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第一受害女性的和解,母女关系的强化,女儿共同抛弃父亲,女儿之间的从仇恨到和解到连带,最后是男娃的彻底死亡。
允儿其实很敬佩她妈妈,爸爸老早就跑路了,一直是妈妈一手带大的,但妈妈终归是想嫁个工作上进的男人,生个男娃,达到男权社会下女性的理想结局,这又让允儿非常失望。
她也甚至想过一拳打死妈妈肚子里的男娃,但是当男娃出生,带着一种最单纯的对生命的惊叹,并且也因为她妈妈完全不闻不问,于是决定像她妈妈当初高中就生下她并养大她一样养大男娃。
并且她的想要承担既是爸爸也是妈妈也是姐姐的角色的想法,体现了她对父亲这个存在的彻底否决,并通过这样来实现对她妈妈的超越。
她既爱妈妈又看不起妈妈,于是她既想成为她妈妈一样的人又想要做的比她更好。
成长环境相对比较优越的朱莉,自然觉得允儿的想法成本非常高不值得,想把男娃送去领养,但允儿非常固执,如果允儿真要养男娃那她这辈子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非常艰难,于是喜大普奔男娃死了,因为先天缺陷。
但是允儿非常难过,一是毕竟是她弟弟,二是她成为并且超越她妈妈的绝佳机会没了。
朱莉则清楚知道,这个男娃的死毕竟不是任何人的错,也没有把男娃归进过自己人生的未来的一部分,于是能相对平静的接受这件事并且帮助允儿把男娃从自己的未来中除名。
最后把骨灰喝掉说实话我也真觉得有点惊悚,但是这个安排确实非常有意思。
首先并没有把男娃完好地土葬而是依然火葬,其次是既没有放到庙里啥的也不是撒掉,而是结结实实的喝掉了。
允儿说早知道就放庙里了,朱莉说那样多寂寞,她没有自信会去看望他,允儿说她也是。
按理说允儿本来是想养大这个男娃的,并且当初还那么伤心,却在这里自白如果把他放庙里会没有自信去看望他,这可能也证明了她对男娃的爱并没有那么深,很可能当初的伤心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理想破灭。
从头到尾见过男娃的就只有她俩,男娃的出生把两个女儿的心连到了一起,也让朱莉认清她爸并决心抛弃她爸,但是也多亏男娃死了,她们的未来才能依然是光明的。
这里也不能不回想起,允儿和朱莉第一次见过婴儿后一起吃饭的时候,彼此都坦白了其实本来希望男娃能死掉,并且说不需要弟弟。
所以最后,她们带着对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男娃的爱,以及当初的其实希望他一开始就死掉的恨,喝掉了他,也可以说这次是她们亲手杀掉了他,用合二为一的方式,为了女儿们的美好未来。
(提醒:评论中有剧透,请谨慎观看。
另,本文为影片中部分心理动力方面的分析,非正常影评。
) “你出轨了吗?
”“是的。
” 出轨,一个让外人津津乐道,而深陷其中的人充满痛苦的话题。
虽然娱乐新闻中从未缺乏小三大战,家庭伦理剧中更是时常一地鸡毛,但是出轨这个生来便带着讽刺意味的话题,从未被正式地讨论过。
人们带着浓浓的歧视与偏见匆忙站队,却绝不愿意触摸这两个字本身。
从词义上讲,“出轨”是比较中性的一个词。
一般来讲,在夫妻正常生活之外,其中一方与第三方发生情感行为或性行为的事件,即为出轨。
从对出轨事件的关注点来看,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出轨事件中的对错,而忽视隐藏在夫妻、第三者、孩子等相关人之间的流动的情感与性冲动。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出轨事件中的人是二维的,黑白分明的。
他们是一个出轨事件中的群体,而不是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个体。
电影《未成年》讲了一个很简单的关于出轨的故事。
男人一次酒后乱性,又因性生情,并使第三者怀孕,致使两个家庭濒临崩溃。
导演金允石化身男一号,以一个十分克制甚至是无声的出轨成年人视角,讲述两个家庭的孩子如何在这一场崩溃中成为“大人”。
电影一改人们对于出轨群体的刻板印象,在96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非典型出轨事件中每个个体的心理变化。
导演刻意回避了人们在出轨事件中的是非判断,而深入描画了陷入其中的每个个体的冲突的情感与茫然纠结的理性。
事件的主人公们在巨大的情感创伤面前,试图用自己仅有的理智探索未来的路。
导演金允石用明线与暗线交织的手法,阐释了一个精彩的故事。
首先,丈夫的失语显然是在映射故事中女性们对对出轨男性的态度。
男性出轨,主要错误方一定是男性。
剧中的四个女人在事件发生伊始,就将事件定性,并将丈夫放在了一个明显的对立面。
出轨前后,丈夫这个角色的变化十分明显。
他从一开始的充满自信的成功人士形象,变成了谨小慎微的猥琐的中年男人形象,其反差不可谓不大。
