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中国的九零后都有一个时代记忆叫“周杰伦”,那时我们上初中,追星追的疯狂,贴纸海报也是唾手可得的玩意儿,不像如今,总觉得无处可寻。
我们买卡带,买《无与伦比演唱会》的DVD,学他的吐字不清,刘海遮住眼睛的腼腆。
初中的毕业典礼上唱《世界末日》,全校在露天的草地上边合唱边哭得死去活来。
后来,我们上了高中,还在追周杰伦,但是似乎没有初中那么专心与热烈,再后来,上大学,周杰伦出了几张不温不火的专辑,也只在网上试听,隐隐觉得不必去买。
这一代的粉丝,记忆中总是比如今更浓烈。
话说回到电影,如果说最敬佩周杰伦的一点,就是保证原创,不管他编出来的故事有多么简单,直线条,俗气,甚至让你在某一刻怒叫:“擦,逗我呢!
”都要承认,他从来都不屑于这个翻拍成瘾,毫无独立创造性的国内电影格局。
《天台爱情》的海报做的很热闹,复古,嬉皮,老台湾又像旧上海又像摩登日本,故事的前十分钟展现了曾志伟开的“波爷中医馆”的绚丽,片头的繁复的令人赞叹,医馆开场的一段歌舞秀几乎让我在那一刻就打了五星。
可惜,电影能夸除了这些,也就剩下柯有伦,黄俊郎一行人尚可爱的演出。
接下来我们会发现,曾志伟是个可有可无的老板,徐帆是个可有可无的知心姐姐,王学圻是个可有可无的黑帮大哥,这些老戏骨走了一趟莫名其妙的过场,忽然就在某个场景后领盒饭去了。
如果说曾志伟演的波爷和徐帆演的茉莉姐是在剧情愈发俗不可耐的情况下被大家忽略然后默默地消失,那么王学圻饰演的黑帮大哥的死着实让人震怒。
黑社会的根据地保安措施是有多薄弱,平时呼之即来的一行打手一个不见,前小弟来报复半拉身子露在柜子后面可大哥就是没发觉。
小弟怨气之深重不怕失手,选了一个高难度的刺杀位置——穿过厚厚的椅背直通大哥心脏,大哥就这样一声不吭半点挣扎都没有的杀青了。
在这里特别要说,周杰伦实在不懂怎么塑造大哥,那几句干巴巴的台词,用王学圻这样精的演员讲出来都尴尬,这个大哥办事不利索,看上周杰伦饰演的浪子膏后欲收于手下,浪子膏拒绝,大哥一副胜利在望的摸样,想“你小子早晚是我的”,当然我们观众也这么想。
可是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诸如此类没有后话的场景还有许多,给观众空留一个期待,就像深吸一口气,憋了半天发现没给机会喘出来,那叫一个压抑。
再说歌舞,每到歌舞场景出现,画面都美的像个巨额打造的MV,歌虽然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但是起码也不让人厌烦,舞跳的古怪,漂亮,招人喜爱。
但是不得不说,为了把每次的歌舞引出来,周董就差直接切换字幕——第一幕完,下一幕上歌舞。
一行人去澡堂收租,浪子膏扔了三个骰子,并扬言:筛子停下的时候,就是你们倒下的时候。
歌舞响起,双截棍MV重现。
但除非我依旧是那个学你含东西讲话的初中生,不然我不会觉得很帅,顶多是很耍帅。
接下来想引出歌舞的过渡更让人倒吸一口气,诸如:“说得不好就用唱的吧”都出现了。
其实周董大可不必为了相对自然而告诉观众一声:我们要唱歌了。
讲完直接唱就好了嘛,不会比这样更别扭的。
说说李心艾,之前看《天台爱情》四处宣传的时候,就对这个女孩心存疑虑,长了一张毫无辨识度的脸和身材,像杨颖又像张馨予又想张辛苑,心想她没有从影经验或许或给我们带来一次清新的表演。
但结果……李心艾饰演的大明星李心艾是个不太红,特别傻——毫不夸张的说近乎于白痴的傻的傻姑娘,可偏偏被很会打还蛮帅尤其特别可爱的周杰伦看上了,姑娘常挂在脸上的是一种受惊后连忙谄媚的笑容,声音比志玲姐姐还要具有穿透力,几次放大音量的镜头都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八字眉一簇,双臂僵硬的摆在胸前,穿着不漂亮的裙子晃了一整场,虽说片头显示是“特别介绍”,但实际上比“领衔主演”的徐帆要重要得多。
可惜实在选错了人,关于刘畊宏在晚上偶遇李心艾继而惊悚的发现“她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这个故事,我选择保持怀疑态度。
片中唯一一处让你以为快要升华了变B级片了出现变态杀人狂的场景就是红毛让浪子膏选择救兄弟还是救女人,而自己则自在的在大舞台上边听音乐边陶醉的手舞足蹈,可惜这个纠结的场面还没有维持几分钟,就被大意的杀人狂毁了,一群久经训练的打手被浪子膏一群三脚猫兄弟打的满地找牙,打的毁了这个大家可以共同高呼“杀李心艾救柯有伦”的镜头。
唯一比李心艾还要惊悚的就是片尾,本以为是一场清新复古的爱情故事,结果以浪子膏和一个红毛精神病同归于尽为结局,两车相撞并且撞飞一辆的场景,让我把今生的惊怒放到最大。
