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上海新闻频道早已看过了此剧,这个剧当时只是随手按个台看了,没想到看了两集,对这剧渐渐有了很强的兴趣并且认认真真的看完了。
必须承认,我上次完整的认真看完的一部剧是2015年孔笙导演的琅琊榜。
不可否认这个剧本故事情节设置的都非常好~编剧真的让人脑洞大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再说演员,祖峰老师由于之前出演过-潜伏-北平无战事等经典剧,演技真的高,对于该剧的表演应该是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特别是在故事发生到一半时的转变。
侯勇老师嘛(当年小时候喜欢他的冲出亚马逊嘻嘻),感觉将人物非常刻画得非常准确,将人物的性格很好的表现,还有梅婷老师等演员的表现为此剧增添了多份光彩,让故事能够非常好的贯穿。
对于李春秋这人物,祖峰是有自己的设定,静水流深包括在哈尔滨的语言神态,然后根据需要,李春秋渐渐心理发生了变化,而此时侯勇老师的丁战国开始也发生转变,剧情前半段为后面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剧情我就不多说了😊,大家自己看北京卫视哦,近几年最好看的谍战剧,充分的展现解放后我党对国民党特务份子的宽大情怀。
(面具)扎根那个时代背景,侧面歌颂党的电视剧题材。
这段时间上映的电视剧<脱身><爱国者>还有<猎毒人>在剧本上真的是没<面具>那样写的如此有水平高度,在演员方面,都是好演员!
刚看到很多评论里说这部剧要和〈潜伏〉〈黎明之前〉〈风筝〉等好剧做比较,我想说的,每个剧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讲述的故事也不一样,其实没有实质的可比性,关键<面具>能让观众爱看耐看,而且觉得它不讨厌就够了 豆瓣的评分其实也不是特重要,不用为了演员而不看剧特意赞它,也不能看了评分高就来黑它 客观评价
不知道要如何评价这部电视剧,因为简单的一句评价,真的无法表达出我对于它的深深感动。
一个电视剧对于人物的刻画,有时远超于剧情对你的震撼,就比如这部剧,可能剧情未必就一定胜过同类题材,逻辑也未必就是那样缜密。
谈逻辑,有【黎明之前】。
谈情怀,有【潜伏】,谈大时代的无奈,有【风筝】,谈热血和呆萌酷毙人设,还有【红色】。
当这些电视剧,已经几乎占据了所有能想象到的某种元素的极致时,再想在谍战剧里达到巅峰,已是难上加难。
但面具,却是令我最感动的。
如果一定要说它的什么,打动了我。
我想,是人物内在的真实吧。
1 李春秋。
演员的诞生,这个综艺最大的贡献,就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舞台上的人物,到底是由什么塑造出来的—正是“真实”。
李春秋,其实就是个普通人。
虽然有法医的身份,缜密的思考,直觉的敏锐,对于特务这样一个职业的精通。
但本质上,他就是一个希望好好活着的普通人。
他被唤醒是非常无奈的,这意味着打破了他一直以来早已习惯、熟悉、适应,最关键的,是已经安然和享受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份里。
自从被唤醒,他的眉头之间就一直存有一份忧虑,再也没能散开过。
而之后的一切,他虽然不得不回到特务的身份里,但能感受到的是,他的“被迫”:被迫接受任务,被迫打扫战场。
我几乎没有见到他主动去杀一个人,除了那个完全不能饶恕的日本人,而即便是对他,也并没有过于直接和残忍。
而其他与自己组织相关的,他也都在能避免就避免,能保护就保护,猎户的家人就说明了这一点。
我有时会觉得,李春秋也是胆小的。
他看起来甚至有些懦弱,相比其他特务的狠辣和决绝,他几乎就是个异类的存在。
