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斥着纳粹和日本鬼子的剧集中,最让人害怕的,居然是看似正义的抵抗组织,动不动就要求别人牺牲,理由,很是简单粗暴:“我家的人都死绝了,所以,也请你和你的亲人为了大义而献身吧!
”当事人觉悟不够的时候,他们还会自作主张地帮别人决定,让人不寒而栗——实在没看出,这种人和恐怖分子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高堡奇人》的特色是设置了多重生活空间,历史的与现实的,真实的与虚拟的,使人穿越其间,扑朔迷离,不知所向。
也许是因为小说作者或剧作者的生活环境差异,经历缺失,感悟不深,作品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和揭示的深度不足,流于表象,剧中情节安排也不尽合理,如大人物做小事,小人物徙走冒险太容易。
由此,一是极权主义的恶行没有通过剧情得到深刻表达,某些剧情的设置减弱了恶行的程度;二是减弱了剧作的现场“真实感”和“真实”的历史性,仅限于出场角色(德日美)之间的纠葛和缠绕,缺乏本该应有的宏大背景;三是减弱了剧作的冲突性、对抗性和紧张感,使情节趋于平缓,减轻观众对角色安危的关注。
Juliana并不是演得不好,而是有时行走与举止间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法国女人的妩媚与婀娜,而这些时候又与电影偏沉重的气氛不相符,总希望她能适时地收敛一些,若收放自如、能为电影需要藏起自己,那才够好演员的说。
Frank,我想了好久到底是谁,后来想到Belami家的Todd Rosset……和同期的杰西卡•琼斯相比,无论演员选择、场景安排、故事发展、气氛、人物形象还有音乐都上了好几个档次,可惜的是故事交叉线太多,一家人以各种方式和占领国方面扯上关系,又有占领国的高层渴望和平这种较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有Joe在抵抗组织与反抵抗组织间作为间谍心理变化种种,心里挺急的我。
中间有几集节奏慢慢缓了下来,较沉闷,不过对于冲突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倒是很细致与完全。
希望亚马逊继续好好拍,毕竟从制作上首章开了好头。
不过第一季就这样结束了实在有点空荡。
第一次听说此剧,感觉像是小朋友茶余饭后的娱乐题材。
看了之后,发现该片传递出来的淡淡的忧伤情绪,非常打动人。
因为他讲述的是普通人的故事,平行世界下普通人的选择和命运。
世界换一个样子会更好吗?
不,不会更好,也不会更差,世界只是按照他自己的逻辑运行,不断分叉,不断向前。
也许终有一天我们可以破解混沌秘密,但那时,假如全是确定性,人类又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怎么说,剧情合口味,比较喜欢副指挥官线和贸易大臣。
第一季看完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服气,动不动就剖腹,这样的日本人有信仰。
我大学里有个教授,五六十岁了上课讲穆斯林:说有一天他们几个去吃清真烧烤,但是怕肉是假的,老板看出来忧虑,说“我们的肉绝对不是假的”,教授就问为什么可以相信你,老板回答因为真主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反观无宗教信仰的人,名为无神论者,其实呢,就是钱,一切向钱看。
日本的确有错,有大错,但是,他们的文化确实也有精华。
唉,本来很看好这个题材,但是讲出来的确实如此没新意的故事,和二战片有何区别?
一点启发性都没有。
现在只看了两集已经失望透顶。
亲人都在纽约受刑,带着那么大两盘胶带的男女主却在中立区谈情说爱。
这氛围不太对吧?
你带的可是不知多少人的性命,就算你不走心这也关乎你自己性命啊。
男主是生怕钱花不完是怎么的?
这种情况还去勾搭妹子?
你带着胶卷你还没事去帮别人付钱?
这两个人那种度假般闲适的态度要我如何相信“那卷电影可以改变世界”?
每次一切到他们俩我都以为在看爱情电影。
一点压力都没有。
这让那边受苦的人也可笑,不知道他们在维护什么信仰,这个信仰根本没深度,看起来就像超人英雄拯救世界那般肤浅。
还有些细节的东西。
比如男主加入反抗组织。
他都站在组织者面前,看到了他的脸,知道他是反抗者,那个组织者居然还犹豫要不要他?
不要他你准备怎么办?
还这么轻松“瞧,这就是他们给我的人”。
车站里面那个男的也是冒失,看见个一样的包就敢跑上去抓住询问?
