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最稳妥的题材,就是社会议题。
可每次都只是空有满腔怒火,不是过度悲情,就是过度吹捧。
2021年香港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得较高口碑的电影还有谢贤、冯宝宝、林雪等人主演的《杀出个黄昏》。
故事所讲的同样是社会议题,但《杀出个黄昏》更像陈小娟导演的《沦落人》。
电影以富有人情味的故事来包装,侧面描写老人的议题,以黑色幽默方式道出有点悲情的生老病死课题,竟然出奇地令人惊喜。
三个晚年杀手为了生计,不惜给别人进行另类的「安乐死」,直到一个一心求死的年轻女孩闯入他们的世界,才改变了他们那绝望的人生。
电影讲述一个老人,涉及到了死亡的议题,却没有一味控诉或渲染悲情,反而以幽默的手法笑看人生。
没有过度自嘲或感叹时不我与,反而道尽了低潮、孤寂的人生也可以活出希望。
活得太累不一定只有走向死亡一途,老来还可以重拾青春,女孩一角关联到三位角色,将亲情、爱情、友情融会贯通,并没有浓重的说教痕迹。
整部电影不但笑中有泪,娱乐性还十分充足,足以成为2021上半年香港最佳电影作品之一。
谢贤、冯宝宝、林雪这三大长老,竟然愿意放下身段出演几位老年人,三条故事线都有戏可演,尤其是谢贤依然帅气十足,抢尽风头,无论戏内戏外,老人也一样能活出精彩人生。
田立秋、蔡凤、叶一丛在年轻时曾是著名的杀手团伙,三人情同手足、出生入死,老来却成了孤独老人,过着被遗忘的人生。
某天,蔡凤想出妙计,让三人再次联合执行任务,以另类方式为厌世的老年人提供安乐死服务。
在一次任务中,田立秋遇上了一心求死的女孩屈紫莹,二人同有着孤寂的人生,竟因此而照亮了彼此的人生。
当他们逐渐变成形同爷孙的关系时,屈紫莹的一个秘密最终让众人必须再次执行任务…电影探讨的是现实社会的悲歌,描述老年人得不到关怀、厌世、患上绝症、被儿女遗弃,就连三位主角都同样有着莫名的痛,此外还涉及到房屋问题、婆媳纠纷等问题。
当中以冯宝宝角色的那一段最令人叹息,再以一曲叶德娴的《倦》做配音,简直就是一个心酸的故事。
电影的初段让我想起了菅田将晖和小松菜奈主演的《线糸》,也是讲一个「活得很累」的故事。
要剖析这个沉重的议题并不容易,如果剧情照这样发展下去,或许就是一个亲情故事,估计会变得很俗套。
可电影里的一切全都没有任何说教的成分,一切情节都点到即止,只不过是让观众了解到这群人有多孤寂、有所反思而已。
电影不需要过度渲染悲情,反而让一群「老杀手」去笑看风云,创意确实极具惊喜感。
01.人老了就没有了希望了,只能怀缅昔日风光?
