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乱写一点称不上是影评的东西。
1.从爱情故事的角度来看,《稍微想起一些》跟《花束般的恋爱》并没有很大区别,讲的都是男女主相遇-热恋-分离的感情悲剧,表达的都是爱而不得,有缘无分的遗憾。
虽然《稍微》用了倒叙的手法,但把电影倒过来捋一下就能感受到它跟《花束》的相像。
在《花束》里,男女主都是文艺爱好者,在大城市孤身一人。
他们因偶遇相识,又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还有共同的高颜值)相恋。
随后两个人住在了一起,分享彼此的梦想,操持两个人的小家,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梦一般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随着现实困难的累积,两人的感情消磨殆尽,最终渐行渐远。
《稍微》男女主的感情也有着类似的套路:独居,偶遇,文艺的兴趣,同居,梦境般的热恋(《花束》里梦境是大烟囱,《稍微》的梦境在水族馆),现实的困难,以及最终渐行渐远的结局。
其实,同样的思路搬到《爱乐之城》那儿去也大差不差,它们都营造了一种“完美爱情”的短暂幻境,又用现实的石头将它击碎,以此来传达某种造化弄人,爱难长久,好事难全的唏嘘之情。
如果只看爱情的部分,应该说《稍微》比《花束》好,但说不上有什么大超越,毕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事情。
只是《稍微》的一对主角比《花束》里文艺过头、养眼过头的一对金童玉女要更像普通人了。
他们只是普通的“有才能”的舞者和出租车司机。
他们谈恋爱有时出糗,有时附和对方,吵起架来也牛头不对马嘴,跟真实的情况很像。
因此他们的感情也比《花束》更能让人共情一些。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部分不是爱情。
2.《稍微》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截取了男主角每年生日的那天,自2020年(疫情年)起,从后往前地讲述这个故事。
这趟“时间倒流”的旅途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导演关心的不仅仅男女主角感情的发展。
相反,他用了大量的镜头展现了作为故事背景的东京,以及那些生活在东京的人们的生活面貌。
女主角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2020年,她戴着口罩开车,路上人很少,行人也都戴着口罩。
生意不好,男司机们在路边抽烟、闲聊,女主只是独自抽烟,也不参与其中。
跟客人聊天,说的是“真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有客人问女主“你幸福吗”,她不知如何回答。
这一年,女主角和男主角已经分开了。
同一天,男主从宿醉中醒来,他剪掉了蓄了很久,有艺术家气质的长发。
他在剧场二楼为舞台上的舞者打光。
剧院里观众隔位落座,空出来的位置摆着纸板制作的假人。
演出结束后,男主角来到空荡荡的舞台上独自起舞。
时间向前一年年倒推,(就让我们跳过中间的环节)回到他们相识之初。
女主在满座的观众席上观看演出,男主在台上跳舞。
那时二人似乎还是学生,男主角还是一位有天赋和热情的舞者,第一次为话剧编舞。
虽然被女主直言不讳地批评了,但他并不沮丧。
二人喝着啤酒走在橙色路灯照亮的街头,路边有人抱着吉他演奏。
那是哪一年?
2014?
2016?
世界上还没有口罩,暖光照亮的小路看起来多么安全,让人感到幸福。
女主忽然旋转起来,他们笨拙地跳舞。
哎,怎么又变成《爱乐之城》了?
后来他们像偶像剧一般磕磕碰碰但又甜甜蜜蜜地恋爱了,他们在水族馆第一次拥抱,后来又偷偷去闭馆的水族馆约会,就像”世界上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一场美丽的梦境。
你看,随着时间倒退,一切都在变好,过去美得像梦。
这不正说明现实中的一切事实上越来越糟糕了吗?
最美好的那个生日,男主角说“明年生日我就向你求婚”。
可是第二年的生日,男主角的脚踝受伤了,医生告诉他“你再也不能跳舞”。
那一天,女主角开着车去逮他,因为他已经躲了很久了。
在车上他们吵了一架,女人说“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爱你”,男人说“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
男人说“你不明白吗?
我要考虑自己是不是再也不能跳舞,是不是要趁早转行”,女人说“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你?
你只在乎你自己”。
无法沟通,男人被赶下了车,走之前女主把蛋糕塞到他手上。
男主在外头坐到深夜,这是多么平凡的一个夜晚。
高中生、老头、妈妈和孩子——普通的人们走过他。
疫情还没有来,每个人都面带笑容。
但是这已经不属于男主。
他打开蛋糕盒,看到巧克力卡片上写着”照生,加油”。
加了油,又能去哪里?