剧中,他想去海边静一静,结果半路被劫。
他佝偻着站在窗子边,身上的的脏泥、血痕、破衣服,将男人的恐惧与猥琐刻画得淋漓尽致,活像一只丧家之犬。
那个坐在桌子边,从一堆豪车手册中选座驾的成功人士消失了。
剧中的另一组关系在第三者与妻子之间。
电影在这里做了一个巧妙的设置,它把第三者刻画成了一个追求幸福的弱势女人,而不是一个一心想要上位的恶毒小三。
这消解了观众心中对于小三的敌视,并引发了人的同情心。
而作为被出轨方的妻子,则被设置成一个隐忍、善良的贤妻,而不是冲动、情绪化的受害人形象。
两个人虽然在出轨事件中针锋相对,但在追求幸福这个点上,竟然达成了一致,并成为此后人生的主题。
本该充满硝烟与撕裂的关系,最后演变成了两个受伤者舔舐伤口的战壕。
这样的设置十分巧妙。
最后,作为故事的主角,两个处在青春期的女孩,从一开始的矛盾对立,到后来的相互理解,并开始肩负起沉重的责任,完成了从未成年到成年的成长。
电影的另一个译名叫《再见,未成年》。
人们在潜意识里总是期待着成长与人生圆满。
似乎摆脱未成年的稚嫩,学会成年人的圆满、但当与理性,就是成长与圆满的标志。
但这样的标志未免过于自欺欺人。
人的成长并不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甚至也不是曲线,而是从一个时间上的节点向三维空间中的任意方向发展的射线。
射线的端点时时更新,方向更是没有定数。
即使是80岁的老人也有可能一朝变得稚嫩,更不用说两个孩子。
何况,人们对于成年的标准也定义得极为宽泛。
实际上,成年与未成年之间从来没有明显的界限,而更像是一条伴随着潮涨潮落的海岸线。
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越来越难以将自己未成年的那一面暴露出来。
《未成年》打破了几个我们对于出轨事件的固有认知。
比如,出轨的男性一定是没有责任感、无视家人感受的样子?
被出轨的女性一定是软弱的、纯粹的受害者的样子?
第三者的幸福一定来自于成功上位?
还有,出轨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只有负面而不会让他们受益?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打破并不是为了改变观众,而是想要让观众加入进来,通过对于角色的共鸣来探讨事件中的各种可能性。
细心的人会发现,金允石先生既是《未成年》的导演,又是电影中的男一号。
这样的身份显然是要借电影之口,来表达他自己的某种观点或立场。
虽然在整部电影中,男主大沅除了跪在地上的几句解释之外,再没有任何申诉,但沉默何尝不是一种表达。
作为电影的观者,我们期待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比如最后他们离婚了,或者在孩子们的努力之下,生活重新拉回正轨;我们渴望在理性与克制、情绪与冲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生活重回美好,但导演显然没有回应观众们的期待。
电影在两个孩子的成长仪式中结束了。
几个角色悄然回到了银幕背后。
有人说,出轨是对幸福的追求,是对性欲与情感的渴望的表达。
有人说,出轨是对幸福的破坏,是对婚姻的背叛与撕裂。
有人说,出轨是退化,是人不能控制自身的兽欲,以至于从理性人退行到禽兽的一种状态。
在“成年孩子”的眼里:错误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树的年轮一样。
一切都在继续,未来的幸福还可以追求。
只有放下脚镣,才能继续跳舞。
电影《未成年》,韩国两届青龙奖影帝金允石的导演处女作。
熟悉韩国电影的小伙伴都会听说过金大叔,当年金大叔饰演《黄海》中凶悍的黑帮大佬绵正鹤绵老板,猛龙过江客场作战所向披靡,被网民封为“延边战神”。
《黄海》剧照去年凭《1987:When the Day Comes》以惊人演技再度封帝,片中饰演政治搜查处处长朴处源,“凶”“恶”得让人不寒而栗,我立马被俘获为忠实影迷一枚。
因此,对他筹备了两年时间的导演处女作十分期待。
《1987》剧照在我看来“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演员”,虽然演员把角色演好已完成份内事,演得入木三分更让人赞叹不已,但有创作欲望的人会想得到更多。
演戏时投入度高特别有自己想法的演员一定有当导演的欲望。
金允石正是有这种欲望的演员,接下来就要看看他能否胜任,毕竟导演和演员是不同的技术活。
初看片名《未成年》,很奇怪“绵老板”怎么对未成年群体的世界感兴趣。
消息指影片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绵老板”出身于话剧表演,暗自揣度那该是看中剧本里哪些闪光点?