冯宝宝演的那一段戏最令人心痛
这三位曾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老来只能做一个货车司机或面店老板,最终还是被时代所淘汰,要想活得精彩还能使用自己技能,还不如做回老本行。
刚开始看这些杀手的任务似乎很有趣,实际上很令人心疼,而这也是电影里较为精彩的一环,以幽默的方式去包装这些议题,真是笑中有泪。
笑点真的会让观众把手掌拍痛,「泪」点也并非让你痛哭流涕的那一种,而是既能令人泪在心里流,也能令人由衷感动的那一种。
何静怡的原创剧本无疑为故事注入能量,让一众角色与故事极为立体。
高子彬初次执导,却也信心十足,驾驭起几位老牌演员来很有经验,拍出来的效果戏味十足,可看性极强。
02.电影通过一位女孩串联起所有角色,让故事显得温情洋溢如果电影只是找来三位老年演员,演一个「时不我与」的故事,也许空有噱头,很难让观众看得投入。
最妙之处就在于加入了一位女孩,串联起这三位角色,大家互相成长、互相学习,既有着几分青春气息,也不会让故事的「暮气」过重。
虽然屈紫莹是一位女孩,但她却像这群老年人一样的孤独,他们之间互相扶持,发展出有如亲人般的关系。
当中,她和田立秋之间的关系尤其耐看,感情慢慢发生变化,到了结局还给出一个高潮戏,剧情发展流畅。
谢贤与钟雪莹之间的对手戏演得自然而富有人情味,还有不少深刻的笑点,为整个故事锦上添花。
03.谢贤即便饰演的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老人,仍有几分活泼灵动的色彩三位老戏骨的戏路都相当均衡,全都有戏可演,没有谁被谁比下去的情况,这也是电影铺排上的优点。
谢贤所演的田立秋,难得他脱下眼镜,演一个外表冷酷内心充满人情味,还有几分老顽童感觉的角色,不但帅气十足,还有活泼灵动的时候,每次出场都很有压场感。
冯宝宝饰演一个杀手集团的幕后主脑,可她却被自己的儿子看不起,私底下也有着难言的痛,一场在美发屋里的崩溃戏份,她演得很有层次感,尽情展现了她的演技,真是宝刀未老。
林雪饰演一个患病的孤独老人,只能在「烟花」之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感情寄托,他收起一贯的搞笑、「猥琐」的形象,他那背景故事同样让人看得唏嘘。
三位老前辈在电影中并没有刻意去「飙演技」,感情全都自然流露,同场演对手戏时还不乏火花十足的浓郁喜剧感,让观众看得十分投入。
新演员钟雪莹在这三位老演员之间,演技虽然稍微稚嫩外露,甚至还几分舞台剧的演法,可作为调和一众角色的一员,演得也算是恰到好处。
总而言之,《杀出个黄昏》算得上是香港2021上半年难得的佳作,这也说明了香港依然可以拍出好电影。
电影讲述一个沉重的社会议题,没有刻意渲染,也没有粗口痛骂,也一样能够达到所需的效果。
即使三个主角都有着各自的痛和累,但都只是点到即止,再以黑色幽默方式来包装,议题相当突出,没有流于说教,显得言之有物。
何静怡和林家栋合作编写的剧本,好玩又有趣,感情自然真挚,极富创意,能让观众反思问题。
高子彬初次执导便信心十足,拍起戏来游刃有余,跟几位老戏骨合作无间、十分默契。
谢贤、冯宝宝、林雪三位老演员在电影中真情实感的演出,也使角色更立体,故事更刻骨。
说说去年最惊喜的一部港产片《杀出个黄昏》。
这部电影好特别,主角是一群老人家,导演名不见经传,监制是影帝林家栋。
为了这部电影,家栋特别请来了四哥谢贤做主角,女主角则是好久不见但同样是传奇的宝宝姐冯宝宝。
林家栋非常敬老,又对港产片非常忠诚,在自己熬成影帝又资本和实力之后扶住港产片继续往前走。
左手帮助新导演,右边记得老戏骨。
于是就有了这部有趣别致温馨又感人的小品电影《杀出个黄昏》。
若问电影里最威水最有型的职业,杀手一定排第一。
收的钱多,拿着枪一路耍帅,一不小心就成为了经典。
但是,杀手都会老,他们老了以后呢?
