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终于等到怪物大学,电影院里黑漆漆藏着一群小朋友的气息,给小朋友看的电影,就是要和小朋友一起看才有趣。
戴绿帽子的OK队怎么阴差阳错最终夺冠倒是其次,感动我的是最后定格在储物箱里的几分钟,照片上大眼仔和毛怪从收发室一路干到惊吓专员,最终梦圆。
只是电影通常都会把这种漫长的成长过程浓缩成几张照片或者几个快镜头,让人错觉达成目标只要往大脑门上束一根写着“奋斗”的条带就好。
但成功毕竟不是口号,是要不断摸索属于自己的位置,需要长久的坚持与等待,这种寂寞,连电影都懒得拍。
其实在大眼仔坐着公车离开怪大,黑面院长突然出现时,我好害怕这厮改变决定神马的让大眼怪回到惊吓学院全A毕业然后直接推荐进惊吓公司哗啦成为当年的行业新星巴拉巴拉,这样的逻辑,大概才叫幼稚,用来骗小孩都觉得丢人。
一步到位,才不是成功的注解。
但注定的成功,总会在绝望的时候给你留有一丝的希望。
就像大眼仔被踢出学院心灰意冷之时,打翻的日历背后赫然出现的那张惊吓杯海报,乖乖,原来还有你。
为什么要坐在一堆小朋友里面看电影,因为有些道理,小朋友们都暂时无法懂。
好吧,古灵精怪的OK队竟然最终赢得了比赛,却发现不过是作弊而已,大眼仔的心情我只想找句负能量来调侃:“如果你对目前的工作不太满意,觉得事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那么就去进修一个更高的学历吧,这样的话,毕业以后你就会明白,之前的失败跟学历根本没什么关系。
” 再赠一句感人至深的负能量:“只有真正努力过的人,才知道天赋的可贵”,大眼仔气急败坏穿过溜进造门实验室穿越到人类的世界,发现自己真的一点也不可怕,他心灰意冷坐在湖边,看着自己“萌呆”的倒影,其中的滋味,又岂是毛怪可以明白。
不过朋友本来就不是用来明白你的苦楚的,朋友是用来在关键时候给你出谋划策拍你马屁的。
所以大眼仔在毛怪的鼓励下灵活部署,把一群大人吓得屁滚尿流能量爆棚,也还蛮精彩。
总之,就算还是被开除,也好歹风光了一回嘛。
人活着,总是要去试一试,看自己行不行,不信,就不行。
好吧,大概只有两种人最难搞:一种叫天赋异禀,一种叫不屈不饶。
乐天知命挺好,但只要命运还给你留了一条门缝,就还是选择拼老命挤进去吧。
影片的3d效果还是不错的,毛茸茸的感觉很真实,昆虫铠甲的光泽感也真的好恶心-________-'' ,故事情节就是小身材大智慧带领一群另类闯天关,引发各种爆rp事件最终找到一生好基友共同完成梦想创出一片天的一般类狗血情节。
104分钟的影片一气呵成,情节紧凑,笑点足,画面也很鲜亮。
大学内生活可以看到各种影子,绯闻女孩?
美国派?
甚至在惊叫课堂看到了一点哈利波特的感觉。
大眼仔与毛怪从对手到基友的剧情脉络在情理之中,情节开展的契机和事件却在意料之外。
这一点让人非常欣喜。
动画片一贯的风格是,好人有好报。
恶人有恶报。
不过这是一个没有恶人的迪斯尼出品作品。
当你以为故事情节已经走到终点,或者好人有好报的情节应该从天而降如同天上掉金条这样发生在主演的一对好基友的身上时,编剧再一次给大家讲了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没有所谓的超级英雄天生神力,只有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虽然这一部分对比整体影片而已,展开的比较匆忙,有一点点蛇尾之嫌,但是寓意竟然甚是新颖脱俗。
在最后的最后,6分多钟漫长的姓名表之后,10多秒的彩蛋还是很值得你等待的。
没有说教,没有狗血【好吧,好基友这件事还是很狗血的】,轻松幽默,又让你略有所悟。
总之,怪兽大学是个非常值得一看的片子。
本人看的中文配音版。
何炅和徐铮的神奇组合很新鲜,虽然一张嘴就能听出是谁,但是两个人对角色性格的把握堪称专业。
片中有一段校歌合唱,也配了中文,效果也非常不错。
打算再去看一把原音的。
还有就是,果然,知识决定命运啊。。。。
如果甩掉Pixar的光环(包袱?!
