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后那种小心翼翼的感觉刻画的好棒。
本着这次一定要对她好的决心,却不知道为什么怎么也回不到过去,明明我就在你身边,却感到如此孤独。
努力是对,但是过于小心翼翼害怕重蹈覆辙而选择忽视感情的裂隙,势必无法走下去。
恋爱的俩个人,如果有任何不自在,感觉自己好像投入不了也好,内心有什么不满也好,都要和对方说明吧,表达自己的感受真的很重要啊。
表达出来也许会舒服自在很多,也能让对方理解你。
一直憋着小心翼翼着,只会在某一刻爆发,并且情绪和假装都会被对方察觉。
能示弱,我们是恋人,不是仇人,为什么主动一下就觉得吃亏廉价?
从决定接受另一个人开始,我们就得放弃一部分自我,该忍的时候要忍,该卑微的时候就不要挺着脖子,真正能维持下去的爱情不是让我们在爱里任性做自己肆意消费对方的耐性,而是适当做出妥协,当对方宠着你的缺点时也要耐心抚摸TA的棱角。
还是要有稳定的情绪吧,这样在遇到糟糕的事情,能够稳住自己还能安慰对方。
而不是把脾气和脸色给最爱的人看。
恋爱是俩个人的事情,不要只看到自己单方面的付出,自怜,试着去看看对方的改变,去理解对方。
不是我爱你,所以我甚至不对你有所要求。
而是,我们要一起努力,向我们的幸福努力,各自变得更好。
总结就是,相爱的人不会走散。
相爱的人不会忘却。
互相努力过,真爱过的人,分手不会是歇斯底里。
在将来的某一天我还是期盼着能够偶遇你,对你说一句:好久不见。
从女性视角看来,小英在这场恋爱里的所作所为都很像另一个“我”。
晚上吵完架说完分手,失魂落魄走回家,自动忽略还在客厅家人,游魂一样飘进房间,关上房门 ,瘫倒在床上大哭。
早上假装若无其事在饭桌上跟家人玩笑,出门搭乘公车,想想还是委屈,继续低头啜泣。
因为太生气,在公众场合不顾颜面大吵甚至大打出手,想方设法用幼稚的伎俩向对方复仇。
听到前男友有了新女友,千方百计想得到对方信息,猜SNS密码,看对方照片。
跟新约会对象吃饭,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发生一夜情。
在别的场合遇到前男友,假装不经意告诉对方有了新的交往对象。
这些好像都是自己身上曾经的影子,大部分人的爱情似乎都这样,不凄美也不浪漫,平淡又无奇。
因为相爱在一起,因为怨恨而分手,因为想念又重新开始,然后为了3%战战兢兢守护重新开始的爱情。
影片便用如此朴素的叙事方式讲了这么一件“分手 复合 又分手”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所以才分分钟击中内心+无意识地对号入座。
PS1:OST很好听PS2:男主多吃一点,你真的太瘦弱了
恋爱总是那样这样,有的轰轰烈烈,有的细水长流,又或者分分合合,来来回回。
我们之间的温度就是彼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总是有说不出的话语挂在嘴边,总是吵不完的小事翻来覆去,总是温情却又悲伤,总是记忆深刻又迷失其中。
话说复合后能走下去的比乐透的概率还大,即使做到了87%,终究抵不过那97%,更别说3%了,所以没复合过,好像也没那么悲伤了。
若复合了,可是又多少人能走下去,我们的感情在变,已经不是那份情感了,只是心中的念想和遗憾罢了,如果如果怎么样,希望希望……现实哪有那么美好,那么格式化,“有情人终成眷属”某种程度上可能也仅仅是悬在心中的情得到了释放,影片快结尾时女主人公说:“我们的恋爱,既不甜蜜也不美好,也没有很多浪漫惊喜,只有平凡单调,没有什么特别的普遍的恋爱,但我们两个人都付出了真心,真心相爱也许是在我人生中不会再发生的,最像电影一样的事”恋爱中结果反而没那么重要了,是你的真心,是那心中的情,恋爱的温度是两个人的甜蜜,是两个人的遗憾,两个人的悲伤,也是两个人的痛。
影片充满了扑面而来的清新感,符合我的类型,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情节的设置,开放式的结局令人回味无穷,并且首尾呼应的巧妙,两位演员表演真实、细腻,让我观看的时候很投入,我好像就是拍记录片的人,上帝视角,真真切切完完全全感受到男主女主情感的变化,和那悸动的感觉,电影也通过这两位主演的演技得到了升华,恰到好处,悲中带喜,喜中带悲,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
片子说,分手又复合的有82%,但是这里面只有3%修成正果,剩下的还是因为原来的问题拜拜。
男主角说:大乐透中奖率814万分之一,3%很大了!
