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当我们真的成为了大人,却开始怀念年少的夏天。
这是这部剧带来的最真实感受吧。
前面两集的时候全程倍速,一来女主看着有些不舒服(不针对演员),二来没有太吸引我的剧情,觉得女主和男主相遇的情节太老套,各种校园剧都是这样,三来男主转班,转班这种事情应当是非常谨慎而且不太可能因为觉得对不起女主就转班吧,还有怎么随随便便因为自己的班级就去问一个人能不能转班呢(换做事我我觉得这人有点sj)。
但是,后面的剧情慢慢触动我,看到了很多非常真实的校园生活。
1、“好孩子”和“差孩子”的世界真的不一样么,这里的“差”仅仅只是成绩,因为成绩,就应该被区别对待吗。
其实无论是所谓的“好孩子”还是“差孩子”,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是平等的一样的,渴望追求自己梦想的。
2、学校霸凌现象,逼得不敢反抗的孩子心理不再健康。
3、原生家庭问题,成静因为父亲的去世和母亲的事情一直无法原谅母亲,最终走出自我,和母亲和解,和自己和解。
4、懂学生的老师是可遇不可求的,尹老师带着学生喊楼“告白自己”,带头贴监控,告诉学生没有错不用认,教会学生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情义都没有,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毫无意义的。
5、校园爱情。
其实我挺讨厌早恋这个词的,两个人之间有感情的碰撞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既是同桌,又是一起经历很多事情备战高考的战友,这份感情多值得让人回味。
况且,卫来也是因为方学的热情、善良、有事儿总爱冲出去帮人一把的性格而被吸引,本来内向而不喜欢家庭孤僻的性格因为方学这个小太阳的出现而温暖了许多。
其实还有很多喜欢的细节和人物。
比如圆圆偷偷写给自己看的情书,哈哈相信很多女生都会在纸上写自己男神的名字吧;比如小李同学的自私嘴贱,看着让人气的想揍,可是这种人在生活中多的去了,他起码能直接说出来,但是大多数生活中的人是直接在背后骂的多难听你都想象不到的;比如爱跳爵士舞的男生,很多老一辈的人都无法理解,可这是性别自由啊,热爱无关性别。
我看有些人觉得烂尾了,我倒是觉得这个结尾虽然仓促,但是却是最好的。
成静那种高傲的性格终于可以在爱的人面前放下,为自己放松一次;圆圆也成为了梦想中的样子(只是不知道她是和当年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不);方学和卫来也达成和解,为了梦想分别启程。
剧最后方学走回曾经的教室看着一个男生安慰同桌说未来会一直陪着她的时候笑了。
笑里更多的是一种怀念过去吧。
如果这份感情没有让我们彼此变得更好,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是成为了一份束缚罢了。
“我希望我们再重逢的时候,你还是那个最初的你”【BY THE WAY, 姚弛的第一部剧真的很让人惊喜!
期待以后的作品】
方学为了考试每天狂吃核桃的样子简直了,哈哈哈哈,我记得当年快高考之前我也是酱婶儿的,什么核桃啊、洋参含片啊,各种各样的营养品啥的当年我妈可真是没少给我招呼啊,哈哈哈那个时候的家长(其实我自己也是)好像总以为靠着这些“滋补佳品”就能拯救学生学渣的命运......然鹅在我身上反正并没有我感觉一定是因为我没有卫来这样一个学霸同桌给我辅导功课!
对,一定是这样的!
p.s.这剧也太“人间真实”了,时至今日我看到一闪而过的“五三圣书”还是不自觉颤抖了一下!
为了和卫来打的那个赌,方学也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啥偏门招数都使出来了,就连什么“潜能培训班”这种套路都信了,也算是给广大学生们避个雷吧不过这剧对当代高中生学习生活的展现真心写实,跟着方学走出电梯去咨询那个“脑立方”的镜头我感觉到了浓厚的“纪录片气质”啊哈哈哈!