过了好一阵子,随着4月份在韩国上映看到电影海报,满眼是女人,我对电影的期待值减半,因为我对以女性为主导的电影不太感冒,对电影的期盼只剩下对金导演空洞的情感上的支持。
《未成年》海报终于有机会看这部电影!
关于两个女中学生的故事……没能多想就随着剧情看下去,居然一发不可收拾,没有尿点不乏泪点。
故事讲述高中生朱莉发现了爸爸出轨,出轨对象的女儿允儿刚好是同校同级学生,于是两人在校时相约见面对质。
谁知允儿更是快准狠,把朱莉电话抢去直接告诉正妻丈夫出轨的事实,这让朱莉和她妈妈被杀个措手不及,不知所措。
朱莉妈妈英珠无法按捺住好奇心要去看看丈夫出轨的女子——烧鸭店老板娘美喜,已怀有身孕的美喜与英珠推撞中倒地,胎儿早产……
两个家庭就此纠缠起来,特别是两个不打不相识的女高中生。
出轨男人不负责任的出逃(片中金允石饰演这个窝囊没用的男人),正妻的愤怒、内疚与无奈,小三的痴心妄想与苦困,这些成年人的作为在两个未成年人前显得那么懦弱与苍白无力,反观两小女生勇敢面对现实、有担当、奋力抗争。
两小女生扭打作一团、多次一起探看早产弟弟和最后带着弟弟骨灰到游乐场的情景,着实让我看到未成年与成年人的不同。
这是不成熟,幼稚,不知所谓吗?
不,反倒涌动着强烈的青春气息。
那刻我想,谁说致青春只能想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匆匆那年》,其实应该看看《夏洛特烦恼》和此片,一种另类的致青春,会给已是成年人的我们很多反思的空间。
据悉金允石首次执导的这部影片获得韩媒的充分肯定:“影片的平衡与客观,超出了对于男演员导演的期待”;“‘导演金允石’的节奏、配合、视线很成熟,下一部导演作品令人期待”;“让故事少一些野心,更加能突出导演的执导能力”。
我对金导演的创作成果很满意,电影主题的选取可以看到导演的眼光、思想深度,本片选取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探讨有社会意义,有现实意义。
金导演在访谈中说到:电影标题其实是“我们全都是未成年人”的缩写。
所谓成年,不是像考取驾驶证那样通过一个具体的东西就能证明的。
也有徒长年龄,其他方面却在退步的人,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努力。
”另外,主体剧情婚外恋曝光本来必将引发一哭二闹各种撕逼狗血剧情,却能处理得如此细腻甚至让人动容,看来“绵老板”现实中温暖敦厚的外表下果然怀着一颗柔软的心,嗜血凶狠只是精湛演技在线。
最后聊影片中印象深刻的三处场景:场景一,朱莉和允儿首次在楼顶相遇,发生这样的对话,朱莉问:“(我爸爸与你妈妈出轨的事)知道吗?
”允儿答:“怎么不知道,肚子都大了”。
从立场对立的孩子们口中说出大人们那些龌龊事情,黑色幽默中带着苦涩。
场景二,当朱莉知道爸爸出轨并被允儿告知了妈妈,回家后面对不知情的爸爸和知情的妈妈,当时我内心感受到那种害怕与难堪!
