心中叫苦连连。
青蛇向后退了几步,眼里是眷恋是不舍,不知何时眼前悄悄蒙上了一层雾气。
随后青蛇周身一阵青气散出,她竟然自行毁了她一身的妖法,前年的修为。
定身术随即解开,法海冲过去扶起了倒在地上的青蛇。
涩声说道,“女施主,你既已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
这么做又是何苦呢。
”而小葫芦已经泣不成声。
爱太深,难消愁。
情再浓,难消受。
看着法海紧蹙双眉,眸中含泪,青蛇释怀的笑了。
她伸出双手,轻轻握住了法海的右手,心底偷偷唤了一声——“宝哥”。
“我今生作恶太多,希望今后能追随大师顶受佛法。
” 前世今生,痴痴缠绵。
生生世世,情愿深陷。
青蛇的一吻轻轻地落在了法海的手背,随后她用力推开法海,用尽最后一点法术,一个旋身,在半空中变作了一串翠绿的佛珠。
“青姐!
”小葫芦伤心地大喊。
——爱,不过昙花一现,我甘愿化珠与你默默相随。
就这样看着你的笑,你的泪,你的喜,你的悲。
守着我的那份痴,那段情缘。
每当由你一颗颗拨弄佛珠,咏颂经文时,便是用你的慈悲化解我千年的恨和怨。
偿还我前世的债,今生的孽。
就算你最后回归天庭,位列仙班。
我也还情愿是你手中的那一串佛珠,生生世世与你相随。
一切皆因孽缘起... ... 青蛇的化珠,成全了她的痴念。
法海怔住了,泪水不知何时竟已流了满面。
波澜不惊,平静祥和内心再次激起了阵阵涟漪。
他摊开手掌,接住了青蛇幻化成的佛珠,然后紧紧地攥在手心。
痴痴缠绵,苦苦纠缠,苍天是否垂怜?
昔日容颜不复现,蓦然回首,前世今生,情牵不断。
不许红尘再惹心头烦。
法海收拾好烦乱的心情,“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响起。
也许这次的还阳也是佛陀对贫僧的考验,但愿佛祖的慈悲能使你我得到真正的解脱。
法海心中默念《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青蛇,我们一起上路吧。
(完)。
[00:30.89]饮恨长跪金山 泪如雨下[00:34.90]此身葬年华[00:39.14]当年茅屋驿桥 春光羡煞[00:42.83]浮生巧遇她[00:46.88]难忘草木渐青 比肩策马[00:50.69]笑羞湖边花[00:54.71]如今人妖殊途 时光偏擦[00:58.62]佛前披袈裟[01:02.61]流年偷换 再见已无言[01:06.24]一持佛理一声叹息[01:10.56]红尘已断青丝零落而去[01:14.32]回身道义距[01:17.16]镜湖春归翠微垂 菱花镜前紧蹙眉 [01:22.03]注定流年唤不回[01:24.96]此情不过随心碎 爱恨百年醉贪杯 [01:29.92]独酌愁为谁[01:32.50]小桌烛火已成灰 帏帐暖枕皆是悔[01:37.76]怒目不识我的悲[01:40.48]决然断尽苍生陪 枯骨满地谁的罪[01:45.35]只是留下谁 对月泪不坠[02:09.05]饮恨长跪金山 泪如雨下[02:12.65]此身葬年华[02:16.59]当年茅屋驿桥 春光羡煞[02:20.61]浮生巧遇她[02:24.38]难忘草木渐青 比肩策马[02:28.33]笑羞湖边花[02:32.29]如今人妖殊途 时光偏擦[02:36.24]佛前披袈裟[02:40.08]流年偷换 再见已无言[02:44.07]一持佛理一声叹息[02:48.03]红尘已断青丝零落而去[02:51.89]回身道义距[02:54.58]黄花满地秋叶堆 徒惹记忆紧蹙眉[02:59.56]不解再见笑中泪[03:02.32]此情不过错一回 霜染繁华人不追 [03:07.36]独坐酬为谁[03:10.10]拼尽此身意难遂 怅然看尽世间悲 [03:15.34]房中拍案心劲颓[03:17.87]手握一纸慈悲诲 