影片的最后与开头来了个照应,但是观众被戏耍了两个小时后,基本已经忘了片头是个中年美妇在看摄影展。
这个强拉硬扯的圆满大结局最终把我的愤怒化作一丝无奈。
杰伦,还得多读书啊,瞧你这剧本写得,还好意思请王学圻来演。
今天看了首映,也见到了我日思夜想的周导。
喜悦悲伤参杂在一起,无法言喻。
对于这部电影有太多期待。
抱的期望值很大。
看完之后觉得画面很美,剧情还有待加强。
但是至少这是周杰伦在用心做的电影。
我很敬佩他。
可以拍这么好不是谁都能做到。
即使是很多科班出生的导演也拍不了这么好吧。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是让人惊叹。
除了周杰伦,谁还会想到天台这样的梗呢?
他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电影里面的英雄主义情结太严重了。
他也真的是很爱耍帅。
但是可以看出他的想法很纯真,很理想化。
觉得自己词穷了,不会写什么影评。
一句话,我爱周杰伦,我爱他的电影!
2013年7月2日 晴 我就是那个被杰伦和心艾选中的幸运孩子周杰伦演唱会后的三天“天台爱情”武汉首映歌迷见面会。
29号晚上看完演唱会,凌晨四点都没睡着,大学就要结束了,我终于疯狂了一把。
6月20买了杰伦演唱会的门票,演唱会当天现场也买到了望远镜,荧光棒,闪闪的粉红耳朵(这个真心脑残又可爱)在六万人的沌口体育中心广场终于体验了一次什么是万人大合唱,十年前在电视上看演唱会现场杰伦唱双节棍时候的火爆场面,当时不在现场,在电视机旁也跟观众一起大声喊出“哼哼哈嘿!
”心里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在现场跟那么多人一起喊出我的声音,该有多好。
真的好幸运,在青春的尾巴上,我实现了这个梦想,可是已经是十年以后了,听到周围震耳欲聋的“哼哼哈嘿!
”感觉到大家在呐喊的其实是自己的青春,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杰伦的老歌迷都已经不再是当年青涩的样子了,开始面临人生中各种各样的抉择和压力,也不再是年少时疯狂的收集跟杰伦有关的一切的傻孩子了。
但是当那一首首陪我们走过这十多年的歌一首首响起来的时候,我们毫不费力的去想歌词,而是脱口而出的将熟悉的旋律呐喊出来,跟杰伦一起跟几万人一起的时候,我才明白这些歌曲跟周杰伦这个人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我们在最有爱的能力的年纪选择了爱他,之后对任何人的爱都会显得力不从心,他说我们的生命是一起成长的,他的每一首歌都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印记,一首老歌会让你想起那些单曲循环的日子发生的一切,所有的回忆跟着这些印记一起涌上来时的感觉,才是青春的感觉吧。
在这场久违的相聚中很多人都哭了,一路向北响起的时候,我旁边的女生已经泣不成声,演唱会前她告诉我,她等这一天等了好久,她怕自己会哭,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听杰伦,现在已经大二了。
当我们唱着“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的时候,我们哭着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但都用力的继续唱着,都明白一些东西都已经逝去了,那些都是我们青春中最美好的东西,回忆中杰伦的每一首歌都是我们故事的背景音乐,只剩下时间的齿轮压过生命后的斑斑印记,而此刻那个陪着我们很多年的人就在台上,他还在用力的为我们演唱着这些歌曲,跟我们一起祭奠着我们的青春,他说:哥弹得不是其他,是青春。
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我们总想用力去抓住那些可以让我们的过去闪闪发亮的东西,我们走进剧院去看致青春,可是却致了别人的青春,我们的青春不是那样的。
我们去看小时代,希望在这个也陪我们很多年作家身上找到一些青春的影子,可是却看到不一样的时代,根本不是我们的时代。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青春是不是那样轰轰烈烈的,也不是那么华丽的悲剧,更不是那些绚丽的镜头,大多数人的青春而都是平淡而冗长而又充满困惑和回忆的。
而这样的青春,我们只能在周杰伦的歌里面找到,有时候是慵懒的叙述,有时候是愤怒的呐喊,有时候是不服输的战斗,有时候是温馨的回忆,不管你的曾经是什么样的,当你再次看到他听到他的时候你就会懂什么是青春。
