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电锯惊魂》的詹姆斯•温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以血浆和残暴为主要噱头,相反,暴力在这部影片中很内敛。
虽然杀了很多人,虽然每个人都死的很惨。
但是导演把更多的镜头给了一脸恐惧和无奈的杀人者,还有绝望至极的被杀者,而不仅仅是把镜头对准了断肢和枪孔。
不管是从整体的面上看,还是从每个镜头的点上看,故事的编排和镜头的设置都是多维的,并不是仅仅杀人爆头完事。
再加上影片令人绝望的结局,所以这部影片注定不会被很多人喜欢。
同时,其绚丽和张扬的电影技巧和视觉冲击又不会讨好影评人。
当然,这些并不会影响《非法制裁》是一部出色的电影。
《非法制裁》沿袭了莎翁复仇悲剧的经典套路,现代化城市背景使这个故事看起来更加可信。
即使怀疑其真实性,也不会因此而放弃观看。
这也正是本片编剧的过人之处。
同时,镜头语言也让人目眩。
影片中有大量的手持摄像,还有甩镜头。
在美国电影中这是很少见的。
车库追杀那个段落堪称经典。
不管是从摄像还是从导演的场面调度。
像前面提到的车库,影片的拍摄场景大都是在地形复杂的巷子,别墅,大型办公楼,废弃疯人院……这些场景错综复杂的摆设和层次无疑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拍摄难度。
在这些场景中,追逐或者寻找的戏比直接面对互相开枪的镜头多很多,这种设置虽然削弱了影片的视觉刺激力度,但是更吸引人。
中国电影《枪火》中也曾运用了大量这样的设置。
刨去这些绚丽的外衣,影片蕴藏着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
凯文•贝肯扮演的尼克•休姆是一个美国有钱人,他有着幸福而无聊的生活。
他有两个儿子,还有个好妻子。
但是某一天灾难降临,大儿子被当地的小混混打死。
按照法律小混混只能判三五年。
于是尼克•休姆决定自己动手报仇。
他杀了凶手,同时也开始了他和那群混混的战斗。
在后面的故事里,他杀掉了所有的混混,他却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小儿子也差点送命。
警察和法律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相对尴尬的角色,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尼克•休姆由一个公司的高层变成了杀人狂,这看似不可思议。
开始,他的身份是与秩序、形式、理性和一致性等相联系的,后面则表现出了暴力、迷狂、激情、非理性。
这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德里达认为,疯狂或者非理性和理性或者秩序之间不是对抗关系(福柯认为是对立的),而是延异关系,疯狂是理性的一个迂回式延搁,理性同样是疯狂的差异性要素,疯狂和理性不是处于一个深层的整齐匀称的二元对偶系统内,而是处在一个无止境的差异链条系统内,它们互相指涉,彼此进行着开放的、无拘无束的能指“嬉戏”。
尼克•休姆的所有出格的行为实际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也明白会出现的一切后果。
同时,理性也会让他更加不理性。
例如每当他想“我在干嘛”反思时,马上想到的是“我下一步要干嘛”。
事实上,理性只不过是对现实的要求和意图被延缓而已。
就像法律永远制止不了犯罪一样,理性也永远制止不了非理性。
理性的社会和理性的秩序能做到的也仅仅是维持这种“延缓”。
每当“自私”的非理性行为以“暴力”的面目出现,其实秩序还是不堪一击的。
例如杨佳的案子。
本来杀人受到社会的谴责。
出乎预料的是,他竟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
民众不至于好坏不分吧。
片名:非法制裁 英文片名:Death Sentence 国家/地区:美国 发行:20世纪福克斯 20th Century Fox 导演: 詹姆斯•温 James Wan : 主演: 凯文•贝肯Kevin Bacon 艾莎•泰勒Aisha Tyler 加内特•赫德伦 Garrett Hedlun 约翰•古德曼John Goodman 凯莉•普雷斯顿Kelly Preston 分级:美国R 片长:110分钟 上映时间:2007年8月31日2008-9-5于长沙科教新村独立影评人:魏晓波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
“当一个人复仇之前,他其实已经杀了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当仇恨占据自己的全部之后,就成了一个躯壳,以暴易暴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上帝早已给他们判了死刑。
“这句话用在这本片子里并不恰当,他首先也是希望诉求于法律的,在法律无效的情况下,也即是这个社会的公正机制出了问题的时候,他才走上这条路。
很多年之前,有个女人叫秋菊,她不停的上访,就是为了要追求公正。
很多年之后,有个男人叫姜文,他说你们不要下跪,我只要公正公正公正。
当这个世界丧失那些人类基本的真理之后,你在规则下无法获得解决的时候,或者说你是一个同大环境相比能放弃的人员,或者说你是一个弱势人员,要么跪着收钱,……,要么拿枪来自己取回本来应该属于你,属于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
所以所谓的律师,所谓的女警,所谓的法官,等等,都不能给你公正的时候,那么只好你给他们一个公正。
北京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就叫做“你会怎么办”?