神悟执着原是罪[03:22.99]才知怒目对 不如一低眉 [03:29.20]镜湖春归翠微垂 黄花满地秋叶堆 [03:34.73]哪知相见泪痕对[03:37.53]此情已随烟花碎 爱恨纠缠唤不回[03:42.62]相对筹为谁[03:45.23]小桌烛火已成灰 拼尽此身意难遂[03:50.45]慈悲散尽身亦毁[03:52.93]跪坐仰望眼无泪 再见已是一轮回[03:58.20]此生寄云水 亦化珠相随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唉 一切最好均虚念,莫过如此为相思无悔只为君一念化珠伴君行世间无悔亦无怨辗转红尘舍千年只为上天肯垂怜但盼有朝得团圆何为那一天原文地址: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31391
这个版本的青蛇与白蛇也是根据《白蛇传》来改变的作品,整个剧情有很大的不同点,故事情节来说也是非常新颖的,是一部很特殊的作品。
而剧情制作,服装道具都是非常不错的。
演员的造型也很好看,给人眼前一种新的特别的感觉,塑造的白素贞的形象是非常漂亮的。
同时,演员的演技也是非常精湛的,主要由李铭顺,范文芳,焦恩俊等人来出演。
范文芳和李铭送的演技是非常好的,他们很好的表现了白蛇和许仙的爱情缘分。
并且要恩俊饰演的发还是最好看的法海,对于剧中的法海也是和白素贞有一段特别的缘分。
焦恩俊演的法海有一个不同,他与以前看的法海给人心目中的那种很坏的印象是不存在的。
这个发还心存天下百姓,而且又对妖怪很怕,却也也有爱心。
所以说整部剧的剧情是非常新颖的,给人一种特别的剧情,整体来说,这部剧是很不错的,值得我们去看他。
也知道我们给很好的评价。
《青蛇与白蛇》 再看同样题材的电视已是十四年后,只是这一次,白蛇和青蛇平分秋色的一部电视。
白蛇不再是记忆中那个端庄的女子,而是那个在山中修行的善良不谙世事的女子,还记得她误以为石君宝是前世的吴王夫差的时候,“我是白素贞,我是能令你得到幸福的!
”话语的单纯透着纯粹。
白素贞在这里是带着飞身成仙美好愿望的白蛇,同有千年修行,同样是善良的。
她终于在杭州城里找道前世是夫差的许仙,只是许仙不再是那个曾经小时候记忆中的儒雅男子,一副书呆子模样,见到白素贞惊为天人魂不守舍的样子。
在这里的许仙原本是家财万贯的富家子弟,但是浪荡成性,挥霍无度,以至倾家荡产,只是这个时候白素贞为了偿还前世西施对夫差的亏欠,这个时候的白蛇只是把许仙看做是她得道成仙的最后一个台阶。
只是这个许仙有点喜欢耍帅和有点点可爱的无赖。
她管着他,希望她好好读书,高中状元,这就是她能给许仙的最大幸福。
当许仙高中状元,她却不想离去了,也许是因为许仙的挽留,也许是因为她只是想留下了,想留在许仙身边。
当她第一次在幻境中看到自己前世西施和夫差的往事场景时,她已经无法在回到曾经刚来人间时的单纯,早在她看见前世幻影的时候就已经感动于夫差对西施的情意。
只是她还是不会放弃修仙大业,直到她中了情水之毒,她再也无顾及的爱上了许仙,想要和他生生世世在一起,只是人蛇怎么可以相恋呢?
老天不允许,法海要普渡。
怎么可能让他们白头到老呢?
“天若有情天亦老,未许人间见白头。
”白蛇终于不敌法海,去了情水,可当她睁眼的时候,泪眼朦胧:“大师,为什么?
为什么我已去情水,可我心里依旧放不下,心里念的还是许仙?
”白蛇还是爱上了许仙,此与情水无关。
而许仙当知道他身边日夜陪伴的娘子不是人而是异类白蛇,开始他也恐慌地寻找法师,只是他们一路走过的点点滴滴,当回到家中看见白蛇倒在地上的那一瞬间,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说:“我怕,但是我更怕失去你,因为你是我许仙的妻子。
……在你眼中我不也是异类吗?
你介不介意呢?
