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Cyberpunk: Edgerunners,赛博浪客,赛博朋克:边缘跑手,电驭叛客:边缘行者,サイバーパンク エッジランナーズ

主演:大桥贤一郎,悠木碧,黑泽朋世,东地宏树,本田贵子,鸡冠井美智子,高木涉,加濑康之,井上和彦,津田健次郎,日野由利加,御园行洋

类型:电视地区:波兰,日本,美国语言:英语,日语年份:2022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剧照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1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2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3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4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5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6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13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14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15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16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17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18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19赛博朋克:边缘行者 剧照 NO.20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长篇影评

 1 ) 从“比较叙事”浅谈边缘行者

值得注意的是,Cyberpunk Edgerunners揭示了在赛博朋克这一审美语境下东亚文化与欧美文化意识形态的异质性,即东亚的“自我-他者”式社会关系内核与欧美“我—世界—我”式宗教关系内核。

令人称赞的是今石洋之带领的日本团队在游戏固有世设下,保住了Cyberpunk 2077自表现主义至黑色电影再至赛博朋克风格本身的“赎罪”式“身份认同”的宿命感,同时将东亚文化的内核毫无违和地融于其中。

其将赛博格关于身份认同的彷徨提炼为意志与肉体的角力,并将意志的“对象”设定为“她”,“我为什么而存在”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为谁而存在”。

“为什么要为别人的梦想而活呢?

”她问。

“…我想送你去月球。

”他答。

从这一刻起,其实主角的宿命已经被决定了,或者说,这是宿命的一种“征兆”。

David是不能不为他人而活的,而Lucy可以,也就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讲,David并不是现代化的,甚至,是未启蒙的,而Lucy是饱受现代化折磨的。

于是我们看到了David死亡背后的隐喻:东亚意识形态之死。

“你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发现自我、找寻自我”的主题恰是自启蒙主义以来欧美文化的精神内核,而随着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以物质形态先行替代了东亚的“儒家封建文化”,这种“启蒙”的“真空带”便出现了,也就是说,东亚的民族,是“被迫”启蒙的。

故而我们看到,实际David的“独一无二”,全然不具欧美“新自由主义”式的人文属性,反而像极了单一价值论下的考生,其只是社会“封建”价值的喻体而已,就如David临死之际的独白:“妈妈,我登上荒坂大楼的顶端了。

”而当欧美的“新自由主义”式“独一无二”都被斥为“幻象”,甚至只是“消费主义”泡沫般的口号后,东亚资本主义下的“独一无二”自然顷刻间便“幻灭”了。

“你还认为自己独一无二吗?

”后垄断帝国主义的执行者,亚当•重锤的枪口抵在了奄奄一息的David头上。

他犬儒般的笑了。

“操,我他妈不在乎。

”这犬儒般的虚无仅仅浮现了一瞬,因为他找到了归宿。

他折返了东亚。

他回到了母亲的子宫。

他送她,登上了月球。

 2 ) 除了剧情都很出色

编辑后:一看才知道引起了这么多讨论,我不怎么用豆瓣,这个影评只是闲来无事写了下,很多评论我都有看,本文的重点其实是说男主塑造有问题,编剧想让男主表达的主题太多了,编剧也没有给女主的行为表现出充分的理由,所以这个剧情前后让人有很强的撕裂感,评论区很多人重在分析男主的各个动机是怎么来的、露西的行为有哪些理由,这和我说的其实关系不大,你们有些说的合理有些说的不合理,但这些其实不重要了,重要的点是编剧的表达,编剧没有表达好导致部分观众带着猜测成分去分析才能得到答案,这本身就是编剧的问题,求生欲一下,编剧的水平肯定是有的,而且比我们这种普通人强多了,只不过受限于动画篇幅没能表达清楚,说白了钱没给够,这何尝不是一种赛博朋克呢()有些人说这才赛博朋克,我只能说赛博朋克也不是非得死主角或是让他在大公司决战然后惨死,赛博朋克的重点不是死主角,而是表达出公司的繁荣和普通人的悲惨,主角在大公司对决惨死只是其中一个表达形式,但无论是哪种形式,我觉得都需要把人物塑造好,让剧情有充分的逻辑支撑你们觉得对吗?

不是说赛博朋克就得逻辑跳跃,这只能说是在黑赛博朋克题材,如果以后出现了一部逻辑性强的非常完美的赛博朋克作品,你们难道会冲上去说“你这不够赛博朋克,逻辑性太强了”?

另外有些一眼看着就是跑过来吵架的 我都没认真看你们的评论,我只能说你别急 冷静点好好想想这部剧是否真的完美,如果你要是还急那我认为你说的都对,我一张嘴哪说得过那么多张嘴啊哈哈哈,我没时间和精力去和你们吵架。

其实不难理解,有些人看到了赛博朋克元素、肢体破碎、红色的血、出身卑微的男主,尤其是还有女主这种涩涩的人设加持,然后剧情又是浪漫元素又是男主决战惨死,所以他们就觉得这是一部完美的动画,这时候有我这么个孙子跳出来说剧情有逻辑上的不足和表达上的不足,自然就会过来维护这部动画在自己内心的形象,很正常 人类嘛,我以前也会干这种事,希望一些网友别跟他们对线了,我们这属于鸡同鸭讲 讲不到一起,只会激化矛盾,过自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捏然后有人喷我后面的剧情走向假设...这个真没必要,我深知自己没有编剧才能,我写的只不过是一种“符合目前剧情走向”的“其中一种假设”,我至少没看出我的假设有什么明显的漏洞,或许很俗套,但至少解决了男主动机混乱问题,也就是男主是为女主而奋斗的,其他动机不重要。

话又说回来了,其实这部剧本身的剧情大致内容也可以说得上是俗套,男主的亲人去世,遇到了女主谈了恋爱,培养自己的大哥死了,男主随后成长了,女主又被绑架了,男主拿上终极武器去救 最后惨死,只留女主一人,看?

大致剧情走向也没什么新颖的,但是关键在怎么拍呀,剧情大致走向看起来平平无奇,拍出精彩才是创作人们该做的事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但就这样吧,后续我也不回复评论了,希望喜欢这个剧的别被我这篇剧评影响心情,我就是想要跟看过的人心平气和讨论下,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