),会发现它还是可圈可点的:1、寻找旧故事的新意:“屌丝逆袭”这种烂大街的故事真要拍出花来是不可能的,但是Pixar用了四次转折。
第一次是ok会获胜,如果在这里停下来,差不多是中国动画片;第二次是自我坦白作弊,如果最后变成宣扬他们诚实善良,那就是蓝天的级别;第三次是破纪录的尖叫,如果是梦工厂,大致会因为这种战绩而被破格提升为惊吓专员而圆满收场。
而最后是他们从收信件开始一步一步接近原来的梦想——这么温情地告诉孩子们“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也只有Pixar能做得出来了。
2、寻找彩蛋是幸福的:这是Pixar专属的福利,比如玩具总动员的各位在不同片子里打过酱油。
怪兽大学里更多的是和电力公司的伏笔。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竟然没有忘记那个奇葩女卧底,这次她是以“真声”出现在片尾。
3、对于freshman生活的再现:再次证明,从《瓦力》之后,Pixar的动画片基本是拍给18岁以上人士观看的,儿童是不太会明白这段可能是人生最美好时光的意义的。
拜托,不要说烂俗没有新意。
你敢说看的时候没有让你产生怀念和共鸣吗?
以上是对电影的正式评论。
——————————————————————————————以下为一个入门级皮粉&屌丝级果粉的呓语。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在纠结许久之后,还是给了四星,扣一星的原因还是因为那名不副实的“3D效果”——毕竟,这是“冰河世纪”必须依靠松鼠与松果的爱情故事来吸引眼球的时代,这是小黄人成为“卑鄙的我”当仁不让的主角的时代,这是“萌死人不偿命”就是票房保证的时代——Pixar依然把故事作为动画片的灵魂还是让人保有一份欣慰的——即使是“屌丝逆袭”天天讲月月讲的老梗。
当然遗憾的是,这就意味着对Pixar电影的评价已经要和“冰河世纪”一个标准了,而长久以来,Pixar的电影是必须在另一个层面来评价的——借用足球界的装逼圣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动画片,一种叫Pixar,一种叫其他动画片。
是的,当动画片还在迪斯尼定下的金科玉律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时候,Pixar用了一招“3D动画”就让旧世界毫无招架之力,其过硬的动画技术与创意让所有人只能瞠乎其后——对比一下,“海底总动员”和同期“鲨鱼黑帮”水下特效,如果一个是海洋,另一个只能算是小池塘了;而在“汽车总动员”之前,动画汽车的眼睛从来都是千篇一律的车灯,可有谁想过“车窗”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如果技术上的代差还可以追赶,那Pixar真正令对手绝望的是对动画叙事的野心和实现这种野心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瓦力”时代到达巅峰!
21世纪还有人能把动画片拍成默片并且惊艳全场?!
天啊,那是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做的事情!
你也无法想象,把“动物庄园”这样严肃的政治寓言天衣无缝地融入一个动画电影是多么的艺高人胆大(值得中宣部的战五渣好好学习!
)。
——对比当时最大竞争对手梦工厂的“功夫熊猫”,除了以文化作噱头之外,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被无悬念地秒杀!
