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好看,但看完之后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否定现实,就像电影里的女美容师,不甘心现在的生活所以买了无数的杂志供自己yy,已经在被追杀仍然感觉自己在突破人生的极限,be the best of herself,警长对她们夫妻两说过这样一段话,在战场上,有的人腿被炸飞了,但是脑子还没有意识到腿不见了,所以仍然挣扎着让自己站起来,但对于旁观的人来说,血淋淋的现实已经不能再清晰了还有两段话印象也很深刻,一段是黑人男杀手说的,他讲了一个故事,老板怀疑他的店员偷东西,所以每天店员下班之前都要搜身,还有搜查他的推车,但是什么都没有找到,店员真的偷东西了吗?
答案是他真的偷了,偷的就是推车。
有的时候真相是那么的明显,但是因为我们看得想得太用力,反而看不到还有就是最后女美容师的丈夫死之前对她说:you always want to fix things, but⋯nothing is broken,没有安全感的我们,有时是不是活得太用力
Fargo(S2). 过去不能成为未来,但未来可以成为过去。
终于等到第二季然后看完了,第一季给我留下的印象太震撼了牵连到了这一季……然后有点小小失望。
如果第10集就是结局,我给四星。
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一部片子,但是相比起第一季,个人感觉逊色了点。
第一季里的黑帮角色没有那么多,各派几乎都在单打独斗,这样他们内心挣扎和性格的刻画会更深一些,孤独感渲染了整部剧,也就更加突出悲剧成分,另一方面结局美满令人拍手称快。
整部剧的悬疑成分要比第二季多一些,紧张程度相当,残忍程度第二季多太多了……毕竟角色多……还有第一季的杀手,简直是最好的杀手没有之一。
跟第二季的印第安人有比较的可能因为都很精悍,但是印第安人杀人只有一个原因:你歧视我你就得死…太简单…倒是跟黑人比较有可比性,黑人很睿智,装绅士也装的好,从他嘴里出来的话句句箴言,掏枪也是那个神速直接…第二季在剧情设置方面很紧凑,角色性格的刻画也很到位,各有各的特点。
但是片头总在强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用尽各种方式说明这段话😂然而这个剧情戏剧性的有点假,这个谎言太不牢靠,骗人也要骗的到位点吧😂😂结局真心太仓促了……我一直期待邓斯特会趁卢打电话的时候逃走,然而没有,然后印第安人后面的行动是啥,还有黑人难道会安分的呆在那个小办公室?
还有卢的腿是怎么瘸掉的我很想看😂😂😂还有那个黑帮家族的癫痫小哥呢…整个家族就剩他一个了,他那个值得赞扬的志向后面就没有着落了……我还期待他和诺琳的相遇呢……还是期待第三季呢……不过据说第三季是承接第一季的。
夸一下邓斯特的表演,演戏本来就是在装,她还要把戏里人物的假装坚强演出来…面部特写特别到位……那个毒师里的小徒弟在这里简直就是……我不说话。
感觉最后印第安人杀黑帮老太的时候是把她肠子活着掏出来了,有木有……最后,总的来说很不错,但是没有第一季好……两季共同的主题:普通小市民是如何卷进黑帮斗争以及他们的逃难冒险旅程。
还有关于“谁是受害者”的大讨论是这一系列的亮点。
同样的感觉给《风骚律师》,没有毒师好看啊,而且他的风骚没有完全被激发,更多的是励志……
今天聊聊美剧《冰血暴第2季》。
片名Fargo Season 2 (2015),别名雪花高离奇命案(港)。
《冰血暴第2季》的故事发生在1979年的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算是第一季的前传。
第二季扩展了警察世家索弗森一家的故事,而第一季女主角莫莉·索弗森(Molly Solverson)在27年前还是一名小女孩。
艾德是小镇上的一名屠夫,他的妻子佩吉在理发店工作。
屠夫想盘下肉铺自己当老板,再生个孩子,佩吉则心心念念的要学习“生命之水”的课程。
佩吉回家途中撞上了一名陌生男子,不巧这名男子是垄断当地非法活动的黑道家族三公子雷·格哈特。
格哈特家族正在全力应对入侵的堪萨斯城黑帮,雷的失踪引来双方的关注。
小镇警察卢·索弗森一路追查线索,渐渐发觉黑帮火拼背后的不简单。
所有人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只有期待对手比自己先崩溃。
扮演艾德和佩吉的杰西·普莱蒙斯(Ed Blumquist)和克尔斯滕·邓斯特(Peggy Blumquist)在剧中扮演夫妻。
现实生活中他们也产生了感情,结婚并生下一子埃尼斯(Ennis)。
《冰血暴第2季》大部分拍摄都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麦克劳德堡完成。
在剧中,主人公的办公地点被多次重复利用。
第一季中莱斯特任职的保险公司,在第二季中是艾德工作的肉铺。
本季佩吉极度渴望参加的生命之水(Lifespring)组织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
上图是他们“官网”截图。
Lifespring组织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所谓“人类潜力”(human potential)运动的一个分支。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数十人向Lifespring发起诉讼,包括欺诈性传销、导致参与者死亡等,该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解散。
《冰血暴第2季》的核心思想是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生活充满荒谬和不合理,就像西西弗不断推着一块石头,却每次都要眼睁睁看着石头重复滚下。
