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第12集了,现在对于这个剧的评价就跟网友弹幕里说的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第一次看到一部剧,里面几乎每一个人物都非常的不讨喜也是挺牛的。
严前辈都十几年了,不管不顾家庭,让老婆一个人又工作又照顾孩子,孩子还身体不好;主任的老公自私自利,说是要准备考试,其实在家睡大觉,主任一个人又要工作又要照顾两个小孩,还得受婆婆的气;女主有个控制欲极强的妈,完全不在乎女儿的想法,满脑子只想着赶紧结婚;男主有个赌徒爸,还是块牛皮癣,粘上了就再也躲不掉;男主本人不婚主义也不提前说清楚,还非常没有责任和担当,明明是自己不婚主义不提前说,搞得好像女主亏欠他他被迫无奈一样,还有明明是自己因为赌徒爸的事情自卑,整得好像女主对他不够坦诚一样;男二是个出轨渣男,但是编剧给他加了很多笑点,出轨男也能被洗白了…写不下了下次说 接着说,本来觉得气象厅这个题材很新鲜很特别的,结果编剧也是太刻意了吧,为了迎合每一集的气象主题,把情节故意往那方向去靠拢,结果就变成了现在这样,本末倒置,从第五、六集开始,基本就没什么大的进展了。
真的怀疑编剧是不是换人了,前四集确实很精彩,干净利落。
第十一、十二集连男主受伤的情节都安排上了,还各种倒叙、插叙,能看出有很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了,可惜还是很莫名其妙,根本原因还是男女主人设太不讨喜了,又还有这么多烦人的配角。
不过倒也符合了它的全名:社内恋爱残酷史。
现在就是很希望女主赶紧去搞事业吧,当科长以后各种状况层出不穷,怀疑不会降职吗?
女主和男主真的按照现在这样各自的性格、家庭状况走下去的话,感觉女主会补主任的后尘。
4.4更新:还是看完全部16集了!
男主真的有点子问题,要在一起的是他,要分手的也是他,分手又在办公室说我还喜欢你的也是他,女主因为他爸安慰他又马上摆脸色,女主公开分手的事,他又不开心了。
这一对真是我看剧这么多年以来,第一对真心、彻彻底底觉得男主和女主真的完全不合适,在一起就是各种别扭,没有一件顺心、愉快的事情。
女主和男二之间也是莫名其妙,女主绝对活佛转世,面对在一起10年最后出轨劈腿的前男友还能如此真诚。
男二就是一个出轨渣男,前期连工作的内容都要女主来帮忙,买个电视机还要骗女主钱,出轨之后都能美化成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准好爸爸了,真是神奇呢。
对待女二怀孕也是,虽然我们现在没钱,而且你要经历怀孕、生产、育儿的痛苦,甚至还提出让女二请育儿假因此耽误工作发展,但是我想当爸爸了,所以你生吧。
编剧纯粹的自我意识过剩,传递出的思想就是:虽然婚后会经历丧偶式育儿(香唻),养孩子还要养老公(主任),老公欠债自杀(女主妈妈),马上要结婚结果未婚夫出轨(女主),男朋友爸爸是个赌徒(女主)等等这么多麻烦,但是生活还是甜甜的,你还是要承受哦!
男主和他爸临了突然上演父子情深了,可以说是强行给他爸洗白了吧,之前坏成那样,现在突然醒悟了……编剧你想什么呢,活在幻想里吗?
主任的老公也突然醒悟过来了……前面那么多讲述这人有多恶劣的,现在突然醒悟过来,不加多点笔墨解释一下为什么编剧你自己觉得合理吗?
编剧真的安排的节奏不合理,你要展现人性的多面性可以前面8集、10集抑,后几集扬。
现在是前面15集都只能感觉他是个彻彻底底的坏人,最后一集了突然说:啊!
他变好了!!!
