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危险方法

A Dangerous Method,危险疗程(台),危险疗情(港),谈心疗法,谈疗法,话疗(豆友译名),The Talking Cure

主演:凯拉·奈特莉,维果·莫腾森,迈克尔·法斯宾德,文森特·卡塞尔,莎拉·加顿,安德烈·赫尼克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士语言:德语,英语年份:2011

《危险方法》剧照

危险方法 剧照 NO.1危险方法 剧照 NO.2危险方法 剧照 NO.3危险方法 剧照 NO.4危险方法 剧照 NO.5危险方法 剧照 NO.6危险方法 剧照 NO.13危险方法 剧照 NO.14危险方法 剧照 NO.15危险方法 剧照 NO.16危险方法 剧照 NO.17危险方法 剧照 NO.18危险方法 剧照 NO.19危险方法 剧照 NO.20

《危险方法》剧情介绍

危险方法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危险方法》(A Dangerous Method)原名《谈疗法》(The Talking Cure),根据英国编剧Christopher Hampton(《赎罪》)的同名舞台剧本改编。 萨宾娜·斯皮勒林(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ey 饰),出身俄罗斯犹太家庭。1904年被送到苏黎世去治疗歇斯底里症,成为了精神病医生荣格(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 饰)精神分析患者中的一员。荣格发现她有受虐倾向,是一个性瘾患者,同时又有深深地自责心。而在诊治过程中,他们之间发生了秘密的、不论之爱。但荣格重视自己的声誉,想要隐藏这段感情,声称萨宾娜是一名臆想狂。而这种欺骗的行为也让荣格在理念上与恩师——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维果·莫特森 Viggo Mortensen 饰)分道扬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除暴安良单亲宝贝彩虹女神夜郎侠之一路危途草莓棉花糖OVA2EncoreVOL.01音乐之光芭比杀手机械陪伴比利时国王笑话与香烟布朗夫人的儿子们第三季灵案神捕发展受阻第二季神寻求回报照片中的女孩占卜师们胡桃夹子:魔境冒险再见歌舞伎町大眼仔的新车闺蜜心窍荔枝光俱乐部猎狼行动1巴比伦侦察英雄玛雅帮第五季读心人第一季裸爱九州·海上牧云记燃烧的槐多啊406的女士

《危险方法》长篇影评

 1 ) 柯南伯格拍荣格传记,绝配

大卫柯南伯格对他所讲述的故事怀有一种可贵的热忱和坦率,这让他能够用平静克制的方式来表现那些有着显著非正常特质和复杂内心冲突的人物。

他对人类心理异常、精神疾病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从《苍蝇》、《蜘蛛》到最新的荣格传记片《危险方法》,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中包含了深沉的认同。

和龙纹身的女孩一样,这两个叫做大卫的导演在去年都收获了非常适合自己的剧本。

 2 ) 各种无限爱慕医生妻子 。。(扭捏中)

很快被凯拉开始的癫狂拉进状态。。

医生第一次与凯拉见面时凯拉的演绎让我产生的感情很怪,从最初的以为故作疯癫到慢慢觉得习以为常。。

医生的妻子实在是让我各种敬仰、第一次出现镜头我的目光就没离开过她,尽管我不是les。。

美丽的眼睛、美丽的一切,全身散发着贤妻良母、包容、安静的美好气质。。。。

是她启发我对这部电影最想与人倾诉的观点。。。

就是 男人或者应该说99%的人们都渴望有这样一位贤良的美娇妻、在财富上绝对支援、在需要谅解、包容时毋庸置疑、重要她似乎永远会在那里永不背弃。。。

但集如此优点的这样一个人。。。

我们还是有渴望。。

渴望有个人,在他那里寻求的绝对安全是。。。

是各种羞耻的组合可以互相展现。。。

神奇的是这两个必需品好像永远不会融为一体。。。

所以大家抉择要什么样的自己、抛却什么样的自己,,,,以及我们选择怎样的人而必须放弃怎样的人。。。。。

医生与凯拉的深爱我有点困惑、、似乎因为时间限制与剧情的繁多而没在观众情感上诠释到位的感觉。。

若说还有什么收获,,就是弱爆的我才知道原来这里的弗洛伊德就是传说中的弗洛伊德、、感觉在这里离传说中人物距离近了些。。

再次印证各种伟人有着令人们各种可敬、可爱、可悲、可怜还有一个让人叹气惋惜的悲剧结局。。。

哎笑点在于在我们吃树皮的时候、、他们已在精神科有很多案例经验并人才辈出。。。。

说明我们仍须努力,在很多方面。

但其实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在历史、民族、文化的各种推动下我们或快或慢在前进中,,一直 。。。

因为也许我们本身并没有多大进步。。

但在诸多因素帮助下社会在前进。。

我们跟着无知的进步了。。

多么令人嗨皮的事情。。

咩哈哈哈哈哈必须说妻子大人最后与凯拉见面时那略显淡定的演技。。

我的敬仰再次升华。。

虽然这位大人并不是我的人妻目标意外的是男主人公这样纠结、自我要求矛盾的性格定位居然活的时间比妻子这样大气和类凯拉这样有气势的情人长。。

很想问问他老人家人到中年后是什么事件给了他启发什么的。。

我也是个自我要求高但不同点在于行动力上强烈矛盾的人。。

很想得知他人生后期得到了什么从中取经。。

总觉得他一定有不少改变。。。

也许和佛洛依德有关系。。

(思考状)最后发现豆瓣上这部影片评分不高。。。

不得不说。。

这句话,,就‘最后发现豆瓣上这部影片评分不高’这句。。

我写的时候没有任何感情。。

只是陈述。。

换言之就是废话。

that's all.

 3 ) 危险方法

#微影评#《危险方法》影片的故事从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来,讲述了佛洛依德、荣格和他们共同的女病人之间的故事。

作为病人,女主角美艳无比,给了荣格和佛洛依德极大的启发;作为爱情的表征,萨宾娜·斯皮勒林从灵魂深处启发了这两个当代心理学领域的巨擘。

但是这三个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却让荣格最终在精神和学术上和自己的老师分道扬镳。

由于涉及的背景比较复杂,因此影片娱乐性一般。

 4 ) 心理学的一扇窗

《危险方法》——一部心理学传记电影,关于弗洛伊德和荣格对于精神分析的论争。

可以作为了解心理学的一扇窗户。

我很喜欢。

片主要讲了一名年轻貌美的女病人萨宾娜让两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荣格大受启发,深刻地影响了二人,最终荣格与弗洛伊德在理念上分道扬镳。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分歧在于:弗洛伊德:压抑的内涵是潜在的性冲动或性经验。

对于心理治疗,弗洛伊德则是一种顺从自然的态度:世界本是如此,理解并接受它是走向心理健康的方式,简单地替换别人的幻想又能有什么用呢?

