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场到结束 那张苦瓜脸就没展开过我就奇怪了跟唐僧一样在旁边得瑟 怎么就没人杀他呢我都快忍不住了每次看到爽的时候镜头就给苦瓜脸惊鸿一瞥 紧张气氛全消到最后也没说为什么他就迷失了还跟上帝祈祷半天 最后还真变出来一瓶酒唉
一场杀手之间的比赛,最后胜利的人可以拿到巨额奖金,来自世界各地的富翁为自己看好的选手下赌注。
比赛的主办者在每个选手身上的皮肤里都装了个跟踪器,既可发射信号,又能用来引爆,杀掉选手。
其中一个杀手取出自己身上的跟踪器,扔到咖啡里,被一位神父喝下肚,于是被各个杀手追杀,却被女主角救下。
经过一番撕杀后,黑人男主角胜利,并知道了比赛主办者雇佣女主角杀了他妻子,但他没有杀死女主角,而是取出她身上的跟踪器,找到主办者,把跟踪器塞进他嘴里,爆炸后两人同归于尽。
影片情节紧张,搏击、枪战、车辆追逐等场面都很激烈,女主角是胡凯莉演的,很漂亮,是一部不错的商业娱乐片。
对于片中搏斗类的画面感觉非常精彩!
只不过有些人体爆炸之类的因素显得有些夸张……对于本片的题材觉得还是很有创意的!
将各种伤亡事件归咎于“杀手锦标赛”这一点突破了常有的观点 这样的“锦标赛”还真是惊心动魄啊!
很棒很棒!
很喜欢这样的动作片!
只不过对于这样的赌博方式,我表示强烈批判!
导演自己居然也知道30个杀手实在太多,只好在中间剪切片段,算是交代过去。
其实13个不是更好更有寓意。
导航装置技术是在太烂了,就算现在詹姆士 邦都是美国拍的,英国佬一没技术二没资金,但起码还可以敬业一点,把东西放在致命点的地方,什么紧邻大动脉之类,你们怎么可以这么随便就这么肚子上一放,还是在前面不是后面,这不是诱惑杀手们剖腹吗?
豆腐渣,绝对豆腐渣。
神父真是太恶心人了,没头没尾的蹦出这么一个衰人,难道想搞个救赎,整成文艺片,还是好好搞商业片这个有前途的类型吧。
海报上写着每10年一次,剧中则是7年一次,虽然怎么看都太久了,只能说这已经不是豆腐渣了,是脑残渣,还不知道是设计海报的人还是编剧脑残,难道所有人在海报出来前都没有看出来的吗?
马虎的人才能设计如此马虎的情节。
欧盟打算要求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生产商将产品最大音量由100分贝调低至80分贝,看来很有必要,带耳机的老兄不仅听力永久损伤,还呆若木鸡。
当然优点还是有的,除了情节不顺,漏洞不少,神父不帅,美女不露,预算不多,特技满假之外,动作还是很有可观,挺新颖的,血腥杀戮爆头都在此类片水准之上,还有就是绝不拖泥带水,比较干净利落。
冲着动作给个三星,算是对得起动作片这个名字。
附imdb上一位仁兄的帖子“我从锦标赛了解到的100件事”(只有十条,跟海报一个德行)1 滑膛枪和导航装置=爆头2 在教堂里导航装置比手榴弹更会bang3 不要乘坐米德尔斯堡出发的136号巴士4 米德尔斯堡的夜总会比你想象的差多了5 每个国家的亿万富翁都是老古板6 iphone跟他们的手机比太逊了(我怎么觉得挺像的)7 一双空鞋保证可以愚弄世界最顶尖的杀手8 超市的噪音再响也盖不过耳机9 如果你快死了,记得死的酷点10最后,威士忌真的很好烧,如果你被它烧着了,你还可以跑出1/4英里,看上去就像高度晒伤。
这部电影看到10分钟的位置时,赫然发现它和日本电影《大逃杀》的相似度是如此的高。
当然它远远不及《大逃杀》好看。
单单从电影的情节来看,老套而又充满了俗气十足的桥段。
那个教父看起来眼熟,但是又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部电影里看到过他。
华人女主演长得一般,身材倒是很好。
那个上届的黑人冠军,身手缓慢,而且总是瞎耍酷。
我更喜欢那个收集别人手指的家伙,这才是真性情,虽然傻了点。
诺大的一个杀手锦标赛,竟然只有两个人管理监视器,而且这两个人还是二把刀。
在无辜而讨人厌的神父出现之后,电影开始走向不变的俗套主题。
当然主人公永远不死而无敌,而最后的坏人的结局……我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只是看看他们是怎么死的而已。
当然其实他们死的方式也很普通。
2009年10月24日
烂到爆的片子,居然还有5.9的评分。
世界顶尖的杀手只有小学生程度的枪法,只会拿枪乱喷一气。
难道是阿富汗儿童团训练出来的吗?
