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容和文绣这两个封建王朝最后的皇后与皇妃,好像是一个对照组:婉容婚前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洋派大小姐,弹钢琴、说英语、穿礼服,梦想嫁给英国绅士,然后留洋定居海外;文绣婚前是接受三从四德传统教育的贤淑小姑娘,虽然有青梅竹马,但在父母之命下,也认命地接受另嫁他人的现实。
本要求在教堂举行西式婚礼的婉容,最终还是屈从于封建王权威压之下,穿上花盆底和繁重的中式吉服,进行了一场她并不喜欢的结婚仪式,而文绣则连这样一场仪式都没有。
婚后婉容穿起满族服饰,梳起传统发式,搬出紫禁城到了天津张园还是如此,文绣则渐渐穿起洋装,烫起了头发,两人的思想也渐渐变化,婉容虽然当初并不喜欢皇后的身份,却逐渐被困在皇后这个身份里,郁郁终生;文绣一开始本想认命地做好这个皇妃,做一个辅助溥仪复兴大清的贤妃,却在日复一日中,看清了溥仪和大清气数已尽,断无未来。
婉容是由开放走向封闭,文绣则是由封建走向进步。
婉容只想要爱情,一种无关国仇家恨的小情小爱,文绣则是在无爱的婚姻中,逐渐想清楚了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
所以二人最后的选择也对应了各自的结局,一个被困死在封建王朝的桎梏中,沉溺于醉生梦死,凄惨死去,尸骨无存;一个勇敢与皇帝离了婚,做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休了皇帝”的女人,后又嫁人,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婚姻。
我第一次把黄生和剧里的溥仪联系起来,是在看完剧去看黄生的栋笃笑《娱乐圈血肉史2》里面他讲述自己拍摄《非常公民》的片段。
听到黄生以演员的身份向观众剖析他饰演的溥仪这个人物,我才真正感觉到,剧里的那个溥仪,的确是这个人们眼中颇会讲笑的黄生演的。
之所以觉得一个香港演员来演溥仪令人意外,大概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溥仪这个末代皇帝的人生跨越的不止是清朝和近代,更包括了建国之后的新中国。
尊龙也是香港人,但是《末代皇帝》毕竟是外国人拍的,里面看起来有些别扭的反而是说英文的中国人,只是这部从人性出发的电影,似乎也从此框定了对于溥仪的演绎方式,而看待溥仪的时候,也更多是给予同情,而之后同样题材的影视作品能拍出什么花儿来,演溥仪的演员会怎么去演绎,也就更令人好奇。
黄生说这部剧本来是叫《溥仪和他的五个女人》,很明显,重心在讲述溥仪的婚姻和感情生活,然而改为《非常公民》,便会奇怪为什么剧里对溥仪的改造只有寥寥几笔。
但既然讲溥仪,也就避不开讲他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接受日本人的帮助去做满洲国皇帝,日本战败出逃被苏联人抓住,回国后在抚顺进行改造,以及特赦后的普通人生活,同时,也就避不开婚姻感情之外,在时局中的种种选择和一路行来的心路历程。
选择黄生来演溥仪,据说一是因为长相,二是因为导演想表现溥仪的身上的“坏”和“幽默“,而黄生为了这个角色减重40磅,还得上抑郁症,也是喜欢他的人们熟知的事。
我个人感觉,在黄生的溥仪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做皇帝的喜怒无常,看到了作为一个”男人“的溥仪,也看到了一个不可能被人理解和同情的孤独的人,他要努力保持上位者的尊严,不断忍受外力强加给他的屈辱,他并非不聪明,也并非不清醒,但是他还是会害怕,有时会爆发出一点勇气,他想要活下去,甚至比任何人都要努力苟且,他努力适应新时代的规则,想要变”好“,黄生说溥仪,做皇帝的时候,别人都是要”跪安“的,但是后来他却必须向一个女人下跪,求她不要离开,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
身不由己,是黄生对溥仪人生的一个概括。
身不由己这四个字,看起来很好理解,但是大概真正能够感同身受,明白到底什么叫做身不由己的人,不会有很多。
在《娱乐圈血肉史2》的现场,黄生亦戏仿了溥仪有得选的人生,仿佛他真的可以有得选,不必变得无能,不行,也不必做傀儡。
他亦说或许人人都是溥仪呢?
