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算不得一个构思多么新颖的故事,不过据说原著是非常畅销的小说,那就一定有它吸引人、感动人的地方。
很不巧的,看到末尾居然有那么点激动,我想这就足够了,足够我说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海报上金城武一袭黑衣,黑领带,黑皮鞋,黑色的伞,跟着一只黑色的狗……这个长发,装束千年不变的男人便是死神——千叶。
他的工作是评判人的死亡,测试出所谓的精准度,开启通往人间的门,和被预定死亡的人相处七天,给出结果,死抑或生?
下雨天,听着音乐,等着遇见工作事业感情统统不顺的藤木小姐,她的父母死了,未婚夫死了,所有她爱着的人都死了,人生就像一直晴不了的天,灰暗不见阳光。
千叶问她:你有想过死亡吗?
藤木喜欢抛硬币,正面是幸运,反面是倒霉,不过每次都是反面。
千叶说,那么就正面是倒霉,反面是幸运。
好像很多时候踏过一个坎,事情就会出现转机,下一个路口,说不定就真能遇到让你成为千里马的伯乐。
狗问:为什么放弃?
她的目的还没有达到。
千叶依旧喜欢音乐,认为那是人类最棒的发明,依旧在每次工作时碰上下雨天。
这次的对象,是个黑道,黑道小弟为了保全自己的大哥让千叶帮忙行骗,CD机里流泻出让小弟惊慌失措的音乐……人不可能永远不死。
千叶问藤田:你有想过死亡吗?
千叶对小弟保证,黑道纷争中藤田不会死,然而结果是:藤田出了车祸,身亡。
狗问:这种死法好吗?
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轰鸣的雷,灰暗的海面,千叶一头长发出现在银发斑斑的老人面前。
老人帮千叶理发闲谈,洗头发时直问:你是不是死神?
千叶讶异且沉默着。
老人依然笑着絮叨,完全不把千叶放在眼里:不知道为什么我深爱的人都会意外身亡,所以我对你们这种人很熟悉。
千叶问老人:你有想过死亡吗?
老人却反问:你有想过死亡吗?
“死亡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事。
”“因为你是死神,才能说得那么轻松,因为你看过很多死亡的瞬间,却没看到那些人是怎么生活,所以你不懂何谓真正的人生。
太阳在天上并不特别,不过太阳却很重要,而死亡也一样。
”“非常遗憾,我从没看过蓝天。
”死神其实什么也不懂,他判断一个人应该死与否,只是从目的出发。
片头他在教堂领走小女孩,向其解释为何死亡:目的已经达到,跟寿命长短无关。
小女孩说:叔叔,你真是什么都不懂。
然而死神还是在慢慢领悟的,当他发现站在眼前的老人就是很多年前他放生的藤木,当他看见开车离去的藤木的儿子阿久津生活得很好,当枯萎的向日葵渐渐复苏,当天空拨云见日,当他终于看见蓝天……不特别却很重要的景色,很美,一如现在满脸皱纹的老人,依旧一点也不丑。
结尾《Sunny Day》的音乐响起,但愿千叶以后每次工作时,都能碰上一个好天气。
或许很多时候,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不一样,我有想过死亡,几年前,侍奉“人生就是为了一个漂亮的死法。
”但是,如若现在你依然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回答,请等我觉得不遗憾时再来把我带走。
我希望,我也是在长大,在成熟,在等待属于我的蓝天,虽然我很喜欢下雨天。
直到那个老太太说起身世才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
那一刻闪光啦。
金城武在雨中打着伞的某个瞬间让我想起某人。
那一刻闪光啦。
另外日本老太太气质太好了,颈纹比我的还少,所以我现在应该去困觉了。。。
《看电影》推荐这部电影的时候唯一让我记住了这句话“不特别却很重要”今天看了比较喜欢第三个故事与第一个故事的承接最后那段对话其实可以让每个人反思的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或者我们身边的人都曾无意的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初后怕最终我们的生命会因此更加有意义吗?
