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蜥蜴的问题黄渤在网上谈到了绿蜥蜴的暗喻,它指代观众或上帝视角。
我们知道冷血动物是在文学层面上是没有【感情】的主体,所以电影中的蜥蜴作为一个旁观者,指代观众也好,指代上帝也好,他并没有真正同情他眼中的世界,也无法对人类产生类似感情的同理心,他以一种不信任的视角对待人类世界。
延生到影像之外,部分观众也以【理智主义】对待电影中的逻辑关系,对主角马进【黄渤】的认知和他所生存的客观空间持怀疑论——譬方说这样一种质疑——马进是疯子,所有人都是他的幻象。
德勒兹说:【困在别人的梦中,你就完了】如今马进不就困在我们的梦中吗,他欲望着我们的欲望,接受我们着对于世界的荒谬和漠然,我们期待着他的生活是【一出好戏】—— 帷幕落下后,他该醒了——穷人是没有好运的。
从这样的指代上来说,一部分观众的确是蜥蜴,的确是冷血动物。
2、水陆两栖车电影里的水陆两栖车看上去就像是宫崎骏动画里走出来的产物,但在现实里,在青岛,这样的【交通工具】的确存在。
日本为了让在2020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能吸引全世界更多的游客,2017年,日本富士急集团也在东京台场运行水陆两用巴士【东京的河马】【TOKYO NO KABA】但这样的两栖车并不具备长途跋涉的渡海能力,只能做短时的怀绕航行,终点即是起点,也就意味着没有【目的地】的概念。
也契合了电影中的群体,既没有统一性,也没有目的性——因为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重返大陆的目标。
角马进也在此期间,徘徊在【留下当王】和【离开做狗】的两栖状态下。
3、暖饮马进私恋美女姗姗【舒淇】,在给所有人买的冷水里,唯独给姗姗留了一瓶暖饮。
但老板张总【于和伟】看到马进手中的暖饮就毫无犹豫得夺取,全然没有想到,姗姗可能正在经历例假而只能喝暖饮。
当然我不能说资本家张总是在剥削员工,毕竟他也因为公司上市而为员工涨薪,但也没有他说得那样——我和员工相亲相爱。
毕竟从马进的经济状况来看,公司的福利并没有为员工带来生活上多大的改善,对于弱女子姗姗,张总也没有多少绅士上的礼让。
4、小王司机虽然王宝强的角色小王司机在这部戏的戏路并没有多大的突破,但总算不再是《泰囧》和《唐人街探案》里那样的【圣愚】形象。
尽管马进对小王司机的评价是脑子不够好使,但细细想想小王其实是聪明的,只是不够聪明而已。
比方说在遇难的第一天,他就神隐私自探了探荒岛的地貌,或许第一天的时候,小王就已经计划自己成王的预谋了。
他的野外生存技能和超出常人的身手体力,加上荒岛封闭的地缘性,这一切都是他成为【独裁者】的基础。
当然他绝不是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裁者,他并没有在他的建制下获得大量的私有资源。
在张总瓜分掉他大半势力的时候,他的身边依然不缺群众。
在没有马进的挑拨之前,也没有擅自动用暴力去对抗张总,在被诬陷为疯子之后,也没有抵抗诽谤,而是默默接受自己的角色。
小王有小王的智慧,但他的智慧有限,就是过于安于现状,安于封闭的建制。
不过在这岛上,谁不是安于封闭的现状呢?
真正意义上,谁又比小王智慧呢?
5、颠倒的世界在张总找到那艘颠倒的废船时,影像为我们展示了颠倒的空间——这似乎契合了电影中马进阶级的逆转。
但事实上,阶级并没有逆转,管理者在电影中依旧是管理者,资本家依旧是资本家。
他们仍然视【劳动】和【劳动者】的行为和形象为卑贱,就像古希腊的城邦,尽管拟建了民主制,但却视【劳动】为耻。
颠倒的世界不过是便于宰制阶级更方便得踩在【天花板】上而已,张总的资本建制的第一桶金不是横来的废船——而是是殖民意识——颠倒原有的意识生态——这是资本主义者天生的拿手好戏,而看似公平的资本建制不过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变奏。
6、扑克牌电影中张总的扑克牌制度就相当于是货币的发行,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章中谈到的——金钱只是一个偶然物,它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反映商品价值的中介,被偶然挑选之物。
所以电影的人很自然就接受了金钱的诞生。
但接受金钱是为了生存吗?