荣格:对性冲动的范围加以严格界说,在一些病例中,性问题并不是致病的绝对重要的因素,只起着附加的、次要的作用。

对于心理治疗,荣格则更强调医师的改造和重塑作用,他希望将病人变成他们自己内心想要成为的样子。

荣格批评力比多的概念必须重新加以界定,性理论太过狭隘,弗的因果简化论——将一切不同意见看作是一种“弑父动机”亦是以偏概全,并猛烈抨击弗的返回婴幼儿时期的理论。

这是因为,导致冲突主要发生在现在,而不是弗洛伊德强调的发生在过往。

但同时我们也得承认的是,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对性格及行为处事有莫大影响。

对于荣格和弗洛伊德对于心理治疗的这两种不同方式,个人认为,要看个人实际情况。

接受现实未必是消极,改造亦会遇到许多困难。

不改造不重塑,有时也无法真正触及问题的本源。

萨宾娜:性不仅涉及生的本能,而且涉及自我的毁灭和创造,也涉及死本能。

医师本人也是病人。

萨宾娜正是由于自己的病症才发展出自己一套理论,并完成了对自己的治愈。

从这一点说,弗洛伊德“每个人都有点神经症”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弗洛伊德的学说,使之成名的很大一部分是他的性理论,饱受诟病的也是他的性理论。

他的学说属于二十世纪,现在看来早已过时,主观色彩过于浓厚。

他理论的开拓性意义远大于理论价值本身。

精神分析方面的东西,看看就好,有些不必当真。

 5 ) 最好的性冲动便是灵肉合一的思想缠绕

“性冲动能摧毁一个人,也能重新塑造一个人”,这句话成了男女主角关系的注脚,荣格与萨比娜关系的变化一直伴随着与自己敏感的良心相较量,所谓的灵肉合一正是把最初的性冲动发展成激情四射的思想缠绕,最终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电影是拓展知识面很好的一个媒介,通过影片可以了解世界心理学发展的源头,故事的主线是荣格和他的女病人萨比娜,两者亦师亦情人,萨比娜日后也成长为著名的精神分析师,而辅线则是荣格和佛洛伊德相识、相交以及最后的分道扬镳,佛洛伊德对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个人很喜欢他的一个理论,“人的强迫症并不是纯粹的强迫症,而有可能是某种宗教在人身上的表达,所以人的身体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文明的一个容器,性的表现也好或者你的症状也好,都是文明通过你的身体在诉说”。

 6 ) 【转】卡尔•容格与萨比娜•施皮尔莱因的疯狂之爱

  罗纳德•黑曼 文 /彭牧 译   编者按:卡尔•容格处于精神分裂症的崩溃境地:与一位患者的热恋结束了,与精神之父弗洛伊德也分道扬镳。

但正是在他自己的疯狂中,容格产生了他最伟大的思想。

在英国传记作家罗纳德•黑曼(Ronald Hayman)的新著《容格传》(A Life of Jung)中,作者使用了大量从未发表的材料,第一次详细披露了容格个人生活中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本文节译了容格与女病人(后来的精神分析学家)萨比娜的恩怨和与之关联的他与弗洛伊德的分歧,以揭示这段恋情对容格提出他的一些重要原型意象,如阿尼玛原型的深刻影响。

  没有一位精神病学家,除了弗洛伊德,比卡尔•容格更具有深远的影响。

容格开始是弗洛伊德的信徒,但后来终于发展出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他最著名的理论是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学说,即我们每个人,尽管很大程度上是本能的,内心深处都积淀有原型意象。

他要求他的患者去分析那些出现在他们的梦和幻想中的原始的神话意象。

容格的另一重要方法是将人区分为外倾感觉型和内倾思考型。

  容格生于瑞士,父亲保罗是位乡村牧师,母亲艾米莉是位精神病患者,曾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在容格的印象中,母亲的人格具有双重性,在这一点上,容格认为自己很像她。

“我感到并恐惧于内心的分裂。

”也许正是这种对母亲的双重人格可能遗传给他的焦虑,促使了容格做出了研究精神病学的决定。

医学院毕业后,容格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苏黎士著名的布尔格霍尔兹利精神病院担任助理医生。

正是在那里,容格逐渐建立起他一生中两种重要的关系:前者奠定了他深远的影响,后者则创造出在他骚动不安的、漫长的个人内心生活中不断重复出现的一种模式。

1904年,医院来了一位新病人。

这是位18岁的俄罗斯犹太姑娘。

她想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但她梳着辫子,打扮得像个孩子。

女病人敏感、爱激动、说话清晰,然而时不时表现出自杀的倾向。

她常常发出一阵阵控制不住的大笑、哭泣或尖叫。

她总是低着头,如果有人碰她,她就会吐舌头。

她的名字叫萨比娜•施皮尔莱因(Sabina Spielrein)。

  萨比娜被诊断为“精神歇斯底里”。

当院长欧根•布洛伊勒让容格用精神分析法去治疗她时,容格感到十分吃惊。

容格不知道他能做到什么程度。

1896年,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治疗法”,声称能把无意识记忆引入意识,并许诺在未来的著作中对其过程进行解释。

但8年过去了,这样的论著仍未出现,容格只好仓促上阵。

  容格说他对萨比娜做了四个半月的精神分析。

每隔一天,他就和她呆上一两个小时,坐在她身后,进行分析。

他试验了“单词联想法”,即一个接一个地从一张表上念单词,病人每听一个词,就必须回答出听见后第一个随之联想起的单词,沉默和犹豫的时间都用秒表来测量。

当她谈到自己时,容格特别注意萨比娜说话音量、节奏和主题的变化。

  萨比娜记起三岁左右被父亲光着屁股猛揍,她当时变得很兴奋,就像平时看见兄弟被父亲揍一样。

而现在尽管看见别人遭惩罚令她愤怒,但这种怒火往往会变成性兴奋。

18岁时,她开始陷于意气消沉与躁怒不安的交替之中。

  从这种分析中,容格意识到一些对其他病人也会有用的东西:当容格让她帮忙写一篇有关单词联想的文章后,她的自信心显著增强了。

她的建议异常出色,容格吃惊地说:“像你这样的头脑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你应该成为一个精神病学家。