总结,我觉得这剧可以拍40集,反正都是家长里短、你拉我扯的事情,可以留足足够的时间讲清楚每个人物人设的转变,刚好还能给习惯看快节奏剧的人避雷了。
剧情虽然没有那么上头(我断断续续花了一个多月才看完),但我还挺喜欢这部剧的叙事角度的:以气象厅为背景,借天气来隐喻爱情,还挺新颖特别的。
每一集的题目都和气象有关,也都暗含深意。
第一集的题目是「信号」:预测天气需要依靠各种信号指标,有时信号不够强烈,本以为不会有什么大碍,但被忽视的信号可能会造成预想不到的后果。
人与人之间也是: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空穴来风,只不过是置身其中当局者迷,忽视了各种微妙的信号。
但事后把种种信号放到一起来看,其实事实再明显不过。
第二集的题目是「体感温度」:同样的气温,但由于受到风的影响,感受到的温度可能会天差地别。
人与人之间也是:同样的环境,但由于受到各种事情的影响,感受到的气氛可能会大相径庭。
第三集的题目是「换季期」:换季期总是充满不确定性,忽冷忽热,乍暖还寒。
有时觉得已经进入了新的季节,有时又觉得上一个季节还没完全过去。
有时会不舍得结束上一个季节,有时又会期待下一个季节的来临。
但可以确定的是,下一个季节终会到来。
人与人之间也是:当结束一段感情时,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心情也错综复杂。
有时会留恋上一段感情,有时又会期待下一段感情的到来。
但可以确定的是,生活还是会继续。
你也可能会在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时候,迎来新的恋情。
第四集的题目是「能见度」:人眼太容易受外在因素影响,看到的常常是被遮蔽、变狭隘、被扭曲的表象。
因此,气象学者需要依赖仪器进行能见度观测。
人与人之间也是:会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进行伪装,看到的可能并不是真相。
要想了解尽可能真实的对方,最好的办法就是彼此靠近。
第五集的题目是「局部暴雨」:冷空气突然遇到热空气,会造成大气不稳定,出现局部暴雨等异常天气。
人与人之间也是:性格不同、经历不同的两个人相遇,原本平静的生活可能会产生波动。
第六集的题目是「热岛效应」:沉积的热气无法散去会导致热岛效应,短时间内会持续高温。
人与人之间也是:沉积的伤口无法愈合也会导致不断的痛苦,短时间内会持续敏感。
第七集的题目是「臭氧预警」:平流层的臭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但若大气中的臭氧量增加的话,则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人与人之间也是:有一定距离的时候觉得很美好,可一旦彼此靠近,失望的事也会越多,给对方的伤害也会更深更痛。
但比臭氧更复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最佳距离无法被很好地计算出来。
第八集的题目是「不开心指数」: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高温+高湿度会让人变得格外烦躁,会没有理由地找茬。
第九集的题目是「干涸的雨季」:大自然有一般的规律,就像春天到了花会开,入夏之后梅雨会到来。
但伴随着气候变化,天气也会出现反常的现象,比如原本的雨季却持续干旱。
人与人之间也是:本以为恋爱到了一定的阶段,自然就会结婚。
但难免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阻碍了原本理所当然的进程。
第十集的题目是「热带夜」:高温会让中枢神经系统变得兴奋,因此夏夜总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十一集的题目是「1度」:人的体温降低 1 度,身体的免疫力大概会下降百分之三十。
我们对外界环境会变得更敏感,更容易生病。