这一天的晚上,我们哭泣着致了我们自己的和杰伦的青春,感谢杰伦,一路有你,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还是一起走。
听完演唱会的那个晚上,觉得自己得到了无比的放松,回来在网上看看杰伦最近的活动,早就知道天台就要上映了,但是没想到杰伦还会来武汉的各大影院做首映歌迷互动,地点就在我们学校旁边大概十分钟的路程,当时赶紧在格瓦拉抢了一张票,不但可以看到期待已久的新作品,还能近距离看到他,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是那么多歌迷中被选中的三个之一。
2号晚上19点50,我们还有很多中文网的朋友们一起观看了天台的首映,太出乎我的意料。
我是看了1号的康熙来了中小S“做作”表演之后来的,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几乎完全跟她是一个状态,满足,激动,赞叹。
里面的歌曲真的非常好听又紧扣剧情,看完整场电影像是参加了一场华丽的音乐剧盛会,但是丝毫不会觉得突兀,牵强,没想到杰伦能够在这个年纪拍出这么出色的电影,中国第一部,他又做出了只有他能做,并且他是第一个做的一件事,电影中也有非常多的搞笑情节,但是一点都感觉不到是在刻意的搞笑,每个点都处在细节,让你不得不笑的感觉。
说出这样的话,并不是由于内心对杰伦本人的偏袒,而是真心实意的只针对这一部电影,里面的一些演员并不是当红演员,但是却真实自然,整部电影的剧情像流水一样顺畅的发展,真正的做到了可以让观众赏心悦目。
电影中还有一些中国风的元素在里面,中医,穴道,古朴温暖的天台,(非常想剧透,但是不可以啊)虽然拍成了歌舞剧的感觉,但是真的不是小众的作品,而且也没有特定目标的观众,各个阶段的人都适合看,并且都能看的开心。
必定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一部电影。
因为你说不出它是什么类型的电影,但是能够让你回味无穷。
电影放映完之后便是杰伦,李心艾,刘畊宏跟我们互动的时候,当时大家刚刚看完电影,又加上见到他们本人,现场真的非常的火爆。
我很幸运的坐在第二排的位子所以看的很清楚,主持人先让杰伦简单的讲了一下这部电影,之后便有三个歌迷朋友提问的环节,真心感谢心爱的心艾,在那么多人中间选择了我,让我能够在有生之年站在自己最喜欢的人面前说话,并且让他听到我的声音,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昨晚睡觉时,就一直在想如果真的是我我要怎么说,其实心里就有了很多很多想说的,真正站起来的时候又能说什么呢。
但是没想到他和心艾指向了我,我当时真的激动了,站起来没有提问心艾问题就直接说(心艾对不住了哈你真的也演得很棒啦),在提问之前我有话想要说,主持人就说好。
我说:看了小时代,我觉得那不是我的时代,看了致青春,我觉得那致的不是我的青春,但是当29号杰伦跟我们几万人一起在演唱会上大合唱的时候,我觉得我致了自己的青春,看了今晚的天台,我觉得杰伦你真的就是那一个自己都没有办法超越的人。
我以最快的语速说出了这一番话,听到了后面有歌迷在为我喝彩,我忘记了当时的感觉,手中接过了工作人员给我的海报,感觉到手都在发抖。
之后在第三个歌迷问对武汉歌迷的印象的时候,杰伦也语无伦次了,他说: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就像我们今晚天台里面的人们一样,其实,他指着我说,我觉得我们的感情就像你刚刚讲的,我曾经的每一首歌都描述着你的青春一样,都是你们的青春,有跟着我13年的歌迷吗?
台下齐声呐喊:有!
其实,我们的生命是一起成长的,就像是一家人一样,歌迷朋友就是永远不离不弃的。
总觉得生命中有很多的珍贵的时刻是值得我们去记录的,今晚的我就是那个记录我珍贵时刻的人,看了一部精彩的影片的满足与喜悦,可以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但是我想我今晚我写的这些不只在写我自己,也在记录那些跟我一样的无数的歌迷,我们一直关注着周杰伦期待着周杰伦,也像他说的那样,我们会一直支持他,永远不离不弃!
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向我们证明着他有多么值得,有人曾经问我: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喜欢周杰伦?
你到底懂不懂艺术?
我说:我不知道我懂不懂艺术,但是我知道你不懂艺术也不懂周杰伦!