虽然我没去过这种“开天眼”的地方,但是高三那年“同款”辅导班大楼可真是没少去,经历过高三的应该都懂吧?
btw,这个“脑立方”真心好讽刺好一个“受害者方某”啊,哈哈哈,雷主任也是绝了,“虾仁猪心”!
但是说归说闹归闹,高三的那段时光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一生中难忘的时光。
当然了,对于方学卫来他们来说是“高三plus”——高四。
不出意外的话,那段时间应该是很多人一生中最努力、最认真的一年了。
纵使那时候的我们还不懂得学习、上好大学真正的重要性,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努力的那种氛围,确实一生难得。
谈到高考,励志总是最重要的一个点。
而在这部剧里,这种励志的氛围和欢乐有爱的校园生活融合的很好,没有那种强行励志的生硬感,也没有用力过猛的尴尬,反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由内而外的把这种积极情绪传递出来。
就像方学和卫来以成绩打赌时,奋力学习的过程,没有直接用几个废寝忘食认真学习的镜头串联,而是穿插着她逗比的“被忽悠”经历,夹带着和成静的一番谈心、展现出了心态转换后,再把她努力的日常简单讲了一下,用一种欢乐又不失深度的方式,让更多人产生了心态认同感。
其实看的目前为止这部剧有关于高中生活的解读整体都是走的这种风格,质感很真实的同时整体氛围感也很足,就是那种让人不自觉“重回那年夏天”的体验感,真的很美好。
该剧播出后,反响不错。
不仅角度新颖,从以女主为代表的学渣作为主体,还用好笑有趣的方式向观众打开学渣世界的大门,并被他们的故事戳中笑点和泪点。
与以往的青春校园剧相比,用反向思维的方式解锁青春的另类含义,或许有望成为校园剧的小爆款。
好笑有趣一般的校园剧要么以小清新的甜甜初恋作引,要么讲述青春疼痛作为核心,只要是校园剧总能或多或少地因情怀和遗憾勾起观众与之相关的回忆。
而作为校园中的一份子,学渣常常是引人注意却又往往被忽略的存在,即使在刻画青春群像时有提及,却是一笔带过。
《放学别走》则向观众打开学渣世界的大门,在原有青春与清新的基础上,将更多的镜头放在了一个或者说以她为代表的学渣身上,从复读生这个确确实实存在却又特殊的群体出发,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打开学渣世界的大门,了解甚至体谅这样的群体!
女主凭着一身学渣真本事成为校园风云人物。
开局便以搞笑的方式,无意间“炸”裂学校男厕所而一举成名。
而后爬校园铁门时,明明想给大家认知中的好学生示范翻门技巧,却刚好被勾住衣服,上演了一出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大型社死现场。
更搞笑的是,后来女主看见保安哥哥们对着她被挂起的监控笑个不停。
除此之外,还有让观众觉得不那么意料之中的好情节,那就是女主与男主既不是青梅竹马,也不是一见面就怼,初见便意外的一见钟情。
两人初遇时不小心撞到手上的纸飞了,却没有转圈圈的英雄救美,而是正常的各自离去;另外,女主跌下楼梯的时候,也没有刚好被男主接住而是纷纷摔倒。
不得不说,这种有别于青春剧中正常的事变得与现实正常相匹配的时候反而更能获得观众的认同。
当然,诸如此类好笑有趣的情节还有很多,学渣与学渣,学渣与好学生之间的一系列对立与对等,让不同青春的代表发生碰撞与交融,让校园青春里的故事更有新意与活力。
恰好这种好笑又有趣成为让观众继续追剧的动力。
角度新颖虽然《放学别走》走的是好笑有趣的路线,却在用这样的方面向世人宣告,学渣的世界其实很好懂,又不那么好懂。
该剧借女主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做被区别对待的五千字检讨时,发出作为典型的学渣代表之一的反抗宣言。
其实,他们只是想要被世人对待好学生那样公平不偏心。
虽然这种现实至今有些许改变,但实际上仍有这样的现实存在。
这也是该剧向上的主题之一,而想要将这一主题得到升华则是虽然给女主无条件支持的爷爷、一位“一视同仁”的老师,从某种意义来说算是对学渣的一种救赎。