已经没有目的地了。
3.梦想,是男女主恋情的主题。
男主向着舞蹈梦前进的同时,女主也心怀一个逝去的梦想。
她是电影爱好者,以前还在社团演过话剧,但已经很久不演了。
她爱看的电影里有那样的台词:乘客问薇诺娜瑞德扮演的出租车司机,“你想成为电影明星吗?
”薇诺娜瑞德拒绝了,她说“我要做一名机械师”,“我对人生有清晰的规划”。
但女主角与她完全相反,她之所以坐出租车司机,是因为她想要旅行,却不知道去哪里,而乘客总会告诉她目的地。
(写到这儿想起一次打车时跟司机聊天,他说:找不到工作的话,怎么也不要做司机。
做别的工作,服务员可能变成店长,去流水线久了可能当个小组长,但是司机这个工作,一辈子都是司机。
)也许对于女主角来说,自己的梦境早已破灭了,看电影只是在幻想中逃避现实。
她选择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过不会改变的生活,就像每个生活在东京的人一样。
可是恋爱时,男主角却总是认真地对她说“你可以成为电影明星”,女主即兴演起各种角色,背诵台词,二人在出租车上哈哈大笑。
对女主来说,男主是唯一理解她、欣赏她内心真实愿望的人。
尽管那个梦不可能实现,她不会去做电影明星,她只是一个在东京游荡的出租车司机。
她最喜欢去的地方是机场,更远的地方就不想去了,“因为回程的路太远”。
都市像一座自由的迷宫,把她困在这里。
可是男主角的心中有真正的梦,他对舞蹈的热爱短暂地点亮了女主已经消逝了的梦境,或者说他把自己的梦分给了女主一半。
女主会去主动追求男主,也是因为酒吧老板对她说了“爱情一定要坚持,爱情是出路,爱是不求回报的”之类的话,老板言之凿凿,就像《小魔女学园》里的那句“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
于是女主角主动出击,拿下了男主。
应该坚持,毕竟那时的未来是多么值得期许呀。
明年他们会结婚,还可以生个孩子,未来一定会更好。
就连东京那些高楼的灯光,也可以当作遥远的星光。
然而,就像世界的梦境被疫情打破了一样,男主角的舞蹈梦想也被伤病打破了。
人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现在,还有曾经触手可及的未来。
忽然间,男主角的处境就跟女主角一样了,目的地不见了,他的梦消逝了。
于是,他们那种梦一般美好的感情也随之结束。
导演没有过多解释这两件事的联系,但不难理解:男女主感情的基础不是现实而是梦想,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女主欣赏男主的梦,男主唤醒女主的梦。
他们在梦里相恋,所以才能让冷冰冰的都市,变成一个足以承载梦境的大剧场。
这样两个人,怎么可能去过一种希望被剥夺的生活?
4.分开以后,梦的幕布就撤走了。
再也没有美好的许诺,都市变成了没有未来的地方。
只剩下不断重复的孤独,还有些许荒谬。
他们原先住的房子已经换了租客,那是另一对甜蜜的恋人。
男主夜夜宿醉,第二天来上班时跟同事说自己是去了通宵party。
女主每天跟乘客说不上几句话,只是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有一天她参加愚蠢的联谊,逃出来后遇到了另一个在门口抽烟的傻男人。
她问男人借了火,后来他们又上了床。
半夜,她迷迷糊糊地醒了,又点着了打火机,一种微弱的火光。
睡眼惺忪的男人醒了,他说:我会让你幸福的,我们的相遇是命中注定。
快回床上来吧。
于是她跟这个人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孩子。
男主角生日那天,他们差点相遇。
女主角看到他在空无一人的舞台上跳舞,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那天跳的。
但是女主角没有去见他。
她买了一个蛋糕,但是也没有吃。
在最后一个镜头里,男主角背对观众,他彻夜未眠,默默看着窗外的朝阳升起。
这是新的一天,又像是同一天在不停重复。
在某些时刻,曾经美好的记忆,稍微想起一些。
2015,初遇;2016,表白;2017,热恋;2018,分手;2019,换工作;2020,按部就班生活;2021交错重遇。
只拍每一年的7.26,但是时间是倒叙的。
2015年商店街转角他抱起她旋转,想象交错到2021年散场后在台上独自舞蹈的他,她最终只是悄然离开。
7.27的太阳升起来,他们已经各自有自己的生活。
配角好似比主角更有趣,三次遇到的乐队主唱(他和他们的际遇都变了),等在长椅的大叔(倒叙着看他的故事反而HE了),酒吧老板(gay?
