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要说,作为一部恐怖片,它算是吓到我了,一本满足。
其实,这部戏是一部心理大戏。
一切角色都是男主围绕着自己小时的记忆来开展和展开。
作为一个被业余心理辅导师启蒙过的人,个人理解剧情实际是,男主小时候受到刺激,自动“忘却了”一段不堪的记忆,然后潜意识一方面会保护记忆,想要不让他受伤,一方面又会补完记忆,让他面对,不再逃避。
所以,所有东西都是他想的,或梦或幻。
首先来谈的是女二号晓月,她是男主创造出来的线索式人物,她不是钥匙却更胜钥匙,引领男主到门前。
而晓月这个人物实际是分两个时期的,幻想版和记忆版,幻想版晓月美丽,而且能被男主读懂内心,实际是男主自己美好面的缩影,她出场时带给男主的美,实际是一种自我肯定的价值观。
而回忆版的晓月,则是男主内心桎梏的一道裂痕,带领男主冲破枷锁。
然后某一点我不赞同女一。
她似乎吃醋的觉得男主喜欢幻想版晓月是自恋。
但实际,自我肯定过少了自卑,过多了自恋,赞同自己并没有错,自爱不等于自恋,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再说女一,女一是男主幻想出来打破枷锁的助力,她本身的作用除了引导,在剧中只有雨夜帮忙赶走前来行刺的“黑衣人”这么一个作用。
女一是幻想出来的,这个从她第二次说“做的梦如果足够真实,那你也会分不清哪是做梦,哪是真实”就能感觉到她存在的泡沫,然后真正的揭示是她陪男主回乡里,打雷那梦中有过的镜头发生,实际就已经告诉大家,这也是梦境,连同女一本人。
盗梦中有三层梦境,虽然本片并没有具体的指出,但我们可以看到此处已经至少有两层梦境了,醒来了,仍然在梦中与幻想出来的女一进行对话甚至开展活动。
电影第一幕和最后一幕惊人的一致,我们完全可以设想,实际,本片整个就是一个梦,这样,才有开头结尾一致的可能,真实的事情从时间顺序是不可能一致的,那么,实际,本片与盗梦已经可以说不相上下了。
再就是所谓的坏人们,他们实际是男主的防卫机制,他们守护着被男主“遗忘”的记忆,从这一点上来看,倒很有禁闭岛的味道,潜意识的打架,有意思。
再就是女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个女鬼实际是男主的心理阴暗面,很多时候会和女一形神一致。
实际上,这二者本身是合二为一的,一明一暗,一善一恶,作为男主整体心理高度统一。
她不断惊扰着男主,却又从来不曾直接伤害过他,就是因为,她,也是他的一部分,抹不掉。
目前为止,最大的败笔是一个有点莫名其妙出来顶罪的张会计和村长,村长作为一个疑似罪犯引大家思维的棋子,却没有交代会让人误入歧途的理由。
(深度怀疑不和谐被光电cut了)最后是那个背影,戴眼镜的张会计的背影与男主记忆中背影差别还是很大的,可为什么呢。
实际上,男主看到的是张会计(丢刀),可最后,因为看到二舅捂死晓月,潜意识将二舅身影同步到了张会计身上,这一点,个人感觉可圈可点。
<青餍>昨天看了,基本无失望,中国的类型片还在,不是那种客串搞笑的"惊悚片"。
制作可谓精良,开场周楚楚的背影画面就很唯美惊悚。
主要是冲邱礼涛去的,看看这个执导过人肉叉烧包、伊波拉和十日谈的人如何,见到真人了,有意思。