当然Pixar不止有这些,他们有创意,有技术,有故事,还有情怀——因创意萌发,以技术实现,用故事包裹的“情怀”。
他们可以用15年时间来孕育一个孩子和他的玩具从初见、厌旧、遗忘到难舍的完整故事。
“海底”里的父子情,“飞屋”里的爱情还有“怪兽公司”的友情,Pixar的情怀从来自然而温情,细腻不媚俗。
以上是“四有青年”皮克斯辉煌的履历,时间定格在2010年,那一年他交出的成绩是《玩具总动员3》——如果以豆瓣评分来看的话,13万人看过,评分8.9分。
2008年,《瓦力》,29万人看过,评分9.32009年,《飞屋环游记》,30万人看过,评分8.8————————————转变开始了—————————————2011年,《汽车总动员2》,3万人看过,评分7.62012年,《勇敢传说》,5万人看过,评分7.4目前,2013年,《怪兽大学》,2万人看过,评分8.1……虽然豆瓣一贯小清新的口味不那么准确,但是明显的事实是,Pixar已经不是那个绝对无敌的王者了……尤其是梦工厂和蓝天这些后来者在技术上不断紧追,而且也开始注重故事与内涵的时候,已然有分庭抗礼之势了。
而以上的故事在另一个对象上依然成立,甚至可以说是无缝衔接。
没错,如果把皮克斯换成苹果,把梦工厂蓝天换成google或三星,如果还愿意发散思维的话,迪斯尼比作诺基亚也是很好的选择——只是诺基亚显然不具有收购苹果的可能。
另外,更重要的是,皮克斯和苹果还有过一个共同的家长:乔布斯。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所以,回到正题:怪兽大学和爱疯4S。
同样是后乔帮主时代的产物,同样都有里程碑式的前任,同样与前任相比他们显得有点普通甚至乏味。
当《疯狂原始人》、《卑鄙的我》让人不得不爱的时候,怎么看Pixar都在不思进取吃老本。
而4S,哼!
不就是静音键移了3毫米嘛?!
事实是他们都很好,但是人们觉得他们不够好;事实是他们都在前进,只是这种脚步追不上所有人的期待。
因为对于皮克斯和苹果而言,没有满足期待,就是失败;没有创造惊喜,就是垃圾。
电影中麦克和牛头高帅富的对话也许就是皮克斯自己的写照:牛头:放心,你们就是输了,也没有人会记得你们。
麦克:对,但是你们输了,所有人都会毕生难忘。
所以,对皮克斯的如今的“平庸”开始冷嘲热讽的人们,请回忆一下,究竟是什么让你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了?
说句实话,我不觉得这部电影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可是却也不忍心打低分。
毕竟制作方是用了心的。
看这部电影,从开始强调豆丁的先天不足时,我就联想到了,这个怪兽大学和艺术大学是那么的相像。
只是努力,你有了技巧有了强硬的基础却还是比不上天分奇高的人。
一句,你没有那个天分。
就会彻底毁了你多年来的努力,哪怕你比任何有天分的人都要热爱这项工作。
可是你只能走向幕后,你永远不适合站在舞台中央,向别人展示你的热情。
有人说这是吊丝逆袭的作品。
我却认为,这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
只是我们没有豆丁的自信,也没有他的坚持。
我们只会像其他的OK部成员在开始时的剧情一样,甘于平庸,另寻出路。
开始时的豆丁和毛怪,两个人似乎在进行着“汝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对话。
我看不惯你有天分却不肯努力,你看不惯我没有天分却只知道努力。
两个人不打算互相了解。
这个很符合现实。
因为共同的遭遇而互相了解统一战线,甚至结尾开始一起奋斗。
这一切的一切,都带着一份励志在里面。
现实生活中,这种相遇相知的几率又有多大?哦,请别怪我太悲观。
电影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映射。
那是给我们希望的美好幻想。
是我们苦闷生活的一份娱乐。
但是,我就是在这么一部喜剧动画里看到了一份心酸,看到了一种无奈。
今天跟哥哥和哥哥的女朋友一起去看的,虽然我们都认识而且关系不错,但是——果然还是很尴尬啊。
更尴尬的是,选电影时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了这部,我颇为感动地问:你们都喜欢第一部?
他们说:什么第一部?
——你们TM地在逗我?
