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很多地方让人感觉转折的太生硬。
私以为可以增加一些描写来让剧情变得合理。
比如增加男女主角在城镇里暗生情愫的故事。
可以是在夜晚单独共处聊天,也可以是一起参与一项工作互相帮忙。
现在的描写似乎只局限于女主对男主的友情。
增加女主和青梅竹马女相处不愉快被针对的情节。
这样也可以让青梅竹马女变成不是一个只会无脑惹祸的蠢材角色,哪怕是稍微有点坏心眼故意透露女主信息给帝国也没关系,后面增加她后悔道歉的情节就能给角色增加立体感。
增加男主父亲第一次见到女主时候的对话内容,让男主父亲自揭开女主拥有毁灭世界之力的权力者的身份。
让女主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自然的残酷进行一定思考。
增加女主的成长和转变,女主因为过于完美反而好像没什么记忆点。
把女主设定成有点冷漠,自以为是城市人的性格,然后在剧情中逐渐理解落后世界的魅力,并且改变性格也好。
(其实就是类似于变形计那种城里孩子去乡下体会人间疾苦的模式套路)增加女镇长被森林威胁交出女主之后的苦恼,并且因为看到女主在城镇中逐渐成长融入打消了交出女主的念头的情节。
在女主跟着将军走的时候增加一些更深刻的理由。
比如害怕小镇的人受到帝国威胁。
并且让这份离别的感情更深刻的影响到男主,总之离别的时候一定要两人都眼含泪水恋恋不舍才够刺激。
增加男主觉醒时心灵受到森林影响了解了世界真理和历史的情节。
以增强男主执意夺还女主的合理性。
增加一些过去城镇的三个强化人如何与森林契约的回忆。
增加男主过去和将军在城镇里共同生活的时候的互动,让他们的对决变得更有铺垫。
让他从男主敬仰的人变成一个男主讨厌的人。
增加男主父亲过去滥用力量而难以恢复的描写,并且让男主因为父亲过去的壮举而下定决心变成强化人。
增加将军参与实验时急功近利的画面,并且让他在后期用做噩梦的方式回忆起来,使得他强行启动毁灭武器的理由更合理。
增加将军如何成为强化人的过程,比如他被强化后欺骗、重创森林,并且在森林双子面前自曝创造者身份之类的细节。
增加男主觉醒后经常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描写,毕竟变身以后他时时刻刻都想耍帅,和之前性格也变化太大了。
增加描述变成强化人的失败风险,比如设定为强化失败就会变成森林居民那样的没有自我意志的人。
增加女主和她父亲的互动,让人对父女之间的关系更加了解。
女主父亲让女主在何种情况下进入永久休眠仓,并且为何会拥有最终武器的位置信息和启动权利等等都解释清楚。
增加最终武器必须在更久远的未来才能启动的理由。
(不然很难理解为何不在过去就找人决定是否使用,而是要刻意交给休眠到不知什么时候的女主来用)增加帝国方面生活的描写。
让帝国的行动理由变得明晰。
增加女将军对男将军的爱慕戏份,并且因为最后被他欺骗背叛而痛苦不堪。
不然她真的有点太花瓶了。
最终战斗的时候让男主身负重伤大出血。
并且让将军准备杀死没利用价值还要反抗的女主,这样他牺牲自己变成树木的理由变得更合理。
增加阿基多的成长戏份,让他从什么也不懂的愣头青变得更加有责任心,并且让他的复活变成他自己主动和树木双子要求的结果。
这样也显示出了主角的威能,毕竟嘴炮说服大boss回心转意才是主角该做的事情。
增加树木双子的洗白,在剧情后期讲述暴走植物从月球袭击地球之后渐渐产生愧疚之情,并决定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情节。
另外这片子最好把声优也换一下,男主还有村里面的眼镜大叔配的都很出戏。
穷极无聊才看的,本来期待就不大。
开场的确是非常抓人的,声音配着满目疮痍的有种特别的张力。
画面诚然细腻流畅,却缺少精神,总看着不那么合理,不那么印象深刻。
可能是很多东西不明晰吧,比如森林深处那两姐妹,比如天空中那四分五裂的月球,还有几个强化体就建设了城市,比如那个核心技术istalk,算来重要情节都交代的很笼统。
人物的心理也刻画不足,转变较突兀。
几个方面结合起来,成了可看性只在开头寓意非常概念化除了画面其它元素都嫌粗糙的片子,平庸得可惜。
个人认为如果把地点改为月球更稳妥些,毕竟用生物技术开发改造卫星然后引发大面积灾难好似更说的过去,剧情里对立的就两个城,地球上可不是就日本呵,再加上森林疯长的能量并非凭空而来,能毁灭整个星球亦是不易。