以至于我一度怀疑为什么他能够成为老师最好的学生。
但慢慢看下来,我在明白,恰恰在他的身上有一份不容于这个职业的特点,而这就是他最真实的人格:善良。
胆小和善良有时是一体两面。
因为善良,就是在避免残忍和无情,而胆小,也意味着不能看到残忍和无情。
当你内心有爱,有美好的东西,你可能就是会用善良来呈现它,用胆小来保护它。
他超乎常人的谨慎,也恰恰来源于这一点。
我在想到底什么人能够成为最好的特务,一定是个胆小的人。
因为胆小,因为惧怕,他就会为自己设立各种各样的保护伞,也会长出一个最敏锐的触角,来感知到外界哪怕一点点的危险,然后来摸出它的轨迹,进而有掌控感。
所以这样的人,不适合做脏话,也不适合做粗活,比如那些干活的人都是每天面临各种除掉他人的任务,他们对于生命的漠然是一定的,他们对于死亡的冷酷也是一定的,若是没有这些,他们也无法生存下去。
而最好的特务,一定是个看起来胆怯的,平庸的,普通人。
这也是为什么陈立业能那么成功,李春秋也活到了最后。
他们身上都有这样的特质,所以他们能够突破死亡的关卡,远离死亡。
李春秋也是个情感的胆小者,这一点就算没有特务的身份,我想他也是的。
因为无论是姚兰,还是赵冬梅,都比他更直接更坦然。
所以他在两个人之间游走,这既有他身份的所限,也同样有他并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女人的热辣辣的情感。
但他也只能被迫狠心。
对于姚兰,他放弃了她。
对于赵冬梅,他躲避着她。
转移她,既是一种安全的考虑,更多的也是他真的难以给到她想要的情感依托。
前面有一个影评就是在说赵冬梅,我深以为然。
到了最后哪怕是保护,也并不是爱。
这部剧里的李春秋,并不同于其他谍战剧的特务。
他充满了无奈、被迫、惧怕和忧虑。
这些让他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小心翼翼。
但我就是被这样的他打动了,因为这比什么都来的更真实。
在一个新中国已经建立,社会安定,百姓安乐,一切都如此稳定又舒适的局面里,为什么还要推翻这样的政权,只是因为这不是属于自己的天下么?
他的愿望,只是想在这样的社会里光明正大的活着而已啊。
而这,不也就是他最初参加革命的初衷么?
那么多特务被策反,那么多人都已经安然在自己当前的身份里,他们建立的关系和情感都已经成为他们不能分割的一部分,而这不正是这个社会带给他们的最好礼物么。
所以他,其实就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只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人。
2 丁战国。
这个剧里,不能没有丁战国。
既然有李春秋,就应该有丁战国。
毕竟,春秋和战国可是一个体系里的,不是么。
不同于李春秋,丁战国是个狠角色。
他最大的狠,就来源于他熟悉以情感的方式来接近所有人。
在他没有暴露的剧集里,我是真心一点都没看出来的。
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兢兢业业、能力卓著、和一个非常有爱的父亲。
不得不说,相对于李春秋对孩子委婉的爱,丁战国反而是直接坦然的。
他时时对美兮露出的笑容,都让我为之心动。
一个非常强悍的父亲对于女儿的柔情,这种人设他知道会打动人,而确实,他也打动了我。
所以当后来我知道这不过是他的一个保护身份时,我的心还是被刺痛了的。
李春秋在用远离家人,来保护家人。
而他,却用爱孩子,来利用孩子。
所以他的冷酷,确实非比寻常。
全篇下来,我都没看到他的人性在哪里展现。
也许和李春秋的关系,算是一种,也许对于美兮,也算是一种,但这些又都混杂着“利用”的气息,以至于我难以分辨。
或者说,我真的无法替丁战国洗白,哪怕只是一点点。
但他的某种感觉,我是能知晓的。
那就是竞争感。