大难不死 必有后福这话很安慰人而之后的路其实要学着更加谨慎更加珍惜才是呀死亡不特别 却很重要美丽的太阳不特别 却很重要身边的人们不特别 却很重要编剧没有把最后那位老太太的结果呈现给观众电影的最初与最终不是死亡“活着没什么特别,但很重要。
生命没什么特别,但很重要。
失去一样,还有另外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心被深深刺痛仍要好好活着的原因。
因为不特别但却很重要。
”
没有错,我就是一直追随在死神千叶脚边的那条大黑狗,很多人相信黑狗是死亡的预兆,据说哈里波特在碰到我那狗友小天狼星时也差点被吓得尿裤子。
千叶的既定工作是和将死的人(神称“对象”)说话,判定他们人生目的是否达到,可不可以坦然受死;而我的职责是不时和千叶说说话,因为关于对象执行不执行,千叶(以下简称小千)心中转的念头,得让他对着摄像机主动说出来。
说来好笑,凭小千的一根筋,凭什么来判断人类的目的达没达到呢?
其实他不说我也知道,从他每次开门前的犹豫和深呼吸就可以看出来。
上面一有新工作, 都会给死神一扇无法绕开的门, 在死神穿过的瞬间自动生成他接近死者的身份。
对于其他死神来说轻松写意的神仙活在千叶看来却像是折磨,他对那些行将就木者的同情与他的天职形成了根本性的矛盾。
我知道,这样下去这一行他作不久的。
老实说,我就是上面瞧出苗头不对派下来指导挽救他的,只可惜他总把我的话当耳边风。
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是我和千叶?
论离经叛道我可不亚于他,谈何监督?
每次我们走在城市外围人狗殊途的混凝土高架人行道上等门出现的时候,气氛都格外忧郁,我担心如果不是有我小千可能会一直沉默,把好好一个故事闷片化。
每次开门,外面永远在下雨,不知是雨勾引了小千还是小千刺激了雨,反正我的毛因此总是湿嗒嗒的(可恨雨男千叶明明举着伞,就是不罩我)这次出门,我发现我跟错了人,死神明明是眼前这个叫藤木一惠OL,从小到大,她身边的人全都因为这样那样的意外去世,身边再也没有可供牺牲的对象后,上面也许是觉得作弄的她够了,派了死神来“救”她。
话说小千有权利决定执不执行以及怎样执行,那个本应该杀害一惠的变态狂最终竟变成某著名音乐制作人,说要拉一惠入伙灌碟,我简直怀疑这是小千的一手策划,好给小惠这个可怜的扫把星能精彩一次的机会。
总而言之,小千的不执行名单上又多了一笔。
我突然想到,所谓扫把星也许是以往几次死神出没于她周围带走她亲人时,本都负有带她一起走的旨意,但都因为某种原因放过了她,就像小千这次放过她一样。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我是对的。
于是在人狗殊途人行高架桥上,我咬着一根骨头仍不忘问他,你放她是因为你爱上她了吗?
如果回答是,我恐怕要扭头就跑,远离这个俗套的摄影棚。
他笑,说咋可能,我相信他。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大门,又见大门,一个黑道小P孩等在门另一边听着IPOD,原来小千这次的身份是给黑帮卖刺杀情报的,小千说黑道都自相残杀这次多半要执行了。
然后那老大挺有意思的说自己视死如归,唯一不放心的就是7岁被歌手母亲抛弃的小P孩阿久津。
结果一场枪战该死的老大没死,还救走了小P孩,好困扰……小千和我这次是干什么来了??
又过了许多年,我们走进一间海边理发室,对象是70岁的和蔼女老板,唯一和她做伴的是个人型机器人(挖,是20XX年了吧)。
这次小千的身份是来剪头发的写生者。
结果在洗头时被老人一语道破死神的身份,好尴尬,就像做坏事被人逮到一样。
原来她的亲人全去世了只剩一个从小就没再见过的儿子,所以她目睹过很多死神。
我抬起头,看到一盘旧CD,上面有一张熟悉的面孔,曾经的对象藤木一惠!