纪录一些普通人遇到一些偶然事件,然后被这些偶然事件改变一生的命运。
比如说,一个即将办婚礼的男孩,骑车路上被风筝刮倒,造成重度残疾,如果你是骑车的男孩,你会怎么办?
你是即将与男孩举办婚礼的女孩,你会怎么办?
如果那位放风筝的老人,你会怎么办?
逃脱、面对、承担?
自己还好办,家人怎么办?
世界上的一种动物叫人类,人类把自己的大圈子叫做社会,中圈子叫做阶级,小圈子叫做团体,用现在的说法,人人都活在大大小小的圈子里。
每个圈子有自己的规则、门槛、交往方式。
某些圈子互相交错,某些圈子永远碰不到一起,某山村的农民不知道有豆瓣这个东西,老学究永远不明白小青年为什么喜欢K药,但是上帝总不会忘记开玩笑的,于是大大小小的圈子总会撞起来,碰撞经常会产生激烈的火花,无数故事、小说由此展开。
Nick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精英,甚至没象中国父亲一样打过自己的儿子,一个偶然事件,把他变成了杀人王,这偶然事件是:黑团体恰好选中他的儿子作为祭品,法律又不能给予公正的惩罚,于是,Nick在战战兢兢中开始他的复仇之旅。
中产这个圈子奉行公平、竞争、法律这些东西,黑团体这个圈子奉行暴力、掠夺、以牙还牙,一个中产精英,如何用黑团体的方法来对付黑团体呢?
Nick因为仇恨杀了第一个罪犯,回家痛哭,既痛哭自己的丧子,又痛哭自己的杀人行为,接着,为自保杀了第二个罪犯,这时候开始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走了,在黑团体侵犯了他的家人后,Nick知道自己无可挽回了,“以暴制暴不是好方法,但是是唯一的方法,杀光拉倒”,Nick的想法也就是观众的想法,老婆孩子都不行了,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Nick的境遇与武侠小说里的武痴有些相似了,武痴们不再需要普通人那个圈子的感情,于是把老婆孩子宰了,投入无止境的武学圣殿。
Nick不再顾忌,买枪、杀人、剃个超朋克的头,你想不到几天前还是某公司的VP,今天就怀着仇恨、穿上皮衣、带一包枪去杀人。
杀完人了,一身轻松,Billy对Nick说,“看看你,你和我们有什么区别?
我们把你变成杀人恶魔了”,Nick没说话,其实他还是不承认的,他踉踉跄跄回到家里,看着儿子老婆的录像,心里说:“不是我想杀,我是被逼的!
”另外有一个电影叫《金刚》,金刚原是自己圈子里的霸主,享受人民的敬奉,强大到单挑了三条恐龙,可是一个偶然事件,这个偶然事件有两个部分:女人的暧昧、人类的贪婪,金刚离开了自己的圈子来到了人类的圈子,金刚的圈子有暴力,人类靠机枪大炮可以更暴力,人类圈子还有金刚圈子所没有的欲望、贪婪、法律、商业、组织等等,结局如你所想:金刚死了。
好的,故事结束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电影是虚构的,Nick的力气和枪法都很惊人,连干几个坏分子,你呢?
送上门去死?
在北京的上访村里,有一些原本是医生、律师、教师的人,某些偶然让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壮大,可是,一场疾病、一场意外,就能把一个中产家庭打回赤贫,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
如果无意中和白道、黑道惹上了,你该怎么办?
