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希特勒回来了

Er ist wieder da,希魔回来了(港),吸特乐回来了(台),元首在现代,Look Who's Back

主演:奥利弗·马苏奇,法比安·布施,克里斯托夫·玛丽亚·赫布斯特,卡蒂娅·里曼,弗郎西斯卡·沃芙,拉尔斯·鲁道夫,米夏埃尔·克斯勒,罗伯托·布兰科,施特凡·格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5

《希特勒回来了》剧照

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2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3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4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5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6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3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4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5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6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7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8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19希特勒回来了 剧照 NO.20

《希特勒回来了》剧情介绍

希特勒回来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二战结束70年后,沉睡的希特勒(奥利佛·马萨奇 Oliver Masucci 饰)竟然苏醒了。再度走上德国柏林的街头,眼前的一切已经和当年大相径庭,而他的一帮拥趸也早已经不再身边,希特勒陷入了迷惘之中。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网络时代里,自己因为“长得太像希特勒”而一跃成为了网红,接踵而至的聚光灯和赞誉令希特勒内心里建造帝国的梦想死灰复燃。 于是,希特勒决定利用新时代的高科技产物——网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希特勒的计划在刚开始似乎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渐渐的,分歧产生了,他无法掌控的事情接二连三的发生。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少女杀手送我上青云家有仙妻Suky错位爱人神话任务第四季年少轻狂第四季刀走偏锋夺命追踪铳墓如果,有一所只有帅哥的高中下辈子我再好好过新年初梦SP移魂之家友邻荒野的寿飞行队外传天空的春风飞行队X局密档浪子神探第二季奈杰尔·斯莱特:美食欢聚一堂一百个谎言生活大爆炸第九季三傻大闹宝莱坞真·鬼娘子2天缘仙魔叛谍追击夏天的滋味东瀛大宝荐第三天别巡检废柴兄弟3夏至日

《希特勒回来了》长篇影评

 1 ) 元首从河北省回来了

刚刚在b站看完《希特勒回来了》,这次元首真的从河北省回来了。

作为一个在b站看过元首鬼畜视频无数的人来说得知这部电影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托b站up主的福这么快就能看到高清版,虽然说那些黄纳弹幕着实让人无语,看来德国的肥皂业形式一片大好。

原著小说写于2012年,那时被公知一直吹到现在的阿拉伯之春刚刚结束,让欧洲领导人头痛不已的难民问题还不算突出,因此电影反映的更多是穆斯林移民在德国定居后对原有德国文化的影响,电影也通过一种伪纪录片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一般德国国民在被各种政治正确包围后不吐不快的心情,这时候蹦出来一个留着小胡子的人正好成了倾诉对象,另一部分人则是年轻人,对于希特勒只是一个符号化的印象,或者说觉得很酷,当年的那段历史并没有深入了解,在看到这位留小胡子的人后马上自拍合约留念,发到推特上炫耀一番,时间长了也许会对这位元首有一个盲目崇拜,可惜电影在这方面没有细拍,不过可以看看类似的电影《浪潮》。

作为一个政治讽刺电影来说《希特勒回来了》还是漫成功的,黒完左派黑右派黒完绿绿黑新纳粹,对德国现有的制度也批判一番,就像那位电视台老板说的那样“我之所以反对是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是老板。

”他也为我们带来一段山寨版元首的愤怒,不得不说气场没有冈茨老爷子强啊。

作为这部电影的真正男主角这位小哥无奈被元首的气场所压基本上全程酱油,但他也算是整部电影的起源之一,就是他把希特勒带上了段子手之路,亦是本片少有的三观正的人,最后就是他发现了这个元首是真正的希特勒,在向女老板报告后却被当成精神病关了起来,而希特勒恐怕早就把这个当初的苦兄弟抛之脑后,就像希特勒在上台后为了迎合国防军和容克贵族对昔日的冲锋队进行长刀之夜的清洗,小哥就像是被干掉的罗姆,女上司则象征希特勒上台的幕后推手容克资本家。