我知道迟钝的小千肯定还没反应过来:被制作人挖掘的一惠,被歌手母亲抛弃的小P孩阿久津,亲人爱人全去世的孤独理发师,线索都串起来了……原来过了那么多年,一惠已经从一个畏畏缩缩的少妇转眼成为自信又气质的老太婆,难怪连我都嗅不出来了。
虽然难逃再次被死神造访的命运,但这次……凭我多年跑腿的经验,一定会很不一样。
我再次强烈的感到我跟错了人,眼前的老人才是真正的主角,她的颠沛流离和复杂深刻远远比小千那点单纯善良更吸引我……或许从27岁见过小千开始,在延续她这段本不应存在的岁月时,她变得圆滑起来,事事谨慎不再轻易付出感情以免给他人带来厄运,连儿子都只有忍痛抛弃,最后只能和人型机器人生活在一起。
看到永远年轻的小千走进商店,她肯定一眼就已经认出,过两天是阿久津想带已经7岁的孙子来见她的日子。
我们的突然驾临让她意识到,原来帮孙儿理过发,她的人生目的也就达成了。
身为神狗,我无法理解的是一个凡间女性为了这种目的,究竟要费多少波折,因为对小千和我来说,数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而已。
当阳光打在她脸上,也是第一次打在小千脸上时,我躲在他们身后的树丛中。
在我看来,为雨男小千拨云见日的小老太婆更像是神,我久久凝视着老太既光芒四射又颤颤巍巍的背影。
钟意于她平凡中的不平凡,是因为我也是一只平凡又不凡的狗,所以小千多年来无法无天,慷他人之慨的阳寿施舍,我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去。
突然,我觉悟到上面这次可没在捣浆糊,派我们这一对非典型性死神搭档接手这个客户时,就料到大逆不道的这一刻了吧,是否想教我们曾经的一念只差,可以掀起死神效应的飓风。
我承认我是管不了小千了。
对了,前面忘了交代小千立地成神前是一个叫石川启吾的凡间男子,曾经拉着挚爱的手喊出“神啊,请再给我多一点时间”的旷世绝句。
忘了当时是怎么处理的,神到底有没有给他似乎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小千给了。
如果他知道我是来监督他的,没准会喊出“狗啊,请再……”,鉴于上面对小千在这里明目张胆的拍续集也许早已经默许,我除了给他,还能怎么样呢?
偶然在朋友的QQ签名中看到了一部电影的名字——《死神的精度》,起初并不觉得多么吸引人,不过最近对动画片《死神Bleach》很着迷,而且这“精度”一词一时没弄明白其意,因此决定看一看,更何况是金城武的片子,多少也要对我们游戏玩家心中的“鬼武者”拜一个。
(笑) “……目的已经达到,与寿命长短无关……” 故事中,金城武扮演众多死神中的一员,名叫“千叶”。
(貌似这个世界有很多死神,要不然就像片头10岁就死去的小女孩小美所说的,每天都死很多人,一个死神是忙不过来的……)但是却不像我们玩家心中的死神那样,拿着把大镰刀。
就金城武的形象而言,拿着镰刀扮骷髅实在对不起众FANS。
黑皮鞋、黑西服、黑领带、黑头发,外加白色的 衬衫,庄重而又肃穆,典型的参加葬礼时的装束。
少了那份神秘与恐惧,也没有任何的同情,更多的是对死亡的尊敬,虽然这死亡是由他带来的…… “……他已经实现了他的目的,所以我决定‘执行’……” 电影中,千叶先生是个很理智的死神,完全颠覆我们心中正常理解的那个大反派形象,他会考量你在死之前的所作作为,所感所想,而不是一味的去夺取人的生命。
当你的死变得有价值的时候,当你实现了你的目的的时候,当你没有任何遗憾的时候,你的死会变得更厚重,更有意义。
千叶先生正是这样的死神,在他手下失去生命的人都是很幸福的。
正是这种对死亡的判断,让他遇到了一个特别的人——藤木一惠。
本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就被夺走生命的她,与千叶先生邂逅以后,却活了下来。
正是她,让千叶先生对死亡有了更新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死亡虽然并不是很特别,但却是最重要的……” 片中,千叶先生通过与年轻时的她,她的儿子阿久津,以及已经70岁的她,三次短暂的接触,渐渐的理解了做为人,他们心中对死亡的理解,以及在面对死亡时,回首一生走过的路,或是坦然,或是悲观,或是释怀,每一份情感都是一段美好的经历,这些对于只见过生命终点的千叶先生来说,是没有机会体会的。
正是对这种情感的不解,也让千叶先生放弃了对藤木一惠的“执行”,并在不经意间,一同与藤木一惠走过了人的一生,体验了人的一生的悲欢离合。
“……就像审判一样……” 片名《死神的精度》也正想表达这样一个意境,到底如何来评判一个人的死,如何来把握一个人应该在什么时候死去,这个尺度是做为死神所要考虑的,不需要一味的执行,也不需要过多的犹豫。
千叶在他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标尺。
对藤木一惠,他敢于放弃“执行”;对阿久津的黑道大哥,在其证明了自己,并没有辜负自己以后,能果断的“执行”。
这些人性化的判断,让生的人活得很充实,让死的人没有遗憾。
而“死神的精确度”,也正是通过这些得以体现。
反观人生,不管有什么信仰,是什么种族,对死神的存在与否是否怀疑,都是人心理的一种寄托。
而到底有没有死神?