曾经一刀致命,例不虚发的阿秋和风情万种的阿凤,一起出现在任务现场,留下肥仔阿叶当司机看小说等他们搞定分钱。
二人作为杀手界的俊男靓女,一出手风生水起,简直就是爱豆级别的表演。
每一个镜头都是杀手教科书。
结果几十年以后,阿秋成为了85岁的四哥,杀手身份好似已经封存,现任身份是一家餐馆的刀削面师傅。
他的手艺很好,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老板看他年纪太大,立马买来一台刀削面机器炒他鱿鱼。
没有了工作的阿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毕竟杀手老了还是杀手,四哥永远是你四哥,什么都是湿湿碎,靓仔才是硬道理。
只要老友阿凤一声令下,他和阿叶便会聚在一起继续叱咤江湖。
但在此之前,他们都会去阿凤开的歌厅唱唱歌跳跳舞,一般老人家玩乐器好开心。
即使萨克斯风吹到一半没力气,喝口酒接着嗨,c位的老歌女将靡靡之音飚到最高音,杀手们的黄昏生活还是非常写意的。
只是老是真的老了,阿叶同老相好来一场激烈性运动,用最短的时间喘最多的气,事后还要吃保护心脏的药;最靓的阿凤也成了最爱逗孙的奶奶。
动刀动枪的体力活还得靠阿秋,事实上他们名为杀手,实际上他们组成的耆老会干得都是好事。
不为劫富济贫,只为那些有病没钱给的苦命人,或者找不到希望努力生存只想寻死的后生仔。
最后的最后,阿秋盗亦有道,始终下不到手,唯有一个有钱佬渴望安乐死,阿秋成全了他。
最暖心最戏剧性的一幕来自,当他执行任务遇到网瘾少年自暴自弃的紫莹,刀没杀过去,反而被人照了张相,就为了想删除这张照片,躲过半路杀出来的警察,他两假扮爷孙糊弄过关。
而阿秋通过一碗面温暖了孤独的紫莹,紫莹从此赖上了阿秋,而两人一来二去真的产生了隔代亲的感情。
阿秋无缘无故多了一个孙女,阿叶为了她的相好如痴如醉,求婚失败以后,又给钱又出力;阿凤在歌舞厅唱歌跳舞说段子,家里面儿子媳妇逼着她卖楼……看开以后,阿凤决定退休,给大家分好花红,卖楼成全儿子。
阿叶全身而退,转去做保安。
阿秋将紫莹交给了男朋友,再不过问江湖事。
偶尔为了收拾紫莹的渣男男友一群爷爷奶奶再度出马鬼马出手,塞个奇异果进人家嘴里,操着电话线当流星锤,打得乱七八糟,关键时刻还得看阿秋一个打十个。
搞到最后,阿秋和阿凤干脆一起生活照顾紫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让渣男滚。
几个人加一个小孩子一起生活,实在是圆满又幸福,还有点浪漫。
一地鸡毛,啼笑皆非,看一群老人家的悲观离合融进三个杀手的晚年生活,像极了现在香港和港产片的写照,老归老,趣味和浪漫还是照旧。
死都要有型。
只是孤独是真的孤独,不过无所谓了,最要紧是凡是看来,开开心心继续生活。
节奏轻快,立意写实当中非常有诗情画意。
四哥和宝宝姐两个老戏骨真是厉害,抱住了港产片老了以后的体面,多谢林家栋,坚持让香港有电影,虽说是小品,但贵在有生活有情怀有戏骨,好过合家欢晚会。
就因为这部电影四哥同小谢一起竞争今年的金像奖影帝,这种名场面是属于香港电影的浪漫与情义。
愿港产片今时今日可以杀出个黄昏,青春常驻。
林家棟監製並與何靜怡合作編劇的《殺出個黃昏》,講了一個荒誕不經的故事。
三個年老的殺手退出江湖多年後突然重操舊業,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如今只殺那些已然喪失生存意志、一心求死的老人,而他們的顧客就是他們要殺死的人。
他們幫助老人解脫苦海,送他們上天堂。
夠荒誕吧?
