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一、三季的双雄设定,第二季的主角有4个。
这部的主题就像海报上那句“We get the world we deserve“,四个人都有着悲惨的回忆,放不下的过去,生活的每一天仿佛都在重复往日的misery,是一场凶杀案把四个人连接在一起,生活的规常被打破,然后再重新拼凑。
非典型性侦探美剧,这个系列就从来不是。
多线的剧情,混乱的线索,以破案为主线,却以主角的生活和情感为驱动力。
故事发生于一个叫做芬奇市的工业城市,人烟稀少,官商勾结腐败。
主角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或坏人,却有各自的魅力,唤起观众复杂的情感。
弗兰克和雷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很有层次感:昔日黑帮弗兰克得知转型地产生意失败,从愤怒不服,到重操就业做回黑帮生意,到最终放弃挣扎答应与妻子远走他乡,他挣扎一生对成功的执念,只不过源自于从小渴望获得父亲的关注和认可;雷永远无处宣泄的愤怒和暴力始于错杀强奸前妻的犯人,被家庭拒之千里,却因为最后看一眼儿子而暴露行踪被乱枪打死。
故事讲述得零碎,延续了上一季的冷峻、克制,加州的干燥烈日,灯红酒绿的俱乐部酒吧,酒精毒品赌博的麻醉。
故事的结尾,有人的成了英雄,有的人死后背负莫须有的罪名,有的人远走他乡。
没有大杀四方的主角光环,也没有扫清城市的罪恶,一切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改变,只有酒吧的爵士歌手依然唱着忧伤的情歌。
镇楼隔剧互动《美国狙击手》salute🙇这一季的非议主要集中于比上一季的叙事更直白,角色性格的塑造缺失了马修麦康纳和伍迪哈里森间的反差,再加上没有延续上一季选择重新起承新剧情,使得上季高开期望有落差,所以也能理解;实事求是讲上个8还是没毛病,且这部从色调到叙事铺陈感也更西部风,角色设置也更多元,酒精含量也更浓烈。。。
仅用来记录一些起劲儿的台词和画面
如果这部剧是单独的存在,没有第一季作为所谓的比较,多少人不会还没认真看完全剧梳理好剧情 就跑来翻剧评满嘴“完全比不上第一季”然后 “看不下去还是弃剧吧”。
翻遍剧评也没有一个认真解读剧情梳理人物关系的,如果迷你剧也看不进去 就别把看过权力的游戏这种内容更复杂庞大的剧当做挡箭牌了。
多线架构,关系复杂但有理有据,每个人物的挣扎都刻画得深刻有力,探案过程稳扎稳打,无论是事件发展还是人物内心都描写得十分真实,很喜欢的一点是 片头片尾曲以及穿插在剧中酒吧歌手唱的歌曲 都带着揭示般的明喻或暗喻。
谷歌了蛮久看到了一篇文挺好地梳理了剧情,分享如下,有空再翻译吧:http://www.slate.com/blogs/browbeat/2015/08/03/true_detective_season_two_a_guide_to_the_plot_of_this_confusing_season.html
好听的片头,严谨的剧情,个性的角色,墨墨黑的社会,主角们并不完美,但他们都有自己做人的准则在,个人认为比第一部可能比不上,但也是一部不错的美剧,看过能让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秒杀很多剧了。
有时候,经常跟同事开玩笑,说如果有一件罪恶的事被你发现了,你是明哲保身保持沉默还是冒着危险做些事,大家基本都笑着说肯定保持沉默。
但事实上如果我们真碰上这样的事,我们可能会像主角一样做些事的,并不是我们不怕死,而是有时候我们的良知过不去,我们并不是有很高尚的品德,而是我们至少是个人
看完了整部剧,全部人死光光,会不会很绝望?