亲人和老师让学渣有幸得到心灵上的抚慰和扶持,不至于走向极端,更赋予了他们的青春时光向上而特殊的含义。
演员给力《放学别走》在有好笑有趣的剧情和新颖独特的角度的基础上,为演员提供了更好的表现机会。
在剧中饰演学渣代表方学的李婷婷及饰演学霸代表卫来的姚弛来说都可以说是新面孔,也幸好他们新面孔,才让观众从一众流量演员的熟脸中生出些新鲜感。
而两位演员在剧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两人都不是一眼万年的型,但却有能力让人在代入角色,进而跟着他们的表演再次体验似曾相识又遗憾未曾经历的别样青春。
李婷婷诠释的方学是很有魅力的,在演绎学渣在学业上的堕落之期,有清楚的认知,在说出“我就不是学习的料”的时候,李婷婷的表情好像真的是观众身边的同学或观众自己,有代入感。
当她真正向不公平发出抗议的时候,不仅不会让观众觉得不适,反而觉得学渣也需要公平对待,十分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在《放学别走》中的演员李婷婷即有轻易逗笑观众的本事,也有让观众为之心疼的演技。
再说男演员姚弛,因为重要的戏份还是放在女主身上,从播出的剧情来看,出场其实并不多。
再加上他的外型不具备太大优势,在男主外冷内热的人设尚未能真正立住的时候,相比饰演女主的李婷婷来说,还无法看出他在演技上的亮点。
总的来说,《放学别走》聚集学渣的世界,最终让赋予青春另类含义再加上好笑有趣的剧情还是很特别的,有可能成为校园剧的小爆款!
以高四为题材的一部青春剧,切入点比较新颖,到剧情有点像大杂烩,本来是一部描述高四的电视剧,但关于学习的剧情很少,关注的都是强行结合一些社会热点,想给观众反思。。
表现形式上以小剧场的形式结尾,比较新奇的方式。
整体感观上是一部值得追的剧。
剧中人的脑回路有的时候搞不懂,而且身世都比较有故事,感觉和现实还是有不少差距的。
最近有一个词引发了热议——躺平。
有人指责躺平是懒惰的表现,是负能量,也不乏当事人称佛系生活没什么不好。
那么,身为年轻人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不如让我们重回少年时代,回眸当初的“锋芒毕露”,或许你就知道“躺平”到底应不应该。
“爷青回”的方式有很多种,一首歌、一个游戏画面或者一段别人恋爱的投影都可以,而在当下,正好有一部青春校园剧今天就开播了,相信无论是80、90、00后,都能在其中找到映射点,因为青春的样子除了时代不同之外,情感内核与现实问题永远雷同甚至相同。
除了当事人之外,家长们也可以领悟到孩子面临的种种困境,为亲子关系带来缓冲。
这部剧就是昨天优酷开播的、由《匆匆那年》《谁的青春不迷茫》导演姚婷婷担任监制,黄元达执导,李婷婷、姚弛等主演的青春校园剧——《放学别走》。
《放学别走》讲述了一班高考生从被嫌弃到奋发图强的励志故事。
从剧名上来讲,《放学别走》很巧妙的迎合了除了闷声学习之外的所有人,甚至包括老师。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有同学与同学之间“放学别走”的battle,有老师对犯错同学的惩戒,当时的惊心在时隔多年后会发现这完全是“憨憨本憨”的“校死”现场,虽然憨但也有着同学与老师的情谊裹夹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着“方学,别走”这样的情感隐意表达。
作为一部青春校园剧,《放学别走》没有延袭传统类型片以强CP重感情推动剧情的方式,而是以单体剧的方式,呈现整个班级10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喜怒哀乐,以群像模式辐射学校及家庭生态对学生的重要性。
最重要的是,整部剧走的风格还是很轻松的,人物脸谱化的表达带来的反转“笑”果十足,比如化学老师课堂上对卫来的180°变化,尹老师化身粉红机车男神逆转分校悲惨命运时的萌帅,以及针对方学的主任等等……虽然这是一部群像戏,但核心依然是围绕着方学与卫来展开,学渣方学是一名典型的“衰懵”系“问题”少女,日常为“犯二”打卡,为人仗义,因为家里做丧葬行业也独特命运恩宠(此处纯属迷信),被“差一分”附魔,一展女侠翻墙英姿时遭遇滑铁卢,也上演了“女学生挂帅”的名场面。