人与人之间也是:一句话、一个表情,都可能会在一瞬间让彼此心寒,对对方的一丁点举动都会变得格外敏感,自己也会变得更加脆弱。
第十二集的题目是「变异地区」:当热空气形成的台风行经韩国,遇上冷空气,其性质会发生改变。
人与人之间也是:不知到了什么节点,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
第十三集的题目是「脚本1、2、3」:预测天气会有很多个脚本,有时准,有时不准。
生活也是,不可能什么都如你所愿。
重要的是,不管是否符合预期,生活还是要继续。
第十四集的题目是「移动性高气压」:在移动性高气压的影响下,天气晴朗,秋高气爽。
不过,有好天气的时候,生活并不一定如意。
第十五集的题目是「系集」:系集预报是指改变预报模型的初始输入值,并提供多种预测结果。
人与人之间也是:可能会改变之前的决定,出现其他不同的可能性。
第十六集大结局的题目是「明天的正答」。
女主妈妈作为过来人,对此的答案是:别光想着预测明天的正确答案,而应该珍惜今天。
最后是 happy ending。
虽然有很多人吐槽这部剧的结局,觉得是强行洗白了出轨的男二、当小三的女二、没承担过养育责任的男主的爸爸。
但我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没有人是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有好的坏的一面,都会犯错,也会成长。
我也挺喜欢男女主和前任之间的关系:毕竟曾经在一起那么久,对方身上肯定有自己欣赏的地方。
虽然有伤害或是被伤害过,但时间会抚平一切,最终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聊聊天,也衷心地祝福彼此。
总之,我还挺喜欢这部剧的。
看完这部剧之后,最大的感受是,人要跨界的去了解更多东西,因为会发现很多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也让我懂得,其实很多事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这部剧从气象厅开始,每个小角度,都能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状态,看的时候大呼有趣,当然有些情节也不好。
第一章名为信号,天气的预测是需要信号的,有时候可能信号不强烈,觉得没有问题,但是可能造成不可忽视的结果,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环境可能出现了很多信号,本觉得没什么,但是久而久之却造成了巨大的问题,就像职场,如果一直在工作中不思考,不得领导看重,可能某一天就领了大礼包。
第二集是讲体感温度,同样的气温,由于风的影响,每个人感受到的温度可能天差地别,我们生活也是可能同样的环境或某一变量,但是受到一个不同的影响,每个人的感受就会大相径庭,就像我们都进了同样行业的大公司,但遇上的领导可能决定了整个工作的幸福程度。
第三集讲的是换季期,换季的时候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是没有统一的标准,该穿厚的衣服还是该穿薄的衣服,吃热的东西还是喝冷的东西,总是会犹豫不决,所以当下这个无法描述的心情,究竟是对前一个季节的不舍,还是对下一个季节的心动,但虽然有过混乱,非常确定的是下一个季节仍然会到来。
人与人之间也是,当结束了一个环境比如离职,就犹如换季,行为变得犹豫不定,心情也会错综复杂,有时会留恋上一份工作,但又会期待下一份工作,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生活会继续,当你选择裸辞,始终就会迎来一个新的工作。
第四集讲的是能见度,人眼容易受外在的因素影响,很容易被干扰,被蒙蔽,看到残缺的或者扭曲过的景象,气象学者需要依赖仪器进行才能见度观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环境也是,很容易被未知的背景或因素影响,常常不能看到真相,如果想要看到,就必须让彼此的距离更近。