主角光环都没了?第一集满口哲理的rust 在主角光环保护下,在这么凶险的环境,这么可怕的杀人魔,在主角光环保护下顺利脱险,大家都很满意。
这种经过很多困难,主角终于胜利了是千古不变的票房良药。
观众很满意,口碑收视都不错。
第二季是那种你看完一遍就不想看第二遍的长篇电影。
不像第一季,我偶尔会想拿来品味一下里边的哲学。
那种逼格感,感觉真好。
第二季 的真探显然大家都为命运多舛所摧残的真正的真探。
一个为孩子,一个为即将临盆的妻子,一个希望拿到钱从此命运被改变。
但这可是“真”探啊。
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大开金手指,哪里有那么多险中求胜,你一个孤单英雄,遇上政客黑帮,势力不够,一定死翘翘,所以结尾大家都死光光。
看看这个世界,人越来越老,人口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没有那么多机会,人生过了中年本来就是走下坡路,这才是常态。
里面的frank ,曾经富有过,一次意外跌入谷底,但现实中,哪有那么多绝地反弹,拥有第二次机会再次致富?
所以真探2,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的“真”。
相反第一季的主角rust满口哲学,现实中哪里会有人满口哲理?
哪里会有连环杀人犯,留下充满宗教色彩的线索?
第二季的被害人的死也是一场意外,就是死于随机性,跟我们一开始期待的惊天大阴谋相反。
这部电视剧的绝望,就像十几年前“看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非常突然,真心英雄。。
每个人看电影,看电视,就是希望找个情绪缺口。
希望好人有好报,坏人被正法。
大团圆结局。
但看完真探2,大家一股气憋着,无处发泄。
坏人还在逍遥法外呢,你就这样结束?
是不是有始无终?
有始无终才是常态啊。。
很多事情本来都是徒劳无功的。
所以豆瓣只有8.0 远不如有光明尾巴的第一季真探的9.2分。
在美国恶评如潮,是因为一向喜欢正能量的美国人被伤害了吗?
我以为是的。
因为看个电视,为什么一股气需要憋着。
我最喜欢的Leonard Cohen主唱的主题曲Never Mind,片头曲以红白两色为主,每个的角色的头像都没有完全的呈现出来,全部都只是轮廓的剪影。
我喜欢它的结尾,不造作,不提供虚假的阳光,不给你一点点的侥幸心理:对,世界就是这么残忍,有些人就是这么倒霉。
四个主角,一个在被在背后打死;一个被捅了一刀以后扔在茫茫沙漠,每走一步背后都有一群乌鸦在等待;一个在树林里被追捕,连最后的遗言都没能发出去;唯一的女主不得不远走南美。
但若是问我最喜欢谁的结局,那一定是Ray的。
Paul虽然死后被追认为英雄,但一生都被自己的过去和性倾向困扰,他是一个被观念所压抑,甚至所奴隶的人,最后的死因部分也是因为放不下同性恋的身份。
Frank其实最接近自己目标,最后却输在一套西装上,“我也是到三十八岁才穿上像样的西装”,他放不下的是四十五年人生的奋斗。
他妻子劝他放弃的时候他回答的口气让我想起被“套牢”的股民,Frank是被他自己曾经拥有的财富套牢了,一直套到他死的那天。
他是这四个人里最聪明的,有着生意人的狡黠贪婪,说话进退得当,颇有大佬风范,可惜对于名利实在是太过于执着,但讽刺的是,这种人身上最大的优点恰恰是永不满足。
至于Ani,这一切改变了她什么?
她爱上一个男人,然后又失去了他,远走南美的那一天还肩负着为同伴沉冤得雪的重负。
而Ray,却放下了他的执念。
Ray的形象一直都是愤怒型的,对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一点挫折就把自己埋在烈酒和毒品里,在故事真正开始前,他的生活就已经混乱得难以为继了。
他得知自己杀错人以后的那一句咆哮:“So I sold my soul for nothing.”真是让人心有戚戚然。
在吸了一包可卡因,抽了两包烟,干完一瓶烈酒,徒手打碎了装满和儿子一起盖的模型的玻璃柜后,他放弃了和命运的死磕。
他知道自己不适合当父亲,也无法当一个好父亲,他甚至都不能确定能不能过好自己生活,又怎么可能独立照顾孩子?