追踪器居然是*温度定位的,而且只有一个杀手想到取出来的办法,这智商不如去卖白薯。
不到两英寸厚的桌子可以抵挡突击步枪的子弹。
火箭筒居然放出了窜天猴的效果,最后还打偏了,看来禁炮是有道理的。
杀手杀人也那么啰嗦,看来杀手界的拖延症也挺厉害。
女杀手友爱的像我邻居家的老奶奶。
可是抗击打能力简直媲美WWE里面的马克。
只有切手指的疯子还有点杀手的样子。
最后Boss居然那么轻易的就被人肉炸弹搞定了,那么多钞票多请几个保镖不好吗?
编剧的脑子让驴踢了吗?
这种程度的智商还是去拍抗日剧吧。
典型的无脑动作片。。
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
世界级杀手,杀人毫无新意,比赛无聊到境界sb的牧师,教育了sb的杀手,杀掉了sb的组织者整一个闹剧大会串,除了kelly hu的lailai zeng在片头的出浴露胸让我仔细了1分钟。。
我很好奇,电影编剧们最近都做什么去了。
到底是近来怀旧风盛行还是大家都江郎才尽,怎么一部一部的剧情都如此老旧无味?
这部电影在驴子上看见介绍时,觉得非常有吸引力,是我喜欢的那一种BT路线。
背景与主线故事与《大逃杀》相似,将世界TOP30的杀手聚集到一个小镇,让他们自相残杀,最后只有一个人能活下来。
拍这样的故事,最重要的不是特效炫目打斗漂亮,而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能在立意上站稳脚跟就已成功了一半。
《大逃杀》就是经典范例。
然而,这部片子,被《大逃杀》直接甩出几条街去。
·科技令人眼花缭乱的监视器切换并不能掩盖此片在科技上的巨大漏洞。
同样是在参赛者身上装追踪器,《大逃杀》中参赛者如果试图取下追踪器,会直接爆头而死;而这部片子里,取了就取了,两个三流技术员还将这归咎于“脉冲屏蔽”。
这样说来,参赛者还有多大必要争个你死我活?
谁要是半路后悔不想玩了,把追踪器挖出来丢一边就好,随时可以拍拍衣服走人。
前几届的参赛者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都是白痴么?
·隐情我们已经习惯坏人做坏事都是有理由有深层原因可以理解的,也习惯了主角都是善良的,偶尔做了坏事都是被迫的。
但这回的女主角郑莱莱小姐的虚伪达到了让我觉得戳穿她都是多此一举的地步。
说自己从不滥杀无辜,接到命令后还是毫不犹豫地去杀一个无辜的黑人女性;痛哭流涕地说后来才知道她怀孕了,当时却是对准她的腹部开枪;说受害者的眼神让她有负罪感,却一个接一个杀人——我真的一点也不相信,其他受害者的眼神就不惊恐不可怜不茫然失措。
这哪里像是一个杀人无数的杀手应有的心理素质?
姐姐,你是堕落的圣母么?
更杯具的是,作为动作片女主角,她的身手实在没看头。
一个杀手,尤其是顶尖杀手,反应要快,警觉性要高,陷入危险要不慌不乱,然而以上这几点,她没有一点能做到╮(╯_╰)╭最杯具的是,这么一位要反应没反应要身手没身手要性格没性格的女杀手,居然是东方NO.1?!