格哈特家族和堪萨斯城黑帮拼尽全力地火拼,到最后又回到原点。
每个人都是无意义的生活,到最后迎来的都是无差别的死亡。
尽管这些角色在自有的基础上不断自我塑造,想活出精彩,但结果都如出一辙。
就像那个荒诞的UFO,折腾了一整季,就和UFO一样让人感到荒诞。
本剧每集都以开场打出一行字幕:“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部电影中描述的事件发生在1979年的明尼苏达州。
在幸存者的要求下,名字已经更改。
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其余的都被如实告知。
”这只是在致敬1996年的原版电影,而实际上并不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
该剧的执行制片人诺亚·霍利(Noah Hawley)在采访中也作了澄清,他说:“这部剧……都是编造出来的。
整个情节。
我没有去寻找真正的犯罪。
它从人物角度出发,一切都是从这个角度有机地发展起来的。
”
本季中一共出现了三部虚构电影。
第一部是出现在第1集开场的《苏福尔斯大屠杀》(Massacre at Sioux Falls)黑白电影。
第二部是《月球基地自由》(Moonbase Freedom),影片在1951年法戈的一家电影院上映,奥托和12岁的多德·葛哈德在那里伏击刺杀了竞争对手,争夺当地犯罪统治权。
剧中实际播放片段来自 埃德加·G·乌默的《X星来客》(The Man from Planet X ,1951)。
第三部是第8集的《鹰巢行动》(Operation: Eagle's Nest),佩吉通过电视观看。
佩吉撞上雷,并把卡在挡风玻璃里的雷带回家,这源自真实案件格雷戈里·格伦·比格斯(Gregory Glen Biggs)案例。
格雷戈里·格伦·比格斯在德克萨斯州,被一名醉酒女子尚特·马拉德(Chante Mallard)撞击,并卡在前挡风玻璃里。
几个小时后,格雷戈里死在了尚特·马拉德的车库里,尚特·马拉德找了一个朋友一起处理了尸体。
尚特·马拉德作证说,如果及时治疗格雷戈里应该可以挽救他的生命,最终被判处50年监禁。
本季死亡人数创新高,相比第一季中43人死亡,本季死亡人数高达71人。
剧中角色查理·葛哈德患有脑瘫,饰演他的演员艾伦·多布雷斯库(Allan Dobrescu)也患有此病。
第二季一共10集,在小标题的命名上延续了第一季的优良传统。
每一集的小标题依旧蕴含着哲学故事背景。
第1集《Waiting for Dutch》(等待荷兰)本集标题基于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经典舞台剧《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 ,2001)。
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
在本剧开场场景中,一名演员和导演在其虚构的西部片《苏福尔斯大屠杀》的布景中等待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时闲聊,“荷兰人”是里根的绰号。
第2集《Before the Law》(法律面前)本集标题来自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的《审判》(Le procès ,1962),其中包括一个名为《法律面前》的故事。
这个故事从总体上解释人与法律和社会的关系。
第3集《The Myth of Sisyphus》(西西弗的神话)本集标题来自法国作家、哲学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的同名哲学著作《西西弗的神话》。
书中引用古希腊神话西西弗的故事,阐述人类生活的荒谬性,以及人们应该如何接受。
西西弗得罪了诸神,被判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每当巨石快要到山顶时就会滚回谷底,西西弗需要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本集中,肉店女孩诺琳(Noreen)看的书书名就是《西西弗的神话》。
第4集《Fear and Trembling》(恐惧与战栗)本集标题来自丹麦哲学家索伦·阿拜·克尔凯戈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的同名哲学著作《恐惧与战栗》。
克尔凯戈尔在书中解释亚伯拉罕杀死儿子以撒的决定。
第5集《The Gift of the Magi》(麦琪的礼物)本集标题来自欧·亨利(O. Henry)的圣诞小故事《麦琪的礼物》。
故事中一对年轻夫妻都没有钱,他们为了给对方买礼物,牺牲他们自己最宝贵的财产筹款。
男人卖掉了怀表,给女人买了梳子,女人则卖掉了头发,给男人买了链条。
小说情节和剧中情节一致。
第6集《Rhinoceros》(独角犀牛)本集标题来自罗马尼亚裔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内斯库(Eugène Ionesco)的同名代表作《犀牛》。
作品描写了小公务员贝兰吉的一场荒诞奇遇。
贝兰吉在和命运的抗争中势孤力单,无法保持自己的人格和精神。
第7集《Did You Do This? No, You Did It!》(是你做的吗?
不,你做的!
)本集标题来自二战期间毕加索著名反战画作《格尔尼卡》(Guernica)的一段轶事。
在纳粹占领巴黎期间,一名盖世太保军官闯入毕加索公寓,指着《格尔尼卡》问毕加索:“是你做的吗?
”(Did You Do This?)毕加索回答说:“不,你到的!
”(No, You Did It!)
