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拍摄光影捕抓得超美,配乐选取也非常细致,整个节奏精致细腻不拖沓非常唯美,剧本角度选取也新颖从海归到义庄转到老中药铺,所表达的意思也深浅分明。
下面小小说一下4个矛盾体小男1无法用生命偿还的恩情,我愿用七年的日日夜夜去弥补,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好触到你的痛,或许影片说得对某些时候对某些人最好的关心就是离开他们。
小女1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想知道他还记得不记得我,所以我要先来预演一下。
典型年轻的一代,没有存在感,在网路上寻找温暖,日本相机德国镜头全身军装的街头少女feel(与旧年代的优雅有强烈的对比),整天滥用毒品不珍惜生命,知道终于知道生命的终点,终于想做点什么留下点什么。
哪个没年轻过,哪个没做过傻事,不过别怕,还有人在,陪着我们。
大女1女人的理想和爱情是一个有新有旧的命题,只是爱情有时候会让步,事业却从不盲目。
当年为了一口气,许多年过后,发现有些东西会让时间变淡,有些事情羁绊却越来越深。
大男1年轻时什么都小事化大,家家春秋,有些东西真的解释不了。
《after you ‘ve gone》一曲连到尾,或许一首歌就是你一生的故事。
或许中间有插曲,有很多曲折,但是时间会冲淡一切,什么都时候都可以拿起行李,踏上旅途。
山普通的山花普通的花花开遍山山长满花花依偎,山守护山还在,花犹存时间变了,故事还在。
故事变了,人都还在。
其实影片大部分时间还是讲述选择的问题。
有人说,我们一生面对2000万个选择,选择出门向走向右,选择今晚和家人还是朋友吃饭,选择哪些人做我们朋友,却很少有不选择的自由,例如选择生,不知道死算不算。
当然我们也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当你沮丧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选择错了,为什么觉得自己选择错了?
因为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是因为觉得身边的人比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怀疑自己不够其他人好,怀疑自己的做了错误的选择。
但如果没有选择错,那么选择对的就没有意义。
相信自己,你现在做的选择都是最好的。
关于义庄生有所安,死有所托。
或许是国人世世代代留下来的美好愿望和习俗,许多事物没有因年代的变迁而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却因时代的大事件添注了更多的层次的意义,本身就可以谱成一本史书。
关于中药铺同样还具有非常厚重意义的载物,随着时代进步也在不断更新翻旧,只是存在感却以日剧减,很多上一代的东西没有继承下来,我们年轻的就什么都丢了。
淡淡的菲色的画面,像记录在胶卷上很久很久褪色的回忆。
死亡前的暮然回首,是不甘心,还是去完成最后的遗憾温存在回忆的味道,淡淡却很悠久苦涩?
无奈?
沧桑?
漂泊?
曾经逝去的再也追不回的人和事却不经意回忆融成习惯街口小店响起的旋律中停下了脚步望着陷入回忆习惯在第一次邂逅的街头往返执着不肯放手内心那块不想让任何人触碰的伤口以为自己已经释怀不经意间总会遇到些动作,歌曲,想起她,我真的很想她了有些错过一不小心就是一辈子在命运的转角处重逢如果重新选择,又会怎样?
命运的选择是最好的选择。
東風破(原載於2010年11月26日AM730「730視角」)為東華三院創立一百四十周年紀念而拍攝的電影《東風破》,驚喜之處在於影片並不像劉德華喝綠茶那樣硬銷品牌,透過一段圍繞中藥舖和義莊的故事訴說已被很多香港人遺忘的歷史。
小時候對義莊的印象,就是殭屍電影中的屍變兇險之處。
《東風破》的導演卻把義莊沐在明媚陽光中,像以紫外線消毒,把義莊的文化涵義從死轉生,改為一個充滿人情,關於守候的地方。
林山伯獨自守打理着義莊,每天清掃上香,視亡者為友。