既然无法改变自己,那也不必再勉强别人,他放下了自己的不甘心,也放下了现实生活对他唯一的羁绊。
当Ray被击倒前靠在大树上最后一次仰望天空,阳光,树叶,石头,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灿烂的加州阳光透过百年大树翠绿的枝叶照在他的脸上,那么晴朗,那么明媚,那么有生命力,而他却将要死去。
我相信那一刻他的内心一定是宁静的,他的眼神是那么平和,连喘息都变得缓慢,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有了一个确定的答案。
当镜头切换到天空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马家辉一本书的书名:《死在这里也不错》。
真探》第一季的结尾,侦探拉斯特追踪杀人凶犯来到阴森可怖的黑暗之地,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黑洞的幻象。
硕大的黑洞是悲剧命运的象征,它吞噬毁灭着一切,也把芸芸众生卷入不可知的黑暗的深渊。
熟悉戏剧史的人,都知道黑洞是悲剧美学的代表符号。
戏剧大师曹禺在谈到《雷雨》这一现代悲剧杰作的创作起源时,就曾说:“《雷雨》里,宇宙像一口残酷的井,黑暗的坑.。
”这里所说的井和坑,和黑洞的形状是高度相似的,亦是代表了宇宙间的残酷命运。
当然,戏剧特别是话剧是相对小众的艺术,在浓缩的时间和空间内集中探讨命学的悲剧哲学也较为方便。
而电视剧向来被称为通俗和大众文艺的代表,要在缓缓展开的影像间,追寻和拷问命沉重的命运哲思,而又不失影像本身的观赏性和叙事性,这就得颇费一番匠心了。
更何况,在《真探》的剧集中,命运的形上之思,还得和罪案悬疑这类流行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
形式与内容的二难平衡,更成为考验编剧艺术的试金石了。
细究之下,广受好评的《真探》第一季,其实仍出现了艺术形式与内容间的小小裂隙。
尽管编剧大力渲染了一桩连环杀人案中的宗教色彩,试图使这一叙事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彰显出内在的哲学思考,但终究还是略显单薄了些。
为了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只能赋予主人公之一拉斯特以另类的角色功能,他是一名侦探,同时热衷于理性的思考,经常喋喋不休于各种玄妙的宗教哲学理论,特别是命运哲学的话题。
而其本身失败、落魄、痛苦的人生经历,更成为这种命运探讨的现实注解。
那个在剧终前展现在拉斯特面前的大黑洞,则直接将哲学思考诉诸于形象化的呈现,拉升了《真探》区别于一般罪案剧的美学层次,也创造了不俗的观影口碑。
可问题是,拉斯特像极了旁白般不合时宜的哲学化唠叨,直击人心的黑洞影像,第一季是否有“文胜于质”的形式主义倾向?
又或者说,命运悲剧的主题,是不是一定要表露的如此直白和外溢呢?
与第一季的高口碑相比,紧随而至的《真探》第二季,却在欧美和大陆主流影视评分网站遭遇了“滑铁卢”。
有人说,第一季是神作,给予一个凶案故事以哲学的高赋能;第二季则纯粹是工业化的影像生产,而且在罪案悬疑的完成度上还并不高。
也有人说,第一节中的警探,马蒂世俗圆滑,拉斯特忧郁敏思,个性十分鲜明,而第二季采取了模糊化的主角设置,三个警探,均略显平庸。
当然,争议最大的还是结尾的处理。
第一季末,马蒂和拉斯特组合完美擒凶,虽然凶杀案背后的政治宗教势力依然没有完全清除,但主角光环耀眼,剧终的影像里有光明闪现,也颇为暖心;到了第二季,三个警探和一名黑帮大佬组成的四大主角,三人暴死,幸存的女警探也被迫流亡南美,结局过于黑暗和压抑。
与几乎众口一词的观影体验相比,我更关心的话题则是,《真探》第二季从剧情上说完全是另起炉灶,那么,它是否和第一季已没有任何隐性的联系?
