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看,剧情跟以前的电影还有点像简直就是换了个皮都是大头儿子在原来的世界并不开心,然后就突然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然后原本感觉挺好后来又遇到了困难然后小偷爸爸挺身而出,全篇结束,这不就是那个什么俄罗斯的剧情吗?
编剧一点心意都没有,我也是服了求求你,学学隔壁熊出没吧真的是太敷衍了,炒冷饭就炒冷饭还要炒一个豆瓣评分只有4点多分的东西看这玩意儿简直浪费时间我都能知道下一部编剧要写什么了,这个是未来,那以后就说大头儿子穿越到古代好了呗反正就这样套公式就行了总会有小孩去看是吧?
我是一个人单独看的,说实话,如果我也有孩子并且带孩子一起看的话,我会有压力。
影片名字叫《完美爸爸》,里面也表达出大头儿子想要完美爸爸,里面甚至还有同学间对爸爸的互相攀比,如果都是家长看的话,怎么能没有压力,而且传达的价值观也不好,起码不该给孩子灌输这些吧,或者你在结尾告诉大家不要攀比。
影片最有意思的事情是里面的完美爸爸黑化的过渡,完美爸爸发现不能让其他人破坏自己的虚拟世界,否则他就不能当大头儿子的完美爸爸了,毕竟他的出现就是为了这个完美爸爸的人设。
咦,有没有发现这剧情的类似,这就是鹤守月2.0啊。
《晴雅集》里的鹤守月是被幻化造出来的,并被告知永远-守护-公主,鹤守月就是AI,就是一字不落的执行。
《完美爸爸》里的完美爸爸是被虚拟出来的,并被告知要当大头儿子的完美爸爸,完美爸爸是小头爸爸设计出来的AI,也是是一字不落的执行。
《晴雅集》里鹤守月发现如果自己死了就没办法永远守护公主了,于是他又要释放大蛇,又要把其他斩蛇人都弄死,又要和大蛇融合。
《完美爸爸》里的完美爸爸发现如果自己的虚拟世界被破坏了,自己就没办法执行当完美爸爸的指令了,他必须把大头儿子留下来甚至把其他人都弄死。
导演你喜欢郭老四为什么不直接说,幸好我们发现了你在致敬他,《晴雅集》被强制下架了,你就用致敬的方式让大家回忆起来。
导演应该还看过挺多页游广告,各种吞食鲲在天上飞的那种,也被完美引用了。
所以我独自一人前来观看这部学龄前儿童动画片,也并不觉得枯燥。
对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剧上,觉得有一些有趣,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感受,但是这一次的大电影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想象非常的奇幻,真是脑洞大开。
另外就是孩子对的期盼,家长所面对的压力,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等都有很真实的刻画,完美爸爸虽然完美,但是它并不真实,他缺少了爱不完美的家长,对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剧上,觉得有一些有趣,但是也没有太多的感受,但是这一次的大电影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想象非常的奇幻,真是脑洞大开。
另外就是孩子对的期盼,家长所面对的压力,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等都有很真实的刻画,完美爸爸虽然完美,但是它并不真实,他缺少了爱不完美的家长,即使不完美,但他也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人,有真情和爱存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八岁的孩子流泪了,知不觉我也流泪了,很难说到底是哪一个情节触动了内心,但我们都渴望成为彼此心目中最完美的人。
即使不完美,我们也是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儿女即使不完美,但他也是孩子成长的见证人,有真情和爱存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八岁的孩子流泪了,知不觉我也流泪了,很难说到底是哪一个情节触动了内心,但我们都渴望成为彼此心目中最完美的人。
即使不完美,我们也是最好的父母,最好的儿女
就不能举报吗?
不要小头爸爸,要完美宝宝,然后结局肯定重申小头爸爸才是完美宝宝,回归现实,预告片没表明这个结局走向,强调冒险。
但强调冒险又是咋回事,那是一个随意想象随便变东西的世界,有什么冒险元素?