我在想,对于丁战国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能力。
他在高阳面前的展现,他对于特务身份的成功隐藏,他对于人设的成功建立,这些都是他引以为豪的东西。
如果有什么在支撑着丁战国,我想这部分非常关键。
所以他对于李春秋,是一直有竞争感的。
李春秋很多事情跑在了他前面,这让他既担忧,又愤怒。
而后者一定比前者,更强烈。
所以他在最后会给李春秋设立陷阱,哪怕他还算有时间可以跑路也坚持这么做,我想他的愤怒,挫败感都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
而他以为按照自己的预想,一切会实现时,他的自得就成了他死亡的前奏。
而我想,这也不错,至少对于他来说这就是必然的结局。
必然在于对于他“比对方更强”的心思是不能被挑战的,失败了,活着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3 赵冬梅。
这是我一点都不想说的一个人物,因为我心疼。
在她这,我哭了很多次。
我的情感都在她人生悲惨的经历里,无法自控。
她就好比一个工具,在保密局是,在日本人那里是,甚至在李春秋这里,都是。
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个爱着赵冬梅的男人(原谅我忘记了他的名字),在他的眼里,赵冬梅谁都不是,就是自己,就是一个很美丽的,他朝思暮想的,无论怎样都想和她在一起的女人而已。
但可惜,他最后为此付出的代价正意味着这份爱,是不被允许的。
他的死亡方式,让我不得不暂且离开赵冬梅,说说这部分。
我的督导老师告诉过我,很多人的死亡方式,如果是自选的可能会带有一定的意味,当然这是在潜意识层面的。
比如很多名人的自杀是选择跳楼,那是因为他在高处,无法回到“一个普通人的设定”了,这份压力和一份放下压力的期待,可能会让ta最终以“落到地面”的方式结束自己。
而一个人若是选择悬梁自尽,常常也是因为一份期待,期待自己能走上“上面的位置”,所以很多姨太太选择这样的结束,也正是一种潜在的诉求。
虽然这个男人不是自愿的,但他的死亡却也无意识的呈现了这部分—他和赵冬梅不是一个层次的,他的喜欢是一种奢求,所以希望能配得上冬梅的渴望是存在的。
而回到赵冬梅,她的人生是惨淡的。
唯一的亮点在于她对于李春秋的情感,鲜活跃动,渴求依赖,她有多爱李春秋我不知道,但我能感受到她无比的渴望,渴望着能有个人真实的对着自己,自己也能真实的对着他,两个人虽然简简单单的生活,但简单而朴实就足够了,只要这里面不是假的,不是营造。
所以哪怕李春秋和她在一起只是因为身份的不得已,但她是认真的了。
我在想,可能从她父亲的离去,她就难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到底有多真实,和多有价值了。
所以李春秋曾经那样的去了解她,那样的去努力接近她,这些都给到她一种久违的感受—我,有多重要。
哪怕这种感受是一种错觉,但她的心,却被打开了。
她被虐待的同时,她多么希望李春秋问问她发生了什么。
她的可怜、恐惧都希望能有个人接着,而这个被盼望的人,只能是李春秋。
而当李春秋因为她的身份而变了态度,其实她内心的火苗是被减弱了的。
因为这就好像在她的价值上被附上了一个东西—她的父亲。
她难以判定自己被关注,被在意是因为父亲还是因为自己。
当然,哪怕如此,她也依然在最后离别的时刻,抱有希望。
哪怕是因为父亲,你愿意和我在一起,我也能接受啊。。
她的死,我是不忍看的。
我一度抱有希望她能逃出去,未来过上好的生活,就好比潜伏里面的第二主角。
但我的希望最终还是破灭了的,哪怕李春秋赶到,也无法改变她的命运。
我想,这就是残酷的真实。
一个人怎样活着,才值得这个一生。
在她的身上,我想人人都会看到遗憾,但除了这部分,我想也许更有一份深藏的恐惧,如果,这样活着,没有自己,真的有意义么?