第8集《Loplop》(洛普洛普)本集标题来自德国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创作的鸟形人物形象的名字。
洛普洛普最早出现在恩斯特的拼贴小说《100个女人》(La Femme 100 Têtes)和《Bonté的女人》(Une Semaine de Bonté)中,扮演叙述者和评论者的角色,是作者发展出的另一个自我。
第9集《The Castle》(城堡)本集标题是第二集以弗兰兹·卡夫卡的小说命名的名字。
《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K想改变局外人的身份却遭受重重阻碍。
第10集《Palindrome》(回文)本集标题预示着第二季的结束就是第一季的开端。
同时几位主角也在季末时回到最初状态。
索弗森夫妇躺在床上,对应开始的等待荷兰;埃德死在冰库里,对应雷·格哈特死后被塞进冰箱;迈克·米利根回到堪萨斯城接受命令,对应开最初在堪萨斯城接到命令;汉兹在结尾招募新手下,对应他本人八岁时被老格哈特收留。
这也回归本季主旨——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人类各种努力反抗都是徒劳,就像西西弗一样,看似付出了许多,实则毫无成效。
比如迈克·米利根在和格哈特家族争斗中艰难获胜,回到堪萨斯城依旧不被重视,被赐予了一份卑微毫无价值的工作。
本剧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处致敬科恩兄弟的作品。
比如本季的音乐《I Am A Man Of Constant Sorrow》致敬了科恩兄弟的影片《逃狱三王》(O Brother, Where Art Thou? ,2000)。
歌曲由虚构乐队“湿屁股男孩”(The Soggy Bottom Boys)倾情演唱。
在第1集中的关键场景是华夫饼干小屋。
这个小屋也是科恩兄弟电影《老妇杀手》(The Ladykillers ,2004)的场景。
《老妇杀手》的主演汤姆·汉克斯是第一季演员科林·汉克斯的父亲。
穆特法官(Mundt)的名字是向卡尔·穆特(Karl“Madman”Mundt)致敬。
卡尔·穆特是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在科恩兄弟电影《巴顿·芬克》(Barton Fink ,1991)中扮演角色的名字。
穆特法官向雷讲述《圣经》中约伯的故事,这是致敬科恩兄弟电影《严肃的男人》(A Serious Man ,2009)。
电影故事背景也是放在上世纪60年代。
卢问妻子情况怎么样,妻子回答:“和什么相比?
爱河事件?
”(Compared to what? Love Canal?)这是致敬科恩兄弟的电影《老无所依》,当卡森·威尔斯被问及奇格时,他回答说:“与什么相比?
黑死病?
”(Compared to what? The Bubuonic Plague?)
在第2集中,卢·索弗森前往肉铺,下车时可以看到街对面的迈克·佐斯药店(Mike Zoss Pharmacy)。
这个药店就是《老无所依》中炸毁的药店名字。
本集中佩吉搭乘康斯坦斯的便车回家,康斯坦斯车上演奏的音乐是克里斯·威廉姆斯(Cris Williams)的《灵魂之歌》(Song of the Soul)。
克里斯·威廉姆斯是一位著名的女同性恋民谣歌手和活动家,这一段情节表示康斯坦斯是一名蕾丝边。
这也可以很好地揭示康斯坦斯一直希望和佩吉独处并前往Lifespring听课,还纵容了佩吉盗取美容店厕纸。
艾德把人退推进绞肉机的镜头,致敬的是原版电影。
电影中盖尔·格里姆斯路德在伐木机上磨腿。
第3集中,汉克在美容院张贴通缉海报时,他提到所有这些人都是“为了什么,为了一点点钱”(for what, A little bit of money)被杀的。
这和玛姬在电影版中结尾时说的话一样。
查理评价堪萨斯城黑帮说:“他们看起来不像是想拥有半辆车的家伙。
”(They didn't look like fellas who want to own half a car)这里致敬的是电影版中的台词,影片中卡尔说了这句话,争论拆分一辆车的事情。
卢来到打字机店查看时,前门的锁被打坏掉在地上。
这是在致敬《老无所依》的情节,影片中汤米·李·琼斯来到卢埃林·莫斯的拖车,看到查格之前用气罐枪打坏的门锁。
本集第一次提到Hanzee的真名,他的真实姓名是“Ohanzee”,缩写就成了“Hanzee”,使其听起来像“Hansi”。
这是“Hans”和“Johannes”的派生词,与德裔美国人格哈特黑帮家族的德国祖先崇拜有关。
第4集结尾播放的歌曲是《柳树花园下》(Down in the Willow Garden),这是一首阿巴拉契亚民谣,讲述了一名男子因杀害情人而面临死刑的故事。
这首歌是科恩兄弟电影《抚养亚利桑纳》(Raising Arizona ,1987)的配乐。
此外本集中,卢手握猎枪深夜守在屋前,这和他老了之后在第一季中做的事情一样。
