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说出,那些没来得及对妈妈说的话;没有对你说过一次我爱你,对不起;感到辛苦的时候,总埋怨你把我生下来,对不起;总是对你说我很忙,对不起;妈妈说没关系的时候,我总是100%相信,对不起;总是不会对妈妈说些好听的话,对不起;每一次都是我先挂电话,对不起;以为只要自己过得好,妈妈就会幸福,对不起;虽然经常做对不起妈妈的事,但最对不起妈妈的是...妈妈在这世界上最爱的人是我,但我在这世界上最爱的却不是妈妈,所以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2010年的片子,主演:金海淑 朴真熙不算很出奇的剧情,简简单的生活片,但是很好看,很催泪,我先提醒,结局是BE,所以不喜BE的就不用看了。
我也是随便看到有推荐这片子的,就随手挖来看。
我个人很喜欢看,虽然泪奔,但是必须说,与我而言,它是部好片子。
讲述母女亲情的,我认为每个为人女的看这部片子都会从剧情里找到共鸣,这片子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就是以小见大,把一此母女的小事一点一点拍出来,很生活化,很动人。
金海淑算是国民妈妈了,她演什么样的妈妈,都非常拿手,这次演了一个农村妈妈,没什么文化,但是对女儿的爱,对丈夫的隐忍,对生活的坚强,演得非常非常出色,是我很喜欢的一位演员。
朴真熙有点李英爱的范,气质很好,我也很喜欢,她演的成年后的女儿,和母亲吵架,觉得母亲很烦,那种表情,就象看到了我自己。
结局不好,很不好,女儿应该是在早年首尔工作时不注意身体,捱坏了,所以先走了,人生最悲苦的事情就是白头人送黑头人。
剧终,母亲一个人的心声,让人泪决堤……
步入大齡青年的自己曾很不屑看電視電影哭得稀裡嘩啦的朋友們,以為自己已經成長成了一個硬漢,可以化解一切悲傷,可以在任何影視作品面前不為感動,可,看到母親裝在塑料袋里那一袋子零錢的時候,塑料袋跟在家裡媽媽裝在冰箱里的食品袋一樣。
竟然也不知不覺地流淚了。。。
最後母親跟著火車跑了那麼遠,我竟再無法控制,一樣哭得好像小時候被媽媽打過以後,哭得很“火爆”的孩子一樣,伊人已去,母親回到鄉下,翻看女兒的“草葉集”,看到在女兒最後的日子和母親一起拍的照片,寫這“媽媽,我愛你!
”一直到現在,影片結束將近半個小時了,心情仍然無法平靜,淚水在眼眶里久久不能拭去,貌似一點點振動就會奪眶而出。。。。
最平常的故事往往會被我們忽略,最平淡的愛也許會被我們淡忘,其實,天下的媽媽們對自己深愛的子女們的心情都是一樣的。
離開家也已經8年多了,在外邊相互的牽掛,無論多大年齡,回到家還是和媽媽裝出孩子一樣的表情,賴在媽媽懷裡撒嬌,離開家的時候互相不捨的眼神和回眸,似乎變得習以為常,但是其中的感情,我們彼此都體會得到。
和父母的,永遠只是心與心的距離。
再次感動,留下了上面的話,以表寸心。
影片快结尾时,母亲追着即将带走女儿生命的火车奔跑时的情景,实在是控制不好自己。。。
这样一个母亲啊,常说自己没有文化,却实实在在给子女的最多教给子女的最多,如尽管不如意的女婿最后还是放下尊严、不和睦的家庭一直忍气吞声…电影前大半断的陈述铺垫,为了在后面大肆发力,把全部情感 眼泪全都爆发出来。
操劳大半辈子的母亲,先是送走老伴,再是最最最疼爱的女儿,明明知道送上火车的女儿就是阴阳相隔啊!
是怎样的撕心裂肺,痛不欲生捶胸蹬足没人可以带走我的女儿…女儿沉闷童年、叛逆学生时代、母亲不堪生活与后面母亲两次面对亲人离去,给人以 失去才懂珍惜。
是啊,人生不就是烦繁杂杂磕磕碰碰是常态吗?