若真是如此,再打“《真探》”的招牌,岂不太过勉强了吗?
回看第一季,又认真分析了第二季的影像叙事后,我认为,两季之间,在主题上仍有着难以隔断的“血缘”,指向了同一个“真”字,第一季是哲理之真,故哲学的表达是外向的、理念的,甚至是过满过溢的。
第二季更多是现实境遇的真实,它聚焦的话题,仍是残酷的命运、选择的困境、存在的意义,但其呈现的方式却是内敛的、节制的甚至过于凝重。
且看第二季里的四个主角,警探维克鲁尔,酗酒、暴烈,还是个黑警。
他理想的丧失源于前妻的被强暴,为此,他错误的复仇,走上一条不归路,亦痛苦地纠缠于于儿子的身世之谜与监护权之争。
年轻的巡警保罗被人诽谤遭停职,他受制于从军时一段不光彩的屠杀行动,有同性恋倾向,却又与一名女子相恋,在人生低谷期成了一名准爸爸。
还有一名叫贝德拉丝的女警,父亲是一名宗教领袖却遗弃了她们母女,妹妹又从事色情主播,家庭关系破碎,又曾有性方方面的记忆阴影,外表女强人,内心却异常敏感脆弱……因为调查一桩溶人眼珠的离奇杀人案,这三个都处于生活困境中的失败小警察聚在了一起。
同时,被此案牵连的,还有当地一名雄心勃勃的黑帮大佬弗兰克。
底层起步,奋斗多年,他好不容漂白,跻身上流社会,却因市政府高层人物的被杀,而遭遇事业的断崖,众叛亲离之下,变得几乎一无所有。
这桩凶杀事涉多年前的一桩罪恶阴谋,又关联着警界高层的腐败、政治的丑闻、黑帮的火并,它如同第一季末所出现的那个黑洞一样,疯狂地吞噬着卷入其中的所有人。
随着浮华背后的黑暗一点点显露,四名主人公试图追寻凶案真相,却加速而自身命运悲剧的来临。
保罗被枪杀于孩子出生的前夜;弗兰克试图以强者之姿向命运反击,却在沙漠中死于宵小之手;改变了维克鲁尔人生轨迹的那场复仇,被荒诞地证明只是一次错杀,维克鲁尔本人亦被诬陷为杀警的凶手,带着污名死于追捕。
唯一幸存的贝德拉丝带着记录了一切真相的证据流亡于委内瑞拉……没有开挂的主角,没有大团圆的结局,只有比真实更加残酷的命运之花的重重凋谢,应该说,《真探》第二季的叙事风格是写实的,是沉郁,甚至真切到给人以压抑的痛楚。
而这种真实的探针,拨开了剧情所设定的新兴工业城市高速发展背后的腐朽与糜烂,粉碎了我们关于英雄、枭雄的种种幻想,以多数人和总体性的失败,指向了命运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残酷,以及人在失败命运前面真切到绝望的虚妄反抗。
整个第二季,你甚至找不到一句带有哲学色彩的玄谈,也很难发现第一季中所刻意渲染的超现实氛围,只有硬汉风格的冰冷影像带来拳拳到位的重击,带血地锤砸出有关命运悲剧性的主题。
很多人都不适于这种久违了的真实的惨烈,我以为,在一个鸡汤过剩、煽情过度的年代,恰恰是这类叙写总体性失败的真实,能给人更加痛切的沉思吧。
更何况,第二季的最后一幕,不也还带着鲁迅在《药》结尾所留的那花圈似的温暖么?
