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的治愈系萌萝莉大叔的故事,当自己有了宝宝之后再来重温的时候感觉有很多的感同身受啊白兔糖改编自漫画,动画内容基本围绕凛6岁的故事,漫画剧情则一直延伸至凛16岁成年后的生活故事,因为传说中的父嫁结局特意去补完了漫画原作,感觉这结局看似荒唐但却又显得那么的顺其自然。
大吉在祖父的葬礼上初遇了凛,或许是因为大吉与祖父有着九分相似的面貌吧,这个在旁人眼中显得孤僻怪异的女孩却像有着雏鸟情结般的一直跟随着他,也成功的引起了大吉的注意在祖父的葬礼仪式上,所有亲戚大人们或许都对于凛这个私生女的身份选择性的忽视了她的存在吧,只有大吉看出了凛对祖父的感情让她来进行最后的告别这个沉默不语的女孩摘下了花园里的龙胆花,在她还不懂得死亡是什么的年纪,仅仅只是知道祖父不会再起来了就已经足够的伤心落泪了!
大人的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复杂算计,一大家族人对于凛的去留照顾问题谈论的毫无感情,席坐在桌前如同谈论一件物品一般,甚至到最后竟做出送到相关机构的决定,凛在一旁的庭院无动于衷的听着这一切,谁也不知道此刻的她究竟是何种心情。
或许是那个背影看着太过寂寥,又或许是那紧紧抓着衣袖痛哭落泪的模样,大吉一时冲动的对着凛喊出了那一句“来我家吗”,而凛则是毫不犹豫的奔向了大吉的身边,这就是最初的相遇,也是最美的遇见,也让本应毫无交集的两人的人生紧密缠绕在了一起。
虽然大吉决定收留凛只是一时的冲动,但之后他对凛的付出却不比任何人少,即使是亲父母也未必能做到这些很多事情大吉都没有经验,但他会看会问,总是笨拙努力的去了解一切,去给予凛他所能做到的所有。
为了凛大吉改变了许多——下班后不再与同事聚餐喝酒;不想让凛的衣服沾上烟味也不在家里抽烟;为了接送凛方便将皮鞋换乘了跑鞋;甚至为了能准时接送好好照顾凛而放弃了有所小成的事业,主动要求上司将其调到不需要加班的工作,即使被同事背后抱怨责难被后辈误会也无所谓。
完全将凛的一切都放在了第一位,这样的大吉真的很伟大!
好男人T.T不得不说大吉绝对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对于小孩子的心思他总能抓到重点凛的害羞,小别扭,落寞,难过他都能想得到并给予正面妥善的回应。
对于看着他上班离去背影落寞的凛主动的拉钩约定;因为加班违背了早点来接回家的承诺,看着略发小脾气的凛能主动做出吞针的动作惩罚自己来获取谅解;因为自己父母对凛不自然的态度能说出“大人心情不好,小孩子就会认为是在生自己的气”;凛生病的时候巴不得生病的是自己,憔悴担心的胡子邋遢慌乱的没有方向却也不忘在睡觉时紧紧抓住凛的手;为了让凛感受到和大家一样是受到祝福出生的特地回老家找到了祖父为凛种下的纪念树金桂……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其实最深刻的还是大吉与凛的生母正子小姐会面后,对于其提出让凛改姓的建议大吉并没有同意,而是选择和凛商量,两个人共同做决定!
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往往都是大人擅自自作主张的替孩子做了决定,还美其名曰的为自己贴上了为孩子好的标签,但却从未问过孩子真正的想法,自以为是的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轻而易举的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
当大吉别别扭扭的向凛问出“我来当凛的……凛的真正的爸爸怎么样?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鼓起了多大的勇气说出来。
而当凛坚决说出“不要,爸爸是爷爷,和爷爷一样的姓很重要……大吉就当大吉就好了”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是对于大吉莫大的认可啊大吉不是任何人的替代,也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独一无二的存在!