”   虽然弗洛伊德认为医生不应与病人发生社会联系,容格还是和萨比娜聊起了他年轻的妻子,埃玛。

很快,对埃玛的讨论变成了批判性的。

容格感慨维持一个家庭是件困难的事。

  容格常带萨比娜出去散步。

有一次,她的外套掉在了地上,容格便用自己的手杖来拍打衣服上的灰。

萨比娜突然狂怒地向他猛撞,一把夺回衣服,因为容格的举动使她想起了父亲对她的惩罚。

但萨比娜还是渐渐变得不太歇斯底里,1905年4月,她已恢复得足以进入大学,6月份,她开始了医学院的学习。

萨比娜出院之后,容格依然和她保持接触。

她情绪急躁,而容格有点神经质,但他们俩却能相处融洽。

身体的外在差异,则使他们彼此吸引。

容格具有典型的日耳曼人外表,一点也不像萨比娜熟悉的犹太人或俄罗斯人。

而容格从小生长在乡村牧师的家庭之中,这使他从未有过犹太朋友。

他能够感受到萨比娜的犹太式兴奋,但当她说她能通过心灵感应觉察到容格的想法时,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了。

  因为非常渴望重新控制住两人的关系,同时也希望在精神分析领域里,自己的第一次尝试能给弗洛伊德留下深刻印象,容格想到送萨比娜去维也纳让弗洛伊德会诊。

他给弗洛伊德写了一封没有提及萨比娜姓名的信。

  萨比娜的病情越稳定,容格越喜欢和她呆在一起。

不像埃玛,萨比娜谈到的她的梦想和无意识似乎能和容格自己的融汇贯通起来,这使他兴奋不已。

这种共鸣部分地源于他们都来自笃信宗教的家庭———她的祖父是一个犹太教教士,而容格双亲的家里都出过路德派的牧师。

像他一样,萨比娜相信无意识有预言的力量。

从精神分裂症的经验中,他们两个人———她在他的帮助之下,都得到了新的拓展。

但是萨比娜爱上容格很久之后他还一点都不爱她,而直到彼此相爱很久之后,他们才真正成为情人。

  她并不想要求什么。

她被献身的念头所诱惑,内心更多的是敬畏而不是欲望,他承认自己对她有欲望,但他说他们必须控制自己。

她幻想着为他生个孩子,就叫齐格菲(Siegfried,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英雄),他将同时具备犹太人和雅利安人的优点。

  容格对她心灵力量的信任与他童年时对自己母亲这方面的信任甚为契合,而萨比娜对他前途远大的确信,激起他极度渴望与弗洛伊德相见,弗洛伊德也许能帮助自己事业成功。

1907年3月初,在布尔格霍尔兹利精神病院另一位大夫路德维格•宾斯万格的陪同下,他和埃玛在维也纳拜访了弗洛伊德。

他们第一次一起吃午饭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容格在说话。

随后在弗洛伊德书房中,谈话持续到凌晨两点。

后来弗洛伊德曾说过容格患有他平生所见过的最复杂的精神病。

容格和宾斯万格是第一次被弗洛伊德邀请参加“星期三学会”的非犹太人,“星期三学会”是1902年开始创建的精神分析讨论会。

离开维也纳前,容格向弗洛伊德要了一张照片,在后来的来信中,他向弗洛伊德表示他最关心的事是“为您的学说的科学推广奠定基础”。

他们都为俩人的友谊而兴奋,通过通信,他们的友谊甚至比他们居住在同一城市所能达到的还要亲密。

容格同意编辑一份弗洛伊德学派的杂志,他还提议:“请允许我以儿子之于父亲而不是以平辈的身份来感受您的友爱。

”   虽说如此,容格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萨比娜身边。

他们亲吻、拥抱、争论是否做爱,但始终踌躇不前。

直到容格受到布尔格霍尔兹利精神病院一位新病人的影响,这是位自行其事的弗洛伊德学派的分析者,但却沉溺于毒品。

奥托•格罗斯(OttoGross)个子很高,羞涩而瘦弱,长着亚麻色的头发、蓝眼睛、鹰钩鼻。

他有几个私生子,别人说他与病人乱交。

容格开始不喜欢格罗斯,但同情他,有一次他们进行了一场12小时不间断的谈话,彼此互相分析。

  萨比娜几乎已经绝望了。

当容格喜洋洋地说他对一夫多妻有了顿悟时,她非常震惊。

他说他压抑了自己的感情,但除了埃玛,她其实是他最亲爱的朋友。

他们做了爱,并合做了一首散文诗以示庆祝:“为你,与惊涛骇浪搏击;而今,作为胜者:我舞动双桨,你恰是天赐。

”容格说,他是因为她动人的激情并可以深入他的无意识深层而爱她。

  可是当与他已有了两个女儿的埃玛又生了个儿子时,容格的感情变化了。

萨比娜接到容格一封含混地说他不能再欺骗妻子的信时深受打击。

但当容格发现他不能平静地结束时,维持了他们的关系。

埃玛认为她已忍受得太久,1909年1月,萨比娜的母亲接到了一封匿名信,要求她着手把女儿从容格大夫那儿拯救出来。

她母亲给容格写了信,容格回信时并没有否认恋情,只是指出他“并不是利用职业之便,因为我从未收费”。

他的治疗每次要收10法郎,因此最后他希望对方能选择“普通的解决办法”。

  他告诉萨比娜他们必须停止见面。

三周之后,萨比娜带着小刀来到了容格的诊室。

当他伸手夺刀时,她反抗起来。

容格突然变得面色苍白,用手拍着左太阳穴说:“你弄伤了我。

”萨比娜明白过来时发现自己已处在屋外,哭泣着坐在担架上,周围是询问的人们。

她的手和胳膊上有血,但却是他的。

很明显,在他们争夺小刀之前,她打了他耳光。

  容格给弗洛伊德写了信,说是为一位讨人厌的女病人,但仍然没有提到病人的名字:“在她面前,我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但是在与我过分敏感的良心相较量时,我并不觉得全然无罪,而这正是最痛苦的,因为我的目的是高尚的。

”正是在此之后,弗洛伊德决定他们应该具有一种父子关系。

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他提出收养容格为长子,在一个临时的宣布容格为继承人和“皇子”的仪式上为他正式“涂油”。

如果没有绯闻的阴影,容格可能还会犹豫,但现在他很快接受了这个建议。

当容格最终承认他与萨比娜的事实真相时,他希望他被剥夺继承权。

“既然直到最近我给这个患者的始终是友爱和信任,我的行为就是欺诈。

对此我很愿意向您,我的父亲坦白。

”但是弗洛伊德认为这正是表现男性团结一致的好机会:“这些女人总是不择手段地企图用精神完美来迷惑我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真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   6月份时,有一次容格刚做完一个讲座,萨比娜来了。

他想逃走,但她显得很平静。

他发现自己仍然爱着萨比娜。

虽然将信将疑,容格还是用从弗洛伊德那儿逐渐发展而来的理论———他有一个“犹太情结”来解释:在维也纳他迷上了弗洛伊德最小的女儿,同是犹太人而不到14岁的索菲,这种感情现在又回到了萨比娜身上。