结尾,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这部小说是主人公的儿子所写。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真实的,但我感慨于这样的呈现。
因为我们的前辈们,为了革命做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努力与代价。
但我们同样也能看到,其实他们也不过就是时代的普通人,或者他们的努力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通人而已啊,而这,才是最值得被看重和尊重的真实。
最大的漏洞应该是让混沌店老板跟踪魏一平,就连李春秋的儿子都知道同样一张脸出现两次就有问题,何况是魏一平这种资深特工。
虽然可以解释为当时其他的人员都出去找日本人去了,但是这种原则性的错误是不应该出现在决策者身上的。
这是BUG1.第二个漏洞是丁战国在杀酒厂看守的时候买的那匹蜀锦,全城只有一家店铺卖这种东西,丁战国作为一个老狐狸应该是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的,并且这又不是什么必须买的东西,只会增加暴露的几率。
这是BUG2.
好久没看谍战剧了,想当年可是我最爱的一类剧,拍的也得多。
从第一集开始就好有感觉啊,李唐,丁美兮,和“对手”联动了呀~第三集的车上塞人,还半路修车,导演想制造悬疑,但是巧合过分了吧,用力过猛。
第四集,玉溪烟丝,哈哈哈,好评。
扎心了呀,老铁,老婆不让碰,原来是在医院和医生乱搞,宁愿冒着生命危险都不愿丢下的女人,唉,终究是错付了呀!
呵,女人,看的我TMD好气啊,气死了,滚你妈的,贱女人!
李春秋为了拿个通讯录非得去祸害一个小姑娘赵冬梅??
这剧情脑残吧,进去偷了不就行咯??
我擦,我声音大了,到第24集,发现赵冬梅居然是军统的人,丁战国居然不是好人???
what!!!
这反转,那么突兀的吗?
导演,我看你接下来要怎么圆。
对不起,导演。
我声音太大了,这剧情太紧凑了,而且该死的人死的人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不像其他国产剧,哪有那么多奇迹,哪有那么多圆满的结局……国产剧通病,结局太拉跨,抒情太拖拉
丁占国这个角色,还是演的挺牛的,老戏骨,最反转的一个。
剧中女性角色都没有太多的好下场,最后的结局有点简单。
有些地方的逻辑性有点问题,多了一点巧合。
但整体还可以。
近几年的谍战片也算是良心剧了,编剧很缜密。
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拍摄。
有一点我还是不太明白,感觉解放的时候,东北的生活有那么好吗?
刚看完一会儿。
有两个地方感觉有点不太合理或者漏洞:①魏一平让李春秋接近和追求赵冬梅,只是为了让他有机会去到赵冬梅家拿到通讯录,而这一工作对于特工来说大可不必大费周章,偷偷溜进去就行了。
虽然后来交待了赵冬梅真实身份,以及魏一平让他俩谈恋爱的真实用意,但是对于当时不知情的李春秋来说,仅仅为了拿到通讯录,完全不用如此;②叶翔那一部分,高阳的逻辑有些混乱,他和老丁说“既然他们拿到了配方,那就说明一定找到了接头地点”,保密局哈尔滨站这边本来就知道接头地点啊,还用通过叶翔得知吗?
想通过叶翔分析配料得知接头地点的是我党这边啊。
这是逻辑错误还是台词错误?
还是我理解错了?
还有,高阳给老丁的那个羊皮密件其实和那次的情报没啥直接关系,仅仅是用于验证配料正确与否,那为什么最后那上面显示:接头地点 老纪炒货店?
而实际上这次对方的接头地点是在老纪炒货店附近的徽州酒楼,这是巧合吗?