通过华丽空洞的画面来进行儿童教育和启蒙,这样的幼教思维或者启蒙思维到底咋回事?
低龄向动画的刻板制作观念。
说教式台词。
华丽而空洞。
炫彩夺目而肤浅造作。
凭借我三年素质教育积累的认知和语文素养,我虽然不知道我想怎么联结科技和亲情这两个笼统宽泛的主题,但我明白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于是我决定以亲情为基调,先赞美科技的便利,再转折点出中心思想,亲情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最后深化主题,只要合理利用,科技可以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诶?
城市生活?
刚刚是背了个公益广告吗?
好像偏题了……没关系,结尾就是要延伸)草稿拟好了,从哪开始写呢?
要不然就写我和我的爸爸怎么样?
我爸年纪轻轻看起来却像我们五十岁的教导主任,头发不多,还有polo衫和腰带也箍不住的啤酒肚。
但他是程序员,很赚钱,我们家住三层楼前后花园小桥流水景观独栋别墅。
他经常让我失望,哪哪都比不过我同学的爸爸,人家都是科学家啦宇航员啦很高级。
但他对我还是很关心的。
我知道他只是善于隐藏着自己的感情故意不想让我发现。
那天我闹脾气不小心一杯水把他的电脑泼了,他把我臭骂一顿,晚上却悄悄在我的牛仔裤屁股口袋里留了道歉和好的小纸条,还细心标了拼音,让我第一次认识到小头爸爸虽然不完美却很珍贵。
我在虚拟世界和完美爸爸疯玩的时候,要不是屁股痒了,还真想不到去掏那个口袋。
其实这要感谢我的妈妈,她禁止我饭前吃蛋糕,但允许我不换睡衣穿着牛仔裤睡觉,不然爸爸也没有机会悄悄地给我塞纸条。
我的妈妈没有名字,爸爸一般叫她“亲爱的”,或者“围裙妈妈”。
她很像我们五十岁教导主任他家五十岁的老婆。
她是家庭主妇,因为传统所以留着我外婆喜欢的唱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姚莉的同款发型,因为热爱家务所以从早到晚围裙不离身,因为臭美所以在家也穿高跟鞋,因为乐善好施所以即使她儿子和老公要死在虚拟世界就等她一个密码一个按键解救,她也要立即给懒到家里油盐酱醋大蒜什么都没有也不上超市也不点外卖却自信爆棚妄想自己做饭只好舔着脸来问我家借东借西的邻居送温暖。
她是金鱼的记忆,输完一串数字讲了几句话就忘记了要按哪个按键,这个重点鸡都记得她不记得。
她应该从来没用过电脑,不然要是她知道esc是退出 回车是输入,即使忘记按哪个键,也应该能推理出esc可以让我和爸爸逃离虚拟世界。
谈到鸡,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家在三层楼大别墅里“散养”了一只鸡,起名阿花,还给它系了个红色蝴蝶结,厕所里专门放了个采茶背的篓筐捉鸡,以防他乱跑到处拉史。
阿花很聪明,多亏它提醒爸爸,我被电脑吸进去了。
爸爸就说了一遍密码,它却能记住最后一个按键是esc退出。
可惜爪子太小没按下去,让妈妈按了个回车把自个儿连带棉花糖和阿花给送进虚拟世界了。
棉花糖和我就是刻板印象里的女孩和男孩。
她的房间都是粉色,都是玩偶,她喜欢玩过家家,她练体操,长大她要当世界冠军(妈妈给她鼓励和喜之郎);我的房间都是蓝色,我想要一把吉他,我要当太空人(爷爷奶奶可高兴了,给我爱吃的喜之郎果冻)(对不起 跳戏了……)虽然现在2021,但我们本质上还过着2001的生活。
进入正题。
说到科技的好处,首先就是我和棉花糖能够用平板聊天。
你问为什么不用其他同学都在用的小天才电话手表?
因为没给广告费。
六年级的小学生说什么流行语呢?