还有一个半小时叙述这故事失于浮泛,要么精简设定,要么延长时间,干脆改成tv版也行,反正现在的动画多是非现实题材,多这部凑趣也无妨,不过这种末世的科幻的题材好像有点过时呢。
话说回来,从这片子来看,一部佳作到底要具备什么呢,想象力谁都有,固然不同设定各有特点看起来保证不重样,但也只是看起来,能吸引眼球,并不一定留得住心。
如果不是最近对动画电影的CG和OST感兴趣我也不会去看这部片子,当然,我并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好,相反,电影的画面和音乐我完全可以给出满分。
它得三分的原因完全是它的剧情。
对于动画电影来说,想单纯靠画面取胜几乎是不可能事情。
即使是新海诚的巅峰之作,秒五也是更多的胜在爱情无法战胜时间的悲凉感上。
精美的画面是一部作品优秀的关键因素,但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建立于电影的灵魂之上。
银发的失败更是证明了:无论是多么精良的画面与配乐,都不可能掩盖苍白的剧情。
即然提到了新海诚,那就正好一起说说一部最近看的他的作品,《追逐繁星的孩子》。
作为秒五之后新海诚的作品,自然是获得了超高的期待,但是很可惜,在看完了片子以后,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一如星之声,云彼,秒五被打动感觉。
繁星的画面与音乐完全不输秒五,新海诚的画面作为他的招牌自然是没话说。
但是它还是无法超越秒五,我不会否认这是一部充满着诚意的作品,但它失败的原因与银发非常相似。
繁星中的世界观之大,背景设定之复杂使它难以在短短2个小时之内交代清楚,影片中很多伏笔都没有交代清楚,当然为许多人所诟病的地方就在于女主的动机问题,因为影片中给出的答案确实十分雷人。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认为,繁星成为好片的潜力还是非常之大的,当然前提是能有更长的时间来叙述清楚整件事情。
银发也是如此,我非常欣赏影片的主题以及表现主题的方式,其中的一些设定如废弃都市,树木反噬等也非常出彩,他的片头更是几乎到了史诗级的水准。
但是还是那句话,作者没有没有在有限的时间里表达清楚故事,繁星的问题是在于世界观背景之复杂,银发的问题则在于人物感情的转换太过于突兀,而且最令我无法忍受的一点就在于最后主角的复活,说实话我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桥段,虽然我不喜欢看悲剧,但我不等不承认,我更讨厌这种将悲剧强行转变为喜剧的方式。
总之如果不是因为繁星我不会去看这部片子,作为eva的粉,虽然是gainax旧将们创立的gonzo的作品,我还是想说,这也就是部在水准线徘徊的作品。
最后再赞一下,kokia的调和之音太尼玛好听了。
顺便给gonzo上柱香
每一样事物存在在这地球上都有自己的必要,所以少了谁都不行!
人类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智慧高而去摧毁什么!
因为有一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伤害,大自然会加倍的奉还给我们!
地球不会那么快毁灭,但那是迟早的事!
电影告诉我:我们得和平的共同生存!
穷极无聊才看的,本来期待就不大。
开场的确是非常抓人的,声音配着满目疮痍的有种特别的张力。
画面诚然细腻流畅,却缺少精神,总看着不那么合理,不那么印象深刻。
可能是很多东西不明晰吧,比如森林深处那两姐妹,比如天空中那四分五裂的月球,还有几个强化体就建设了城市,比如那个核心技术istalk,算来重要情节都交代的很笼统。
人物的心理也刻画不足,转变较突兀。
几个方面结合起来,成了可看性只在开头寓意非常概念化除了画面其它元素都嫌粗糙的片子,平庸得可惜。
个人认为如果把地点改为月球更稳妥些,毕竟用生物技术开发改造卫星然后引发大面积灾难好似更说的过去,剧情里对立的就两个城,地球上可不是就日本呵,再加上森林疯长的能量并非凭空而来,能毁灭整个星球亦是不易。
还有一个半小时叙述这故事失于浮泛,要么精简设定,要么延长时间,干脆改成tv版也行,反正现在的动画多是非现实题材,多这部凑趣也无妨,不过这种末世的科幻的题材好像有点过时呢。
话说回来,从这片子来看,一部佳作到底要具备什么呢,想象力谁都有,固然不同设定各有特点看起来保证不重样,但也只是看起来,能吸引眼球,并不一定留得住心。
我觉得看完这部电影,我更加珍惜和热爱现在的生活了!