这位女上司在最后恐怕也已经知道这个希特勒是真的,但她却依旧选择与希特勒谈笑风生,其一恐怕是就像当年那样希特勒能维护住统治阶级的利益并蒙骗底层人民其二就像之前她的下属说的那样“戈培尔夫人”,也许她被希特勒所迷住愿在这条路上走到黑,就像71年前杀死孩子为小胡子陪葬的小黄夫人一样。

萌萌哒的犹太人秘书是片子里为数不多的治愈点,看着她提高元首的姿势水平那一段着实有趣,在希特勒还不知道她是犹太人时对她赞赏一番直到见了女秘书的祖母才知道她是犹太人瞬间懵逼,把种族主义的可笑与荒缪讽刺的淋漓尽致,作为经历过那段恐怖时期的祖母显然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对于希特勒那些蛊惑人心的把心历历在目“一开始所有人都把你当小丑,没有人相信你会杀掉那么多人。

”有的时候不是说要记住仇恨但不能忘记历史。

最后我想说看来不光是中国全世界对元首的愤怒都充满了爱,电影不光来了一段元首的愤怒(钢铁苍穹也有这么一段)甚至还有来自官方的元首鬼畜,一瞬间我以为来到了b站的鬼畜区,歪果仁也挺会玩。

《希特勒回来了》作为政治讽刺电影无疑很成功,比老美的《大独裁者》和《刺杀金正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对于不过是德国整个西欧都很头疼的穆斯林难民问题和极右翼势力的抬头确实要好好想想别再白左圣母心到底了,朋友们还是赶快去b站看看吧,说不定过几天就被和谐了。

<图片1>

 2 ) 细思极恐…

这是一部让人“哭笑不得”的电影,开始觉得荒谬,穿插电视台的勾心斗角(这两条叙事线互相融合的很好),以及伪纪录片的拍法;然后时不时地会冒出一些疑惑,仿佛背后有什么东西让人发冷;最可怕的是最后希特勒跳楼的一幕前,他说:你没有仔细想想人们为什么会支持我?

因为我的思想就代表了你们的真实想法,我来源于你们真实的需求……结尾又伪纪录片地穿插了一系列电视纪录素材,引人深思,其中惊现刚刚法国大选败下阵来的勒庞!

要知道,极右的她和中右的马克隆的“战役”,选票最小差距时只有7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这个推崇“自由、民主、博爱”的法兰西共和国差一点就被一个极右分子控制~而她上台后第一个口号就是极端排外。

而我,竟然还在内心悄悄地支持过她,为什么?

因为法国需要闭关锁国、专心复兴经济,需要强有力的铁腕制止伊斯兰国的恐怖袭击,我们受够了整天担惊受怕的不安全感!

(真的是每天都做好了遭遇不幸事件甚至死掉的心理建设);我们对深陷欧洲难民泥潭而经济低迷的社会无助和无奈;每个在巴黎被抢劫、被殴打过、被暴力对待过的人一定都恨透了阿人及东欧小偷们(曾经被小阿当街暴力抢手机以及被罗母女孩要钱不成就吐口水的我 打心眼里讨厌他们,真想一手一个掐巴死俩 刨坑埋了)……她说出了我们非常想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法国变“清洁”,但我我们忘了极端右翼分子一定有非比寻常的“痛恨”和“铁血”,而这种“恨”就是潜在的风险,曾经的德国也不知道最终希特勒会实行种族屠杀…就像片中男主人公说的:天哪,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利用你心底最深的渴望却又懦弱的行为,说出你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做了你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你把他当成“勇敢的你”、“强大的引领者”,带领你去夺取“胜利”!

影片的最后,街上的人看到他是笑、是接纳、是无关痛痒的玩笑、是毫不认真的中指,因为他们内心多多少少都有那种“认同”…只有真正被他迫害过的犹太奶奶一看到他就想掐死他……昨日有希特勒这样的YouTube 英雄,今天有差一点成功的勒庞,明天又会有什么样利用你内心的痛恨和渴望去实施极端行为的幺蛾子呢?

极右,随时可能将这个世界拖入深渊的黑手…

 3 ) 一个民主国家离重回集权能有多远?