就15年的2333 886这种吧。
人工智能很流行,老师肯定喜欢,就定为主线吧!
给自己打造一个完美爸爸一个完美世界。
最近垃圾分类的话题也很热门,也写进去。
刚刚扣扣空间看见一条好笑的说说,扔垃圾结果被问“你是什么垃圾?
” 哈哈我也用进作文里面!
(偏题?
没关系,老师觉得好笑就能给高分)我们和完美爸爸在虚拟世界的故事就略过了,大家如果玩过城市建造游戏,再参考一下《无敌破坏王》《超人总动员》、机甲战士动画片,再回顾十年前语文英语书上和科技有关的充满01010和方块碎片的插图,大概能想象到是怎样的场景。
快进到大结局,由于爸爸的努力和他对我的信任(而不是“要坚强”)机智的我通过人工智能召唤出我的小头爸爸,并成功回到现实世界。
利用首尾呼应(人工智能向我提问“你想要什么”),排比(糖果海 音乐节 传统节日体验),类比(鲸鱼保护鲸鱼宝宝 我的小头爸爸保护我)等技巧,我领悟到温暖的亲情是冰冷的机器无法替代的。
最后,即使我爸爸经常惹我生气,但我还是为爸爸骄傲!
他聪明勇敢,还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科技引领进步,所以我爸爸是时代先锋,爸爸楷模,他才是我们班最令人羡慕的爸爸呢!
我爱我的爸爸!
你问我三年级怎么写得出千字文?
就是因为四百字是极限了,必须融合一些宏大宽泛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结合时事来凑字数并升华文章,比如航天、垃圾分类、人工智能、传统节日、城市规划等。
对不起老师,这篇作文我用尽毕生所学贴合主题抄抄凑凑融融梗,真的狗不下去了。
暑期档最新的动画电影《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已上映,电影的内容与题材,将一个在中国家庭传统文化较为忽视的情感——“父爱”用新的切入点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什么样的爸爸才算完美,聚焦现实问题的动画电影摆脱对过去“动画片”只是给小朋友看的固有思维,这是一部适合全家一起观赏的电影。
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每个人也都拥有心中的完美爸爸。
这是本片所聚焦的主题——“我的爸爸很了不起”。
本片的开始,使用了通俗又有共鸣的矛盾开场:大头儿子与同学们也在互相炫耀彼此的爸爸,宇航员、武术专家等等,那都是孩子们眼中了不起的大人物。
而小头爸爸的出场,毛手毛脚,甚至还演说着让人难以理解的AI知识与二进制,他没能让自己成为大头儿子的骄傲。
于是在故事中,把一个问题抛给了主人公,也抛给了所有的观众,“什么样的爸爸才算完美?
”这个问题,从妈妈的视角来看,那是一个家的主心骨,是那个大英雄。
在孩子的视角来看,是一个在做了不起的大事情的人。
但是这些汇总在一起,让我们不禁深思——妈妈似乎关注孩子的全部细枝末节的生活,而爸爸,变成了一个有距离感的人。
故事从小头爸爸的视角,开始剖析了关于父爱的表象与内核的探讨。
他用AI技术制作了一个系统里完美无瑕的父亲,智慧体贴身材健壮无所不能。
这些,是我们所看到的关于父爱表象的展示。
故事的最后,又是他这个不完美的爸爸,倚靠着一家人的团结破除了系统的束缚成功逃出程序。
而这个结局,则是关于感情内核的深入表达,家是一切源头的开始。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通过这段反英雄主义的探险经历,与观众一起体验了对于父爱多重的体验与内敛深刻的展示。
国民级经典IP,奇幻世界里的非一般父子情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是历时25年的经典IP,延续了四代人的经典动画故事,陪伴着我们从童年走到中年。
IP生命力的延续,是以时代力量的注入来维系的。
由中文在线联合出品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从制作层面上来看,更为精致的3D视觉效果,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设计,给了观众不同于以往版本的观影体验。