然而,現實的香港本身就荒誕,當我們的特首說得出移民離開香港的都是逃犯,那麼,老人花錢僱傭殺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或許也很符合香港政府的邏輯。
現實中的香港,年過七十還在工作謀生的大有人在,電影中不言退休的殺手,只是把這種情況再誇張化而已。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也曾為電影「背書」,他說,當大家都能活120歲的時候,60歲其實剛剛中年。
即使連這些身居高位的人都已經是年過60的老人,但他們卻從不善待老人。
2019年,林家棟的契媽,知名老牌綠葉演員夏萍去世。
夏萍生前和子女關係疏離,晚年一直主要由林家棟照顧。
林家棟對香港老人晚年的淒楚深有體會,所以直言很想拍成這個電影,希望老人議題能得到更多關注。
值得順便一提的是,林家棟對年輕人也算有心,他對香港電影的貢獻雖不及影視大亨古天樂,但近年卻也參與了不少新導演的作品(參演或監製)。
貴為金像獎影帝,沒有一心只想着賺錢,很難能可貴了。
作為喜劇,電影其實並沒有把老人拍得特別慘。
關於三個老殺手的送老人上天堂服務,電影也沒有花太多筆墨講述每一個個案,只是以蒙太奇的方式輕輕處理便算──如果電影以這些尋死的老人作為重點,整部電影的荒誕感和現實意義會更加厚重。
每個老人都有各自面對的困難,而未必純粹是經濟問題,像片中講述得較為詳細的一個個案,老人是個有錢人,其老伴去世後便一人獨居山中豪宅,子女一年頂多探望一次,對他來說,這種生活生不如死。
然而,畢竟這是一部商業電影,所以它最終還是選擇一種比較平庸但更討好觀眾的做法。
故事的重點放在三個老殺手的個人境遇上:不認老又孤僻的田立秋(謝賢飾演),年輕時削人如泥,年老後在麪店掙錢過活,卻因手腳太慢被炒;葉一叢(林雪飾演)除了嫖妓,似乎無慾無求,年輕時錯過了愛情年老時卻愛上妓女,妓女縱使對他有情,也終究不是愛情;即使三人中看似生活得最風光亮麗的蔡鳳(馮寶寶飾演),在家人眼中,也只是提款機而已,最後甚至被兒子、兒媳逼着賣掉房子、歌廳,去支持孫子讀九龍塘的名校,而她自己落得個住老人院的下場。
經濟問題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的問題是,曾經幾乎無所不能的他們,在年華逝去後,終於成為了老無所依、無所寄託的人,用片中蔡鳳常掛在嘴邊的話說,就是生活只剩下等喪鐘敲響。
片尾放出三位主演合唱主題曲的花絮,錄音時無不落淚哭泣,我相信那是真誠的眼淚,那其實正是一種感慨年華逝去的憂傷。
三人的狀況最終因一個女孩(鍾雪瑩飾演)的出現而改變。
她被父母拋棄,又被男友「中出即飛」,她僱田立秋來殺她,但田立秋下不了手,女孩便纏着他不放,慢慢滋生出爺孫一般的感情。
這位缺愛的女孩,讓同樣缺愛的田立秋和他的兩位老友有了新的寄託,最戲劇化的是,這三名一生以殺人奪命為業的人,最後卻是為了拯救女孩肚中的孩子。
電影沒有深刻的社會批判意識,沒有深入探討老人年中真實存在的各種社會問題,但以老人作為主角的香港電影,本身已經很難得了。
要知道,劉德華今年即將六十歲,其實還在演年輕人。
三名主演的實際年齡差距其實相當大,但三人的氣質放在這三個角色上又似乎相當適合,也擦出了不錯的火花;當中最老的謝賢,又和才20多歲的甜美可愛的鍾雪瑩搭戲,也十分有趣,頗有點致敬《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意思。
首先说 这部片子其实拖了好久才看 从去年夏天到今年金像奖颁奖礼后到本来买了票的北影节 最后才到现在看完 我也不知道我是疲于观港影还是干脆疲于观影 关于演技:是四哥影帝之作 但看片子过程中我确实好难感受到他的演技 大概是因为他的角色本身就是内敛不形于色➕片子其实整体都是摇曳的慢节奏 没有强烈的爆发段 没有表演痕迹本身就是顶峰状态了 关于故事:我目前大概比较悲观主义 本来我觉得英雄迟暮垂垂老矣少年为情爱撕扯无病呻吟 中年人一事无成做寄生虫 片子是叹息但也在挣扎(如片名 杀 出个黄昏)但我看到结尾莹没有堕胎且最后生下了宝宝 秋和凤与其仿佛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而且至少是一个相对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 我一边长舒一口气一边觉得并不美满 选择生下小孩子无疑是又一个悲剧的开始 但是我在寥寥无几的豆瓣影评讨论里看了半天 突然也意识到 虽然前路多崎岖 终归是要行下去 坏选择总伴随着小满足 这样才串起了大多平庸之辈的一生
老戏骨谢贤年逾八十,冯宝宝也快七十了,两位影坛常青树撑起整部电影的气场,笑中有泪地反映老人生活的凄凉晚景:无论富贵贫穷都有各种原因需要买凶帮手自杀;而三位高龄杀手各自生活的烦恼又何尝不是来自老龄被社会边缘化。
老戏骨的黄昏恰恰映照了香港电影的黄昏,当这批跟随香港电影一路崛起经历黄金时代至今的老电影人渐行渐远,是否还后继有人?