”这样的许仙才更让人觉得可爱和坚定。
法海还是关起了许仙,只是为了那个人妖相恋有违天理,对于法海来说,白蛇也算是他的恩人,只是法海终究执着他的佛他的法,再也看不到人世间的情。
佛法在人世间开始不近人情,红尘中显得无情。
最后白蛇为了救许仙,水漫金山,一场灾难民不聊生,死伤无数。
南极仙翁将白蛇收服,镇在宝塔之下,许仙也再生无可恋,不知所踪。
那时的仕林还只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是怎样的心情让他如此不顾一切地……张青本是妖惑人间的不走正道修炼的小青蛇,她不再是那个小青丫鬟,她妖娆妩媚,不再是一心为了白蛇,而是一心与白蛇为难,为了报复白蛇,遇上了石君宝,石君宝那时候也只是一个迂腐的佛家俗家弟子,青蛇完美的阴谋,懵懂的石君宝哪里是青蛇的对手,仇恨、报复、谎言,只是青蛇也算错了,她也爱上了苗君宝(之前的石君宝),她不再是从前那个逍遥于人间游戏于红尘的青蛇了,很多事一走出就无法回头了。
此时的她只想要和苗君宝,再不问世事做天地人间的神仙眷侣。
可是当苗君宝得知她是青蛇的时候,留不住的始终是留不住,一心向佛的苗君宝剃度出家法号法海。
一切往事对于他都成为了过眼云烟,只是青蛇还是苦苦纠缠,他说:“世上已无苗君宝,唯有法海禅师。
”青蛇说:“我知你心中孽障,你不配做禅师。
唯有哪日你真正的忘掉我,我才称你做禅师。
” 青蛇最终被白蛇收服,欲渡青蛇为善,青蛇羡慕白蛇和许仙的爱情,当法海要为白蛇除去情水的时候,抓走许仙的时候:“苗君宝,不要以为你自己不喜欢女人就要让天下的男人都跟你一起做和尚!
”她还是解不了她的心结。
她无法爱,只有选择恨,只有这样他才无法忘记她,无法摆脱她。
金山寺的羞辱让她更加深了对法海的仇恨,水漫金山后,白蛇被镇,许仙失踪,只是她还没有放弃,她一定要苗君宝回心转意,你法海不是我们妖精耐何不了吗?
她煽动和利用凡夫俗子,要让人间战乱四起,我看你怎么渡众人!
只是她爱得太决绝了!
最后,法海被抓,誓要把法海折磨至死,青蛇眼中的恨怨,她要全部还给法海。
“苗君宝,要么就求我,跪下来给我磕头,求我呀!
”“我知道你恨我,呵呵,只要你恨我,你就永远都成不了正果!
”但是没想到,没想到,法海真的跪了,真的磕了,“我已不再恨你。
”也许此时法海踩真正悟道了,可是这对青蛇又算什么呢?
爱失去了,连恨也算不上了!
终究因果循环,为爱作孽太深,无数的冤魂向她索命,她已经万念俱灰,天地再大,她该去哪呢?
所以她选择不再挣扎。
只是白蛇出塔,法海悟道,两个心存大爱的人还是想要救她,法海舍身取义,在云端灰飞烟灭。
青蛇不住的磕头,“我欠他的就是磕一辈子的头都还不回来了”泪流满面,她这一生都是为了他,他怎么可以就这样离去呢?
可是走进来的有是谁,那一身白衣蓑笠,再看去那不真是法海:“佛祖怜我,赐我重生。
”可是天上人间,她该何去何处呢?
她从来都是孤独的,就算不是孤独的,白蛇已和许仙得道成仙,她还只能回深山修行,可她已经无意恋红尘了,无论曾经的爱也好、恨也好、而今的感激也好!
她只要生生世世地陪在他身边,张青找到了法海:“大师,我罪孽深重,愿长伴大师,聆听佛法。
”遂化作念珠——晶莹通透,翡翠般的一串,袅袅的落于法海手中。
片尾那首《千年修》响起之时,我已经泪流满面,“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千年修》歌词前世情 流转许下今生缘 昔日容颜今日已不见不许那 红尘再惹心头烦 偏偏缘定三生离不散镜中月 水中仙 独自人间徘徊只求一个 永远 千年修 百年渡时光催人漫漫 谁能置身事外爱太深 难消愁 你的心 何时归来情再浓 难消受 我的心 还在等待痴痴缠缠 情愿如此深陷苦苦纠缠 苍天是否垂怜蓦然回首 前世今生 情牵仍是你天许我俩 情牵不断 你仍是唯一一生一世 我情愿 爱你相随生生世世 我还愿 与你相随无论是在说白蛇还是青蛇……爱 到头来变成伤害 恨 压下来如何释怀说什么自有安排 为什么死性不改 难道说是活该我曾在想如果白蛇从来没有来过人间,她不是那么执着地想要成仙得道,她还是那条在山间修炼逍遥自在的小白蛇,也许她善良地本质会让天庭感动,也会让她成仙,只是时间会更久。
她为了能够成仙,找到了许仙,助他变得聪明,考取功名。
许仙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她,她只是逃避,并没有离开。
她口口为自己找借口,只是想自己心安理得地留在她身边。
每个人都有拥有幸福的权利,她也是,在许仙的苦苦纠缠之下,迷情水的引导之下,她始终都知道她爱上了许仙,只想要长相厮守,过着人世间最平凡的幸福。
可是法海要渡她,生生地要将他们拆散。
二十年后他们也还是成仙双双对对,只是这样的幸福早在二十年前就拥有,为何还是要走一朝苦苦二十年的等待,少了二十年的空白呢?