从剧情层面上看,也将当下热门的AI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剧情中,基于原本亲情电影故事主线,叠加了更富有想象力的科技奇幻空间,也拓展了观影的群体。
全新时代特色的融入,把家庭亲情的价值观,融合进“科技改变了生活但改变不了感情”这一情感态度的表达。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的生活节奏加快,许多东西都被技术手段所一一替代。
当观众望着大银幕,看着大头儿子被人工智能的完美爸爸所吸引,所伤害,所背叛。
最后与他一起反思,关于一个家的真正意义。
是爸爸妈妈的信任,是孩子与父母的帮助,是认真的一个拥抱,是面对苦难时的坚持。
我们终究会在影片里看到自己一闪而过的某个念头,或者某个也困惑过的问题。
曾经我们是不完美小孩,如今缓慢仓促的也成了不完美的父母。
只是我们对于那份藏在日常里,几乎从不表达的感情,发现的都是后知后觉,就像那个在大头儿子裤子口袋里看到的纸条,代表着每一个人为了家庭最真挚的努力。
陪弟弟看,不好看,电影院里只有一家人加上我们姐弟俩。
刚开始看就有银河守护者游戏的广告,打宇宙怪物吃金币,最后还有个胜利。。。
这都能变电影 就nm离谱,场景换来换去,不知道在干啥,还完美爸爸,完美爸爸就是带儿子在不同场景变来变去吗?
这也太肤浅了吧,完美?
完美个p,不知道想传递啥,浮于表面,儿子想要啥就变啥,如果我是大头儿子可能会一脸懵逼。
今天带儿子去看了这个电影。
现在的电影技术越做越好,故事也有亮点,可“围裙妈妈”这个人物的标签化太严重了。
动画片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都这么称呼她。
电影之外,谁要是在生活中称呼老婆或者母亲为“围裙妈妈”,人得多寒心。
这几个系列电影里,不管在日常生活、出国游玩、参加重要展会还是在对抗性的战斗中,妈妈都裹着一条围裙,连战斗装备都是锅铲。
编剧们觉得很幽默吗?
反正我看着觉得无比膈应。
虽然这个系列动画片出得比较早,以前的观众或许没太多较真意识。
但是,时代在进步,这种刻意的人物塑造已经非常不合时宜了。
每次儿子看完,我都要跟他解释,妈妈不是做饭和做家务的机器人,绝大多数妈妈像小头爸爸那样有自己的工作。
即使有些人是全职妈妈,但以围裙身份来框住她们,真的也不合适。
她们也可以很有趣,会花很多时间跟孩子玩耍、聊天。
希望制作团队以后可以改进。
事情发生在我女儿身上,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契机,当然,在谈论她为何会被动画片吓跑之余,我也有一些关于国产动画以及“在国内尚无分级制度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我分级”的心得体会想来分享,抛砖引玉,大家一起来聊聊。
下面开始正文。
如今每个周末,我都在家带孩子,无论有没有相关经验都应该明白,这是件“痛并快乐着”的使命……因为我自己是个喜欢跑影院看电影的人,于是很自然地也把这个习惯带给了孩子——观影时间+来回路上时间+其他潜在娱乐时间,总之,看电影是个可以陪孩子并且相当“杀时间”的好项目。
其实我女儿要再过几个月才满五周岁,但比较懂事了,从去年11月的《汪汪队立大功之超能救援》开始,我已经带她去影院看过近10部动画电影了,都还挺喜欢(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个人觉得不是非要精挑细选什么好片子去看,初步感觉别太糟糕的都可以,先用数量刷点基础再说)。
以上为故事背景。
上周六,我见《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有规模不小的点映,便像往常那样带着女儿去观影了。
并不是任何子供向动画电影我都会青睐,我平时在留意之余,还是会做些基本的判断和选择。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大电影系列,虽然是重启这个老IP之后的另一波魔改作品,许多观众已经不认了,但好歹央视动画的底子不算差,加上女儿也曾在电视上看过TV动画,于是就有了这次观影。