片尾的那段花絮,能看出太多的东西来。
电影三位主演谢贤、冯宝宝、林雪在片尾合唱《倦》,太容易让人看着掉泪。
太多人唱过,但,还得唱出沧桑落寞,回看往事重重寂寥的,还得数这老几位唱的到位。
很久没见过谢贤摘眼镜,这一次,唱着唱着歌,把墨镜摘下抹泪时。
突然觉得,这个曾经让万千少女迷恋一时的谢贤,也着实也将“老”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虽然这首歌里,这几位的气息并没那么稳,音也没能那么准,但,潸然泪下自然是情到深处。
可知,这一声声往事难忘,自然还是戳进了心窝。
香港电影有个很经典操作。
喜欢在片尾放拍摄花絮。
影迷总喜欢等这些花絮,仿佛能再重温一次,看看当初这部电影怎么拍的。
动作片的花絮,特别好玩,上一秒喜欢的演员被枪杀了,但下一秒就活了;悲剧有时候看着情绪到达最高峰时,但,演员因为忘词儿或是嘴瓢了,下一秒“噗嗤”一乐,情绪还在戏里。
《杀出个黄昏》也是如此,老戏骨们的敬业就是你突然不记得下一句台词,或是道具组忘记给他准备道具时,还是照着刚刚的情绪往下演,直到绷不住的时候,再突然出戏。
他们是一直带着情绪在里面的,甚至能让人投入整个“入戏”的氛围中。
这部电影才6.7分,个人私心可能比较大,觉得它不止这个分数,但也的确是栽在了这个题材上,分成了“剧情/犯罪”,但,其实是借着“江湖杀手易老”的皮,在骨子里去讨论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和人际关系,等等现实问题。
自然,想来看谢贤如何耍帅的,就会跟那个被绑在凳子上,看傻眼的高中男生一样,“你们在干嘛啊?
”,很想喊“省省吧”,但,还是得被迫看完他们的表演。
这种结果,是成也“杀手”败也“杀手”,它有很强烈的分裂感,前后的魔幻主义和现实故事并不统一。
甚至在最后由少女带来新生命挽救新生活这种桥段,让人觉得类似于《这个杀手不太冷》,就连挑的盆栽都差不多。
但,扒掉这层虚构故事的皮,从这个电影里,我反而看出了与之前相类似作品题材中的新东西。
这几年香港电影慢慢走向底层人群的观察,《麦路人》《沦落人》《浊水漂流》等都在强调着这群人困于窘境之中,以一种蛆虫的活在这样的折叠城市中。
导演越是用力的表现出这群的人苦难,便可以得到越多人对这群人的关注,但“老年人”在这群人的存在,往往只是为了成为这里必要的符号缩写。
《浊水漂流》谢君豪饰演“老爷”越想着要群像的封面,却越让这些人变得人设单一。
在《杀出个黄昏》里,虽然这三个老友记多年重逢时,一刀秋的技术连削面都变得迟钝,昔日“鞭”无虚发的阿凤连瞄准都费劲,而那个负责“交通”的丛丛,因为心脏病差点几次在床上把命都送了。
这三个角色各有各的问题,阿秋的手工削面太慢,被一台削面机器人替换下岗;阿凤的儿子和儿媳,贪着她的那套养老房,发现房子不可能变卖后,与老妈决裂;丛丛在百花丛中呆久了,遇上结婚对象也会因为年纪而错过真心。
这三个问题,缩写一下也就是,老年人的失业、养老、感情问题。
很长时间这些问题都被人遗忘了,老年人的问题与残疾人的问题又一定区别,“老年”是每个人的必经路途,而因为是“必经”所以,慢慢成为一个被淡忘、漠视、变得视而不见的问题。
所以,当阿秋一个人路过新起的高楼,一排排不认识的新logo商店。
他的格格不入,以及在人群中的毫不起眼。
自然,也是这个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