第5集中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演讲摘自他1964年为支持参议员巴里·戈德沃特(Barry Goldwater)竞选总统而发表的著名演讲《与命运相遇》(Rendezvous with Destiny)。
共和党人对这次演讲印象深刻,有力帮助里根后来当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和美国总统。
第6集中迈克·米利根背诵的诗名是《恶龙Jabberwocky》(Jabberwocky),出自《爱丽丝梦游仙境》。
卡尔在警局门口试图用一条长凳堵住门,这致敬了科恩兄弟电影《谋杀绿脚趾》(The Big Lebowski ,1998),影片中做了同样的事情。
而且两次路障都设置在了错误一边……
第7集中迈克·米利根说的“自由,那个可怕的词……”(Freedom, that terrible word...)出自阿尔伯特·加缪的《反叛者:一篇关于人类反抗的文章》(The Rebel: An essay on Man's revolt)。
迈克·米利根在酒店房间里和卢·索弗森、本·施密特对话时,提到一个轶事,说:“有时候,有一个人。
”(Sometimes, there's a man)同样是致敬《谋杀绿脚趾》。
影片中多次出现这句台词。
本集最后艾德打电话的那个电话亭,玻璃上画了一个还未完成的绞刑游戏,上面写着“苏福尔斯”( Sioux Falls)。
这为后续剧情做了伏笔,艾德就在下面剧情中差点死于绞刑。
比尔(Bear)带着他的侄女走进树林,侄女为自己做辩护。
这一幕致敬的是科恩兄弟电影《米勒的十字路口》(Miller's Crossing ,1990)。
第8集中,加油站便利店老板说,艾德“在湖边疯了。
”(going crazy up there at the lake)这台词致敬的是原版电影。
电影中酒保拦住警官,告诉警官一个“小家伙”“在湖边发疯了”。
此外,汉兹和加油站便利店老板互动的一幕,场景致敬的是《老无所依》。
第10集中,卢·索弗森让佩吉坐在警车的后座,并问和她谈论生活,问她这样做是否值得。
这一幕致敬了电影版《冰血暴》中玛戈·冈德森(Marge Gundersson)中与基亚·格里姆斯鲁德(Graer Grimsrud)的对话,玛戈问基亚为了那一点点钱而杀人是否值得。
卢描述越战期间直升机飞行员撤离的故事是真实事件。
在纪录片《在越南最后的日子》(Last Days in Vietnam ,2014)中有详细描述,当时的飞行员名叫巴文阮(Ba Van Nguyen),他在飞机坠入大海之前将家人从直升机上扔下。
汉兹在本集最后换脸整容,获得了新身份。
他在结束时说出了他的标志性台词:“不是抓,是杀。
不在乎戒备森严、不在乎万劫不复,杀戮和被杀。
头装在袋子里。
这就是信息。
”(Not apprehend, dead. Don't care heavily-guarded. Don't care into the sea. Kill and be killed. Head in a bag. There's the message.)在第一季中,黑老大黎波里先生说着同样的台词。
汉兹在本集最后看着的两个打棒球的男孩,就是第一季中的扳手先生和数字先生。
两个孩子用玩接球,并且争吵,一个孩子个子矮、头发黑,另一个个子高、头发红。
存在即合理却毫无意义,换汤不换药一场白忙活。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最蠢的无疑是孙女。
和孙子一起承担了体现新生代废柴的特点。
第六集全体出动去杀屠夫,家里只留了老弱病残。
这不是给敌人可趁之机吗?
母亲就没想过被偷家,儿子们也没有想到。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没人会相信,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人间世事会被无穷的宇宙所注视。
没人会想到我们被审视,仿佛有人用显微镜在观察,聚集在一滴水中繁殖的生物。
甚至没有人想过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
然而,在太空的另一边,有着远远高于我们的思想,嫉妒地看着这个地球。
慢慢地,他们自然会计划战胜我们。
如此精髓的独白,放在很多年之前都是让人记忆深刻的。
冰血暴第一季刚从艾美奖夺下最佳迷你剧,看到第二季的预告之后也非常期待本季的卡司和剧本。
Metacritics在第一集播出后给出了96分的评分,是今年我见过最高分的美剧了。
第二季是叙述在第一季中数次提到过的Sioux Falls苏福尔斯大屠杀,大家应该记得第一季中女主角的老爸在剧中轻微描述过这次大屠杀的内容,也为本季的情节铺了梗。
第二季有我喜欢的Kristen Dunst作为女主角,还有蛮喜欢但一直没有什么名气的Patrick Wilson。