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部精彩的电影,只有看了才能感受那种满足、激动和赞叹这是一部划时代的电影作品,一万个推荐!
看完睡不着,我就想说说目前这评分。
原本以为以上映前黑粉大战的局面天台应该会是小时代一样的5分上下开局,没想到居然到了7.7分。
我做两种假设:1,大多数人都还是有凭良心打分;2,周杰伦家粉丝比黑多得多。
不管是哪种看来都是周董完胜啊。
电影嘛今晚光顾乐了,只记得李屏宾的几场打戏和几个长镜头实在摄得很赞。
就说说这四分咋来的。
首先导演很善于利用自己创作歌手出身的身份为电影增分,这么多配乐全自己写的还都挺好听给一星;其次宣传板上「歌武片」三个字的确做到了,打戏部分看得出是花了蛮多功夫编排,配上音乐打得很顺很好看给一星。
然后爱情部分是周董延续不能说的秘密的小清新爱情,没亲密戏没重口味但是就是能让人入戏感受到那种恋爱中的小甜蜜给一星。
最后一星是给导演展现出来的他心里的理想世界,可以很平凡但是要活的不平凡,可以被别人看轻甚至误解但一定不能失去初心。
我看懂了,我很感动,一星。
剩下没给的一星是因为这部电影槽点还是有几个,感情线老套呀个别剧情有点逻辑问题呀新任女主角太花瓶呀之类,哦估计还会有人说节奏掌握不好呀blabla...总之,作为一部华语片,作为一部只导了两部电影的新人导演作品,能拍到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
有遗憾下次弥补,有缺陷下次努力。
各位一星党,至少也应该给个机会不是?
各位粉丝们也别喊什么破纪录14亿之类了,不现实。
写困了,睡觉。
祝周导票房大卖!
〜〜〜〜〜〜〜〜〜〜〜我是二刷的分割线〜〜〜〜〜〜〜〜〜〜〜剧透慎入二刷回来,这次有好好注意电影本身了,因为从昨晚看完开始一直被电影歌曲洗脑,所以想再写几句。
剧情啊人物分析啊目前已有很多强人在写了,我只想说下我最中意的两场戏:天台月光的爱情戏和最后的飙车。
先说飙车吧把最爱留在最后。
这场飙车戏前后总共近十分钟,从一开始的追车,撞路摊,躲货车,到浪子膏一个漂移把红车甩掉,当时全部人都以为他俩安全了吧?
红车从侧面狠狠撞过来的时候挺多人被吓到了吧?
之后追车继续,还加上枪声,气氛越来越紧张。
又是一辆货车横在路口,浪子膏用他从藤原拓海那学来的牛X技术(除了这个解释我真想不出住天台的浪子膏为啥飙车这么厉害)一把方向盘顺利过关,红车呢当然是被逼停了。
这个时候男主角低头一看自己受伤了,两人还特不省心的冲进了隔离带。
我当时自己脑补了一下接下来的剧情,我以为是两人的车冲到悬崖刹车没撒住悬在半空,正在自救的时候红毛赶到,然后各种苦情戏动作戏,最后不是红毛被干掉就是红毛和浪子膏同归于尽。
结果我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没猜中,至于到底怎样了各位还是自己去看吧。
我想说的是那段预告片里导演纠结好久最终还是放出来了的哭戏,小屏幕还好,大屏幕上看到这一幕真的很感慨,除了发型变了以外这货和8年前的拓海真是完全一样一点儿没变。
突然间真的好感动,竟然像旁边的小女生一样偷偷抹起眼泪。
好了不说个人感觉,只说这场戏。
十分钟的时间里有紧有松,飙车应该有的紧张刺激有了,撑起整个高潮的感情部分也表现得很到位,整个过程都做到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导演和摄像都功不可没,真的有让我有种在看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周董好莱坞没白混,头文字D也没白拍。
然后是我的心头大爱,天台的月光那一段歌舞。
在心艾看完照片拼图转过身发现浪子膏不见了的时候我就知道下面是惊喜时间了,拉上两块白布,玩儿手影玩儿电筒光线,这样的剧情在天台那样的背景设置下真是无比合理又意想不到。
这里就是我上文提到的电影音乐对电影的加分。
一首天台的月光,柔柔的钢琴,舒缓的旋律,有没有感觉到自己仿佛就站在天台之上,周围有一阵阵微风拂过,空气里弥漫了淡淡花香,天空上满天繁星好像伸手就能摘下,月光撒在你的身上,在地上倒映出模糊的轮廓,心爱的人也在身边,正牵着你的手浅浅一笑。
因为太喜欢,顺便附上歌词:天台月光撒 你翦影我傻知道自己配不上但我 守著光保护你那就像 捍卫这场美景一样风吹切不断 故事的发展属於我们的浪漫悄悄 被酝酿这天台的 月光 赐我 爱上 你的 力量说回电影,除了歌之外,还很喜欢那几个用电筒光拼成的字,心,艾,☆,♡真是瞬间被这份心意打动。
导演这是在教导广大男同胞,谁说耍浪漫一定得有钱,看看人浪子膏,从头到尾需要花钱的就一朵玫瑰。
哎,不行,越写越有脑残粉嫌疑了,得打住。
总之这真是导演的诚意之作,它也有不好,也有缺陷,还是那句话,有遗憾下次弥补,有缺陷下次努力,至少也得给个机会吧。
最后的最后,看到好多人在纠结心艾的配音,我在电影院也好纠结。
所以必须吐槽一句:导演你真是有点恶趣味呀导演...只顾你喜欢了也不考虑下群众的心声...