第五集讲的是局部暴雨,当冷空气突然遇到热空气,会造成大气不稳定,出现局部暴雨等异常天气。
同样的,两个人不同的经历或者性格,可能会碰撞出巨大的问题,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产生波动。
第六集讲的是热岛效应,久居不散的热气当没有办法疏解,会导致热岛效,短时间内会出现持续高温,人的关系也是,当伤口无法愈合不断沉积,就会让自己短时间内变得非常敏感,像不像工作中曾经受到伤害的人,会害怕出错,害怕如何选择。
第九集是干涸的雨季,人们常常对自然规律深信不疑,春天到了花会开,夏季不会下雪,但事实上环境的负责可能会增加许多变量,随着一些气候变化,天气出现反常,恋爱结婚也是,本以为时间到了会结婚,但可能还是敌不过岁月的考量,出现难以预料的事情,最终将结果导向另一个方向。
这几集的观点表述很让人有代入感,原来气象变化也能适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视角的发现让人惊喜。
这是没有气象厅的一周,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还沉浸在剧终的余韵中。
由于种种原因,我想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不太多;就连女主演朴敏英在采访里面也说“没有一丝留恋地告别了夏景”。
但是我觉得似乎我还不行,《气象厅的人们》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令人失望的作品,不如说是令人遗憾的作品。
那么我想来聊聊编剧善英的功与过。
善英的功劳之一,在于开了个好头。
虽然这次的首播成绩与演员、档期,无对打,恰逢冬奥会期间的开机率有关,但如果不是前四集的剧本引人入胜,也不会有前四集收视持续增长的成绩。
而前四集的成绩对吸引和维持收视人群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后续我会说,为了前四集的反转,善英牺牲了人物的合理性,也给整部剧埋了雷。
功劳之二,是作为女性编剧,能够把女权意识融入到剧情中。
能够意识到婚姻对女性的剥削,以及女性在职场所面临的困境。
但是,因为想要表达的太多,野心太大,以致于短短的一部16集的迷你剧里放了太多支线,挤压了主线。
功劳之三,是敢于描述复杂的角色,就好像男二女二这样一开始出轨的角色,在日日剧里大概被描述成为十恶不赦的坏人;但编剧也给了他们成长的空间和好的结局,这对我来说很了不起。
不过,作者功力不够,两个人写得有点不讨喜,尹博算是凭演技扳回一城。
功劳之四,确实贡献了不少精彩的片段。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八集男女主在小酒馆解除误会的场景,是第15集统筹二组和统筹一组对峙的场面,是第16集夏景向妈妈袒露心事的哭戏,是第4集地下恋爱的反转,还有最后一集老严夫妇的和解。
功劳之五,对于气象厅这个题材的选取,以及把气象和人的生活爱情形象地联系在一起。
作为从未有人涉足的气象厅职场的故事,确实不好写。
作者算是百分之七十完成了这个命题。
至少第一集就指出了,气象厅工作的难度,就在于预测对于国计民生的影响。
过度的预测劳民伤财;不足的预测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尤其数据处于临界值的时候,最难的就是去做一个判断和决定,这也是贯穿整部剧的理念。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剧一开始能得到很多从事气象工作的专业人士的认同。
说完了善英的好,来说说她的不足,在这方面真的有很多想要吐槽的地方。
第一个不足在于男女主爱情线叙事不足。
这个不足,不止在于时间分配上的不足,而是没有令人信服的男女主相爱的脉络。
一开始追求快节奏,安排第四集男女主就成为了恋人。