**以下部分含有少量剧透**第二季首集开头即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拍摄风格,用了不少有意思的镜头,比如男主角在家中念书给女儿听的时候用墙作为画面的分隔;在Waffle Hut外男主角捡起美元的镜头;还有肉店中三个人对话的镜头切换。
这些隐约的幽默感让人会看的时候默默地微笑。
最精彩的是地方势力老头的小儿子Rye在Waffle Hut中枪杀法官和服务员的一幕。
剧本和拍摄细节不断体现出这才是真正Drama的感觉。
服务员三次不经意地吓到了心虚的Rye;Rye点了咖啡之后,很急忙地将牛奶加进咖啡里;法官对汉堡太硬的挑剔;法官拿出一罐Bug Killer的特写;镜头在Rye拿出手枪后,立刻转给了法官,死到临到仍不忘说一句俏皮话“Oh,Crap”,之后中枪倒下。
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细节我大概不记得了。
第一集就能看出几个角色的描写非常出色:Dunst撞车逃逸后竟然能够假装什么事没有发生,逃避现实的高手,从讨论生孩子的对话中也能察觉出她性格最明显的即是逃避现实,在被丈夫察觉真相后立刻将心里准备已久的想法灌输给丈夫,想要立刻逃亡去心中向往的加州;Wilson接到电话后,不紧不慢地调查现场,也不多说话,听岳父的笑话也只是微微一笑带过,自己已被许多事缠得压力很大,想要尽力摆脱案件,去酒吧刚坐下点了酒喝没两口就起身要走,回到家打开冰箱不用杯子喝牛奶,听老婆说几句家常后只能发呆叹气,看起来心事重重又不欲表现出来,苦闷地压抑在心中,这种角色多半情绪起伏也察觉不出。
Rye,角色很像the Wire第二季中的Frank的儿子,自卑而自大,空有抱负却依赖药物,第一集已死。
Dunst的丈夫,典型的美国中北部北欧后裔人,诚实不狡猾,可能延续第一季中那些明尼苏达州好人的优秀品质。
总而言之,这些才是表现一部剧本Dramatic的方式。
演员的表情,道具的使用,对白的内容,每一细节都需要体现出Drama。
我很喜欢,这是15年中很高质量的一部美剧,非常推荐。
整个荒诞的故事架构在一个自我认知极其虚无的年代,美国社会被战败和政治丑闻的乌云笼罩,人们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为了失去信仰失去目标而不安;ufo像生活中的麦格芬,为这个时代增添了悬疑色彩,逼迫着人们重新思考宇宙,思考人生。
在这样充满虚无的无力感的语境中,一个高度类型化的犯罪故事便披上了文学的诗意。
时而出现的渐离处理,暴露了这场年代大戏和当代精神危机的联系。
暴力、英雄主义、政治立场在时间的潮流中显得苍白荒诞。
《冰血暴》从电影开始就带着浓烈的科恩兄弟的冷冽黑色的烙印,还有那种没心没肺的抽离的幽默味道。
电视剧《冰血暴》第一季实际上重新讲了一遍电影的故事,而到现在《冰血暴》第二季,则是一次全新的创作。
每集片头观众都被不断提醒这是一个真实的罪案故事。
剧情是相当复杂,四五条线和二三十个人物交缠在一起。
简单说就是一起没脑子的枪杀事件阴差阳错地和黑帮间的倾扎重叠在一起,于是好人坏人有关无关的人一个个挂掉,最后演变成汽车旅馆的屠杀。
一个偶然事件触发多米诺效应,最后发酵成惊天罪案,每个人只是一块即将倒下的牌,无人控制。
出于人性的弱点和暗黑,普通事件触发系统的坍塌,这就是冰血暴一贯的主题。
而雪原的冷冽中里飘荡的人性弱点,正是贪欲和懦弱。
《冰血暴》第二季是一等一的好剧,有很多可谈,但最需要点赞的是女美发师Peggy的扮演者克里斯滕·邓肯。
这个原先一直让我厌烦的演员这次演绎一个扭曲的灵魂,实在是令人刮目相看。
此人的肇事逃逸是一系列事件升级的关键,但到最后你发现她不并是个胆小自私的人,在成功学和心灵鸡汤的激励下,她内心里充满一种变态的的偏执和冷酷,让人不寒而栗,也令人直接想到《夜行者》里的格伦哈尔。
美剧《冰血暴》的真剧迷有一个显著特点在所有平台毫不吝啬给这部剧刷5星仔细看这部剧的所有剧评碰到有人喷这部剧常常会直接来一句“傻逼,你不懂”“冰血暴病毒毒入骨髓”还有一个病症恨不得给所有的影评平台请愿要开放5颗星的数量限制给这部剧刷漫天繁星至少也是6星
(真正的勇士,敢于挡风玻璃上挂着半死不活的人回家做晚餐)为什么会这样?
用两天时间研究完《冰血暴2》后我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因为这是一部“硬核”美剧
(因为反叛自己家族,而被自己叔叔枪杀的黑道家族第3代)“硬核”就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举个栗子国产剧会怎么描述一个复仇者?
隐姓埋名、寄人篱下20年跟着世外高人炼成绝世武功要手刃仇家时发现仇家也不容易,当年也是逼不得已和谐社会才是对的韩剧会怎样描述复仇者?
某人要复仇了,却爱上了仇人并发现仇人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最后还发现自己来自火星
(《冰血暴》里大量这样的场景)硬核美剧怎么描述复仇?