《杀出个黄昏》现实虽然如此,但并没能让这些老去的人,失去自己的尊严。
在这里,对比与其他上面提到的电影里的“老人”,这阿秋阿凤阿丛仿佛活得更有人的样子。
阿秋在“捡来”的孙女面前,有着来自爷爷的威严和慈爱,也让他的生活有了些团圆和美好;阿丛得知自己喜欢的妓女结婚,卖了车也给她凑了大几万的份子钱,再潇洒离开;阿凤更是把儿子也赶走了,自己搬去了老人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而这种打算也没那么让人觉得委曲求全。
导演想以这种方式去告诉观众,老了,你还是得活出点精神来。
所以,在电影里常用黑色幽默,像是阿凤去了剑桥老年院,在跟老友记打电话的时候,反而没好气的说自己去了英国;阿丛坐了牢,反而解决了自己在公立医院解决不到的医疗问题。
导演很会在上一秒的落寞里制造小欢乐,让你会心一笑之后,反而有点苦,觉得生活好像就是如此。
这种空隙感,导演把握的很好。
再次回望这些电影里的老戏骨,谢贤、冯宝宝,粤语片的开山演员,林雪,香港电影巅峰时期的水晶绿叶,制片,林家栋。
在看过了曾经香港电影龙盘虎踞、雕龙画凤的那个年代的人,自然有着大把感情投入在自己的作品里,他们的真诚、专业,都来自于那个他们曾经尊重也造就了自己辉煌的年代。
狮子山精神如今也只剩落日,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
不知道我们还能再能看到这些组合多久,或是,一代回忆还能留存多久,老去,并非是一个人最不堪的终点,而是如何老去,是否甘心就此一生。
就像是那首歌一样—— 我知一切來日可淡忘涙水會漸乾我只不滿 時日彷彿停頓容人偷回望
本片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陪伴的质量。
讲述:三个主角年轻时都曾是职业杀手,步入老年,一个丢了工作,一个失了爱情,一个失了家庭。
他们开始面对失去“价值”的恐慌,他们组织了“耆英天使”,专为生无可恋的老人了结生命。
最后,无家无业无健康的叶一丛如愿进了监狱,被渣男和父母抛弃的少女生下孩子,和吖秋+吖凤组成家庭。
人是社交的动物。
人与人的关系质量是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最深的“孤独”,就是被冷漠的人群围成一座孤岛。
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贫富疾康,谁都会面临这种“孤零零”的精神海啸。
哪怕是儿孙满堂的富豪,哪怕是出钱出力呕心沥血把子女养大的母亲也会被疏离,哪怕年轻少女也会被父母和男友抛弃,他们还想说、还能笑、还有爱,却没了愿意听的人、愿意一起笑的人、愿意真诚相待的人。
不一定要血亲,哪怕非亲非故,只要彼此需要,彼此有爱,一样可以互为家人。
电影将现实照入电影,同时又用美好瑕想,跳过了现实。
为子女卖房,住入养老院。
我们内心是拒绝的,但还是卖了,还是住了。
为心爱的女人,卖车,凑礼钱有些爱,真是纯粹的立秋,夏季过去,秋季来临诚以为,主角的立意,名字也是有意境的。
人生如立秋之年,何去何从。
胡言乱语一通,我还是喜欢这个电影的大家有时间,要看,要看。