但复合显然更危险,尤其是对男人来说:从此男人看不下去带出轨情节的电影,听不下去同事的荤段子,从此痛恨“你好大”,“呀咩跌”,“前辈不要”,“不要停”这些词。
以前遇到事情会吵架,现在自己每天都告诉自己要对她好,凡事小心翼翼,结果就像冷战。
或许是男主角太年轻。
有意思的是,前任跟前辈上床被拍照片,又被人们传得活灵活现的时候,男人十分生气痛殴了前辈一顿,然后表达对女人的不满。
女人倒是可以底气十足地问,那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刚才破坏了我跟领导们的谈话,让我丢人你知道吗?
男儿有泪不轻弹,跟哥们一起喝醉后想起前任会哭,看到前任的现任是个人渣拔刀相助,而前任还不领情的时候也会忍不住哭。
两人分了复合,然后同一个地点,大吵一架,双方都觉得自己是真心的,也都很努力。
雨过天晴,女人说我先走了,结束。
无需正式说明。
交给时间吧,等这个故事变成电影,等电影试映那天两人碰面,他成熟了她更好看了,而且刚好他未娶她未嫁。
那么长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终于让男人看开了?
所谓成熟,在我看来透着那么一股诡异。
分两天看完了这部片子。
很真实的描绘出了恋爱中的男女的分分合合,剧中谈到恋人复合的概率为82%,而最终结婚的只有3%。
说明双方总是会被对方的一些固定的特质反复吸引,同时又会因为某些固定的缺点儿最终逃离对方。
所以不难勾勒出男女之间情爱的基本原理之一:即边际效用递减。
由于正常的人类在感受同样一种幸福美好的事物的感觉会随着重复次数增加而效用降低;但反过来由于现代社会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使得大家每次承受对方给自己带来类似痛苦的感觉缺很难随着机械的重复而增大太多抗击打能力。
故此,此消彼长之下陈奕迅口中便吟唱出:“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片中女主角曾一度给出了解决上述为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即试探着和男友求婚。
是的,貌似婚姻是解决上述恶性循环的最佳途径,在双方的爱情肌还没有分泌出太多乳酸导致过度疲劳之前(亲原谅最近再练习单车骑行,恶补了一些运动学知识)过度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方面打破了两个人在一起以个人喜好为第一原则的相处瓶颈。
另一方面绑上一些家庭责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之类的现实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分道扬镳的成本。
想到名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呵呵,我只能说你把爱情太当一回事了,或者说是你混淆了爱情和激情的区别。
相守相伴才是最高哲学,爱情只是给了你们一个开始的理由。
不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不论是旧情复合,还是新的选择。
但凡是两个经历过分手的人相恋,为了保证新的爱情顺利走向终点,可能都会更多的选择忍让和包容,那怕对方的习惯和想法自己不喜欢,可能也会违心的同对方说没事,我喜欢,就按照你说的做。
否则那定不是真爱,因为你的心中没有装着对方。
但是回避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不喜欢的东西终究就是不喜欢。
刺不除,痛即在。
当矛盾积累下去,终究还是会有爆发的那一天。
于是再次争吵,再次修复,周而复始。
影片到最后,导演也没有告诉我们,男女主角是否会修成正果,只是为了满足了观众的期望,让他们再次的以约会聚餐开始,也许还会继续重复争吵、修复、争吵、修复.........但是仔细想想,即使是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种循环难道就不会出现了吗?
无非只是多了两本盖了红戳的纸张,无法随意的盖了撤,撤了盖。
也许爱情就是这个样子!