我小时候看的95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长这样——
不禁有些感慨,当年做工程设计师的小头爸爸,如今成了程序员,真是与时俱进的改变啊……尽管读到这里的朋友都不会介意剧透,但出于基本的负责态度和习惯,我还是加一句【下文剧透预警】。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用了一个很老套的亲子剧本:忙于开发人工智能程序的小头爸爸冷落了大头儿子,还相继搞砸了“家长开放日”活动与儿子的生日,大头儿子不禁希望自己能有个更酷更贴心的“完美爸爸”……第二天,小头爸爸向他介绍了自己刚开发完成的AI,并下达了“让大头儿子开心快乐”的指令,没想到,随后不久这个AI把大头儿子吸进了虚拟世界(别较真…)。
AI化身成了大头儿子幻想中的完美爸爸,让大头儿子开宇宙飞船、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肆意定制房间和街道,一天过遍所有节日……堪称无所不能。
稍微有些阅片量的观众,对这个剧本是不会有任何意外的,其所要传递的内核也就翻来覆去的那几样,可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来说,如此简单但画面和转折冲击力强的作品仍然足够新鲜。
果不其然,大头儿子在玩腻之后提出了“想回家”,而“人工智障”完美爸爸则要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大头儿子留在自己身边“让他快乐”),眼见劝阻不了,它便把大头儿子送去了按真实世界建模的虚拟空间,暂时欺骗成功后,又让假的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对大头儿子言听计从……直到大头儿子发现真相。
在这层“套娃”障眼法被揭穿后,出现了影片中第一场真正意义上具有惊悚意味的戏:完美爸爸在一脸略带机械式木然的微笑中,以“我想让你快乐”的名义,把大头儿子强行扣留了下来。
对成年观众而言,此幕只是带有些许惊悚性,谈不上多吓人,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不同了,我女儿直接被吓得扑进了我怀里……但这只是一瞬间的事,紧接着她还是看下去了——把她吓跑的,反而是后面看上去一点都不吓人的一幕。
明白自己被困虚拟世界的大头儿子,想办法向外发出了求救信号,并与小头爸爸约好了见面地点,通过两人各自的努力,大头儿子暂时甩开了完美爸爸,小头爸爸也成功进入虚拟世界,两人在红树林重逢相拥。
突然,我女儿起身向外走去,我愣了一下,才确认她是不想看了,要走。
此时片子已经放了一小时左右,算算时间也只剩二十多分钟的戏了,接下去大概会发生什么并不难猜,但我挺好奇故事最终的落点如何——反倒是我想把片子看完,无奈女儿去意已决,我劝了两三次无果,只好作罢。
这是她第一次没能在影院看完电影,我很好奇她为什么会被吓跑,通过一番询问和回答,我明白了缘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重逢确实很振奋,但接下去完美爸爸肯定会实施更加可怕的阻挠,她是被这种“可预见的未知恐惧感”吓走的。
就好比咱们有些人看恐怖片,碰到一些恐怖镜头或者明显的“高能预警”片段时,会蒙上眼睛不敢看(或者透过指缝看),而我女儿直接选择不看了……虽然貌似有些“胆小”,可不得不说,小家伙的逻辑联想力不错。
我原以为女儿的反应是个例,结果我今天去豆瓣上看了一圈,发现还有些孩子也被吓到了,大家的“惊吓点”可能不同,但都殊途同归。
应该怪电影么?
我觉得大可不必。
平心而论,《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完美爸爸》东拼西凑的剧本完成度还可以,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给孩子看没什么大问题(我确认过女儿只是当时有点怕,没留下啥心理阴影)……更大的问题在于,在咱们这个没有电影分级的环境下,观众自己应该做出怎样的分级选择?
以及电影能够力所能及地做出一些提醒?