开什么玩笑,她要能算NO.1,整个东方杀手界都餐具了……·不死之身在大量武侠小说与古装剧的熏陶下,我们知道,主角们都是打不死的小强,跳崖会被树枝挂住,中毒总能撑到最后,满身伤口大失血也能一次次重新站起来……然而这部影片中,连配角都一次又一次超越了人类极限。
杀人为乐的疯狂小子在喝威士忌时被人丢了火种,明明看着镜头上大火瞬间吞没了他的头,下一幕再出现时,却只有两颊与额头有烫伤痕迹,鼻子嘴巴都完好无缺。
真不知道该说他自我修复能力惊人,还是那瓶威士忌是伪劣产品。
上一届锦标赛冠军驾驶的油罐车翻车,怎么想都绝无生还可能。
可人家偏偏就在大爆炸中活着出来了,神智清醒,全身上下连衣服都没烧到一片。
怎么做到的?
穿石棉都不顶用吧?
至于其他,跟上面这一比,都不算不可思议了。
·神父与圣母这小标题多么和谐。
嗯,不用怀疑,这就是主角二人组。
我说过不只一次,我讨厌圣母类型的人物。
如果一个人能力非常强大,同时处处为人设想,善良诚实,我会觉得他/她很伟大。
但最常见的那种满口宣扬爱与和平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没有相称的能力,只能说是笑话。
影片里还更加可笑。
那个不断劝女主角放下屠刀的神父先生,贫困潦倒、酗酒、懦弱,简而言之,一无是处。
当救赎与宽容那些大道理从他口中出来时,已经不只是笑话,简直能将此片由动作片转为喜剧片。
而不知道该说是喜剧还是悲剧的是,女主角居然就这样被他改变了心意,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
哦,之前《豚鼠特工队》里的鼹鼠先生,我不应该骂你的。
我应该扯着郑莱莱小姐的领子问:你·搞·毛·啊!
·阴谋哪怕是一部动作片,没有阴谋支撑,也是不完整的。
但阴谋的水准,天差地别。
上届冠军为了给妻子报仇来参赛,用刀子抵着郑莱莱问,谁要你杀她?
——你知道是谁。
唯一一次觉得她还是有点女主角范儿的一句台词。
尽管觉得这部电影剧情白烂,但结局处理得挺漂亮。
这里就不剧透了,如果要看,请一定要为这个结局忍到最后。
·人性这是我很想说最后却发现无话可说的部分。
能得出的唯一感慨就是,某些有钱人真无聊,over。
·囧囧有神技术人员口中反复出现的“CCTV”——实际是指监控装置。
便利店激战中,店主头戴耳机淡定地煮着咖啡,被泼了一头一脸的血依然淡定地接着电话。
看看人家这心里素质,啧啧。
全片看下来,这位淡定君可真是个大萌点,噗=v=
首先声明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打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能骂人,可我还是要说:我操你妈!
《杀人锦标赛》,白白浪费了我1个多小时。
我看电影不多,可我就没看过这么让人膈应的电影,明明就是一部B级片,漂漂亮亮的女主角,还算过得去的动作,再加上血浆满天飘,算起来也有模有样,可非要TMD放上一个长着一张瘪三脸,娘娘腔儿,还他妈的言行不一,尤其可恨的还是神职人员,一手拿着酒瓶猛灌,一边祈求上帝的宽恕,就这样一彪子还他妈的去劝别人从善,我操,就没见过这么恶心的。。
最后再次声明我们都是受过教育的人,打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能骂人。。
自从东瀛岛国《大逃杀》红火之后,近几年类似电影层出不穷。
其实杀人锦标赛是一部几乎没什么亮点的动作电影,剧情设计温吞乏味,尤其是导演的野心完全缺乏一个有力的支撑。
一开始二三十个杀手,一大半直接用一个镜头就交代了,不得不佩服导演讲故事的功底。
这样做的后果是,导演想要表现的混战和大场面完全没出来,结果还一大批人死得莫名其妙。
酒吧的混战那场戏,本来应该是一个非常有看点的片段,结果被导演处理得不想在看第二眼,从头到尾我们只看到几个人拿着枪在扣扳机罢了,你要不说我真不知道那是枪战。
在剧情设置方面,本片有一大堆硬伤,比如,郑莱莱对神父的关爱从何而来?