一生啊就是反哺父母养育后代。
说来惭愧,不成家是对母亲多大的疑惑不解,难道要说的明明白白…不敢想象,因为至今没有勇气。
幸运的孩子们啊,当我们母亲还健康,当我们还可以再努力的时候,做一些我们可以做到的事。
“21世纪的国民妈妈”金海淑主演,改编自同名话剧。
我承认,这是标准例牌韩式通俗催泪大悲剧,但谁让它拍的是母亲的题材呢?
还拍得那么真实、细致、感人?
与奉俊昊的《骨肉同谋》比起来,本片也许少了点讲故事的技巧,镜头的运用也有些单一,但那份平凡、伟大、深沉、无私的母爱是一样的,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老妈,从今天开始,我可以更加爱你吗?
PS:人人影视韩剧精灵字幕组威武!
向来浮躁习惯了之后,能看到这样一部母女情的催泪片儿,真的很难得。
貌似现在很流行大制作,华丽的演员阵容外加所谓的典型的大片的无比恢宏讲究的大画面,然后是大势的宣传。
一直对这种大片儿不感冒,反倒是容易被这种朴实低调的小成本的生活化得片子吸引。
母女情深,很催泪。
跟着剧情哭的一塌糊涂,反而感觉有深刻的心灵洗涤的作用。
当浮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时候,被这种亲情片子感动一下,感觉内心忽的沉静了很多。
尤其是对母亲对父亲的感情一下子又被激活了。
虽然内心深处,理所当然的知道作为子女一定要孝顺父母,可是慢慢长大的自己,越来越有了自己的生活的自己,不知不觉中,跟父母之间的那种感情上的分享越来越少,细想起来,长大之后的人生真的是越来越和父母脱离了。
然后有一天我突然察觉到父母对自己开始有依赖,什么重要的事情会说给我听,越来越喜欢跟我们通电话。
然后,其实,我有的,更多的,是一种小伤感,因为我隐约的意识到,这是父母开始上年纪了吧?
所以才开始在感情上这么的依赖我们,有种心痛的感觉,真的不想让父母变老。
一直以来,都是依赖着父母,所以,当角色转换的时候,内心满是酸酸的感觉,爸爸妈妈老了,我们长大了,我们要成为父母的依靠成为父母的支柱,物质上的、精神上的。
一路走来,无论遇到多么难过多么挫败的事情,都要自己扛着,因为,在外面的我是成年人,要会忍受要有担当要承受各种打击各种痛苦。
可是在爸爸妈妈面前,永远是他们的小豆豆,可以任性可以懒惰可以随意的大笑大哭,爸爸妈妈的存在,让我觉得有家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快乐,是平凡的微小的幸福和快乐但却已经足够。
想爸爸妈妈了,就要能回家了
因为对韩国电影实在没有什么好感,这部电影我放了好久,昨天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才翻出来看。
在不停的“思密达”的轰炸下,还是赚取了我的眼泪。
电影开始,女儿独自一人回家看望母亲,火车上女儿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自己母亲;电影里的母亲“市井、无知、平凡”,对女儿的偏爱远远超出了儿子,因为女儿争气,是平凡母亲的唯一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为母亲的市井感到羞愧,赶走来学校参加家长会的母亲,说了让母亲伤心的话;母亲长期忍受着父亲的虐待,从不反抗,却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孩子的生活,在女儿看来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电影的可贵之处是并没有因为表现母亲的伟大,而将父亲设立为对立面人物,通过乘客的嘲笑和父亲的葬礼,简单的反映了残疾父亲的无奈和对女儿的关爱,更承托了母亲宽容、大度。
女儿的考上大学,离开山村前往首尔,母亲拿出全部积蓄,偷偷放在女儿的行李,不时的去看女儿,虽然母亲依然让女儿“难堪”,但自己无时散发的关爱,淡化了一切不理解。
面对亲家的刁难,母亲依然对自己女儿充满信心,显得十分有骨气,最后的自责和委曲求全略显俗套。
在结婚生子后,女儿对母亲的理解更加加深了。
女儿对为何独自一人回家选择了隐瞒,与母亲短暂相处的几天,女儿依然倔强,母亲依然唠叨,但是彼此之间更多了理解和关爱。
用电影中路人甲的话来说:“乘现在还有时间,能多孝顺就多孝顺父母吧!