我不能全然说是,小王的建制虽然封闭原始,但从没有偏离过生存的底线。
而是金钱的诞生,创造了【贫穷】的概念。
对于向自然求生的人来说,只有生存的概念,而没有贫穷的概念。
但张总的扑克牌制度,却完美演绎了【商品拜物教】的逻辑生成,催生了【贫富】的意识形态。
7、马进的路线马进依靠革命起义统一张总和小王的势力后,扑克牌制度【资本主义】并没有被废除,尤其这还是在【人人有鱼吃】的环境下。
其实无论是张总的扑克牌制度还是小王的丛林制度,其根本都无法摆脱地缘性的封闭,归根结底都是封闭的制度。
他放弃了建制上绝对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主张,他只保留了政治路线和目标——人人有鱼吃固然很重要,但人不能只吃鱼,离开荒岛更为重要。
虽然他对扑克牌制度嗤之以鼻,他仍保留这样的表象形式,而故意忽略其中的制化因素,因为这样的形式可以确保他在离开荒岛前,人们维持着一种看似文明的民主秩序,而被忽略的建制则可以隐藏掉不必要的阶级斗争。
马进所在意的不是意识形态的分化和普世价值,而是方针和目标。
所以即使在旁人看起来,他所统一的群体看上去就像是穿着病号服的精神病,即使自己曾经也在两栖的意识形态中迷茫过,怀疑过,激进过,甚至伤害过。
但他自己心里最终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自己的目标和终点是什么?
——没有什么比离开荒岛和重返大陆更为重要。
单薄的冲浪鸭行驶在平静海面上。
熟料,天有异象,一行人陷落困局。
原本富足的员工和老板变得一穷二白,生活艰难。
于是,老板投海,被编外的司机救了回来。
不过人们不再吃老板那一套,还真的让雇来的编外人员称了王。
好在新王精通渔猎,体格强健,时局还算稳定;又励精图治,一时间社会重新繁荣。
但民众反感高压统治,社会暗流涌动,旧员工无论贵富均有异志。
纷纷出海求救国之策。
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革命了。
老板对底层员工说,同去!
于是理想主义的底层员工就去了。
这部分进步员工靠外部资源重新阔了起来,贫苦的理想主义者也仿佛看见了光明。
前朝遗老虽有不甘,却只能被迫接受社会的变革,尽量保住自己地位的同时,与新朝和解。
但理想主义者看见攀附权贵的人又走到了阔人身边,老板还是最早的老板,颇有些不太满意,现状还不够理想。
终于,与老板闹掰,被挤兑得食不裹腹。
在命悬一线之时,得到上天眷顾,翻身保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厉兵秣马以待良机。
从海上冲到岸边的漂流桶和鱼,让前朝遗老们仿佛抓到救命稻草,感觉复辟有望了。
不出意外,桶里有毒。
在接下来的内部动乱中,理想主义者们靠着一部成功学,用高明的忽悠走上神坛,受到群众顶礼膜拜。
虽然一直阔的老板表面阔不起来了,也无力东山再起,仍靠着暗中控制经济,过得怡然自得。
人们一起沉浸在美梦里,经过努力,大家过上了像点样的日子。
早期的编外权贵也已经洗心革面,靠着能力成为了焦点人物,享受着光明的新生活。
唯一不足的就是,后山海上总有吓人的声音,亡我之心不死的怪兽。
在一次探险中,进步人士不相信后山有怪兽,一路追寻发现了后山海上发出吓人声音的竟是解救众人的巨轮。
于是不禁回去向众人呐喊,英特纳雄耐尔终于要实现了!
殊不知,尝到了权贵滋味的理想主义者们,为保现状,提前给民众洗脑。
这位先知被打成了鼓吹大船的公知,人人得而奚之。
唯一参破真相的老板,也不敢逆流而上。
打着哈哈,偏安一隅,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理想主义者们也希望走回真正的文明,和之前的带头者们一样,只是不甘重归清贫。
因此也分为两派,无奈选择众人一起离开的温和派大权旁落,只愿自己享受文明世界财富的激进派却一手遮天。
电影真该至此戛然而止,因为后面的情节很难发生。
真的有人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牺牲自我,去唤醒民众吗?
文/桃妖不是妖《一出好戏》豆瓣评分7.2。
《好戏一出》豆瓣评分7.5。
都是高分佳作。
《一出好戏》和《好戏一出》,什么关系?
是直接刷剧,还是先补电影?
