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者号:最后的飞行
Challenger: The Final Flight
导演:丹尼尔·扬格,Steven Leckart
主演: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简介:影片聚焦1986年NASA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爆炸解体,造成7位宇航员丧生的灾难。 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正迫切需要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本将成为乘坐宇宙飞船的“第一位黑人”、“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太空教师”的他们却永远失去了生命,这个不可原谅的错误给美国航 天业甚至是美国政府都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信任..详细 >
较为真实,就是剧情有点拖沓,三集足矣(扣一星)。不明白那些权贵明知道低温有风险为什么那么执着要敲冰发射~?!其实后面成功发射的视频来看,只要再顶住15秒增加推力后就要分离助推火箭了,就是不懂爆炸瞬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后面打捞为什么不给镜头~?!扣一星!
Netflix出品原创记录片,聚焦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由于橡胶圈遇冷导致飞船爆炸,七名航天员遇难!一共只有四集,千挑万选的女教师航天员,从平民到英雄受到群众欢迎!米国人太有切斯底里的优越了,也不知道优越在哪里?到头来还是被官僚主义害了!整部纪录片大量写实历史镜头,没有太多反思太过于煽情!评分虚高了些!
美国的机构也会盲目自信、好大喜功,但会拍出纪录片反思。
很好的纪实结构 就是看到后面采访没有人名 有点脸盲 拍成电影吧 题材肯定好看
跟这种级别的trouble比起来,公司网站那点破事儿根本不算个啥。很多问题被放到更大时间、空间尺度下时,嘿嘿,not a big deal and 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孤陋寡闻,才知道原来挑战者号的灾难并不是万分之一的失察,而是管理层打压技术层导致的百分百的人祸………影片请到了无数直接见证者,航天员的家属、发射前多次预警阻挠的技术人员、甚至还有一意孤行酿成惨祸的“反派”管理人员,行将就木,口齿不清,对着镜头肯定地说“是我的错,但我毫无愧疚”。管理压制技术造成惨案,后来zf准备cover-up时,又被诺奖得主物理学家费曼在全球直播中意外翻案。技术和管理的博弈就像最后一集的片名“这不是终点”……从各个角度,都是事件纪录片最高的水准了。
结尾扣一星
那些牺牲了的飞行员的家人,他们在谈论起当年被选进去那个计划的时候还是遮掩不住的兴奋和开心啊,真的是爱航天
贴近人物。尤其推荐第三集。
本来一集能讲完,偏要放到四集谈平民都是英雄连,人手自带着光环失事不怪水平残,只因进度催人赶说来说去就一句,宇宙无敌美利坚╮(╯_╰)╭
本以为只是另一部记录挑战者号事故原因的片子,看完还是有些惊喜。关注的都是个体,没有宏大叙事,每个平凡人的经历,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到路上的牺牲确实不可避免,但绝不是理所应当,也不只是碑上的一个名字而已。
10分钟就能讲完的事故讲了不止一集而是四集。大篇幅介绍宇航员背景和采访家人可能对于那个时代的美国观众来说会很温情。实际是nasa冒进粗糙跟国会领钱,已存问题不改侥幸。橡胶圈遇冷不行但还是冷天发射,问题太明显都不需要探究过程。太空shuttle便宜且反复使用,40年了都没希望实现,但当时的人以为是真的【宣传】。
沒有惡意煽情,但確實心碎了#貨比貨可以扔焚化爐了#
既探究了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将镜头聚焦到整个发射所涉及到的每个个体,既有宏大叙事的震撼,也不缺乏对个体的关注,国内的这些纪录片真该好好学学。以及航天题材真的是百看不厌啊,每次看都极其令人激动,虽然讲的都是差不多的那么几件事。
运动的间隙看完了,完全是人为问题,ignorance太可怕,不听专家的,想到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全篇最窒息一句话silence is deafening。
资本的玩忽职守
这就是美国人,反思后,失败后,一次次站起来,向前走。最感动我的是,一位遇难者家属说“我不能每天醒来后永远消极地过日子,这样逝去的家人会感到难受不理解”
纪录片就是要记录下来发生的事情
领导意志而不是专家意见容易成事也容易出事
看了等于没看,网飞的爆米花式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