——大吉:“从今以后,这里是你永远的家”——凛:“只有婴儿才要抱抱” 大吉: “即使是大人也会有想要抱抱的时候” 凛:“下次,要是大吉哭了的话我抱抱你就好了”——大吉:“这究竟是我在养育凛,还是凛在帮助我领悟”——大吉:“最重要的是,她那笑容,已经成为了我的快乐”对于漫画中的父嫁结局,作者或许早就在这已经埋下了伏笔,一开始我也觉得很突兀,但细细想来也许这是唯一的结局。
我不能想象大吉和凛中的任何一个和别人生活在一起,更不能想象凛和大吉不生活在一起的可能在漫画中大吉有暗恋过幸树妈妈而凛也曾经喜欢过幸树,但最终都并没有结果,长大后的凛唯一的心愿便是照顾大吉,一辈子陪在他的身边,就像当初大吉陪伴她成长一样,我不太能明确的区别在这其中有多少是亲情又有多少是爱情,但唯一确定的是,或许在两人相遇的那天更早之前,有些事情在冥冥中已经注定好了。
以下是补完漫画后的一些人物解读;丽奈妈妈——动画中有一集是她带着女儿丽奈离家出走投奔到了大吉家里,虽然并没有过多的正面描述,但从侧面也可以了解到她结婚后的不快乐。
也许有婆家的难相处,也许有丈夫漠不关心,也许有一个人养育孩子的重担,总之长久以来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生活,终于在这一天承受不住爆发了不想再去在意别人的想法了,难得的想任性一次。
一个人送完孩子上学后难得的个人时光,久违的可以一个人逛街喝下午茶,可真正做着这长久以来一直期望的事情之后却发现自己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只要有了孩子,有时候就不得拿出吃奶的劲。
真是讨厌啊,变成大妈什么的,明明没有想着要变坚强的,可以的话,真想永远都是女孩子。
结婚,成为父母,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动画中丽奈妈妈最终还是跟丈夫一起回家了,但在漫画后期明显最终还是离婚的。
但不论如何,她不用再压抑着自己生活,她能过着自己想要的,她自由了,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幸树妈妈——最早的大吉其实对于幸树妈妈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吧,动画中也有很多体现:比如在意自己的着装打扮,害怕对方误会自己和表妹的关系的强行大声解释等等。
而幸树妈妈在与大吉的相处中其实也应该是有所好感的。
当大吉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时,却因彼此都还略有顾忌,所以幸树妈妈并没有接受,而是做了约定,也正是这个成为了两人遇到困难支撑下去的动力。
而当多年以后大吉再次问幸树妈妈答案的时候,却是明确得到了拒绝!
但这并不代表幸树妈妈不喜欢大吉,也许恰恰相反吧,正因为在乎,所以才不敢接受。
对于感情,她曾是失败者,她不能确定和大吉能不能长久,也不想让大吉看到自己老去或者不好的一面,她只想保持她在大吉心里的美好形象。
所以她宁愿最后选择了别的男人重新组建了家庭,或许这是女人的矛盾心理吧,大吉对于她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存在,她不愿意做出改变,避免有任何可能性来打破这一切。
只能说这是一种错过。
正子小姐——作为凛的生母,光从动画表现来应该是很多人都不喜欢的一个人物设定,大多数人包括我都应该是比较讨厌于她抛弃了凛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吧。
但就如同在动画中一直有提到说她并不是一个坏人,她只是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而已。
仅从动画中也能发现其实正子对于凛是有感情的,尽管没有养育着凛,但在宋一先生在世的时候她是以帮佣的角色一直出现在凛的身边的,包括之后大吉抚养凛之后,她其实也是一直有惦记着凛的,大吉给她的入学照片,以及之后扫墓时躲在一旁的偷看,还有记得凛的生日。
或许正子对于凛的爱也不少,只是她选择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正子自己本身还只是一个孩子,凛的到来对于她只是一个意外!
但在宋一先生的劝说帮助下她还是生下了凛,并以她自己拙劣的方式陪伴在她身边,另外由于工作的关系,她也不能一个人独自去照顾着凛,所以她最后选择超负荷的工作来麻痹自己的思念之情。
漫画中则对其有进一步的描述,正子小姐在凛出生后每个月都有从工资中为凛存入一笔钱,工作初期哪怕是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忘记,随着工作情况的改善也在逐步增加着存款,或许这一笔钱她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在什么时候交给凛,但却是她自己为自己创造的动力!