其实看过本片之后,我们都能理解,真正的死神,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的时候,思考自己人生的时候,经历众多幸福与痛苦的时候,我们要拿出自己的标尺,衡量自己到底离目标有多远,到底这一生要实现什么。
当你有了这样的目标,就要对自己充满期待,要努力去完成它,这样才不会愧对自己的人生,这样在你面对死神的时候,你就没有遗憾。
不要叹息阴天下雨,因为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明朗的蓝天,当你的心通过一生的洗刷,得以完全放飞的时候,蓝天也就在你的羽翼之间了…… 那么……你有想过死亡吗?
番外评: 抛开爱国主义之类的不谈,日本人的演技,我个人确实不敢给予多么大的肯定,可能是日式电影看的不多的缘故吧,也可能是日式电影独特的艺术品味决定了其特殊的一面。
但是不得不否认的是,日本人对剧本的创作,对剧情的把握,对电影手法的运用还是很出色的。
看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疯狂的石头》,不过《疯狂的石头》在我看第二遍的时候,思维才能跟得上影片的节奏。
而《死神的精度》就简单许多,虽然最后结局部分的设计也很出人意料,但整体上,对节奏把握并不难。
《死神的精度》对观影人心理的把握力很强,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日本人最擅长的东西吧!
玩过PS2游戏的众多玩家相信很多人都对日式经典的恐怖游戏——《零》系列有很深刻的印象吧。
再比如说经典的日式形象——“贞子”,几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所以日本人对人心理的把握很灵活,这部影片同样如此。
通过“死神”这样一个每个人心底都有感触的角色,旁敲侧击的让大家对死亡有了更新一步的认识,更是对生活中的每一步,每一个结点,每一个目标的揭示。
而影片后半部分有这样一个片断,千叶先生拿着那张小朋友收集的死神卡说:为什么死神拿着镰刀呢?
这样完全具有颠覆性的反差效果的运用,让人对死神的有了另一种理解,对死亡也有了另一种诠释。
玩过日式游戏,或者看过日本综艺节目的人都知道,日本人的恶搞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虽然《死神的精度》是一部相对比较严肃的电影,不过里面也有许许多多小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点。
比如说电影中期,千叶先生遇到他的众多死神同伴的时候,以及千叶先生和阿久津被另一个黑帮老大——栗木抓起来的时候,还有千叶先生三番四次来到人间,不断熟悉人们日益更新变化的词汇的时候,都是令人感到很轻松惬意的,让人眼前一亮,这也是一种反差效果的运用。
除去死神固有的装束,影片中还为金城武配了一条黑色的狗。
片中这条狗是千叶先生的向导,告诉他每次任务的目标和情况,不过这条狗不是用嘴说,而是用意会的方式与千叶先生交流的。
片中将狗说的话以字幕的形式打在屏幕上,方便大家理解。
相信看过《猫狗大战》的人不在少数,给动物配口型和声音已经不算什么难事了,不过像本片中这样一个设定却在这种动物说话横行于市的世俗面前写一笔点晴之笔。
而这条狗的存在,也是从一个正常人的思维角度,来衬托出这部影片的所表达的思想。
因为这条狗所说的话,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常理的,我们能很容易接受的。
正是这种平常,让千叶先生,让我们这些观影人能更深刻的去思考,这样的常理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必须的,是不是应该遵循的。
所以这也应该算是这部影片的一个亮点吧。
最后,不管大家是否看过这部电影,我都推荐大家尝试去看一遍,或者再看一遍,相信每次看,大家都会有新的感受。
也希望中国影迷们能多多接触日本啊、韩国啊等,这些国家的电影作品,不要一味的只去观赏美国大片。
也希望中国电影人多多吸收外国作品中优秀的元素,加以运用,打造出更好的电影作品来。
又是关于死亡,或许我真的是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还是我太喜欢沉浸于这样阴霾的气氛里,这是我第三次接触死亡题材的作品,可是一样的全部很喜欢。