对于一个常年以杀人为职业的人来说,就算自己的底线是不杀害无辜,但是杀人需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总是要的吧?
泛滥的同情是一个杀手所应该具有的吗?
【说到这里我觉得胡凯莉所扮演的杀手角色简直就跟个大妈一样,毫无气场,此处不包括那些有气场的大妈,甚至郑莱莱还不如幕后BOSS的女助手抢戏以及令人印象深刻。
说到这里又想吐槽了,为什么开车想撞死郑莱莱和神父结果翻车的那个女杀手就那么点戏份也能够出现在有特写镜头的演员表里?
明明女助手那么女王范儿结果就给了个名字罢了。
是被导演潜规则的缘故吗?
】再比如最后的对手戏,黑人运动员跟郑莱莱在公交车上搏斗,郑莱莱摔出车厢抓住窗沿的时候,为什么突然就能掏出一把枪猛射黑胖子啊!
你身上藏了枪刚才怎么不打那运动员啊,脑抽吗!
还有最后追踪器快要爆炸之前,郑莱莱跟神父怎么回事就大白天地出现在教堂了啊卧槽!
所以像什么封闭环境下互相残杀这样的设计,本来是极具看点的,但也正因为它极具看点,反而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处理失当,要么温吞如水,要么激进过头。
遗憾的是,现在看得到的片子几乎都是温吞甚至乏力的。
对于一部动作片,它的主题已经足够深刻了,至少能交差了,但是动作和场面方面简直是在糊弄人。
说到主题方面,本片起码在道德逻辑上有些问题,作为杀人者的郑莱莱在最后并没有进入善恶有报的情节。
通常来说,在类似的影片的处理中,主人公凡是手上沾血的,要么是绝对正义地进行复仇,这个没得说;要么是迫于无奈杀害好人的,这种绝对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郑莱莱就这样脸上没留一道疤地走掉了,也不知道钱拿到手没,未免在道德逻辑方面有点太说不过去了。
当然,本片并非毫无亮点。
最起码郑莱莱和俄国特种兵在教堂的那段打斗戏我觉得非常值得肯定。
这段戏没有采用武打戏常用的花里胡哨的让人看得眼晕还不知道谁挨了打的剪辑,而是大部分采用中景近景,同时动作设计方面简洁实用,兼具了一定的美感,我觉得这相当难得。
最起码看完这场戏我记住了:啊,原来这就是胡凯莉,长得还可以,事业线挺深;啊,这场打斗戏设计不错。
评分低了
2011.6.8于寝室,法国跑酷男和俄国炸弹人明明是优势,怎么都莫名其妙的被秒杀了?你是想说细节决定成败还是女主红血的时候会出暴击。。。。。。
刺激归刺激,但还是个变态游戏。
痛快
有大逃杀在前,这类电影总难逃的出这种框框,也很难突破,缺少点什么。这部在人物关系和结局上还算有点新想法。
杀手比赛这个想法还是有点噱头的阿
kelly hu变丑了
那天一天之内看了二部烂片,你是其中之一
人体自爆还是怪过瘾的~
一星给神一般的教父,一星给中国血统女演员
很多啊最近这样的片子
导演功力尚欠火候!
胡凯莉不错
人性的两面,杀手只是一份工作,和不杀无辜的人,这种信条好矛盾。美国人的电影总是在透露些什么,中国裔的杀手最后活下来了,然后美国杀手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大BOSS同归于尽,其他国家的杀手该死的都早死了。
杀人锦标赛好似古罗马角斗士 都是供rich and power people的entertainment
一直觉得胡凯莉很漂亮。唯一的硬伤是为什么除了法国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取出自己的跟踪器。。。。
胡凯莉堪称林熙蕾第二哇
7/10 观感竟然很爽,看得出这片下了点成本,很多大场面在这类电影里是基本看不到的,剧情无脑属于标配,但能够服务到观众,达到无脑爽这片也就成功了。
无聊是看起来很high
一般的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