”母亲最后得知女儿身患癌症,即将离开人世,“21世纪的国民妈妈”金海淑用卓越的演技将与女儿分离的场面演的情真意切,母亲拖着笨重的身体再车站上奔跑,努力的喊着:“孩子”,以及最后葬礼上的欲哭无泪,没有刻意,没有歇斯底里,却饱含深情。
导演刘成烨并没有用太煽情的方式来表现母亲的伟大,而是生活细节的淡淡流露,真实、细腻的展示母亲伟大。
金海淑饰演的母亲“市井、懦弱、无知”但却“坚强、隐忍、谦和”。
我们无须用台华丽词语来形容母亲的伟大,每当我亲吻母亲脸庞时,都感觉比上次多了条皱纹;每次牵母亲的手,都感觉手比上次粗糙了很多;每次站在母亲身边都感觉她比上次矮了些;象电影里的母亲一样,我的母亲也因为未能给我提供更优越的生活自责过。
但是,每次看着她拿着我给她买的头花,高兴又埋怨我乱花钱时,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而我还因为自己一个大男人在女人堆里挑头花而羞愧,我全部释怀而自责。
正如影片最后女儿在照片上印上的字:“母亲,我爱你!
”
這部電影的伴樂總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 幹嘛要這麼催淚呀自己也覺得自己犯賤 怎麼總挑一些講親情的片子來看 我不常把爸爸媽媽掛在嘴邊 覺得自己小時候做了許多錯事 總是不小心傷害了他們 現在也沒做什麽值得他們驕傲的事智淑 生長在山村里 媽媽是為了女兒幸福而堅忍的主婦 爸爸是雙腿長短不一的巴士司機 小時候 她討厭家裡的一切 討厭爸爸 討厭媽媽 甚至想永遠離開這個家 長大后 她明白了曾經認為丟自己面子的媽媽是世上最愛自己的人 她想成為值得媽媽驕傲的女兒我 也是這麼走過來的 小時候 住在青磚灰瓦的舊房子里 害怕朋友來家玩 害怕老師要家訪 害怕開家長會時媽媽穿著一件土裡吧唧的衣服 甚至幼兒園的我 就嚷著媽媽說要買輛摩托車 像別人家的媽媽一樣 高中的時候 每個回家的週末 媽媽都會準備好大包小包讓我帶回學校 高三那年 看著同學父母都帶飯過來 就撒嬌讓爸媽帶了好幾個人吃的飯菜來學校 大學了 媽媽沒有送我去北京 只是要求送我去候機樓坐車 坐在窗邊 看媽媽向著我揮手 眼淚才不爭氣地流下來智淑去首爾上大學 遇到喜歡的男生 有錢人家總嫌棄窮孩子 媽媽忍不了別人這麼對自己的孩子 她把一切的錯都摟在自己身上 是自己貧窮 是自己沒有上過學 所以女兒才會被人欺負 但為了女兒的幸福 媽媽在下雨天哭著去求對方的媽媽 最後才成了這樁婚事智淑生了個女兒 媽媽在旁邊一勁兒地喊 我家智淑才是最漂亮的 這個娃怎麼長得怪怪的 我家女兒才是真的漂亮 媽媽眼中最好的總是自己的孩子 因為媽媽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女兒 正如媽媽握著女兒的手說很細嫩時 是因為媽媽的手把所有活兒都干了父親走了 葬禮上 智淑才知道自己並沒有憎恨自己的父親 種種關於父愛的回憶才湧了上來 弟弟當兵了 媽媽一個人留在空房子里 丈夫要去留學 智淑支持他 其實媽媽不也曾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留在女兒身邊嗎 如果女兒眼裡有淚 媽媽的眼裡就會流出血淚 如果女兒傷心 媽媽的心就會千瘡百孔 舊時的衣服不捨得扔掉 因為穿上的時候 就可以想起女兒 這就是媽媽和女兒 媽媽在 會守住閨女的小狗阿黃長大了 生了一窩小小黃 小小黃慢慢地也在長大 下輩子 我 還想遇到現在的媽媽
因题目的先入为主,加上电影以女儿进入回忆的场景开篇,总会产生误解:这一个女儿回忆母亲的故事,可能会落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俗套”。
承认,我也没能例外。
随着剧情的展开,渐渐加入猜测,才知道患病即将离世的是女儿而非妈妈。
不知道是不是泪点太低,竟是从头哭到尾。
女儿病逝后的送别场景,在妈妈的脸上留下一个特写,真可谓面如死灰,那时候才明白,女儿是自己的心头肉,女儿的离世等于带走了母亲的灵魂。
夜深了,忽然有点想念远方的妈妈,不知道此刻她是否安睡。
不论妈妈还是女儿,活着才有爱的机会。
各自珍重。
母亲,我是为了这个才推荐此片的。
我看完后的最大感想是,感谢伟大而仁慈的主,没有赐予我聪明,赐予我能力,赐予我机会以及一切可以让我飞黄腾达的东西。
而是赐予了我健康的身体和陪在父母身边的时光。
我不是一个值得父母炫耀的儿子,但应该可以平平凡凡地陪父母一辈子。
感谢上帝!