虽然《天台爱情》因为周杰伦想要集中展现自己唱歌、跳舞、飙车等各种才艺而被搅乱了格局,造成了一种满眼都是周杰伦的错觉,可是作为一部以周杰伦为卖点的粉丝电影,观众走进电影院,难道不就是去看周杰伦的吗?
“周杰伦电影”卖的就是周杰伦 在开始评价《天台爱情》之前,让我们先来弄清楚这部影片的定位。
即便周杰伦此前已经靠《不能说的秘密》获得了一些金马奖,他也绝对不算是一个专业电影人。
对周杰伦来说电影和他的歌一样,是他表达自我的工具,而之所以一再涉猎电影界,只不过因为电影是可以容纳更多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
周董作为一个对各个领域都充满好奇心和挑战欲的青年,想要通过一部电影来集中展示自己的各种才华,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行为。
因此,在评价《天台爱情》时,请不要冲动的拿周杰伦的导演水平和陈可辛、周星驰去比较,在娱乐圈周杰伦和他们根本不是一个工种。
其次不要以嫌弃周杰伦耍帅次数太多而给《天台》差评,因为卖周董的帅是本片作为一部粉丝电影的先决条件。
“粉丝电影”作为近5年最火的电影新类型,从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市场定位。
比如说《小时代》就是要卖给郭敬明的读者,《孤岛惊魂》则要卖给杨幂(微博)(微信号:miniyangmi)的粉丝,《暮光之城》卖爱着两个“大方脸”的青年,《饥饿游戏》则卖给那些讨厌《暮光之城》的叛逆分子。
所以,《天台爱情》如果不以周杰伦为卖点,难道要去卖曾志伟(微博) 吗?
从电影产出价值的能力上来看,“粉丝电影”作为一项暴利作业,近几年在好莱坞倍受大制片商们的青睐,那些愿意搭帐篷去影院门口站一宿等首映的少年们,让粉丝片儿从电影产业链的底端一路奔向上游。
在中国,周杰伦拥有恐怖数量级的粉丝队伍,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天台爱情》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诉求,它要满足的就是周杰伦的表现欲和海量粉丝的追捧欲。
而身兼编剧、导演、主演、音乐于一身的周杰伦,即便专横的将电影中的一切都打上周氏标签也无可厚非。
因为对那些会买票来看电影的人来说,他们走进影院为的就是看周杰伦,而对于花80块钱走进影院又嫌周杰伦出现的次数太多的朋友,你们完全可以去看《盲探》啊。
填补歌舞喜剧类型片空白 周董赢了明确了这两个前提,客观的评价才得以展开。
首先,《天台》无论从构思上还是从制作水准上来说,都远远高出了一般华语电影的水平。
周杰伦动用了两岸三地最顶尖的幕后团队来实现他天马行空的想象。
美国60年代嬉皮文化与中国民间艺术的混搭、通过群体歌舞来推进剧情发展的尝试、构建封闭场景进行舞台化表演的创意等等,应该说这些大胆的实验都是周杰伦为华语电影进步作出的贡献,并且除了周杰伦,现阶段也没有其它哪个导演具备做这个实验的素质和资本。
虽然对于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这种尝试还是有些过于前卫,但对周杰伦这样一个把全部追求都放在“做别人没做过的事”上的青年,仅从《天台》填补了歌舞喜剧类型片在华语市场上的空白这一点上来看,周董就已经成功了。
无所畏惧的自恋才是真实的周杰伦最后,让我们来谈谈《天台》被诟病最多的自恋问题。
从小生活在底层的周杰伦历来都带着一种“痞子英雄”的气质,看看他早年间写的那些歌就知道,什么双节棍、李小龙、在我的地盘你就得听我的……完全是一副邵氏武侠片看多了的气场。
现实中的周杰伦,也时刻用这种江湖性格来要求自己,他不掩饰自己性格的瑕疵,且沉迷于某几个痞子气十足的感叹词。
他会在成名后不管干什么都带上刘畊宏、柯有伦(微博)、南拳妈妈(微博)等一票兄弟,因为这对他来说最能体现个人价值。
而与女神主播侯佩岑的恋情,则更加符合他在心中为自己定制的英雄形象,用徐皓峰老师的话说,周董有“一种泼皮贱像的审美”,所以在电影中我们会看到“浪子膏”的主要日程就是打架,耍贫,带着傻兄弟们满街瞎逛,以及泡一个自己高攀不上的淑女。
而在周杰伦看来,这个形象实现起来的外在条件,就是要从各个角度看都有一种不经意的帅!