除了以上两点,我感觉整部剧还是不错的,演员演得不错,尤其是剧本写得非常好,很多局构思得很巧妙。
结局我觉得也不错,开始我就觉得李春秋最后恐怕得死,不然没法安排,直到最后几集我仍然这么认为,没想到最后还挺圆满。
和祖峰的成名剧《潜伏》的结局相比,可能艺术性上差了一点,但是比《悬崖》强多了。
本剧最大的遗憾:赵冬梅。
抗日烈士的女儿,年幼丧父,颠沛流离,感情受尽欺骗与冷眼,身体被百般变态凌辱,最后仅因为强奸时一丝人性爆发的抗争,而导致不得不惨死,对李春秋最后一声的哀求却遭到连一句温暖的谎言都没有的冷落,在最后的挣扎与逃亡过程中香消玉殒…这个人物原本是全剧人性得以升华的最大看点,却如此仓促地戛然而止,她的一生没有任何哪怕一丝温暖可言,这样的设定实在太太太灰暗了…赵冬梅其实最后选择了the right way,去抗争,而李春秋却犹豫不决地最终选择the easy way,终究为了自保而放弃了赵这个悲惨而纯真的生命,这使得李春秋的形象永远定格在一个犹豫懦弱的小人物,永世不得超生!
而对比余则成对晚秋的处理,判若云泥天壤之别!
我们也许不得不接受命运之残酷,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面对之态度,那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是冰冷逃避如李春秋,还是一念成仁如余则成…作者和编剧的现实而冰冷的世界观让本剧的格调…无疑也就到这儿了,为了描绘赵悲惨的命运,非得拍一段阴暗压抑的雪地逃命,后面还非得被SM,最后又是挣扎逃命最终惨死…让你有一种无论你怎么努力怎么爆发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残酷的魔掌…这就是编剧的意图,太灰暗了,看过绝不想再看第二遍。
扣一星,很给面子了。
勉强看到了第15集,编剧的无脑让我实在忍不住吐槽:一群入室杀人绑架放炸弹随心所欲的特务,为了一本据说是藏在一间单身女工租住的破旧宿舍里的通讯录,竟然要通过,偶遇,疯狂追求表白的一系列骚操作骗取女工的感情来获取?!!!
编剧的脑子到底是进了多少水!
真真是白瞎了一群优秀的老戏骨的精湛演技!
如果没有同年上映的《风筝》,这部《面具》可以说是开启谍战片新纪元了!
最早的《誓言无声》,再来有《红色》《潜伏》《悬崖》《黎明之前》《暗算》《北平无战事》都是高峰。
谍战片似乎再难突破!
《双刺》《密战》等等之类都是炮灰。
好容易来了《伪装者》《和平饭店》《麻雀》《红蔷薇》,虽然都是良心剧,都有演技派强大支撑,但颜值担当的流量明星光芒太强,有演技但更有浓厚的商业味儿。
而《面具》就不同了,没有小鲜肉,只有好演员,好导演,好制作,扎扎实实,稳稳当当,朴实纯粹!
如假包换的百炼成钢的份量,厚重厚实,一点儿不飘。
祖峰梅婷侯勇于明加,个个刚,稳,强!
就算是《风筝》,柳云龙和罗海琼的演技没话说,牛!
绝对的中流砥柱!
但还是加入了李小冉大美女添颜色,作为流量保证。
结语,不得不说,《面具》是继《红色》之后的最集大成的、艺术性最强的谍战片。
第17集,叶翔失踪后,丁和高讨论时,高说:“既然他们已经找到最后一种配料,那么他们肯定找到了接头地点。
”什么逻辑?
难道在保密局长春站的那个我党的卧底没偷听到对话吗?
接头地点已经让那个没给特写镜头的负责传信的军官口述给老魏了啊。
高局长这是什么思路?
难道人家去接头,还得自己破解接头地点?
需要破解接头地点的是公安局这边啊。
台词有问题吗?
还是当时说错了?