很奇妙的是,在看剧的时候,有几个瞬间,我也觉得溥仪的人生,分明就是在影射我的人生。
人生有得选,是自由,没得选,当然是不自由。
在新社会已经过上看似普通生活的溥仪,选择配偶依然没有自由,当看到他的组织领导依然说溥仪的婚姻关系国家形象的时候,我感到莫大的悲凉,原来他根本就不可能真正有自己的选择,清朝的时候老太妃要管他的婚姻,伪满洲国的时候日本人要管,现在都已经不是皇上了,依然还有人管。
所以,最后一集李玉琴来要证明这个事,才是溥仪真正做了 一回自己的主吧。
一开始他也不想白纸黑字落下证据把柄,而且还为这个事被吓坏进了医院,医院里那场戏应该是将戏剧化情节都集中到一起了,最戏剧化的就是载涛拿来了登有周总理文章的报纸,文章里面肯定了对溥仪改造的成功,也就意味着给现在的溥仪定了性。
也正是由于有了这一肯定,溥仪才终于不用再战战兢兢,害怕自己仍然是原来那个自己,他有了勇气给李玉琴写证明,为因为嫁给他而不幸的女人做一件事。
在听到周总理写的文章时,溥仪第一反应是激动地抱住了面前的李淑贤,这个时候你才明白他心里一直想要的,是不再担惊受怕地活着,当他决定写下证明,李淑贤还有载涛等人依旧阻拦的时候,他说,我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好事,现在你们就让我做一次好事吧。
很艰难吗,也许你会问。
但《非常公民》里的溥仪就是用了几乎一生的时间,才做了一件并非身不由己的事。
一眼瞄到一个电视剧,叫《非常公民》写溥仪的戏(这个剧名真是好,中心语给定位,定语有故事性)就看了一集半,讲的是婉容、文秀的纠结、拌嘴,家长里短溥仪在戏院找到了心腹的太监、逛妓院和探讨“复清大业”不知道这个戏整个的结构和格局如何,是重戏说还是符合史实更重只是觉得,这戏挺好,短短的容量里那种末代皇室的颓势尽现,表面充满了热闹的气氛,底子就是哀婉那种气数已尽、皇室的颜面和实际的破败、回天乏力全在里面溥仪去逛妓院,心腹太监的架子还要端着,老鸨子不给面子非要问出来者何人太监气性一来掌掴了老鸨子,老鸨子一气招来打手溥仪心慌慌看着打手龇牙咧嘴一字排开心腹太监只能心生一计蹿到地上打滚,摆弄起戏园子那一套……总觉得溥仪的人生虽然尽是看点,但是写好了不易,这剧挺好
记起小时候还在读小学的某一个假期,无意间追起这部剧,当时年幼无知,只是觉得演员的表演很到位,故事很曲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让我对溥仪这位末代皇帝有一个真正的认识。
小孩子当然什么都不懂喽,只知道爱一个人就应该单纯直接,不应该有任何的套路。
直到现在都不太敢重新回看这部剧。
PS:黄子华,一位好演员!
现在我会慢慢重新看回这部好作品。
看完了,虐翻我了!
溥仪的一生都在经受背叛,失去,可怜他从小都没有得到过正常的生活,好在人生尽头的那几年,有一个人可以依靠,有周总理为他说话,也算是一种慰藉了!
周总理好人!