难怪被抓。
一切就像儿戏,德国副官在同伴被击毙时孤身一人干掉一众反抗者真是让我无言以对。
肤浅,愚蠢,媲美国产片。
片中应该有四大集团:德国人,日本人,反抗者,普通民众,但故事却局限于德日统治者与反叛者。
其实,普通民众的信念是最有看点的。
他们如何被误导,和我们现在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如果下功夫一定会很出彩。
找出观念的谬误,这样反叛者的奋斗就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卷电影如何改变世界也就可以讲清楚,不再是空中楼阁。
日德之间的矛盾在剧中也占了很大比例,这很好,但是不得不说,还是肤浅,就是对抗,互相安插间谍。
我希望看到,分裂的美国两边,各自民众是如何看待对方国度的,各自的政府又是如何隐秘地诋毁对方的。
毕竟,战争已结束,现在是政治的较量。
民众的态度会让这部剧在深度上提高n个级别,从纸上谈兵一下跃然纸上。
我没有看过原著,不知道原著对这个不一样的世界是如何刻画的,但一定不糟,否则不会被改编。
具有坚实的小说背景,竟然还拍这么没深度的片,实在令人难过。
这部剧作为一个架空同时带有科幻平行宇宙题材的世界其实在前几季有8-8.5的水平,剧情并没有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反抗军把统治者推翻的这种简单剧情,更像是宫廷剧,政治局,每一集你都会疑问到底Reich到底该不该存在,反抗军到底应不应该反抗,因为有时即使德国弄集中营,清除低级人口,但不可否认活着的人确实活得很舒服日本占领区美国人是牲口,反抗军杀了日本士兵,日本官方会在街上随便抓几个人去杀了(导演可能为了给日本一点积极面,日占区是有色人种缺陷人可以生活的),而德国占领区,美国人甚至是总指挥(Reich的法律就是现实中第三帝国的法律)已经很贴近事实了但是该剧故事性太差,意思就是有很多废话和废角色(女主的镜头我全是快进)如果这部剧能抓住三个主要的对立势力人物(日本的总检察,德国副总指挥,平民里的frank)不要女主,不要joe,就以他们三个的视角去推动故事的话,那会精彩很多
这一季里,有好几条剧情线从平行到交织,又错开,特别有意思。
一个是受到纳粹压迫的底层民众,作为下等人生存着,当看到可能是希望的电影带,就拼了命地想要寻求答案,寻找那个「唯一」。
第二个是纳粹阵营里的底层民众,作为间谍游走在反抗组织里,命运也不受自己掌握,被推着往前走,对自己的立场和选择并不是那么坚定,尤其是面对爱情时,意志更加混乱了。
第三个是德与日高层之间的争斗,表面上并不如男女主经历的那么惊心动魄,实际上却是暗潮涌动,看起来一个随意的决定,实际上却是经过精心谋划的结果;看起来相敬如宾,实质是在进行试探和博弈,只要露怯,可能整盘棋立马就输了。
当看完整一季进行回顾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好的是,尽管有着很多条的剧情线,但并不会影响我们对每条线中人物的深刻印象。
每个人物的性格,跟其它角色的关系,立场,从一开始的朦朦胧胧,到最后也都逐渐清晰起来。
而且我们从整体来看,这几条剧情形成了两个大的对比:一是处于不同阵营之间,普通民众的立场与选择的对比;二是底层与高层,小人物的个人利益与大人物的国家利益的对比。
对于普通人来说,立场似乎并没有我们认识的活生生的这么个人重要;对于高层来说,为了国家利益似乎能够很轻易地就牺牲掉个人的利益。
看了一集,还蛮想追的。
美国人YY亡国剧,潜伏即视感——妹妹牺牲姐姐代替,Joe像余则成😹上层线路和平民线路都还挺像这么回事儿。
一口气又看了两集,还挺吸引人的,新出现的枪手好口怕😿感觉他快死了……又看了两集,可怕枪手还没死,但感觉第五集开始崩了,Frank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混进听演讲的人群,居然还逃脱了?!
Frank被释放是因为抓住了另外的偷胶片的女人,这个女人完全没有交待!