看完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一丝凄凉,曾经的翩翩少年,绝色佳人都经不起岁月的洗礼,人老了,其实内心是渴望被照顾,被关心,但是又不愿意去麻烦自己子女,而且子女还感受不到父母的心思这是最可悲的,我做为一个80后边缘的人,看后真的在反思自己,父母一天天老了,我们除了养家糊口之外,陪父母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多关心关心他们吧,其实不在钱多,心意很重要。
合拍片盛行的數十年扼殺本地電影的生存空間,喜劇題材多數與愛情片共冶一爐,或與賀歲檔期掛鉤並注入牽強的笑料,質素引人側目,猶幸近年港產片注入大量鮮血,一班新晉導演編劇默默耕耘重拾港產片拿手領域,例如新晉導演高子彬執導的《殺出個黃昏》是近年港產喜劇難得一見的佳作。
它延續昔日港產片輝煌時刻的喜劇,在悲劇世界中盡情歡笑,林家棟監製《死開啲啦》後繼續深耕「社會X黑色幽默」範疇,荒誕設定拍出貼地劇情,寫實地刻劃老人家踏入生命黃昏時面對孤獨的悲歌,但黑色幽默的呈現方式得以讓我們暫時遠離荒謬的社會,在絕望中保有對世界的希望。
三位年輕時光輝、年老時落寞的殺手,被冰冷機器代替人手被迫離職的田立秋(謝賢飾)、長期與媳婦開火的蔡鳳(馮寶寶飾)、以及雞場尋真愛的葉一叢(林雪飾),步入花甲之年,庸庸碌碌憔悴渡過下半生,眾人重拾當年蓬勃的殺手行業,如今卻協助老人被自殺作為謀生之道,這班「自殺特工」卻在遇到屈紫瑩(鍾雪瑩飾)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大量港產片在人文關懷上著筆,本片大膽起用並非票房靈藥的老人家作為主軸劇情,透過式微的殺手與歌舞廳行業,側寫踏入遲暮之年的香港人面對家庭、社會的困難、深陷人情冷暖的局面,沒有記實地顯現香港真實沉重面貌,比起直白地說教將訊息塞進電影中,輕鬆的手法能蓋過議題隨之而來的窒息感,保留一絲喘息空間,如葡萄酒濃郁、口感香醇,更有韻味,觀眾更能銘記在心。
六十歲的生活對於我們尚有一大段距離,然而面對孤獨、寂寞,不論年輕的我們抑或年老的他們,無一不感到恐懼,生活窘迫的老年人要求被自殺或許是不得已而為之,榮華富貴、生活奢華糜爛的老年人被自殺前卑微地苛求一段真心對話,反映老人踏入晚年最需要的是愛與關懷。
田立秋是個典型的獨居老人,身邊無人無物,只好尋回昔日老同伴重出江湖;蔡鳳比較幸運有個健全家庭,然而與媳婦不和、廢青兒子不孝;葉一叢臨老入花叢,雞場尋真愛卻被回絕;電影分別以三段老人家在愛情、親情中掙扎的故事,盡訴老人家年老後頻臨絕望邊緣的內心世界,劇情脈絡環環緊扣命題、沒有顧此失彼。
典型買兇殺人的交易已經不合時宜,殺手改為協助終結老人生命,是殺手行業的黃昏,猶如隱喻現實中的香港電影行業,單依靠傳統的賣座公式無法換回樂觀的票房數字,要重拾昔日光輝,需要承傳過往成功的方程式以及新穎的模式,以舊帶新,猶如電影團隊監製林家棟帶新晉導演高子彬,資深演員謝賢、馮寶寶、林雪帶新晉演員鍾雪瑩,戲內戲外同樣滿溢著人情味。
屈紫瑩的出現讓老人家們打破疆界接觸年輕人的世界,突破想像與框架,他們單以一腔熱忱成功對抗年輕人,毫無思考行動的後果,就如年輕人想做就做的心態,不拖延、無成人世界諸多掣肘,原來我們與老人家的距離這麼近。
即使已日落黃昏,只要堅信自己以及團隊的力量,他們仍能老而彌堅殺出個黃昏,老人家的力量絕對不容小覷,更何況年少氣盛、流淌著滿腔熱忱的我們以及一眾新穎的電影從業者?