成年后的凛有了想见到母亲的念头,虽然大吉怕凛受伤害但还是让她去相认了,尽管两人初次相遇,正子小姐又怀孕了=。
=知道后的大吉气的够呛,而凛也许是对于母亲的记忆很单薄又或是其他反而沉浸在要做姐姐的喜悦中……但随着正子小姐第二个孩子降生后,凛看到正子小姐哄孩子的样子,反而勾起了小时候的回忆。
原来凛也曾是个不好哄睡的孩子,正子小姐也曾一直怀抱着她哼着歌哄着睡,有时一抱就是几小时,没有一个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每个人爱的方式不同,正子小姐当初选择了她认为对凛最好的方式,也许再给她一次选择的机会她依然会如此,但我却对她不再那么讨厌了。
1.因为穿着皮鞋带着凛不方便,于是第二次就是西服+运动鞋的节奏了。
2.在家里面,看着晾晒着的小小的衣服,掐断了香烟,自此,在家里面再没见过。
3.刚开始不太习惯俩个人生活,因为照顾凛而太累,上班各种出差错,从领导的话推断以前从不出错的。
4.基本上全部拒绝了下班后去喝酒的邀请,只因家里有人需要照顾。
5.为了能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主动请辞,调离到不需要加班薪酬待遇较少的岗位上去,对同事的误解感到理解。
6.打伞的时候,二谷女士从出租车后面窗户的视角上看,大吉的衣服是湿了半边的,很符合他的形象。
7.描绘小孩子在学校上课时的场景时,年轻的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自己因为讲解“か”被孩子们误解后,不动声色的去讲台上订正了答案,没有当面指出那个孩子的错误之处。
8.凛、幸树的一些话语,以及其他小孩子的话语,充满童趣,完全没有矫揉造作,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问题,导演编剧取材的时候一定很用心。
这些小孩子的小小细节,才是最“抓”人的。
9.美好的回忆如落叶般纷纷落下伴着轻快的旋律つづく
看完第二话,实在没法蛋定了!!!
我被治愈得快要哭了好不好亲!!!
小萝莉时不时变换的Q脸,我真是喜欢到要死,恨不得从大吉那里抢过来养混蛋!!!
这部绝对是新番中最最吸引我追下去的好么!!!
大叔—+萝莉组合我的爱啊!!
叙述风格淡淡的我的爱啊!!!
充满着温馨的同居生活我的爱啊!!!
看了心里暖得想哭好么!!!
玲,你是多么的幸福啊!!!
大叔爱无法抵抗好么亲!!!
我绝对是大叔控好么!!!
我不要萝莉和大叔分开啊!!!
永远生活在一起好么亲!!!
第二话是多么的萌多么的萌!!!
大吉帮玲买衣服手足无措的样子啊!!!!
大吉在拥挤的地铁里保护着玲啊生怕她被别人挤啊!!!
大吉和玲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啊!!!!
大吉想着要快点接玲回家无心工作啊!!!!
大吉背着玲欢乐地奔跑啊!!!!
满街的羡慕眼光啊!!!
大叔家挂满了玲的可爱小衣服啊!!!
大吉最后竟然不吸烟了啊!!!!
烟头被掐灭了啊亲!!!
大吉不要找玲妈妈好么!!!!
玲需要你!!!
我们需要你们俩的组合!!!!
最后玲尿床了好么!!!!
噢噢噢噢!!!
是出汗不是尿床哦亲!!!
今天真是太鸡冻!!!
不咆哮太对不住自己了!!!!
父嫁。
喜欢的人肯定会找漫画知道父嫁,不喜欢的人知道父嫁也不用体会剧透的感觉。
这就好比这番是悲剧还是喜剧一样,提前警告。
从一个女性视角出发,这玩意儿极度三观不正。
看它还是因为朋友介绍,说治愈,还笑着告诉我漫画结尾“很好”。
所以我先看了所谓很好的结尾––父嫁,有点不舒服。
但是认为自己没看过番,不能评论,然后就看了几集。
越看越不舒服,因为主观意愿作祟,两人的互动很正常,可是这么正常最后还会产生“情欲”实在无法理解。
就好比你被别人拐了,你六岁被领回家,你爸爸把你养大,你爱上了你爸的恶心感。
反驳几位高赞的有关“大吉就是大吉”,“报恩”“女主主动”,“男主太难”的论调。
tm 的领养关系已成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好吗,男主就是女主的爸爸啊,求各位吹的三观摆正行不行啊。
不要给中国的领养再添加难度了好吗?