国村隼?
),学妹(成为主舞以后际遇也变了),2015还住在后来男主房子里的人2018离婚了在女主车上烂醉。
还有痞气的成田凌(一出场男主气息太重了喂)。
男主从dancer成了灯光师,女主一直是出租车司机,遇到各种各样的乘客。
文艺青年果然都看贾木许,《地球之夜》强势入驻。
那海洋馆场景也太恋爱片famous了,围观的白熊好搞笑。
之前被《冰淇淋和雨声》看伤本来说再也不看松居大悟了绕道,结果还是看了。
虽然看完也不算改观吧。
沙莉跟森山未来演了一次倒叙日式文艺片,又跟池松壮亮演了一次倒叙日式文艺片……有什么不一样吗?
p.s. 男主工作的地方一直是伊东男神设计的 座 高円寺 诶
比起《花束般的恋爱》,更喜欢这一部,正如一些评论说的,没有过多共同的喜好标签,只是因为特殊的点,彼此找到了喜欢的依据,但又因为梦想这种和现实比照起来残酷的,不切实际的,难度颇高的存在,而导致了情感的间隙,可不管怎么说,美好的瞬间仍旧是真切发生过的,只是未必能走下去,走很久。
感谢电影造梦,真空的,却又符合实际的场景。
(以下这段台词截自两人在出租车上的对话)叶:“你为什么不回我信息”照生:“抱歉抱歉 我本来想着今天回的”叶:“你这回答真扎心 我明明这么担心你”照生:“没事的 没事的”叶:“怎么会没事”照生:“希望你能再等等我”叶:“我在等啊 等了两周了 什么叫再等等”照生:“我还没收拾好心情 总感觉现在这种状态会给你添麻烦”叶:“我不怕麻烦 我们一起想办法”照生:“我也想这样 但还没准备好”叶:“你什么都自己决定 一个人承担所有 一个人武断决定 所有一切由着自己性子来 不管是养猫还是吃拉面还是去烤鸡肉店”照生:“什么 你在说上个月那事吗”叶:“烤鸡肉 烤鸡肉 全是烤鸡肉 休息日也吃烤鸡肉”照生:“那你倒是说啊”叶:“那你倒是问啊 烤鸡肉的话题就到此为止吧”沉默了一会儿照生:“你想成为电影明星吗”叶:“我会支持你的 无论是你受伤的这段时间 还是伤好之后 就算不能回到舞台 找个普通的工作 两个人也能开心地过下去”照生:“你在说什么”叶:“就是字面意思 无论你怎么改变 我的心意都不会变的 我会一直喜欢你的”照生:“不是的 我变了你还是喜欢我 那不就变成不喜欢现在的我了吗”叶:“你怎么像个女孩子一样”照生:“这不是性别的问题”叶:“也许是因为我喜欢现在的你 所以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都喜欢吧 我也不知道”叶:“这种未来也不错 做着普通的工作 好好享受周末 偶尔下厨做饭 这样的照生我也会支持的”照生:“能不能继续跳舞还不一定呢”叶:“什么啊 你在生气什么”照生:“没有”叶:“无论怎样的你我都接受 你到底在生什么气 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照生:“不是 抱歉 我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甚至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说”叶:“真是无法沟通”照生生气地做出准备下车的动作。
叶:“或许我们就从没好好沟通过吧 这两周以来 你知道我有多不安吗”照生没有回应,看着窗外。
叶:“不过算了”照生:“什么意思”叶:“没什么”照生:“我现在正处于确定能不能跳舞的紧要关头 是继续跳舞还是放弃跳舞改行做别的 我是想自己好好决定后再去见你”叶:“我可不想那样 说是为了我 其实是为了你自己吧 客人 目的地到了 请下车”照生不情愿下车。
叶报出乘车价格。
照生:“你为什么要这么极端呢”叶生气地为照生打开了车门,并请他出去。
照生终于下车。
几分钟后。
叶自言自语:“都不追一下吗”
稍微想起一些,想到自己每次去一个新的城市,就想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潜意思以为那句话是对的,想要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窗口就是博物馆,那自然而然就想去照着做做。
透过博物馆里面的展品能够了解这座城市多少,确实几乎没有。
很多东西都是走马观花就看过去,存在自己记忆里面的几乎可以说没有,离别之际,可能还是略微记得这个城市好吃的、有什么壮丽的风景,亦或者碰到的新鲜事物。
但去的博物馆多了,也知道古代历史多是从石器时代走来、然后青铜器、瓷器,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器具逐步发展而来。
那么博物馆展品便又有了琴棋书画、文人笔墨。
每次逛新的博物馆,稍微想起一些以前的展品,便会惊叹自己曾经对此熟悉过。
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也或多或少沾有电影里面的一些气息。
稍微想起一些,都说鱼的记忆只有三秒,那人的记忆其实也没有长久到哪里?