虽然水逆常伴左右,但方学却遇到了人生中水逆退散符——私自名校退学的学霸卫来。
剧情的巧妙就在于此,卫来的闯入并没有直接影响方学,即便是卫来加入了与主任的约定之考,但结果并没有改写。
甚至在后来剧情中,500与5000字的悔改书之别,卫来的“见死不救”,卫来因为学霸“偏得”的优待等等反而加剧了他与方学之间的冲突,这种反作用力带来的剧情下沉及共情反弹也更加明显,正如卫来对方学说的“不公平很正常,但正常不代表正确。
有些事,得需要自己争取”这句话一样,卫来对方学的影响是从根本上的扭转,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帮助,这也变向增加了剧情的厚度,欢喜冤家的一路风雨,为如何改善提升“差学生”提供了解题思路。
除了两人之外,好学生成静因为家庭背景被侮辱,超级留级生的“歪门邪道”,甚至男学生娘化的问题在剧中依次呈现,没有《少年的你》那样的刚烈,将看似只有好好学习的美好校园生活,潜移默化的传递到观众眼前,在内卷严重的当下,为家长、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
在任何时候,由年轻群体构成的“青春剧”市场都是荧屏内容占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年轻人在内容上紧密粘合,将他们的情感、生活以及工作状态真实呈现出来,无疑会深得年轻群体的好感。
而如何迎合年轻人口味是制作人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但“管杀不管埋”更为可恨,《放学别走》弱化了问题的尖锐,也递交了如何问题的方法,为青春校园剧树立了好的榜样。
在这场镌刻都市青年的新生态中,很多年轻人会在其中找到自己或自己的影子,他们在剧中的形象和性格投射到观众身上,也会鼓励更多年轻人寻找梦想,不负青春。
所以,如果你羡慕“躺平”的生活时,不妨透过这部剧看看曾经历的自己,或许你会觉得“躺平”不具攻击性,但极具侮辱性
老实说,我的高中生涯并没什么意思,除了吃饭和睡觉这两个生理必须的内容,其他的时间都被学习占用......这也是每个学霸的写照。
什么,你说上体育课?
不要要求太高好不好嘛......总之我的高中生涯就是这样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尽管一座高等学府是对这个枯燥过程最好的回馈,但是总觉得学生时代不那么完美。
曾几何时,我憧憬那些被人拿来无数次回味着的学生时期的逗趣、嬉笑回忆。
我也非常向往日漫、日剧中那些所谓的友谊、热血、青春、奋斗。
当我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网剧《放学别走》这部青春甜剧的上演,我算也算是在国产剧中真正体会了学生时期的那些美好。
这部剧讲述了女主作为“城中村希望”的方学(李婷婷饰)与从重点院校退学的卫来(姚弛饰)一同来到香江中学,成了欢喜冤家的两人组成了学习小组一同再战高考,并与性格五花八门的逗趣伙伴挥洒汗水,跨过成年的第一道坎的故事。
说实话,我喜欢剧中的每一个年轻人,喜欢他们的性格,喜欢他们再战高考的时候,从困惑迷茫的状态到坚定认真的成长过程。
不仅有男女主的同学冤家,还穿插了重读班级不同性格学生的组成联盟的故事,无论是苦涩还是甜蜜,纠结还是坚定,每个角色都在各自的故事中收获了成长蜕变。
我喜欢这种从零到蜕变的点点滴滴。
女主方学,呆萌可爱又仗义;姚弛饰演的卫来,在剧中他是个冷幽默的学霸男神,为了人生梦想中的古生物专业,从大学退学回到香江中学再次冲刺高考。
姚弛外表高冷,内心纯粹,与外冷内热的形象不谋而合;女二成静在该剧中是个文静乖巧的女神,与女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俊霆饰演男二顾上和二宝饰演的罗辑,作为整部剧的笑点担当,给欢乐增色;还有”妹妹”熊稳稳,饱受白眼和嘲讽的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和梦想......就是这样一群性格迥异,属性不一样的人,组在了一起,早就了很多人都曾缺失的欢乐和泪水。