电影一开始,长得像天使一样干净的小女孩平静的跟很帅却很冷的死神交谈着,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可是我却相信她应该可以抵达那天蓝色的彼岸,换上白色的戴着翅膀的裙子,更加平和的生活在那个叫做天堂的地方。
有人告诉我,来生是可以推倒重来的,天堂是要收门票的,价格一个路德金……我想我根本支付不起这巨额的门票,也找不到通往那里的道路,更不知道大门该朝向哪里……后来,他居然骗我说天堂的围墙被拆掉了,不需要门票了,共产主义理想就这样实现了……再后来,我似乎也真的见到天晴了,阳光和笑容一样灿烂……或许死亡执行前真的是需要审判的,而远离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不太喜欢影片前半部分的节奏。
但就这两年自己所看过的日片中,比较好的作品。
剪辑干脆简单,镜头分的也不错。
剧本之前的原作该是不错的小说。
再加上金城武的这次及格的表演,给四星。
突然想起这部超喜欢的电影,当时是被某网站标注的金城武主演超恐怖大片吸引,结果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前半部清淡的基本睡着,但是看完之后回想去一些细节才觉得这真是不错的电影,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处理,比如最后的乌云散去,好电影就似茶道,越品越香。
日本影片总是把死亡处理的很暧昧,确实人的从生到死本来就是一个含糊不清的过程。
可电影终究是电影,现实生活中再也不会有像金城武一般温暖的死神来判断你的人生目标是否已完成,故事是按一定逻辑虚构的,现实却毫无逻辑可言。
一九八五年我是不受欢迎的,是“天煞孤星”吧。
父母坠机,养父母火灾中丧生,他又出了车祸……身边的人总是相继离我远去。
我没有眼泪了,因为再多的眼泪浇不灭我心中的绝望与寂寞,奥客的骚扰令我无奈,只是,谁是我苦恼的倾听者?!
我叫千叶,是名死神。
很是奇怪,我出现总是伴随着雨,好一些的天气也就是阴沉的天。
从未见过晴天,从未看到过太阳。
我有很多同事,我们的工作是在有人被预定死亡的时候降临到人间,与这个即将死去的人相处七天,经过对这个人的调查,最后判下“认可死亡”或“放生”的决定。
我的伙伴是一只黑色的狗,当然,它会说话,与我交流。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交流结果是“执行”,也就是说,那个人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意外死亡。
直到,我遇见了她……醒来的时候,我躺在自助洗衣店的长椅上,身边是陌生的男子在听着我的录音机。
震惊过后,我记起他在地道入口甩了我一身水,就在我着急的要离开时,不知怎的,突然失去意识。
好像是因为他拉了我的手。
不过,他说,是因为我贫血。
嗯,应该吧。
他很帅气,也很可爱。
是的,可爱,他竟不明白很多简单的词汇,很幽默呢。
呵呵,和他在一起,我是开心的,也是不设防的。
我告诉他我的身世,在他的眼中,我竟然看到了心疼。
那一刻,我感受到被人关心的幸福感觉。
我总是忘记带手套。
我们不能用手直接碰触人类,否则被碰触到的人阳寿会缩减,会立即晕倒,有些人甚至会当场死亡。
还好,她只是晕过去。
那天,她的诉说,令我动了恻隐之心。
后来知道,原来,那个一直骚扰她的奥客是一名音乐制作人,因为被她的声音打动,所以,想要挖掘她。
就这样,默默无闻甚至总是委曲求全的小职员成了名歌手藤木一惠。
我相信,此时她的生活刚刚开始,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于是,她成了唯一在我手上活下来的人类。
二零零七年这次的任务是一个四十岁的黑社会大哥。
他的义气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算绝无仅有了,为了被人谋杀的大哥报仇,并把小弟托付给我。
那个小弟,父亲死的早,母亲是个歌手,抛弃了他,可怜的孩子只好跟着大哥混黑社会。
我想,大哥死后。
他应该会像大哥交代给他的一样,很努力的好好地活下去吧。
二零二八年我以为做了歌手是我命运的转折点,我出了专辑,被很多人认识,和一个爱我的人结了婚,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可是,命运还是那么无情,爱我的丈夫还是在意外中离开了。
我心灰意冷,同时,也并不想再令任何我在意的人受到任何伤害,我送走了宝贝儿子。
我对他很愧疚,但是,希望他明白,这是爱他的母亲的无奈之举。
“你是死神吧?
