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而不失典雅配乐非常美妙,每一个拍子都直击我的内心,像是让我和旋律一起奔跑。
情节平淡而美好,不过分夸大,不适量缩小,正像是我们每天的日常。
你用你的日常,却换来的我的一切,我用我的余生,换你一生无憾。
在这短短的两小时,我的内心与灵魂碰撞,身体与你相遇。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用一生的回忆来纪念你,只要我还在这个世上。
就不会有人忘了你。
影片相较于小说,并没有详细地描写芬奇的双相情绪障碍。
对于一个普通的观众来说,芬奇的疾病留下的印象是:“便签”、“屏息”、“失踪”、“自杀”。
正如许多网友的评论所说,“不太明白芬奇为什么搞失踪”;也恰如片中女主在芬奇屋子里说的那句:“I don't get it.” 但是,对于同样被心理疾病困扰的我来说,这部影片完全激起了我的共鸣。
路人眼中的怪胎、亲密的人想去帮助却无从下手、通过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来试图控制自己(芬奇是用了便签和闭气,我自己也尝试过闭气,但我主要依赖另一种方法),这些都是真真实实发生在我身上的。
也许有人认为芬奇因为没有被人理解而自杀是Bad Ending,但其实独自死去后有人纪念对于我们这种患者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心理健康的人可能无法想象,但是我能身临其境的明白,芬奇将女主赶出屋子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奈,之后又是多么的自我厌恶,最终走向死亡。
对于那些有心想帮助心理疾病患者的善良的人们,我给一些建议:不要试图强行走进患者的内心,不要试图理解患者的想法。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陪伴、信任、耐心是最好的解药;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及时住院接受科学的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祝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身心!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的结局还挺出乎我的意料的,男主拯救了女主却没能拯救自己…如果按常规的剧情套路,男女主互相拯救应该是故事的结局,但这样的话也未免落入俗套了。
生活本就是不完美的。
电影的整体节奏比较舒缓,中间男女主的爱情画面还是比较温暖和谐,男主用他的耐心和关心帮助女主走出了阴暗,也顺便俘获了她的芳心。
本以为电影到这就差不多结束了,但男主却逃不过多年的心魔…女主没能帮助男主,原因是男主拒绝女主的帮助,选择了一个人承受,却承受不住… 也许这一点也是导演想告诉我们的,有些时候还是不要逞强,可以适当的向别人敞开心扉,不要自负得以为这没用,也许会有用呢~ 这部电影是拍给有心理障碍的人的,但更是拍给我们所有人的。
我们很多人都有心理障碍,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
我想说的是,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要去包容自己、接纳自己,而不是厌恶质疑自己,我们都是平凡人,总会有不完美的地方,别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所有明亮的地方 (2020)7.22020 / 美国 / 剧情 爱情 / 布雷特·海利 / 艾丽·范宁 贾斯蒂斯·史密斯
真实而细腻,那些敏感的无奈恐惧,强大背后的虚弱,开朗背后的敏感,甚至超过我自己对自己的了解,时时都有泪水处处皆有共鸣,这没有对病患的真实了解,是无法描述出这样的准确状态的。
庆幸走出来了的自己,虽然永不痊愈,但我有感受到天是蓝的、空气中有花香、鸟叫声在回荡的那一天,生命就有意义,拥抱死亡,无畏西东
就简单的写一下吧,毕竟很久没看到这种类型的好电影。
闲来无事找来找去最后还是选择了这部。
两个少年之间简单而又朴素唯美的画面给这部电影带来了极大的少年感,同时电影中从他开始对她关心,对她一步步做的改变,他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救赎了她可他却没入大河。
少年时期谁没点心理问题,在成长过程中这问题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不敢倾诉,害怕没有人理解,只能让自己越来越乱 甚至无法认清自己,也许这样痛苦的过程很难摆脱,但还是要相信光明会有的,期盼你早日遇见给你带了光明的那个人。
个人感觉不错,画面唯美清新,具有少年感。
或者很多人觉得男主很怪异,行为怪异,敏感,一点点小事就去死,那是因为你们有比较幸福的童年。