我的感受是,电影版《一出好戏》是精华,一部荒诞的人类进化史,隐喻颇多,留白更多。
而剧版《好戏一出》是送给细节攻、考据派深度解读电影的福利。
先从电影来过,再抽出充足的时间,一口气刷完剧版,扩充细节,那感觉,真爽!
处女座导演黄渤的处女作,真可谓是精工细作,精细打磨,表达欲深邃、热切而浓烈,一部电影大约不过瘾。
毕竟,电影需要控制时长(考虑影院排片、场次等商业因素),还有其他因素的考量,限制颇多。
大荧幕上“春光乍泄”,随后又将原班人马、原来的故事精心排兵布局,把它还原成最初的样子,孙红雷的戏份加上了,山争哥哥的“剁嘴”桥段露出了,完整而流畅的叙事节奏,《好戏一出》堪称完美!
“影剧联动”当属首创,影版先行,IP口碑大热;随后剧版上线,成功的带动了电影的热度。
仅十一期间,电影的热度也再度被成功带动,各指数获得超高热度同时,在全网平台也重新收获大量曝光及关注度。
这一次,所有的人性的表达,都不再受制于篇幅与时长,每个小人物的嘴脸都变得丰满起来,情绪的流转、细节的隐喻、人性的剖析更是渐次打开,逻辑清晰明了,流畅而自然。
一曲荒诞的孤岛求生,演变成了群魔乱舞的狂想曲,人性善恶和天道轮回,就像一个神奇的莫比乌斯环,模糊了善与恶的界限。
而许多在电影里一带而过的细节,都可循着蛛丝马迹在《好戏一出》里找到答案。
比如,导游兼司机,小王。
底层的小人物没见过如何勾心斗角,从来都是朴实而善良的。
而他们一旦得到权利,就开始暴躁膨胀。
可在“人类的进化”之中,权利几度交替,他也学会了油腔滑调,在当权者面前,装傻,就是明哲保身了。
最精彩的那段,莫过于黄渤良心发现,告诉大家有大船。
大家不信,马进问马小兴,小兴说没有。
于是他找王宝强作证,王宝强想都没想就说,没有没有,你做梦吧你……仔细看,老实人小王装起傻来,特别真诚,或许是被电怕了。
但随后,马进独自在海边发呆,王宝强自己跑过来,对着他撒尿使坏。
这恐怕是赤裸裸的报复吧!
细思极恐,人性的层次,太难捉摸了!
还有,舒淇饰演的姗姗。
是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啊虽然最后黄渤抱得美人归,一片孤岛上,其他人都走了,只有姗姗留下来。
马进和姗姗,好似神仙眷侣一般的美好。
但,美好的背后,却也藏着不为人知的明争暗斗。
张总、姗姗和马进,男人的占有欲交织着女人的虚荣心。
在故事里,唯有孤独的世界里,那一点纯真的爱情最打动人。
可故事之外呢,物欲纵流的都市生活里,姗姗未必就看得见马进的可爱,也未必看得清自己的真心。
好戏一出。
一出好戏。
太多的隐喻和细节,给人剖开层层叠叠的人心变故。
人与猴子最大的不同,便是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善恶与悲欢,宛转蛾眉,又尽在一念之间。
【好戏一出,一出好戏的完整网剧版】谁说电影一定比剧成功,我感觉这部是剧大过电影,完整版比电影版多出了136分钟,细节决定成败,更细致的描述黄渤是如何成功的,真演技和真笑点在这六集里演的淋漓尽致,王迅把势利眼小人演的真像,就像本色出演,完整版填补了你在看电影时的各种疑问,这就是一个老油条深知观众要什么想什么,不是自己的就不要强求,也不要被仇恨和欲望蒙蔽了双眼与内心,金钱这东西,或许在整个世界都用不着的时候,人们才会变得更加朴素吧,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一个梦,梦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梦,它是假的,因为,相信,所以相信,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不可相信了,有太多的东西都是假的。
哪怕就连爱,也是如此。
不过,这也不会阻止你去爱,去受伤,然后再接着爱,再受伤,哪怕是自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也不要放弃那份希望。
因为,凡事皆没有绝对
我给一星是因为我一般看电影不是满分就是一分。
毕竟我不是专业影评人参考各种数据条件什么的!
我只是觉得好看或者不好看!
剧中演员演技都很好,可是剧情太强行戏剧化,比如马进说全都是假的假的,太浮夸了吧!