其實義莊擺放着的很多是空棺,因為很多中國人在上世紀被「賣豬仔」到美國舊金山當苦力,工業意外發生後連屍體也找不到,只能讓大貨船把帶着名字的空棺送來香港,放在義莊,等待死者的親人把棺木運回故鄉安葬,但很多棺木就這樣撂了數十年。
在「尺金寸土」的今日香港,連骨灰龕也成為地產項目之時,空棺佔義莊的事情似乎匪夷所思;「守候」也不再是一種美德。
林山伯多年來在義莊所等候的,不只是海外運回的同胞棺木及死者親屬,還有他年輕時的愛人,中藥舖「福源堂」的承傳者二花。
她多年前移居到舊金山照顧當地華人,這時卻因為在香港的姪孫要變賣祖業中藥舖,急急趕回香港。
最後她還是要回到舊金山繼續懸壺,卻先從義莊裡把祖父的棺木送回台山安葬,因此才與山伯重遇,人面全非,相顧無言,卻也解開了心裡積塵的一個結。
這裡呈現的香港,仍是一個中轉地。
華工從這裡到海外勞役,死後棺木運回來等候轉送回鄉。
最後二花仍是同意出售香港的藥舖,只是要求姪孫學習中醫藥技術,文化得以承傳,也不執著於一具體的地方,反正她一身技藝早已越洋過海。
所以《東風破》對香港文化的情懷和想像是不紥根、可流動的;即使留下,也是不得已的延宕和守候,就像那些懸空的棺木。
镜头、音乐、色调,甚至对白,所有地方都没得令人窒息,一部文艺清新得不行的香港电影,一部为纪念东华三院140周年而筹拍却没有一丝露骨慈善镜头。
一直因为电影名字弃之不顾,其实西风烈,东风破,南风残,北风乱,唯有东风迎新,意为春天吹的第一股来自东方的风,破旧立新暗喻传统与新习的抗衡,旧我与新我的转换,电影述说两女主从西方旧金山到东方香港,面对选择,迎接新生。
其实不管怎么选择,一切都是美好的电影一直有风吹镜头,旧金山冻结海水上被风吹动的形如巨大肥皂泡的浮冰,自行车上漂动的气球,香港港湾风吹的海面,寒风凄凄的上下九老街头配上热气升腾的小吃,一切如风吹过境,心情大佳电影拍的是三藩市、香港,却让人怀念起旧金山唐人街,旧香港药材铺,旧广州沙面、上下九,旧台山碉楼骑楼不得不提电影插曲,当年拿到金像奖最佳原创歌曲,细腻温和,为电影增色不少戏中温情中也有笑点:1.泰迪罗宾有模有样教龚恩娜上市场买鱼、剁肉、落油、放葱,煎台山鱼饼时却煎得一塌糊涂,2.问龚恩娜点解日日带相机出门,答道因为有型,深受二战带来痛苦的泰迪罗宾不屑说道:日本仔相机,德国佬镜头,军装上衣,打仗模样,真有型ps:何韵诗终于露出师奶沧桑的一面,同样的发型,衣服不同风格大变
《東風破》定必是本年我最喜愛電影。
本身這句話已主觀得不宜為電影寫下甚麼評論,但作為喜愛的,不寫點甚麼又怕忘記那份觸動。
早前說過我的生活觀、文學觀與人生觀的問題,我想這部電影所以打動我,是因為那份拾遺的感覺。
我不認為我要為自己建立甚麼,單是拾遺,我已花盡力氣。
余並蒂這名字本身就透露了故事的意蘊,從這人物身上中西醫學知識並用,新舊並蒂的思維就從中構造出來。
建立的同時,是否真的要拆掉甚麼?
拆掉很容易,想重建時則很難,而且亦無法完全復建。
香港的形象就是中西並蒂之地,轉口港的角色表現出高度流動性,無論是由外國流到內地或內地流到外國。
落葉歸根的思想,亦借故事中的義莊表明香港在這方面的轉口港身份。
余麟與余並蒂的兩代思想鴻溝,已是老話題,新一代不明白,甚至可以說,在舊有生活知識底下,已到了一個無知境地。
賣掉祖傳家業,只是簽一個名字的事,但背後的目的可能只為成全個人的無稽想法。
這是普遍的丟棄心態,是急速發展的都市中常見心態,換手機、車子、房子,異常輕鬆。
如果說上一代來自內地,因此對本土難以植根,可以是合理概念,新一代生於香港的人卻更浮游無根則是叫人難以理解,或者可以說轉口港的角色貫徹始終地植在香港居民心裡,以致我們有了搬家主義,無意植根,甚至造根。
林山是滯留在香港,無法離開的那種人,他與阿男的對話中透路出自己之所以選擇等待,是因為無法選擇離開。
他說在等待一個可能一世也等不到的人。
選擇是主角之一的余麟不斷重申的讀白,因為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好,覺得自己揀錯,所以想重新選擇。
有趣的是,他在故事中不斷把想法完整化,顯示出人在生存中面對種種的選擇的真貌,如果甚麼也選對了,選擇還有甚麼意思;既然沒有見到所謂的正確選擇,又怎知道自己選擇錯誤。
我們連自己選對還是選錯也不知道,又憑甚麼說沒有選擇?