情节构思结构都中规中矩,特别是在约70分钟后心中已经给打了偏4星。
人物塑造鲜明、丰满,台词简练,能回味。
音效过了点,特效一流,虽不怎么喜欢那个有能剧风格的面具,但气氛挺足的。
炎夏看应该感觉"凉爽"。
有好几个记忆深刻的镜头,多数是"月光"周楚楚的,还有黄轩的。
怕剧透,不说了。
听薛凯琪的国语会有点出戏,但她的偏头动作可爱。
男主还是很善良的,不是海报上写的"人性•本恶",这点小欣慰。
特别是观众提问为什么要把那么凄惨的女孩死后搞那么恐怖、丑,有点更叫人心软了,说明情节虽简单还是颇有感染力的呀。
最后八一句,广州的夜色,和九里村的雨还是很美呀。
弗洛伊德是这么说的嘛,梦境是现实的延伸。
剧情不算复杂,抽离开男主做梦和幻想的情节可以转化为课间闲谈能讲的恐怖故事。
关于梦的部分,很难说是加分项还是减分项。
说是减分项吧,整部电影的内核就是围绕这一题材展开,所谓梦魇。
说是加分项吧,保留男主的第一个梦作为楔子,将第二个梦转变为现实,展开一场真正的追凶翻案,和凶手进行一些真正的对峙,似乎更符合一般电影的逻辑,也更有利于展开情节,到结尾说都是梦,一切都是男主自我拉扯,未免有些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意味,缺乏观赏性。
不过毕竟电影名就叫青魇,已经暗示了是个梦魇。
片子里大部分的伏笔收得不错,结构也算工整,除了女友是幻想出来的有点为反转而反转,看起来都挺舒适的。
绕不过的一点是,如果改成真的回了村子找记忆,观感能提升一大截。
有太多没展开的点了,比如男主之所以失忆有可能是因为凶手是自己舅舅,出于包庇亲人与自我保护而选择性忘记这件事,这样男主就并不无辜,女鬼来找他寻仇也就师出有名。
比如梦里没怎么提的张会计是这件案子里干出最有冲击力的事的凶手(在男主一开始的两个梦里,骆晓月的直接死因也是砍伤而未提闷死),而将没干什么事的村长作为重大嫌疑人,是否为一种对真相的回避。
总之,这部电影像一个找错了路线的半成品,你说它用心吧,它还无力得要命,你说它烂到浪费生命吧,它还是能贡献不少感官刺激和迷思的。
毕竟恐怖片嘛,也不能对它期待什么,用来跟别人一起看比看文艺片好很多。
不知道是先入为主还是什么的,邱礼涛的片子我都挺喜欢,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看到导演是他才看的。
这种类型的心理悬疑片都是这样的吗?
前面发展的事情完全搞不懂头脑,似乎一点关联都没有,全片最精彩的地方估计就是最后的15分钟了。
这15分钟之前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是乏味的,只是偶尔出现一些灵异镜头让我稍微起点兴趣。
要不是有这些灵异镜头撑着,我估计我还真看不下去,就像当初看《十二星座离奇事件》一样了。
看了最后的15分钟才觉得故事讲得比较精彩,但是精彩是精彩了,却弄不懂主题了。
故事发展成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精神病,通过做梦什么的幻想出了俩人,一方面似乎幻想的事都是真实的。
到底是精神病啊还是精神病啊还是神经病啊?