但是在第一集算命的时候,神婆明明说女主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刚刚结束一段长达十年的社内恋爱,谨慎的女主怎么会如此快的和比自己小七岁的下属再次步入社内恋爱;虽然第四集最后一段反转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收视冲到7.8;但牺牲了人物的合理性。
后续,似乎还没来得及花点时间让夏景和时雨培养感情,就一下子把话题转到了对婚姻的期待和不婚主义之间的矛盾上去了。
如果第5,6集能让夏景和时雨在工作中进一步建立信赖和感情,那么即使后续因为“不婚主义”的原因分手,似乎也说得过去了。
现实生活中的俊男美女,一见钟情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在电视剧中,观众更想看到的是主人公清晰的情感发展历程,才能与他们共情。
更何况,大家往往觉得暧昧时期是最有意思的,一旦确定关系反而变得没有意思。
编剧太快地跳过暧昧,让主角进入恋人模式,接下来写无可写的时候,只能生硬地制造矛盾。
如果说,这矛盾是在工作中,因为“理性派”和“直觉派”的对峙造成的,那或许还有点意思。
但编剧生硬地制造了一个麻烦人物,李时雨好赌的父亲,一旦需要制造男女之间矛盾的时候,就把这个人物调配出来,可以说非常得偷懒和不负责任。
这部剧看到最后,有人会觉得男女主没有CP感,其实不是主演的问题,是编剧的男女主爱情叙事不足,导致他俩的相爱和最后的共同奔赴显得没那么有感染力。
第二个不足在于对男主的设定。
人们往往说,韩剧的下限在女主,上限在男主。
好的男主人设,对于吸引韩剧的目(女)标(性)观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看同期两部剧的男主设定,再看看本剧的男主设定,真的想大呼一声“编剧你真的好敢”。
李时雨一开始是喜欢天气,在天气预报上有天赋,阳光开朗,会关心人的年下男设定。
但是在两人恋爱关系确认后,忽然变成了爱发脾气,忽冷忽热的人设,不仅如此还有一个滥赌的父亲。
最致命的一击是交往不久就抛出的不婚主义。
不婚主义本来也不是问题,但作为勇于追求比自己大七岁的上司的男主来说,在确认关系之前没有坦诚自己的婚恋立场,在成为男女朋友之后轻飘飘说一句“不想结婚不代表我对你不是真心的”,完全没有考虑过女方是否对婚姻有想法,未免太让人下头了。
大家喜欢看姐弟恋,往往是感动于年下男对感情的执着和直进,但这部剧看到后面,都是姐姐在这段感情中无限的包容和温柔,谁能不心累。
第三个不足在于对女主职场能力描述的不足。
作为国家气象厅最年轻的科长,陈夏景本来应该有过人的工作能力。
但看完整部剧的感觉是,前半部分作为“数据派“总是在和李时雨等“实战派”的对峙中落了下风;后半部分作为管理者永远在给自己的团队擦屁股。
虽说管理者其实不需要自己非常有能力,能够善于利用下属的能力,同时勇于承担责任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了。
但谁不想看看女主作为年轻的科长,一路升级打怪呢?
这部剧直到十五集职场戏才变得明快爽气,然后前面已经积攒了太多纠结郁闷的赶客情节了。
第四个不足在于野心太大,能力不足导致的剧情节奏不合理。
似乎用前四集交代了大部分剧情,接下来用大量的时间描述了女主,男主,男二和女二的互动,可以但没必要。
支线又多又沉闷,每一条都直到最后一集才有明朗的进展。
家庭关系,婚姻对女性的剥削,女性在职场中的困境,年轻人生活的难处,作者想要表达的太多,但又没有功力在16集的迷你电视剧里把这些议题合理而自然地融入进去,有时候太多说教,太生硬。
第五个不足在于为了制造效果导致的人物逻辑的割裂。
一开始为了吸引人的眼球,把男二打造成一个背叛相恋十年的恋人,还要抢恋人房子的十恶不赦的渣男;最终却让女主和男二成为朋友;甚至成为男主女主复合的推手;还有一直滥赌和压榨儿子的男主的父亲,居然能在患癌后幡然醒悟。
不是说不可能,就是缺乏信服力。
什么社内恋爱?
这是东亚男性日常恋爱大赏吧。
真心希望每一个渴望恋爱渴望结婚的女生在恋爱或者结婚前看到这部剧。
“我可以劈腿,你不能要房子。