电影Er ist wieder da.这本书我也买过,这部电影也等了很久。

电影本身超越了近年很多德语电影,应该给六星。

这部电影改自畅销书,我也等待电影了好久。

虽然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喜剧,但是有点卓别林喜剧的味道,是那种让人笑的同时需要很多反思的电影。

特别喜欢电影的最后二十分钟,希特勒说,你杀不死我,因为其实我的性格就存在每个德国普通人身上。

还有最后最先接触到复活的希特勒的制片人已经意识到了他不是搞笑演员,而真的就是希特勒本人,反而却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这部电影中很多桥段,其实是让人笑的同时,深思起来是非常恐惧的。

原来时间已经隔开了将近70年了,一个被弱化的民主国家走向集权,仍然完全是可能的,而且并不困难。

其实这部电影不但讽刺性地反应了很多德国人心中的那些缺点,更是提醒现在的德国人,当年希特勒就是这么一步步被选上了dictator的位置,更实验性地验证了一遍,即使到现在因为德国人人性中的那些缺点还大量残存,再有一个dictator上来的可能仍然存在。

 4 ) 荒诞不经,而又细思极恐(附:看懂电影的十个梗)

希特勒穿越到现代,这是个脑洞大开的点子。

如同其他历史人物穿越到现代的片子一样,影片前半部充满了各种冲突所引发的笑点。

前面人们误以为希特勒是喜剧明星,当做玩笑一样看待,没想到玩笑开脱了,到后面居然都接受了他,不仅接受了他还效仿他。

结尾时希特勒对发现他的人说“你摆脱不了我,因为我是你的一部分,我就在你们心中”,这真正地细思极恐:思想就像一颗种子在人们的头脑里扎了根就无法移除。

不得不说希特勒的确是一名演讲、宣传、煽动大师,电影中他正是利用人民对于民粹过于政治正确的反感情绪么?

这不正是历史中真正的希特勒所用过的招数么?

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话:政府需要管制,但永远要警惕人民。

在看这部电影时有很多梗你需要知道,否者会失掉很多乐趣:1.“河北省“是什么鬼?

自电影《帝国的毁灭》。

里面有一段是希特勒在发现大势已去之后,对着手下将帅们怒吼。

这一段被称为“元首的愤怒”。

其中希特勒有一句台词,原文是德语:Und doch habe ich allein, allein auf mich gestellt, ganz Europa erobert!(我只身一人,靠着自己的力量,征服了整个欧洲!

)其中“Und doch habe ich allein”的发音和汉语“我到河北省来”几乎完全一致。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梗。

2 马丁·鲍曼(Martin Bormann,1900.7.17~1959),纳粹“二号战犯”,纳粹党秘书长、希特勒私人秘书,他掌握着纳粹党的钱袋子,人称“元首的影子”。

在希特勒政权垂死挣扎的最后日子里,鲍曼成了仅次于希特勒的第二号重要人物,纳粹党总部主任。

二战结束后,马丁·鲍曼神秘失踪,然而,纽伦堡国际法庭,仍然在1946年10月判他死刑。

<图片3>3 男主和妈妈看自己的视频时,后面有一幅模糊的海报,那是《回到未来》的海报,这样验证了希特勒穿越到现代的情节。

<图片15>4

这里的洗衣店是“闪电清洗”,讽刺希特勒发动闪电战清洗波兰5 斯堪尼亚(SCANIA)是瑞典的货车及巴士制造厂商之一,于1891年在瑞典南部的马尔默成立。

<图片6>6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起者,希特勒不仅在政治,哲学上颇有造诣,而且也喜欢艺术。

在绘画和建筑方面,他也不是完全的外行。

在青年时代,希特勒便曾经试图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后被两次拒绝。

希特勒认为他是被一名犹太人教授拒绝。

可以说,希特勒的反犹主义最初就是在时期产生的。

<图片7><图片8>7<图片9>8

这里的烛台是犹太烛台,暗示了后面的老奶奶是犹太人9 希特勒刚开始加入的党派是德国工人党,他的党员证是555号。

其实希特勒刚加入德国工人党时,党员算上他才55个人,但为了虚张声势党员证是以501号开头。

10 影片里有很多采用了纪录片手法拍摄有很多场景是真实与民众互动时产生的,那些打马赛克或黑条的不是演员而是真正的路人,看到后面我真的以为我看的这部就是电影里拍摄的那部电影,禁不住想这不会是真的吧?