我要去补书了,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作為一個學歷史出身的人,看歷史片最怕就是演員不像角色本人,因為這樣會很容易出戲。
當我看到黃子華的溥儀造型的時候,我有那麼一瞬間以為見到了真正的溥儀先生。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當時這齣戲並不火,但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描寫溥儀先生的故事最好的一個作品了。
雖然黃子華飾演年輕溥儀時候感覺有點老,但他把溥儀的無奈,和被註定的悲劇都完整的呈現給了觀眾。
溥儀的一生,註定的身不由己,註定的任人擺佈,他用他的故事告訴我們,皇帝也不是很好當的。
关于溥仪 只看过尊龙的末代皇帝 大梁的火龙以及这部非常公民晚清的历史了解并不是很多 因为我受不了那种无力回天的失落和破败飘摇的颓靡 我看溥仪 也只是觉得他是一个悲剧 而这个悲剧创造了更多的悲剧 他是贪玩的 是有孩子气的 他是可怜值得悲悯的但他又是怯懦自私无情的人 他的存在已经不单单是作为一个人而存在 也不是历史的见证者 而是历史的经历者 他是封建社会余下的一滴残血也是新政权建立起时的泥塑末代皇帝中的尊龙贵气俊朗 但我看完之后并没有很大触动火龙是我在最喜欢大梁的时候看的 也是我很喜欢的李翰祥导的 火龙主要讲被改造出来的时段 可以说这个角色是大梁除了座山雕之外第二丑的造型 大梁完美地诠释了被改造后的唯唯诺诺和小心翼翼 我一直觉得火龙是大梁演技的分水岭 自这部之后大梁演技才算得上是炉火纯青拿捏任何角色都游刃有余去年最难过和痛苦的时候发现了大梁这样一位好演员 看他的片子帮我渡过了许多今年遇到了子华神 (算起来也是去年 2018喜欢大梁 2019后半年钟意上黄子华这部戏压抑灰暗 三十集写尽溥仪一生 衔接却十分流畅 每个情节都为塑造人物而服务 子华用的应该不是原声 但我觉得国配还不错娱乐圈血肉史2我还没有看 但也知道子华为了拍这部戏得了抑郁症 其实最后几集我已经不忍看 子华为了这部戏角色的塑造已经完全瘦得脱了像 子华已经不是演戏 而是真真正正地成为末代皇帝 他就是溥仪 他就是那个饱经沧桑与变迁的人 子华也算是栋笃笑发家 但我看他的show 尤其是最初几期 我完全笑不出来 反而觉得很悲凉 是把自己的伤痛用笑话袒露出来 我一直觉得子华是一个敏感脆弱且孤独的人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的想法 我只是觉得子华在气质上与溥仪有一种奇妙的契合 导演能选子华演这个角色 也是慧眼独具蒋雯丽反倒让我出戏 子华拍这部戏应该是四十左右 却把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气质变化都诠释很好 而蒋雯丽的婉容却让我感受不到少女的娇俏 不知为何 她将这个角色塑造地让人生厌 婉容是接受过西方新式思想的熏陶 但我觉得那是徒有其表的开明 她讲洋文 称呼溥仪的英文名 弹钢琴像足新女性 却始终没有抗争过 而文绣真正地迈出自由的一步 即便最后家徒四壁却也是逃离了吃人的皇宫五个女人有谁爱过他 而他又爱过谁并不重要 皇宫里本来就不能谈爱情 子华在剧里说 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苦 皇帝有皇帝的苦 如果问什么是人性 恐怕是为了皇上跳河从天津跟到东北再到一同关押最后为了出狱却坦诚交代的小林子这几百年 还不是吃人 就是几万年过去 哪里不是人吃人
土豆优酷爱奇艺都看不了说在审核,为毛?
黄子华当年应该四十过,演18岁都OK的,好帅。
蒋雯丽一开始要进行西式婚礼,见过黄子华就乐意中式婚礼、乐意穿旗袍、乐意穿花盆儿鞋。
是不是也要像我们揽住不放手哇?
但是她的声音真是,比她妈还老。。。
NO原来他演的16岁!!!!
跪了。
还开记者会。。。
(更正,应该是三岁入宫待了十六年,十九岁。
)为了新政裁了所有太监,包括发小小明子,哭得像狗一样!
我说我!
心疼死了。
果然跟他自己说的一样,一千场戏,960场都是身不由己的,因为其他40场没有他。
变成了中华民国的公民,和蒋雯丽看了电影之后有床戏,但是大早上俩人情绪都不太好,是不是这里发现他不行呀?
好可怜。。。
但是被黄子华吻额头会high到疯掉吧,特别是他之前牙齿没有整形下嘴唇还那么sexy的时候。!