曾经亲密无间的恋人,分手几年之后亦会如同陌生人。
如果是吵架分手的,那更是巴不得自己从未碰到此人,恨不得让他从自己脑海中完全消失不见。
时间的作用就是如此美妙,这部电影时间的作用又被无限放大。
男主人公渐渐接受自己无法跳舞的现实,转行灯光师;女主人公依然开着出租车,不管风吹日晒,不管疫情艰难,如刻度一般的工作不轻易会被打破。
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变化的容颜就是岁月最好的证明。
所以就有了释怀!
偶然看到同一件事物,稍微想起一些,微微笑,看着那红红火火的朝阳,伸个懒腰,开启美好的一天。
最近听说这部片子艺联引进了,一直想去大银幕看一次,之前下的资源画质不是很好,今天终于得以重温。
附近的几家影院0点05分的场次都排了灌篮高手,点进去发现一半以上的票都卖光了,明天是北影节开始展映的日子,要早起,想着要不改天趁着电影节间隙抽空看了,发现明天开始全北京都没有友好的场次了,都是偏僻的影院,就狠心打了个车去离家10公里外的一家影院,算是搭上了末班车。
来回车费是电影票的三倍。
最近连着去影院看了三部日影,票价比商业片便宜不少,《犬王》《名侦探柯南》,感觉都值回了票价。
出发前我还是犹豫了一番,要不别看了,去年7月份看的,还不到一年,而且我也清楚电影讲了什么样的故事,也依旧清晰地记得伊藤沙莉一边开着出租车一边叼着烟学《地球之夜》里那个想当机械师不想被星探挖去当演员的司机。
平日里总说自己记性不好了,很多事都没了印象无关紧要,但是当灯光暗下来,电影里的霓虹灯亮起,车水马龙的景象一下子又把我拉回到那个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日子,虽然看完并没有多大的共情,但此后的几周几个月一直对这部片子念念不忘,回味无穷。
过去几年已经看了不少这种类型的,看完当天可能就忘记了,但其余味和后劲数周数月后才得以回甘。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今晚花了三倍票价的车费去重温了他。
好像自己很久以前也有这么一个喜欢傻笑的恋人,相貌平平,工作普通,但一开始的相遇也是那么巧合那么顺其自然,就像是居酒屋前漆黑的巷子里借陌生人的一支火,就像是看了一场舞台剧然后背地里吐槽舞蹈的编排有多差。
此刻我终于明白了为啥要去电影院看电影呢,哦,原来是银幕上的人物变大了,声音也变立体了,整个人都被包裹了,记忆星星点点慢慢开枝散叶,渐渐地,你也成了银幕里的主人公,好像他经历的故事就是你经历的,这种同频共振的体验貌似比自己主动调取回忆来得更便捷。
回到房间,正好也是0点07分,又想起他们街头巷尾挑起的舞蹈,街头艺人弹着吉他为他们伴奏,又到了吃蛋糕的日子,出租车停在了那个旧日的剧场,似曾相识的乐队主唱说,我们好像在哪见过,是啊,你面前的这个人不再坐上那辆出租车和她一起回家,不再跟公园里等候爱人的大叔道一声早安,不再打表计时2240元,不再去水族馆认识鱼的种类,不再在街头的转角处跟神龛作揖,不再一起看《地球之夜》讨论字幕还是配音哪个更好......等到结尾的晨曦泛起之时,又想起了《夜空最大密度的蓝色》,想起了《你的鸟儿会唱歌》,《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想起了很多电影,但是无法想起散落在记忆里的那些人,没有清晰的脸庞和名字,此刻我记性又变差了,一种巨大的失落感涌上心头,但理智地想了想前34年的人生好像也没有需要铭记的东西,影片里池松壮亮的家一点一点变空旷,而我回到家东西堆积如山,难怪电影情节要倒着放呢。
《花束般的恋爱》里因为太多的共好使得分手令人格外惋惜,而《稍微想起一些》这种无疾而终才是常态吧,就像昨晚看的三人行,我们终究是时间的过客,平日里稍微想起一些,但是到了某个特定的时刻,当银幕的光影亮起,又会想起很多,电影真是时间的菜肴,让那些狗血的青春和食之无味的光阴变得动人。
和观观影团《稍微想起一些》福利活动,圆满结束!