最終,林山也等到了,他們無法回復甚麼,就只能進行拾遺,以使他們彌補當年沒有作出的道別。
阿男是一個身上幾乎完全沒有中國內涵的竹昇妹,除了懂得說家鄉台山話外,卻不太懂得寫中文,甚至無法理解許多中國人既有的文化意蘊。
帶著末期血癌的身軀來到香港,尋找網友余麟,憑的是一份感覺。
故事中提到她的過去很少,若企圖推測她濫藥的行為,或許是那種中國人身在異鄉不中不西的寂寞。
如果一個香港身份表示新舊並存及中西兼容,余麟是代表新一代失去的念舊思想,阿男則是從沒裝載過中國文化內涵,而在現今的想法上中國文化內涵與舊是劃上等號的,這描述新生代對此到底承擔了多少。
余並蒂對她的提示帶有更深的言外之意,「不是要別人記著你,而是你要記著別人」,那是道出中國人即使被賣豬仔,客死異鄉,仍記掛落葉歸根的傳統思維。
我們都沒有記掛自己所成長的事物,卻企圖要求歲月留有我們的名字。
這種人,阿男,顯然是故事人最寂寞的人。
除了阿欣的角色不太適合由過度男性化的何韻詩擔任外,許多人其實都很能演繹出角色的特點。
有好幾個鏡頭是我覺得很精彩的,首先是舊時代的香港,在同一畫面看到兩段街道V字相交,林山呆立在一邊,余並蒂走到另一邊漸漸遠去,是配合人們面對選擇的場景。
另一個是阿男跑回義莊,要林山教她煮菜的鏡頭,一口氣由遠到近配合著官恩娜的步伐。
泰狄羅賓的演出給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新一代不是為了複製上一代而生活的,但不表示舊有價值要被否定或丟棄,「福源號」三個字到底盛載了甚麼,余麟根本沒有嘗試過去想就回答了一堆空話。
不是甚麼東西也可以重建,舊的東西沒有了就沒有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價值取向。
破立是否相對,全在乎我們怎樣選擇,仍是那一句,拆掉很容易,因為無情,但當發現有情而想拾回來時,就已無能為力了。
那首《After you've gone》,配合著「離開與回來」的命題,走了,回來,拾回甚麼沒有?
由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一共要做超过两千万个选择。
人有选择的自由, 但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个世界充满了选择, 踏出家门转左还是右?
跟家人或是跟朋友吃饭?
跟什么人一起生活?
还是自己一个人?
...
因为Here to stay这首歌才知道的这部电影,电影里的插曲都很好听,画面很美,很多怀旧的元素,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想要重新选择, 是因为我们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是因为以为身边的人, 比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怀疑自己比不上别人, 觉得自己作了错误的选择”这段话我相信说出了每个人的心理。
画面唯美。
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
女主人公的很多镜头都有一种很美的意境。
美得就像...就像这部电影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首长长的MTV。
其实,从影片的开头直到结尾都给我一种这是MTV的感觉,许许多多的镜头都是由一些唯美画面加上节奏或轻快或忧伤的音乐组成。
电影开头的那段旁白,给我一种共鸣。
“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却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我们的人生总是在分岔路口前面,我们能够选择一条平坦大道,也能够选择另外一条崎岖小道。
我们就像棋盘里的小兵,在已选的道路开始直到下一个分岔口处我们都要一直向前,不能后退。
即使你认为你之前选择的路口导致现在的后悔,你也只可以叹气不能走回头路。
因为这就是人生。
可以回望。
却不可以退后。
“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是最好的,你没有选错。
”电影最后这句话其实就是该片想说明的内容。
没有选错的人生,只有选错的心情。
三藩市似云端的冰面。
女孩戴着耳塞似乎想跟这个世界隔离开来。
灰白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情绪。
麦婉欣这次没有用《蝴蝶》的浓艳奢靡色调来诱惑我,它只是轻轻地用一个眼神,牵扯人心。
这部戏有着如水似的平静,距离上一部喧嚣的电影以来,我有多久没有这种很想要表达和叙述的冲动了?
那些意象,没错,带着很浓重的文艺气息,但是它们恰恰抚平了我心中的焦虑、躁动与无助。
他们有时间赋予的质感。
相机、耳塞、风景。
棺木、音乐盒、坟地、吉他。
中药铺、百子柜、把脉、针灸。
如此钟爱这些旧得、看似发霉发烂的东西。
心被时光的微风轻抚过,怎能不平静?