看到第六集的中间,没有他的戏太闷了。。。
歇着看电视里大学生士兵的故事去 了。。。
第六集后半段重遇小明子,太感动了。
在一起!
在一起!
看他口型,说粤语的时候好流畅,说国语的时候要漏风的样子。。。
可爱爆了。
不是说他从小就被宫女姐姐玩残了,不能那啥?
怎么能染上花柳病呢呢呢。
文秀要离婚,说 花瓶还有被人欣赏 被人 插花 的时候。
编剧你的节操掉了一地!
法庭离婚,子华一进庭,呼啦啦一片旁听人员跪下, 皇上万岁!!!
后来询问的时候还打大清的旗、后援会的横幅。
法官问 姓名,朕。
= =!
职业,皇帝= =!
法官好囧。
笑尿了。
问他不履行夫妻的义务是生理上有问题还是心理上的问题,他擦汗,流泪,欲言又止。
把一个生理有缺陷但是强撑怕给清皇室丢脸的末代皇帝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太棒了!
溥仪去了东北,婉容之后去,一个超大超high的party,两个人见面的时候子华笑得好温暖。
可是他是真的爱她吗?
13集,生日这天把主权拱手让人,被婉容说跟着日本人点头哈腰,有点儿要明白为什么他要抑郁了。
戒了大烟的婉容又开始抽烟,子华隔着门跟她道歉 挨哎母骚瑞。
对了他的头发是怎么弄的,看起来发际线好高好高好高吖老得萌死。
皇后和李忠搞在一起了,果然老处女会比较没有选择的嘛?
细华哥听川岛芳子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装得很洒脱,哎。
川岛芳子好坏。
这一集他的戏份不多,还在做复辟的美梦,认真又天真的样子,入骨三分。
婉容怀孕了,坑爹。
川岛芳子把小红的纸条给他看之前,西装笔挺侧身站着,太吸引人了吧吧吧!!!!!
帅到疯!!!!
三十斤果然不是白减的,整个皇上范儿!
特写的嘴唇最受不了了好么,性感到爆,你整乜鬼牙吖笨。
看到婉容和李忠在床上翻滚,表情真是,戴绿帽的经典。
(我哋呢班fans果度嘅话,实揽住佢,“冇嘢嘅,我要你吖嘛!
你唔得都得!
”)“她都想快乐,我也想快乐,但是做了皇帝就没有快乐了。
”“我最开始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常常写这样的字条。
”哭得稀里哗啦。
两个人坐一张西餐台的两头,子华回忆他们之前的幸福生活,说,其实我是爱你的。
可是我看着他的口型,好多语气词啊跟栋笃笑一样,一个人对着一个人说,蒋雯丽听得懂粤语的话就太幸福了。
皇上赶李忠走,放他一马,没有杀了他,眼神、一举一动一呼吸都是戏啊!
最强实力加偶像派!
啊婉容太坏了,李忠走了之后去质问溥仪,非说李忠被他杀了,还摇他!
坏人。
溥仪这个笨蛋又被骗了,一心向当满洲国的皇帝,不能当大清国的皇帝。
沙宝亮这个歌真实太太太好听了,每次剧情很惨的时候放起来,眼泪儿哗哗的。
好吧李忠挂了,还没看懂川岛芳子对他是个什么心态。
婉容怀孕了,我去,还求皇上让她把孩子生下来,“这样你就有后了啊!