在我小时候,动画片根本没有什么分级考虑,无论是引进的外国动画,还是上美出品为代表的国产动画,放什么就看什么——
倘若以今天的标准,充满政治隐喻和官场黑话的《葫芦小金刚》,以及包含各种成人元素的黑帮题材《特别车队》等作品,是绝对看不到的,更何况其他一些更知名的作品,如今也都有了“童年阴影”的美名。
我们那代人,就是在大人们“动画片都是给小孩子看的”观念笼罩下,一边委屈一边快乐地汲取着各类中外动画野蛮成长的。
我不想厚古薄今地说当时的环境就一定有多好,事实上,观众们普遍有了分级意识是好事,这是观念进步的表现,一些存在暴力、血腥等等成人向元素的动画作品,确实需要在少年儿童群体中做出限制。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家长在这件系统性的复杂事物面前,表现出了另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政行为,把许多本不该由动画来承担的罪责都推到了动画片头上,“受伤”最多的,当属是曾经最火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
动画本身没错,这个庞大和繁芜的责任,需要由动画制作方、审查部门、电视台、院线、家长等社会各界众多相关方共同背负起来并合理分担。
当然,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我今天只想简单谈谈院线影片方面的选择。
近些年国产动画的进步很大,针对各年龄段的各种类型作品都得到了极大丰富,在电影长片这块,自《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国产动画电影的关注度和待遇整体都上了一个台阶,也确实涌现了一批好作品,比如彩条屋的《大护法》《哪吒之魔童降世》,追光动画的《白蛇:缘起》《新神榜之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还没上映)等等。
追光动画那群小伙伴很有意思,我在一次访谈中听到,他们搞创作的动力之一,是想用作品证明“动画片并非一定是给孩子看的”,他们铆足了劲,想用青年向/成人向动画来证明自己的初衷,这其实能够代表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国动画人。
可我想说的是,少儿动画也有很多课要补,或者说更需要进步。
若不是因为女儿的关系,我恐怕也不会关注到这些子供向动画——诚然,现在的小朋友们,早已不止有“羊”和“熊”可以看了,但选择余地大大增加的同时,真正品质出众的好作品,反而很罕见。
我也不特别指名道姓,通过我平时的一些观察,现在给孩子看的动画,多数套着差不多的故事模板想方设法卖玩具,而且基本都透着股“反正给孩子看,简单搞一下就行”的味道,真正新奇有趣且寓教于乐的佳作很少……反正我女儿现在已经不太想看电视上的动画了……别总觉得孩子好糊弄,其实现在的小孩成长很快(比我们小时候早熟多了),这对动画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拿我女儿看过的院线电影来说吧,个人感觉《熊出没之狂野大陆》《海底小纵队:火焰之环》属于比较好的那档,《猪猪侠大电影·恐龙日记》等片子就差劲多了……可即便是“狂野大陆”这种我觉得还行的动画,实际也存在叙事粗糙等硬伤:最受欢迎的作品都尚且如此,其他同类作品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影响力大、品质好的青年向、成年向的动画作品确实应该关注,但优秀的子供向动画或许更值得鼓掌——而且我们要明白一点,电影分级中的“全龄段”作品并非是专给儿童看,而是指所有人都可以观看的。
在为国产动画送出衷心祝愿的同时,最后来简单讲几点自己的“分级”心得吧。
1、选片前,通过网站或购票平台,对一部片子进行基本了解,最好能看看简介和预告片(推介文可以少看),相信会有个基本的判断;2、带孩子的话最好还是看动画,孩子年龄比较大了再考虑真人电影,而动画电影也要看题材、IP和制作水平,像是蹭热门IP的、画面质感差的都别看;3、购票前先问问孩子/同伴的意见,并尽可能地摸清楚对方的喜好、尺度和特点,“个人分级”的好处在于,标准都是私人订制的;4、除非是自己去影院,否则,组队看电影通常更多是为了社交和休闲娱乐,“电影”并不是最要紧的,总会有更重要的东西存在。
对于我上述那些乱糟糟的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嘛?