提枪来到仇人住的酒店先给唧唧歪歪的酒店前台来一枪免得他推三阻四再进到屋子里,对着仇人来一梭子子弹看到仇人有个老婆,免得她以后生活无着落顺手给她脑袋上一枪解除她的三千烦恼硬不硬核是尺度问题也是编剧的能力问题喜爱《冰血暴》的第二个原因是这部剧里的“暴力美学”这里的暴力美学不是昆汀·塔伦蒂诺《杀死比尔》系列里飘散着樱花香的洁白院落里血滴在雪里,洇染出一朵朵梅花
(《杀死比尔》剧照)情绪、氛围上的暴力反而更值得玩味举个栗子剧中,理发师佩吉下班回家雪天路滑,她撞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撞破了她的车窗玻璃她就一直挂着这个人开车回家把车停在地库后任这个人自生自灭然后她平静地给丈夫做晚餐,与他一起晚祷唯一令她不快的是:这个人的血弄脏了她的新杂志
(佩吉撞了一个人,把他挂在挡风玻璃上回家放在车库,就开始做晚餐了)什么样的女人有这样的心理素质?
其实就是这个没有见识被励志培训班诱骗却又坚定地向往大城市的小镇女青年看完全剧,你会更理解她的性格成因
(小镇女青年佩吉)这样的剧情会令你细思极恐这种暴力美学令你沉浸其中硬核、暴力美学这些元素是科恩兄弟、昆丁塔伦蒂诺电影里常见的元素此前,科恩兄弟拍过一部名叫《冰血暴》的电影这部美剧可以说全方位致敬电影《冰血暴》
(网上就能搜到资源)甚至有人说这部剧集版《冰血暴》,其实是加长版的科恩兄弟《冰血暴》同人剧难怪,《冰血暴》能获得科恩迷的拥护《冰血暴》吸引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讲故事的方式常见的犯罪类故事片怎样展开叙述?
经常是片子先抛出一件案子导演、编剧带着观众抽丝剥茧找到凶手这部剧不同的地方在哪儿呢?
一开始,观众就处于上帝视角知道了凶手是谁,真相是什么样观众需要做的只是看警察如何一步步抓住凶手以及凶手如何一步步逃脱这个过程比起那个结果更令你沉迷
(可怜的黑道世家老三,一开场就死在了小镇洗头妹手中)这部剧吸引人的另一点是深沉的宿命感从第5集开始肉食店收银小妹频频引用加缪“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我们会死这点很无趣”
(借肉店收银小妹之口,加缪的哲学弥漫在这部剧中)这样的文学闲笔使得剧集更加丰满的同时也提升了其逼格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这也是一部“为女性赋权“的美剧虽然,这部剧全篇都是反英雄的连最具铁娘子式大家族领袖风范的弗洛伊德老太太也死于非命
(弗洛伊德老太太死于非命)但是,女性在这部剧里扮演了更关键、更强势的角色
(弗洛伊德老太太在关键时刻,作为家族代表,跟堪萨斯城黑帮谈判)
(佩吉指挥丈夫伪造车祸现场,并一步步推进剧情)
(甚至连涉案枪支也是患癌症的妻子找到的)
(影片第4集,大大方方挑明了女权命题)最后说说这部剧与“刺死辱母者”的关系面对这种恶性社会治安事件很容易想到美剧“冰血暴”中的这个世界“冰血暴”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是个黑社会将普通人一秒活埋的时代
(黑社会一秒钟大变活人)是个子弹不要钱的时代
(子弹不要钱)也是个黑社会带着枪去警局要人的时代
(黑社会带着枪去警局要人)但即便这样新秩序终将取代旧秩序杀人不见血的黑帮头目会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一台打印机以及朝九晚五的生活
(黑帮头目也将过上朝九晚五与打字机相伴的日子)与此同时一切晚安,明天会更好
(即便有“刺死辱母者”,依然要满怀信心)
(科恩兄弟《冰血暴》剧照)不要悲伤“刺死辱母者”并不会改变世界的美好需要美剧“冰血暴”请留言
“加缪说我们终将一死,这让生活看起来像个笑话。
”“你得勇于尝试啊,你去上学、去工作、组建家庭……”“然后死掉。
” “我不知道这个加缪是谁,但我猜他一定没有一个六岁的女儿。
”第一季的《冰血暴》花了我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追完全剧,温吞水展开的剧情、观众作为上帝视角知道来龙去脉而毫无悬疑性、以及故事角色令人捉急的智商等因素,一度令我差点弃剧。
我不是科恩兄弟的拥趸,甚至此前从未接触过他们的电影,而两季《冰血暴》令我开始狂热地补齐他们的电影。
还好我颇有耐性,加上我始终相信在各大影视网评中拥有如此高评价的剧集应有其过人之处,在逐渐接受、融合甚至喜欢剧集的风格后,一切开始渐入佳境、欲罢不能。
直至全剧终时,留给了我无以名状的震撼与意犹未尽,以及复杂难言的反思。
难言——相信看过《冰血暴》的人最能体会,这不是能一言说明的故事啊。
第二季的《冰血暴》比第一季节奏更快速明朗,剧情发展层层推进,繁杂得来却清晰有序;角色塑造有血有肉;个人喜欢这一季在这两方面上的处理多过第一季。
而剧情则较第一季更大胆荒诞,同时纳入时代背景,显示编剧在这一季玩得更开,也更具野心;益发荒诞的剧情见仁见智,我喜欢剧情以美国70年代的不安、失落与变化作为荒谬人生的背景,但对于加入飞碟之类的剧情则实在还是有点难消化,但大体瑕不掩瑜。
而哲学思维与引经据典的风格则与第一季保持一致,是贯彻两季《冰血暴》的主干。
同样是智商捉急的主角,但比起第一季的花生,Kristen Dunst无论角色或演技都更胜一筹。
她和呆蠢的老公屠夫对应上一季花生的角色,因一开始的小过错而引发雪球效应造成事件越演越烈、一发不可收拾。
花生扮演的Lester很是烦人,相对Kristen Dunst的Peggy则比较受大家——包括我——接受甚或喜欢(或许跟演技有关,花生请专注拍你的神夏,说好的第四季呢?!