场景三,内疚的正妻英珠带着鲍鱼粥探望住院的“小三”美喜,看到美喜正坐在病床上化妆,最后崩溃的她对美喜说:“我以为你会穿着病号服,皮肤粗糙,头发脏兮兮地躺着,本来想看到你那个样子的,还给你喂鲍鱼粥,顺便勉强安慰你几句,只有这样我才能好好呼吸,以后才能好好活下去”那是何等的绝望,丈夫被人抢了,连最后挽回尊严的机会都没有!
《未成年》,观影值得!
(豆瓣/IMDB 评分:7.2)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生活消息参考
知道是金允石的导演处女作,所以还是很期待,看过之后,发现这是一部以未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待父母的婚外恋,很与众不同的一部电影。
影片一开始就甩出包袱,紧抓观者的眼球。
两个女孩因为父母一起出轨,担心彼此的家庭受到侵犯而暗自较劲。
慢慢展开才知道,原来婚内出轨的两个人,男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有爱他的妻女陪伴。
女的独自一个人开了一家鸭肉店,并一带着上高中的女儿辛苦讨生活,甚至面临连房租都付不起的困窘。
按照正常的发展套路,应该是原配知道后一哭二闹三上吊,小三以怀孕相威胁以求扶正,结果男的抛弃妻女离婚娶小三……然而,韩影总会给人以惊喜,不会按照套路出牌,发展成一部对婚外恋的责任有谁承担的讨论剧。
这部电影中,原本应该由出轨男女承担的责任,到最后变成了,两个正上高中、面临高考的女儿,还有渣男的原配去担负。
故事娓娓道来,没有各种撕的高潮,渣男的胆小懦弱,敢偷吃却不敢擦嘴,出了事就知道逃避的面孔,不仅让原配不能原谅,甚至竟让原配转而向同情小三的步调上进军,也真心闪瞎了眼。
而小三,其实并没有扶正的企图,只是想生个儿子养老……然而这个早产的丑八怪成了最不被关注的可怜虫。
唯一关注他的是原本恨他入骨的两个同母异父、同父异母的姐姐,因为两个女孩看到的不仅是新生命,而且还有对生活的希望。
原本该成人们担当的责任,未成年人却勇于担当,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影片另一面,对中年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展现,当老夫老妻,生活没有了激情,除了偷腥出轨还能做什么?
金允石大叔的导演处女作不拍悬疑,不拍黑帮,不拍金融大鳄,竟然拍起了家庭片,着实让人震惊。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向来刚毅、潇洒的他这次竟然饰演了一个懦弱胆小的角色,一个出了轨不敢面对老婆、女儿、小三儿、小三女儿、新生儿子的中年父亲~“权逃跑”。
在一部男导演作品里,男人全部成为配角,而且几乎乏善可陈:“权逃跑”明明条件优越,却毫无担当;允儿的亲爸爸毫无担当,还无所事事;学校的老师看上去和善正派,实际上势利虚伪;只有那个开车的老爷爷稍微好一点,愿意帮个小忙,因为他早已看惯了生离死别。
在这样一个男人看起来都可恶而不可靠的世界里,本来绝望愤怒彼此对立憎恨的女人们学会了一一和解。
允儿和朱莉曾经打的头破血流、打的玻璃粉碎、打的老师怀疑人生,最终成为了彼此的依靠,成为了没有血缘的姐妹;原配对小三儿恨之入骨又心怀愧疚,关心的背后暗下毒咒,却在目睹小三儿失去儿子仍化妆打扮说她全部放下了的情况下,无法送上那一巴掌;允儿对妈妈的没心没肺彻底失望决心离家出走时,意外发现妈妈一直都在假装无所谓,“妈妈,你就不能让我多喜欢你一点吗?
”,一句话决堤了妈妈眼里深藏百年的泪水,融化了母女间横亘千里的寒冰。
在男人靠不住的时候,女人何必为难女人,女人何必为难自己。
如此精彩视角独特的伦理片!
主演们不相上下的表演,全程没有浪费一句对白一个特写和一个镜头。
绵老板的导演功力竞令人叹为观止刮目相看。
中间绵老板遇到打劫的桥段时,镜头一黑一度以为这里夹带了黑色邪典场面,直到他一身是血地狼狈归来,才赞叹导演把男性集体虐得不浅。
反观他周围的这些女性角色,我作为女性代入两个女人和两个女孩的境遇一位一位地去思考如何表达,发现我不会比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做得更好,她们是竭尽所能地做到了她们当时的最优解最克制最大的努力,为女性集体唱了一首悠扬美妙的歌,荡气回肠。
两个女孩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惊艳,允儿哭着拍着车窗说要辍学养活弟弟,她竟然愿意承担大人的责任去养育孩子,让人心碎。
最后一场戏,朱莉和允儿带着弟弟的骨灰来到游乐场,要把弟弟安葬最欢乐的游乐场,允儿问是把骨灰洒在这里吗?