甚至怀疑这种平淡的生活都能搞出爱情,那么那些经历创伤的孤儿还怎么敢交代到男性领养人手里?
养成计划向来是罂粟花田。
好看吧,吸气来爽吧,可谁又知道埋在里面的皑皑白骨都是孩子呢?
传说中治愈系的《白兔糖》的第七话看完后,脑子里一直浮现的不是善良大叔与小罗莉之间的拳拳情谊,而是大吉表妹春子的泪眼。
当春子抽泣着对大吉说出“真讨厌啊,变成大妈,能选择地话真想永远做个女孩子”时,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春子,因为忍受不了婆婆长期的刁难以及丈夫的漠不关心,终于带着丽奈离家出走,然而在大吉家里逗留了两天之后却仍然选择了和丈夫回到那个令她感到唯有和丽奈才是亲人的家去,尽管无奈,却也无从选择。
吃了零食,却又担心发胖,可是想想又不知是为谁在精心保持自己的身材;年轻时的朝气开朗不见踪影,一头本就不长的头发更是一短再短;因为一心想着如何做个好妻子,于是很早的结婚生了孩子,即使无数次想过离婚却也只能为了丽奈把日子凑合地过下去……那个小时候总是爱哭的春子,那个哽咽地说着永远想做个女孩子的春子,就这样长大了,再迫不得已学着的变得坚强。
从水做的骨肉变成泥做的骨肉,从快乐无忧的少女变成为生活操劳的人妇再到某一天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妪……忽然之间,我好像在春子的身上看到了无数妈妈桑的影子。
原来都是这样过来的呢。
呵呵。
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这样的大妈,含着泪光的,或是欣慰微笑着的大妈。
看白兔糖印象最深的,不是萝莉,不是大叔,不是父女般的亲情,不是和春子的兄妹情,不是璘的母亲正子,也不是二谷幸树漂亮的妈妈,而是,大吉院子里和他一起长大的金桂树,外公院子的花坛里种着自己最喜欢的龙胆,大吉和璘一起种下的那棵枇杷树,在外公的屋后意外发现的外公为璘种的金桂树。
大吉的母亲站在和自己一起长大的银桂树下,听着夏天的风吹着满树的绿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这种奇妙的感觉我永远体会不到,但我或许能想象出来,有一种和另一个自己面对面的感觉。
小时候每天都会蹦跳着迈过小树苗,长大一点就会每天在树上刻下标记,看看自己长高了多少,直到长成了十几米几十米大树。
树长高了,人也成熟了,没人的时候也可以把自己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烦恼,苦闷,迷惑告诉它,它是最好的倾听者,不会告诉任何人,只会用沙沙的树叶声回答你。
或许很多日本人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吧,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家长就会种一棵树,这棵树就是孩子童年的玩伴,是不允许任何人对它侵犯的,因为那是最亲密的朋友,另一个自己,但同时却又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它百般疼爱。
从一棵树身上,认识了大自然,了解了自己,更读懂了人生。
从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为小树松土,为小树浇水,为小树长出的第一颗嫩芽,第一片绿叶,开出的第一朵花,甚至是清晨树叶上晶莹的露水而欢呼雀跃。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人文教育吧,是任何书上任何老师都教不会的。
只有亲身体验了生命的勃勃生机,阳光,雨露的恩赐,才会对大自然产生感情,才会对一草一木的生长而感动。
而现在,这一切仿佛都丧失殆尽。
双休没事做,就想着找一部季番来看看,选到了《白兔糖》,这是一部七月新番,当时看了一话就没看下去。
这次一看,嗯,真是一部不错的小作品,其实我觉得这部作品应该是适合成年男性观众看的,当然,不是因为其中含有18X因素——其实,就内容而言,这是一部老少咸宜人畜无害的动画,但就主题而言,我觉得只有成年男性才比较适合观看,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乃至准备成家立业的男性才比较能感同身受。
就我而言,我觉得自己还差一截。
这是一部讲述一个三十岁单身青年河池大吉领养了远亲家一个辈分为阿姨实际上仅六岁的小女孩鹿贺凛的生活故事,每一话一个主题,有的讲生病与照顾,有些讲开学仪式;每一话又是相关联的,不断描述了凛住进大吉家中后,两人生活的改变,以及更多的——是大吉心理、认知上的改变。
作品的主题涉及了成年人的责任、工作与家庭的权重得失、婚姻以及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单亲家长的互相帮助与由此产生的好感、成年人的自我时间……等等。
当然,作品中也描写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家长。
男主角就是一个冲动之下决定领养小女孩的未婚大龄青年,还有未准备好成为人母就生育的凛的母亲,拒绝和拖延结婚生子的河地カズミ,为了孩子而放弃好职位的女强人后藤小姐……等等等等。
如果要我说动画哪一话最精彩的话,我觉得是第六话《我的树》。
本集以“出生树”——日本人在孩子出生时种植一棵小树的习惯——为主题,引出了成年人盼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愿,以及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成年、不断更替,有人成长,有人老去又有人诞生,这些人都在同一条家族谱系长河中行走的深刻主题。
这就是动画中很好地传达出的家族认同感的教育啊!