以暴制暴来着就是比理智的法律制裁爽,特别是在法律无法解决的时候。
但复仇题材几乎被玩儿烂了,佳作也很多,这一部出彩在视觉上。
还是那句话,故事就这么些故事,看你怎么把它讲好。
一上来是DV的家庭回忆,俗套,但很温馨,把反差拉大;主角大儿子被杀的那部分处理的很冷峻,远景镜头和合理的利用景深把那残忍和无助慌张放大;男主角走上绝路的第一步,杀了其中一个凶手,不得不说片子演员选的真好,演技也出色。
从面相上看上受气包的外壳下透着一股狠劲儿,对儿子被杀和杀人时的表演处理也恰到好处,让整角色变得很可信;之后经典的车库追逐戏开始了,非常见功力。
喜欢动作片的人,《谍影重重》系列应该都不会错过,其中的追逐戏被誉为经典,特别是2、3部。
那什么手提摄影,炫到人头晕的剪辑。
被所谓的学院派和大众所肯定,但这一部《death sentence》与其相比就是两个极端,用长镜头来处理紧张感,没有杜琪峰的诗意,很真实血腥和暴力; 需要另起一段,是因为让我吃惊的是,二儿子和老婆也死了,而且是片子的中段,看来重头戏就放在最后的大屠杀了,所有情节都梳理清了,拿起枪,削发,杀!!!!!!!!
这片子在IMDB的上的评分较高,粗略看了一下老外们的想法,涉及到阶级矛盾、人性、法制健全性的片子都是相对热门的,可能是噱头,给人提供多一些谈资。
现实的中的矛盾被如此激化的毕竟是少之又少,或许满足自己内心一些小邪恶才是真的。
杀人是会上瘾的吧 最近才知道james wan也是个华人,他是谁?
就是大名鼎鼎的电锯惊魂1的导演。
少数在好莱坞有地位的恐怖片制作人。
众所周知恐怖片要得到广泛好评是很难的,因为一提到恐怖片就自然而言的和B级和粗制滥造挂上边儿了。
再加上恐怖片往往又和主流思想有着很大的冲突,这种冲突既是优势又是劣势,把握好了一片赞誉把握不好适得其反。
总结一下恐怖片好评成功要素: 1 主角要变态,内心情感一定要复杂,要有暴力倾向,小时候受过心灵上受过伤害最好,切忌不要完全被动挨打完全无助状 2 脏话和血浆一定要够,最好加点儿情色, 角色之间的互动一定要频繁,也就是虐。
3 一定要涉及人性,不然片子再爽也没用,人家会骂你太肤浅。
最好是牵扯到家庭,什么父子相残啦,相互报仇啦,当然,要注意尺度。
也可以是陌生人之前的残忍,也就是目的性不强的变态,单纯的暴力。
切忌什么情杀,为钱杀,片子出来肯定被骂。
好了 说够了 累了 眼睛都花了
说真的,这部电影能有7.2分真的夸张,那个警察足以拉低整个电影到6分以下,全程不去抓坏人,整天怪男主怎么样怎么样,脑子正常的警察会这样?
还有男主也是奇葩,既然杀了黑帮的人就应该知道会被复仇,还不跑?
至少安顿一下妻儿吧?
在家等人来杀?
美国是没有警察了吗?