朱莉看了她一眼,拿出两盒牛奶,她竟然选择和允儿一起把骨灰倒进牛奶一同喝下这种特别戳心的方式来安葬弟弟,喝了这混着骨灰的牛奶来与这荒谬残忍的世界和解,那一刻看得人又心痛又感动,潸然泪流。
剧情轻微狗血但拍得不错的电影。
婚内出轨、情人怀孕、两家女儿打架、妻子发现、情人早产、婴儿夭折……通篇弥漫着“痛”,一个男人伤害四个女性的故事。
那个爸爸选择了逃避,结果在乡下被拦路抢劫并被暴打了一顿;两位妈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下,信奉天主教的朱莉妈妈英珠在告白后选择了宽恕第三者,从“爱情”中清醒的允儿妈妈金美喜选择了与女儿和解重返生活;两位女儿朱莉和允儿,却在起先仇视、打架、共同看望弟弟的日子里,慢慢成为了好朋友,最终和解。
说实话,两个小姐姐的演出把人看哭了,尤其是最后两位一起把弟弟的骨灰和着学生营养奶喝下去的镜头,让人有些许不适的同时感到更多的震撼,与其扔在冷清无人的骨灰寄存处,还不如成为姐姐生命的一部分。
两位还是未成年人的姐姐,用一种非主流的方式承担了本不应该承受的痛苦,并完成了自己的救赎!
片中对男人的鞭挞显而易见,朱莉的爸爸软弱、虚弱与懦弱,甚至都没有去医院探望一下情人的勇气,一个劲儿地只想着“去旅行、住民宿”,逃避的结果就是被打到骨折;允儿的爸爸则是一个十足的赌棍,除了赌钱整个世界对他都没有意义,甚至连女儿的名字都已经忘记!
女儿大老远跑过来想和他商量抚养弟弟的事情,却只能在公交车站见上一面,期间的谈话却只是一遍遍地抱怨前妻!
成年男人们的无勇无能、无知无觉,以至无可救赎,让人汗颜!
两位女儿都当着父亲的面表示“不再相见”、“不再相认”,恐怕也不是一时激愤之语。
"媽,你可以讓我喜歡你有一點嗎?
" 故事圍繞在兩個家庭。
我媽成了同學家庭的小三,還懷孕了。
我討厭我媽,討厭學校,討厭同學,討厭這世界的一切。
爸爸外遇了。
對象是我高中同學的媽媽。
媽媽知道了。
我討厭爸爸,媽媽跟我怎麼辦,我討厭那個小三的女兒,我討厭她媽媽。
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大家都只想繼續生活下去,但為什麼連呼吸都這麼困難?我老公外遇了。
好髒。
女兒還比我早知道,我跟女兒要怎麼辦? 這個家庭還要繼續下去嗎?
我成了別人的小三。
不是故意的,已經懷孕了也沒辦法。
或許,我的確曾經幻想跟那個男的在一起一輩子。
但,我也不知道。
故事沒有解答,卻給了希望。
兩個女孩在遊樂園玩耍嬉鬧的畫面太過美好,是現實,也非現實。
青春的她們不應該煩惱爸媽的外遇,應該盡情玩樂。
🎬미성년 Another Child 未成年 (2019)
导演太狠了,把这么个角色留给自己,而且不留一丝的同情。
四位女性角色处理得都很细腻。
最先被击破的是权茱莉,因为亲手撕下了爸爸伪善的面目。
在妈妈的汽车后座痛哭后,反倒变强了,能够守护妈妈。
然后是妈妈英珠,在所有人面前都要佯装坚强,但是表面光鲜的生活,就像在烤鸭店发现破了洞的丝袜一样,回不去了。
生活本来就是一地鸡毛的烤鸭店老板娘美姬,把希望寄托在与一个已婚男的爱情之上,泡泡破了,至少还有尊严。
及时挂断了电话,让一切过去。
没有完整家庭生活下成长起来的允儿,爸爸记不住自己多少岁,训导主任眼里的坏孩子,一开始坚强想抗下弟弟的成长责任,后来的崩溃,是从哪一课开始的呢?