至于是应该归于尘土,还是应该归于森林呢?
值得去思考……
看完了《银发的阿基多》后,我终于从本质上了解了GONZO这样CG伟大级的公司是如何倒下的,注意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倒下的对于GONZO这个撑死不过经营一个decade的公司,我一直抱有深刻的敬意。
从感性上来讲,在显卡日益刷新升级的当今,GONZO社制作的n部动画让我们不知享受了多少次视觉饕餮盛宴。
撇开其创业时为其他公司做原画打下手培养的深厚绘画基础和领导层次的精英性质不谈,只从其对日本动画2D+3D时代的贡献,足以浓墨重彩的记录一笔。
呜呼哀哉视觉的东西再怎么爽也不能满足人真正的精神需要,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刺激,还有触动,思考和感悟:这三样东西,让GONZO活生生的被憋死在信息爆炸的新时代。
而《银发的阿基多》(以下简称银发)正是集大成的佐证。
从一个无知的视觉大胃王的角度来看,GONZO在银发的开场做到了满点动作,让人兴奋到想抱着电线杆大喊我的病终于治好了。
殊不知这只不过是个超大的骗局:从阿基多和其基友(大误)出场,我们就了解了character design这个角色的重要性:while 只看头部特征分明辨别不出性别的暧昧,让人瞠目结舌的就是2D在3D背景下的无力和严重走形。
这些都勉强凑合过去,银发强化体出场我丝毫不感觉其威力和特点,森林邪恶少女二人组完全就是精神病人的表情设定,嘛嘛,姑且忍着;到了武力国家登场时我实在是忍不下去了,活脱脱一个住在酷似蟑螂的机器里的国家,未用到任何体现其强势和困苦的分镜,难道不能把机械设计的更有末世风范一些么,阿基多的打斗部分被处理的拳打棉花软弱无力——最匪夷所思的就是女主拿下项圈准备通话的分镜:居然莫名其妙的用了一个360度大特写,外加近景模糊效应,拜托大张旗鼓的话也要选个好时候:看过回忆三部曲的童鞋们都知道,在《她的回忆》部分中使用的一个360度分镜,那叫一个强大啊!
当男主的周围突然变成了美妙花园时,他惊诧的环视四周,360度分镜美景尽收眼底,在感叹的瞬间这时女高音从右边扑入男主怀中送上一个热吻,这样的分镜真是浪漫而销魂。
银发的这个分镜可谓失败中的失败,如果你要表现女主的惊讶与急切,何不对手部进行特写,外加大风起兮云飞扬,配上攻壳机动队里使用的铃声,必定要好看许多。
此外,在iztalk(终极武器)出场时居然没有用近景逼近,也没有用局部特写,只给个航拍效果,完全丧失了其压迫感和世界末日的逼近感。
如果再加上终极武器启动和终止方式的愚蠢级的简单(把项圈放在操作槽里即可),这东西真是没得救了。
不同于画面,音乐做的是可圈可点。
无须怀疑岩崎琢配乐的功力,在古典、流行和indie之间游走的作曲家给我们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地球保卫战的听觉大餐。
OP和ED都是极品,KOKIA的造语跟菅野有个一拼啊在OP开始前,17寸的显示器上漆黑一片,突然出现了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是缓缓升起了KOKIA飘渺的鼻音,笑美,只能用这个词形容那个时候的感受。
而在结束时,伴随着爱的旋律,中立都市的人们开始了百废待兴的生活,祥和和希望造成交叉神经感染,让我不禁眼泪婆娑。
可惜,又是可惜,脚本辜负了这一番美意。
如果把一部剧场版动画比作一个人,上面两部分能基本概括一个人的外表,但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也就是灵魂的载体,是大脑,对应的便是动画的脚本。
我们回顾各个历史阶段的优秀电影(当然包括动画),真正感动人的不停留在画面和旋律上,而是透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情,剧情的发展,交叉,冲突,高潮,气氛的营造,渲染和停留,这些都是在剧本或者动画的脚本里体现出来的。