而青蛇如果没有遇到白蛇,没有遇到石君宝,她也是快乐的,游戏人间,也许数百年后还是妖女,至少她知道自己是快乐的,不要受苦,不会爱上那样一个让她伤心的!
她也就不会做祸人间,最后只能化做晶莹剔透的念珠而魂飞魄散,只求常伴法海身边,只是想得到一个永恒,可惜代价太高!
她最终得到也只是法海那悲天悯人的悲伤,法海心中已无爱,有的只对天下之爱!
许仙如果没有遇到白蛇,也许他还是那个混混沌沌的小子,整天不务正业,也许他也会遇到一个他爱的女子,像白素贞,为她考取功名利禄,而后幸福平凡地生活。
石君宝如果没有遇上青蛇,他只是在金山寺修行的俗家弟子,永远不会知道他的身世,就不会看到人世间的丑陋,不会有那么多的磨难,可以顺利地当和尚,做禅师,就这样一辈子宁静。
不过毕竟结局是完美而凄美的,也许他们谁也没有后悔这一切,许仙感谢上天让他遇到了白蛇,白蛇也无怨无悔地随君走,法海也把这一切看做修行的坎坷,青蛇也只愿这一世的纠缠是生生世世的修为……只是我在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切都是缘分:“千年修,百年渡!
”此文写于2008年2月15日支持原创,请勿随意转载!
同意后转载请注明出处:“清飘扬絮”!
谢谢!
那样的执著那样的爱,那样的痴缠那样的决然,毁天毁地毁尽一切也不过要求证一个答案罢了,只是有什么能够永垂不朽?或许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化了念珠伴他追求佛法,生生世世再不分离,若不谁又不会被时间打败呢?童话里的公主总是结局在一起过上幸福生活,因为每个一狠毒的王后或许都曾是清纯的公主!
青蛇的一生无疑是悲惨的,本来只是想在人间嬉戏玩乐,可却碰到了她一生的劫难。
青蛇是苗君宝的劫数,苗君宝同样也是青蛇的劫数。
她原本只想利用他以增添道行,助她修炼,可却在不知不觉魅惑苗君宝的时候自己也陷入了情网。
“爱一个人的时候,哪会管他是什么”青蛇望着许仕林和秦潇潇离去的身影痴痴地说。
她爱苗君宝入骨,也恨他入骨,恨他在金山寺的羞辱和无情。
他对她做的事,对她说的话成了二十年后她恨他的原来,直到二十年后囚禁他时,那段记忆也成了她的耻辱,再想起仍旧痛彻心扉,所以恨,所以折磨,所以纠缠,两个人大半辈子就在红尘中打滚,相互撕扯,相互伤害,不死不休。
他加诸在她身上的,她要分毫不少地还回来。
她痛苦,他也要同样痛苦;她怨恨,他也要跟着她同样怨恨。
所以,在法海说他不痛了不恨了的时候,在他跪下来求她,愿意用他一个人的性命换取天下人的安宁的时候,她崩溃了,凭什么,她还纠缠在仇恨和痛苦的沼泽中,他可以解脱出来?