茱莉站了起来,她给了一个肩膀,让本来也还是未成年的允儿,暂时卸下了防备。
面目最模糊的是出轨的爸爸,懦弱、没有担当、自私。
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差异真的很大,生活、经历、年岁,都会让思想改变。
看过之后,更多的共情给到了茱莉的妈妈英珠。
发生在她身上的细节很多,与老公分床分屋已经2年。
家庭关系是表面的光鲜,就像挂在客厅显眼位置的那张全家福。
英珠的心理已经难以承受,她自救的选择,是去教堂告解,并且已经有半年时间。
老公的出轨隐隐约约是知道的,所以她能够在一堆杂物中,第一时间找到嫌疑对象。
刚到烤鸭店时,是体面的样子,拖鞋上炕动作轻柔。
落座后,第一个动作是用手抹了一下桌子,她在审视老公外遇的对象,是否邋遢。
然后环顾四周,服务员阿吉麻被排除。
然后美姬出现了,拖鞋随便一蹬,导演先让观众看到了美姬的不优雅。
然后让英珠见识了她做生意的游刃有余。
老公就是被美姬熟络的待客吸引的吗?
美姬的身体状况和接电话的状态,让英珠一眼看穿。
来到烤鸭店的目的已经达到,想赶快逃开。
起身的一瞬间,看到破损的丝袜,就是让她正视生活本身啊。
最令人心疼的是,明白了一切的英珠,想到了用家里的财产保护自己,但是结局溃败。
自以为反锁房门,就能把全家的财产锁住,但是除了香奈儿、珠宝,家庭硬资产全在丈夫的名下。
显而易见房子明明有英珠的贡献,老公都说幸亏你英明,周围房价一直在涨。
这对于韩国的婚姻法来说,自我保卫战,提前结束。
讽刺至极。
《未成年》名字非常好。
未成年时,想不到未来的际遇。
未成年时以为的运气好,是“如果运气好就不会死”。
见惯生死,活了快一辈子的殡仪馆老爷爷,是电影里安排的未成年的对比项。
他听完茱莉的话之后,轻轻地说,也有很多无人问津的死亡。
本片由两个姑娘牵引故事主线 当然也是这部片子里最重要的两个角色但我想谈谈本片中的一些配角——两位姑娘背后的母亲朱莉妈妈在知道朱莉爸爸出轨之后 并没太多惊讶,毕竟早已分居两年 她应该很早就有所怀疑朱莉爸爸的外遇。
甚至说 早就知道 只是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自己受委屈 不肯说出来。
而允儿的电话 正是摧毁这个家庭的最后导火索。
朱莉妈妈见到了“那个女人” 最终怒火难抑推了她一把 导致她流血住院。
这个时候朱莉妈妈才知道 眼前的这个女人已经怀了自己丈夫的孩子 本想得过且过勉强粘合的婚姻 瞬间土崩瓦解。
所以 她恨她 咬牙切齿地恨 可最终还是因为于心不忍 帮她交了医药费。
朱莉妈妈一直很坚强 这个被丈夫背叛的女人 在剧中只哭了两次 一次是想到女儿的懂事 一次是两个人最后的和解。
就像她对允儿说“ 坚强点!
熬过去就行了!
” 她又何尝不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呢?