回顾GONZO的动画,在画面上都是大气之作:岩窟王开创了透视效果,LAST EXILE综合了2D+3D的优点,战斗妖精雪风把战机机动做到了极致,在大喊过瘾的同时还是觉得心头缺了点什么,那就是故事。
岩窟王把基督山伯爵改的面目全非,完全成了弱气受非要追女仔的故事;LAST EXILE在前半段气氛和故事的拿捏的很准,但是烂尾的毛病让人深感遗憾,delphine的死让人感受到了“没有最弱的只有更弱的”的真正含义;而雪风平衡的很好,却失去了战斗题材的抓狂性。
如果我在这里把全金属狂潮第一部拿出来再说一说……算了,我还是不讨论这部动画了,伤心的东西。
剧场版动画的确存在弱气脚本的通病,从久远的圣天空战记就可见一斑:日本美国动漫精英合力打造,出来的是个让人不知所云又皆大欢喜的大结局;柯南系列十几年如一日的讲述生死时速的故事,拜托,不要把观众当傻瓜;翼神传说的剧场版还不错,让人稍感遗憾的就是TV版的深刻被淡化成跨越时空爱上你的桥段——这是剧场版时间所限不得已而为之的,还算些许宽慰。
由于这样的原因,在下载银发前我就已经不对其抱太大的期望,但是没想到降格之后依然让我摔了个满地找不着牙。
剧情展开之苍白,人物刻画之无力可见一斑:青梅竹马的小姑娘的顽皮和天真派几乎让人认为其白痴到一定境界了(把别人的项圈摔了还轻描淡写的说了句真无聊),口无遮拦(跟不相识的人攀谈自己的男人和情敌),阿基多去森林后想去追男,被家人阻止后居然没有落跑,好么,这条线几乎没有任何推动作用,作废了得了;三个老强化体居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要强化了干啥?
关于爱情部分的拿捏存在明显的失误:虽然我们不提倡早恋,但同时我们不反对,影片想展现的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
在逃出终极武器后阿基多和女主两人迎风突然开怀大笑,所为何事?
单纯的死里逃生周末喜相逢?
无形中将影片的中心思想降格。
另外要指出的是,弱气脚本的一大要害在于中心不突出。
拿作文做比方。
800字的文章你弄出20个观点,除非你是李敖,否则几乎没有可能自圆其说;倘若是20万字书稿,倒是可以在情景设置上大写特写,儿女情怀上大书特书。
同样,剧场动画由于时间有限,需要提炼出最精妙的中心观点,反之如果是TV版,最短也有12话,能扯出一大方天地。
银发的中心,总结一下有如下几个:森林与人类如何河蟹相处(蕴含着森林孕育人类,真是扯的够可以),人的成长,友情、亲情和爱情,世界大战,自责与复仇,科技的双刃效果……etc。
我发现,这些都在宫崎骏老爷爷的电影中有所展现,但是宫崎的电影每次都有一个做的比较突出:风之谷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小魔女宅急便展现人的成长,豪尔的移动城堡体现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你会发现,层次感和包容感成就了宫崎骏的动画王国,这也告诉我们为什么地海战记那么难看……从银发的开场我以为这是一部表现人与自然抗争,切磋最后何解,互相包容的电影,其间通过男女主的感情发展展现了人类思想的成长。
十分钟过后我就知道我错了:因为弱气男主在唤醒睡美人后只脸红了一下,就跟女主宛如革命同胞一样抱着求生的信念往上层建筑爬(包括游泳)。
这这这!!
河森正治的话响彻耳旁:如果你认真,你就输了!
确实是一部不错的动画,虽然在故事节奏上的把握还是有点快了,但是在整体上还是不错的。
比较喜欢里面的相关设定,世界观,价值观。
但是某些剧情还是有点Orz.感觉不是那么顺当。
今晚终于好好地把它看完了,了了自己一个心愿。
两年前刚上映时传说能在大陆上映,雀跃了好一阵子,结果却是迎来失望。
片子的主题有点类似《幽灵公主》,虽然无法与宫崎骏的那部神作相媲美,但依旧很喜欢。
勇敢的少男遇上美丽的少女,然后拯救了世界。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很“老”吧,只是自己却没有在意,就像常见的一道好菜,INO依旧尝得津津有味。
有时候单纯一点,才能得到如此纯粹的感动吧,也没什么不好的其他方面,画面很漂亮,主题曲就更不用说了,KOKIA小姐唱的——我的最爱!