我喜欢你们的人,也向往你们学生时代的美好经历。
可我没有这种美好经历,所以我只能隔着屏幕去羡慕你们。
虽然我们在学生生涯走了不同的轨迹,但是由于向往,我也会看到剧中的种种会哭得一塌糊涂。
我唏嘘这时光一去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
可我又可是很庆幸,我能在一部优秀的国产剧青春剧中看到学生时代的精彩,同时也看到了国产青春剧的崛起。
因为我在剧中看到了你们的自然和纯真,友情和懵懂,仗义和友爱。
虽然理想化但是又特别真实,活得像自己想象中的高中同学该有的样子。
真的是满怀敬意的去看你们。
我在日本青春剧中所憧憬的一切,终于是在你们身上实现了!
这样一部致力于传递正能量的青春剧,怀旧感又不失当下主旋律风格,用一个真实+真诚贯穿了全剧的脉络,用平实的剧情和精良细心的制作让观众们在剧中弥补了现实中缺失的美好和精彩,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
觉得剧中有不少bug,也是青春校园剧通病了。
目前我看到的中学背景的剧,这些编剧有一个算一个,在中学都绝对算不上学习好的学生。
根据第一集开头女主的资料,她92年3月出生参加复读,这部剧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大约2009-2010年。
女主总分399,其中理综186(物理68化学42生物76),语文76,英语75,数学62。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查了下历年高考各科的平均分,大致上是数学80多,语文90多,理综140,英语70多,加起来380的样子,和女主的成绩差不多。
对比一下各科的平均分就知道女主高考成绩偏科很严重,理综186算很高了,很多考500分的人理综也不见得能比她高几分。
她理综的186分里,生物考了76,当年的全国一卷生物满分才80啊。
但是语文才76是怎么考的……语文想考高分很难,想考个80多分还是很容易的。
毕竟大家日常都说中国话,大作文只要好好写,不偏题,拿个35分不算难。
剩下的90分里拿40分就75了。
就算是课文一篇不背古文一句看不懂,也很难考到70分以下。
更让人费解的是下面的优势科目写的居然是语文……理综和数学是有相通的地方的,相对于理综的186,数学62有点太低了。
同时出现的其他人的理综成绩都普遍偏高。
二宝复读那么多年居然才考389,离谱的是他理综居然考了210。
理综210,是一本水平了。
但是他数学才31,这种人真的难找。
最离谱的是吴大猛,413分的总分,理综居然能考出248分……如果理综能考248分,对应的水平应该是985大学才对。
然后他的数学只有41分……后来第四还是第五集里面,出现了一个场景,女主的物理才考了10多分,这和她高考时60多分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啊。
还有,距离高考大约半年的时间大家还在穿着短袖短裤,不合理。
第六集,黑板上这些离子式……初三的学生也写不成这样吧。
后面女主通过小语种自主招生考试,也是奇迹了,就凭她英语75分的高考成绩……我不相信能在大约半年的时间有这么大的进步。
17集,女主的生日从3月变成12月了。
正片和片尾的距离高考时间有多处不匹配的,比如有几集正片黑板旁边的倒计时显示还有200多天,但片尾是100多天。
22集正片最后部分的内容是女主艺考,艺考时间是12月底到2月,最晚3月初之前,距离高考是90天以上,但片尾距离高考只有12天了。
23集填志愿,剧中的年代高考志愿已经是网上填报了,不可能交纸质表格的。
这部剧尽管没有知名演员,都是新生演员。
但所有人的表演都很精彩。
看了一集就上瘾了,剧情也很精彩,跟时下的一些社会问题相碰撞,很是吸引人。
看来导演真是用心良苦。
编剧也不错,水平不低于振华三部曲。
甚至有很大的超越。
就是更新太慢!