剧荒,找高分剧来看,感觉一般,最主要是因为拖沓。
还在看,希望不会弃剧。忍不住先说一下时间。开头就交代了是48年农历腊月,哈尔滨刚解放。那么到底是48年年初还是年尾?哈尔滨解放很早,所以“刚解放”这个线索没用。查48年底是从12月30日才进入腊月,加之从长春站来看长春未解放,那么无疑应该是48年初。可是李春秋的工作证上出现民国37年(48年)3月,抓田刚时告示时间是民国37年12月13日……错乱了吧?但愿后续剧情毫无矛盾的指向48年初,那这也就是个小Bug,否则,就扯了。另外,杜志国实在太拉垮。 算了,弃剧了。看了19集,坚持不到各种反转了。我英勇的公安人员,到现在没有一次行动是成功的,一车白菜就能放跑俩人,但是自我感觉始终良好,也是醉了。还有,谁是带资进组的也很明显了,你爱加戏加吧,反正我也不看了。
作为又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谍战剧,《面具》无疑是绝对精品良心剧:一则反传统,以军统特工为主角的设计别开生面;二则好故事,完美再现隐秘战线的残酷斗争;三则快节奏,所有故事限制在1个月内悬念迭生;四则飙演技,祖峰、梅婷与侯勇等诸多戏骨飙戏热辣过瘾,已然是追剧模式根本就停不下来。
祖峰~
28集弃,编剧太弱,只有好人和无人性坏蛋,觉得观众全是小学生?可惜了好演员!
昨天的戏编剧转折有点生硬。陈老师如何就是共产党了?没有铺垫交待。丁战国怎么又是国民党?前面根本看不出来,也没有铺垫。不好。
用旁白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可还行。
以国民党特务的视角讲述故事,这样的题材头一回,眼前一亮。从头至尾,不能说每一处都逻辑严密丝丝入扣,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到下一秒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紧张感与结构完整跌宕起伏的叙事技法让人称赞,不足的是结局仓促了些。从潜伏到面具,从李涯到李春秋,不同的角色,却一样的精彩,祖峰老师太好。
心疼#赵冬梅#啊,编剧把她写的太苦了@175475122 居然把赵冬梅写死了,减一星,
陪父上看
看了十几集,情节有些牵强,逻辑不缜密。
虎头蛇尾,剧情漏洞太多,太拖沓。李春秋这样的人,即使活的过三反五反,也活不过文革,选择背叛,注定是个悲剧人生
前面真不错,高智商猫鼠游戏的感觉出来了,但从女二号出场就开始崩了,主角光环也过于强大了。最后的黑虎计划跟过家家一样可笑,一个个人精似的,居然会忠于这个二逼行动。好在塑造了智商总体在线且视死如归的国民党特务群像,还是挺难得的。
和爸妈一起看的,后半部分有点牵强了
看了前面几集,感觉情节有点牵强!
那个年代,很多间谍为了活命都有很多身份,这点很真实。站长说,我不是魔鬼,要是和平年代,我们都是普通职员,常常为了一斗米和太太吵架,甚至连一只鸡都不敢杀。真是神剧,动作的戏份就是拳头杵脸然后慢放或快放,简直开玩笑呢,制作太粗糙,胡乱剪辑,但是部分台词却又很精妙,而且我还听见了冰火的配乐。
就算是一表人才的祖峰,都不能阻止我给这剧低分,剧情纯属闹着玩,智斗全是过家家,举个例子,给男主带绿帽子的那个医生知道了男主特工身份,我还以为男主会把医生干掉呢,结果,是医生自己不小心掉下楼去摔死了?!我以为这种巧合一次就够了,后面一个从良的国民党特务想杀男主,结果又不小心撞到脑袋掉下去摔死了,WTF????编剧你是想说男主是白莲花么?从不滥杀无辜?不然你怎么解释这一次又一次的巧合,逻辑呢?
非常好看的谍战剧,紧凑且不落俗套,一口气看了六集
编剧太差了。。。可惜了一帮好演员
就这演员阵容。就追了。这些都是演技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