骚动的南美街头,正在进行新年祈福的活动,贝德拉丝带着稚子,也带着命运悲剧的全部真相,穿过欢庆的人群,走向远方……
真探第二季视听语言1、很多航拍高速公路的镜头作为转场,隐喻
2、p1摄像机仰拍固定机位,两位警探走后,留下心理医生一个人直立地站着,更显诡异
3、配乐:深沉恐怖乐器名称貌似是mega marvin,类似的恐怖音效乐器有the apprehension engine、水琴4、女主在看拉皮条网站时候的景别和轴线原则
剧本1、并不是说前面铺垫太多,而是感觉交代的不是很清楚。
因为案件涉及到的各方利益太多,人物关系很复杂,而且交易、对话都说得晦涩难懂有很多黑话,专业词汇较多,一开始看我都写倒回去听个四五遍才能听懂某一段的剧情。
如果没有耐心的话,可能会听不懂一些细节,便觉得没有那么多韵味。
但是介绍得比较详细,带到其背后的原生家庭和现在的家庭,就会让人觉得人物没有那么脸谱化,更加鲜活,而一些举动都更情有可原,也算是一种铺垫,对人性的一种诠释。
2、一个细节,看出女主作为警探的警觉和防备,右手戒指带三个,为的是打人的时候更有攻击力,也正好符合女主说的,她在下班的时候也会带着刀,因为她不想让自己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男性可以轻而易举把女性杀了的世界里。
3、一语成谶?
抡上一打冰镇啤酒外加一包三五烟。
这剧风格实在实在是太适合一晚上憋着尿一口气撸完了。
看完似乎并没有太大惊喜却又真实的令人发颤的结局后,第一件事自然是赶紧杀到厕所把那泡憋了一宿的尿清泉而出一泻千里。
想想一个通宵就这么过去了,一肚子的酒即没带来一夜情也没带来什么生理或心理的上头,而是就这么随着马桶下水道流走了。
好歹在这一晚上它还是我身体的一部分,排泄后实在不知是该高兴还是悲伤,就像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离开了自己一般。
这季的真探给我的感觉也是一样,有人喜欢也有人和第一季神剧比较,对我而言,这季的结尾着实有点小失望,我们总期望着正义能战胜邪恶,故事的结尾总会有什么惊天大秘密被揭穿外加主角的惊天大逆转,然而或许这季的真探想要表达反而正是现实生活中无奈黑暗和悲哀,三个或者说四个主角的身世还有遇到的问题也许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儿,我们会犯错误,也会努力做些什么去尝试改变或弥补,但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改变,这个世界固然依旧充满了爱和美好,但在我眼中当今世界黑暗面实在太深太可怕,如果把真实的世界拍出来可能就和这季的真探一样。
第一季讲的如果是“探”,那这一季讲的就是“真”了,撇开了理想化的happy ending,很多事情就是无奈的可悲的。
话说回来,花了一宿看完这一季,原本也是想期待开完神剧第二季,或许会对我产生一些改变,有一些新的想法和精神支柱。
人们总是觉得某天某刻某个神奇的厉害的事件发生之后,也许只是一瞬间,他或她的一生就会得到改变,但就和这季的结局一样,事实往往残酷的半点情面都不留。
然而我的结局也并不比剧里的差呀,依旧什么也没改变,只是喝完了一打啤酒抽完一包烟,浑浑噩噩一宿完了一会儿依旧得收拾东西赶上6点去上班的班车。。
三个警探,至少一个半的人设来自艾尔罗伊的“无际荒原”。
把这个故事直接搬进洛杉矶四部曲,一点不违和。
只是少了一个好莱坞的纠缠,就这剧里还愣是挤进了一个电影片场。
每个人的背后,不只是主角,都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结果是:许多小细节值得回味,主要人物的形象却不那么鲜明。