好好的一个人强行装成神经病一样来制造加深误会。
正常的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非要变复杂。
还有就是整部剧基本上相对符合现实!
张总也是靠找到断船致富,可你靠天上下鱼。。
比彩票还不靠谱
一脑袋雾水,搜索了好久终于弄明白了,一出好戏就是好戏一出的电影版,就是原电视剧瞎几把剪成了电影,这个算不算是调戏观众啊???
之前电影版出也没报道电视剧版本,应该是变换了一下捞钱手法!
对黄渤粉转路人。
剧版《好戏一出》剪辑进绝大部分电影版没有的剧情,镜头间衔接更加流畅,剧情几乎每个细节都有顾及并展开,从而让观剧逻辑更加清晰,观众代入感变强了。
不少网友表示,剧版《好戏一出》“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片中“天降鱼群”场景,马进和小兴狠狠体验了一把“天上掉馅饼”的滋味,两人抓起一条条生鲜活鱼狼吞虎咽,生动映衬出二人强烈饥饿感。
而此画面在影片中是没有剪辑进来的。
另外,孙红雷出镜也是《好戏一出》带给观众的巨大惊喜。
影版结尾彩蛋并未透露徐峥打电话的对象,剧版《好戏一出》揭开了庐山真面目:孙红雷。
孙红雷惊喜亮相为剧情陡增亮色,原来导演黄渤还“留了一手”悬念,不愧为压轴重头戏,孙红雷为剧版带来了够猛的笑料和够足的看点。
黄渤与舒淇之间的感情线也有大段叙述和演绎,一场三十人荒岛冒险记在笑泪狂飙中得到完美呈现。
1、小王,打群架过后 吃方便面时 每个演员的回忆与悲痛的哭泣 尤其是宝强那一段 非常动人 让人感觉他内心无奈—他本来也不是有很大本事的人 不过是比别人多了一些基本的野外训练 一开始大家都把他当王 他也飘了 但其实越后来越觉得责任太大 没能让跟随他的人过上好日子 自己也变得暴力不堪 其实真正的小王其实也是个没啥出息的善良人而已。
这段让我感觉宝强的形象饱满了很多 还有一段 是宝强打马进之前 其实马进捣乱了很多次 小王也忍让过 说明他其实本身并不是那么大胆暴力的人 这里有一段过渡 让小王的转变没有那么突兀2、老潘 老潘的戏的确删了好多啊……哈哈哈 渤哥够狠 不过的确就算是一闪而过的镜头 迅哥也能吸人眼球 我记得一段很混乱的戏 镜头晃着很多人 就讯哥穿这个大裤衩 大白腿 一下就看到了 老潘这个角色丰富了很多 特别是马进被打的那段 从懦弱到毫无尊严的乞求到发狠的暴力讨张总欢心最后回归被马进反攻时的胆小……真的一气呵成,果然是老戏骨3、小兴 小兴是个特别悲情的人物 剧版里多了3个细节 一个是小兴跟马进出逃后没东西吃 小兴去求鱼被打 不知道求的是张总还是小王 单看后面他们又去找张总 那应该是小王他们打的 但他还是讨了鱼回来 先给哥吃 自己拿铁棍去拼命 这里的无力感体现的很动人 第二个细节是马进筹谋时对小兴说了一些虚无缥缈的话 小兴从懵懂 到转过身去的恍然大悟 之后的沉思和笑容 很流畅 人物性格转变开始 第三是小兴勒索张总之前 马进回去船舱 两个女的走出去 跟马进说“原来你是这样” 估计是小兴早已经利用马进的名号勒索了不少东西 还有马进最后烧船 跟小兴说的“我爱你”让他从面目可憎变会柔软可怜 这生活中 应该没人爱过他吧 跟马进划船出去问想见谁 他说奶奶 估计被爸爸打的时候也只有奶奶会护一下吧 可怜孩子总的来说 剧场版的确逻辑情节都顺畅许多 人物也丰富很多 但故事框架和核心没太大变化 可惜的是 咱们帅雷雷的故事没有后续 可惜可惜
为什么一定要塑造圣男圣女呢?
剧中的王,张总,四眼男每个人都有缺点,但让人感觉特别真实,这就是活生生的人,啊,包括到后面的小兴黑化,那也是有合理剧情承接,前面受了那么多欺负后面有想法怎么了?
唯独珊珊和马进,马进让珊珊一起走,怎么不走,如果全程马进都逆袭不了,珊珊最后还会跟他表白吗?