很难想象这会是香港电影,叙事的节奏出乎意料地慢、平静。
画面唯美舒适,复古念旧。
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帧定格得很美的画。
配乐相当之舒服,虽然中西合璧或者旧时代的氛围或许跟选的原声不太搭调,但不影响它的美。
声画间偶尔有延宕,更像是不同时代间声音在传递。
特别喜欢看东华三院,飘雨的庭院,静谧,有大悲悯。
整部戏最让人诟病的是像长篇MV镜头剪辑而成的电影,但不影响我爱它。
有些电影就是有这样一见倾心的缘分。
理性被剔除掉,只是看着画面,人影浮动,低吟浅唱。
唤起心中最原始的一些情愫。
再然后,听到一两句刚好跟最近生活感悟相似的画外音,就更是触动了:“每当沮丧时,你都会认为你的选择是错的。
其实你选择得没有错,所有东西都是最好的……”生命中有那么多偶遇、错失、宿命的东西,偏偏我们这样选择了,一念之间的事,就牵动了整个人生,要用一辈子去交换代价。
到那时连泪水涟涟都变得矫情和奢侈。
于是,思索自己前半生所做的事情:对的,错的;责任心,救济情怀;荒唐的,纠结的;无理取闹的,内疚的;赌气离开的,势必要离开的;生与死,新与旧;……种种场景,你以为是选错了,其实这些,都是最好的,无法替代的,不然,那些曾以为对的,意义何在?
这部戏不是没有内涵要表达:“有些东西就是要发霉发烂才到位的”;“有时候,对人最好的关怀,就是离开他们”;“生有所托,死有所安”;“落叶归根”……冲突、矛盾的东西最终都得到和解,人物的性格在世事沧桑后磨砺得温润隐忍。
请不要说他们无理取闹,不要说他们曾年少气盛,这里有回归,有复位。
当EVA给亚男把脉时,福源药铺里灰黑色调,沉静安睡。
EVA说,我似乎见过你?
三藩市?
亚男低头答道,或许吧。
片刻,EVA气场淡定的眼神突显一丝惊奇,震撼之意浮上脸庞。
她读懂了她体内的游丝气息,两相对望,她颤抖着将手抽回。
画外音:“你觉得辛苦么?
”那刻我没有忍住内心的悲意,泪水急涌而下。
心与心间的相通,最无法回避那眼神间的闪烁和语气间的关切。
东风破,立新破旧。
尘世滚滚,俗缘总会有个归处。
只是,再相见,物是人非,昨日新人已褪颜。
细腻的描写,写实的风格,没有过多的烦乱陈杂,唯美的画面勾勒出了电影的整体风格,光影明暗交代着人物的情绪和彼此之间的想法,言语之间的交流生活化,没有过于做作的或者夸张的言语,音乐也很好听,不过不是很耐听,电影两条时间线,多条主线交错着出现,最后汇到一起,最后又分到每个人每个点上。
人物特点交代有点含蓄,需要观影者自己梳理。
电影的时长感觉把我的不是很好,觉得有点冗长,时间把握在一个半小时感觉会更好。
一句话说感受:如果你喜欢安静的欣赏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真的很安静。
谁晚上失眠了,可以看这个。
很一般。
官恩娜是我新女神。
没有什么香港味儿的港片,看着特别有台湾小清新的路子,原声不错。但是作为电影来说文艺过分的有点无聊了。
菇演的不错。
这部影片如果去掉音乐,将会是多么惨不忍睹,还好摄影师和PO的调色挽回了些颜面
我是冲着小何看的 事实证明除了小何还真是没啥看头 画面和音乐还不错 故事有些苍白无力 不知到底想表达什么 仅仅是为了那句“其实你没有选错,选的都是最好的”?又或是为了怀旧而怀旧?
每一个镜头都精致的一塌糊涂,导演这样拍片子更多是为了拍给自己看吧
亚男这个角色简直是脑残到家了,整个电影做作到家了
很棒的香港电影
想要向岁月神偷那样,却没有成功。比较差。
忘了当年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了,应该也是没啥印象,这次再看,开头十分钟就受不了了,吸毒差点死了又发现得白血病的女主角,这设定……直接让我不想看了,另外那些稀里糊涂的中医对白,无聊啊,香港人的迷信真是到骨子里。
没能看进去,看到2/5,因此给2分算满分
构图设计的很考究,每一帧都可以截出很唯美的画面,可惜镜头略死板,没摆脱mv的拍法,官恩娜不错,虽为麦婉欣与何韵诗再度合作而看,但何菇的角色实在不明用意,且完全脱离音乐的大银幕演出,此时的何菇演技明显还需磨练,苦情戏感觉有笑场之感。灭哈哈,管她演成什么样都不阻我爱她。
你可以再文艺一点有没有
画面好美 音乐好听 节奏好慢....官恩娜好美~~讲的东西太多 需要时间消化
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没有不选择的自由。每一个选择都反映着影响着我们前面的路,在这些选择当中,总有些是我们后悔的想要重新选择。想重新选择,是因为我们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是因为以为身边的人比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怀疑自己比不上别人,觉得自己作了错误的选择。其实所有事情都是最好的,你没有选错。
美
本片唯一的败笔就是苗可秀,太老了还出来现
终于看到一个有沉淀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