但当自己看这个电影的时候,仿佛就是在照镜子一样,感受太深... 有些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些人却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就是形容那些无时无刻活在原生家庭阴影下的人,即使父母离开了,心理的创伤仍然持续,无法愈合,那种痛苦是没有办法形容的,思维方式会被扭曲,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被扭曲,待人接物也是非常扭曲,如果不知道自己行为怪异的原因,不去刻意改变,甚至这种性格会传到下一代,就跟男主一样,到死之前,只知道自己什么事情都会搞砸,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控制情绪和思考,只想躲到没有人的地方,所以他觉得,只有离开这个世界才是不会搞砸的唯一方法。
是的,就是这么偏激,这么敏感,这么脆弱...但偏偏这类人,都很喜欢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想别人像自己一样痛苦,同时也希望别人能给他温暖,哪怕一点点也好。
所以男主在开头就把女主救下,因为爱的缺失,他更希望帮到别人,因为这样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希望别人也能给自己一点爱,是的,就是这么悲哀。
电影最后,女主明白到男主给自己的力量,但电影就是电影,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女生遇到这样的人,最终都只会离弃,因为她无法明白和理解到这类人的痛苦,因为没有经历过.....
影片根据詹妮弗·尼文2015年畅销小说改编,故事讲述维奥莱特·马基(范宁饰)和西奥多·芬奇(史密斯饰)这两个高中生和精神疾病不断作斗争,他们相遇并发现各自内心的世界。
影片根据詹妮弗·尼文2015年畅销小说改编,故事讲述维奥莱特·马基(范宁饰)和西奥多·芬奇(史密斯饰)这两个高中生和精神疾病不断作斗争,他们相遇并发现各自内心的世界。
影片根据詹妮弗·尼文2015年畅销小说改编,故事讲述维奥莱特·马基(范宁饰)和西奥多·芬奇(史密斯饰)这两个高中生和精神疾病不断作斗争,他们相遇并发现各自内心的世界。
Moment and moment, TF reminds me a friend of mine. One that occasionally lost in some dark thoughts, one that will disappear for a while from social group, one that need personal time to find himself and retain control...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is mentality, I will step back to protect myself that somehow I am afraid that I cannot go through the lost of a friend...Before die I want to...be brave
这世界上最温暖的应该就是陪伴吧,Finch其实并不算孤独,他有始终在他身边的好朋友,有爱他的姐姐,他也遇见了Violet,他所见过的最耀眼的女孩子,他觉得Violet不该如此沉沦在无尽的悲伤中,所以他尽全力帮助Violet找回了自己,可他仍旧选择了离开,因为他还是孤独的,幼时父亲给他带来的阴影始终没法消除,他始终没有办法完全理解父亲的行为以至于让他的情绪不断徘徊,因此他时不时的消失想要“Stay awake”,但最后他还是沉入湖底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虽然Finch没能成为自己的光,可他让Violet明白了“But now, it's my turn to be that bright place.”,或许,这就够了。
P1本来看到预告前半部分的剧情我觉得挺老套的;从那块:your turn的石头开始出现转折,这部电影和之前那种男女主谁救了谁之后如童话般美好的幸福生活下去不同,F全面周到地帮助V,让她能够继续前进,即使他不在她身边;后来,果然,F消失了,V站在他们邂逅的桥上给F留语音消息,她呜咽着求F回到她的身边……预告后面就没了,然后我就想看这部电影了。
P2F面对消沉的V,他尽力去帮助她,可是医者不自医。
就像另一个评论里写的,有的人是留不住的。
V在F离开后对朋友Amanda说如果她不在了,自己会很想念她的,Amanda强忍着情绪对她笑了笑,我想,就算V这句话可以让Amanda离世的时间更远一点,可是Amanda的痛苦根源没有消除,她终究是不能被留住的。
范宁居然是山姆里面的女孩,太太太喜欢她甜甜的笑容了,演技也张弛有度。只是男主的逻辑线感觉不太清晰,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但是到最后结局太突然,感觉人物不太饱满,仅救助了一个因为没有走出死亡阴影的女孩,自己留在了黑暗中,最后女主释怀的也有点快…总的来说很喜欢故事基调,轻松的,没有太悲伤的,唯一的缺憾就是逻辑不太清晰,人物性格不太饱满。
黑白配接受不了,三分钟快进看完
6分
我教会了别人所有我不会的东西,然后走进了无尽头的痛苦
自我高潮的疼痛爱情给老子爬!