言归正传,第一部作为我唯一写过评论文还给出五星的好莱坞式动漫,对于这次的续集我可以说之前就是期待满满。
然而看完这部后,虽然与近几年的一些好莱坞动漫横向比仍然还算差强人意,但与本作第一部相比,从立意上的深度到细节至少在我看来都难遂人意。
如果立意尚且可以算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的话,我就说说细节,3D的画面当然完爆当年,但整场观影下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几乎很少有过去那种好莱坞式的“段子”能引发全场的爆笑(关于好莱坞式的“段子”是什么,个人看来风格特色是“用日常或者严肃的态度做一件小事结果搞砸或者出现反转而造成反差萌但又不给人刻意制造这个笑料的感觉而且往往作为画面的辅助构成部分或极快跳过的一个场面我也不想说这么复杂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浓缩语言”),至少得是本片中小怪物说“我们有蛋糕”然而大怪物路过时一口吃掉那种样子。
而作为反面教材的就是片子中蜗牛上学那个桥段,不说这个梗有多老,我估摸了下画面在这个非主人公非主线的段子上至少停留了15秒,而且有10秒是蜗牛跑的那个几乎不动的画面——导演不是EVA看多了吧?
放两秒钟意思一下观众完全能明白这个梗的意思,明明中后期主线的节奏不算慢,有必要做这种给人经费不足感觉的事?
我觉得从其中拨出两秒在最后给个画面再呼应一下效果完全会更好。
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太抓住这个点过于大题小做,其实整片有很多地方都有这个问题,比如OK会参加派对时那个多眼怪邀请苏利文跳舞那一段,华斯基带领OK会参赛时轻手轻脚躲避图书管理员那一段,等等,导演总给我一种为了让观众知道“这里有个笑料哦”而估计延长片段时间的欲望,这种小聪明其实是很容易引火自焚的。
简单再说两句关于皮克斯。
我对于好莱坞漫了解是不多的,对于皮克斯了解就更乏善可陈,只是作为外行的旁观人随便说两句。
对于我来说,玩具总动员系列是我对皮克斯欣赏的开始,怪物公司是我爱上皮克斯的理由,瓦力和飞屋是我对皮克斯赞不绝口的巅峰,而勇敢传说则是我对皮克斯开始迟暮的怀疑——我想应该很多对皮克斯有所接触但接触不深的人应该也会是差不多的感受吧。
顺便说一句去年一群为勇敢传说洗地大骂观众老爷不知好歹的人话音未落就被无敌破坏王打脸的情境真是历历在目,不知道怪物大学会不会也有洗地党,我想总是有的。
当然既然夸到无敌破坏王,最后还是要表达一下愿景,希望迪士尼和皮克斯的合体能够带来越来越多像这类合两家之长的作品,而不是将两家的精髓磨合掉的所谓中庸之作——不然我还不如看一年一部的喜洋洋。
我领儿子本来是准备看3D版《侏罗纪公园》的,谁知场次时间不合适,无奈之下拐弯进到《怪兽大学》里,不想竟歪打正着了。
不错,尤其对于大学毫无概念的儿子来说,《怪兽大学》真的不错。
看看小家伙是怎么评论的吧:1)没想到大学生活这么有趣。
(注:是不是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了?