”不是第一次见他这种气质的人了,第六感告诉我是这样的。
只是想不到,四十多年后,我与死神千叶又一次遇见。
他不曾老去,却花费了很长时间才认出我就是那个曾经的自卑的藤木一惠。
我的儿子原谅了我,而且,还让我见到我7岁的可爱的孙子。
我已知足,70岁的我可以微笑着离去了……死,像太阳一样,并不是特别的,但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在她的微笑中,我终于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晴天,真的是如此美丽……《死神的精度》整部影片节奏不紧不慢,从容地穿越时空阅读人生。
当死神忽然站在你身边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死亡。
体会每个瞬间、感恩曾经拥有、珍惜身边一切、拥抱无限未来,大概死神也会微笑而来吧。
金城的温柔与安静,就那么轻轻地将我感动了。
《死神精确度》书看了有几年了,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当时是父上大人混在一堆日本推理小说里买回来的。
我也是当成推理小说看的,可是最后发现虽然也有人死,这书却并不是什么推理悬疑范畴内的。
当然,也不是恐怖小说。
虽然有死神两字,可此死神有个性,有情操,有原则,当然,电影中也有颜值。
千叶是死神的名字,死神是千叶的工作。
有趣的是以死神为工作的并不只他一人,而是构成了一个部门。
无视时空限制,他们在负责对象的死期前几天以人类的身份和他们生活一段日子,然后来判断是“执行”还是“放行”。
死法有很多,可是他们只管意外死亡这一“领域”。
看到这儿就会眼前一亮,分工明确且相当接地气的人设,降低了书名里“死神”两字带来的冲击。
而热爱音乐,不管在哪里“工作”都要驻足当地音像店戴上试听耳机度过几个钟头的这种略带偏执的艺术细胞,无疑拉近了他们与人的精神世界。
音乐无国界,现在看来音乐也可以无六界。
当然,千叶每次工作都会赶上雨天,从未见过蓝天这一略衰属性却也增加了一些萌点。
总之,伊坂幸太郎笔下的死神不再令人闻风丧胆,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会因为听不懂人类最新的流行词汇而犯囧,也会在身份被一眼识破后仍被人类继续轻松调戏而感到累觉不爱。
几个单独的小故事构成了一个大的画面,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于死神的恐惧,也展现了不同人对于死亡的看法及态度。
书里有两个故事是我喜欢的。
一个是唯一被放行的特例:因为千叶知道那个女生将来会成为歌手,选择放行。
千叶希望音乐可以继续。
另一个就是最后一个小故事,也是最精彩的一个死神VS.老妪。
其实,还有一个故事是讲千叶潜入黑帮,与黑帮老大栗木度过最后的几天。