我给的三星不是还行吗...又不是非常差,反正四星的推荐和五星的力荐...我应该不会因为剧情而推荐给我朋友————————————————————————————————————以下是原文:画面和音乐不说了,绝妙赛博朋克的元素也挺齐,霓虹灯、义体改造、超梦等等唯一有问题的就是剧情了,首先说说男主,男主给我的感觉是纯纯的剧情工具人先说他的动机,一方面我没法理解曼恩死后为什么他一定要坚持过度的义体改造,当露西劝他停下义体改造,卸掉义体时他说“曼恩和我妈临死前都有事交代给我”,他妈说的是“你要爬上荒板的顶端”,曼恩说的是“你要活下去”,这两个其实只有他妈说的和他现在做的有关,曼恩说的让你活下去不是让你变成赛博疯子啊...所以他的动机更多是想遵循他妈的意愿,想爬上荒板的顶点,他和荒板高层的谈话的动摇也表现出了这点(甚至还因为不打镇静剂差点害死露西)(甚至还把锅甩给曼恩),所以他坚持过度的义体改造纯纯是为了他妈塞给他的理想,这就让人不禁觉得他完全没有一点自己的思考但是从结尾篇来看他其实又把露西看得非常重要,甚至还说“实现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给我干无语了,首先,露西的安全和他的理想是有冲突的地方的,一个是从荒板出逃的旧网黑客,一个是想爬上荒板顶点的男人,爬上顶点的过程中荒板真的会查不出露西的身份吗,我觉得很难;其次就是如果他的梦想就是实现露西的梦想,也就是上月球,那他到底在干嘛,从剧情中和他住的房子我们不难看出他其实已经相当有名望和金钱了,他换的住所是游戏中V成名后住的地方,所以可以推测他已经有不少积蓄和名望了,他完全可以放弃掉过度的义体化、不接风险极高的任务,这对他和露西其实都是好事,也就是说可以双赢,男主不用变成赛博疯子,露西也可以和他快快乐乐来波月球旅行,甚至也可以有足够的钱之后离开夜之城再来说一个,全片一直有他见识赛博疯子的视角,比如超梦、曼恩的精神崩坏、露y癖的赛博疯子、超梦制作人给他看的影片,观众很容易就形成了“赛博疯子很恐怖” “过度的义体改造会导致精神崩坏”这些想法,而男主竟然不怎么怕,全靠一句“我是独特的”,好好好,你是独特的,都出现和曼恩一个症状了还在那拒绝卸掉义体,甚至还拿着高浓度免疫抑制剂去接风险极高的任务,丽贝卡都说了我们不接不做了,你非得逞能,为了有月球旅行的钱?

我不认为以你现在的地位,你装轻量级义体后会赚不到这些钱所以男主给我的感觉就是动机非常混乱,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很固执的坚持义体化,看着自己变成赛博疯子,行走在“边缘”上,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个为剧情、主题服务的工具人,编剧想要什么剧情就给他安排上什么动机,编剧想要浪漫的时候,男主就可以是“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 “我会带你上月球的我保证”,编剧想要他和荒板公司对抗他就可以是拒绝卸掉义体、头铁拿着高浓度免疫抑制剂去接风险极高的任务再来说露西,我起初是不明白为什么她不告诉男主她在做什么事,但是想了想,她烧掉了荒板高层的脑子间接害死了曼恩和多莉欧所以不敢告诉男主,但是为什么他要烧掉荒板高层的脑子呢,应该有其他解决方式的,为什么要当场烧掉荒板高层的脑子呢,因为不想让男主和其他成员知道“义体金刚”计划?

为什么不能让男主和其他成员知道呢?

他们知道了才能更有效预防荒板高层的阴谋啊,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露西在干嘛...先是冲动杀死了荒板高层导致多莉欧和曼恩死亡,退一步讲她也可以撒个小谎说:荒板高层的脑子不是她烧的,并且她在荒板高层脑子里看到了关于男主的实验计划话又说回来,只有被他们抓的荒板高层知道男主是其中一名产品实验者,露西也已经让这部分数据无法恢复了,那有为什么需要把所有计划有关的公司人全暗杀了呢,所以露西这波操作不是很合理最后说说动画节奏问题,首先是琦薇,琦薇这个反水过于突然了,不是说不能背叛,她确实也可以为了公司赦免权和钱背叛,但是有点怪其次是男主和露西的爱情戏,不是不行,动画是用了穿插的分镜来说他们相处的挺久了,但是给人的观感有点突兀,前几分钟露西还是“来照顾你训练真麻烦”,后几分钟露西就是“我唯独不想的就是你死”,而中间他们独处的片段更多是他们在跑步,让人有一种中间劲儿不足的感觉,如果插入一些交心谈话的片段感觉会好点。

顺带一提,确立关系的时候男主说“我会带你上月球的,我答应你”,混乱的动机...纯纯的工具人...结尾想说说我理想中的剧情走向(基于目前的剧情走向),我理想中露西可以先告诉男主有关“义体金刚”的实验计划,并且跟男主说现在在抹杀一些和计划有关的人,等事情结束他们俩可以进行月球旅行或者离开夜之城(对应游戏的星星结局),男主也可以表示赞成,并且卸掉自己的部分义体,结果露西失手被抓住,男主为了救出露西才去偷义体金刚,并且明知可能精神崩坏也毅然决然装上,然后最终和荒板对立,死于亚当重锤手下,但是露西也救了出去。

其实我更喜欢他们互相好好谈谈,露西去确保男主的实验者信息不会被恢复,也就不用再暗杀荒板员工,最后也不会有被抓走的风险,男主呢可以卸掉义体做些普通任务攒点钱,然后两人远走高飞,远离是非之地过过平淡幸福生活,这不好吗说起来,露西都出现在荒板公司暴露了脸和以往身份了,荒板公司也不像游戏中一样被重创,后面露西真的能安然无恙的度过余生吗,甚至说露西真的能参加结尾的月球旅行吗

 3 ) 不错的威廉吉布森式原教旨赛博朋克,亚文化爱好者的狂欢,在融合现代动漫元素流行文化基础上,得五分《神经漫游者》神韵。

以《神经漫游者》为标准十分,这部动画融合了完美的英雄之旅结构+日漫boy meet girl反套路+美式悲情硬汉难过美人关值九分。

开局看似是老套的boymeetgirl,其实这份反转的女人的背叛正是浓浓的《神经漫游者》第一卷“伤心千叶城”的硬汉侦探式情节,给人无限惊喜,扳机社是真的懂怎么通过动漫致敬威廉吉布森,而且女主穿着与各种分镜镜头不完全就是草薙素子嘛!

而男主从第一集开始,就对这个混乱的世界的种种带着的淡淡疏离感,简直活生生的威廉吉布森手下短篇中的人物,那个《头脑运输使》里的少年,动画里虽然没有心理活动,但是透过男主冷漠带着点无奈的表情看着夜之城的混乱,我已经脑补出一万字威廉吉布森式的心理吐槽与抒情描写了。

有些人说看不懂设定,要的就是这种完全不解释赛博朋克相关科技设定,像《攻壳机动队》一样为相关亚文化爱好者而作。

能看明白剧情最低的门槛是至少看过《神经漫游者》并玩过《赛博朋克2077》,毕竟《2077》也只是致敬《神经漫游者》。

快速推剧情,不爽就轰烂对方的脑袋,女人喜欢就上,才是动乱社会下朝生夕死及时行乐的真实写照。

没玩过2077游戏本体,也没看过《神经漫游者》的观众,只冲着扳机社的牌子来的看少年热血燃可以走了,毕竟不像《攻壳机动队》一季26集还能稍微解释下设定,只能看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日漫化的硬汉浪漫,有点《星际牛仔》、《黑街》、《铳墓》那个味儿,主角为母亲死前的梦想爬上荒坂大楼顶端,又为露西上月球的梦想,穿上机甲就会死,不穿又如何救你,完全满足了男人到死都浪漫的幻想。

得益于狂插flag,在前五集热闹之余带着赛博朋克文化天生的虚无与悲伤的故事底色。

得益于大量使用蒙太奇手法,不缺迷幻味儿。

第二集结尾的反套路boy meet girl情节铺垫的很合理,夜之城怎么会出现放在正常社会形态都显得单纯的boymeetgirl呢?