愿今晚发一个好梦,安。
《银发的阿基多》这片子,如果冲制作公司我是绝对不会去看的。
因为它迟早要在国内上映,所以我才决定先看看网上下的字幕版,如果好看再去电影院忍受周围没完没了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纯情提问。
结果事实证明它维持了GONZO一贯的水平,所以也没有辜负我长期以来对GONZO的歧视。
脱离了地表的火山怎么还能流岩浆、被击碎了的月亮怎么还能整个儿那么在天上飞之类毛病就不说了,反派的退场方式过于土气也是个问题,而我所关注的的是,女主角楚拉二话不说下定决心去恢复旧世界,大概可以归结为“心念故国”之类理由,这也算还在我们的理解范畴之内;可阿基多为了一个认识没多久的姑娘就毅然决定去当强化人然后立志把她带回去,原因就十分莫名。
说是一见钟情也没啥具体表现,说是什么思想理念、民族大义等等方面的冲突更是看不出来,难道是因为缺乏母爱所以对比自己大的女孩子特别有好感?
而阿基多冲到火山的中心深情地对女主角说“楚拉,回去吧”时,姑娘的那声“啊?
”,其实就相当能代表观众的心声:你小子到底想干啥?
话说剧情过半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故事由生活片刷地变成了战争片,当时的感想也不过是“节奏把握得不好,在前面的生活片部分多做点铺垫,或者把生活片的分量分点儿给战争片就好了”,而当故事发展到高潮(嗯,从时间安排上来看应该是高潮……)部分,看见楚拉为了阿基多决定停止那个什么什么计划,才让人真正觉得不可思议了:要你恢复旧世界你就恢复,要你停止你就停止,有点主见好不好啊?
当然宽容点说,她怎么选择都无可厚非,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剧情的所有转折都太突兀了。
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观众,只怕稍一走神,就会惊觉跟不上趟了。
而说到底,根本原因恐怕还是设定太大(这是GONZO系动画的通病),解说太少,心理描写和铺垫也太少。
换句话说,也许这个故事并不适合剧场版的容量…… 当然,如果是GONZO的话……就算是改成TV版,估计这片子也依然不会辜负我的歧视的——虽然和《岩窟王》比起来,这片子的结局已经算是相当正常。
这部动画本身的创意是很好的 与环保问题自然问题息息相关 可惜手法上有些刻意以至于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
设定有趣,画面质量算是比较超前了。但是角色塑造、3D融合、声优选择乃至作画精度方面其实都有一些问题,离经典就是差了那么一口气。
歌好好听
kokia大爱啊。
开头还有点魄力 剧情人设实在那啥了。。
拍的不咋滴 但是ED MV对我影响太大了
音乐很棒~
生态电影
还行吧,我看到四分之三时字幕没了……还是硬着头皮看完了
画面还是不错的 有些像宫崎骏的,可是故事情节啊 对白啊 再加上别扭的英语 太无语了 好不容易才忍住看完了 日本的动画也有这么糟糕的啊,第一次见啊
充满宫崎骏的味道,技术上很过硬,但是人设嘛不怎么突出
就是一个普通的幻想系片子,日本人总想把一些东西搞的很唯美,但是又用力过猛,根本上还是太小家子气,文化积累的不够。创意也平平,破碎的月亮,共生体,末世,废土之类的题材。在过去,我是那种对大和民族迷离的情感因素痴迷的那种人,那时我大概会很喜欢这部作品,但现在大量接触了西方文化的我已经欣赏乏力了。
KOKIA两首歌给一星,人与自然的主题给一星,特效给一星这么宏大的主题,本来以为会是幽灵公主一样的史诗作品,结果莫名其妙地打斗,莫名其妙地解除,莫名其妙地爆炸。女二号的设定也是蜜汁尴尬。可惜做了这么漂亮的CG
记不清情节了,不过印象中不怎么样的。
大烂片,主题思想简直不通情理,居然大陆还可能引进,简直是给日本剧场版动画丢脸。
除了那首歌,全都是坨屎
重大逻辑错误加上主旨失误 呵呵 烂就一个字 不用解释
音乐很好
在电视上看的,唯一留下的印象就是牛奶@咖啡唱的片尾曲。
KOKIA的主题曲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套路化的少年勇士,不过真的很佩服日本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