同时,出生树又是日本传统习俗的一种,随着人们的迁徙、时代的发展,传统和现代生活也发生了一些碰撞,比如传统女性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现代生活要求人们走上工作岗位实现经济独立;比如传统有习惯种植出生树的,但是现代居民楼或公寓却没有一个可以种植的院子……等等。
所以,这部动画是一部教育片,一部主题温馨而立意深刻的教育片。
它教育的不是小孩子,而是像大吉这样已经走上社会,却还在面临着成家的困惑的青年们。
《白兔糖》没有巨大的机器人作战,没有华丽纷呈的宗教符号,没有黑历史和阴谋,没有血、泪与LCL……但是它仍涉及了成长、责任、两代人之间的沟通。
它难道不也是一种对角色、对读者的人类补完吗?
第一集就定下了治愈的基调。
三十岁未婚的男人大吉,其外公死后留下的六岁女儿凛(当然漫画有解释这是养女),虽然身份上一下就碰撞出了卖点,但制作的细腻和温馨仍然是出乎意料的好。
轻动漫选择家庭剧,就必须要细,要淡,要稳,还不能缺乏亮点。
而<白兔糖>都做到了,她真的就像一颗小小白白的奶糖,微小不显眼但含在口中就觉得甜。
故事的几个点都切中了子女成长中温暖愉快的地方,像尿床的难堪,掉牙的新奇,年岁树的期盼,感冒时大人的安慰,男孩的调皮女孩的敏感等等,这是我们都曾经历过的,而这种不惹眼的回忆被<白兔糖>稍加放大,由懒散大叔和小萝莉,美女妈妈和小正太温情的一演绎,顿时让人心下软化开来。
尤其高明的是剧情也不回避生活疲惫苦涩的一面,大人有工作与子女的两难,自由与束缚的选择,小孩也有等待大人的难过,受到老师批评的失落,这也是我们或多或少感叹过的,也许我们已经淡忘,但心中可能还有未曾释怀的印记。
<白兔糖>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此,不说大道理不去刻意渲染,只是通过角色的经历和对话,巧妙地利用光亮的一面治愈了暗色的一面。
尽管社会艰难,人性复杂,但还是有着美好的一面。
虽然有些细节夸张了点,但即使对应到三次元,很多地方仍然令人信服。
哪个父母在和朋友谈起孩子的时候,会不露出笑容呢?
等到孩子睡下后,繁忙一天的父母经常会选择静一静,想一想事情或者一起谈谈心吧?
也许孩子,并没有睡着……这样平淡简单却意蕴隽永的细节和对白还有很多。
被流泪被感动是治愈,但释怀的微笑是更高一筹的治愈啊!