第六集英雄之旅式的的导师之死也不错,终于有个作品做出“赛博精神病”精神分裂的第一视角的了。

第十集的英雄之旅可以说在每集里所有配角都往主角身上插flag可以说意料之中,毕竟大卫·马丁内斯的名字已经成了游戏正传来生酒吧里的一杯酒,而玩过游戏的都知道夜之城的传奇都去了哪里(动画里也说了上半句,狠狠地插flag)。

谈谈剧情:男主大卫马丁生活在赛博朋克背景下其实故事开始就没有退路,母亲是想过日子供儿子出人头地过普通生活,结果被路过的帮派交火牵连没医保死了。

所以大卫其实压根没有降级义体的选择,就算没有公司追查他的军用义体,大卫义体降级能力下降后不知道哪天就会被赛博疯子或路过帮派交火杀死,不会有好结局。

大卫也不可能开局选择回荒坂上学,回荒坂上学直接就进荒坂的人体实验室了,而大卫并没有亚当重锤独一无二的义体承受力,早就死了。

其实,如果故事开头田中恰巧是军用科技抢夺义体金刚的任务目标,男主就算不选择回去上学,过几天也会死。

在公司眼里中间人是公司的狗,在中间人眼里,主角这些赛博佣兵也是他随手拿捏的狗,街头小混混中混得好一点的罢了。

在夜之城,他有不做赛博佣兵的选择?

或者避免毁灭命运的退路吗?

没有。

那露西一直逃亡,虽然没被荒坂抓到,没有大卫,已经被路边撒尿的赛博疯子意外杀死了。

自此以后她成了大卫的女人。

当露西调查得知田中脑中关于义体金刚实验的数据没删干净,她以一己之力为了保护大卫阻止荒坂恢复实验数据,她的结局就注定了。

这座城市中的所有人都被荒坂与军科间的战争裹挟,大卫通过中间人给军科卖命入侵荒坂,怎么会有好下场呢?

在混乱的街头想要活下去就要不断植入义体增强实力,想要植入义体就要大量的钱,想要挣更多钱就得干公司活儿,干公司活儿就得有一天被公司清算,这是一条注定的不归路。

也许男主在开局和母亲出车祸时就已经死了,遇到露西,成为赛博佣兵,只是超梦芯片里的一场梦罢了。

动画中的男女主都是该死去的人。

是注定死亡到来前的美好的泡沫。

泡沫碎了便是死亡之时。

月球真美,露西与她去月球的梦想,正是夜之城压抑下的最后一抹美好。

本动画比《雪崩》与《副本》更流行文化更爽,聚焦小人物冒险人文主义更浓厚,讲了一个好故事。

女主内核是《神经漫游者》凯斯的白月光琳达与红玫瑰茉莉的合体,琳达的想要远走高飞,茉莉的冷淡能打又心狠手辣。

外表与各个镜头又像《攻壳机动队》的素子一样优雅,经典中的经典,真是赛博朋克背景下的完美女人。

相比于《攻壳机动队》的视角聚焦与政治斗争与社会学,《边缘行者》聚焦贫民窟崛起的赛博小子冒险才是最王道最经典的赛博朋克故事。

是不错的威廉吉布森式原教旨赛博朋克的入门作,《神经漫游者》那磕了药似的迷幻写作法非深度阅读爱好者不容易阅读,对于赛博朋克亚文化感兴趣的轻度爱好者可以说正好,硬核爱好者看着也轻松适合打发时间。

如果2077游戏正如威廉吉布森所说是黑科技版gta车枪球,那么本动画才是《巫师三》之于《猎魔人》系列小说的精神继承之作。

虽然说这剧本是cdpr写的。

但动画成品在这儿质量很高,别的不说,cdpr先给扳机社磕个头吧。

最后

——————————————看到很多豆瓣用户批评女主露西的高开叉紧身衣外搭外套和短裤的装扮太暴露不尊重女性。

有没有一种可能。

赛博朋克作为美术风格从上个世纪走出来的老古董,在当时真的是美国性解放和朋克运动时期的时尚元素呢,金发女郎们出门,就是头上绑着止汗带,紧身体操服套个外套就上街了。

而赛博朋克2077在服装美术设计时,努力实现保留旧视觉特点的基础上翻新(美国六七十年代复古风服饰加入各种灯条、机能元素)。

况且高开叉紧身衣在美超英漫画战服里只是烂大街的操作(男超英也穿各种奇葩紧身衣),美国的上世纪时代剧中也常见,在当时还有各种健美操电视节目,日本ACG还是跟美国学的,平权思想发源国家习以为常的东西到了国内竟引起如此惊诧一片骂声,乐。

只能说这就是来自现实欧美的赛博朋克的美术文化基底。

附:1990年出版的《赛博朋克2020》规则书插图

1995版《攻壳机动队》主角草薙素子

《边缘行者》今石洋之笔下的露西,比起前辈们的日常穿搭,布料还算更多了。

 4 ) 当《天元突破》遇上《赛博朋克》

一口气补完《赛博朋克:边缘行者》,每集除去片头片尾的四分钟,10集正片剧情大概在200-220左右,算是一部非常饱满的剧场版映画容量。

整个剧集的节奏把控非常好,从日常到非日常的过渡(母亲去世成为边缘人),再到主线的引入和自我的追寻(实现母亲、Maine以及Lucy的愿望是表,国际主义才是真),他不断遇见又失去,得到又被被迫,受伤又成长,最终David燃烧完了自己的意志;某种意义上,开玩笑地说,是意志的胜利(X)。

这会让人想到今石洋之的另一部类似节奏的作品,同样是一部关于归属与认同,有关自我的找寻与身体意志关系命题的,以突破天际(无限)为最终目标的剧集,《天元突破》。

在那部作品中,游走于主流之外,只知道挖洞的西蒙,在外界对地底的侵袭下不得不面对原本逃避主义的日常的终结,进入与不确定为伍的战斗着的非日常生活,而支撑他的就是大哥卡米亚,卡米亚就是他战斗的动力;而在卡米亚在战斗中牺牲之后,他必须要建立而不是寻找新的意义,以及更重要的,用自己的大脑反思自己的存在,并做出决定;等着他的是无尽的背叛与心爱之人的离散,并且延伸到无穷天际的未知战斗;他的旅途没有终点,他还是那个会犹豫会迷茫的自己,虽然他已经有些麻木,虽然熟悉的人永远地离开了很多,但是他已经不再畏惧了,因为他和他肩负的那些信念,那些人和事, 可以突破天际的啊。

钻头和如同大脑一样的机甲,是人身体的延伸,而最终决定战斗胜负的,是气势,是意志;他们分享着共有的行为,这些共有的经验成为了对抗不确定性的支撑,这并不意味着个体的消亡,正相反,它复活了个体,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相信着那个相信着自己的你啊”,当一个人的信念足够强大,不管前路有多漫长,被命运背叛过多少回,他依然能够站起来,用钻头突破天际,即使天际本身没有重点,在punk的无政府、无主义马拉松里,意志所持有的那种超验精神会始终指引着你。