感谢各位的捧场,即便在这个呼啸的黄沙天,也前来同我们见面。
此次映后邀请到的嘉宾松原,既是电影节的选片人,也是日影迷的爱好者。
她向大家分享了电影幕后的花絮,据说电影最开始时,尾崎世界观演的主唱坐着小叶的车,说我们巡演暂停了,公司要赔好多钱。
“这就是真实的情况!
”昨日的映后简直太精彩了!
本以为这部略微悲伤的爱情片,会在映后引发一阵阵怀念前任的思绪,没想到整体氛围竟然其乐融融,甚至出乎意料地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仔细一想,也可能有儿童厅斑斓色彩的加持,毕竟所有人都要克制冲动,谨防冲到装满彩球的泳池当中!
而且好巧不巧,点名交流的观众恰好都是二刷影迷,让我们看看她们都说了啥!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金鸡国际影展的展映,然后当时那个时间其实还要再早一点,可能对疫情的感受要再深刻一点,那一场的映后结束,明天晚上11点多11:30了,没有回家的车,但是我家离影院很近,我就一个人走在三环的路上,当时那个感觉真的还是蛮有那味的。
”“女主角的职业设置也挺有意思的,因为司机是一个在空间上不断流动的职业。
她一直在空间当中去变化,这样才会制造一种生育的可能,而且出租车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发生的场景,而这个故事的发生我们只能去旁听,我们无法介入,所以我觉得也会知道很多回忆的契机,但是你无法去触碰它去记录它。
”“影片里面其实还有另一种假定情境,他们在出租车上就是模仿叫什么《地球之夜》就是贾木许的那部影片,他们会背影片里的台词,但是他们又不是局限于影片,他们又从影片衍生开去,两人之间的情境就是他们只属于他们自己的那种语境和眼神。
”“.......”总之,实在是太惊喜了。
爱电影的人相聚一堂,让映后的讨论也像是梦一场。
希望各位能将此部影片安利给身边人,让更多的观众走向影院、感受好的口碑,也请各位持续关注和观观影团的线下活动,我们下次、影院见!
爱新觉罗金大爷住院了。
突发心梗,被一位加塞儿大妈气的。
好消息是,金大爷心梗的地方,离北医三院只有795米。
坏消息是,那位加塞儿大妈,并不知道自己全责。
120来了,110没来。
金大爷只能在病床上向金大妈需求正义的审判。
结果呢?
金大妈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无视金大爷为天下伸张正义的牺牲,和倾诉。
只记住一件特别特别重要的事儿,牛街洪记小吃店,收现金!
加塞儿大妈,怎么加的塞儿呢?
用现金。
她向窗口扔进去一张10块钱钞票,大声喊:来袋豆汁!
然后,小声嘀咕了一句:不好意思,加个塞儿。
同时,得意地笑着,扫了一眼排在第二位的金大爷。
她这一眼,把金大爷看火了!
可惜,没等金大爷怒斥她无耻,售货员已经把豆汁甩出窗口,交易完成了。
仅仅5秒钟!
无耻大妈,胜利了。
金大爷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堵在心口里,怎么也张不开口跟售货员说:我要两个肉包子、两个炸糕、两个糖耳朵。
就这么憋屈着,缓缓地坐倒在地上,梗了。
备注:老梅是个穿越者,他来自1000年后。
他每天穿越1次,他每次穿越10分钟。
《找乐》是他的穿越记录:1000年后,人类向科技要正义。
惩罚一个人无耻非常容易,脑电波鄙视她就行,她的AI立马就会瘫痪,俗称:脑暴。
脑暴她的人越多,AI瘫痪的时间越长。
而离开AI,人类就是个废电池。
爱新觉罗金大爷心梗的第二天,老梅穿越到了哪位加塞儿大妈身上。
加塞儿大妈正在知乎答题:《稍微想起一些》里的渣男照生,腿是怎么摔断的?
谢邀,亲,照生不是渣男,照生是情种。
亲,还记得吗?