  直到1910年9月,在萨比娜写作博士论文期间,他们才再次见面。

因为受到容格的影响,她研究了一个患妄想狂说话莫名其妙的女病人。

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和与病人深入的沟通,萨比娜破解了患者的胡言乱语。

这给布洛伊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建议萨比娜把论文给容格,让他发表在他主编的《年鉴》杂志上。

根据萨比娜的日记,“我们见面的最主要的后果是我们再次陷入热恋,我对他的爱以一种疯狂的激情压倒了我。

有时我强烈地反抗,但另外的时候我让他亲吻我的每一个手指,我全身好像粘在了他的唇上,因为爱而昏厥。

”容格说萨比娜的论文使他陷入狂喜。

它证明了精神病的思想结构与神话的模式完全一致。

他提出在论文可以发表前和她一起工作,并介绍她加入精神分析学会。

  每天早晨去容格的诊所,萨比娜总感到羞愧。

“在候诊室中,他的孩子跑出来见我,两个可爱的小姑娘和一个小男孩……在孩子们面前,我是那么渺小,无力,‘欲望’也看上去令人作呕,我究竟想要什么?

”   容格有步骤地把不稳定的病人引入宗教和神话的想像,萨比娜就是第一位接受这种非正统疗法的病人。

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唤起了两人对对方的热情。

到11月时,他们再次成为情人。

容格喜欢她的自傲和他们那些彼此互相缠绕的思想,但并不打算与她结婚。

他说他从根本上还是一个俗人,要求不高,只需要埃玛营造的典型的瑞士式家庭生活。

尽管萨比娜讨厌被容格当作“爱情的替代物”,但恋情仍然继续下去。

她整个人“充溢着爱”,她向命运祈求:“让我高贵地爱他。

”   两人缠绵之时,有时容格温柔而充满深情,但有时他又“摆出一副唐璜的姿态,让我觉得非常讨厌,尽管他认为我忠于爱情,但他说我属于那种不是为母性而是为自由之爱而生的女人。

”1911年1月15日,萨比娜论文答辩的前一天,容格告诉她,她肯定会发挥得不错,因为她是与魔鬼为伍的。

在精神病学方面,她的研究成果异常出色,这说明他们俩对她的潜力的信心是有道理的。

最后萨比娜把她的论文提交给《年鉴》杂志,她写道:“您得到的是我们爱情的结晶,您的小儿子,齐格菲。

”但他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就认为她所写的颇有胆识、影响深远、富于理性,它不应该发表在《年鉴》上,而应单独出版。

  容格到底有多少风流韵事?

我们知道后来埃玛还得容忍容格的另一个情妇,托尼•沃尔夫(ToniWolff),与萨比娜一样,先是病人,后来成为助手和精神分析学家。

此外容格还有些短暂的恋情。

容格曾告诉一个朋友:“当我死的时候,恐怕没人能意识到躺在棺材中的这位老头曾是一个伟大的情人。

”萨比娜认为容格充分利用了他的受人爱戴:“容格大夫根本不是个隐士,除了我他还喜欢其他许多的女人。

”妒意渐渐渗入到她对他所造成的痛苦的谴责之中:“我才明白一个女病人的悲剧,开始被他诱惑,然后就抛弃,而后人们又开始谈论其他的这种‘韵事。

’”   如果这是萨比娜离开苏黎士的原因之一,那么弗洛伊德则是萨比娜来到维也纳的一个原因。

在那儿,没有被邀请,她就出现在一次星期三讨论会上。

弗洛伊德并没有生气,反而邀请她在下一次会议上宣读一篇论文。

她选择的主题有关死亡本能,对此弗洛伊德不仅没有写过文章甚至连想也没有想到过。

她的论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反对她对待神话材料的轻率。

这使他想起了容格,他告诉容格:“我对你处理神话材料的方法有些不同意见,我与这个小姑娘进行了讨论。

我必须承认她非常出色,我开始渐渐理解了。

”这“小姑娘”已经25岁。

  在后来有关死亡本能的著作中,弗洛伊德未加注明地吸收了萨比娜的观点,就如同容格在他的书中所做的一样。

在1912年3月给她的信中,容格说他刚刚注意到他们两人书中“难以置信的相似”。

在遭到怒斥后,他才不得不承认,“优先权是你的……很明显,你意识到死亡本能比我早得多。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他认为是他们无意识地“融汇”了对方的部分精神,但这种“思想秘密渗透”的事实必须对公众隐瞒。

  因为仍然留恋着容格,萨比娜提出让弗洛伊德为她分析,这使弗洛伊德非常吃惊。

她认为也许弗洛伊德能帮她“脱离暴君”。

两个男人之间的友谊逐渐降温,通信逐渐减少。

容格的口气仍然是友好的,但弗洛伊德有时变得冷嘲热讽。

听说容格被狗咬,他反而问容格是否要关心关心狗的健康。

  容格能否在情感上从对弗洛伊德和萨比娜的依恋中解脱出来而不崩溃?

他的两位朋友的互相接触几乎使这种割舍变得不可忍受。

容格内心的苦涩如果说是不理智的话,也应说是可以理解的。

容格告诉弗洛伊德,萨比娜提交给《年鉴》的论文“大量地依赖于她自己的情结”。

他援引了贺拉斯的句子:“上半部分是可爱的女人,下半部分是条鱼。

”   1912年初,萨比娜嫁给了一位大夫,保罗•谢夫特尔(PaulScheftel)。

但她怀孕四个月时,她依然迷恋着容格。

弗洛伊德冷漠地说:“我想,你仍然深爱容格的原因是你没有把你对他应有的仇恨引入意识表层”。

弗洛伊德不愿意萨比娜“继续保持逝去的爱情与梦想”,他说:“如果你的孩子是个男孩,他将成为一个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我们仍然是犹太人,其他人只会利用我们而永远不会理解我们,欣赏我们。

”   整个秋天,容格处于极度紧张之中。

“我觉得我内部的压力好像要冲出来,好像它们本来在空气中似的,一切都比从前黑暗。

”他的梦变得更像幻象。

当他在描述一种他称之为“神圣超绝”的状态时,他很可能是就他自己说的。

  容格为这些内心表现出来的形象做笔记和画图像,试图这样来把握他骚乱的幻觉。

他声称他获得了能够“当场”捕捉到无意识信息的技巧,他的著作《回忆、梦幻和思考》使人想到他的行为充满英雄气慨:为了科学的发现,他正在做一次危险的深入无意识深层的探险。

  有些梦与地下的楼梯与大地洞有关,这意味着他的幻象位于地下。

1913年11月,他说他决定向下坠落。

“我让自己下降。

脚下的地好像裂开了,我一下子跌入黑暗的深渊。

”但是他的儿子弗朗兹对此很怀疑:“我父亲写的是他选择坠落,我不认为是他的选择,我认为他没有选择的能力。

”大约花了三年时间,容格才从1913年的精神崩溃中恢复过来。

  正是在他的精神崩溃中,他得出了他一些最重要的观点。

他的阿尼玛(anima)的观点就产生于当他记录下自己的幻觉、与内心一个声音进行争论之时。

他在做什么?