这也是今石洋之处理《cyberpunk: edgerunner》(以后简称《边缘行者》)的做法。

不论是何种风格的Cyberpunk,cyber对身体和意识关系的讨论,以及punk本身的无政府主义和反主流倾向,都成为构成世界观的基本元素。

《边缘行者》中的核心背景一是“义体”,即对身体的强化,但过渡强化会使得意识失控变为“赛博疯子”;二是“夜之城”,一个无政府无保障的自由主义社会,同时它的最高价值就是没有价值:公司是奋斗的重点,但资本的增殖没有尽头。

而cyberpunk就是用机体强化自身、不属于任何一个会社的“边缘行者”,他们游走在身体与意识平衡的失控边缘以及主流社会之外。

今石洋之在视觉元素上并没有刻意铺陈光污染,这也不是trigger的强项,他引入的是常态化的潜在风险、日常化的非日常生活以及没有终点的意志的胜利,以及他最擅长的植入式战斗,从《flcl》、《天元突破》到《killer la killer》,依靠身体的延展进行意志的较量就成了今石洋之的特色表达。

这恰好也和cyber的特征符合——人与非人。

在母亲去世之后,David与体制完成了告别,当他安装完义体,无所事事地从台阶上跳下并落入垃圾堆中,就正式开启了自己的“edgerunner”边缘人生涯,正式告别了男子高中生的日常。

之后,boy meets girl的经典剧情,依旧是宅社式的浪漫,没有软色情也没有矫揉造作,fly to the moon的情境式告白填满了David空白的心,他有了想要守护的对象。

在遇见女孩之后又遇见大人,像Lucy被捡回来一样,他也被捡回给了Maine,而实现从男孩到大人的过程——就是褪去冲动,认识到理性存在的过程;但事实上在夜之城并不存在正道的光,这也是为什么Maine在失控前脑海里一直是自己奔跑的场景:他精疲力尽,但看不到半点方向,身边只有孤身一人。

实现超越的同样是大哥的死亡,Maine在失控后面对平暴队时,看着David颤抖的手,笑着去掉了他的枪,“你还没做好准备”,“你不是跑得很快吗,那就一直跑下去吧”。

顺便,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长镜头静止帧。

抱着大哥的“手”,他收获了Maine的信念;而在这以前,他有母亲的梦想:到最高点看看吧,我相信你;以及Lucy的梦想,“我想去月球看看,你是第一个外人喔”。

Lucy经常说他总是装着别人的梦想,也要想想自己究竟想成为什么啊。

那为什么实现他人的梦想就不是一种梦想呢?

烂好人被污名化的原因不是因为做好人不好,而是因为那些烂好人只是世界系的高中生,他的好体现在没有开始的爱情之中,而不是一种“理性”的正道的光:你会是为了他人奋不顾身的人——Lucy对David说。

承载他人的理想也是一种理想。

最终他带着大家一起站上了夜之城的巅峰,但如果到此为止,它可能也是止步于《天元》,但他是赛博朋克,他是特别的存在,他的故事不是夜之城的日常,它是童话而他是正道的光,他是基于肉身的战斗,他用战斗照亮了身边的人的存在——他是承载他人梦想之人。

所以他用他最后的意识,救回了Lucy,保下了身边最后的人,“很抱歉不能陪你去月球了”,他确实不适合这个地方,最后脑海闪烁的是他的悔恨,他的感恩,他在夜之城的点点滴滴,因为有他的存在,夜之城变得不那么像一个牢笼。

他是一个传说。

今石洋之做到了,他在《cyberpunk》里塑造了一个游走于威权、主流与边缘人之间的人,一个在no status no value的无政府个人主义群体中拥有粲然普世主义光辉的“英雄”形象,他在历尽背叛之后,在实践麻木与身体冲动之间,依然坚守着浪漫且鉴定的感情。

这很不punk,但也很punk。

某种意义上,这个edgerunner真的很cyberpunk,而最终他的意志也永远活在他所守护的人,Lucy心中。

左思右想一下,其实David还是主流的少年漫画男主,只不过他的麻木期——现在主流就是得欲扬先抑因为这样才能凸显男主的本真性——是以一种punk的形象展示的,但就如同Lucy说的,他确实和她们不一样,他从来没有背叛过任何人,他照着他认定的守护自己的小世界的梦想一路奔跑着,他既不属于权威的主流,也不是一个毫无底线的punk,他是edgerunner,游走在资本与身体之间,依靠着意志维持着自己的人格和肉身尊严。

而这个蜕变,在cyberpunk中被交予三个人来完成——母亲、Maine和Lucy,其中Lucy又是他最后能守护的人,母亲死的时候他无力——堕入边缘人,Maine死的时候他还未完全成熟——有了归属但又迷路;和Lucy的相遇,这个boy meets girl的经典设定在这里因为质朴反而没那么简单,她给他的是一个绮丽的美梦,就像天元突破的大哥一样,或者是flcl的大姐头,但是今石洋之当初好像没参与flcl的工作。

而Lucy的约定则是他在漫无边际的跑道上能抓住的最后一道火光,他也抓住了这道火光燃烧到最后,他的一生都在发光发热,以至于他的死亡并不是一种荒废,他临死前褪去了所有的义体而以肉身的形态结束一生。

 5 ) 土狗审美随便说说感想

给扳机社一个面子一天追完了(小魔女学园yyds),通关过原作所以有感而随便吐吐槽,不算正经剧评,内容纯主观发癫。

--Compliments·叙事节奏很流畅,10集完完整整讲完故事毫不拖沓,省略掉了一切没必要的细节(这个不知道是褒是贬),其实感觉24集的话可以把上限拉满。

·很多镜头的颜色搭配很有漫画的味道。

·女性角色都好顶,我好爱。

·无疑是游戏公司跟动画公司合作的里程碑,整个模式非常对味,还原原作+架空故事,如果是从游戏接触TV就像在玩DLC,如果是从TV去玩游戏像是看大电影。

对于赛博朋克爱好者,也肯定能看到相关设想细节的很大补充。

·不得不说今石洋之把主角作为底层的无力感和迷茫感把握得相当细腻,纯纯的生活不如意又没啥办法,鼠鼠要代入生活了QAQ--It’s all nonsense·整个剧本有点俗套,开局给个复仇动机然后被团队接纳+继承遗志+被套路,不太赛博,像王一博(?

)。

·感觉主角形象还不如配角立体,一直为了别人的梦而活,明明可以不把自己push to the edge但是剧情降智强行edge,可能是点“Edgerunner”的题来个双关?

·前几集看以为是无产阶级奋起反抗的故事,然后突然引入爱情着实有点怪。。

不是特别喜欢把日式汤底和美式调料混着吃。

·男女主二人感情升温也没什么铺垫突然就生死相许了,可能是切屏风灵月影把好感度拉满了吧→“modifyrelationship David Lucy 100 Romance_Main”--What’s related to the game·女主一直吵着要上月亮,纯纯没官宣地联动《去月球》·扳机社把游戏原作还原得很到位,主角走的是游戏的流程,去的都是游戏的场景,拿的都是游戏里的枪,亚当锤的都是主角的__(?