她要他继续和她斗,不能放手,不能认输,否则,输的是她。
在法海恢复了血肉之躯的时候,他痛到不能自已,青蛇一下就慌了,扶住他打出她钉在他大穴中的两根铁钉,紧张地问他怎么样,她还是爱他,再怎么折磨,都没办法改变她爱他的事实。
爱恨如同手掌两面,相契而生,爱恨之间,易如反掌。
她甚至为了恨他,不惜性命与恶灵交换,为了恨他不再爱别人,这一辈子,或许真的很不值得。
让我特别难过的是青蛇回到了丁府,把一个下人变成了苗君宝的模样,她原本想沉醉在自己编织的梦幻温柔乡里,可是,世上只有一个苗君宝,早已经离她远去了,他不是他,永远也不可能是她的宝哥。
青蛇是这样爱苗君宝,却无奈可怜,两人都走上了这样一条路。
在结局,青蛇化珠的时候,两人忆起的都是曾经快乐的日子,真好。
不得不说,老演员们的演技是真心好,焦叔把每一个时期苗君宝不同的感觉形态都刻画得入木三分,初期的单纯善良,初遇青蛇的纠结羞涩,恨母亲的阴狠心机,拜见师父的悔悟痛苦,成为法海后的戾气凶狠,放下仇恨后的和善仁慈。
说实在话,从焦叔开始演到入太守府的时候就不太喜欢这个角色,他看太守夫人的眼神真的是感觉吓到我了,还有他说“黑风死了,是我杀的”我没觉得这是得道高僧,我只觉得这是在作孽,看剧的时候也曾经咬牙切齿,想冲着他的光脑袋打上一拳。
不过看到他真的放下了对青蛇的恨意,还想着要去救她,解决恶灵入侵人间的时候,我才觉得这时可以尊称一声大师了。
还有在法海变成云水回到人间,小葫芦问他你是人是鬼的时候,他弯下腰来让小葫芦摸摸他的脸,这时候真的是展现出一个大师的胸襟和气度。
原本是因为焦叔来看的剧,却被剧里的其他演员圈了粉,之前都没有发现青蛇是张玉嬿演的,小的时候看《娘妻》也是哭的一塌糊涂,把高耀宗骂了个狗血淋头。
她最初和苗君宝在一起的时候,把蛇妖的妩媚和人间小女生的可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范文芳和李铭顺演的许仙和白蛇这对CP开始一点也不看好,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也开始喜欢上他们,尤其是许仙对白蛇说的,“在你眼中,我也是异类”这句话真是感动到哭。
央视爸爸真的是剪了很多镜头,原版很多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物个性和情感变化的镜头都被剪掉了,有些明显可以看出来,台词画面连不上╮(╯_╰)╭还是原版精彩一些。
《新白》《又见》让我为白娘子愤愤不平,让我对凄美爱情潸然落泪,让我为懦弱无知许仙顿足捶胸,让我为法海恨之入骨。
每每想起那段容情似水海誓山盟,都春思懵喜;每每想起那段相爱永别都泪流不止。
心力疲惫的我,原以为已经无法脱离那经典的桥段。
………………停!
我不是来夸那世人皆知的白许青法!
当《千年修》响起之时,又或是在心中围绕。
我不能自已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我如此感动?
怜惜?
憎恶?
欢喜?
她不再是一个只为报恩而不惜下嫁的大贤大淑。
他不再是一个柔软懦弱、轻信谗言、只因美色一见钟情的书呆子。
她不再是一个自甘寂寞守道护恩的及笄女子。
他不再是一个只为仇恨,毫无慈悲的假渡佛僧。
各人物性格大相径庭,人人有血有肉,你不是主角,我不是配色!
皆耐人寻味,惹人思考。
我不再会因为白蛇貌美如仙而羡煞许郎,不再会因为许仙懦弱无知而又怜又恨,不再因为青蛇单纯跋扈而一笑带过,不再因为法海不念慈悲而深恶痛绝!
《青白》彻底颠覆了我心中的白蛇系列情节……但,我并不恨,不唾,反喜,反爱。
为什么?
就因为它深思缜密的构思,现世写照的镜映,人之常情的安排。
是!
是剧情!
是剧情让我流连忘返、念念不忘。
再不是那一见钟情便毫无怀疑的荒唐婚姻,相见一面就让一个贵府千金下嫁穷生而不招怀疑,如母大姐尚在身边却不问过高堂擅自纳新!
再不是那彬彬有礼饱读诗书的“正人君子”,却对着别人媳妇呆目窥窃。
又或是漏洞百出的善意谎言和匪夷所思接二连三的身边异事却毫无猜疑的明显BUG。
再不是,那以人质要挟,逼的善类造反危害苍生而不受天庭任何惩罚哪怕是责备的山寨佛法。
也再不是那可笑单纯的侠客,不公不雌的荒谬纯真!