從不同角度而言,主角三人符合社會「廢老」定義,然而他們成功打破舒適區,改寫屬於自己的命運之書,失利或許消磨我們的意志、考慮放棄夢想,但我們的人生是本長篇小說,故事每日延續上演,誰也不能保證結局如何,持之以恆堅持下去,譜寫全新一章,別讓社會尋找你的生存意義,讓自己證明自己的價值。
日落時的餘暉很美,隨時開始我們殺出個黃昏的故事。
虽然是小成本电影,但故事有点乱、演员演技也就那样吧……主要是导演功力不够,想表达的东西表达不出来
给五星吧!主要是因为评分太低了。看到几个老演员好像看到了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2022年伊始,香港加油!
我欲乘风归去,奈何社保不足,耆英关爱服务,体面利落登仙。片中讲述了关于医疗资源配置、代际沟通、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缺爱青年、空巢老人、非法人流等不可言宣的社会问题以及感情的羁绊。几位叔爷辈的老演员玩耍自如,这群杀手不太冷,热血夕阳红,组团去发疯,一起手牵手,唱青春之歌。“其实呢我想你做我老婆。”-- “我做你生意好一点。”这个就是社会真相了。与之对应,譬如,彼时边个话你听“只生一个好,大佬来养老”,账户余额要诈尸,憨批喔霍思密达。吉星高照平安宅,富贵常临积善家。日行一善,焉无福至。
其实是青春之歌
千万别浪费时间
演员都是老年人本来就够死气沉沉了(暮气沉沉已经不足以形容)。再加上一潭死水的剧情推进节奏,高饱和度的镜头色彩还有多为夜晚的场景。就像老人臭那样让人难以接受。剧中每个人都要死不活的。负能量爆棚的片子。垃圾
老年人悲剧。
后半段崩掉,比较行货的老年杀手团故事。四哥的表演有点东木的影子,但拿范的习惯还是改不掉,这一点比冯宝宝林雪二人差了不少,凭此角若能拿金像影帝,那真的说明港片已经杀到了黄昏了。
聚众怀旧
侠肝义胆老一辈,缩头缩脚新一代,可是杀手这种事真的都是做正确的事吗?未觉谢贤表演多佳,但倒是冯宝宝依然让人眼前亮,可惜金像奖提名反过来了
喜剧中包藏老无所依的悲伤,但剧情却依靠拯救怀孕少女和新生儿来丰富老年生活,委实有些拉垮英雄迟暮的档次。最后,我爱林雪哈哈!
《杀出个黄昏》——都说老人要服老,却又不服老,如何在老无所依的暮年生活里杀出一条血路?如何回避在老人院里尿床的那些日子?首先身体要好,手脚得利索,心不时还能燃起来。三个故事,四哥修为最高,其次是林雪,再次是凤姐,因为她牵扯多,放不下。
港片杀不出黄昏啊。
两星半,结尾整个垮掉
關注弱勢羣體,謝四昇lel做影帝,難道不值得至少加兩星?37年同05年,真係一個鴻溝~督泡泡一幕,相當窩心。就算劇情有瑕疵,仍不失爲年度經典之作,力薦!
BJIFF 有生之年竟然还能在大荧幕看四哥的男主戏,怎能不泪流满面,把孙女线全删了我愿意给五星。谢贤+冯宝宝+林雪的阵容太顶了,三个老人的生活困境浮于表面,有点可惜。今年的北影节之旅以这部结束,心满意足。
#HKIFF轻松快乐的喜剧。设定有点像《这个杀手不太冷》,但是老少的故事真是看不腻。港式幽默满分。
故事悬浮
点子起的挺好的,后面部分剧本是监制写的吧?东莞仔还是好好演戏吧,选导演的眼光也不太行
各种社会议题却是建立在失真的故事上,显得十分割裂,最后只能主创们自我感动,观众却难以入戏,尴尬出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