划掉),而且住的还是主角的公寓,合着V的住房都是接的David的盘是吧。

·TV对亚当重锤的还原度很高,这下给他装起来了,不过游戏里虐待他的时候我以为是精英怪来着。。。

看着他装确实很好笑,就跟看斗蛐蛐大的欺负小的一样。

·游戏和TV最后都是舍命上荒坂塔,要不荒坂家在塔顶搞个网红打卡地算了,吸引全国各地人来,不上塔顶非好汉了属于是。

总结:整体质量令人满意,瑕不掩瑜。

赛博朋克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财宝。

游戏玩家看得很爽,以后希望能看到更多游改番。

 6 ) 从资本主义对人的同化看夜之城

不知不觉边缘行者已经快迎来一周年了,除去其中的媚宅内容(虽然我爱看),其内核的冲击对我来说不小。

去年年末在贴吧起笔过另外一个解读大卫的的剧评。

三刷之后更看到了和赛博朋克世界观的一些更宏观的角度。

当亚当和夏娃被驱出伊甸园以后,人和自然的异化就开始了。

一方面人无法与动物一样归属于自然,另一方面也无法与归属于他人。

把时间稍微加加速一点,来到工业革命时代。

资本主义的出现告诉没有归属的人类一条规则:你的价值由市场决定。

于是乎人类为了在所谓这个名为市场的社会中,试图消解来自自然的孤独。

如何消解,人们像机器靠拢,大家越来越有些相似的属性,因为市场告诉你了,那些属性或人的品格属于高价值。

一如夜之城的义体设定,在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甚至直接和机器融合。

正是因为这条规则,近乎所有的资本主义的普世道德被定义,大家需要勤奋,大家需要奉献,大家需要无私……人类为了消解这份被自然排斥的孤独,甘愿做这个肮脏机器的一颗螺丝——个人的价值不是由自己创造,而且有社会的效率来定义。

这种创造力的抹杀奠定了赛博朋克世界里压抑的基础。

正是由于这种自发创造力的抹杀,是人们转向资本主义的另一个陷阱——消费主义。

边缘行者里的黑超梦很好反映了这个问题。

黑超梦这种沉浸式的性幻想和暴力元素正是精神空虚颓废的必然产物。

由于原本被压抑的自发创造力,人们转而去消费感官需求来完成对自然的征服而不是试图融合。

资本主义所倡导的利益至上观念扩张了人的自私和自恋。

所谓的普世道德便是建立在这些所谓群体利益之上的一种统治工具。

此处牵扯到道德虚无主义一些更严肃的内容,(偏矮化的道德虚无主义)些许偏题,遂不深入探讨。

这两个陷阱是大卫式悲剧的内核推动剂。

他的价值从一出生就被市场定义了,于是他妈妈会有让他站上荒坂塔的愿望,不论这是不是大卫想要的;他被富二代同学挑衅欺负,却因为义体的差距无法还手,所以他之后不停追逐更强的义体(更多的公认资本价值);曼因托付给了他团队,让他继续向前跑;包括他和lucy的爱情悲剧,其实也是一种资本式的,浪漫式的爱情。

大卫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市场定义的价值)而活。

他对lucy的爱也早已磨灭了最初的自发创造性,即弗洛姆所说的,我爱你是因为我需要你,而不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lucy真正的愿望其实只是想和大卫一起而已,而被赛博精神病(资本主义)侵蚀的大卫已经分不清他是为了lucy还是自己在行动了。

资本不停地会有新的零件(亚当重锤)定义更高效更同化的价值,大卫只是被资本吞没的一颗过时的螺丝钉,沉寂在夜之城的黑暗之中。

夜之城还是那个夜之城,大卫的悲剧浪漫故事在酒吧里被传颂,只有社会里的零件不停地更迭,零件们也继续争先恐后地吸附在这台巨大机器上,假装自己又回到了伊甸园。

 7 ) 赛博朋克应该是一种广泛的人文主义反思,而不是自爆式的飞蛾扑火!

我昨天凌晨三点的时候发了一篇剧评一篇讨论。

没想到讨论颇为激烈。

当时写的比较随意,不够严谨。

于是最近较为深刻的思考了这件事,并且进行了信息背景的考究。

现在重新整理了一下,供诸君参考。

我对赛博朋克的理解赛博一词源于科学界老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

尤其是控制论的影响,在我看来,目前文学作品中对这个控制又分为宏观的控制与微观的控制。

宏观的控制来源于拥有绝对信息系统的独裁者对广泛缺乏相应能力的群众的控制。

微观的控制来源于个人对身体的机械改造或者说生物改造吧,是精神与物质的博弈。

朋克的显著特征就是反叛精神。

反对主流,反对经典,反对一切,甚至反对自己。

类似达达主义吧。

基于这两个词的拆解与合并,我想大致就可以简单的概述赛博朋克了。

即在控制论下的反叛精神。

论点一大卫作为底层人,无法进入企业,就只会受企业的压迫,最好的结局就是向公司开炮,完成个人浪漫主义英雄式的死亡,成为都市传说。

个人观点所谓朋克的反叛,不是仅仅指代顺着自己的感觉走,我反叛自己的直觉,脱离自己的舒适圈不也是反叛吗?

朋克这个概念就是达达主义的。

甚至连反叛自己都不为过。

拆解开的意思就是我不去学校走上Cyberpunk是一种对世俗意义的反叛。

相反,我不加入Cyberpunk,我去读学校,不也是对这种抛弃人文主义的行为的反叛吗?

我的第一部分就是对本剧朋克的嘲讽。

即如果反叛没有一个可以保持不变的信念的话,那所谓反叛,不完全就是跟着感觉走吗?这样的反叛才没有意义。

显然,男主的反叛是失败的,要不然也不会在田中复醒的时候犹豫了。

他完全没活明白,也没有找到自己的意义。

所以,如果男主选择成为Cyberpunk的意义仅在于生存。

那也别说进公司就是当狗了。

因为基于男主来讲,他只是为了活着,而不是有何目标意义才成为Cyberpunk。

对剧情的批判:大卫完全可以不加入Cyberpunk。

它可以继续回学校呀。

学费方面也不用愁了,因为有了机甲,也不会再受欺负了。

当然也会变成荒坂的实验对象,但是结局很可能变为新一代的亚当碎骨呀。

他无疑是有天赋的,无论是学业还是机甲承受力。

他在三流神机医那里得到的改造都能支撑他走到现在,如果有了荒坂的帮助,那岂不是更上一个台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表述当怂狗,而是指这样的区分形式无法做出实质性的改变。

而主角加入Cyberpunk也只是活着的一种方式。

并不意味着由公司狗转换为自由人。

论点二剧中大卫的反叛精神很酷,是一种明知会死但却不想苟活的先锋朋克。

个人观点这样反而会造成因果倒置。

即你被这样的先锋朋克所感动,然后也会虚拟化一个敌人,无视伦理道德的往上爬,然后去拉着这个你自己虚拟化的概念自爆?或者说成为这个概念?你也许未来会杀我,所以我现在就要杀了你呗。

这样会导致所谓的上层还没有玩儿控制论,或者说玩儿的还没有那么彻底时,底层爆发了广泛的阴谋论,自我消解了人文主义,在现实里不择手段的往上爬,直接自己抹杀了自己的人性。

成为单纯的物欲机器?这不直接黑暗森林了吗?