”贱人。
怎么忍得了啊,子华带个黑色的墨镜,穿黑色的风衣,悲伤全部包裹在后面。
着装是袁世凯那种衣服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登基”的时候婉容在生孩子,庄严的气氛和婉容的嘶吼混杂在一起;前一秒小明子来告诉他皇后生了一个女儿,后一秒“群臣”高呼万岁。
该难过还是该高兴,好讽刺。
子华亲口跟蒋雯丽说 你的女儿死了,一生下来就死了,都是你抽烟给害的。
你的henry是皇帝,是你的丈夫,也是你口中的坏人,要杀了你的孩子的坏人。
她已经疯了,历史上不是说是他逼疯的么。
这个电视剧的剪接真的好烂好烂,场景和场景的变换毫无过渡。。。
溥杰说江山和爱人他要选择后者。
溥仪的心态只能用五个字来形容,羡慕嫉妒恨。
选新的妃子,蒙二嬷的眼摸生辰八字,第一个摸到个昌平的,小明子说,不行 忒远!。。。
谭玉玲这个演员好眼熟啊,说话伸着个舌头,扮天真烂漫看着真难受。
谭玉玲和溥仪的相逢,玉玲联系花盆儿底儿走路,溥仪玩儿蟋蟀 笨手笨脚地躲在一个没有所谓皇权的世界,瘦得让人心疼。
玉玲好弱智白痴地编了几个没有结局的故事。
在这里他好像都说的普通话,溥仪对玉玲流露出一种许久未有的心动,嘴角吟了笑意。
册封仪式上,他问她,你的故事有结局了吗?
到了晚上舞会的时候给他看了继承法,玉玲着急不知道他怎么了,就吼她叫她滚,男人变化真快。
听了小明子劝,为了不让日本人有机会放一个日本女人在身边,才去讨好她,送她这个那个。
溥仪说,文秀知书达理要跟我离婚,婉容背叛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他不敢再爱了。
可是在这乱世中,她说,我们不谈以后,我现在只想和你跳一支舞。
摩丝抹太多的油油的大背头好帅!
丧权辱国。
为了救小明子,被逼签了继承法,还给关东军道歉。
手流血了玉玲给他包扎,像哄小孩儿,叫得像杀猪一样。。。
所有的自己人被带走了,穿着正式的衣服带着黑墨镜去追军车, 好无奈。
嵯峨浩说生下来的如果是个篡位的皇帝就自尽。
但是如果这是个男孩儿的话,日本人一定要他当皇上,那溥仪就必死无疑。
溥仪开始看各种同根相煎的史料,玄武门之变、九王夺嫡、八王之乱,神色慌张。
他们准备作假抱一个孩子,让玉玲假装怀孕,溥仪知道了很感动。
“实际上,皇上笑起来也挺好看的。
”我去,他什么时候斗是超帅的好不好!
穿西装都能看见骨头的轮廓,是饿得有多瘦啊。
这里的甜蜜很反常,溥仪和玉玲整天腻在一起。
他在背后抱着她!!!!
笑得太帅了!!!
头挨着头!!!
所以,趁叫溥仪去送别关东军的当口,日本人骗玉玲注射了不知道要死还是要流产的针,在这之前他好像又预感地,想赖着不走。
他坐在车里一脸严肃地往回赶,她疼得满身是汗,非得去他们第一次见面的大厅等他回来。
看吧溥仪还真的很charming,一个结婚之前从没见过面的、为了政治斗争选来的女子,无性婚姻里也爱得死心塌地。
可是再见的时候她已经冰冷成了尸体,溥仪又成了孤家寡人。
原来片头里那个狂扇自己耳光的镜头就是在这里,心里的痛苦已经到了极致,就想分摊一点到身体上。
溥仪抱了必死的决心,明天就要和日本来的特使见面了,现在他觉得退位是最好的选择。
跟日本来的特使讲心事。。。
啊特使会说粤语。
特使告诉他他已经身不由己了,军人是粗鲁无情的,现在要考虑的只是活下去。
在特使的鼓吹下,要给溥仪选个日本姑娘。
溥仪很儿戏地要了54位,用打牌的方式抽出新贵人。
中途岛,一切都不一样了。
傻逼日本人。
选中了梅花十 。
“叫什么名字?
”“回皇上,叫李玉琴。
”“俗。
”果然俗,居然坐在地上哭。
“哎呀妈呀,这是啥地儿啊!
”看着子华变得惊弓之鸟,心尖尖都在痛。
(咁样,实要睇老夫子开解下啦!
)第四次婚姻。
迎着光看自己的手,好修长美丽呀。
“俺还没有数出这儿房子有几间呢。
”“慢慢数,天若假年,天若假年。
”出发前日本人吃了李玉琴做的超难吃的野菜团子。
日本战败,签订投降书。
风云变换,溥仪带上小明子逃了,汽车只准带男的走,留下李玉琴还喊她照顾好皇后,说回来让他做贵妃。
男人真自私。
临走之前不假思索地签了退位诏书。
婉容这么多集消失之后又出现了,疯得不轻。
李玉琴带着皇后坐马车,碰到了土匪,土匪头子要娶皇后尝尝皇上的口味儿。
==!