准确说是好大学的生活才如此有趣,在差的大学里,你将发觉无聊透顶,生不如死。
向着一流大学努力吧!)2)《怪兽大学》属于励志片,更适合成人,不太适合小孩子。
(注:真的长大了啊,少年的口气确实不一样了。
)3)不能根据影院里的孩子数量多少来判断影片的深刻程度。
(注:此话当真,与前阵子的《小XX》相比,《怪兽大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都堪称完爆。
)4)单蹦是没戏的,团队合作很必要。
(注:正解,社会性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才是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本质区别。
)5)上大学不是成功的唯一路径,只要不懈努力,人生的道路可以有多种选择。
(注:就冲这句话,建议所有的中学思品课老师都下载此片放给自己的学生观看。
)儿子在雨中越说越来劲,不小心竟摔了个屁股蹲儿,于是龇着牙总结了最后一句:6)得意不免忘形,苦头自然来临。
(注:嗯,总结得还行,明天奖励再看《侏罗纪公园》。
PS.:本片对孩子的正向引导作用真是太多了,比如片中主人公的目标设定及执行管理就一直让儿子念念不忘,为此要求我一定要买一个麦克华斯基的“行动记事本”。
呵呵,能有这么多收获,这电影绝对看得值。
打开一扇特制的门就可以通往人类世界,去吓唬他们的小孩子,然后收集小孩子们因为惊吓而发出的尖叫而产生的能量来供应他们所在世界的能源,这就是本片所构架的世界,一个属于各式各样的怪物的世界。
影片的创意来源于10多年以前,皮克斯退出的一部动画电影《怪物公司》,本片应该算是那部影片的前传,讲述了两位主角——小个子“麦克”和大块头苏利文这一对怪物公司的黄金搭档的成长经历。
影片以麦克为主线,简单的叙述了从小就立志成为伟大的惊吓专员的他,发奋图强之下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学府——怪兽大学,自此影片完全进入了传统的美国校园电影的风格,从入学登记开始,到分配宿舍结识舍友,参加社团、课堂上闯祸、勤奋的男主角却因为天资不济而饱受挫折与嘲笑、参加学校的传统大赛并爆冷夺冠而一鸣惊人,等等美国校园电影中的诸多桥段与元素一一出现,所不同的只是这次的学校中的同学们不仅性格迥异,而且在外形上就几乎没有长得一样的,取而代之的各位怪物同学们,那真叫一个形态各异,从体型大小、肤色、身体的构造、甚至眼睛、嘴巴等面部五官的造型乃至数量都大不相同,各种奇形怪状的怪兽是层出不穷,从画面进入大学校园开始,影片展现了皮克斯漫画公司那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各种不同的怪兽配合着不同的肤色、体型再配套设计一些相应的特异功能,令整部电影给观众带来的惊喜不断,且爆笑连连,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则突显出动画片所独有的优势,各种艳丽色彩的运用令影片的画面格外抢眼,对比强烈,再加上3D效果的武装,给视觉神经带来非常强大的冲击,并给大脑留下异常深刻的印象。
影片除了在人物的造型设计反面煞费苦心之外,在主要人物的性格定位和故事情节的设计方面也颇具亮点,两位完全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主角从相互敌视,到面对困境时不得不相互妥协的结为队友参加比赛,然后在比赛期间通过相互了解而逐步产生默契与友谊,直到最后成为最佳搭档爆冷夺魁,一系列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内心转变都相当的顺畅且合理,在逻辑上没有什么漏洞。
在一个怪物的世界中讲述了天赋与勤奋相辅相成,面对友谊与荣誉该如何抉择,面对困境乃至绝境该如何处理,还有就是最重要的该给自己的同伴或者队友给予充分的信任的故事。
一部快乐而颇有深意的电影,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观看,但个人认为10岁以下少年儿童,是否能在欢乐中摄取到其他成分不得而知。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动画电影。
片子还是非常精彩的,但总体感觉稍逊于《疯狂原始人》,还是5星吧。
等到全部字幕结束后,片子又播出了很短的那只可爱的小蜗牛迟到的彩蛋,你有足够的耐心看到了吗?
本人可是整个放映厅里唯一一个等到最后的人,还遭受着影院服务员的不耐烦。
唉,观影习惯就这样,有什么办法?