)。
Peggy是一个来自平凡小城镇的已婚女性,她有野心与志气,一直希望扩展见识和提升自我,但她有些自私与自我中心,而且不甚聪明,因而造就了整个故事的种种惨烈事迹;但我不讨厌她,许是因为我也成长于类似的背景——不甘平凡的小城女孩。
不要轻易责备他人的自私、愚蠢和野心,要正直善良和具备聪明见识是需要资源的——家庭、环境、人们、文化、社会风气、资讯渠道等——任何对社会有一丁点领悟的人都知道,我们的世界从来没有、也大概不会有资源平分的一天。
比起Lester的杀人,Peggy的撞后逃更合乎人性的弱点,我们大部分人都可能那么做;虽然挡风玻璃上挂着被撞的人就直接驾回家实在神经大条了一点。
Peggy回家后还安然无事地做饭,显示出人们在面对困难上的逃避与侥幸心理,剧组只是做了更夸张化的处理,也吻合了剧集的荒诞风格。
Peggy大概从来都不想做一个平凡的人妻,她神经大条,且一直循着自己非常独特的一套来诠释和处理周遭的事物,却又极坚持和有毅力,所以是整个故事里造就最多荒谬事迹的一个角色,连带把她那原本木讷踏实的老公也拖下水进行了一连串荒诞的事情。
然而这对夫妻所造成的一连串无序、无常、荒诞及无稽却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连带最后浮上水面的夫妻问题也是那么的真实。
Peggy直到最后还在叨念着她的加州梦,背景响起的是变调的加州梦一曲(自王菲在《重庆森林》的加州梦后,这首曲成了我在影视作品中最敏感察觉到的曲调,这次又是一次经典的运用)。
人们或者指责为何Peggy可以如此自私与浑沌无感,不是的,不只是Peggy,我们大部分人在事不关己且没有切肤之痛时往往都没有太多的感觉;好比我们在听到身边朋友或同事的亲友逝世,口里所表达的慰问有多少分是真心悲痛的?
不是幸灾乐祸,只是没什么感觉。
除了Peggy,第二季的《冰血暴》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角色非米利根莫属。
米利根自然比不上第一季如神级般的神秘杀手Malvo,剧组应该也知道不可能再复制一个类似的角色,干脆转换风格,米利根从一开始就让人感到他是厉害的黑帮角色,但全剧几乎都在捡现成便宜,而且结局令人啼笑皆非,黑色幽默到底。
都说了,剧组这次玩得很放,但难得没有走岔,黑色幽默与中心思维的贯彻没有失控。
对应第一季莫莉警察角色的是莫莉她爹,没有比这更好的处理了。
卢老爹有了第一季的角色塑造作底,第二季自然是最安全妥当的角色。
老爹警察比女儿警察更坚定敏锐,且绝对正直。
第一季的莫莉有迷茫与挫折,推理抽丝剥茧、层层推进,让剧情先抑后扬,造就前期剧情发展极温吞,但结局更震撼,我至今都记得莫莉成功破案后回家极之平凡的与老公女儿看电视那种舒畅与感动;第二季则通剧节奏较快,让人从一开始就很容易投入剧情,卢老爹很轻易就推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始终如一的坚持与正直,但我期待的剧终震撼则远不及第一季,所以看戏始终别带期待的好;还好在莫莉她娘和她爹互道晚安时,我心底还是油然生出了一份感动。
加缪是谁不重要,愚蠢的他肯定没有一个六岁的女儿,心中没有人,才会有人生是荒谬可笑一说。
太正直好人的角色在近年都不怎么受欢迎,毕竟离我们这些有着种种缺点的凡人太遥远了,但纵观两季《冰血暴》的评语,人们都爱戴和喜欢莫莉、她爹和其家人,可见冰天雪地、充斥着血腥味的明尼苏达有多需要这些可爱的人了。
特别喜爱第七和第八集的处理!
剧组简直神乎其技,看得人特么过瘾。
两集剧情其实是同时进行,互相补齐了空白的部分,而且特别黑色幽默。
角色强弱转换——Peggy和Dodd——以及Peggy幻觉中开窍和戏中戏的梗处理得利落漂亮,是我全剧最喜欢的段落。
第九集的话外音讲解有新意,效果见仁见智;还附送花生英音,虽然演技捉急,但我听到花生熟悉的声音响起时还是挺开心的。
这个每一集标榜“真实”的故事却处处透出荒诞的意味。
观看第一季时,我傻傻的相信了几集,直到中途剧情越发荒诞才令我怀疑,这真的是真实故事?!