漫画的发展和结局我也大略知道,动画版止于此我想是所有人都接受的,不喜欢漫画结局大可以看作平行世界嘛。
ProductionI.G重新整合了一些情节,却尊重了原作,如此诚挚,这般动人。
这是第一部我想介绍给长辈看一看的动漫,就这一点是别作达不到的。
其实<白兔糖>就是成人向的吧。
会珍藏,分享给家人朋友,并在未来的生命阶段回顾重温。
让人这样想,才是真正治愈的定义吧。
リンちゃん幼儿园毕业的时候唱的歌信じることを忘れちゃいけない 必ず朝は おとずれるから ぼくらの夢を なくしちゃいけない きっといつかは かなうはずだよ はじめの一歩 あしたに一歩 今日から 何もかもが 新しい はじめの一歩 あしたに一歩 勇気を持って大きく 一歩 歩き出せ=====怎么说呢,说点跟うさどろ没什么太大关系的东西可以么。
好羡慕日本的小孩子。
大多数的孩子家里分工都很明确,妈妈主内爸爸主外,严父慈母,爸爸是家里顶梁柱妈妈是避风港的感觉(大吉さん全都一肩挑了哈)。
正常家庭的孩子从小都是至少有妈妈关怀照顾外加教育,都很懂事,有礼貌,尽管还是小不点但都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知道“我要是这么做了妈妈会生气,会给别人添麻烦;我要是这么做了妈妈会开心”之类的。
多为别人考虑,从小就习惯这样并且人人都这样的话,大环境就可想而知了。
而社会上,对小孩子那真不是一般的爱护。
即使是ヤクザ,就俗称黑社会那一类的,当着小孩儿的面连烟都会掐了。
这我是亲眼所见。
那些开店的,比如卖鲷鱼烧啊冰淇淋啊小零食杂货店什么的,老板看到有小孩子自己一个人替大人跑腿儿买东西,在装东西的同时都会给他点好吃的让他乖乖等,那种浓浓的人情味儿谁看了心里都是一股暖流好么。
给孩子写的歌,有好多就像这首歌一样的,让他们充满爱心,勇气,梦想的歌,连我这个大人听了都能被鼓舞。
所以看完这部片我决定,生了小孩,在他懂事,可以自行判断是非黑白之前我不打算让他回国。
嗯。
=====加一段我自己的事儿。
我觉得,对于小孩子的性格啊人生走向啊来说,父母是怎样的人真的是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
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高中的时候,我手机在教室里不见了。
当时的状况就是,真的很明显是同学拿了。
老师也在班上说了谁拿了就给还出来要不就要调查到底神马的。
我回家跟我爸一说,我爸立刻说算了算了,一个手机而已,说不定是你自己丢哪儿了忘记了吧。
我说不可能,我就是间操的时候放在书桌里,绝对没有错。
我爸就一个劲儿说算了啊,别合计了啊,再买一个啊。
然后他说了句:千万不要怀疑同学,不要对别人和这个社会失去信心啊!
就这句话我到现在我都经常想起来,在很多时候也是我的精神支柱。
莫名其妙说了一堆。
まっ、ここまで。
其实到现在,我也没去深究这部动画为什么叫白兔糖。
但是11集看下来,又觉得白兔糖这个译名莫名的贴切。
大白兔奶糖在儿时留下的甜蜜回忆瞬间就被带进了本片的第一印象,很萌,很治愈,很暖人心。
而在看这部动画的简介的时候,一眼就瞄到了“亲情”“感人”等关键字,这让我脑海中电光火石地滚动播出了key社三部曲中的各种flag画面。
不过在确认了创作人员表中没有虚渊玄这三个字时,还是小小的松了一口气。
从第一集四十五度俯拍我们的凛酱开始,大叔和萝莉就开始了命运的邂逅。
第一集通过各种对比,将男主“大吉”的温柔和亲戚们对小萝莉的嫌弃态度给尖锐地刻画出来。
印象最深的场面是当亲戚们在讨论小萝莉的去留时,大家找了各种理由,其中一个欧巴桑竟然说“要是个聪明的小孩还好”(电影版地台词是“要是更可爱点就好了)当时我的萝莉控之魂就不答应了,这么萌的萝莉你还想怎么样!
每天摆在家里看卖萌就能延年益寿啊!