对了,那小屁孩的承受能力忒强了,看到杀人了还能不叫出来,只是弱弱的泪光潺潺,卖个萌,顶多就摔了一跤罢了。。
我不是影评人,对电影本身、其行业及所涉及的娱乐圈也完全没有认识,我的观后感,只是针对电影内容而作,至于其它的,我不懂,也不予置评。
我喜欢看恐怖片,尤其是涉及心理学的恐怖惊悚片,我都喜欢。
我渴望能从中发现心理学上的意义。
抱着这种态度,我不断寻找着好的电影。
当然,给恐怖片赋予心理学的意义,这本身并不科学,恐怖电影的真实意义在于以恐怖为噱头制造商业价值,我的要求有点无礼了。
但是我坚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任何一部真诚(请原谅我用这一个词汇,我实在是想不出其它的字眼)的电影,其内在都包含有天然的道理,玄妙近乎道(这个地方,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或者这么说,任何让观众看着顺眼的电影,都有其道理所在,顺乎理,我不详说,你懂的)。
一部好的恐怖片,其必然是能打动人心的,而其打动人心的点,就是心理学点所在。
《青魇》这部电影让我喜欢的地方,是其内容真实,自然,合乎心理发展的规律,并能自圆其说,而不是像有些烂片那样为了恐怖而恐怖,也没有像有些大陆烂片那样屈服于逻辑思维和唯物哲学。
《青魇》讲述的城市白领青年郝冬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利用梦,一步步揭示出潜藏在潜意识深处被其遗忘了的记忆。
其过程,就是典型的心理治疗过程。
首先,城市青年郝冬长期失眠,并产生幻觉,看见一个白衣女子被人杀害并抛尸楼下。
这是第一步,是郝冬现在的精神状态。
这里我们说一下心理创伤。
所谓心理创伤,就是不可抗拒的外在事件被经验到,从而造成客体的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
严重的心理创伤,造成的负面情绪过于严重,超出了客体的承受范围,客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就会自动将其压抑,使客体暂时不会体验到过分强烈的情绪。
但是压抑的创伤,只是压抑,不会消失,它终究还是会重新浮现。
创伤性事件的浮现,带来的必然是强大的负面情绪的释放。
强大的负面情绪的不断释放,而创伤性事件却仍被压抑,无法回忆到,这就显得负面情绪没有来源,就会造成客体的错乱,从而产生各种心理或精神症状。
在郝冬这里,他的心理创伤,导致他长期失眠,并逐渐产生幻觉,而这个幻觉必然跟他的创伤性事件有关。
他需要做的,就是找出他的创伤性事件,重新经验并体验其所带来的负面情绪。
后面一层一层的梦境,正是他一步一步揭开记忆的面纱,发现并重新经验创伤性事件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梦里进行的。
其后,我再说郝冬的女朋友,电台心理栏目主持人伊凡。
这个人物是郝冬以她的心理治疗师为原型创造出来的虚假的幻觉。
而之所以要创造出这么个人物,是因为郝冬的这个创伤实在是太严重(涉及到谋杀,尤其是亲属的谋杀事件,这对于客体来说,是最最严重的心理创伤),他根本无法承受,所以他需要一个亲近的人来帮他分担,给予他爱、包容和支持。
而他的心理治疗师,能够给他包容和支持,但却给不了他需要的爱和关怀。
幻觉终究是幻觉,在郝冬的心理成长起来后,这个幻想的人物,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所以郝冬给她安排了一个合理的退场理由——由于长期的失眠导致精神恍惚,在开车时不慎坠入悬崖死亡。
并且有一段告别仪式:郝冬在车里听着伊凡去世的广播,痛哭流涕。
这个细节非常的好,这是心理治疗的很关键的一步。
影片的最后,以郝冬的一个梦结束,在梦里,郝冬发现,真正杀死骆小月的凶手,其实是他最亲爱的舅舅,这就是郝冬最大的秘密和创伤来源,也是郝冬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选择了自己发现和保留这个信息。
从网上看到这部影片在宣传时,号称是中国的《盗梦空间》,其实虽然两部影片都是以梦为主线索,但《青魇》与《盗梦空间》是很不一样的,盗梦靠宏大的场面和气势取胜,而这部电影靠的情节,是主角利用梦境,一步一步走近并揭示其记忆,从而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
所以我说,《青魇》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治疗的电影,而且是拍的非常好,细节处理非常周到的好电影,建议喜欢心理学,并在心理成长的道路上跋涉的朋友们观看。