照生摔断腿的前一年,他生日的时候,他已经说了啊,明年生日就求婚的。
小叶子,多开心啊。
亲,照生为了履行这个约定,拼命练舞,拼命练舞,拼命练舞,想当网红想升职加薪想给小叶子买房才出的意外啊。
亲,照生不是为了不求婚故意摔断腿的,绝对不是。
亲,照生太爱小叶子了,跳舞的时候分心了,在想怎么求婚呢,先跪后掏钻戒呢?
还是先掏钻戒再跪,所以摔断了腿。
亲,如果照生是你说的那种无耻的渣男,他摔断了腿肯定会求婚的,求婚之后分手的压力就全在小叶子身上了啊,求婚之后就可以赖在小叶子车上躺平了啊。
亲,要相信爱情,爱情能让你返老还童,这才是导演松居大悟的本意啊。
......老梅,大笑:哲学老师果然说的没错,无耻的人,不一定无趣。
二刷了这部,果然超级喜欢。
起因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之后,我会经常闪回过去的回忆,可能是在某个地方,也可能是在某个事件。
活在一个过于熟悉的环境快速加剧了这些,事情发生多了就想起了这部电影。
影片的记忆是基于特定日期的,这些回忆全都是生日这天发生的事。
但我想,人的记忆,至少与我而言,是基于情感形成的点状物。
人们总是会记住那些情感上最丰富的时刻,快乐的或是悲伤的,再裹挟进实物,图像,声音,向周围渲染。
因此大多数的记忆并不像影片呈现的那样清晰,只会记住自己想记住的,用以强化真正想被记住的情感。
这样,真实的反而幻灭成了虚幻,虚幻的反而蜕变成了真实:只有留下的情感是绝对可信的。
双向的情感确立了一切,在水族馆,在计程车,在舞厅,在街道,人可以活下去的世界又重新被构建起来。
今天久违的和朋友打了雀魂,新年时,一位朋友说希望能够暴富,我开玩笑似得说我已经不想这些了,只希望能好好活下去,但其实我是认真的。
人们总是活在过去然后憧憬未来,我希望我也可以。
刚看完一部日本电影,叫做《稍微想起一些》,挺巧的,今天是7月26日,电影里,男主角的生日便是7月26日,而电影所讲述的所有内容,都是发生在每一年的7月26日,从2015年到2021年,一共7年时间,电影以倒叙的方式,回顾了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
2021年7月26日,佐伯照生迎来了34岁生日,像往常一样,起床为花草浇水,给猫换水换粮,然后去上班,身为灯光师的他,在一家剧院工作,每天控制着舞台的灯光,为那些翩翩起舞的舞者们当配角,佐伯照生曾也是一名舞者,因为意外摔坏了腿,从此与舞台绝缘。
佐伯照生依然渴望舞台,热爱跳舞,这天,剧场所有人都离开以后,佐伯照生独自来到舞台,脱下鞋袜,自顾自跳起了舞。
另一个视角下,身为的士司机的女主角野原叶,载着乘客在疫情下的东京街头行驶,聊着疫情下人们的艰难生活,途中,乘客想要上厕所,野原叶随着乘客也下了车,来到了剧院,听到舞蹈的脚步声,她走到剧院的侧门,看到了曾经的恋人佐伯照生。
记忆在那一刻打开,关于过去,稍微想起了一些。
电影以这个时间点,往回回溯,故事的主线是男女主角的爱情发展线,看完整个片子,我们大概能够得到这样一条简单的故事线,2015年,野原叶应朋友邀约,去看了一场舞台剧,认识了当时的舞蹈演员佐伯照生,他们很合拍,有好多话讲,他们在夜晚逼仄的地下街道里,聊到兴起处,翩翩起舞。
2016年,两人的关系进入到暧昧时期,在佐伯照生兼职的海洋馆,两人拥抱在一起,回程的的士上,佐伯照生向野原叶表白,确定关系,好心的的士司机甚至特意下车,为两人营造私人空间。
2017年,是两人热恋的一年,他们窝在一起看贾木许的电影《地球一夜》,甜腻腻的蛋糕好似两人的爱情。
2018年,两人分手,2019年,2020年,两人在各自的生活里行进,野原叶认识了新的人,照生接受了不能再跳舞的事实,成为一名灯光师。
2015年,野原叶与佐伯照生初相识的舞蹈
恋爱后,野原叶为佐伯照生过生日
野原叶与佐伯照生在故事主线以外,经由电影的倒叙手法,在细节前后关联上,也对不少配角人物做了一些物是人非的变化描写,酒吧摇滚歌手公司快要倒闭,努力的小舞蹈演员成为舞台主角,新婚的夫妻后来离了婚,恩爱的中年夫妻生死相隔,有些相互影响的习惯被保留下来,有的爱慢慢隐没在时光里,有些朋友逐渐形同陌路,有些梦想终归一场空,有些人终于只是被稍微想起。