咳咳,总之我是忐忑不安地看完这一集的,这各种对比还让我脑洞大开,什么灰姑娘啊,白雪公主啊,还珠格格啊,王二小啊(什么鬼)等等。
他们命运中悲惨的部分也大多是通过这种对比完成的。
这让我对小萝莉后10集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另外一种对比,则是在萝莉女主凛和亲戚家小孩丽奈(熊孩子)之间展开的。
这里着重表现了凛的心灵手巧和丽奈的熊,凛安静的躲在角落,丽奈则跑来跑去吵闹不停;凛会编各种漂亮的花绳,丽奈只会借凛编的花绳在大人面前炫耀。
但大家对丽奈都很宽容,对凛却不闻不问,好似瘟神一般。
再补充一点,其实也不是丽奈熊,只是凛太“不熊”了,那个年纪的小孩任性一点是很正常的,大家要宽容一点,从后面的发展来看,算了还是不剧透了。。。
总之第一集凛在各种被嫌弃的情况下被温柔的大吉脑子一热领回了家。
至于后面的情节,我也不想再给大家剧透了。
我只想谈谈我二周目时候的感受,首先便是作者的用心。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凛捡树叶的细节,凛蹲在路边捡起了黄色的银杏叶,还让大吉帮忙摘下了绿色的银杏叶,刚好对应了凛黄色的发色和大吉绿色的衣服,之后他俩就小手拉大手了。
这个细节对剧情没有影响,删掉也不会让本片失色,但也就是有了这种细节,让认真观看本片的观众更加温馨。
还有就是大吉为了凛换了鞋,换了包,戒了烟,吞了千根针,乃至于降级换工作,都让我有种替他们感到幸福的感觉。
也许这样说对大吉不太公平,但本片也就是有了这种大吉对凛的付出,才能更加的直击人心。
因为,大吉付出的所有,凛都有回应。
从在保育院因大吉迟迟不来而感到彷徨不宁的凛,到在即使一个人也能安心在爷爷墓地等待大吉归来的凛,这其中的转变,便是凛对大吉的信任,依赖,乃至亲人一般的理所当然。
本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感人治愈,但这种感人治愈并不是依靠“先虐后治”来实现的。
以“clannad”为代表的key社三部曲,他们打动人心的基础都在于男女主的“悲剧情节”。
还是以clannad为例,我们是随着朋也懂得家庭但又失去家人,最后又奇迹般的失而复得这样的人生轨迹而感悟到家庭的真谛。
这样跌宕的情节发展换来的是我们好几公升的眼泪。
而白兔糖却是一直在淡淡地治愈着我们。
虽然偶然也有飙泪的冲动,但总的来说没有悲伤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今天的饭菜不太合口,但好在大白兔奶糖让人甜而不腻。
动画的白兔糖直到结尾,一直在老老实实的讲述着自己的小治愈,没有很贪心的去追求过于宏大的立意。
没有危机,没有反派,没有逆袭,没有牺牲,这只是一个关于大叔和萝莉之间温馨成长的故事,不是关于家庭意义的探讨,也不是家庭矛盾的化解指南。
即使中间也有关于表妹婚姻生活的支线情节,也只是更加引起了观众们特别是女性观众的共鸣,让主线情节更加有血有肉,不会让人感到多余和负担。
姑且认为是作者给观众的一个额外的小礼物。
白兔糖就是这样,一集一集,每分每秒,流淌出温情,滋润着心灵。
不知有多少观众看完白兔糖后会有想生一个女孩的想法,就算只是当做一句玩笑话,也足够证明这个动画的成功。
这样的二次元作品,如果能让我们更加善待我们自己的现实生活,那么,宅久一点,又有什么不对呢?
lin给了我纯真的爱
最近看够了重口味,看不惯轻味片了。
看了几集动漫之后去把漫画补完了。只能说如果不是父嫁结局我会非常愿意多给一颗星。
男主怎么可以猥琐成这样。。。居然还是Animation制作 - -
太萌了,看完心里暖暖的~~
舍不得就这么结尾啊啊啊
《夏目友人帐》后唯有这个能再次被治愈啊……小萝莉啊!欧吉桑啊!“能选择的话,真想永远做个女孩子!”
我期待那个电影版和续集
节奏稍慢
育儿片无误,我就知道动画不会做出父嫁…
没什么感觉...。
(5.5/10)很日常的一部动画,有点无聊,主题无非就是“为人父母即便要做出自我牺牲,但能够看到子女的笑容,那也是值得的”。说实话,论娱乐性,短视频都在这部动画之上,毕竟短视频里有各种信息轰炸、乐子发言。不过刷了短视频,留下的是虚度光阴的罪恶感和欲求不满的空虚;而看完《白兔糖》,收获的是温情与些许的充实感。如果能给短视频打分,我会给它一星差评。
比电影好看一百倍。。
居然么给结局虽然这样也挺好的 期待电影=w=
………………这种重口程度目前我还接受不了…………………………
不对治愈系路子。
亲情育儿等等等等,在我知道结局之后被恶心的稀碎,最后一星给之前的内容吧
温馨到家了
治愈系什么的最坑人了,又害得我熬夜了……
坑爹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