同类型的好片还有《笔仙》、《浮出水面的影子》等。
《青魇》影片通过悬疑加推理的方式,揭示男主角童年创伤为何在成年后依旧“阴魂不散”,而这“阴魂不散”的童年记忆背后却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秘密。
人们只会选择自己相信的真相,屏蔽自己不想看到的真相。
而真相却只有一个。
而这个世上是否真的有鬼,那就得扪心自问了。
观后感:每一段孽缘,都有前因。
首先要说我是一名资深的恐怖片爱好者,除了国产恐怖片不看各式各样的恐怖片都是我的最爱,其实在我花样年华的时候还是看过这么几部国产恐怖片的,但是那时的我被剧情、特效、演员恶俗的演技以及广电无良的剪切深深的伤害了,音效也只是靠一惊一乍的吓唬人,以至于到现在谈到国产恐怖片还是有种被坑的感觉,直到这部电影的出现,我对国产恐怖片的印象终于有所转变。
昨天逛街无聊,被好基友抢拉去看了一场国产恐怖片,本来对电影没报多大期望的,没想到却被结结实实的震撼了一把。
电影讲的是个精神分裂的故事,男主幼时受到惊吓选择性忘却了一些事情,以至于后来在被催眠时产生了一系列幻觉,故事虽俗气,但情节却不落俗套,一个接一个的梦中梦,带领观众层层剖析男主角的内心世界,还原当年案情的原貌。
(以下为剧透)第一层就是男主看见自己楼下有个女人被杀害并被推下楼,然而当他跑下楼时却没有见到女人的尸体,这一层是男主当年选择性遗忘的记忆的觉醒,当年他明明选择遗忘的人和事,却在潜意识里不断被提及,不断出现,都体现出他对20年前小月惨死的耿耿于怀。
这里体现了男主的善良,他不愿看到20年前的凶案没有结果,小月死的不明不白。
然而诱发男主回忆起当年往事的导火索有事什么呢?
不急,后面再说。
第二层是他重回九里村,回到了当年小月惨死的废宅里,重见了当年凶案的发生。
这一层是男主回忆起自己20年前曾目击凶案,楼上惨死的叫月光的女人也是男主潜意识里根据小月幻想出来的,月光的一举一动都是被男主自己的潜意识支配,所以在月光会做他所想的事情,他觉得月光有危险的时候月光就真的被杀害,总的来说这一层算是一个过渡,为后面揭露凶手做了个铺垫(原谅我语文老师死得早,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语言表达)。
第三层就是男主在依凡的陪伴下回到九里村寻找真相,找到了井里的柴刀,并发现了杀害小月的凶手居然是张会计。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情不自禁的骂了句卧槽,也许编剧是为了增加惊奇度,但是也不能随便找个阿猫阿狗就是杀人凶手吧?
杀人的理由还这么狗血,个人觉得这是电影最大的败笔。
咳咳,扯远了,这一层说的应该是男主排除潜意识的干扰(要刺杀他的黑衣人,其实就是潜意识里的一种防御机制)终于找到当年丢失的记忆,找到了事情的真相。
之后男主离开心理诊所,心里医生道出依凡其实是他的幻觉,男主回家后在小时候的玩具里翻出了一个发夹,还记得我说的诱导男主回忆往事的导火线吗?
没错就是这个发夹,这个发夹是小月的,男主一个月前回九里村参加外婆葬礼,拿到了幼时的玩具,发现了发夹,也是从那时起出现幻觉,见到了住在楼下的月光。
最终结局也揭露了他的舅舅才是真凶,而男主隐瞒了这个事实。
男主在车上听广播时听到依凡已死,他最终摆脱幻觉,告别了这个了解自己,诱导自己回忆起真相的人,其实就是另一个要寻找真相的自己。
之后男主因为失去依凡而流泪,不仅是因为他幻想出来的依凡已经成为了自己的精神依靠,在我看来,依凡代表着真相,依凡的消失不仅是因为他摆脱了内心的阴霾,更是他对隐瞒真相选择亲情的愧疚。
于是,终于揭秘了,男主为了保护他的舅舅,选择性的遗忘掉的某些记忆,影片里提到,男主房间里摆着跟舅舅的合影,他跟父母关系并不好,只是偶尔见面,舅舅又救过他的命,于是舅舅就成为了超越父母的存在,在他心里舅舅是伟大的,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甚至已经成为了他的精神依靠,所以当他知道舅舅杀了人之后他内心经受的煎熬可想而知,他心中舅舅的形象瞬间崩塌,失去了精神依靠的他在经过痛苦的抉择之后,选择了亲情,选择了维护舅舅,更选择了维护自己的精神寄托。
他将自己记忆中对舅舅不利的这一段强制抹除,甚至他其实并没有遗忘,只是不愿再想起,因为他不愿想起,也不能想起,所以在第三层催眠时他依然选择了保护舅舅,影片结尾时他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终于崩溃,躺在床上痛哭,身后站着个女鬼(说真的这个情节吓到我了,从昨天开始脑子里就之一回想这一幕,会不会神经啊摔!