周杰伦的目的,只是要用这种夸张到自己都想笑的混混做派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冲突,因为当年的自己正是靠着这种“无所畏惧的自恋”才博得了大众的好感。
这就好比,陈坤(微博)(微信号:Chenkun_Chenkun)如果不在电视上和谢霆锋打架,我们根本不会知道原来“逼装到深处就会变可爱”的道理一样,如果周杰伦不是坚持自恋的说:“我觉得我很屌,怎样?
”,那我们看到的就不是周杰伦,而是刘德华了。
原文:http://ent.qq.com/zt2013/yprzl/num37.htm
周杰伦做导演跟那些大神比起来略稚嫩,但目前看来这位如果努力会有前途。
《天台爱情》票房过了1.2亿。
小众化的歌舞片票房能这样,周董应该去烧高香,真心。
观众进影院看的是故事、多花哨的设计也要围绕故事转。
这点本片做的不错。
不象某些导演就知道宣扬浮夸的场景、动作和二到姥姥家的台词(《夜宴》、《十面埋伏》、《无极》说的就是你们!
)。
词曲都清新流畅,舞嘛……差强人意。
《天台》的选角很有意思,这个重点说。
女主角清纯漂亮,但被矫情的配音拖了后腿。
请徐帆是因为她不但是影后,更是京剧青衣出身,唱、做都有优势。
钟镇涛也是歌手出身,演戏也还行。
结尾的彩蛋:姜大卫扮演的老年浪子高出现那里很好玩。
前几年网上流传过一张姜sir年轻时的照片,很多人看后说周杰伦跟他很像。
这明显被周知道了,所以找姜大卫打了这一分钟的酱油,很有“笑果”。
八卦:年近六旬的黑老大扮演者王学圻是周杰伦的粉丝。
被爱豆请来演电影,估计他很哈皮。
《天台爱情》是部特别的电影,特别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类型,更在于它所表现的故事。
那是一座不存在的城市,一群更像生活在邵氏老片里的天台人,完全脱离于现实情境。
在架空历史和现实的背后,《天台爱情》与高歌猛进的内地市场没有太大关系,只与周杰伦有关。
片中人物很“台”,美工等幕后环节也很“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台湾制造的延续(一些主打本土元素的票房电影),但如果深究原因,《天台爱情》更多是周杰伦的一朝梦圆。
当初,《艋舺》感谢了周杰伦,原因正是周杰伦有意投拍电影,后来撤出。
或许,那时的周杰伦尚未想过从音乐人真正转为电影人,同时还对自身形象有所顾虑。
时过境迁,当他不再是昔日的超级偶像,钮承泽和《艋舺》也已经一炮走红。
再来拍摄《天台爱情》,除了呈现几近艋舺的黄昏怀旧梦,周杰伦似乎还是没能放下天王偶像的身段,也放不开手脚。
当电影片名从《天台》改成《天台爱情》,那意味着类型标签的确定——更准确的说是歌舞爱情片。
可惜,故事陈旧俗套不说,救美之类的戏码完全是青春少年的白日梦,更何况,周杰伦似乎没有弄清楚歌舞片该怎么拍,那毕竟不是拍摄歌曲MV。
电影前半段不加节制,但还能接受。
后半段突然甩开了歌舞片,朝帮派匪徒片走去,当真是车速失控。
尤其是那段又臭又长的飞车戏,不免让人怀疑,周杰伦到底是有多怀念《头文字D》(第一次当主演的电影经验)。
演自己的周杰伦就不说了,穷小子身份,正面、完美,每一秒钟都在耍酷。
影片女主角是一大失败,好好的花瓶都当不好,尤其是破门而入的那句娇嗔怒斥,足以让全场观众爆笑。
如果做一个直观比较,当拥有了更多的资源,又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沉淀,周杰伦反而是退步了,《天台爱情》尚不如清新小调的《不能说的秘密》。
电影的硬货上不去,周杰伦的形象又下不来。