但是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告诉我们这一切只是演的。

<图片14>

 5 ) 本片不是“伪纪录片”,也不是“剧情片”

这部电影在国内被严重误读了。

我注意到很多答主提到,影片里很多向希特勒行礼的打码人物是真实的路人而非群演。

也有很多答主将片中的采访片段形容为“伪纪录片”。

事实上,那些未打码的也不是群演。

采访片段也是真“纪录片”,而不是找群众演员演的。

该电影其实是纪录片和剧情片的混合态。

涉及到推动剧情的部分是专业演员脚本演出的,而不涉及剧情推动的部分则是无脚本的真实采访。

也就是说,电影前半段希特勒环游德国,那些德国民众接受采访的片段都是非脚本拍摄的。

采访中出镜的都不是演员,而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德国人。

他们清楚自己在说什么,也清楚自己在面对一个正在扮演希特勒的演员。

本片这种真假混杂的创作手法来源于《波拉特》。

但《波拉特》剧组由于法务方面的不谨慎,大量使用未经被摄者同意的采访片段,因而遭到至少七位被摄者起诉(未来可能更多)。

本片导演韦恩特吸取了《波拉特》的经验,特别注意了法务方面的问题,影片放出的采访画面全部得到了被摄者的同意。

事实上,他们采访的完整时长达到了300小时,但是成片里只放出不到20分钟。

即便在主线剧情部分,本片也有一部分是半脚本的。

例如电影中那个失败男制片人组织了一堆写手写政治笑话,试图靠政治红线扳倒女制片人的情节。

那些写手都是真的写手,而且拍摄前不知情,他们真的以为自己只是在写突破底线的政治笑话。

参考资料: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5/oct/06/hitler-look-whos-back-director-david-wnendt-interviewhttp://berlinerisch.com/blog/2016/04/05/look-whos-back-writing-jokes-hitler/

 6 ) 希特勒的重生实质是当今政治纳粹的抬头

乍一看以为是个搞笑片。

希特勒穿越来到现代。

可事实上片子直指今天德国甚至是世界的一些问题。

片子快要结束时,希特勒对发现他的人说你摆脱不了我,因为我是你的一部分,我就在你们心中。

这其实也就是本片的中心。

片子开头,希特勒对一个行为学家抱怨说现在没人对他致敬,大家交流居然都只是握手,没人再用那个特定的手势。

可片子结尾,希特勒坐车前行,街道旁时不时有人笑着对他点头,甚至有人对他致敬。

后来,发生在现实中的游行示威甚至暴力片段也在他面前掠过,就像是他在现场路过一样,视频中不少年轻人中年人用纳粹的致敬的手势。

这难道不正是在暗指现实社会中纳粹思想的抬头么?

影片中多次提到的是德国人对外来者的排斥,这也是现在许多移民大国所面临的问题。

移民、难民涌入,现有的社会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社会结构也发生重组。

原先的既得利益者以及恐慌自己的利益会被降低的本国人自然而然的对外来人口担忧甚至于歧视、仇视。

这个问题在德国和欧盟国家是迫在眉睫的,因为从前年开始就不停的涌入难民,多数国家都出台了对难民的政策,或拒绝或有条件的接收,不管难民到底有没有进入,国民都难免会有心理上的压力,宣泄于口于行为的恐慌愤怒颇有暗潮涌动的势头。

长期以往,双方冲突会越来越大,安全问题也将会越来越严重。

当今社会的环境污染、难民潮、移民问题、教育问题、财政问题等等,不仅仅是在困扰着德国,可以说是在困扰着欧洲乃至世界许多国家。

每个国家的不同党派或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思想,而其中就有不少人走上了极右、极左的道路,他们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障自己现有以及将来可能会有的利益,至于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会不会造成别人甚至别的民族的重大损失,他们是并不在乎,或最多假惺惺的在乎的。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日本的右翼抬头,其实现在看来,右翼的重生不仅仅局限于日本。

我们必须对此有警惕,不要再走上上个世纪的老路了。

 7 ) 所有政治立场的观众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有的同学说德国喜剧电影让人笑不出来,完美地反应了德国人死板的个性。