这几年,类似这种“爱而不得”的电影,日本还蛮盛产的,我看过的就有《剧场》、《花束般的恋爱》、《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与本片同一个女主)等,从内容上而言,它们总有些相似,无非是有关爱情的起承转合,以及有情人终未成眷属的遗憾,这部《稍微想起一些》,在我看来,就像是一部《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版本的《花束般的恋爱》,和前者一样,故事讲述的结构都是倒叙,以不断回溯的方式串联而成,而故事内容上,则和后者更趋同,从乍见之欢到你侬我侬,从渐行渐远到偶遇怀想。
不同的是,显然,这部《稍微想起一些》更淡然,,如同片名所说的:关于那些过去的美好记忆,恋爱日常,只是稍微想起了一些,没有沉陷其中,也没有热烈或痛之类的东西,毕竟时间一直在往前走嘛。
我还蛮喜欢这部片子,在讲述类似故事上,日本电影总是拿捏得无比准确,有关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微妙情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化,那些电影总是看似平铺直叙,松散缓慢,但总能够以几场关键戏份,勾连起许多,让人恍然大悟,随之给观众以沉痛一击,要么让人不断回想。
2021年,野原叶偶遇佐伯照生,想象两人共舞在电影《稍微想起一些》的最后,野原叶与佐伯照生初遇时的共舞,一瞬演变成了7年后的一场脑海里的回想,野原叶站在黑暗里,看着舞台上独自舞蹈的照生君,想象着两人翩翩起舞,这一幕流露出来的遗憾好像《爱乐之城》啊。
但偶遇终归也只是一场偶遇,两人甚至没有正式碰面,互道一声“好久不见”。
只是回家的野原叶买了一个蛋糕,她说:突然就想吃蛋糕了。
照生回家时已近凌晨,面对着窗台,他久久伫立,窗外是一片渐变的朝阳,美得不像话。
那些记忆里重要的、亲密的人,有些总是难免曲终人散成为熟悉的陌生人,随时间过去,那些记忆也不再汹涌澎湃,不再执迷或悔恨当初,一切都是淡淡的。
而在一些时刻下,却总会稍微想起,不受控制般稍微想起。
于7/26 23点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TNuHhptOakIXEeTIwSejQ
题图:《稍微想起一些》剧照你还可以:瀑布,最终会消失我们终将成为普通的大人
其实就是对里面说的影片的音译和字幕的优劣有一点点不同的看法,片中男主和歌词都说更喜欢字幕,因为可以更关注影片本身!?
话说不是应该音译过来的片子更能让观者腾出眼睛来看画面,演员的表演 光线,布景等视觉效果么,那样才是更关注电影本身吧。
特别是配音得比较好的电影院和央六的片源吧。
这也是我喜欢佳片有约的原因之一
1.既轻盈又精巧,一方面采用写实拍法(自然光、长镜、生活流)并略过戏剧性场面,另一方面又围绕生日兼定情纪念日展开(回忆式)叙述,由此达成节日时间与日常时间、特殊仪式与俗常生活间的交融。2.影片彰显出了6年爱情生活时空中的差异与重复,在日复一日的惯常行为(做操、逗猫、拜地藏、练舞与开出租)、不断复现的空间(照生家、出租车、舞台、酒馆)与年复一年的7月26日里,爱情与世事的成住坏空展露其间。3.片段式倒叙结构源自李沧东[薄荷糖],从一段生命的苍凉告终逆时回退到最初缘聚的美好时刻。今昔对比反差强烈,在抽丝剥茧的同时又处处留白点到即止,引人遐想与回味。4.叶与照生的对话(-无论你变成怎样,我的心都不会变;-如果变了还喜欢我,那就是不喜欢现在的我)点出了爱情中最大的无奈——恒常愿想与流变现实间的矛盾。(8.3/10)
@PREMIERE ELEMENTS #bcSunday【4/10】一方面太矫揉造作,许多台词故作高深,编剧仿佛只想着让角色们时不时说一两句金句。另一方面又十分无聊,主线故事不说,男女主角相处的片段更是看不出一丁点的爱情,只是嬉笑打闹罢了。还有,酒吧老板与等待妻子的男人,也工具得不能再工具,刻意得不能再刻意。唯一有趣的或许就是正叙与倒叙的并置了,但说实在的也运用得不好,倘若能够严格执行女主角-正叙,男主角-倒叙的格式,一个直面未来,一个陷入回忆,影片或许还能合格。