”“我可以有事找前女友谈,你不能和前男友有工作的联系。
”“我可以在会议里问你今晚吃参鸡汤可以吗,你把我调走就是你公私不分。
”“我可以四五十岁停薪留职再考试,你要伺候婆婆照顾两个孩子还要好好工作拿工资。
”“我可以打断你的话说你乱花钱说你没有职业道德,你不能不听我解释不理解我的苦衷我的难受我为你抛弃十年女友的不堪。
”“我可以为了工作东奔西走问就是我为了挣钱给你娘俩花我也不容易,你不能耍脾气不能误会不能跟我离婚。
”“我可以跟交往十年的你分手扭头就结婚,你不能转身就爱下一个,别问问就是你就是为了报复我我是为你好。
”有时候也好奇,东亚男是怎样没有人教就学会了一身顶级PUA的本领还不自知,有时候还真的觉得是为了女人好,怕是说的多了自己都信了。
金亚荣尹博..我早该知道的..你俩选不了什么好剧本,但是烂到这个程度还是震撼到我了。
我真的最意外的是金亚荣演技进步了。
从只会皱眉鼻孔看人的跋扈恶女稍微进步成了一个演技合格的女配。
尹博我不知道说他是眼光不行还是资源太虐,我以为从蔡司这个角色开始他要起飞了结果这次又迅速扑了...最难过的是朴敏英选剧本越来越不行了,从金秘书开始每一部剧都在重复自己,这部剧又是金秘书3.0。
她似乎走进了演技的突破就是不断去演不同场景下不同职业女强人的迷宫。
这次场景又换到气象厅了。
我真的不想再看朴敏英演一些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了。
更何况这部剧女主的工作能力堪称职场人精准踩雷指南。
韩剧最近几年真的很流行女强人设,但可惜的是朴敏英真的不适合这类人设,她本人根本不理解独立女性这个概念,她眼里独立女性就是工作能力强谈恋爱占据主导地位(性转版狗血霸道总裁)。
联系一下她本人采访说理想就是结婚生孩子照顾家庭——原来演员本人如果不理解角色,真的会演得很矛盾。
(母爱很伟大,为家庭牺牲也很伟大没有嘲笑嫁人结婚就是低俗选择的意思,只是单纯觉得她不理解这类独立女性角色非要硬演的意思)对比一下请输入搜索词里面的女性角色塑造,真的可以看出演员本人对于角色展现的影响。
编剧似乎想描写一些朱砂痣变成蚊子血的现实爱情和婚姻,但新手编剧太过肤浅根本不懂生活的残忍也描述不出多么深刻多么现实的痛苦,还是韩剧十几年前老一套风花雪月,全员没有嘴巴这个器官,你不说我不说。
编剧展示了现实爱情和婚姻的矛盾,比如催婚、丧偶式家庭、出轨、原生家庭、虚荣物质的女性和独断专横的男性之间的性别矛盾、换乘恋爱、办公室恋爱等等。
但这编剧实在是能力有限,只能描述问题却不能推动问题演变更别提对待核心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就像一篇议论文,通篇都在描述问题却无法提出一个观点更无法解决问题。
当然我也想过现实就是一团乱麻,可能这个问题真的解决不了,但编剧连最基本的推动剧情发展的能力都没有,剧情毫无起色和升华,编剧只能不断触发细节矛盾却不能推动主线剧情。
编剧对于人物角色的描写都很无力,比如设定了女主是工作狂年轻科长,但为什么每次在工作问题上女主不是掉链子就是被问题怼得哑口无言?
她似乎只是一个看似有理其实振振有辞的嘴强王者。
这部剧里面最丰满的角色居然是严宝美,气象厅严前辈的女儿,一个和爸爸分居多年相逢之后小心翼翼靠近的青春期女孩。
每一集都刻意营造了所谓的名台词,但由于气象的名词小众难以有共鸣,所以台词也失败了,观众也没有什么感同身受。
看完只会觉得很糟心,观众有什么体会吗,并没有。
一些爱情剧编剧觉得描写美好爱情就很掉价,可实力不足又写不了现实生活剧。
这个编剧在犯一个编剧的通病:何不食肉糜。
编剧是山茶花编剧的团队新人,于是让人对这个编剧团队都很失望。
既然擅长写简单生活剧,为什么非要在了解不够深刻的情况下挑战不擅长的领域...真的想劝这个编剧下凡生活,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相比敏英,宋江表现的确弱了一线但也能接受,cp感略逊色《无法抗拒的他》。
整片画面精致,文本优秀:特别是每集开头用天气形容心情的段落,颇具美感,是一种对剧情的补充和推动,跟《天气好的时候去看你》的读书环节有异曲同工之妙!