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

关于元首的喜剧,2007的《拜见希特勒》我当时看的时候还小,也完全get不到里面的笑点。

大约十年之后,当我在这个以前认真考虑过渡过一生的城市里急着考虑逃离欧洲计划的时候,我又看到了这一部er ist wieder da。

电影很可爱——一本书里嵌套了一个电影,一个电影里面也嵌套了一个电影,电影里面又嵌套了书。

还有对结局的真假剪辑处理。

我不想说这是玩儿弄电影手段,我只是觉得很可爱。

但是我这次笑了。

电影的前半部分我一直在笑。

我想这真的是关于元首搞笑剧最好的一部。

国内对于作为鬼畜明星的元首大概很熟悉的大家也会为其中的一些桥段大声喝彩的。

很多同学说这部电影是对德国政治正确的讽刺:但是真的,德国的政治正确达到了连讽刺政治正确都不可以的程度。

所以大部分”政治正确”的人应该认为这部电影完全就是讽刺了希特勒。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看这部电影啊,就像电影中普通人们对于电影中穿越的希特勒的看法,就像很多时候表现的希特勒去某党派总部啊招保镖啊这些让人发笑的桥段,就像电影最后电视台女总监说的那些话。

但是还有一些人会觉得,这是对于德国社会的惊醒。

就像最后希特勒在大楼顶上说的那些话。

其实非常非常震撼人心。

大家可以去看《浪潮》,希特勒的那一套在现实世界是多么容易重现。

AfD这次大选的大跃进又说明了什么。

川普的广受欢迎又说明了什么。

电影结束时候欢快的音乐渐渐变得扭曲又说明什么。

或者我们就看到了娱乐至上的精神。

我不同意希特勒说的任何一句话,但是我真的同意他讲的,德国电视台播的节目实在是太烂了,一个月十好几块的电视费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8 ) 杀猪刀

<图片3>

 9 ) 仅仅简评一下

开始看是因为网上的截图把我吸引来的,元首那两句台词大意是:如果我有罪,那选出我的人民也有罪。

另一句大意是: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分是我。

一开始觉得有点意思,但其实不能深究。

(号会没)电影里面有前半段的主线是想要在让工作翻身的小弟,发现了像是扮演元首,其实是穿越过来的元首。

然后想要带着元首看看现在(2014年)的德国,想要弄点节目效果。

在前半段里元首真的深入的不分种族、年龄、性别的人交流,传播他的思想,了解大家的想法,这里面也包含了巨量的zz不正确。

后半段,元首学习并利用当代媒体进行sx宣传,他个人的演讲魅力和深入人心的见解征服了大家。

在一次节目翻车后,再写一本自传类书并拍成电影。

影片结束在这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故事,只不过这个“英雄”走的是思想zz路线,我认为其中的精华就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糟粕部分一定要剔除。

 10 ) 欧洲的问题不止于此

德国人对政治话题的热情,是其他任何民族不能比拟的。

在飞机上偶遇的邻座德国人,三言两语就会聊起世界大势,欧洲的困境,询问中国的现状和未来。

这自然和德国丰富而残酷的历史息息相关,而对各个阶段历史的认真讨论和反思,也构成了德国电影的主要题材。

换言之,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德国电影,无一例外都与政治和历史相关,尤其是纳粹(比如《帝国的毁灭》、《浪潮》)和东德(《窃听风暴》、《再见列宁》等)这两段历史。

如果德国人做穿越喜剧,那么最大胆、也最有看头的是什么呢?

自然是《希特勒回来了》,让他在2014年醒来,看看他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虽然也有惊讶和疑惑,但大多数人都把他当做模仿秀的演员,争着和他自拍,让他上喜剧节目,正如这个时代一样,把任何事物都贴上娱乐标签。

这部电影也不忘喜剧本分,先让希特勒狠狠批判了一番当今无聊的电视节目,也让卑鄙的电视台主管也致敬了一段经典的“元首的愤怒”(出自《帝国的毁灭》的一段希特勒狂怒的镜头,在网上被恶搞过无数次)。

