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电影,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观影者的眼球,但此片不同,开始几分钟就能够让人进入状态,慢慢沉浸于可爱又不失幽默的情节之中去,先看的第二部,在看的第一部,感到麦克菲也是难得的越做越好的影片。
推荐给同事之后的反应也是很不错,虽然是一部儿童影片,个人感觉是老少咸宜。
小孩们真好看,三分给电影一分给最后老太太和她的铃铛。
感觉比起第一部像月升王国了,虽然月升王国感觉是讲纯粹的小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单纯 憧憬。
服饰颜色变了的原因可能也是因为时代变了?
而这部剧的话细讲和第一部有点类似,剧情也有点老套。
但是也是补充了第一部的内容吧,比如说伯母迈克菲去过很多地方。
总的来说还是适合小朋友来看吧。
她说,我是nanny McPhee,小写的n,大写的P。
这部片子的年龄定位很奇特,给小朋友看吧,小朋友很难领会其中的某些深意;给成年人看吧,情节又嫌过于直线。
也许只有永远长不大或者不肯长大的成年小朋友才最适合吧。
但从另一面来讲,就是哪个年龄都适合看这个片子。
故事很单纯,度娘剧情简介如下:在战时的英国,魔法保姆麦克菲(艾玛·汤普森 饰)出现在一位焦头烂额的年轻母亲的门前,这位夫人名叫伊莎贝尔格林(玛吉· 吉伦哈尔饰),丈夫因战争在部队服役,她正努力经营着家中的农场。
在保姆麦克菲到来后,就发现格林太太的孩子们正在与两位刚从城里搬进家中的养尊处优的堂兄争斗不休。
同时,拥有农场一半产权的菲尔叔叔(瑞斯·伊凡斯 饰),因为现金吃紧,沉迷赌博,不择手段地试图说服伊莎贝尔卖出农场。
为了帮助这个家庭,通过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神奇事件,保姆麦克菲用她的魔法教给了五个孩子重要的人生课程。
勇气、爱心、决心、热情、勤奋、想象力和信念。
这七种重要的品质的传递,是麦克菲出现的原因。
没有成长的孩子是灾难,但是带着这七种品质的,成长着的孩子却无比可爱。
在你需要麦克菲的时候,她随着狂风出现,在你成长之后,她却悄悄地离开,只有在她踏出最后一步你就看不见她的时候,她才会回首一笑。
而她拯救和帮助的不止是孩子们。
母亲的无奈和困苦,是孩子们的视角看不见的,当伊莎贝拉微笑着洗净被孩子们弄脏的婚纱,她心中已经没有了愤怒——物品只是一个纪念,孩子们成长之后,付出这点代价,又算什么呢?
那美好的记忆,始终最真实的存在于自己的心里,不会因有没有婚纱而忘记结婚那一天的幸福表情。
场景切换回从前,新婚夫妇欢笑、拥抱,脚下的土地再泥泞,也影响不了他们的幸福。
那洁白的头纱,飘扬飞起之处,是新娘幸福的笑容。
同样的头纱,如今已发黄破烂,但晾起之时,依然会轻轻的飞扬起来,后面田野上的麦浪灼灼反射出金黄。
她依然幸福的微笑,相信自己的丈夫有朝一日能从战场上归来,再度抱住自己和孩子们。
这一幕幕让我忍不住得泪水涟涟,谁说这是喜剧?
这分明是煽情片!
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的信念,确实是有力量的。
他们因此而强大、美丽。
而尚未获得这种能力的人,需要麦克菲。
而麦克菲,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边的。
她也许不会魔法,也许不是某一个人,也许最后你是在心里找到的她。
我们都需要一位nanny McPhee,小写的n,大写的P。
这两天看了影片《魔法保姆麦克菲》。
引发了不少的感受。
这部片子是来青未了的一位朋友看过后,哭了一场,当时我听到的时候,觉得可能是因为感动而哭的吧。
我也找来看,看到结束的时候,我也落泪,可是我感觉我是因纠结而哭。
说不清楚是感动还是难受,总之是被触动了什么,还说不清楚,真是费解。
这个电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有许多孩子的家庭里,孩子特别闹,没人管得住,魔法保姆麦克菲出现了,她运用魔力管住了这些孩子们,并且教会他们好孩子应有的品质,比如:信念、勤劳、勇敢等等。
这里面最重要的理念,也是麦克菲的口头禅,是这句:There is something…you should understand about the way I work. When you need me but do not want me ,then I must stay. When you want me but no longer need me,then I have to go . ——Nanny McPhee你必须了解我的做事方式,当你们需要我却不想我留下,我必须留下;当你们想我留下却不再需要我,我会离去。
就是这句话,给我带来了许多的不舒服。
首先,麦克菲说,“你们需要我”,“你们不需要我”,这需要到底是谁在需要谁呢?
麦克菲看到别人的需要,还是看到的是自己的需要呢?