正义的八路军终于粗线了!!!
然后婉容死了,都没看懂是怎么死的。
溥仪当时离开“皇宫”之后应该是到了苏联,这里写他五年后被遣送回抚顺,GCD对他的改造开始了。
变成了一个小心翼翼的老人,皇帝范儿尽失,胸前有“战犯”的小布条,981号。
老师称他“老溥”,称赞他大有进步。
小明子要出去了。
小明子走了,没人照顾溥仪了。
众叛亲离?
溥仪改造得很好,说要允许探监,可现在剩下的只有李玉琴了。
组织上专门给他俩安排了见面的房子,李玉琴说想要个孩子,溥仪终于承认“我不行”,李玉琴大吵大闹,说他不是人。
(diu,子华能不能别老演性无能啊。
)第二次离婚。
他歌颂D,歌颂组织的时候有没有想起《秋前算账》里面港人对于回归的恐惧?
大赦回到北京,勤力地扫地,学习怎样做一个真正的普通人。
遇见了五妹和五妹夫,表扬他们自食其力。
去看文绣葬的地方,碰见四海在祭拜。
“女人的事谁都不清楚,我娶了这么多女人,却不知道她们在想什么。
”她们都恨我。
我D真是好,给溥仪分了房子,安排到全国政协当文史专员,目测还要安排女人。
不要原来是皇族人的佟姑娘。
看上了护士李淑贤,可人家不待见他。
瘦成纸片人了。
跟皇上谈恋爱还要接受调查,惨。
(皇帝沟女唔易喇!
)我去!
抱着一束百合在李淑贤门口等了一夜!
onenightin北京啊!
大哥你在这电视剧里面五十多岁了,受得了么。
俩人感情好到快结婚了,牵手的感觉好warm。
可李淑贤好像以前是妓女?
要是搁从前啊,我有很多金银珠宝给你啊,现在能给你的,只有我这颗心了。
(泪。
)李淑贤说她辞掉了医院的工作,溥仪的表情是震惊和失望?
她跟踪溥仪,发现他每天都到医院注射荷尔蒙。
(配音很老,弄了灰白的头发,走路假装脚软,可是子华掩饰不住他打电话的时候有力的美手)第二次承认他有病。
又是对婉容那句话“你可以去找个相好的”,只要不离婚。
对着镜子,对着自己,他说出了自己的悲惨遭遇,真的是被宫女们玩残了,真心杯具。
一个月的工资全给她买了化妆品什么的,这个男人真是温柔到脱离实际!
挖出玉玲的骨灰,放上自己的指甲和头发去别处安葬。
说几十年了常常挂念她,让淑贤心里别扭。
文革,李玉琴家被砸了。
肾癌,做了左肾摘除手术躺在医院里,玉琴到北京来找溥仪开证明,证明她是被逼进宫的,文革太可怕,需要这样的方式来拯救自己和家人。
溥仪的恐惧、亦步亦趋、胆战心惊,到底是谁害的?
(病床上,丫装不出来老态龙钟了,依然劲帅!