看《恋爱的温度》。
一部风格很轻快、偏向于喜剧的电影。
我一向喜欢这种题材已经被人拍烂、但在这个人手中能拍出不让人排斥的味道的故事。
分手、合好、再分手。
第二次分手的原因和第一次一样。
中间之所以会再在一起,是因为还爱,还放不下。
但那根导致分手的刺,并没有拔掉过。
我们都被俗烂的电影、电视剧、小说欺骗了太多。
所谓一个万能的伴侣,永远包容你的伴侣,无论你做什么他都不会介意的伴侣,压根不存在。
喜欢,是两个人在慢慢接近的温度。
相爱,是两个人在接近之后磨合时的高温。
如何在往后的一生中达成彼此适应的角度,这才是相伴。
(一)100°的沸腾 恋爱的初期总是甜蜜到令人发胀,满满的爱意甚至无需任何情话就能腻的人充满幸福。
她和他必然是那样爱过的,尽管影片中并没有拍出他们分手前热恋时的状况,但他们复合后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足以证明,曾经的相爱的过程,应该更为幸福。
玩闹时的笑颜,约会时的斗嘴,简简单单,却又令人向往不已。
(二)50°的温吞 恋爱的中期里有了猜忌和不安。
或许因为对对方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所以一旦出现自己想要独自承受的,想要隐瞒的,都破坏了曾有的坦诚相对。
就如她在他递来热饮的时候,匆匆的删掉了MSN上的聊天记录。
就如她明明收到了态度恶劣的短信,却仍是没有据实说来。
明明他们分手的时间并不长,明明刚复合的时候有过梦幻般的幸福时光啊,明明有坚定的信心认定自己会是那3%的稀有人群的,但是为什么相处的时候越来越压抑,欢笑的时刻越来越少。
饭桌上,没有他人调剂的时刻,他默默抽烟,她盯着手机。
彼此尴尬不已。
(三)0°的冰冷 上一次的分手结束于游乐场,这一次的也是。
下了雨的游乐场弥漫着再也抑制不住的苦楚。
她哭着问他,你还爱我吗 他说了很多,但就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底,她觉得她在隐忍,他觉得觉得他在付出,彼此都付出真心,但还是满足不了对方的渴求,累了,就只能分手了。
那些曾经有过的开怀大笑,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演变成了鸡毛蒜皮的事都可以吵到面红耳赤。
(四)尾声 中乐透的几率只有814万分之一,但他依然保留了这个习惯。
就像他们曾经以为自己就是那稀有的百分之三一样。
过了许久之后的再次会面,彼此的眼睛里仍然充满了对对方的情意。
他对她说,他买了那么多次的乐透却一次都没有中。
她笑着说,那就和我一起买吧,说不定就中了呢。
结局是开放式的,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次走上分手又复合的老路,就像被他们嫌弃的那部电影一般,只看到他们谈笑的背影和谐的如同当初。
阳光正好。
恋爱中的人都会感同身受吵架之后有隔阂的如履薄冰的感受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害怕再次伤害了对方,因为爱,害怕再次吵架,害怕分开但是也是因为如此,迁就着,掩藏着,虚伪着,假扮着自己太累太累所以最终还是不得不再分开那就不要有吵架,坦诚相待,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等等等等把过去遗忘只有我和你的500万的美好未来
当我还没有第一次恋爱时,我看过一次,看到半路无法看下去,因为觉得这样的恋爱很琐碎,很累很烦人。
当我谈了恋爱后,大约两年后再看,觉得无比真实。
两个都不完美,甚至挺有缺陷的loser的恋爱(尤其是男方),就是这样的。
把自己的青春消耗在彼此一文不值的生活里。
虽然恋爱会有美好,但是有缺陷就是有缺陷,loser就是loser,时间长了,当初那份甜蜜刺激也会褪去,剩下的就是各自庸俗的灵魂。
我觉得我自己,也是这么个感觉。
有大把的青春却不去学习不去上进,浪费在本来就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然后?
然后过了多年,发现自己毫无进步,变胖变丑变懒惰,一点也不吸引人,即使想分手...也没办法吧,这样的自己。
其实我都没有成长。
我都不是大人。
甚至没有面对狂风暴雨的能力。
真无谓。
其实青春就应该独处。
我一男的看这剧情里的男主都觉得恶心,自己脾气臭、幼稚,还老给女的摆脸色,还暴力倾向。无语,其实很简单的事硬是磨磨叽叽整了112分钟的电影
3.5,家长里短,为毛觉得女主这么美。。。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或许是一种定理。热恋的时候每分每秒都想见到你,所以话语都是甜蜜,热度冷却的时候变得纠结,开始争吵,最后连争吵的理由是什么也不知道。
复合的情侣中有97%还会再分手。定胜负的是沟通能力吧。
不合适的始终不合适,感情勉强不了,不是说“尝试”“努力”了就够了的,这不是学业!而是伴你下半辈子的人
木有意思
我比较讨厌 东熙和英这对情侣 金科长和女次长倒是挺有爱的。。。
没戳中共鸣感
三星半。如今但凡主打爱情就和青春、纯爱挂钩,相衬之下这个讲述“爱情疲劳”的故事顿添几分社会观察性。对感情的理解会随境而易,恋人的温度会沸腾亦会冷却,恋爱分手复合再分手的纠缠每天在上演,拖泥带水中有人累觉不爱有人渐渐摸清真谛。片中很多恋爱和分手的场景具有观照性,像看到自己。
难得一部韩国电影让我想起了韩国电视剧。
真正的恋爱,不如说是得了一次暑烧。
竟然这样打动我.. 我们的恋爱,既不甜蜜也不美,只是单调平凡没什么特别的普通恋爱。但我们付出了真心,真心相爱,也许那是我人生再也不会有的,最像电影的一件事。
3%概率很大
女主略老略丑,其他还过得去
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办公室恋情
一反韩式纯爱浪漫生死爱,一对普通的又吵又闹分分合合的情侣。没有很多浪漫惊喜没有什么特别的普通恋爱,但是两个人都付出了真心。因为最真心所以最开心最伤心。
我们会成为那百分之几?
我快被棒子国包围了。
分手的人重新復合的概率是82%,但是復合後能走到最後的只有3%,剩下的97%則會再次分手。
男的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