好在演员也没那么大魅力,看故事看故事。
第二季简直滑铁卢,怎么做到故事是如此不引人入胜的
E04弃
毫不来电的两个人也非要凑对滚床单,明摆着就是最后的晚餐,我眼里只见一面大flag。低开高走集中爆炸可以,但是亲子鉴定也太琼瑶。跟不跟第一季比,这季也就是三分成绩罢。
如果说S1堪比长电影,那么S2只能算是优秀的电视剧。依旧以性为本源,刻画问题人物描摹城市氛围,借鉴双峰太多让人出戏。陋巷,荒地和密林,三大男主的最终归属印证了we get the world we deserve。明白此剧的俄狄浦斯式的寓意了。
还是一如既往的看不懂《真探》的探案情节,唯一支撑我看到底的可能就是看我最爱的男女影星对戏吧,瑞秋·麦克亚当斯一个眼神我就五迷三道了,凯利·蕾莉的彩也是出在最后三分钟。感情线够错综复杂,背景音乐够精彩。美利坚中部真是荒凉的让人心惊。
还可以吧,我挺喜欢科林法瑞尔。当然了,第一季太生猛,这季软了。
第一季是装逼神剧,这一季是装逼剧。昏昏欲睡。
虽然风格迥异第1季,但也挺好。与存在主义的rurst不同,三警一匪是普通人,因各自的执念而生而苦而死。于是他们追问的问题也不是哲学式的“面对巨大的荒谬个人存在的意义究竟为何?”,而是借由命案试图回答“这一切怎么搞成现在这样的”历史迷云。虽然1992新自由主义时代开启打开了日后黑金流入移民问题正商黑化两极悬殊的大门,但继续往上追溯可以看到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暗面,与7080年代邪教兴起以及后事的隐秘关联。类比我朝,类似于hwb秘密派系—80年代气功热—90初海南泡沫市场化与郭资流失私有化—今天种种乱相了。
节奏快多了,音乐超赞。四条人物线有点多,缺点是没法像两条线切得那么深,而且明星多也容易分散重点。所以第一集没怎么讲案情,几乎完全是铺人物:科林法瑞尔酗酒烂刑警,瑞秋亚当斯缺爱女干警,泰勒克旗阳痿飙车警,还有文思沃恩洗白黑社会。凯利瑞丽也很抢戏。新摄影师掌镜,打光风格变了
比第一季差远了~
昨天跟朋友讨论了第二季。失望是其次,觉得主要是偏离了第一集设定下的这个基调。太多主要人物,太多自行脑补的剧情,让“侦探”的元素反而被稀释了。那种第一季里萦绕在背景中的迷之感觉没有了,那种求之不得转而自我毁灭的折磨也被角色内在的各种秘而不宣的缺陷所替代。而那个结局只能让人哈哈而已。
完全看不出true在哪detective在哪
0.讨厌开场op。1.剪辑挺混乱的,或者说,太多碎片。2.小酒吧驻唱和歌曲不错。3.没有人笑,没有快乐时光,只在最后一集看到Ray笑了一下。4.观影过程,就像是一场漫长的被生活霸凌的过程,无力还手。没有上帝视角,更多的是Frank他们的视角,事情在一步步变糟糕,过去的规则失效,无法预测明天, 真实得让人不适。5.情绪没有出口,也没有人选择逃避,只有第四集的枪战,一次酣畅淋漓的发泄后,坠入下一个深渊。6.There’s no future, there’s no past, in the present, nothing lasts.
虽然不如上一季,但是仍旧是五星级别
一个关于Law enforc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的小品,联邦,州,县(文图拉县,洛杉矶县),地方(Vinci原型Vernon是洛杉矶县88个建制市之一),柯林法瑞尔这个压嗓说话听着太难受了
枪战极其精彩,thrilling。
Ray逃亡时在车上看自己儿子的照片时,我就知道他一定会死了……
看了第二季才知道为什么第一季打分如此之高…
真探止于S01
三集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