)这一生,我欠你们的太多了。
得到了周总理的认可,喜极而泣,“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了,这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我已经改造好了,我已经是一个新人了。
”
我个人不喜欢这种基调的电视,太压抑了。
如果是早知道,可能不会看。
当时是电视播,刚好是婉容在教堂的戏,说着嫁给皇上的事情,一副进步青年的样子。
我自己脑补了先婚后爱,霸道皇上爱上我的戏码,于是追了下去。
是,我知道我肤浅,感谢我的肤浅脑洞,遇到了如此优秀的电视剧。
整部电视剧基调压抑而悲凉,电视剧围绕着末代皇帝溥仪由皇帝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悲凉一生。
看的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就是压抑,无奈,心疼但是毫无办法,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无力感。
看的时候一个演员都不认识,觉得他们就是角色。
很多年后了解到,原来扮演溥仪的是香港栋笃笑祖师爷黄子华先生。
万万没想到,因为很自然,演的非常好,用现在的话来说,戏里面的溥仪就是溥仪本仪,和栋笃笑的黄先生联系不到一块。
黄先生因为很喜欢这个角色,在他的娱乐圈血肉史2中,特地分享了这部剧,可见其喜欢。
喜欢了解近代史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溥仪,我中华大地上的末代皇帝,很难不说,他的诞生,就是一个悲剧的存在。
是一个人的悲剧,一个人生的悲剧,一个王朝的悲剧,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总之,一句话,“时势造英雄”,而英雄,注定只能寄托于“时势”罢了。
从旭日东升的清王朝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到民主革命的国民政府的剪除辫子,同一个王朝,却在这短短200年间,经历了从强悍异族入侵,到饱受异族欺凌,压迫国人,卖国求荣,劣迹斑斑,伤痕累累,可怒可恨,可悲可怜,好气好笑,冰火两重天的角色转换。
也许原先勤奋好学,英勇无畏的优势,在位置的逆转之后,也难以逃脱朝代兴衰更替的轮回规律,可谁又能保证,末代的皇帝们如生在王朝盛世之下,不会是一个表现优秀的“船长”呢。
同样,那些开朝的英明祖先们,即使是能来到王朝的末代,恐怕也难再力挽这时代的狂澜了吧。
溥仪作为一个古老帝国,封建王朝的尾巴,一时难以认清时局也是无可厚非。
接下来的投日举动,是无可奈何地一错再错。
五年的苏联牢狱生活和近十年的改造,竟也能将一个从小受到帝制教育深刻影响的人物,彻头彻尾地转变为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国家公民,着实叫人感慨称奇。
不得不说,溥仪悲剧的一生,在他的晚年,总算是幸福的。
他终于不用再终日扮演一个受人膜拜,议论,反对还有利用的标的式的悲情角色,他终于可以融入到眼前的这个时代,这个社会,得到大家的认同,也得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额外,还有一个绝佳的离世时机。
可叹古今中外,又有谁能挡得住这时代的无情巨轮,不作逐流飘零呢。
唯以在这所有的最后,说一句“难忘,你们,今生伴我行。
”
我看这部剧完全是因为喜欢子华,剧照里的他瘦得让我心疼,和《男亲女爱》中长头发好看的样子完全不同,而且还是国语配音,就是听不到子华独特的声音了。
所以我对这剧的期待不高,正因如此,它的精彩之处反而能轻易打动我。
我最喜欢他和谭玉龄之间的感情故事,没有埋怨,没有背叛,有个场景我特别难忘。
在帝宫的殿上,阳光透过黄色窗帘撒在地上,落下光斑,子华一把抱过玉龄,两人就静静跳了一支舞,好像时光缓缓地流动,流到一个未知的温暖的尽头。
看完他的一生,真觉得是封建制度害了他,不,是毁了他。
导演从探讨人性的角度来呈现溥仪,所以在我眼里看来,溥仪不坏,起码本性是善良的。
他爱婉容,给了她很多物质上的满足,得知偷情事件后也不忍杀李忠,婉容的死他脱不了关系,但是我实在不忍把罪名都挂在他头上,毕竟我认为作为皇后你就应该明白要有所牺牲。
他不爱文绣,还处处对她不公,这点我不同情溥仪,实在太糟蹋文绣了,法院宣告判决离婚时我心里还是痛快的,文绣得到了自由和权力,能成为一个对自己生活有选择权的新时代女性。
对于李玉琴,我不喜欢这个人,或许是我不太喜欢扮演她的演员。
不过我对她很是同情的,可是溥仪不爱她,从不爱她,他们的分开反而让我为溥仪感到高兴,不仅自己甩开了包袱,而且不爱人家就放了人家,让人家找寻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觉得我的看法太主观,都是因为溥仪是子华演的,我没有办法摆脱这个狭隘的束缚。
我怎么都是希望看到他开心,看到他舒心,看到他不受委屈,看到他不受折难。
所以把一些真实的人性和女性的幸福也置之不顾了,不,准确地说,出于对子华的痴迷,我是看不到这些对女性不公平的对待,或者说我会潜意识地把这些不合理的对待合理化。
所以,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
感觉是写黄子华的评论了,不能再写下去了,就此打住吧,还是主题曲中一句歌词做作结——“翻手是云覆手是风 却难握住几份真情”,以表对溥仪一生的唏嘘吧。
拍烂了。但这一版很好看哎
怀念当年的导演编剧演员还有当年宽容的环境,或许以后的人都看不到这样的好剧了
看过一点,记不太清了
原来这个人就是黄子华囧。断断续续的看过几集。当年看的感想是,蒋雯丽真漂亮……
可怜的溥仪。
以前还不认识黄子华,现在回味起来觉得他真是人才。
真无语了,本来黄子华演这个电视剧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怎么就加上了秦海璐和蒋雯丽这两个搅局的货呢!蒋雯丽守着这个年纪好意思去演受过西洋教育的姑娘吗,往哪儿一站都是一副大妈的形象。好好的电视剧给糟蹋了!