当然,这部电影不仅仅满足于讥讽一下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这是一次真正大胆的穿越,不仅是希特勒这个人的敏感性和他的时代穿越,这部电影本身也是戏里戏外的一次穿越实验:希特勒和一个记者一起走访全国,正如他80年前所做的那样。

途中的大量参与者并不是演员,而是平凡的德国路人。

让没有话题禁忌的“希特勒”去采访他们,试图唤起他们心底平时不敢说的一些想法。

很快希特勒就论断,虽然时过境迁,但现在与1930年代的德国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

民众对福利制度、对移民多有不满,年轻一代处于迷茫之中。

这种拍摄方式,让电影不乏粗糙平淡之处。

但是这些民众的不满,以近似新闻纪录的形式,从真实的德国民众口中说出,分量远比虚构的故事大。

以这些现实为基础,电影再虚构之后的发展–希特勒很快适应了互联网时代,而早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一些禁忌意识形态,在这个深刻理解人性并极具说服力的男人的带动下,是那样地容易死灰复燃。

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

经过战败的教训和战后70年的教育,对此类意识形态的反对和警惕应该早已深入人心,甚至已经到了令人厌烦的地步,换言之“政治正确”。

这部电影也辛辣的道出了政治正确的本质–对鸡毛蒜皮反应过度,然而这种反应也就三分钟热度。

希特勒在旅途中枪杀了一只咬他的狗,当这件事一曝光,在政治正确的德国就是天字号第一的大事。

不管你有多辉煌的功劳,有多大的个人魅力和能力,竟然虐待动物,必须封杀出局。

但人们的遗忘速度也是惊人的,没过多久,希特勒就完好如初的复出了。

很多人的不以为然,还来源于过度自信,这也是拜政治正确所赐。

希特勒在21世纪被追捧,所有人都是认为只是娱乐一下。

然而在1930年代初也没人认真看待他。

其实正因为政治正确之类的因素,人们虽然对各种反纳粹口号耳濡目染,但很少有机会真正审视自己的内心,认真思考过这类问题。

即便有过一些想法,也只能压抑在心里,直到希特勒来敲门听你诉说。

希特勒一直是一个深入群众,待人诚恳的人物,群众正是他的魔力之泉。

而当希特勒诚恳而激情地讲述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理念时,却恰恰成为了政治正确的破冰者。

虽然惊世骇俗,但也戳破了很多人心里想过但不方便提的内容。

这部电影的主旨,就是天台上的那段对话。

希特勒在现实中的穿越,不是穿着军大衣的肉身从天而降,而是在每个人心里复活。

每个人,都不是怪物,都是凡人,但正是这些凡人,把希特勒推上了前台。

当对希特勒的狂热从娱乐转向其他方面时,历史的惊人一致又往前了一步。

而认清真相的人,却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对于希特勒的幽灵,本片不可谓不透彻。

然而,说了这么多,我认为这不足以说明当前欧洲的所有问题。

我自己曾在一个德国公司工作多年,也断断续续在德国生活过几年。

德国人的确是心怀天下的,对于战乱和不幸的地区,不仅积极掏腰包捐助,也认为应当接纳难民。

然而真正让难民做邻居,和自己的孩子玩耍,乃至攀亲戚,普通的德国人心里又一万个不愿意。

这个思路也延展到工作中,在许多德国公司里,无论能力与经验,高管必是德国人,中层才有欧美其他国家人,而亚非拉人只能是普通员工或者小头目。

在看似一片和谐的欧洲,这种惊人的社会僵化,其实比看似族群冲突不断的美国,要严重得多。

所以欧洲的真正问题是,尽管有文明和包容的理念和口号,也近乎无私的接纳和救助难民,甚至因此被一些人讽为圣母,然而欧洲的社会其实缺乏真正容纳多元文化的活力。

这个问题的起因,我认为有三大方面。

第一,欧洲传统上并非移民国家,没有美国的民族融合的历史经验。

第二,欧洲的高福利制度,让每个人都自给自足,而不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协作,从而让人际关系愈加疏远,也减少了和其他族群交流的机会和意愿。