),这个女鬼就是他心里的鬼,是他内心的邪恶,与片头的善良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人内心的矛盾。
再来说演员,男主角演技不错,不做作不夸张,一点一点将观众引入电影中,被吓时的表演也恰到好处,而且长的也还不错(这才是你想说的吧!
)还有薛凯琪也不错,很多地方都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细节也埋下了大伏笔,比如开头时男主卧室里跟依凡的合照是拼的,男主问依凡“知道我最爱你什么”时依凡回答“爱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还有第三层梦里舅舅说的“你们俩成不了”,这些都暗示了依凡只是男主幻想出来的人,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还有我印象很深的就是那个男主回忆时自己的嘴被缝了起来,这里应该是想表现男主小时候知道了一个秘密,怕自己说出去,甚至是想说却不能说,只能把嘴缝起来。
当然,电影还有一些地方是值得推敲的,比如小月丈夫没死之前她为什么会这么风骚,对着袁二抛媚眼,村长到底做了什么事,他和小月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小月废宅里的那副画,也就是海报背景,这幅画的寓意我至今没搞清楚,有人说是象征男尊女卑,感觉有点牵强啊。。。
不过惊悚效果倒是不小。
再有一些地方就是情节上的问题了,比如男主是怎么发现舅舅拆了小月丈夫探测仪器上的零件的,镜头里并没有演出来。
小月发现舅舅杀了自己丈夫以及后来被强奸为什么不报警,别跟我说因为他舅舅穿了个黑雨衣,又不是黑面具怎么可能看不见脸,镜头上清清楚楚的显示舅舅可是没带面具的啊!
舅舅到底为什么要闷死小月,他不是最爱小月的吗,就因为小月说了他一句凶手嘛?
有人说是因为小月知道舅舅杀了自己老公建国,而且他以为小月说他是凶手,一时冲动,但是小月早就知道他杀了建国啊,他要杀小月的话不早就动手了,而且他又这么爱小月,甘心为了小月杀人,又怎么可能杀掉自己最爱的女人呢?
就算真是因为那个原因,他能因为小月发现他杀人而亲手杀掉自己最爱的女人,这样一个冷血的人又怎么会去救另一个发现他杀人的人呢?
也许真的是因为亲情吧,这也是男主在20年后发现真相宁愿一辈子活在恐惧下都不愿揭发舅舅的原因吧。。。
(剧透完毕)总的来说,这片子是一部优秀的国产恐怖片(虽然导演是香港人),剧情,演员,画面,音效都算上乘,给3星半的分,最后的半分就算是支持下国产恐怖片吧。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好人和坏人我们总是很感性的去分辨好人和坏人其实常常有失偏颇也许将来我会告诉我的孩子如果他看上去很坏,请一定要远离我们没有时间浪费在去分析一个坏人是否可能没有那么坏的这件事上如果他看上去很好,请认真分析分析他究竟是否有那么好常常很多看起来无害的人,往往害起人来手段更残忍高中最好朋友,嫁给了她的同事,一个老实巴交的男生我曾经目睹过他们两个吵架,基本是我的闺蜜训斥他,而他只是微微含笑一声不吱继续笨手笨脚的做媳妇吩咐他做的事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懦弱的男生,在大年初七,挥起刀捅向了为自己看孩子的岳父、岳母和爱人把孩子送给邻居照看,然后自己开煤气自杀了我永远也无法想象我印象中那个唯唯诺诺的男生在做这一切的时候是怎样的表情和心情所以,看起来好的人也许并没有那么好我痛失闺蜜,也让我领悟了深刻的教训联想着最近接连发生的冰柜藏妻案和家暴跳楼案女孩在谈恋爱的时候选择对象真的太重要了这个关口的选择决定了女生一生的命运用在分辨自己对象是好人还是坏人上尤为重要先不要下定论去评价一个人,标签 一个人用一些小事去观察、去试探,从而更清楚的分辨一个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再坏的女人也坏不过男人