看书的时候每一个人在被接触了几天后我都希望他们能活下来,这个老大是很强烈的一个。
栗木有情有义,为了给自己的老大报仇只身涉险。
虽然不是好人,但是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黑帮坏人。
黑与白从来不是绝对的,千叶似乎也有点欣赏和尊重他的执念吧。
此处倒是有个戏剧性的转折,千叶遇到了自己的同事。
原来,对方的老大也是死期将至,而且比栗木还早一天所以栗木注定在对决时可以报仇了却心愿。
说回两个最喜欢的故事,电影似乎为了减少人物线以免混乱而将原著中的三个故事合成了两个,也就是将三个故事中两个女人合成了一人。
且把出现了的几个角色都穿成了线。
虽然为了体现戏剧冲突将不同的人合并为一个角色,我倒是不反感的。
原因就是最后老妪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
看书时就知道有这个电影,看到书后写金城武饰演死神时还觉得很合适呢!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日本艺人我只认识他一个。。。
金城武,我对他是有好感的。
毕竟有了很心水的诸葛和怪盗做基础,金城也是曾经登上过我桌面背景的一代帅锅。
现在,又得知作者在拒绝无数次后听说是金城担纲便欣然接受的这一幕后故事,显然更加欣慰。
书虽然读过很多遍,可也毕竟是三、四年前的事了。
这次看到电影又勾起了很多书中的回忆。
电影一开始就狠狠的虐了我一下。
这一段记得书中是没有的,早逝的小女孩似乎对于死亡仍然是懵懂的,而只参加孩子葬礼的千叶更加有了人情味儿。
其余的,电影将原著基本还原,只是演员演技有待提高。
其实也还好,只不过觉得可以更好。
有一个吐槽的地方就是,千叶听音乐时踩不上节奏真的是看得我抓心挠肝。。。
后期麻烦你好好配一下嘛,或者拍的时候现场播放也不至于这样跳脱。。。
金城武的死神应该算是呆萌版的吧。
无辜的大眼睛,有时会犯傻不按常理出牌。
不过可能是我毛病太多吧,有时觉得这个傻有点戏过了。
书里并没有很刻意描写呆萌这个性格,我觉得影片里千叶平时的举动还好,就是听音乐时为了突显沉醉的摇头晃脑一时接受不了。。。
不过原谅他了。
记得《赤壁》和《怪盗二十面相》里他的演技还是可圈可点的,当然也可能小时候没现在这么在意和挑剔演技吧。
话说,他打保龄球好帅哦!
可惜台球才起了个范就没有然后了。
顺便提一句,特效还是可以的,我一直想象死神工作的部门应该是像神秘事物司之类的地方,到处贴着情报,人声鼎沸的那种。
电影只用了两条类似磁悬浮列车的铁轨,倒是蛮现代化也挺科幻的。
既然说到千叶的摇头晃脑,那也来说说电影里“戏份很重”的音乐吧。
平时千叶听的歌曲倒是没什么吸引我的,只是有一个被打断了两次的前奏,超级好听,看的时候也因为被打断而恼火和惋惜。
没想到故事进行着,这首歌不但没有被埋没,反而摇身一变,成为这部电影的片尾曲和重要的故事线索。
就是当年那个被“放行”的未来女歌手的歌。
终于如愿听到了完整歌曲时觉得真的很好听!