所以,我认为但凡是范赛博朋克的题材类作品都有义务高呼人性主义光辉,高呼爱与团结,哪怕是科技入侵,哪怕是广泛的控制论,也不应该舍弃人之为人的道德属性而不是搞仇恨连锁。

因为世代仇恨只能爆发世代战争!无休无止。

对剧情的批判:大卫的死亡丝毫不值得任何纬度的怜悯与崇拜。

因为他已经是一个不具备伦理道德的人。

他早已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是在剧中被包装成老好人,有点迟钝的日式人物罢了。

扒开这层衣服,他也是一个为了钱而滥杀无辜的人罢了。

所以,我实际反对的是这部剧借了赛博朋克的皮,用所谓的朋克包装了一个人性扭曲,道德败坏的人。

最终还为其塑造了飞蛾扑火,留下夜城传说式的浪漫。

这样的设定就是有问题的。

这件事情反映在救Lucy上也一样,救Lucy没错,很浪漫。

但这只是个人主义式的浪漫,这并不能代表作为Cyberpunk,作为底层对公司的革命。

甚至他的雇佣兵任务不也是接受的荒坂指派吗?

总结:个人主义式的浪漫死亡是很帅,很酷。

但是死亡就是死亡,它的独特性不应该被瓦解。

并不是说你看到了很多死亡,经历了很多屠杀,你就可以淡化下一次的屠杀。

主角是受到了世界的不公,那被主角杀死的人就都是罪有应得吗?

那些普通警察的死,普通职员的死,大卫母亲的死。

会随着大卫炸荒坂而改变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所以我认为剧情安排大卫这样的做法是幼稚的,排除它是愚蠢的动机外,只剩下了邪恶。

解局的关键不是在夜城留下都市传说,而是找回早已经被抛弃的人文主义光辉与信任和团结。

从而爆发革命。

这是我所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

大卫这样的个人主义角色,做个配角足矣。

他的价值意义上升不到主角。

即他只能做出个人意义上的改变,而无法引发集体革命。

因为他所代表的,仅仅是自己。

我在这里,主要是说大卫的反抗没有革命意义。

仅有的价值也被滥杀对冲了。

权利当然是需要靠斗争所得到的,但是像这样的飞蛾扑火,无法做出本质的改变。

我只谈到了人文主义,而没往下延伸到社的原因有二。

一条是因为可能会被封贴。

第二条是因为会缩减对剧情的探索。

因为社直接就可以把赛博朋克消解了,但我认为赛博朋克作为亚文化是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

我给这部作品打了3星,算是60分及格吧。

我在这里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大家喜欢剧中这样的时代到来吗?

如果喜欢,你是愿意成为高层控制底层还是成为底层反叛高层?如果不喜欢,我们能从这部剧中看到反思吗?

你得到的反思又是什么?这就是我批判的原因。

即赛博朋克的价值就是让大家知道剧中的这个世界不好。

我们要竭力的避免。

所以在赛博朋克的世界观里,没有英雄。

只能勉强找出几个更像人的存在。

反而商业资本用各种剧情,音乐,画面去粉饰赛博朋克,想要在这个世界中创造出一些感动人的东西。

这无疑是邪恶的!至于人文主义,就当做是我个人的浪漫吧。

更多的是想为赛博朋克加个新意义。

我也不把自己当圣人。

最多就是悬崖边的警示牌“小心坠崖”,至于有人说我就是要跳崖,你不懂,跳崖多爽呀,有人说这种基础道理还需要你说,我难道不知道吗?

我只是想说,我认为我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如果挡到了某些人,那抱歉,请您三思而后为。

 8 ) 纯粹的日漫

“很抱歉,没办法和你一起去月球了。

”这句话对我来说和《to the moon》中的“傻瓜,我们总会再月球相遇的。

”一样有杀伤力。

很少见到如此纯粹的日漫,虽然披着赛博朋克风格光鲜亮丽的外皮,但其内在仍旧是少年情节和找寻自我的命题。

以及独属于死宅们的感动。

最后记忆混杂和现实时空交相辉映的叙事桥段只能说更方便了扳机社大胆夸张的分镜处理,以前只能说是无厘头大胆,现在终于服务叙事了,而且酣畅淋漓。

不少的日漫经典设定,“废柴”男主,家境不好,天降女主自带好感,主角团减员,黑化得到外挂等,前面几集的观感过于贴近日漫节奏,以至于并没有当初看《双城之战》的惊为天人,甚至有些画面粗糙的就像是普通的日漫一样,有些感慨扳机社没有在作画上面玩些新的东西,当然军工义体的子弹时间还是挺微妙的。

不过这种画风也是适合扳机社发挥,在最后几集都有所体现。

ed可以说是有惊喜的地方,摄影都很考究,整个画面的布局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风格化的处理。

以及经典的“展现女主”。

其实最后并没有像游戏中v一样将荒坂大楼杀尽,只是象征意义的登上顶端“一路到顶”,这也更符合男主古希腊般宿命的结局。

整个故事剧情很“想当然”但是正是这样才真正刻画出了“赛博朋克”的众生相,夜之城只欢迎传奇。

不管怎么说,在一口气看完全集后萌发出想回夜之城逛一逛,重回荒坂大厦杀一杀亚当重锤,为大家报仇,我就觉得这部动漫已经成功了。

对于女主人设我只想说果然只有亚洲人才懂亚洲人

 9 ) 热血和牺牲式爱情

#以下发言皆为主观 个人情感色彩丰富没懂为什么这部片评分如此之高 画面和色彩的张力都很好 女主也美极 但剧情真的拉垮,无论是逻辑还是情感上都无法做到让我共情首先是被赞美的男主作为底层人民向上爬反抗大公司不成却飞蛾扑火的精神。

我想问这点到底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想反抗了 他做的一切都是被动的 就像是被人推着走到这一步 但凡没那个运气他都无法被称作值得被歌颂的对象在一开始他卖东西没卖掉还被太子爷打了才装上 然后报完仇就走,之后泡妞被骗 是因为他母亲的事业才能保住他不被曼恩杀,加入了团队之后也像个热血小子一样一边混一边谈恋爱。

直到曼恩的死才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 有人认为这是男主的第一次成长。

成长在哪 胸围吗?

还是重量级?