马进开始中了六千万,贪心的想独自占有,出海时并没有告诉弟弟,只是想拉个免费劳动力吧。
所以说两个这么现实的人最后还都成圣人了,此剧最大败笔。
今年8月档影市赢家,当属《一出好戏》无疑。
它划出一道漂亮的低开高走上升线,不但票房压粉丝情怀作《爱情公寓》和好莱坞大片《巨齿鲨》,还被媒体誉为“接档《药神》之后的又一国产佳作”。
初次转型导演的影帝黄渤借商业喜剧的壳,显然有着想表达更深远道德思索的野心;可惜的是,囿于电影片长有太多精彩的角色和剧情无法呈现于大家面前。
记得映后有观众问黄渤:“听说孙红雷也演了,没看到啊。
”黄渤一脸招牌式神秘坏笑:“过段时间我会出个特别惊喜,到时候你们就能看到更完整的首版故事。
”一个多月后,他的承诺兑现——《一出好戏》网剧版《好戏一出》在爱奇艺全集播出。
结构上,《一出好戏》被分为六集播出:《结束与开始》、《训猴的人》、《熟悉的味道》、《灯光与他的影子》《旧故事新故事》和《融化的冰淇淋》。
相较于电影,它大胆地从“陨石事件”新闻播报直接切入黄渤一行人被困荒岛,再倒叙回事发之前事件。
这一处理直接把第一个小高潮拎出水面,既避免了看过电影的观众对相同叙事结构产生疲累感,又间接“暗示”没接受过相关信息的人突发事件与天灾有关。
孙红雷把财源滚滚的“滚”字送给黄渤二人接下来友情出演土豪的孙红雷上线,他与黄渤一番对话“笑里藏刀”,比影版更扎实化了黄渤饰演的废材马进一角。
黄渤带表弟张艺兴刚还完孙红雷10万块钱,就开口要再借20万开发据说潜力极大的项目,被识破直接轰出了大门;转头切入电影彩蛋里放出的黄渤与张艺兴幻想着中巨额彩票后,二人如何挥霍的场景。
一个始终不得志却又渴望靠小聪明发家致富的小人物于这两幕戏呼之欲出,恰好扣合其后舒淇对他的判语:“把彩票当理想,借钱当事业,吹牛当表达” ,是彻头彻尾的loser。
除了黄渤,戏份被大幅删减的王宝强(饰司机小王)和王迅(饰老潘)角色也有了更立体丰满的展现。
王宝强信奉的是猴群社会管理方式第二集《训猴的人》用更多细节描摹出原本略带傻气的王宝强,是如何在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中利用简单粗暴的棍棒原理,一步步黑化并攀升到一呼百应的王者地位。
杨凯迪(饰露西)第一次装病借机挑逗王宝强,被不解风情的他碰了一鼻子灰:王宝强有些慌乱地避开她蹭过来的丰乳肥臀,让她做50个俯卧撑强身健体。
直到撞见杨凯迪因误会而狂揩油王迅油,才后知后觉开了窍,遂有了电影里“坐最软的熊毛毯,睡最骚的妞”一幕。
而第三集《熟悉的味道》里,则对马屁精王迅发出冷冷的嘲笑声。
“弃暗投明”过来的王迅,看见于和伟(饰张总)正听两个女下属唱歌。
如同他第一次将杨凯迪献宝王宝强一般,他又忙不迭指出“子云跳舞也可好了,跳的印度舞风情万种”。
为了向于和伟表示诚意,他干脆来了招釜底抽薪,把王宝强一行人吃饭的家伙给砸了。
然而此举并未换来于和伟肯定,他对已自断退路的王迅下了逐客令;吓得王迅立马跪下磕头认错,自扇耳光不说,还充当鹰犬帮着狂揍过来要鱼的黄渤哥俩。
篇幅更完整、角色更鲜活的网剧版,因有着更大空间发挥,在叙事逻辑上也更为清晰。
比如黄渤苦尽甘来逆转一段作为全片高潮,即便有从有能者居的原始社会→聪明者上位的资本主义社会→用幸福感洗脑造梦的乌托邦社会的三段式人类社会进化史隐喻为底,仍无法解释清楚为何众人就突然集体决心离开荒岛。
《好戏一出》里紧承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天上下鱼雨的视觉奇观,是另一幕魔幻色彩的画面:一头巨鲸尸体搁浅在海滩上,在其身后飘来大群死鱼,紧随而来的还有大量泄漏的毒气罐。
这批中毒而亡的鱼根本不能食用,也意味着方圆几里内被污染的海域在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有鱼可捕捞。
它彻底绝了大家想靠自给自足的捕猎方式渡此余生的念头,给黄渤创造了乘虚而入的最佳时机。
剧版结尾多加了几幕黄渤和舒淇的虐狗镜头或许,黄渤已暗悄悄将自己的想法透过这六集小标题传达出来。
《融化的冰淇淋》作为终章题旨,明面上幻灭张艺兴之语“以前咱们就算是一坨屎,冻上了,只要没有人咬破,那tm就是冰淇淋!