这工作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

他肯定这声音是一个女性的声音。

“我觉得一位女性竟会从内部介入我的思想,这非常有趣。

我想这也许与原始意识中的精神有关……后来我逐渐认识到这个女性形象在每个男性的意识中扮演了一个典型的或者说是原型的角色,我称之为阿尼玛。

”   他发现萨比娜不可抗拒的一个原因是,不像埃玛,萨比娜与他记忆中的一位脸黑黑的女仆相对应,这位女仆在他母亲住院时曾照料了他一段。

在描绘这位女仆的形象时,他说,“这类姑娘”代表“我的阿尼玛形象”。

容格相信,因为遗传了一个女性的集体形象,每一个男性所选择的配偶,都是直觉告诉他,这位女性是能接受他投射到她身上的阿尼玛形象的女性。

她因此代表他的精神。

  如果没有经历过精神崩溃,容格也许不会发展出他称为“积极想像”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与他的阿尼玛和幻觉形象的交流。

他让患者画出梦中或幻觉中的形象,然后向它们发问。

这就像向一个内心的神祈祷,“因为答案就在你心中,只要你不惧怕它们。

”这就是“让无意识浮出表面”。

  (A Life of Jung,Bloomsbury,UK,Dec,1999) 后记:柯南伯格的关注点长歪了,迷失在展示两人之间的爱欲纠葛,而没有聚焦在Dangerous:一个病人是如何彻底改变一个医生的研究方向及两个医生间的父子传承。

想要更靠谱地了解真相,建议观看2002年的纪录片《芳名萨宾娜/Ich heisse Sabina Spielrein》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957920/

 7 ) 心理咨询师的危险

(原著在此: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4284032/)两个牛逼的男人和一个神秘的女人之间的故事,所能引发的好奇心当量不小。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十分热衷这样的八卦故事。

两大精神分析巨擘之间的友谊和权力争夺、男性精神分析师和他们的女病人、男人和他们的性欲、女人和她们的性欲、男人女人和各自心中的异性原型、男人之间的联盟、犹太人之间的联盟、科学和神秘主义、一个道貌岸然的时代和它的潜意识……这样的故事太容易让观众在其中迷失他们自己。

也许因为处理的是历史上众多极有争议的细节,我在其中也不太感受得到创作者(原著作者、编剧或者导演)。

三个神经质的精神分析师,还有一个更加神秘而且加倍疯狂的医师Otto Gross,创作者们生生是用四平八稳的学院派处理方式架住这四位奇葩,使得众多对话和细节都可以用心理学教科书里的东西来进行理解和分析,一切都没有意外,像个中规中矩的教学片。

看得我脑子运转不停,荷尔蒙却在沉睡。

当然其中也涉及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

喜欢上自己的来访者,如果不是咨询师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至少也是之一。

没有看到哪本书专门讲述怎样应对这个问题,那些在媒体上频频抛头、指点江山的大腕,没听说谁出来坦陈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栽过跟头,就连荣格这样的大师,也宁愿他和萨宾娜的传言从历史中消失。

我们只是口口相传着行业内的“轶事”:谁被谁从催眠椅哄到了床上,谁和谁通过心理咨询成为了“夫妻”,谁对谁有了“移情”而谁对谁有了“反移情”,谁自称和谁是“双生火焰”……有时措辞引发的误解让事情的真相更加难得一窥。

有些文化善于确立规则,却又被这种规则所害,恰如片中的三位主人公。

这种“想要”和“不能”,正好构成一个典型的精神分析式心理冲突。

然而抛开规则本身,亲密关系却总是人性最硬的试金石,至少是之一。

对咨询师如此,对来访者如此,对修行人尤其如此。

渴望和他者全然相融,又恐惧丧失自我;渴望内心的空虚被填满,又恐惧对方离去而终将独自面对这份空虚;听到内心深处完善自我的召唤,又害怕失去当下片刻的欢愉……面对这个功课,太多的人将“放弃”误认作“放下”,将“退缩”误认作“走出”,将“沉溺”误认作“执着”,将“需要”误认作“爱”……真正穿越这一切而又能回归日常生活和自然天性的人,不知道要有怎样的大智大勇。

对咨询师来说,真正危险的不是方法,而是关系;正如真正决定咨询成败的,也不是方法,而是关系。

这是荣格都盯不住的东西,我辈共勉吧。

 8 ) 簡要解析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分歧

由於這部電影太狗血+粗糙了,故不作下簡單的詮釋似乎于心有堵。

============I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在臨床框架中更類似一種科學實用主義,它認為一切精神癥候皆與性壓抑有關,并以此為基石,提出了後來的性力論。

但問題的關鍵是,在其思想系譜發展到晚年之前,力比多的內涵幾乎只是單純的性慾,故與此對舉,壓抑便僅僅淪為一種社會性的或社會性的大寫自我的機制。

以上即構形了熱愛象徵精神+神秘玄學的榮格與弗洛伊德的主要分歧。

雖然到晚年,弗洛伊德發現將力比多解釋為一種純粹的性慾的理論在解釋人的精神結構時開始日愈勉強,因為很明顯,性慾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生物性的對享樂的喜愛及需求,它與死亡有著明朗的神秘的關係,如,精神癥候者多產生性虐或被虐的愛好,這與其自殘與自殺傾向往往聯繫密切。

上述使弗洛伊德開始接受宗教學,我們知道,他將“弑父倫理”與基督之死及基督崇信聯繫起來,不過礙于其猶太族裔+猶太身份認同的緣故,他僅限於在一神崇拜方面討論弑父倫理的課題,而且關鍵是,弗洛伊德對弑父的宗教內涵的分析仍舊只停留在一般的心理人類學,並未如榮格那樣、提升到象徵人類的維度上去。

所以基督似乎僅僅成為了一種圖騰,用以辯證地同時強化人的愧疚心、壓抑性慾及催發觸犯禁忌的存在,進一步來說,弗洛伊德強調力比多不止是純粹的性慾,而系具有倫理道德與自我壓抑的內涵及功能的。

然對於榮格來說,這一切系不足夠的,因為他更深刻的發現,與死亡緊密相連的性慾,更具同時超越生物慾望及倫理道德的意涵,這一切都能夠從古代神話加宗教複雜而繁瑣的隱喻境象中得到提示,比如柯南伯格這部電影非常窮酸和單薄地揭示的《萊茵的黃金》中英雄往往誕生于亂倫及邪惡中的意義。