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是一尘不变,也没有所谓的想要做到最好或者独当一面和资本抗衡的想法。

在Lucy查数据库的时候在被敌人动摇 开始迟疑手上的动作 可以理解毕竟初出茅庐,但在整了一个promax版本之后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撞 他好像什么都考虑了 但什么都没考虑到,尤其作为一个领导者 团队意识共同利益根本没有展现出来。

这种时候就不要扯什么大家在那个时候混的就是以个人利益为先,男主要是在乎曼恩和他说的话就应该做好一个领导者该做的。

领导者不是能领导就叫领导者,比如发号施令的人不一定是领导者,就像我能运动但是不是运动员。

男主的目标也很迷糊 他想搞钱没错 想作为底层人民奋起没错 想为了心爱的姑娘奉献自己也没错。

他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我都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是明明想搞一大笔钱接了个狠活然后非得上价值 顺便再拉上所有兄弟伙跟我一起死。

要说男主自私 也没那么自私 善良也不善良 他在后期杀人时候的迟疑最多是出于道德而并非一种本能,而夜之城和男主的生长环境给他赋予的“道德感”我认为并不应该这么有底线 如果导演让他再恶的纯粹些估计更有美感。

同样 关于那些后期死人的片段闪回 尤其是那个害怕的眼神 我认为更多是男主不愿意承认自己真的会变成赛博朋课精神病的侧写 即使他可能打心底里承认这件事 他也会认为自己是“被选中的” “独特的人”。

这也是让我观感非常不好的一点 人家跟他拼科技的时候他在赌谁的命硬 照道理来说前期来了那么多金手指踏踏实实干就完事了 房子也有了存款也有了 没必要图一时之快。

他一直相信自己是“独特的人”,最后被亚当直接打破他“天骄之子”的梦。

在前几集的时候他优异的成绩 他母亲的描述都让我期待,这小子不会是力量和智力都在线的男主吧?

但我真没想到且不说力量差人一等,智力也是完全没有体现。

热血可以 但能不能讲点方法 但凡做个周全点的计划呢?

这种缺点从学校期间就暴露出来—不顾后果 只管冲。

他像是一直抱有侥幸心理,纯纯风险爱好者,我都觉得他的思路是“如果不怎么怎么样,我就成功了” 在此举例 装盗版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 我就成功了,但事实上的结果是需要花更多的钱去弥补这个漏洞。

但凡之后能从这件事情上学到点,也算是很好的成长线,但没有 仍然不管其他人感受 不管结果如何。

他好像一直不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起搞到250k送Lucy上月球我还是更倾向编剧把Lucy写死 然后男主认为自己足够强 是异于常人的人,结果奋起反抗不成被亚当直接杀死,在最后也没能为自己的母亲和心爱的人报仇,这才是所谓的无力感。

就是愤怒达到顶点,在做好了相对万全的准备之下仍然无法达到目标,之后发现自己在绝对的实力和资本面前如同蝼蚁一般,即使自己的运气很好资质很好但什么都做不了 奄奄一息的时候,给他母亲和 Lucy死亡的画面一次次闪过,然后他突然醒悟 自己和那些人也没什么不一样。

这才是我所能够共情的无力 是在想方设法之后放手一搏的无力,不是像觉得自己等级够了就去奖励自己打个Boss玩一玩然后打不过的那种感觉,而是作为一个有点才能的 普通人 用尽全力都摸不到别人脚底的那种 无法跨越的沟。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死在荒坂塔顶,毕竟男主一直觉得他母亲想让他在物理层面站在塔顶,如果死在那里还有点美感 还很好赏月。

关于爱情线我的观点是男女主不如曼恩那对给我的触动大我还是没明白两位谈个恋爱为什么不交流呢??

只睡觉那能叫爱吗?

那叫做爱。

Lucy在一开始知道情报的时候选择不跟男主分享情报 希望自己能够独自承担,这种盲点在绝大多数电影的感情线当中都有,就是所谓的 “我不想让你知道这么多,知道的越少 你越安全” 或者是 “我不希望你陷入危险” 等等。

这样的先入为主的预设会对之后的所有事情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明白独自一人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难以为这个问题所遗留下来的一连串其他问题负责任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 一起解决 而不是单方面的牺牲。

就算不能一起解决 也能商量商量别的方法呢?

爱情就是能为了对方去死,这一点我并不持否认态度,我也很爱看那种一方为另一方去死的情节 谁不爱看虐的啊?

但我认为爱情不一要需要用一方为另一方去死的方法来证明,就好像“他为她死了,他真的好爱他啊”这种观点,我就像是喝到了无糖可乐 是可乐 是甜 但没劲。

比起这样双方都一味自我牺牲的感情,我更乐意看肩并肩,可能是我之前此类电影小说看太多了,这种类型已经激不起我内心的情绪。

在这样双方都不是弱鸡的情况下,肩并肩的战斗会更让观众爽到,而不是俩人像在比赛一样比到底是我爱你多一点还是我爱你多一点,俩人都觉得自己很爱对方 然后上赶着送死 这好看吗?

这逻辑呢?

如果男方必须要死 那为什么不能是赚到了250k之后呢?

就比如 身体过载直接变成赛博朋克精神病 然后知道自己没救了选择去死。

这可以发生在两人都已经对未来有展望的时候,明明一切都过去了 但还是难逃变成精神病的结果,然后为了爱情选择了断生命 甚至可以是Lucy亲手动刀给他杀了,然后独自完成刚许下的两个人的未来。

这不好看吗?

这不美么?

这不比刷业绩一样的送死好得多,一开始到最后都在渲染精神病 结果也没有多么大的影响 再拉个反差的话就是 Lucy在原片中用吻唤醒了失去理智的男主 但在最后发现没用了 爱也不是万能的 再爱也不是。

这才能拉回到现实。

多说一嘴 以下更加主观 依据全凭一张嘴这类爱情中的牺牲也是自私的 跟他母亲独自承受了那么多供他上学那种牺牲一样属于情感上的绑架。

代入一下父母如果真的拼死拼活给你送到好学校读书 但他们都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同时你觉得现在学校的环境和群体都不适合你,你真的会愿意继续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挣扎下去么?

当你知道这些付出的时候 更多的是会希望可以不用那么劳累 或者是 我能够直接去打工或者换一个学校之类的解决方法。

在亲子关系中缺少沟通也是致命的,“我都是为了你” “这还不是为了你好”这样的出发点是没错的 但是更多时候孩子的想法会是“我宁愿你不这样”,不要用在感情中牺牲和付出了多少来衡量感情的厚度以及通过自我牺牲在他人身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很多奇怪的点在于关系当中双方的不对等 比如家长认为孩子是弱势的那一方需要他们的帮助 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爱情中一方觉得另一方需要自己来带领或者实现等等。

最后 我的意思是 反正设定背景都这么悲了 剧情也想往虐了写 不如就搞点更实际的 大家都别好过

 10 ) 我打5分是因为我玩游戏

对路人党不太友好,因为涉及很多背景。

如果抛开的话,剧情中规中矩甚至有点俗套。

而作为一部游戏改编则是十分的成功,直接帮助蠢驴重回巅峰,继双城之战(我没看,因为我不打撸啊撸)以后找不到其他的。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顺便去锤一下蠢驴一一一一一一剧透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以下是对该部剧火出圈以后进来的不明生物说的,不感兴趣的小朋友不要往下翻一一一一一一剧透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赛博朋克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文学形式以及艺术形式,本身立足于就是极端反乌托邦,cyber本身又脱胎于cybernetic,加上反抗的代名词朋克构成的畅想。