国内上映最好的恐怖片了。
首先,影场内,确实把观众吓到(恐怖场面表现不超过5次,足够),其次,说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我认为这是很难得的了,再是,细节表现相当好,玩穿越,梦中有梦(例如那个时钟,心理工作室的门牌等)。
还有就是,结局让人多有联想。
我认为,最后,女鬼站在旁边,表示男主角一直没有把真相公开,而埋在心底的悲剧结果。
有点像美国电影《机械师》中那个男主角醉酒驾驶撞了人之后所产生的各种幻觉,其实是同一表现手法。
昨天闲逛突发决定看的电影,看完后觉得真是意外的收获。
本来就是冲着“港式惊悚”“薛凯琪”“粤语版”而决定看的,没有欧美血腥的恶心,也没有国产沉闷无聊的拖沓。
有吓人的场景,但更多的是揭示人性给人带来的伤害比鬼魂更可怕。
值得一赞的是,片中取景与环境营造出来的感觉。
淳朴原始落后的小村落、废旧的老屋、表面淳朴善良的村民、一头老井、午夜电台等等。
人会无意识地保护自己,包括记忆。
丢失的记忆是你不能面对的伤害。
把记忆拼图完成的过程,就是面对伤害的过程。
所以最后结束是,冬子终于把所有记忆拼凑起来了,而他已经泪流满面。
结局并没有提及案件告破或其他的,以这种结局告终反而给观影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总的来说,这戏值得在电影院观看!
故事还满完整的,不算太恐怖。其实男主和女主事实上是互不相识的吧。很喜欢fifi心理医生那个身份的表演,有一种魅惑感
有中心有情节,这片算是认真在讲故事,虽然没《搜索》那么深刻,至少也是个让人满意的故事。精神疾病总是好题材,尤其以精神分裂为最佳选题。薛凯琪的原声在这里也有空灵感,由此说明说好普通话很重要。
真的比大陆的恐怖片做得好多了,有故事有效果有悬疑。强烈推荐电影院看午夜场。只是后排观众大声讲话踢椅背太讨厌了!
电影院对于这部电影排片太少,观看时间都没的选择,不错前半段效果还是不错滴~
难得出了一部逻辑合理的恐怖片
乡村情色杀人事件。
有点想法 但完成的不好
寡妇门前是非多!
我真的觉得电影院里能讲一个完整的还算惊险的故事已经很成功了。
至少吧,故事还是连贯的...不过这是鬼片吗?我怎么从头至尾没有一丝害怕的感觉~基本猜到了套路
凑凑合合吧 可以看看
在电影院看的效果很好 旁边两个女森差点把我胳膊拧断有木有!(ΞдΞ)!薛凯琪各种不自在 你丫好好唱歌吧阿!结局忽悠观影者智商 想故作高端明显功力不够!值得一提的是 我觉得男主角好燃←i must be insane(΄◞ิ౪◟ิ‵ )
这个剧本应该是20年前写的 完全没高潮
制作得惊悚是真的,悬疑得也不简单。可能是我敏感,猜中了凶手,但最后仍是差点被绕进去以为我猜错了。九里村的人,个个演得气息都象真的一样。
看了粤语版的。~剧情还可以~不错!
真不错的故事,有点#致命ID#的意思。怎么过审的?可是一个大男人,没有女的看什么鬼片啊。把自己吓个不轻,可能晚上还做噩梦。
一惊一乍的设计确实能吓到人,但演员平庸了,当年《人肉叉烧包》要是没黄秋生一样成不了经典
5/10.桥段基本做足,但没有惊喜。凶手太容易猜到了。
我操。
放国产恐怖片一条生路吧,不在乎主人翁是不是神经病,讲好故事是对恐怖片的底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