歌曲的名字叫《Sunny Day》,歌名出现了很多次,但是直到结尾我才突然明白了这首歌的含义。
最后一个故事中,虽然死神换了造型,老妪似乎还是一眼认出了他,那一眼万年的眼神是她给我的第一个惊喜。
几个演员中,若说金城的演技不错,那这个老妪的演技真的是填平了我之前所有的不大不小的怨念。
两次见过死神的人,又到了这个年纪,对于死亡看得很平淡。
“很平淡,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又很重要”。
她像是说着什么平常的话一样说着关于生命的过程与结束,也像是小女孩一样调皮的央求,“你不是死神嘛,当然可以满足我的任何愿望”。
面对她,千叶应该很手足无措吧。
为什么说老妪演的相当好,因为她除了将我心中的调皮的形象高度还原外,又因为人设的小小改编以及她和千叶之间的小暧昧让这个性格很卡哇伊而且总是让千叶吃瘪的老太太瞬间沾满了我的心。
我也是在这里才意识到那首歌的含义,Sunny Day,晴天。
千叶从来没见过晴天是什么样子的,他也不相信有一天能看到天空有多美。
他与老妪拌嘴坚持说不可能看到,但是他注定是输了,从再次遇到这个演唱了《Sunny Day》的人那一刻就输了。
可是这应该是他乐意看到的败局吧,最最结尾的地方,老妪和他并肩站在蓝天下,老妪的脸在千叶眼中变成了他们初始时的年轻模样,这一刻眼泪从早已湿润的眼睛涌了出来。
蓝天,同样是很普通的,可也是相当重要的。
《死神精确度》我给五星。
如果只看前半部也许是四星,也许是三星半,但是老妪的戏份实在太精彩。
演员的演技呢,我只能说是一种感觉。
让观众舒服那就是好的。
我对于好坏的判定就是他们是否演出了我心中的样子。
或是即使因为改编变得不同了,但是在该有的地方情绪是否与我设想的一样。
如果表情语言和情绪还不如我设想的,那么这个演员绝对是不合格的。
我很少在公共场合说某某某演技差,95%因为我的言行不再代表一个人,5%是因为我大多数时候是无法给出具体的理由的。
因为那就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抽象感觉。
当然有的人之前的一个地方不如人意,后面的一个地方又差强人意,那么综合一下就是合格了。
好的演员是每一处关键的戏都能演到位,而让我欣赏的演员是除了到位还能给我惊喜,给我一种爆发的感觉!
别看我说这么多,我要求其实不高,我的忍耐度很大,平时被黑的那几位其实我都是可以接受的。
那种看到就闭眼跳过转台的,不多但是有。
演技原因占一半,有的也许演的不差我也不想看到脸的便是因为对于他这个人产生了反感,如果演技不佳人又不喜欢的那就不好意思啦哼哼。
因为身在这个圈,我会尝试着站在那些自称原著党的吐槽人士的角度去看一部作品。
我也是做过原著党的人,因为也有很多我看过的作品被搬上了荧屏,而且我本人是那种每一本我看过的书都希望能立体呈现的那种人。
所以对于希望自己喜爱的书千万别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人我还在尝试理解他们,而对于那些还没开拍就喷演员的我是采取不屑地旁观态度的。
目前来说我喜欢的且被拍成影视的作品个人感觉没有三星以下的。
所以还是比较庆幸的,因为看到有些原著党那种几乎发狂的怒斥我似乎可以想象如果我喜欢的纸质作品被毁也许会很难受吧。
我个人没有遇到难受的时候,惋惜会有一些。
比如一些自认算是经典或是很想看到的地方没有拍出来的时候就会觉得很遗憾,但是一想到也有新加入的元素和演员带来的惊喜,还有我喜欢的书被演绎出来的兴奋,那种遗憾就会淡很多。
对于《死神精确度》因为书中内容真的快忘了,如今看到了电影,惊喜会比别的作品更多一些。
死神一时恻隐让她多活了43年,她尝过成功,真心爱过,然后又失去一切。这样的人生是幸福还是痛苦?她却微笑着说:我已经毫无遗憾。《死神的精度》以三段故事讲述了一个女人的一生,第一段是在她万念俱灰的时候命运出现了转机,第二段是被她遗弃的儿子在黑道中奋力求生,第三段是暮年的她终于说出遗弃
星星都是打给金城武的而已。。。虽然他演的也那样。。。
你这样超凡脱俗的男人...
绕一大圈说了个几呀?
不太好看 不知道小說會不會好點?
无聊吐了,说日语的金城武感觉好陌生哦,当时的脸也不大好吃
死神卖点足够,只是故事太过温吞,第二个故事让我一点耐心也没有。金城武在这部电影里完全失去了他的光芒,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色。
还蛮温馨的,金城武在里面的发型也是一大亮点,变换了好几个。
Sunny Day 很好听
画面比情节更吸引我。
因为音乐再加一颗星
完全是为了金城武看的~
金城武不同的造型总是有不同的气质...一会儿苍老一会儿小生...哇咔咔...想要一把木柄的黑色大撑伞~~
很好,但是少点什么
吴军你有做党员的潜力阿
唯一的星星给小武- =
这个电影要是没有高清版就别看了,金城武的脸是唯一的意义
蓝天很重要.也很特别
故事有点意思,可惜拍的...
迷你日剧,结构不错,对话很《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