你逗我?
还真的被逗了,无语。
第二季一开篇就来了个飞碟,直接挑战片头的“真实”说明。
处处带着荒谬与黑色幽默,但《冰血暴》比许多合乎逻辑、井然有序的戏剧却更真实。
人生往往比故事更荒诞无稽(已经是烂到牙的引用了,可见大家越发有所体会),我们观看戏剧时拥有上帝视角,知全了事情缘由和发展,比戏中强势能干的黑帮老大的老婆更厉害——她至死都完全不知道事件的全貌,哪怕一半的真相;回到现实中,我们可能在犯下错误时处理得比Peggy还要愚蠢,更可能不会比Peggy的屠夫老公处理得更干净利落、或比他们夫妻俩更坚持;种种的荒诞、不断的巧合机遇、无法控制的事情发展、人性种种的弱点与缺陷、以及社会动荡局势下的不安情绪,方是片头“真实”的依据。
尼钟跃民结局乐死我了/当你看得无聊又觉得编剧牛逼应该怎么表达?零标点符号:Uah! I's so existential!
有巧思,跟第一季各种呼应,冰血暴口音真是洗脑,是吧?hon?
女警的爹果然是见识过地狱 地主家的傻儿子(凉了)突然变成了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这夫妻俩也算某种意义上麦琪的礼物 律师:蒋公给俺加过buff 活在解说里的一季男猪 黑帮真是高危职业 仅次于片警 动力火车印第安小哥到底是怎么变成S1里的吃货的??时间是把杀猪刀
印第安人叛变后故事就失控了,反派蠢得有点厉害,结尾太过仓促。
精彩的故事,还有一丝荒诞。一件普通的小事因为错误的选择而成为了那颗造成雪崩的越滚越大的雪球。佩吉的性格其实刻画得挺瘆人的,就是可惜了艾德。
10集都觉得长 就像Calgary景色独特一样。结尾无力 时间的巨轮深深碾过每一个人
201512,看到后来,原来fargo的路子或神奇点是这个:小人物卷入职业杀手/黑帮的事情,头脑一热做出非理智的犯罪行为,慌不择路越走越远,顺带勾串起一堆血案。----毒师也是这个调调。fargo2比1的色调和风格更鲜明,但1里的魔鬼杀手还是经典
我发现我看片自然的能串联起来,刚看完黑弥撒,杰西又来这片里了,呵呵,怎么没人觉着这小伙像福版的马特达蒙吗??瞅瞅人明尼苏达,比铁岭强太多了
剧作运镜配乐依旧是高水准,只是故事没get到太多乐趣,人物太多,故事线太散,主题落点也多,女权困境,时代更迭,信息时代到来,黑帮没落家族生意没落,对暴力和冲突的反思,包含太广,让人注意力涣散,不如第一季般集中而精彩
本季主题并未脱离首季的恶的讨论,但作为政治运动的一部分,主题掏空装入女权种族等政治观点成为的恶的原罪。只有结尾黑人坐到办公桌一幕宏观微观机关一线体制内外天道轮回的想法表现出新意,主题完全被无聊的政治框架束缚
3.0。
其实不太懂怎么刷的这么高分,与其说荒诞的不如是导演把欲望与贪婪的起源归结为第三类接触这个历史上的小节点,至于说节奏的把握因为那些重重的隐喻还有引用会有很深刻的模仿情节,每每黑人说话我就想起了昆丁的低俗小说..演员的表现力应该是本片的很大亮点,无他连老警长我都觉得拍的很好,原来当年体热的主演之一,毕竟只是一部家庭一起看的剧,结尾都说了我们此刻三人坐在一起最重要..
没第一季好看
开篇连接第二季,没有继续挖坑,戛然而止。年度第一美剧,如果真的要到2017年,谁知道到时候我在干嘛?电影版已备好,科恩兄弟就是传奇,小爷我阅片无数,此贴例证,两年后重温fargo,在这北风呼啸的冬夜,一瓶红酒,参悟人生。
烂片。已帮你鉴定完毕。
2015-10-13想看|第二季跟第一季这么多联系……都忘了,汗。| “周日记得来我家吃饭”“嗯,我会穿铠甲去”,“这不是burden,这是privilege”。现在已经不怎么记得第一季的剧情了,不过就算过很久也还会记得Lou警官一家和他们的朋友(早餐之王、修车小弟、肉铺妹子),晚安。PS牛奶直接喝纸盒里都里难道不是为了不用洗杯子233 | 复习了一遍第一季,编剧当时是两季一起构思好的吧?分集短评就像看弹幕。
邓斯特的角色真是太经典了
每周来一次的浑身通透的舒爽。台词和镜头语言太棒,外星人那里恕我理解无能,期待第三季!
没有第一季好看。有点荒诞有点混乱,ufo是认真的么? 剧情像蝴蝶效应、谎言要无数个谎言去圆。略显拖沓,尤其本地黑帮蠢笨、女性蠢笨。一般般吧。
比起第一部还是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