三星半,最后看哭了。什么叫戏剧张力,情感一直压抑直到最后范宁的一段独白情绪达到最高潮直接哭了,这就是戏剧张力。最后男主角死了我还蛮意外的,哎,爱不是万能的,情绪病只能自救。
I thought the book was alright, but this adaptation is a real flop.
还可以,文艺青春片,最后我还是看哭了,因为我就是那种有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处在悲伤当中,我自己却无法自拔。
哎,他怎么把男孩给写死了呢,我好伤心。我也没弄懂男孩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一直在等一个专有名词
两个与社会有点格格不入的年轻人,一个被认为是自闭症患者,一个被称为怪胎,一个走不出车祸丧姐的悲痛,一个摆脱不了被父家暴的暗黑,他们的相遇是小心翼翼的触碰,却又拼命想要治愈对方。男主角真的是撩得一手好妹,带她去看印第安纳州奇观,却在最高海拔点玩起了干瞪眼游戏。玩的就是心跳!在“死前寄望”的涂鸦圣地,留下见证彼此的话语,带她体验简易版过山车,在风中感受心跳加速的快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温暖。可是这个有着间歇性抑郁症的男孩只要一触碰到他的雷区,就会如蜗牛般迅速躲进自己的保护壳里,逼急的时候他会“六亲不认”甚至有自毁倾向,人不能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只有自己放下心结,去找到自己情绪的宣泄口,如果你自己不想活,没有人能够救你。纵然你已经遍体鳞伤,也愿为我发出仅存的光芒,只是很可惜,我没能成为你的光亮……
男主应该是bipolar患者吧?电影拍的是真难看,东一锤子西一榔头的
相比罗南,我还是喜欢范宁
这都是什么鬼结局 虽然我也没在认真看 但是就觉得结局很屎
可看可不看...
#Netflix#還是會被學生時代的戀愛所感染,這種不顧一切的在一起和分開都挺懷念的。范寧小天使笑起來真美。
他一直帮助我向前看 我却忽略了他是否迷失了自我 他是否在水底寻到了另一个世界
電影當中最大的亮點應該就是女主角。女主角薇歐拉因為剛失去姊姊的遺憾而封閉著自己,遇到了怪里怪氣的男主角芬奇。男主角芬奇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心理疾病,他在幫薇歐拉一把時卻忘記自己也需要被幫忙,這導致後面幫忙者與被幫忙者交換,薇歐拉要拉芬奇一把,但卻來不及……但故事已經滿足了薇歐拉的角色歴程,安排芬奇的死亡是合理的,但卻不通情理。缺點就是在於劇情事件的安排了,劇情的轉摺點是在男女主角在外頭過夜這里,然而後續的情況就有些失控了。之後併沒有看到太多關於芬奇的轉變,應該說沒有太多解釋在芬奇的心理疾病上面,這點相當的可惜。許多隱喻也都不夠清楚,既沒有達成解釋的功用,意嚮性也明顯不足,導致電影前半段相當不錯,走心又充滿戀愛氛圍,但到後面突然一個大轉摺,這轉摺是好還是不好,就完全見仁見智了。
槽点满满啊,远不如earl的女孩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小范宁演得不错。
又是一部典型的流水线青春影片,内容过于肤浅,107分钟的片长甚至都没把故事讲顺。结尾有点拖沓了,教堂那场戏已经是很棒的一个结尾了,不知为什么还要加一段冗长的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