发生了一起恶劣凶杀案,杀人犯却悠闲的在大街上开枪,在酒吧里喝酒,还特么跑到男主的公司了都不抓,我是真的服了。
1.男主展现出的搏斗tipps:按响所有汽车报警器以混淆视听;用自己的汽车钥匙解锁吸引他人注意;抢到手枪后先放空子弹;车门压脑壳,一边揍人一边倒车顺便踹破挡风玻璃逃命。
怀疑男主有过特殊部队/武装经验,才有这么出色的反应能力。
2.不要讲什么复仇没有赢家,什么死了的人也活不过来一类的屁话。
我不需要赢,杀死你是消散我的情绪的唯一方式。
没有你,对我才重要。
3.驾驶跟游泳一样,必要的时候能保命。
4.暴力是世界运转的本质,也是极端情况下唯一能保命的东西。
5.如果美好,干净必须和脆弱捆绑,我选择丑陋而满身泥泞,摸爬滚打毫不优雅但强韧地活下去。
可怕比可爱好。
6.如果某个牲口伤害了你,让你感到痛苦万分,甚至没有继续活下去的意义。
拿起刀,把他给予你的一笔一划全还回去。
还回去之后你才有资格再考虑要不要选择放弃生命。
7.以暴制暴当然有equilibrium。
只要是压倒性的暴力。
8.核武器的最佳使用方式是不使用。
9.先撩者贱。
10.如果考虑不清楚复杂问题就用奥卡姆剃刀。
最粗暴的答案很多时候最接近真理。
片子是一出复仇的故事,整个片子看下来,男主角确实很无奈,很痛苦,是啊,换谁谁能不郁闷?
首先儿子被杀,没记错的话还有个老头被杀,然后杀人犯没啥大事。。。
这点我觉得还能理解,可能这帮警察确实太垃圾,凶器都找不着,无法定罪。
然而,闹市区,商业街,一群劫匪拿着重型武器追杀男主角,警方一直都没出现,直到人家都打完了才听到警笛声。
大反派甚至都不用戴面具,大摇大摆拿着重型武器在闹市区大开杀戒,警方屁都不放一个,让男主角算了。。。。
但是特么还没完,男主角全家被灭口,男主角侥幸生还,警方继续让男主角算了,我真的不能忍了,一个中产阶级白人家庭被灭口,两个保护男主角的警察被残忍杀害,这种就算在哪里爆出来绝对是爆炸性轰动性的新闻警方居然又是屁都不敢放一个,继续让男主角忍,忍你妹啊,你们这些警察存在意义就是摆设,就是为了烘托男主角别无他用。。。
看完之后,我只想说,警察们,你们丢不丢人?
然后编剧,麻烦编故事用点心好么,你至少把条理逻辑理通顺了,再去歌颂你那勇敢无敌大无畏的主角。。。。。。。。。
前言公平这种东西,别人永远都不可能给你,公平是自己给自己的!
最近没有好看的恐怖片,于是搜了一下温导新作合适上映,结果发现这部自己没看过的电影!
对于这部电影从剧情的紧凑性和复仇的过隐程度来评价,给五星!
以下涉及剧透,不喜者慎入!
1. 从最开始渲染四口之家的和谐美满来看,就知道这是一个铺垫,后面必然家破人亡啊!
国内外电影惯用的梗,强烈的反差对比,以增加观众对剧情发展的认同性。
2. 在加油站儿子出事之前,父亲和母亲在加油站通电话时,埋下一个伏笔,父亲说:but of course we may never see our son again. 这简直是一语成谶!
3. 儿子死后在辨认罪犯时,他都不愿意看罪犯的脸,这也表明了他极度的憎恨。
当律师告知这个情况很可能会轻判的时候,这个暴力的种子种下了!
4. 在法庭上,父亲看到罪犯那满不在乎的嘲笑时,那憎恨的眼神让他决定放弃法律的武器,他准备用自己的武器为儿子报仇!
于是他放弃了作证,他觉得把这个人关起来一阵子,相当于保护他了!
5. 从法庭上他已经决定要自己杀掉这个凶手,我能理解为了剧情需要,他的老婆必须死,以此燃起他复仇的烈火。
但是从心理学和逻辑学来说,他作为一个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后面的剧情透露他是某集团副总裁),他应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并且他从法庭放弃作证并跟踪凶手的行为说明他开始计划杀掉凶手,那么问题来了!!!
最为一个有着缜密思维和逻辑的人,在有计划的杀人前,应该会想到自己家人的安全问题,毕竟他看到了对方是一个小型黑帮组织!
因此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他在复仇前不把自己的家人先送走呢!!!
前面这些铺垫都是为了说明他意识到法律无法给他公平了,那就是计划杀人,蓄意谋杀,那么至少要有准备啊,毕竟不是冲动型杀人啊!
6. OK,上面让我不解的问题我也只时从逻辑和心理上质疑一下,但是想要解释也可以牵强地说是创伤后遗症,导致他思考不全面……吧啦吧啦……whatever!!
我能理解,如果他思考太全面,后面的剧情怎么发展呢!