此片确实很感人,我在看到父亲去世后眼泪也流了出来。
可能因为我也是父亲吧。
如果说母亲是父母与子女关系中善的代表的话,也许片中的父亲是恶的代表。
但那又怎样,当父母真的离开时,有多少子女会后悔不已。
母亲为女儿付出了一切,包括为了女儿婚姻屈辱地去求亲家母。
不过对于我来说,最吃惊的是母亲竟然是个天主教徒。
要知道崇拜别的神和求签算命等行为是摩西十戒是明确禁止的,是真的要下地狱的。
可是母亲依旧去做了,这种行为情感是不信基督教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难道片中想表现母亲不是个真正的教徒吗?
显然不是,而是母亲为了儿女宁肯自己下地狱也要爱护儿女。
这也是片子后半段的主旨。
母亲,您真好,我爱你。
老妈,从今天开始,我可以更加爱你吗?
催泪题材,但有点用力过度。。老演员演得好。
奥猫奥猫,一直在哭但是看完又不觉得有太让自己感动的片段,可能是母爱这个题材本事就太震撼人心
。。。对不起
以前的韩国电影真的很喜欢用癌症做人物结尾。世上只有妈妈好,其实爸爸也好。想起了那个出走的决心 她们真像。老公也有点像。
哭的我快背过去了
妈妈对女儿的爱涓涓流动,无微不至。
哭的一塌糊涂
其实故事就是那么个故事,比较常见的事,但为什么就是觉得挺感人呢。。。
媽媽,對不起 媽媽,我愛你 媽媽,對不起 從來沒對你說過我愛你
决堤。。。。。。
好老的故事
这片子挺俗也不是很感人。我不知道为什么打5星,打1234星都不合适
泣不成声。三次睡觉的场景,妈妈总是忍不住想找女儿说话,女儿在夜色里注视妈妈睡觉的样子,妈妈背对女儿弯曲着身体忍住抽泣。还有小屋里不出声的哭泣和走出门前的下决心,金海淑饰演的妈妈太真实动人了。
2012-3-7海甸岛宿舍。说不感人,那是骗人的。一定要对妈妈好。世界上的妈妈都是伟大的。
发觉自己很奇怪,有时泪点挺低,有时又很冷漠。尽管片中母女都哭得稀里哗啦,可我却毫无触动,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影片的问题?肯定是片子的问题啊!全片属于概念式煽情。母亲的村妇人设即是没文化?弟弟是抱养的?母女互动不觉得很刻意吗?遗像为什么不是老公拿?哦,他要趴在玻璃窗前和丈母娘飙演技~
十年前看会很感人,现在这种真的烂大街的催泪片,纯粹算不小心下载的,不知为何分那么高
我羡慕能有这样母亲的人。却并没有戳到我任何泪点,痛处倒是发觉了不少。也许父母子女一场,真的需要缘分。就好像剧中的母亲,心里眼里只有女儿,把儿子视作什么了?直到最后她也只字未提儿子,仿佛是捡到的假儿子。
催泪弹一样。剧情狗血的让我想拿砖头砸编剧。其实简单的母爱、没有绝症、happyending、女儿懂得母爱的意义以后延续母爱就足够了。非弄成这样!只赚了眼泪的电影不代表它是一部好电影。只是,母亲是个永远不老的题材。
没有料到结尾。感动在于细节过于真实,母爱就是这样的,哪怕只剩下了一个人也要在家里守着,好让女儿受了委屈有家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