【也欢迎关注我公号“有爱评论区”。
】
有幸在昨天第二十四届国际电影节上看到了该片,以一个孩她妈的角度说几句,不够专业请见谅!
看得出国产动画很用心了,画面上颜色绚丽丰富,情节上奇思妙想脑洞大开,我八岁的女儿从头到尾全神贯注的观看,在最后关头小头爸爸要献身救家人的情节时,她忍不住捂住嘴巴热冷盈眶,我想无疑是打动了孩子的,观后她也表示好看的。
一部受众群体是低龄儿童的动画片,我想这部影片算是佳作了,但是在如今梦工厂迪斯尼等诸多动画选择的同时,还是整体情节和设计都有雷同之感,父子之情也过于表象,所有事件的递进都在意料之中,毫无新意,如果最后一个镜头小头爸爸介绍完邪魅一笑,或许更让人意犹未尽了,当然儿童动画或许不该这样吧!
中国动画还是继续加油吧,撇去人家的影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人物性格,让更多孩子爱上我们的动画片!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4》把科技元素和家庭故事结合得很巧妙。大头儿子在虚拟世界和“完美爸爸”的经历,让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也让家长思考陪伴和成长的意义 。电影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大家真实的亲情才是最珍贵的,充满教育意义,很适合全家一起看 。
感觉还是挺适合小朋友的!知识和想象都不错!
这是大人看的吧,我孩子看时吓得直哭
这部是我长大后最后一部动画片电影,没有达到期待。
在孩子的想象力遇上人工智能,会碰撞出什么神奇火花?一个夜晚,因一整天的不顺利而伤心沮丧的大头儿子,无意间触发了小头爸爸正在编写的智能程序,意外地被带入了一个神秘的虚拟世界,那里边竟然住着一个“完美爸爸”!俩人一起穿越云朵、创建城市、住进太空舱,一起畅游糖果海、神奇乐园,大头儿子的所有心愿都被“完美爸爸”一一满足。然而,“完美”的表面背后,实则暗藏危机……
好看的
童年的回忆
陪孩子看,两星给电影,还有一星给阿花
满满的童年回忆。
太3D了,不是我童年的大头儿子了~但是对于小孩子看的动画片是合格的
带两个孩子一起去看的,我都从来不知道我看动画电影也能看哭。。。可能我太感性了吧,对孩子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不错
给大人看,太低幼。给孩子看,却又太惊悚。既想满足孩子爱看动画,又想满足大人对情节的刺激,最后不伦不类,大人觉得无聊、孩子觉得害怕。不如只抓好一个点
竟然被戳中了哭点……完美爸爸什么都好都很厉害,可以一起骑恐龙,可以一起玩游戏,可以指挥大鲸鱼,只有一样东西他没有,就是爱。
大人为孩子作出了选择。
带孩子看过了,孩子很喜欢,画面质感挺好😊
陪孩子看的超前点映,整体很乏味,后半段的反派演绎又吓哭了很多小朋友。不明白低幼向的动画片干嘛模仿这些东西。现在的大部分国产动画片真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写个好剧本这么难吗?还是说,这么烂都能卖票房,何必详细打磨浪费时间呢。
很好
这个我觉得还行啊,对孩子很有教育意义,我觉得对于孩子能学到一些东西的就是好的作品,孩子之前生气也总说我不要这个坏妈妈我要一个好妈妈,这个电影无疑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
物极必反,完美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人因为有血有肉有感情才称作人。其实不止孩子,成人有时候也会因为生活工作中各种不顺抱怨嫌弃关心自己的亲人,而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尽力去改变现状,对孩子有正确的引导,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大人不应该去左右控制他们,孩子也需要大人的尊重和信任。对大人和孩子都是一部很有观看意义的电影。
评论不要那么认真吧!孩子看了开心就好!我娃看的又笑又害怕的,娱乐一下这就够了!本来就是给小孩子看的,而且好多画面很美很炫目啊!孩子才不会像大人一样想那么多呢!什么价值观什么配音啥的!还是支持国产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