希望别吊大家胃口!
抓紧更新,我跟大家强烈推荐此剧!
也希望多出这样的精品剧,别动不动就是大制作,只要用心拍戏,就是没什么流量,没有什么大明星,希望可以吸引人!
第一集感觉导演不太了解复读的行情,就不管是学校办复读班的动机和学生去复读的动机相比他们的真实行为都显得有些不合逻辑……摄像方面感觉也挺青涩的,很多分镜转场都……怎么说呢感觉跟学生作品一样,我光是看着感觉我都能把分镜头脚本给全写出来了,感觉一切都很模式化,这里有个空镜头那里有个慢镜头,角色说完台词后数几秒然后移走镜头之类的,让人还蛮出戏的。
另外就是女生的妆容真的有点明显……不说别的了能不能不要画一个一眼就能看到的粉色眼影啊……第五集导演不光不了解复读行情,分数行情也真的很不了解啊……女主理综195,到底怎么考出来化学19的成绩的啊,难不成她另外两门都是天才的八九十吗,而且数学那么差理综大概率也好不了哪儿去,凑来凑去都不知道分数怎么算的,还有什么一个班平均分500,真的感觉没有好好算过数(第六集这个学校的老师平均素质和学生平均素质也太差了吧我真的无语……到底是不是名校啊顺便之前一个班食物中毒这么严重的事学校就让班主任口头道歉一下就完了,有可能是跳个闸的事情倒是这么兴师动众虽说艺术创作就是制造矛盾,但是还是希望可以符合实际一点吧,太过脱离实际真的让人无法入戏顺便这个学校一方面氛围像衡水一样抓学习,吃饭都要站着,跑步都要背上贴单词,结果另一方面又屁事巨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不精分吗二十四集这结局真的把我看得满脸懵逼,本来想说的什么全忘了我晕,真的满头问号…………本来可以给6.5分,这结局真的拉垮到我完全搞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太迷惑了这部剧总的来说真的挺青涩的吧,从片头看得出来是很用心的拍这部剧的,但是想塞的时事热点太多了,为了追求戏剧化又毫无逻辑的设置反派形象,不管怎么样还是希望不要脱离了现实吧,不然真的太出戏了虽然最后还是给三星,但是在心里真的觉得挺不及格的,如果没有最后一集的话那就是三点五星
首先来说剧集很好,故事线很清楚出流畅,演员表演的也超级到位。
演员们虽然都很年轻,不过也算是很好的完成了对人物的演绎。
作为一部校园剧,大家的表演也都很扣人物主题。
不过,最让我感触的,其实是剧中的学生们那些啼笑皆非的片段中,流露出来的感动瞬间。
首先开篇就是捧腹大笑的环节,同时人物性格也在开篇就树立起来了。
比如女主可爱又为人仗义,父母为了让高考失利的她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特意给他报了重点高中去重修,然而由于自己的蠢萌导致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炸厕所”,卡门梁,被众人嘲笑等一度被老师当做问题学生......不过女主的神经大条演绎的淋漓尽致,很是呆萌可爱;然而,以高冷校草形象出场的男主则是与女主形成了鲜明对比,瘦瘦高高的,长得又帅,学习又好,却有着高冷不亲人的性子......完完全全就是心目中高中校草该有的样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神一般的存在,却能让你在后面的内容中笑的人仰马翻。
有句话怎么说?
你这一辈子总会遇到一个克你的人——个人当然是我们的女主角了,从女主角的百般讨好,到仗义出手。
(对!
你想的没错!
这里没有英雄救美!