说来说去,他还是放不开。
【南方都市报】
周杰伦刚出道时,性格顽逆,曲风邪异,给乐坛吹入一阵新风,人人赞叹音乐天才崛起,十余年过去后的今天,多栖发展抽干了周董的精力和才华,唱片严重注水,多少歌迷摇头,只剩铁杆粉丝叫好。
《天台爱情》的叙事成色,也和周董的音乐事业共享相似的曲线,开头艳惊四座,中间渐渐滑进可期的大俗套里,但仍有值得咀嚼的细节,到了第三幕的高潮,已经一溃千里,仓促的转折的古怪的动机比比皆是,不忍卒睹,和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差了足足九又四分之三个档次。
角色太多,加上着墨过度,是《天台爱情》临近结尾渐趋溃败的祸首之一。
举个例子,王学圻饰演的老大,暴打私吞公款的手下,对主角说自己看重义气,无可厚非,但看到后来,他将红毛扫地出门,便显得这铺垫多余,直接做了就好,何必多说一遍。
再说,严惩不讲义气的小弟,是“银幕黑帮老大”的脸谱化惯例,此性格铺垫,删除无妨。
何况该角色虽位高权重,在叙事中作用微乎其微,砍些出镜和对白,只会让节奏更明快。
毕竟台湾又不是好莱坞,非要大陆演员戏份达到多少才能算“合拍片”。
影片有两个戏剧意义上的反派,吊诡的是这两人脑子都好像少根弦。
一个明知女主和穷小子互有爱意,却一直不加阻拦,任两人感情升温到不离不弃,才用打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卑鄙手段拆散,接着连这点小秘密也瞒不住,于是有了那个荒诞场面:堂堂高帅富加救父恩人,竟要靠霸王硬上弓的方式与女主亲热,委实叫陈冠希们笑掉了大牙。
另一个的行动逻辑更加颠三倒四,明明和主角不共戴天,所作所为却如主角恩人一般:先是保护了女主的贞洁,接着帮主角手刃了情敌,最后以生命做代价,为两人的爱情升华添了最后一把柴火,简直是月老下凡。
片尾追车其实拍的不错,但在很多人眼里是莫名其妙的败笔,并不奇怪。
为什么很多警匪片以一场狂飙作结,大家觉得自然,因为全片都是激烈对抗,一脉相承。
《天台爱情》前面也有动作戏,都是无伤大雅的武打(就别提没武术功底的周董那几下花架子了),不客气的说只能算舞打,结尾这么郑重其事的来一场,影片基调拐了个锐角弯,观众不通漂移,绕不过去了。
其实从剧院首映开始,整段高潮戏的情绪都很成问题,太早严肃起来了,戏院劫持应该搞成《半斤八两》那种黑色幽默,从追车再开始煽情,而且不要炫大段《头文字D》式的车技,尽快过渡到舍命相撞的催泪瞬间,荒诞指数会直线下降。
雷劈观众半身麻,还数影片倒数第二个“四十年后重遇见”的场景,从逻辑来看,并不算不通,毕竟前因后果没交代,想象空间极大。
之所以雷人,还是情绪没调对频率。
这恍如隔世的碰巧遇上,比《泰坦尼克号》,《澳洲乱世情》的设计感还要强烈,充满强烈的传奇色彩。
影片虽是架空闹剧,但竭力营造一种似是而非的市井气息,类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追女仔”港片,和舞台质感的传奇味八竿子打不着,如今这么一衔接,好比看了大半截《北京遇上西雅图》,结尾突然转成《喜爱夜蒲》的调调。
穷小子与富贵女的爱情,是在天台顶眺望明月,心心相印的旖旎梦幻,以这种突兀的方式滑落到平庸,可叫人如何消受,只能全场哄笑了。
文/方聿南
如果你懂他,你会记得,花椰菜的阿郎就是六年前<不能说的秘密>里面的阿郎,一路走来从未改变.如果你懂他,你就会知道黑轮哄的是孩子现实里是歌舞亭老板刘畊宏的孩子,也是他的干儿子.如果你懂他,你会明白他为什么要把中医和点穴等穿插在电影中,还有兄弟情.很多东西,只要你懂他,你就会更加喜欢上他,喜欢上他呈现的这一切,并且庆幸,还好,还有他!