《怪兽大学》中每个角色都最大限度地代表了现实生活中的校园生态:受欢迎的帅哥、目中无人的美女、害羞的宅男、欺负人的恶霸等,不少配角在片中甚至比主角更抢眼,如爬得很慢的蜗牛怪兽、胖胖的奶嘴男等,赢得了观众不少笑声。
特别是这样一群有着绿色黏稠的液体、可爱的尖锐牙齿的一群怪兽努力展现着吓人桥段,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而他们吓人的办法也往往出其不意,成为影片最有创意的闪光点。
整部电影风格明快,画面色彩鲜艳,动画效果保持着皮克斯一贯的水准,故事励志适合青少年观众观看,美中不足的是剧情稍显老套
梦想日记。
今天也是在银苑培训考试最后一天,虽然只是一天,但是感觉发生了好多好多事情。
嗯,心情有点down,毕业至今,这种情绪依然没有调整过来。
剧中独眼斯基从第一次参观Scaring工厂时就励志成为MU的学生(受参观时所见的“名人”鼓励,和实地参观了scaring场景感染),成为一名最优秀的Scarer。
进入MU之后,它是系里最不起眼的学生,每天拼命学习,每天在日历上做X记号提醒自己,每天都很投入的努力,自顾自地朝着目标走去。
当长毛说它“not belong here”时,他愤怒;当Dean说它“孺子不可教也,一点都不恐怖”时,它发誓要通过参加比赛,证明Dean是错的,他敢于挑战权威。
We are OK!当所有人都否定你到时候,Keep Trying.“吓破胆并不是唯一,化差异为优势”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夜,长毛给独眼的建议是:你看过很多书知道很多恐怖理论,但是从现在看书,把这些都扔了!
跟着感觉走,释放你内心最深层的力量,本能。
完全比不上電力公司╮(╯_╰)╭
发现我现在对动画片没那么一腔热情了,三星半吧。故事讲的是是没天分的学霸和有天分的学渣 惨遭学院开除之后带着一群既没天分又不努力的学渣重新获得学位的故事,最后学渣和学霸走到了一起,令人感动。有一幕是演怪物公司的啊,怪不得我觉得那么眼熟。
看皮克斯如何诠释当代创二代和富二代的艰辛逆袭故事!这简直就是中国大学生的现状好伐!
差评,笑点太少,完全不及疯狂原始人,连怪兽电力公司都不如!!!
没有那么糟糕啊。小人物实现梦想足够心酸,皮球压得很厉害就会跳得很高。
这是一部很安全的电影,有上一部的形象以及框架之后,加上背景往里填东西就行了。怪兽大学会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一一找到对应,学渣与学霸,屌丝与校园的霸主,兄弟会,同窗情。也是因为太安全,片子并没有太多的惊喜,只是在固定的角色形象以及框架下发展。属于发挥正常却也仅限正常的皮克斯。
越来越没劲了
更喜欢第一部
“公司”已经颠覆了惊吓主题,“大学”反而拾起老梗并把它变成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对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复制慢慢的就变成了霍格沃兹,皮克斯想象力退化得叫人捉急。好在经历“汽车2”和“勇敢传说”两发哑弹后大家也开始习惯走下神坛的跳跳灯了。既不明也不觉厉的啃老本片。
没有电力公司那部好看
太一般了
皮克斯一出手就证明自己仍然是最会讲故事的动画公司,既不会因为是动画而降低对于故事精神内核和人物性格塑造的要求,也不会不尊重角色的使劲卖萌失去基本的性格底线。在象牙塔里挣扎找寻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确定真实的自己,处理期望与现实的落差感,益小益老啊!世界观细节丰富,女王口音太棒
好久没看过这么蠢爆的动画片了。比老雷斯和勇敢传说还差三分的片子。除了第一次比赛的场景和故事背景颇有新意,我真不觉得这些又丑又话痨的怪兽到底带来了什么启示意义。
香港电影院都放完字幕才亮灯,台湾只有艺术电影院才这样。而中国是除小时代外大家都不放完字幕吧。好好的搞什么3D,扣一星。
今年都被“青春”绑定了么?好失望
亮点是蜗牛老哥!
这才叫好动画啊!当原始人小黄人全心全意卖萌搞笑时,“走下神坛”的皮克斯仍然在认真讲故事。不满意的是转折过多难免显得刻意和落俗。但对自我的认知与定位以及对理想的妥协,这些很现实的主题完全触到点看得热泪盈眶。
非常讓人討厭的劇情和人物設定。
丧失想象力的皮克斯越来越平庸得可怕。
Randall根本就没刻画。剧情有反转,但是和之前的作品比太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