有美女救英雄)帮他解决了欺负他的人,然后男主又偶然之间听到了因为之前发生的事情,导致了咱们的小女主要退学了,愧疚感油然而生......在班主任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到了女主角的班级。
在这不得不说一下,男主角这么顺利吃得开?
就是因为学习好,是真正的学霸,教导主任那是相当的喜欢他了(偷偷告诉你们!
咱们教导主任的扮演者可是还珠格格里边的皇后娘娘哦),去看看同样犯错误,教导主任对二人的态度就明白了——老双标了!
当然了转了班过来男女主会有好多爱的火花(摩擦)然后就是一堆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了。
总之在短短的一两集内容中,男女主不仅立住了人设,更具一些笑料百出的事情,直接把剧中的欢乐氛围搭建了起来,为后续发展有了良好的铺垫。
当然只有欢乐和嬉笑的学生时代显然是不完整的,还有常在身边的感动。
说到此,就不得不提到剧里的那个所谓的“妹妹”。
在他身上让我看到了目前为止最感动的地方。
与其说男女主带给我们的是欢笑,他确是体现了一种隐忍,坚强和拼搏。
一个被同班同学欺负了都不敢替自己辩解一句,人家让他站着他不敢坐着,那真是软弱到骨子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就这样一个呆呆的一个人,却也有追梦的勇气与坚持。
在不被家人认可,被同学霸凌,被所有人质疑的时候......(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有过类似成长经历的人们是否也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呢?
)然而即使是这样,这个“妹妹”却也没放弃自己的梦想。
我们的男女主用自己的能力帮助他完成了一直以来他想做的事。
当得到家人的祝福和老师的谅解之后,我相信他的未来就不一样了。
因为之前他心中有光,而现在,他心中有太阳。
说到这里,为什么学生时代如此让人难忘,又回味无穷?
其实上面已经给出了一部分答案。
在繁忙的学业压力之下,三点一线的生活,老师的喋喋不休,家长的碎碎念,还要被别人家的孩子比来比去......试问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除了强撸考点,猛灌题海,秉烛深夜,还能去追求什么呢?
同学之间你怼我一句,我岔你一嘴这种嬉笑玩闹肯能是平日里三点一线的夹缝中唯一的乐趣了。
当然还有欢笑之余的互帮互助,今天我借你抄作业,明天可能就是损友,但是必要的时候又能一致对外,渐渐地感动渗透在欢乐之中,同时也让人不禁感慨——年少时友谊总是那样简单而又纯粹。
而当我们天各一方,脱去了校服,走向社会成为了张总、李总,陈sir、王主任,或者Jacky、Tony老师后,是否会怀念当年那个被繁重课业压力压垮了半截身子的时代?
当房子、车子、工作、职位这些大山压过来的时候,也许就不觉得当年三点一线的学生时代压力有多重来吧?
当社会压力,和成年人之间复杂的人际交往搞得自己焦头烂额之际,又是多么希望回到学生时代那个简单而又纯粹的友情岁月。
也就不会觉得当年如同得剧中“妹妹”般那个你有多难了吧。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与乐,成年人因为金钱和地位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注定很难再去体验学生时代所拥有的欢乐和感动。
但时候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发生什么事,如果选择了,就不要灰心,试一试,无论结果好与坏你都是成功的。
因为你战胜了自己。
同样,也感谢这部剧,男女主们带给我欢乐,“妹妹”们带给我希望,所有人让我体会到感动,满满的正能量,不仅让我再次体会了一下学生时代的种种,也给与我在今后人生道路上注入了一计强心剂,感谢你们!
一般,吸引不了注意力,不好看2.5⭐
快节奏!反套路!这剧可以。高四可不是人人能念的,好喜欢这个班的环境。尹老师温暖且酷,就是偶像包袱好重啊,但是那个hello kitty 的小电驴是咋回事?哈哈哈。
这剧除了主角团尹老师,多多少少都有点大病
看得出来很认真拍 但还是很悬浮 真没有人高三这么闲
非常青春好看的电视剧,喜欢女主的性格,非常仗义。整个剧有新意喜欢开头的小剧场,不狗血。为数不多讲述复读生故事的青春剧。果断好评!