已经追了6集,有点茶饭不思了,感觉最少也应该有8.6,目前评分低了。
看得出来朴敏英和宋江的颜值真的很够用换个男女主这稀碎的剧情会被撕烂……尹博好帅鸭绒也好看……讲真,这部剧的演员颜值都巨高,长在我的审美点上,剧情也就前两集可以看,后面就是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板上摩擦男二人设很讨喜,长得帅,虽然是出轨渣男,硬是演成了喜剧担当,整部剧的主旨:不谈恋爱屁事没有稀烂的剧情就跟纸糊的一样,宋江确实帅,帅不过丧心病狂的编剧非得安插一个不婚主义自尊心过剩工作能力全靠直觉的职场新人角色女主的脸是支撑我看下去的动力,奈何整部剧看到14集,愣是一点点工作能力都没看出来,从上任科长开始风波不断,最起码你要解决点问题吧,然后每次解决问题的方式:背锅,写检讨,挨骂然后打嘴炮,我们多辛苦多辛苦捏……扫马路的工人也很辛苦好吗槽点太多,没点本事,就不要乱用插叙倒叙的手法好吗评分点错了……不知道怎么改😨
看了这个剧,最大的感受有这几点:一是,天气真的无法准确预测。
这里面需要参考的东西太多,变化也太过剧烈。
以后看天气预报的时候会时时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参考,不是准确的预测。
同时,在气象局认真工作的人也是真的不容易。
二是,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真的非常大。
一个简单的气象预警,则会和环境局、公安局、海上工作人员、大坝维护人员、防汛人员等等的人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关系。
有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
最近全球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这种感受也就越加剧烈。
三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而难以预测。
在我看来,这部剧里面的人和人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
有男的可能因为女友职位高自己自尊心重而出轨分手,有女的可能因为男友不打算结婚而选择分手,有男女会因为感觉先投入爱河然后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性发现对方并不合适……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
而事实是我们却很难预料到人们会做什么。
这部剧确实不像很多爱情剧一样好磕,也没有那么多糖,女一男一男二女二之间的关系也是藕断丝连,牵牵扯扯。
但是生活中往往就是如此,生活很多时候本就是残酷的,办公室恋爱尤其是。
想磕糖的可以去磕女一姐姐和申主任的cp,这一对甜,目前看来也最容易走下去。
现在看到第10集,我很期待这部剧下面会怎么走。
话说回来,天气难以预测是因为气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那人的关系难以预测又是因为什么呢?
个人觉得其实这部剧真的很有深意了,生活其实也是跟气象厅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虽然刚开始看这部剧只冲了宋江和朴敏英的颜值!!
真的郎才女貌,大家看的时候一定不要被评论带偏了喔!
这部剧真的很贴切现实了,讲述了职场感情生活方面的种种,从气象受到启发。
可能男二女二的设定真的很不讨喜,但是站在角色的角度来说,演员真的已经演的很好了!
这部剧真的很好看,是一部互相治愈的剧。
这俩人是真的没有cp感啊。。。而且剧情和天气的相关性也是有些牵强了。。。
喜欢事业线(气象知识part
朴敏英 选剧都是挺不错的 还很适合她
朴敏英的脸有一丝丝的崩啊最后竟然还能把男主爸洗白白
普通到生硬
爱情戏,人美够甜够虐就可以了
正常韩剧看到10集左右就弃了,这个剧莫名看到了最后一集
这空洞的职场戏份比某些悬浮国剧还劣质
挺养眼,挺甜蜜,就够了呗。
和隔壁 2521打不了 比不过
挺无聊的,但我应该会看完吧,就真的太纠结了,无效恋爱,我还以为至少分手前是甜甜甜呢,是我想多了
宋江怎么老演渣男,这个男主好讨厌啊
因为完结开始看,看了第一集…好无趣啊…
清新,喜欢
没看完也接不上了 弃了
用各种天气术语来隐喻情感变化和事件发展,作为一部职业+爱情的类型剧,设计得很精巧,结合得也很巧妙。从人物性格、情感态度到工作状态,无论主角配角都经历了一个日益成熟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开篇几集容易遭到吐槽的原因,但随着剧情发展,观感的确会越来越好,特别是台风过境的三集达到了全剧高潮,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我竟然看完了的这种感觉,这种抒情诗的剧本不太适合韩剧(话说用气象包装爱情是很好的主意啊)
just hate 松江 for many reasons!
朴敏英动脸的痕迹也太让人出戏了 反倒宋江阳光大型犬很讨喜呢
题材很棒 像之前讲述机场运营事务的狐狸新娘星一样很有意思 但是展开真的不行. 故事也一眼看得到尾巴...提不起劲. 演绎的话 CP 感似是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