天台爱情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敢于提出对纯粹美好生活这样的世界的概念,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
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早已忘了他故事里实质上的80年代的美好。
巨大的变革已经让我们被金钱和名利浊流带往一条不归路。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住过天台里那样的棚户屋呢,PO主我是在那样的房子里住过10年的,就在那样的房子里长大,我们大杂院里的人和天台里的人一样,大家会一起吃饭,一起打牌,我小时候会在门外的香烟摊上看着买烟的路人经过,时不时还会经过推小车卖冰淇淋的老奶奶,我也因为买冰淇淋而走丢过。
下午6点卖面包的老爷爷总是准时推着自行车带着面包来院里叫卖!
初夏的下午,对我很好的小哥哥总会在后院的花园外面给我讲奇怪的故事。
天台的预告片里的美好,我相信经历过那个美好年代的人都懂。
那时天很蓝,夜晚的天空很静谧,大人带着小孩子在天台乘凉,年轻的男女在夜色下谈情说爱,所谓美好,这就是周董想呈现给大家的一部分吧。
所以这股迷惑人心的洪流带走的我们的美好,是不是应该有人带我们审视,不是审视这个时代,更是审视自己的心境是不是还能那么纯粹。
纯粹的去喜欢一个人,而不是算计他能买多大的房子;纯粹的和爸妈或者亲友去吃个大排档,而不是讨论攀比家里小孩的成绩奥数考了多少分!
等等……失去的,是我们那样的被遗忘的心境,可是这个执拗的导演真的记得,预告片里的世界,那个搭出来的景,那个故事梗概,都让我欣喜不已,有人还在坚持寻找那种美好,世界就不会变得太坏吧。
曾志伟那标志性的沙哑嗓音永远都让人乐不可支
发胶
为什么 那么多人给五星?周杰伦为了炫耀胸肌之作,浪费时间!
周杰伦恨不得全片都塞入音乐以及歌舞场面,角色多半都是神经病,用心的小细节掩盖不住故事的乏善可陈。周杰伦从头到尾扮酷,让人恨不得冲进银幕揍死他,而女主角的表演是不是太惨了一点,至于片子里面的笑料,我擦,难笑的惊为天人!
烂尾了
这片像周杰伦为一张叫天台的新专辑拍的一个加长MV,却有着传统工整的好莱坞叙事节奏~放在20年前也不稀奇,但周杰伦善用人:自己的小伙伴、香港喜剧咖、台湾综艺咖和内地知性咖都恰到好处,歌舞虽多但编排的很可爱。色彩是最大亮点,摄影与美指功不可没。作为周杰伦的第二部作品相当不错了。三星半。
Angela baby 的外表下隐藏着杨幂的天籁嗓音!
虎头蛇尾,后面的剧情实在是太扯了,不忍直视。
看周杰伦导电影,总比听张艺谋唱歌靠谱些。而且除了确实MV的画面风格外,居然还是很有剧情的,这一点又赛过了不少号称专业导演的脑残片。只是周董的爱情和星爷的一样天真单纯,却不如人家自嘲得接地气些。也有可能是受美的太集结的女主影响,目测说她是XXX脸的已经长长一队了,名单里包括:杨颖+袁珊珊
今后再也不要说周董拍电影是不务正业了,这部电影拍完,下张专辑的十首歌和套拍MV都搞定了,顺便还能赚票房,何乐而不为……然则mv串烧和歌舞片真的是两回事,从演员到剧情到视效到造型一股浓浓中二风,结尾收束在“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意境中可真是……为了钟镇涛和姜大卫的卖老脸加到两星。
为我伦而看,这部加长版的mv挺合我的胃口的。
我是来看柯有伦的~这个片嘛开头还凑合,为神马演到后来配角们就没下文了。。自动尿遁了嘛??一开始我还在想周杰伦的好基友刘畊宏和浪花兄弟怎么没有参演,果然后面看到darren和刘的娃。。话说居然把尊叔拉出来演自己老年,某导演真的是厉害。。话话说女猪的脸真的是假得可以,怎么选的啊真是。。。
歌舞两星,阿郎一星,兄弟情一星,啊周的脑残粉再加一星。剧情和不能说的秘密比起来相当于没有了,但导演通过整个电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真心喜欢前面欢乐的气氛,笑点也很正。红毛表演太用力了让我始终不习惯呀
为昔日女神傅艺伟加一星!
1.画面不错 2.女主出现,尤其是声音出现以前都还能看 3.比起国内很多片子算是有诚意了吧 4.其他都很无奈 5.值两星半,但脑残粉把分拉太高了,所以保留一星
大红大绿……真的……挺难看的……周董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是为什么要这么消费自己,太自恋了么
意外的好看,音乐超级赞,整个人都跟着欢乐灿烂起来了。除了女主的戏路不太搭,俗称不是一个画风。
不是脑残粉的给四星
我操,竟然挺喜欢,我一定是发情了。正常人走过路过,可以错过。
我擦,水军这么凶猛?5星的近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