挺无聊的
结尾最后一集,真特么现实到让人无力吐槽。一部校园青春剧,讲的是一群高复班的事,真没想到他们都高复了还能整这么多事啊。我是相当佩服!最后为了证明人生要步履不停,男主女主十年恋爱长跑分道扬镳,这是玩我呢?另外女二清华博士辞职回家生娃,男二没读大学生意做很大,女三喜欢自己闺蜜,男四喜欢的是男二,言情剧要不要这么现实啊😂还让不让人带点幻想看偶像剧了啊🙄
剧情真的是为了剧情而在剧情
轻松下饭,但是真的很烦这种女主设定,总是把女住塑造成傻白甜,不认真学习的样子,就很无语。尤其是高四了还不学习是打算再来高五吗?多少也学一点吧
推荐
意外的不错,每集二十多分钟,虽然短,但每集也都有亮点。剧情也还可以,终于不是为了凸显主角而全员降智的剧情了。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就很不错。唯一感到不适的就是男主的演技灾难,还有配音奇怪。没有美颜滤镜的剧看着还是挺舒服的
很难得有一部校园青春剧,不以男女主谈恋爱为目的,而且能在甜宠当道的今天,用复读生这种清奇的视角已经非常值得鼓励了。打五星,是希望这种认真做作品,诚恳讲故事的剧越多越好。
青春剧常见,高四的青春剧倒是新鲜。看得出主创团队有野心有想法。片头小彩蛋挺有趣,规律一点会更好。但想法太多显得主线薄弱了,好像只是单纯的剧情罗列。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某些原因,删减之后剧情明显不连贯了。最大的bug是时间线完全错乱,尤其后面几集,片尾的高考倒计时和当集内容里的各写各的跟闹着玩的似的。最后一集十年后的人物生活尤其男女主的走向处理有点意思。
戏剧的产物 青春真是浮夸而张扬啊 高考考好和找到一个长得帅的学霸对象都像电视剧一样简单就好了捏 最后 姚弛你真的好好看哇好好看哇😭😭
没有振华系列好 表演不到位,剧情更离谱。 看到后面改下 演员除了主演外都很好,剧情越来越越界破圈,超纲,特别片尾彩蛋,早恋,同性,变性,支持红不起来的男女配角们
每集的开头小剧场挺有意思的,但剧情有些不太真是太过戏剧化了,而且最后一集真的绝了,感觉前面都白看了一点儿都不搭的感觉
纯粹是被预告吸引来的。每集的片头很有创意,片尾的采访甚至让主角们完全代入了。李婷婷演的很自然,男女主也很有cp感。但是这剧里除了主角,一个个都是神经病吧(高三的同学同场考生化学老师职场同事)剧情有的也很不连贯。突然卫来就不出国了完全没过渡,女主被坑还能狗屎运考上自主招生,最后又放弃了,挑战一个月艺考成功?(没经历过高四也不太清楚这个成绩提高的幅度真的是第一年没考上的吗?)还有各种时间节点和情节,bug太多(女主年龄、大冬天穿短袖等)校园暴力和发布虚假污蔑信息就不报警,就打架自毁前程;剧中各种作妖:炸学校纵火自残急诊室摔断腿追公交钱包被偷,太狗血了也都没铺垫和解释清楚就过去了。是一个想贴近现实的剧,但还是没太过脑子,只想制造各种冲突让剧好看,看着玩儿行。最后一集也有点拉。
還不錯,這是國內校園題材中算能往下看下去的一部劇,有那種回憶感,可以感嘆15,6歲的年紀真好,年輕真好,上學的那段時光真好。雖然我現在年齡也不大,但是進入社會工作以後就不一樣了,心性變成熟以後看到這種校園生活就傷感起來。唉!
姚弛加油 则慧加油 故事结尾 um 为什么不能给个大圆满非要开放呢 开放了感觉就要be了 又可以拍续集
太蠢了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