一个在神父面前都要诅咒他们孩子的女人 最终竟然连一巴掌都打不出来 所有的恨 在两个人的同病相怜中都烟消云散。
允儿妈妈 一个看似不负责任放浪形骸的妈妈 实际上也并不是如此。
她插足了别人的婚姻这是事实 但她对他的爱同样是事实。
她图的不是钱 就是打心眼里爱这个男人。
而她之所以一眼都不去看孩子 也是怕自己伤心过度不能自拔 她一直在装 装作漠不关心自己的孩子 但实际上却比谁都关心。
允儿爸爸虽然只出场了几分钟 但一个连自己女儿名字都记不起来的爸爸 足以让我们想象到 允儿妈妈独自带孩子的艰难。
所以她开头跟允儿吵架讲得那些话 不是夸大其词矫揉做作 而确实是她的真心话。
如果真的说错的话 那她只是看错了人。
影片的最后 两个女人终于放下了对彼此的恨 实际上 这两个女人同样可怜 小三以为男人有多爱自己 可生病住院孩子出生 男人从来没看过一眼。
原配以为自己能守住男人的财产 以钱作为要挟 但实际上 所有财产证明上写的都是男人的名字。
两个被骗的女人最终和解 像水溶于水。
为啥很普通的婚外情韩国就可以拍的这么细腻和到位,未成年人的问题多半是由成年人赐予的,家庭问题终将逃不掉影响孩子的生活,成年人到头来并不在乎什么感情,甚至自己肚子里掉出来的亲骨肉,只有未成年人才会选择忠于感情。
明明是成年人心理未成年
。。。不要看
出轨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这个拍摄试点是值得赞扬的。萨特的开放性婚姻是值得推崇的,因为人是一定会出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最开始打架,而是最后的何解。这四组人物是一个镜像,母亲和女儿之间的镜像,两对儿母亲和两对儿女儿之间的镜像。
多一分给金允石.
一部不同以往任何角度的阐述了婚姻与出轨,以青春的视角剖析婚姻、责任、背叛与救赎,新颖至极!
永远别指望男人长大
因为廉晶雅看
国产片真的没救了。
最后混饮料喝掉这个受不了啊…………
没啥意思。
这样的爹拿去喂狗狗都不吃。
骨灰😏拌饭要成为现实了?
成年人还不如未成年承担起责任,那啥居然还能分一半兑牛奶喝。。
#Fantasia2019# 男人懦弱无能闯下一堆烂摊子只能女人来扛,大人幼稚可笑犯下错误后只能孩子来认。男性导演下的女性视角表现的很细腻。只是最后的结尾……当时瞬间有一种牙碜的感觉……
男性视角的女性心理,多少有点刻意讨好的意思在里头。关于“刻意讨好”这件事目的性就很强,让人有种忍不住鄙视的冲动。老棉你堂堂延边狗王也会沦落到躲柱子的田地?未成年没礼貌风风火火想一出是一出,这些都作罢,最后,你们,竟然,喝,了下去,算怎么,回事?“照我说啊,那里面多半是洗衣粉。”said Putin。
金允石演而优则导,演惯硬汉和帮会大佬的他,首次执话筒由话剧改编的家庭伦理片,以孩子的目光去审视成年人的情感与困境,格局小而细腻,平淡中透着丝丝温情。戴着浓厚有色眼镜的老师,游手好闲嗜赌成性的父亲,闪烁其词逃避责任的丈夫。全片男人们的形象大多是负面与消极的,带着觉醒的意识,女性在这种包夹的环境里独立求存,着实不易。导演亲自扮演偷情的丈夫,和以往风火霸气的形象大相径庭,唯唯诺诺怂包怕事的模样,让人看了又气又好笑。主角们做事鲁莽冲动,但大人们也不见得好多少。随心所欲,不计后果,稀里糊涂,都是一群心理上的“未成年”。“人活着很累的,你准备好了吗?“电影由话剧改编而来,许多场景的言行对话,就有了话剧特有的舞台感与仪式感。例如结尾的这一段,可能看完觉得不舒服,类似cult片。
其实是非常好的故事题材,从婚外恋双方的下一代视点进入故事,可整个二幕插入了成年人的外部关系,导致婚外恋情和私生子事件不论对成年人还是未成年的描述都不够彻底,想通过两个女孩的友情把所有矛盾和解,又没能做足浓墨重彩的戏份,过度不够自然,显得拖沓,太可惜了。
简单的狗血题材,多重视角转换,拍的还蛮有深度,金允石戏精本精自导自演战斗力保持水准,四位女性角色的表现亦是非常出色。影片结尾,两个逃课的少女在空荡荡的游乐场中痛饮骨灰拌牛奶,放肆的大笑着,仿似一天长大,干净利落的迈入了“成年人”的“游乐场”。《未成年》这个片名取得“一语双关”,既表示了片子的主线是以两名“未成年”的少女的视角展开,又讽刺了所谓“成年人”的“未成年”状态。医院电梯+楼体跑路的桥段很有意思,既有野心又很踏实的金允石,不露声色的迸发出懦弱、可爱的一面(第一部自导自演的片子就把自己整的这么惨)。叮咚,您预定的胎儿,早早早产了。
看到最后我才是要崩溃。。。接受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