也就是說,性慾與死亡的關係的意義之實質在於,二者作為生的起點與死的終點,構成一種辯證的相銜系的干聯,故個體在性快樂的巔峰所體驗到的美妙來自于對個體自我的超越,而這正與擺脫自我的死亡相似,但由於人類同時具有對個體自我消解的畏懼的心理結構,故才會對性慾進行自我干涉和壓抑,如,自慰時人往往會產生某種微妙的負疚感,或者這種負疚感的變形,即,感覺有人在看著自己,尤其當屋子中放著親友或祖先的相片或靈位時,所以,壓抑同樣來自于無意識的本能,并不僅僅像弗洛伊德認為的那樣,是社會倫理造致的後果。

不過,英雄自原慾的放縱中誕生、歷經磨難而自我超越的神話故事原型又表明,在對性慾作自我壓抑的同時,仍舊反復越軌的人類,似乎不同程度的、皆能意識到個體自我消解于普遍性指示著自我重生、自我更新及自我超越的可能,而恰恰是源於斯,繁瑣、複雜、層出不跌的神話+宗教的意象被人們創造出來,此亦正是為榮格的興趣及精神分析之志向所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榮格的臨床治療方式,我們知道弗洛伊德的科學心理學傾向,導致他與病人間系“間離”的,他將病人的癥候套入性力的模式后,終其一生也沒能找到緩解精神壓抑及癥候的合理方式。

因為從社會學角度來看,壓抑系必要的。

但是,榮格的不同之處在於,歷史事實是,確實有兩個女病人成為了他的情人。

因為,既然性慾系具有神秘的玄學內涵的,那麼它就同時具有應然被釋放的合理性,某種意義上,這種先天的合法性無意識地催發了人類的文明創造——雖然過度的釋放會導致形而上學異化及遮蔽人類的本真理想并阻礙其實現之的進程,像許多精神病患者終日生活在神話想像式的心理補償之中,往往以普遍的神話原型了遮蔽了個體自我的真實渴望——必須承認,人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個體性的存在。

但是,也只有在通過給病人以自由之后,充分地從其言談和行為理解之,才能夠想出調節其癥候的原因,比如影片中的榮格使薩比娜的性受虐癥候“痊愈”的方式就是滿足之。

當然我們知道,愛上病人對精神分析者來說確實存在危險,像榮格的多愁善感即與此有關,且這一危險吾個人即不斷在品嘗——如果你關愛身邊每一被你做精神分析的對象,就可能在一定階段內將他人人格移入自我、自我變形及降解,以及,承擔將自我人格披掛上被分析者之面具的逆向移情的杯具。

結果就是,其實所有的精神分析者才都是不折不扣的妄想狂,但與他們精神分析的對象的差別是,前者的自我中還生長著理智,這個理智不斷在與妄想博弈、二者同樣強大。

且問題的關鍵是,很多時候,病人并不愛精神分析師,他們只是把依賴傾向投射到了醫師身上,故對醫師的關懷和仁愛基本上是不回報、甚至反過來咬一口的。

搞笑的說,榮格這類的精神分析者對人類精神象徵的理解及把握要遠遠超過弗洛伊德那類的,但苦情的是,他們永遠“愛”的是不“愛”自己的人,後者是一群被形而下或神話玄學的各類普遍性遮蔽個體性的被操控者,其靈魂無有個體性。

II榮格的幾個夢其實都是榮格將神話象徵嵌入人類精神想像的典型案例。

第一個夢,系騎手及馬車阻礙了拖著一根木樁的群馬,拖著木樁的群馬確實以陽具隱喻的方式象徵榮格本身的意向,只不過這種意向不止於性慾方面,其實暗示著人的理念性的鬥志,這就是為什麽火神既是力比多的象徵又與上升的、形而上的智慧具有隱秘的聯繫。

榮格的妻子是那個駕馭馬的、通過家庭限制榮格事業發展的騎手,而馬車是一種中規中矩的交通工具,類似于世俗的社會規則及大寫自我對榮格本真慾望的阻礙;第二個夢,奧地利邊境的士兵搜檢每一個人的身子,這象徵著弗洛伊德與榮格的理論疆域的界限開始日愈鮮明,榮格開始愈發注意到自己與弗洛伊德的差別,搜檢意味著二者潛藏的矛盾呈現出來的危機;第三個夢,這是榮格在與弗洛伊德決裂后所作的夢,意象最為經典、盪氣迴腸,它關於世界末日及大洪水。

意味著榮格的理論正經歷著告別原來世界的階段,百廢待興,新的理論視閾即將來臨,而流血的歐羅巴則以一種普遍意象擬喻身為”雅利安人“的榮格本人,弗洛伊德則使那個使他受傷的”猶太人“的代表。

其實,族群及其宗教、文化的分歧早在神話系譜中便能尋到其原型,不是嗎?

 9 ) 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冲突真正之所在,谈四点

本片真的是瞎编。

诋毁荣格。

一方面贬低荣格的人品:我最恶心的地方是荣格反复炫耀自己老婆有钱,至少有三次,一是荣格到维也纳探访弗洛伊德,他们谈到孩子,弗洛伊德有六个孩子,说孩子多也会有财政困难,荣格说,不存在,我老婆有钱。

第二次是弗洛伊德来苏黎世探访荣格,荣格跟自己老婆说,他刚到我们的别墅一定惊呆了,他肯定没见过这么大的房子,和他维也纳的小房子简直天壤之别。

第三次,坐船去美国,荣格炫耀他老婆帮他订了头等舱,得意地往头等舱的方向走了。

这个简直是太过分了,我都愤怒了。

另一方面:没有讲明白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的根本原因,没有讲明白荣格的理论是什么,荣格伟大和创新之处在哪里?

冲突根本在于。

一、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的驱动力是性欲,且是唯一。

另一位精神分析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则认为基本原动力是权力动机,爱和性都是权力欲望实现的手段。

而荣格则把心理活动的驱动看成一个庞大的系统。

他把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称为心理能,也称作力比多,本质而言,他是指人的欲望,食欲、性欲、权力欲、生存欲等等各种欲望全都包括在内。

而心理能和其他物理能一样,存在着作用的方向、有一系列的等值原则、均衡原则、前行与退行、疏导。

显然荣格把前两者片面的观点容括在内,并将整个理论体系科学化、系统化,用心理能(力比多)概括了人类心理活动的所有动力,并用科学的原则对他进行分析和量化研究。

二、弗洛伊德是无神论者。

之所以他为什么是无神论者,很可能是由于外界环境所造成的他作为犹太人的自卑和禁锢,要知道那时候反犹主义在欧洲大陆有多么猖狂,没过多久纳粹就会在德国上台,他也会被赶出维也纳,客死他乡。

因为这种种族主义造成的自卑和禁锢,使得他不敢触碰宗教领域和神秘主义,从而迫使他成为一个无神论者,所以他把对一切的解释局限于性,不敢丝毫跨入禁地。

因为反犹主义的根源正是宗教问题,他一旦研究涉入宗教领域,就会因为犹太异教徒的身份无法在学术界自立。

而心理学作为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研究,怎么能把对人类精神世界影响最深远的宗教置若罔闻呢?