麦克菲自己想要留下时,就说是因为别人需要她,麦克菲想离开的时候,就说是因为别人不需要她了。
这纠结纠缠的,麦克菲想做什么就去做好了,非要说是为了别人。
第二,麦克菲说,“你们不想要我留下,我必须留下”“你们想要我留下,我会离开”。
这是在跟人们对着干呢嘛!
再次制造了纠结。
第三,关于分离,麦克菲来了,是强行进入别人生活的:“当你们需要我却不想我留下,我必须留下。
”麦克菲的来,是注定着麦克菲的离开,离开的时候更纠结“当你们想我留下却不再需要我,我会离去。
”麦克菲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似是看到了别人,其实却是只看到自己。
而且最终搞得很悲情:帮助了别人,还不求回报,最终别人感谢她,都没法感谢。
永远欠着她的情,这心里别提有多难受。
第四,麦克菲有魔法,麦克菲是强大的,孩子们是弱小的,被胁迫着说“请,please”,并非出自孩子的本愿,而是被军事化管理出来的产物,被“教育”成了好孩子。
就如麦克菲在两集电影里所说的:“我是政府特派保姆”“我是军队特派保姆”。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听她的,就惩罚,变得乖巧了,就漠然离开。
高高在上,而且显得很高尚。
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在一句话上:我的需要到底由谁来做主?
是由保姆麦克菲来说,我需要她,我不需要她。
还是该由自己来说我需要的是什么,或是否需要她呢?
我的需要,如何得到满足,是由保姆麦克菲来强制执行,还是根据我自己的意愿去得到满足呢。
孩子们暂时缺乏的能力,比如勇气,勤劳,礼貌,沟通,信念等等,是要被教育培训得来,还是要自己实践得来呢?
林林总总,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到底是要强加,还是要自主。
麦克菲是挺自主自愿的来了,也挺自主自愿的走了,看似只付出不要回报,可是却伤了人的心。
被她帮助的大人小孩,都是被动的,无能的,被培养出的品质是好的,是适应社会规范的,是符合期待的。
可是,被剥夺了的自主,被强迫了的心,最终是分离的。
麦克菲带来了秩序,也带来了纠结,压抑了许多情绪,表面上解决了一个矛盾,实际上制造出了更多的矛盾。
麦克菲不能好好说话,也不会好好说话,她带着自己的纠结与矛盾,好似在帮助别人默默奉献,其实在传递着她的信仰与坚持,改造别人之后她满意而离去。
可是她自身的情结与不舒服,却仍旧未能解决,于是,一次次的,麦克菲重复着帮助别人懂得麦克菲自己想懂得的东西:比如建立界限,尊重别人,承担自己,不离不弃的幸福的在一起生活。
而麦克菲自己却没能得到,永远流浪。
帮助别人之前,要先帮助自己!
与麦克菲这句给我带来不舒服的对白相比,我想到了最近由《非诚勿扰2》的引用而传唱的仓央嘉措的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当表达的舒服的时候,这个人也一定是舒服的,心也舒服了。
真正的自主与爱,是没有矛盾的。
艾玛·汤普森大妈放弃哈利波特最后的大结局,精心筹备了魔法保姆第二部,是否真值得呢?
还是要打一点点问号滴。
由于第一部受到相当好评,展现出一个奇幻的场景,说的故事也相当贴近孩子,使得制作续集压力增加许多。
五年的时长对于续集并非有利,那个受到孩子们追捧、拥有魔法拐杖的保姆热度已经降低许多,甚至渐渐被淡忘。
而间隔越久,对于影片的压力也越大,要能超越第一部真的很不容易,因为它从叙事到场面,已经相当赞了。
借着残存的记忆,来比较下两部电影。
应该说第一部留下最美的印象,就是那个白雪婚礼的高潮场面;而作为续集的高潮部分,漫天飞舞黄黄的麦子,在视觉上显然稍逊一筹。
不过本片并没有太拘泥于前作,去重复这个教化的过程,看得出被有意地淡化,而给予了孩子们更多的责任感。
在爸爸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他们很自然的帮助妈妈来分担这个家庭的重担,农场有大量的活要几个年幼的孩子来干。
而为了保住农场,他们付出的心血不亚于大人,并且在妈妈被蒙蔽的情况下,勇敢的去寻找真相。
于是很明显,续集的重点从孩子们的捣乱与“战争”,转移到了责任心上,慢慢的在长大中。
在转移重点的同时,本片也给了魔法保姆更大的发挥,手中的拐杖也更加神奇,有了更多的魔法表现。
除了一开始刚见面,稍微惩罚了下孩子们,后面的保姆就整个是一好人,帮着孩子们去完成任务,也帮助这个家庭重获团圆。
可以说,续集更阳光、更儿童化,即便连使坏的怪蜀黍也处理了相当幼稚而搞笑。
但是,虽说有改变许多,但突破还是不多,也真难为大妈了。
只是替她可惜,哈利波特史诗般的大结局,这样的机会一生只有那么一次,为了这部续集而放弃,真有些遗憾了。
诶咔咔~小萌酱油打的太费劲了。
啊啊啊啊啊姐姐是女主角!!!
耶耶姐姐好久不见!!!