“你我不过人生过客 即使此刻看着同一片天空” 这么横向对比花束的村花确实比本片女主更漂亮更养眼更有气质(且不在一个数量级) 要找到配得上池松宝贝同等演技力不容易
好像不用过多提及爱情,只需时间按年某日的推进,最直接的对比,若干年后,那一天成为了特殊的意义,不管彼此是否还在身边
【4】嗯嗯,看完我也稍微想起一些,但还是受不了倒叙结构,令一切的生机变得有限。好在没有过度追求“反推法”,而是着重于动作或场域,唤起美好的源流,各处痕迹却反复地扎人。世界到底是动态发展的,人们却总执迷不悟地在为一种停滞的可能性而感伤,并畅想另一种。//CinemaRe 稍微想起更多。
全明星阵容 胖胖的伊藤沙莉好可爱
强烈无感
流水的女主,铁打的池松壮亮
矫揉造作小清新
BE美学的核心就是Einmal ist keinmal吧!有灵气的片段也有一些,导演熟读贾木许和罗兰巴特却总是在重要时刻透出点微妙的油腻,很适合两个人抱着西瓜窝在沙发里一起吐槽
就该之前把看掉的,却撞到这么一个状态完全不对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为啥非要看,结果就是一点也看不进去。//最后哭死
片名真好,真的就是稍微想起一些。一些散落在记忆中的,偶尔会想起来的关于过去的碎片。有一些、没一些,嗯,稍微想起一些。
结尾残酷又浪漫,在停滞的状态下稍微想起一些美好的回忆,回过头来却发现大家都已经走远了。又想起玻璃樽里的台词“当你有一天洗澡的时候忽然想起他,就证明你已经真的忘记他了。”浑然天成的、属于电影的生活中停滞的一瞬。
和自怜、小资情调溢出的《花束》比起来,像是一扎深夜居酒屋的冰啤,微苦却真实。在这里,恋爱激情的消退乃至落幕,或都无需多么庄重的理由, 它更像是给尘埃落定后的自我重审,找回在情感中的自我心灵史而非实际经验,提供了必要的契机。因此我们才能从舞蹈生涯中断的男主,和落伍于时代的女主身上,体察到一种深陷往事粘连的落寞和无力感,与新冠大流行撕开的人际裂缝相衬托,构成了个体愈渐原子化的缩影(以永濑正敏串起的贾木许宇宙)。庆幸的是,关于爱的微小证据和标注,并不会被埋没于时间的进程,而是充盈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水族馆,出租车,剧场……对这些流动空间敏锐的注视,也是影片日影味最足,也最让人倍感亲切和动容的地方。
先于情节创造属于场所的直觉记忆,再用接近即兴的人物瞬时状态不断刷新对于空间的“初印象”,倒叙的顺流。刻画爱情不需要金句,只需要暗号;暗号失效了,爱情便也消失了。伊藤沙莉的表演异常动人。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花束》,关于爱情里一些有的没的,只想记忆永远停留在那次在街上跳舞的午夜。
这两位主角太没有辨识度了吧…
说实话这个倒叙看起的很吃力,淡淡的忧伤在回到现实的那一刻起才彻底蔓延开来,考验观众的耐性,不太喜欢这种方式。巷子里跳舞转到叶在台下回想起昔日两人跳舞的画面,弹唱也戛然而止,是结束了。破防,台上起舞的灯光师照生,那个熟悉的酒吧,草莓蛋糕,还有叶的家庭……那些将人与人紧密连接的感觉呀,想法呀,转换成语言的话就变味了,所以也有不需要表达出来就可以传达的事情吧。还好我昨晚看睡着了,不然又要拿出我的emo歌单开始循环播放。爱情这条路走不通的话,就退出,嗯。
爱是让你逃回去的地方,谁都没有那么坚强。但也只是ちょっと思い出しただけ。倒叙真伤。
后劲太大,真是一个镜头都没浪费,非常克制的追忆。这种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法非常强势地复制了人本身的非线性思维:回忆全部散落在很小的事物上,共同经历的场所和共同目击的人。吉他手和等老婆的大叔这两条散线真是耐人寻味,不知名的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见证过我们的开始和终结。城市的每块碎片都是爱情的魂器。片名起得也好极了,稍微想起,慢慢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