这样的心理学怎么能称得上是完整的心理学,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正进入的、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心理学。

荣格作为一个雅利安人,没有弗洛伊德这样的负担,他敢于把精神分析研究深入宗教,并进一步深入神秘主义、炼金术、妖术、通灵、神迹。

除此之外,荣格还融合了哲学、自然科学的知识背景进入他的心理学。

荣格个人知识、思想的庞杂与复合,让他的研究视野和格局无限宽阔。

让他达成了最伟大的成就,发现集体无意识!!!

我读书的时候,读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的那一刻我震惊了,这种开天眼的知识带给我的震惊,远远超过任何最最毛骨悚然的恐怖片和环环相扣的悬疑片。

一种学说,一种知识,让你感到五体投地的跪拜很常见,但是甚至让你仔细思考和吸收后感到恐怖和害怕,则是绝无仅有。

这就是伟大的荣格。

让无意识的冰山逐渐浮出水面,集体无意识的发现可以说是5000年来人类认识自身最重要的一步。

三、弗洛伊德心理学和荣格心理学的另一个根本不同是。

弗洛伊德把万事万物归因于性,这绝对是极端和不科学的,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远离事物的真相。

但是它毕竟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成果、一种学说观点存在。

但它也仅仅能只是研究,并且是片面、不完整、极端、绝对,甚至不正确的研究。

所以他永远只停留在研究阶段,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而荣格心理学不排除以任何因素、任何手段介入到心理学研究里,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也没有任何禁区。

故最终他的研究不止停留在研究阶段,而是可以得出结果。

最后,以及最重要的是,他能解决问题,他具有实用主义的价值。

所以他是一种乐观心理学。

而弗洛伊德只能陷入一种,任何问题也无法解决的悲观心理学。

四、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

是反对弗洛伊德的学术上的霸权和父权。

让心理分析学自由无拘束的发展和成长。

我们其实可以毫不客气的承认,基于以“性欲”解释一切的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大部分都是错的,也就对了三分之一左右。

有人会说,心理学是一种对已发生的现象进行解释的学科,不存在对错,只要解释能够自圆其说就行。

但问题是,把问题都归于性,很多时候根本就解释不通,我想不仅我们有时候会怀疑,弗洛伊德自己也会动摇吧。

托勒密、阿基米德到牛顿、伽利略到爱因斯坦。

作为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基础学科——物理学的发展建立在对经典物理学的否定之上。

而对上一代科学巨人的否定和超越,往往耗费百年甚至千年!

我们何其有幸,探究人类内部世界的心理学虽然起步很晚,但是它对经典心理学的否定和超越就完成在他的学说之后二十年。

甚至弗洛伊德能亲眼见证对他完成超越的人的崛起和与他的斗争。

 10 ) 职业风险

前些天,老婆看了个病人爱上心理咨询师的电视剧,半开玩笑地跟我说,如果你以后做心理咨询师,能不能不接女病人啊。

我回复说,如果电视不这样拍,没有观众啊。

但其实我也清楚,不是电视要这样拍,而是的确有这样的真实案例。

精神分析第一案例安娜欧,还有荣格和萨宾娜的就是其中最有名的案例。

电影《危险方法》就是讲后者的故事。

大概的情节就是荣格在用谈话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的美女萨宾娜的过程中,两人渐生情愫,最后病人治好了,也成为精神分析领域的专家,他们出轨,分分合合,但荣格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庭,萨宾娜最后有了自己的家庭。

(另一条故事主线是荣格和佛洛依德从相知到决裂,萨宾娜在两边周旋,这里就不讨论了。

)所以男心理治疗师和女病人的可能的超越伦理的关系,是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

根据电影的内容,我来做几个维度的分析。

第一,心理治疗工作的环境和方法。

一对一的心理治疗,发生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私密空间里,这是跟其他工作相比很不一样的地方。

在这种环境下,两个人如果比较投缘,的确容易发生感情。

在电影里,荣格在采用谈话疗法的时候,是坐在萨宾娜身后的一张椅子上,他看到萨宾娜的身后和侧影,萨宾娜看不到他。

我想其目的,一个是让萨宾娜没有压力地自由联想和说话,另一个目的是减少两个人的眼光互动,避免感情推进过分强烈。

心理治疗的有效性,是建立在病人对治疗师的信任和关系的基础上的,而移情的发生,就仿佛是免疫力被激发,是病人好转的重要标志,是治疗师努力方向和结果。

而如果病人缺失的刚好是爱和性,她的期望和需要转移到治疗师身上,对治疗师来说就面临两难的选择。

接受和鼓励这种移情,可能会加速病人的好转,但却导致关系过界的危险;打击这种移情,可能加重病人的创伤。

在电影里,荣格采用了谈话疗法和词语联想(荣格发明的方法),对萨宾娜他也有自我暴露(跟老婆的一些不和谐)。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两个人对对方的了解是非常充分的,远远超过了朋友和闺蜜的相互了解。

这种充分了解,对双方的关系的发展,是有深远意义的。

可能因太了解而疏远,也可能因了解而更紧密结合,取决于两个人在文化、家庭、性格等方面的契合度。

从心理治疗的环境和方法来说,这个工作天然有一定的关系的风险。

佛洛依德 职业风险第二,女病人的因素。

在荣格的案例里,萨宾娜童年时期变态地激起的性欲被病态地压抑,导致了她的精神分裂。

萨宾娜来自富裕的家庭,容貌秀丽,对人有洞察力(对荣格老婆的词语联想的解读非常精准),这些都是对荣格有吸引力的因素,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她的受虐倾向满足了荣格对狂野的渴求(“把你撕成碎片”),那是他在温文尔雅的老婆身上得不到的东西。

我并不了解现实中会有多少有性吸引力的女来访者,我估计不多。

因为有性吸引力的女人的社会关系不会太差,社会关系不出问题,人的精神一般不出问题。

第三,社会因素。

如果不是离经叛道的Otto给荣格推了一把,荣格会出轨吗?