第三,政治正确的灌输,造就了欧洲人虚伪的“圣母心”,比如捐助和支持国家接纳难民以彰显自己的文明与体面,然而又没有诚意让这些外来者融入自己个人的生活圈。

除此之外,以自由和包容自豪的欧洲人,在美国的安全庇护了半个多世纪后,也不应该忘记,Freedom is not free,捍卫自由需要艰苦卓绝的斗争,正如70年前与希特勒的战斗一样。

斗争的对象不仅是希特勒这样的极右思潮,也应包括世界上任何与包容的价值观为敌的人。

自由和包容,必须建立在人人互相尊重,并坚决捍卫对方以自己的喜好的方式生活的自由,这一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而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

如果没能让对方形成这个共识,包容就成了纵容。

欧洲未来去往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相信也会有更多相关题材的电影问世。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希特勒回来了》短评

内涵,但感觉生硬。

4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还行

导演给我一种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感觉

7分钟前
  • 刍狗
  • 还行

挺有创意的,期待第二辑《Zd.Mao回来了》。。。

9分钟前
  • 阅片无数
  • 还行

既没反思的深度又没笑点,心疼德国人的幽默感

13分钟前
  • w-两个世界
  • 较差

太闷

18分钟前
  • 毒瘤
  • 较差

看不下去啊

19分钟前
  • 收放自如
  • 较差

完全get不到德国人那奇葩的笑点!

21分钟前
  • 虾米爱学习
  • 较差

歪果仁真会玩

22分钟前
  • 喜悦之地
  • 还行

恐怖片

23分钟前
  • 捕鱼儿海迷失
  • 力荐

希特勒复活的设定很有意思。借希特勒之口讽刺德国政治,上电视节目遭鬼畜和官方还原元首桥段是亮点,前半部分有点无聊,结尾的反转令人震惊

26分钟前
  • 少年派的崛起
  • 还行

主打喜剧,段子又没是首相那种精炼程度;作为一般剧情片来看,结构又不够紧凑,前后的那些采访,有啥决定性区别?就是泛泛而谈德国政治。跟浪潮之类的反思作品实在没法比

28分钟前
  • Lord Voldemort
  • 还行

不喜欢

32分钟前
  • 爱谁谁
  • 较差

虽然镜头语言略单调,但是胜在有创意啊,元首看问题很犀利很直中要害哈。最后元首拍电影死了那块儿我居然伤心了,哎

36分钟前
  • Josephine
  • 还行

结构松散,立意不明确,若是当做喜剧看它,它并不有趣,若是当做讽刺题材电影来看它,作者的立场又并不明确,你们究竟是在嘲讽和丑化希特勒,还是在嘲讽盲目跟风的群众,而是在嘲讽这个时代的一切?若是作者想讽刺一切,我不免觉得作者有些可笑,身处这个时代,你又不是圣人,如何免俗?

39分钟前
  • 巧克力可丽饼
  • 还行

一般般吧,有点冷。BD 1080P 16/04/07

40分钟前
  • 人皮動物
  • 还行

没有民主我们可能失去一切,有了民主我们会摧毁一切。借由如果希特勒参加如今真人秀会发生什么的设想,在批判现实的同时也在恐惧历史重演,当每个人都放任内心的怪物生长,离希特勒回归就不远了。可牧羊犬与腊肠犬结合就永远没有牧羊犬的说辞有没有错啊。细思极恐

45分钟前
  • 理易封
  • 力荐

想法不错,拍得太无聊了。

50分钟前
  • 远子
  • 较差

德国人的幽默即使在这里已经生活了4年还是没有get全

55分钟前
  • Jason_波波
  • 还行

“不是希特勒选择了德国,而是德国人选择了希特勒”而悲惨的是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裁者的影子,满满的嘲讽喜剧片用写实镜头类似纪录片一样暗讽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看着没头没脑没营养的电视,在难民涌入和希特勒种族论里历史如此相似又重复悲哀,当权者用着冠冕堂皇的话就能同样煽动人心。

59分钟前
  • 精神病患者
  • 力荐

正面意见:确实搞笑,而且有关元首的话题在德国脱敏,跟共产主义在美国脱敏一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反面意见:虽然是讽刺题材,但对历史的严肃性进行消解和正常化,跟舰娘一样有为法西斯主义张目的嫌疑。

1小时前
  • 无能狂怒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