7. 于是他经过联系,费力的杀死了凶手,没想到这却惹恼了黑帮,于是即使在警察的保护下,他们一家三口依然中枪,妻子死亡,儿子昏迷不醒,只有他还活着!
8. 万念俱焚的他决定自己给自己一个公平的裁决!
他逃出医院,思路清晰的先取出好多钱,然后购买武器9. 在武器这段上也有一个伏笔,就是卖武器的胖子和黑帮头目之前的关系,从黑帮小头目去买武器时起,我就一直猜测他们的关系,毕竟作为一个军火商,他孤身一人,没有队友,并且对买家态度相当的恶劣,这种恶劣不是随意对人的那种,透着一种熟悉感,就好像他笃定黑帮头目不会杀他,我在猜他的底牌是什么,并且在猜他会不会拿枪杀掉军火商!
于是后面的剧情当我恍然大悟,原来黑帮头目是军火商的儿子,但他对儿子的态度和男主对儿子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在他去找自己儿子的时候达到一个和谐的点,那就是不管怎样他还是爱自己的儿子的!
但是,注意但是!
爱不是你可以随意对待亲人的理由,爱他并不能磨平你对他的伤害,因此当军火商找到儿子报信却被儿子杀掉时,我一点都不惊讶,他终于用他爸爸的枪解决了自己的痛苦!
10. 当他联系好这些枪的用法后孤身一闯魔窟了,我给五星也是因为接下来过瘾的剧情了!
我觉得这部电影也可以译名叫:集团高管孤身闯魔窟!!
不追究那些逻辑上的细节,这是一部非常棒的复仇电影,整个电影中都有一种张力存在。
我之前一直觉得男主不够凶,从长相来说太过老实,很小资的感觉!
但是在结尾时他的光头配上他憎恶冷漠的眼神,超凶!!
结局就不剧透了,我觉得结局很完整了!
好吧还是有一点点开放的!
whatever!
既然国家机器失效,我们就有理由做些什么片子对比度被刻意调得很高 黑白分明 中间灰度层次减少于是人没有永远处在中间的可能 不走入黑 就走向白主角的名字叫hume,听起来很像human(人类),与之相对的是animal电影里的黑帮就被叫做animal影片最后当animal和human坐在一起,animal对human说: you look like one of us人类掏出枪,气氛中弥散着一种滑稽而又无奈的黑色幽默不知道为什么电影让我想起了911 当我们无缘无故受到伤害时,我们本能的就要去伤害别人这种复仇模式似乎很早就被植入了我们的脑子不管复仇对向是谁,复仇的后果是什么复仇行为本身能带给我们慰藉它类似于一种修复伤口的仪式仪式一旦开始就没有办法停下来此刻仍在继续...当主角被迫将他的车停入一个郊区的加油站的时候前景是一个推着购物车的流浪汉在垃圾箱里找东西,购物车、流浪汉、中产阶级在此刻的画面交汇他们都是美国资本社会的代表性产物关于流浪汉和中产阶级他们有各自的生活区域,可以老死不相往来此时似乎是谁踩过界了 气氛开始紧张当前景中的流浪汉推着车走开时 他后面的墙上贴着这样的单词——dead end这似乎预示着从此刻开始电影走向一条看不到出路的死胡同死亡就在此刻降临导演如此设计 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相信这些流浪汉和那些黑帮仔都是这个物质世界腐朽后的产物他们生活在最底层他们需要向这个社会报复但作为电影主人公只是一个混得比较好的打工仔而已他的身份并不具有代表性或者说我们更愿意看到遭到报复的是某位投机取巧的政治家,或是操控政治的金融巨头而遭受这一切的却是一个对社会构建没有什么概念的公司副主管他是社会精英只是因为他适应了这个社会而不是因为他刻意构建了这个社会于是这种事如果发生在他的身上 我们多少会觉得有点不公平于是复仇成为我们心灵的唯一出路而因为一切都起源一种胸中不平的情绪 所以也就无法进入关于社会构建这样的讨论于是找不到本源的发泄只能以死亡结束 且找不到出路我甚至愿意认为 主人公的办公地点就是世贸大厦 他成为世贸的索引而当世贸被毁后 美国做的一系列反恐 只是一种没有多少道理的情绪发泄所以反恐到今天 很多美国民众都看不到出路甚至看不到尽头 他们发现自己走入了一场复仇的游戏 