而众多作品无一例外则展示相当极端的zb主义社会,充斥的物欲和控制(cybernetic)。

那么毫无意外作品中就应该展示该种模式下会发生的客观事实→即利益为上,人的物化,而x交易则是这个的最佳体现方式。

说句不好听的,几乎所有作品都会在这上面加以描述。

无论是开山作《神经漫游者 》(1986)还是游戏和动漫原作《赛博朋克2020 》桌游(原作者的更早的是赛博朋克2013》,1988年出版,实际上也算是开山作)而蠢驴虽然烂活整一堆,但在与还原原著上比什么🐶公司强多了(迈克庞德史密斯接受采访时曾提到之所以让蠢驴改编是因为蠢驴真的玩过桌游),既然还原,那就是还原原作中那种纸醉金迷的金钱至上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整什么抽象的男宁女宁只能说不适合宁,什么玩意儿都往里面带更有意思的是当初诞生正好赶上了X解放思潮,在当时较往时更显得暴露。

至于某些人所说的两性视角,我这边建议好好寻思寻思赛博朋克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

X感这两个字都能解构了是吧,查个新华字典看看这两个字指的什么意思都不会说那么抽象

赛博朋克2020桌游规则书原插画至于游戏里的设定,我这边也说一下。

游戏里进冰柜脱衣服逻辑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无论是原规则书和游戏都提到过只有公司🐶和有钱的才会买得起深潜椅和黑客服,其他的野路子就只能把自己关冰柜里。

而想要散热好就得把衣服脱光。

游戏里出冰棍的一瞬间是会看到国体的。

至于没做,是因为1.很麻烦,没有人愿意过个剧情还要重新下装备,然后再上。

2.脱衣服的游戏里面属于无解,因为脱衣服的光影和材质变化无论是建模还是后期还是做成CG都是相当困难的,就是为啥游戏里面穿脱衣服都是瞬间替换至于衣着设计,往常案例设计成这种的确实有嫌疑。

但正好在赛博朋克里面没有,真要说的话只能说运镜方面。

进个游戏你随便找个路人,你看看穿的啥。

再去丽兹逛一圈,然后好好看看那送的规则书。

要不你穿成隔壁安拉?

更别说设定里面有皮下护甲,你裸奔都不会受伤,更别说女主压根就不是枪手,就是个黑客。

而你认为的服务于某个视角,甚至都没有证据,全靠自己的主观判断。

而且每次讨论到这里不明生物就忽略大嫂,这角色可一点都不媚,开除女籍了是吧。

那身腱子肉姐贵我挺喜欢的ps女主我不太感冒,我感冒的是kiwi和大嫂🌝

《赛博朋克:边缘行者》短评

剧本真的无聊死了,充满了直男意淫

10分钟前
  • GroundControl
  • 较差

某种程度上,比游戏本体还要好。虽然许多桥段和人物弧线都很常见,但类型深度做的很足,充分发挥了赛博朋克世界观的种种细节,扳机社色彩斑斓动作夸张的画风,可以说跟赛博朋克是绝配。而大卫的悲剧性从第一集就注定了,后面就是看他如何一步步毁灭的过程,还算有心理准备,这样的路线也为叙事提供了充足张力。大卫不断回溯着“变异”前的事情(没钱升级课程设备,校园霸凌,妈妈死不见尸,抢救小组见死不救,高科技低生活),而剧集也牢牢抓住了妈妈惨死这一转折时刻,直指人性最脆弱之处。身体改造作为标准赛博元素被充分发挥,基本上所有情节的转折点——安装斯安威斯坦、曼恩死亡、到最后义体金刚都是基于这一部分。嗑药、浪漫、疯狂、凄凉、悲壮,淋漓尽致。跟游戏原作的各种呼应也是一绝。

14分钟前
  • 王写写
  • 推荐

垃圾电视剧,简直看瞎了我的眼。

19分钟前
  • 竹林碧空
  • 很差

这剧情….好无聊…

23分钟前
  • 小狗是只狗
  • 还行

画面 音乐非常不错 可惜看看女性角色又是choudiaozi们 的意淫 充满男性凝视 女主强大又有能力可惜是个恋爱脑 女配萝莉形象又漏胸到底是在满足哪些宅处男的意淫 真恶心 整整十集只有两句台词是女性直接对女性说的 都是男主的工具人罢了

28分钟前
  • 今天早睡了吗
  • 较差

认真看了前三集,跳到了结尾,想要弃掉了,又看到热评,于是刷了下第四集到第六集,还是弃掉了。没玩过游戏,只觉得这部真的好无聊,开头团体接收男主什么的,一种套路的任务感,就已经体现出乏味了。最不喜欢的男女主设定,就是得过且过但又想保持正直的男主和表现得很坏实际上很温柔的女主,性别互换说不定还有看头,这部的人设已经看烂了。画面很棒。

32分钟前
  • Rsld呼吸进行时
  • 还行

故事老套毫无新意,赛博朋克世界观的设定下,近年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了。炒冷饭还有9.1分,令人困惑。

37分钟前
  • 一口一只小猫咪
  • 较差

前面是从母亲的选择到自己被迫走上的道路,从影片到现实,并也见识认识到了赛博朋克的命运。后段“义体”和“电脑”因为爱想互相拯救,但悲剧早已注定,而爱也被留了下来。

40分钟前
  • Wednesday
  • 还行

剧看完了,打开了很久没玩的游戏,游荡在这繁华的夜之城. 万家灯火,没有一盏为我点亮. 像极了现实中的自己,不知家在何方,也无人陪我去月球.

44分钟前
  • skys
  • 力荐

背叛者死亡,梦想者成真,守护者离去。

4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残酷版本的darling in the franxx。

52分钟前
  • 力荐

扳机社的大场面又进步了,设定也很宏大,但是角色塑造和剧情编写还是一泡污

57分钟前
  • lcsun
  • 还行

你以为是赛博朋克,结果是赛博朋克套皮日式流水线热血漫

59分钟前
  • 啊啪啪 啊啪啪
  • 较差

.........日本人怎么做到连赛博朋克都媚宅的,不画屁股会死吗

1小时前
  • momo
  • 很差

恋爱以后的Lucy都不酷了

1小时前
  • 东南
  • 推荐

较为垃圾的boy meets girl肥宅甄选剧情

1小时前
  • 维特根斯坦字典
  • 较差

二次元好像真的不挑似的。?

1小时前
  • 无罪
  • 很差

中二肤浅宅男番,剧情浮于表面,人物单薄、模式化严重、工具性太强,过于男性凝视,毫无吸引力,无法看完。

1小时前
  • 墟光天去鐘點五
  • 较差

只能说做题家看得绷不住了。大卫为了让妈妈长脸读书最后发现寒门难出贵子,露西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读书发现毕业也只是给公司当狗,于是一心想着润,最后付出了两人份的梦想也只堪堪月球一日游。天地为炉,谁不是在苦苦煎熬。

1小时前
  • 小凛未郁
  • 推荐

恶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种画风,像之前的《普罗米亚》,以后看见今石洋之我绕道。但是里面的设定全都很赛博原汁,赛博朋克的结局永远是…主角无法战胜那座高塔,西西弗斯推石头,绝望的反叛。

1小时前
  • Syfann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