还有伟大的费叔~和小萌一样大家都是名分很重的爸爸级酱油啊~~艾玛美哟~所以说这部和第一部的联系就是那老奶奶就是第一部的小baby?
真温馨呀~整体而言还是一部家庭片,偏低幼...大团圆什么的~但是看完之后感觉很好很重要~!
这系列片子还是很棒的。
农场和家里三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令她费劲心神,败家的亲戚菲尔(瑞斯·伊凡斯 Rhys Ifans 饰)又不时上门纠缠。
原来菲尔自己在外欠下了赌债,企图拿格林家的农场抵债,屡遭拒绝仍贼心不死。
更令格林太太头疼的是,她的侄子和侄女要从城里来乡下长住以躲避战火。
这对养尊处优的堂兄妹与格林家的三个孩子格格不入,双方一见面便引发了家庭大混战,失控的局势令格林太太几近崩溃。
写于2011年7月17日(那些年的渣渣影评)想对世界大声说,我喜欢,呵呵,快节奏的工作之余,能进入这样充满温馨的魔法世界里休憩一会,知足啊!
二战时期,城里的一对小孩要到乡下“避难”,公子哥和大小姐脾气带到了那个满地大便的原始村庄,和姨丈家的三个小孩从敌对到最后都成长懂事。
同第一部如出一辙,那是因为保姆麦克菲出现了,最终,当孩子们不再需要她,却希望她在时,她还是在大家欢庆的时候悄悄离开了。
第一部的小婴儿如今已经变成皱巴巴的老奶奶,可是,麦克菲依旧不停地从丑变美,不停地游走人间,仿佛救世主般。
因为有了爱情,电影的最终也变得温馨无比,明明是幸福的感动,我却心痛到不停地流泪,是因为想他,还是因为恨他,或者是那种习惯性地怕,总怕有什么事情发生,他就会像当年那样把我丢掉。
于是,晴转多云,至暴雨,两湾湖水满溢……
勇气、爱心、决心、热情、勤奋、想象力和信念。
Nanny McPhee一步一步教孩子们学会爱与关怀,她给孩子们上了五堂课,上完课她就走了。
全片洋溢着温暖的情怀,搞笑的情节让人自始至终都合不拢嘴。
太温馨了,满满都是爱,这么多爱我简直无法承受。
金发的小儿子,太可爱了,激萌!!
他给小猪们挠挠,声音细嫩,怯生生,能再可爱一点吗,我已经无法承受!!!
那些小猪也无比可爱,看得我都爱心泛滥想养一只。
小猪们俏皮地在草地上奔跑,爬树,翻跟头,跳水上芭蕾!
这是童话吗,这就是童话!
魔法!
我爱上乡下了!
外国的孩子们就是可爱啊,清澈的眼神,标准的英腔,看得舒服,挺着也无比爽朗。
这么一部轻松快乐的搞笑片,观之没有任何不耐和急切,慢悠悠的,整个人都放松下来随剧情起伏。
McPhee说:当你们需要我却不想要我时我会留下,当你们不需要我却想要我时我会离开。
她也不爱告别,所以她悄悄地离去,把勋章赠给孩子们。
最后送还孩子们他们的父亲,那画面太美了,父亲和母亲拥抱,重逢的爱McPhee,他们需要你的!
就算爸爸回来了,坏叔叔被惩罚了,大家学会了爱学会了相处学会了勇敢,他们仍然需要你!
我也需要你!
你是不败的童话!
虽然对第一部已经印象模糊,但是每让厌恶你的孩子对你生出一分亲近之心,这位像巫婆一般的保姆就会变美一分的设计却记忆犹新,本片也依然沿用了这个套路。
尽管保姆为教育孩子所使出的种种花样让人颇感有趣,但也不能否认有时用魔法来教育孩子,其实跟强权胁迫没有本质区别,影片最动人的还是童心童真。
更奇了 西莉亚❤
不错的续集
很可爱哇~~~被 Vincent秒杀~~太萌了~
小朋友看的
这是个一开始看起来极其丑陋,结果却极其美丽的军队保姆,很美的童话故事。She will be leaving if u dont need her but just want her. She will be back when u really need her.
为什么所有的二都没有一精彩?
比第一部好看
表現方式明顯誇張很多。第二部的老太太是第一部那個最小的小伢麽?
每次看都要感叹阵容!ewan!!!!!!!!!!!!!!!!!!!!!!!!!!!!!!!!!!
讨厌的狐狸老太太脸。
像给弱智看的片子。
自从有了哈利波特,其他人妄图提魔法
换汤不换药,好无聊,连爆米花都不想吃了。。。伊万走过场,我也老了,没童趣了。
伊万为毛最后才出场!这个龙套真是桑心啊!!
就是一儿童剧= =有些片段实在不入眼
勇气、爱心、决心、热情、勤奋、想象力和信念
小猪挠挠器
KILL TIME!
我好爱emma thompson啊啊啊,and我连着看了3部电影里都有ewan mcgregor……
我老了,看这些逗小朋友开心的电影看睡着了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