无法自拔当然和大多数故事一样 故事的最后留下了希望 主人公的小儿子奇迹般的活着我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干净留下一个纯净的世界留给后代在主人公儿子的设置上也很有意思大儿子比较优秀 小儿子比较平庸小儿子一直活在大儿子的阴影下 经常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愤怒而最后 大的死了 小的却活着这仿佛在告诉我们 这个世界不需要有精英精英是一种意识 是不平等的根源此外我觉得电影设置上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就是当黑帮头 开枪杀主人公时 没有打中要害就走了 这让我在逻辑上很难受 如果我是穷凶极恶的歹徒 没打中要害的情况下一定会补上两枪 电影里好像黑帮头故意放主人公一条生路似的 所以如果是我的话 我会在他正准备开第二枪的时候 加入警笛声 警察的到来阻止歹徒的行动 这样情节设置上会显得比较合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好好看看的电影以上纯属个人看法
非常非常惊艳的电影!!!
从一开始歹徒出场,影片就进入的高潮,一直到最后!!!!
动作场面安排合理,场面设计不落俗套!
有关汽车的动作戏份充满想象力!!!
贝肯的表演更是一流!!!
中间一段长镜头让人尖叫!!!
又非常巧妙的融合了詹姆斯温喜欢的元素!!
影片内涵也不错,可以使美国法律的问题,也可以是人性!!
如果你对为什么环球会让詹姆斯温执导速7有疑问,这部影片给你完美的答案!!!!
弱智动作片。
首先要安排老婆孩子跑路,然后花至少一年时间储备武器弹药,摸清敌情。既然开始杀人,就不要想着冤有头债有主,该想的是斩草除根一气呵成。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之类,是在没勇气拔剑斩仇人的时候自我安慰的。
以暴制暴,哪里有枪卖
不理解
特拉维斯附体,三星半!
都不知道想演些什么
温子仁导演的非恐怖片,剧情很简单的以暴制暴的动作惊悚爽片。简单粗暴。7分
配乐拉出去毙了
背景音乐还行,剪辑还行,剧本较烂,对白莫名其妙,情节漏洞百出。
就喜欢以暴制暴
杀不死的赛亚人复仇记
行云流水 一些父子关系 一些中年危机(Garrett Hedlund 以后不许吴克造型!
今儿才发现编剧是电踞的编剧。
本来只想给一分的,但是还有一颗星是送给最后剃了光头的男猪的。我很萌光头啊
忒老套,智力不高
一个好父亲为子复仇成杀人狂魔也算英雄了,如果是我也要拿枪宣战。故事1星,复仇2星,血腥1星。另外觉得枪配置得:连发霰弹枪+AK47+手枪多把+手雷若干。
红了眼的父亲,在意识到正常途径不能除恶报仇的时候,果断后退一步,为的是求得心目中的结果、有些事看来还得自己亲自办——别惹父亲、别惹这种面相阴郁的父亲。一个有着杀子之痛的父亲怎么忽然就简单地放过仇人了呢?这明显不正常嘛,所以……嗯嗯,咱来看电影:可惜电影不好看——男主显然是一个相当规模公司的领导人物,智商理应、必须超群,第一步暂时在法律上放过凶手极明智,大家都在期待他后续的动作、期待他后续的有计划的精彩动作,不料这货而后全无策划、毫无思考、鲁莽脑残、不合常理,以致在失去长子后自己害死妻子、害惨次子——然后似乎聪明了一点、不过从哪来的枪战战斗力?警察全程打酱油,蠢得不能再扯。跳着看的,再次证明豆瓣上的低分电影就是不行。
嗷!纯爷们神马的最没有抵抗能力了!大爱James Wan的拍摄角度和风格,长镜头闪瞎了我啊!Kevin Bacon也帅极了!但是爽过之后的结局伤感更甚,警察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詹姆斯温一般不会让人失望
冲动是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