无法对历史做出假设,但社会和环境因素永远是存在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荣格本来就在凝视深渊,现在见到个从深渊里过来的人,他终于被深渊所吞噬。

医院收到不少匿名信投诉荣格医生的不轨行为,说明社会上对这种事情是有反感的。

但荣格丝毫没有受到职业上的影响,而且后来还有了另外一位情人,也许侧面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吧(或至少是上流社会的社会风气)。

第四,治疗师的家庭因素。

回想电影开头时荣格老婆的这句话:“对不起,我答应圣诞节前给你生个男孩,结果都做不到。

晚了一天,而且是个女孩。

”这是个很好的铺垫,她老婆是个很弱势的女子(虽然家里有钱),她对荣格百依百顺而且离不开荣格,她觉得自己有必要让老公100%的开心满意。

也许,她只要稍微凶一点,荣格就没有那个贼胆了。

从词语联想的结果来说,荣格老婆也是当时的社会文化的受害者,备受性爱和怀孕的焦虑所折磨。

第五,男治疗师自身因素。

正如上面提到,萨宾娜的受虐倾向满足了荣格对狂野的渴求,那是他在温文尔雅的老婆身上得不到的东西。

同时,他自己也知道,他也是个病人,也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

他没有办法去宣泄力比多的压力,任由自己做错事,陷入两难之中。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

好在我们也不需要经历每一条河才能学会游泳。

今天跟10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有更多的方法去排解力比多的压力,有更合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内心驱动力有更深的了解。

外科医生不需要自己摔断腿,心理咨询师不需要走进深渊。

我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那里学习,成为更健壮的人。

话说回来,哪个职业没有风险?

五十步一百步的差别而已。

Ken 2022/6/4 深圳

《危险方法》短评

Keira Knightley 演技不错。。。荣格,佛洛依德。一切的问题/进步的根源在于“性”

7分钟前
  • 弯道圆月
  • 推荐

kk最无美感的一部片子 柯南伯格把一个很好的题材拍的非常乏味 一贯的流于表面 kk的角色比较吃重 也算的上她最卖力的一次表演 可是效果很一般 过于用力使得观影很不流畅 ★★

9分钟前
  • 蟹黄酥
  • 较差

明明水准保持的嘛!

12分钟前
  • 小袋
  • 推荐

首先3d的下巴哦亲~片名内容未提及, a dangerous method,美剧中therapy提起的太随便,其实它也有副作用的,不是什么都越说越好,也有被说死的。蜜给我讲安定医院实习的时候,也有貌似可爱的尚无普通社会观的小孩子,笑盈盈的跟护士说想杀了她。我讨厌弗洛伊德歧视女性,但他和介学生的矛盾挺有意思

14分钟前
  • dorothy
  • 力荐

虽说表演很投入演技很到位,但看到瘦骨嶙峋的Keira那盆地般的胸脯还是难免感到恶心...Dr. Jung和Freud从亦师亦友逐步分道扬镳的历史,加上荣格与Sabina的不伦之恋,大师之作...

18分钟前
  • pksky
  • 推荐

很深奥,总是把sex往精神理论上分析,看对白太累

22分钟前
  • 牙齿冒汗
  • 较差

当柯南伯格的恶趣味遇到走进了庄园,一切变得那么不寻常,不再是那个熟悉的惊世骇俗的柯南伯格,太过温吞太过平铺。虽然有五个主要人物,但他们的对话基本都是两两之间进行的,在莫腾森面前法鲨的气场不堪一击啊。

23分钟前
  • 盲忙
  • 较差

明明是很好的精神分析学的故事,却让人始终打不起精神。

2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Sabina几时算病着几时算好在KK的特技之下,那是压根看不出来啊!摔! 还有扮丑扮的太失败太特么恐怖了好么!明明像是恶魔附身的样子啊!擦的大半夜看完会做噩梦的!!没什么还爱秀什么这种精神太伟大,露点露的激情戏搞的也太gay了好么!根本看不出胸啊!摔!fassy你就是个瞎了钛合金狗眼的悲催货!

3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较差

只能委婉的表示,不适应凯拉奈特莉的表演方式。。。被平凡毁了不怕,被平胸毁了也不怕,怕的是被所谓的演技毁了。。。太可怕。。。

34分钟前
  • 铁扇公主
  • 较差

奈特莉的表演用力过猛,弗洛伊德被搞成了个大佬,荣格想证明宿命论么?最后女人的意淫获得了成功。是的,就是这样。北京——昆明航班上看的。

35分钟前
  • 青年哪吒
  • 还行

表情好恶心,胸部好小!!!

36分钟前
  • 成见是一座大山
  • 很差

荣格版五十度的灰……keira knightley的暴牙在本片的production value让她的表演加星不少啊……总觉得其中一段主题音乐有点天鹅湖的变奏感觉

38分钟前
  • Kaito
  • 力荐

Keira Knightley虽然出道多年,但是演技方面依旧是扶不起的阿斗。虽然影片自身遗憾不少,且导演把握的火候和观众期待的有所偏差,但是最大的败笔还是让了不会演戏的KK当了女主角。需要扮丑装疯的角色也是有技术含量的,KK的表演痕迹实在太大了。用力过猛却无法惹人信服。

41分钟前
  • ◣東京浮春◢
  • 还行

8.9;作為對Crash的延續(或者是向著上游回溯才更導向未來?)。出眾的人像和對流水的攝取

44分钟前
  • 冰山李
  • 力荐

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 少了些柯南伯格式的暴力。有时候你必须做一些不可原谅的事,只是为了生活能够继续。

49分钟前
  • 凤瞳
  • 还行

看见弗洛伊得和荣给决裂好桑心 - - 需要思考为什么萨宾娜说他们的观点没有本质区别 另外奈特莉扮丑扮的着实是该片的槽点

50分钟前
  • Swing105
  • 推荐

那是一个人们还写字的时代,笔画优美讲究、言语从容,即便绝交信也不例外。但是没多久以后(我看最后一个画面上的时间是1910年),战争就来了,像荣格梦里的一样,成千上万的尸体浸泡在血水里,灾祸蔓延整个欧洲。一个从容雅致的文明说没就没了,什么权威和崇高的人性都无能为力。

52分钟前
  • 话不糙理糙
  • 推荐

看了十五分钟以后发现是传记片 娜特莉小姐把她讨厌的台词方式和惹人生厌的下巴发挥到极致 但是极度敬业 荣格真是卑鄙得令人生厌啊 这种把人生微缩成影片的方式最震惊 格式工整 摄影规整

54分钟前
  • Sisse
  • 推荐

两个地方 很敏感 包括故事本事 实在是太特别了 关于心理学方面 需要一种训练 真的很难做到 凯拉真的很不错演的 这个电影看着实在是太有现实意义了

56分钟前
  • Fallcon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