……………………等等,我不是在批判经典,更没这个胆量。
我只是说出了那些编剧的种种BUG,不通情理罢了。
我依然看了又看,翻了又翻那些经典桥段。
可是为什么我的微博中《新白》让我关注了赵大姐、叶姐;《又见》让我关注了左姐?
是人物,是这些演员惟妙惟肖的演绎让我爱上了这两部戏。
让我意识不到为什么那漏洞百出的剧情还让我念念不忘,彬礼有佳。
我记得我评价过传说。
传说就是人们茶余饭后用来聊天磨牙的甜点。
是人编的,是人专的,是人传的。
每个时期对事物的理解都不同,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发展,我们要的不可是一成不变的情节。
毕竟这不是历史,不是记传。
而是剧作!
《青白》惹我喜爱,不仅仅是那些演技高超的演员。
更多的是合乎常理却又大胆创新的剧情。
最后,请原谅我对经典的亵渎。
我不是有意冒犯。
我不敢挑剔你带给我童年的懵懂和回忆!
值得一提的是誓死效忠的大雄和伶俐可爱的小葫芦。
感谢各位检阅。
色彩2012年8月
这部新加坡拍摄的改编版《白蛇传》,在青白蛇的塑造上和传统和已经播出的青白蛇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白蛇与许仙的相处方式,白蛇一开始找许仙并不是因为许仙有恩于她,而是许仙是她的债,她一开始也未选择用以身相许还债,而是想着教许仙成才功成名就,但是因为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和日夜相处,白蛇和许仙还是成了一对,与经典版十万八千里之远,但我更喜欢这种低俗生活化,带有喜剧效果的故事性。
而青蛇也不再是白蛇忠实的仆从,她妖娆狐媚,不再是一心为了白蛇,而是一心与白蛇为难,为了报复白蛇,她遇上了她的劫石君宝,她和石君宝的那段情从开始的戏弄到后来真的动心反而比白蛇的更打动人,石君宝下山化缘遇到了青蛇,青蛇看中了他的仙风道骨,旺盛阳气(咳咳),于是就刻意引他破色戒荤戒各种各种戒。
只是青蛇也算错了,她也爱上了石君宝,她不再是从前那个游戏红尘的青蛇了,很多事一走出就无法回头了。
他们确实相爱了,石君宝也爱上了青蛇,他们只想做一对平凡的眷侣,却突然,白蛇告诉他一切都是青蛇的骗局,而青蛇也是蛇妖,更重要的是妖和人是不能再一起的。
最终感觉自己被骗被辜负的家石君宝剃度出法号法海。
只有青蛇还苦苦纠缠,他说:“世上已无苗君宝,唯有法海禅师。
”青蛇说:“我知你心中孽障,你不配做禅师。
唯有哪日你真正的忘掉我,我才称你做禅师。
”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青蛇是放不下,法海亦是放不下,放不下都是情而已。
故事的最后法海放下了成了无欲无求的云水和尚,而青蛇仍然放不下,于是化为青色佛珠,只愿常伴。
看过不少虐人的情节,这情节在我心目中排第二,第一虐的是上年看的一部小说,总之,第一印象是虐,而且是互虐。
虐人的情节集中在青蛇与法海之间。
第一次相见,一个游戏红尘,一个不谙世事,一个天真烂漫,一个欲壑难填。
君宝一心向佛,而青蛇看中了他的灵气。
怎么办?
引诱,戏弄,欺瞒,破戒,作孽,悔恨,面对圆寂的师傅,君宝剃度出家。
悔,而且,恨。
大师已为大师,应该超脱红尘,普济众生了吧?