”我却还想起王菲一首经典歌曲里的唱词:“第一口蛋糕的滋味,第一件玩具带来的安慰,太阳下山太阳下山冰淇淋流泪……”这首歌名叫《催眠》,说到底,黄渤等人用上帝视角“点醒”芸芸众生,其实不正是最盛大最荒诞的一场催眠吗?
而身陷其中自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哥俩,谁说又不是身陷催眠迷网中不能自拔呢?
这个十一,避开人山人海的喧嚣,在爱奇艺刷剧版《好戏一出》,陪剧中角色一起笑过,哭过,怕过,爱过,再度沉溺于这场“重度狂想荒岛轻喜剧”的美好。
好戏一出作为黄渤的导演处女作,本是被我列入必看之电影里的。
后来风评不利,加上确实没空也就没有看。
好戏一出作为一出好戏的电视剧加长版,故事讲得比较完整,角色也丰满了,也确实抓住了我。
故事设定在随着陨石坠落,正出海旅游的一家公司流落荒岛,他们三十人分别在小王、张总还有马进的带领下度过了象征人类社会演进的采集狩猎时代、资本主义时代以及类共产主义时代。
小王的集权蜕化,张总的资本规范,马进的共产公社,小兴的成熟黑化,马进和姗姗的爱情都算是亮点呢。
一点儿不能浪费
虽然已经看了电影版,但这个剧看完还是有不同的感受
一个半小时的话 可以一看 看完是给个赞还是给个屎,但是你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讲这么一个玩意,就是一坨屎或者一个看上去好吃的屎罢了。
这不就是一出好戏的网剧版吗?那跟电影评分一样连点评都不用变了!
把导演剪辑版做成迷你剧并非一出好戏的专利,甚至都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当初从海底处击的导剪版就以剧集的形式在电视上播出过。好戏一出这部剧相比一出好戏,叙事顺序做了些许调整,增添了大量配角戏份和支线剧情,情绪的渲染也更丰富,尤其增补了不少铺垫与伏笔情节,电影版中一些语焉不详和突兀生硬的地方都基本上有据可循了,甚至我们能发现一些本来是几件事的情节被合并成了一件事,无怪乎会觉得电影版有些跳跃。
等于把电影又看了一遍,倒是没什么悬念了。这故事要是还能讲点就比较适合拍剧了。
隐约记得我在电影院看过…
喜欢黄渤老师的剧,好多我比较喜欢的演员,很棒的作品,也很喜欢于和伟张艺兴,剧情也不错,演员很棒
补
学到了……
感觉一般,有点乱,张艺兴演戏感觉有点偏软绵了,如果真的走双栖路线,还得磨炼下。剧情方面看得出想要以小窥大,但是我觉得还是做得不够细节
……虽然是解决了电影版剪辑里面的一些问题,但残酷度还是昙花一现(好歹有了点);看到了友人说的成人世界面,但趣味性基本还是没有……第一集结尾教授神总结以为是每集都这么玩,结果没有,有点失望……不喜欢影版的人就不用看了,比如我,真觉得过于冗长了……
应该是导演之前自己剪的,然后要上映再次阉割。这个比起电影,做了更多补充。电影节奏加快,而且风格偏诡谲,剧版比起来还是少了点荒诞寓言式的感觉。当然,当作喜剧来看还是有点失望的。加一星鼓励一下导演黄渤。
berger还不如一开始就拍迷你剧呢,这个在国产电视剧里,所有方面都是顶级水平了。
额,电影还能剪成剧
比电影要好许多
吃相难看。很坏的先例。一坨屎即使冻成(吹成)冰淇淋的模样,内里还是一坨屎。
一出闹剧
没看电影版,这片对于我来说除了瞎闹腾实在没多大意思。。。
比电影版自然一些,但优点还是那些优点,缺点也还是那些缺点。片尾曲是完整版的《当每颗星星》,这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