小时候很喜欢的电视剧 子华哥赞
“我娶了这么多的女人,却从来不知道她们在想什么•••”从五次“非常婚姻”来刻画这个“非常公民”,可以说比较独到了。可以看到终其一生他都只是站在台前的“演员”,被不同的人在幕后“导演”着,几乎没有过真正的爱情,甚至不被允许有真正的自己。看完令人不禁唏嘘。整部戏情感渲染还是比较出色的,尤其文绣离婚和婉容之死令人印象深刻,但同时顾此失彼,导致剧情有些散乱,有些地方甚至让人莫名其妙。此外部分细节方面的东西也有不够严谨的情况。另外不得不佩服剧组敢挑黄子华演溥仪,然后让蒋雯丽演婉容,该说是弄拙成巧呢,还是弄巧成拙呢•••
这片就记住黄子华了,演的真是好。
黄子华演的不错,形象气质均超过那几位更有名的,姜陈尊等。女演员就不行,蒋雯丽的气质,真的不适合少女。剧中对溥仪的描写,有种沧桑过后的谅解和宽容,某些事实可能被曲解,但是还是好过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八卦:最后一段溥仪无后的问题和我的前半生遮遮掩掩的婉容私情,都不虚饰地讲述,是值得一看的
看不下去,弃。
感情戏细腻点,历史戏非常凑合。不如直接叫溥仪和他的五个女人。
看完了,心里很抑郁,一个普通老百姓可以毫无顾忌的低人一等,在乱世中苟且,却又不得不在皇帝的位置上卑躬屈膝,可他是皇..他的前半生不甘做一个普通人,后半生却又对普通人的身份求之不得...反复看了好几遍溥仪建国后的哪几集,特别灰暗,说不上来的压抑感。特别想再了解点那时代的事,看了流转王
黄子华功力了得!还有沙宝亮那首《飘》配得真好!
看到第七集,杜撰太多受不了,弃
可怜,可恨
有些地方演得太假了。。。剪辑也跳得太快,另,对这个角色来说蒋雯丽真的老了点,有些镜头让我想起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二姨太。。。。。
剪辑功力太差,剧情不连贯,演员都是极好的。溥仪是历史的罪人,但这部剧只从纯粹人性的角度讲他的故事。观其一生,可称悲惨。不过,他因为有价值而一直受到保护,真正惨烈的乃是他身边的女人们。弹幕说玉龄是真爱,但在我看来,他前半生托付真心相交的只有小明子和婉容,后半生则是与淑贤相携走过。秦海璐和陈瑾的演技数一数二。蒋雯丽有着大地的蓬勃生机,演不来年轻的洋小姐,还是正宫皇后适合她。全剧两处泪点:溥仪剪下头发和指甲,放入玉龄的骨灰;“我们把末代皇帝改造了”。
黄子华演的真好啊,他演老年溥仪演的好我不吃惊,我吃惊的是17岁的溥仪他竟然也能演的这么好!秦海璐也有那么水嫩的时候啊。为啥都那么大年纪结婚了,还想着性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