青蛇固执地称大师“君宝”。
拯救苍生与为祸人间起了冲突。
金刚怒目,辣手无情。
大师在妖众之中威名远扬。
同样,悔,而且,恨。
青蛇与法海之间数次交锋。
一个要折磨对方,一个要灭掉对方,青蛇放肆张狂,一心要报复法海对她的羞辱,法海冷酷偏执,一直对青蛇执着不放(可惜是源于屈辱和恨意,也可以说,念念不忘)。
大师总说“要替天行道”。
于是把许仙关在金山寺,白蛇水漫金山,后被雷峰塔镇压。
尔后法海要求带走许仙的儿子,未果,约定二十年后再来。
青蛇也在水漫金山时被打伤,被迫隐居修炼,吃尽苦头。
法海回到金山寺,血同水交融,他在佛前稽首。
(这段很空灵,喜欢)镇压白蛇的南极仙翁曾经暗示法海,这一切并非全是白蛇的错。
后来,被青蛇打伤,眼看天下变乱,百姓罹难,法海束手无策。
青蛇意得志满,百般羞辱折磨对手,法海祈求佛祖指点,却只得到看似无用的降魔秘籍(没有用),信仰崩塌,失望之余,法海将无用的“小抄”撕成碎片。
青蛇在门外听得动静,快意,忿恨,也许还有别的情感。
屋里安静了。
没了法海呻吟的声音。
她推开门。
门里是失败的法海。
“好姐姐”,法海终于服软了,他跪下求她,她不肯相信,她想要激怒法海,可是他却一脸平和。
不能相信。
她把法海紧握在手中的慈悲二字夺来,法海又陷入痛苦,她快意地看着面前挣扎的法海,将他,也许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化作青烟,洒落在带着血腥的空气中。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大师真变作了大师。
法海对青蛇不再恨了,也不再爱,甚至,扭曲得爱。
青蛇悔了,在大师舍身之后。
她在佛前长跪。
“我欠他的,一辈子也还不完。
”还不完。
大师受佛陀之恩,心有牵挂,再回世间,只是,变作了云水和尚。
青蛇与大师再度相遇,从前种种在眼前浮过,在青蛇的眼前,在大师的眼前。
她化作了念珠,他的念珠。
白蛇说,今生的相遇,不是缘便是孽。
可是青儿与法海之间,我却看不透究竟是缘是孽。
若是缘,他们互相伤害,互相拖累,险因二人私怨酿成三界浩劫。
若是孽,法海通过青儿悟出慈悲,青儿终因法海舍身拔去孽根。
几番风云,君宝成了怒目法海,又成了领悟了慈悲的云水和尚,恨消散了,爱似乎也消散了。
只是他放弃成佛,再入凡尘,道是心愿未了。
且不管这心愿为何,执于心愿便是佛家的挂碍,所谓挂碍便是心上的尘埃。
他看着青儿,那声女施主叫的波澜不惊,似乎情缘已灭,她与众生无异。
只是,当青儿化珠,他眼中的震撼、痛惜、不舍,瞬间瓦解了他的清明。
佛说万象皆空,色是空,形是空,千年道行亦是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倘若真的悟了,佛珠与红颜又有何差别。
悲悯是佛的慈悲,心疼却是人的情感。
还有眼中隐含的泪,所为何来?
有情心偏做无情态,云水和尚并未彻悟。
佛经有云:“有情而有众生,无情则不复为众生。
”说明情与佛并非对立,怨情、嗔情、忘情皆非佛祖所乐见,相反,佛要众生“觉有情”。
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菩萨低眉,不如佛祖拈花微笑。
佛家讲禅,但禅不是枯不是死,甚至不是空不是无,而是自在自然。
人间有爱梵天有情,所以天地间才能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所谓自性,该是自然之心,之性,之情。
有情,不执于情,有爱,不迷于爱。
缘至惜缘,缘去随缘。
一切自然而然,不虚不妄不伪,才是真彻悟,才算真清明。
为一人负天下固然是罪,为天下负一人又何尝不是债。
或许是我辈太痴,终盼一日我们的云水师父能寻得世间两全策,不负如来不负卿。
“苗君宝”小青声嘶力竭的喊着这个名字。
默默的对着法海化为灰烬的天空一遍遍的磕着头,她说,我欠他的,几辈子都还不够。
法海缓缓从大门进来,一身白衣,还是那面容,神色却早已不复。
从容,淡定,微微笑着。
“我请求佛祖让我回来,我不肯放弃世间的每一个众生,不论是人,是妖。
”他看着小青,轻轻一笑。
眼里包含爱意,可是这爱,不是对着一个人的,而是包含了这茫茫世间,他眼前的是小青,也不只是小青。
“大师”青蛇脱口而出。
她曾经执意不肯喊出这句话,只因为他是她的苗君宝,五百年不曾动心的青蛇,只为这个人,上天入地,为了爱他拼了性命,也为了恨他豁出了性命。
爱也好,恨也好。
她只是不肯放下这个人,不肯从此一笔勾销。
所以哪怕成魔,用尽气力和他纠缠到底。
他爱众生,胜过爱她,她便立誓要杀光一切众生,只要他服输,只要他喊她一声,好姐姐。
可是当法海真的在她面前跪下,她却崩溃了。
她赢了,可是这不是她要的,她不是要他输,只是要他。
要他心里装着她,哪怕是恨。
她不能容忍的,是他的放下。
她的爱恨情仇,便都无处安放。
没有了苗君宝,她和谁斗,她去爱谁,她去恨谁?