上個月被朋友安利了這部 Amazon 的首部自製劇,這部劇改編自菲利普·迪克 1962 年的小說「高城堡裏的人」,我一開始被腦洞大開的背景設定所吸引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告終,世界被戰爭勝利者德國和日本所瓜分。
剛看完了第一季,覺得劇情(真受不了美劇那種為了讓你看下去而設置的 trap)和演員的 bug 有點多,而且特別聚焦日常瑣碎,撐不起這麼宏大的立意,但片中大量的場景細節很棒,日式的舊金山、商店門牌上的日文字體,還有印著納粹標誌的電話亭等等,讓人特別過癮。
聽說第二季的層次得到了昇華,迫不及待準備去看看了,真是一部勾起人了解歷史慾望的神劇。
7/10。美洲手工艺品公司的老板通过古董打火机和手枪,向弗兰克引出了关于艺术品价值真实性的问题,罗斯福早早被刺杀时口袋里的打火机事实上不存在,是造假来赋予物品的历史价值,老板将工艺品推销给不具备鉴赏能力的日本顾客,使弗兰克沦为机械复制时代的造假者,这阐明了历史的可替代性:在战后纳粹研制的火箭动力客机呼啸而过,纽约时代广场被纳粹占领的虚构历史中,二战胜利的必然性被颠覆,美国内部反犹势力崛起,领土被日德脆弱的盟约瓜分,参考了现实中美苏冷战下对战败国的处置;一盘讲述盟军战胜纳粹的纪录片成为各方势力角逐的重要物品,连战争魔头希特勒也在高城堡中独自观看纪录片时重归理性,盖世太保想方设法毁灭这盘录像带,其本质就是为消灭历史会被替代的可能性。结尾朱莉安娜放走了乔装成卡车司机的纳粹杀手乔,选择相信历史能被改写。
已阅,减一星。果然PKD不好改。
看了开头,本来以为这个片子是真的纯粹的描写德日赢得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的,但看到提到类似平行世界概念出现后才发现利益并没有那么高,格局也没有那么大。如果真的是从宏观方面推演德日赢得二战后的世界格局,那么本片的深度和意义就非常大了。可惜美剧一贯的从小见大的低成本的做法,导致本片的艺术价值下降了很多,其创意也被浪费掉了
只会留悬念和噱头,不会讲故事的类型.
前半的各种悬疑和铺垫都不错,后半编剧的智商开始不在线了
万万没想到高堡奇人居然是他,要不是最后大量城堡镜头都没意识到。本季主线推得非常慢,坑很大,对下季有期待,但三个主角都没有什么点,中后期又总是踩在作死的红线上,戏很不好看,配角们反倒很多面。还有就是,日本人比德国纳粹要变态残忍上很多倍,剧里美化的比较厉害,毕竟战场不在美国人本土,人民也没有被日本人屠杀强奸过吧
好題材,浪費了
有一条评论说得没错,美国人没受过专制的苦,拍的还是自由世界那味。首先自由迁徙就夸张,其次集会居然不是安排好的“群众”。我开始觉得世界上好剧好书就那么一些,大概不到一百。要做的就是反复看,尽量为这一名单增添一两个条目。多数的工作只是随着时代变迁换上适当的外皮。
日本人跟德国人聊,你俩还说啥英语啊真的是…然后女主没钱不先说就腆着脸先吃吃喝喝的来个人帮她付钱她还一脸“我用你管哦”的不说谢谢超恶心der好吗?她俩见面时那个干柴烈火荷尔蒙熊熊瞎勾搭的劲儿也超恶心的好吗!
亚马逊制 实验性质 想想这里是不可能拍这种题材的
布景和摄影,真的视觉享受了
神之设定下的低质量改编,情节拖沓多处逻辑伤,编剧有点心行不行,原作迪克老爷子应该要哭了吧,已弃
配角比主角出彩太多,剧情上的一些硬伤和主角那比国内小花好不到哪儿去的演技算是毁了这部剧,不过想了一下还是愿意给这个分数,至少看完有立马追下一季的冲动。另外,BGM都选的非常深得我心。大神就是大神,我指菲利普·迪克。
美国版的抗日谍战剧,不过不是基于真实发生的历史。弱小的人幻想咸鱼翻身,豪强却幻想自己沦落成小人物,来个扮猪吃老虎
大背景设定还是比较有新意的,但是表现手法太老套——展现反纳粹主义地下党的心路历程,这样和那些铺天盖地的谍战片又有何区别呢?
好无聊,这真的是纳粹和鬼子统治下的国度?过家家呢
唯一的惊喜居然是改编于PKD的小说,剧情和人物其实都十分空洞,无非是包着一个无敌精彩万花筒般的外壳的空心球罢了。
题材绝对牛逼,纳粹征服世界,搞爆气人写书YY纳粹输掉二战,这样的设定脑洞无极限。可惜拍太烂,三集弃,直接跳第十集看结局,日本贸易大臣坐长椅一睁眼看到米国归米国人统治是个什么鬼?多重反转YY吗? 最后高堡奇人到底是谁啊?
什么鬼,真的是美国的手撕鬼子.....情节实在是太扯,细节根本不合智商....
观后感:乱世中,不要结婚,破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