她被恶灵纠缠,已经生无可恋。
法海却出现,为了救他粉身碎骨。
再出现,他已经不是苗君宝,也不是法海,他说他是云水和尚,他来度化那个度化了他的妖。
那条曾让他又爱又恨的青蛇。
他看着小青,眼含笑意,最无情的眼神,也最是深情。
无情是他不爱她了,像男人爱一个女人那样。
深情是他永远爱她,像佛祖爱着世人,心怀慈悲。
大师,等等。
小青追上离开的人,用妖法定住了他的身躯,他一惊,她笑了,一挥手,散去百年的修行。
意识渐渐模糊,她轻轻握住他的手,这手曾将她拥在怀里,曾握住她的手,说要娶她为妻,也曾掐住她的脖子,说她是一只浑身腥臭的蛇妖。
过去这手里握着禅杖,诛杀妖孽。
现在这手里,什么也没有。
她轻轻吻下去,她的爱,她的不舍,她那颗想要靠近却不能的心,都融化在了这一吻中。
一串青色的佛珠,缓缓落在云水和尚的手中,随着一袭白衣,远走天涯。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梦世间
配乐、造型和美术都有徐克青蛇的痕迹
有点 雷人。。
喜欢这一版对古老爱情故事的改编,最喜欢这一版的小青和法海。
妖气十足
服了,这个许仙的人设实在是过于离谱,看着我是真的难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周華健 — ♫青紅皂白♫」
在柬埔寨时的好消遣。好入世嚣张的剧啊!张玉嬿不走苦情戏走妖精路蛮嗲的,尤其是那两根眉毛和幽默淫荡的眼神;我一直都很喜欢李铭顺的长相和气质,他就是那种中年不WS还很经看的典型,所以一直最喜欢他的中年杨过。台词哈咋劲:“双规”,看看上映时间2001年……绝对可以额!
剧情进展太慢了
完全为了演员看完的,还不错。
重温儿时的记忆,还记得当时华视在播的时候,还跑同学家里看。这片拿到现在不比所谓流量明星的剧差,不管是剧情的脑洞,还是演员的颜值跟演技,都是能打的,每个主要演员都是分饰几个角色,每个角色的展现都是层次分明,何为演员的修养,看了就知道现在的流量演员简直就是辣鸡。
配乐就是抄抄抄啊,不要脸。太扯了,焦恩俊你就演不了好人。
引文见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405152/
这版本白蛇传改编的很有意思,尤其是青法线,相爱相杀到放下所有恩怨情仇,写的太好了
片子无聊,不过这片是张玉嬿颜的鼎盛期
M
本来觉得电影珠玉在前,这部只怕不堪入目,但居然还行
看的焦叔cut,对全剧不了解只评价法海线。前期的石君宝有着与世无争的单纯,因为青蛇的欲望和一系列操作成长为苗君宝,苗君宝的编写有点简略了,其实还可以多着墨一些的。被点化成法海,姻缘巧合学了降妖除魔,结果编剧这时候突然想起自己是在写白蛇传的故事,又开始强行把法海融到传统故事设定里面去,这一段剧情有时候莫名其妙,想要说明“慈悲”的重要,又怕观众get不到用意,就让角色强行解释,确实多余了,不说也能看懂的。最后云水和尚出场,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看着真的有一种被感化了的感觉。每个阶段穿的服装看得出来是用了心的,不同颜色的袈裟穿着有不同的气质,紫黑的那套感觉应该借鉴了藏传佛教的一些服装制式,焦叔穿着很好看,红衣热烈、白衣清正。青蛇是真的作,看着都累,但是青法青的名场面确实多。
剧后半段就是青蛇的主场了,但是实在太冗长看的心累
大概在10年前看过,今年看完又是不一样的感触,还是最爱青蛇,最后十几分钟的结局,必须加半颗星,真喜欢张玉嬿啊,这部片子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配乐实在是太乱,太不上心了,前面每一段音乐换来换去,有好多都没有意义,完全可以不要配乐的,后面稍微好了一点。
很喜欢里面张玉嬿演的青蛇,举手投足,妖气十足,妖娆妩媚,丝毫不输给张曼玉版的青蛇。最后青蛇化珠,哭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