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盗走达芬奇

Vinci,盗走达文西

主演:罗伯特·温茨凯维奇,波利斯·席克,米塞斯洛·戈拉伯卡,卡米拉·巴尔,马辛·多洛辛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波兰语言:波兰语年份:2004

《盗走达芬奇》剧照

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1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2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3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4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5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6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13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14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15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16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17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18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19盗走达芬奇 剧照 NO.20

《盗走达芬奇》剧情介绍

盗走达芬奇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Cuma(罗伯特·维凯威兹 Robert Wieckiewicz 饰)在一次盗窃事件中被警察逮到,由于掩护了同伙Julian(波利斯·席克 Borys Szyc 饰)而使Julian逃过了牢狱之灾,狱中的Cuma这天收到医生开出的健康证明获得假释。原来是老主顾上门,让他盗走波兰博物馆镇馆之宝——达芬奇的名画《抱银鼠的女人》。 Cuma去找Julian合作,Julian已经是一名警察,还上夜大读法律,一片向上的生活。怀有强烈爱国心的他不愿意帮忙,然而Cuma既是他的兄弟更是他的恩人,他心生一计,决定暗中掉包,也不会让国宝落在自私的收藏家手中。 忙碌的准备工作开始了,找人画复制品,准备炸药,遇上形形色色有趣的人,到了动手的那一天……那一天,乌龙百出,却又皆大欢喜。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主妇的反击龙探城中诡事方世玉之千面修罗京都夏利骇故事之招魂自杀专卖店一路逆风回归瓦嘉达冲浪学校蒲公英的灰尘咱们的工会主席鬼灭之刃柱众会议·蝶屋敷篇104号房间第三季国际搜查代号17都市灰姑娘快把我哥带走便利店男友生理大叔和他的女儿家在树德坊锅盖头3:绝地反击皮囊之下罪不可赦前程似锦的女孩绝世千金第一季一万年以后目标战神助参拜~三女伊势参拜

《盗走达芬奇》长篇影评

 1 ) 成熟、高级的幽默

第一次体会波兰式的幽默,就被深深吸引。

波兰,提起她,心里就自然涌起这些固有的印象:肖邦的忧郁与才华、居里夫人的智慧与传奇、华沙的美丽与优雅、民族的苦难与哀伤。

《波兰没有灭亡》,一首国歌,唱尽这民族的荣辱与不屈。

然而,我也一直相信,最高级的幽默感应该孕育于苦痛与绝望,我对波兰的认知,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影片《Vinci》(《盗走达芬奇》)证明了这一点。

欣赏完这波兰式的喜剧,我对这个民族更加肃然起敬了。

影片里没有激烈的打斗与追杀,没有眩目的特效与高超的技艺,只有娓娓道来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的冷幽默。

几个细节现在回味起来,就好像马三立的《逗你玩儿》和刘宝瑞的《君臣斗》一样,真的能从心底里傻乐个没完。

这就是最高级的幽默,不胳肢人,不让人捧腹,只让你会心一笑,无法忘怀,成为深藏心底的智慧与启迪。

一个人在上班期间稍事休息,喝喝咖啡,看看报纸,该是最稀松平常的生活习惯,可放在一个帮着盗贼安放炸药的爆破专家身上,就立刻让我笑喷了。

这就欧洲人最真实的工作观念与方式,雷打不动的劳动者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已经深如骨髓,化为最自然而然的行为方式。

一个小小的细节,自嘲与自赏共存。

影片的喜感是慢慢展开的,包袱抖得一个接一个,脆响、脆响的,不是二踢脚、闪光雷,就是小砸炮,不吓人,可个顶个的提神儿、抖精神。

意外,剧情的发展,永远是意料之外,却都是情理之中。

严密,最玄妙、精彩的设计,丝丝入扣,毫无破绽可言。

平实,传奇大盗,天才画家,不可思议的故事,却发生在几个貌似平凡的普通人身上,他们就像我们的邻居,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却干着最惊天动地的事情。

温情,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尤利安,却做到了。

他没有背叛友谊——帮助老朋友完成了偷画发财的计划,虽然他一直表现得力不从心;他没有违背良心、没有渎职犯罪——凭智慧保住了国宝、维护了法律,虽然弄得自己有点儿焦头烂额;他没有耽误前途——他按时参加了法律考试,虽然差点儿跑断气;他没有错过爱情——无心插柳,命运让他和天才女画家相知相爱。

总之,看电影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万事求完美的哥们儿的确活得够累的,他的结局也确实太理想化了,可是我实在喜欢这个故事。

谁不希望自己的平凡世界里,有不平凡的经历与可圈可点的美好瞬间呢,尤利安帮我们观众实现了这个凡人的梦。

值得再看看,波兰式的幽默的确别有一番滋味,甚好、甚好!

 2 ) 波兰人民欢迎全世界

这部电影从各个角度展现了波兰人民欢迎全世界的态度。

波兰的国宝《抱银鼠的女人》展现在大家面前,这画真美,银鼠的胡须是7根,天才芬奇用左手画的。

女主角很美。

波兰人民热爱芬奇。

波兰人民最引以为傲的下水道工程在这部电影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波兰的窨井盖附近都做了让水流自然疏导的路面,波兰基本上是不会发生淹水事件的。

电影部分情节和《疯狂的石头》有雷同之处,应该是纯属巧合吧。

波兰的旅游资源丰富,看看那些彩色的屋顶、尖塔,风光无限秀美。

波兰出诗人,美丽的东欧画卷,让眼前的世界充满诗意,波兰男人追求女人的时候,都要念念诗,以表达心中的爱意。

波兰的教育资源丰富,小偷通过学习也可以当警察。

完善的教育系统,让所有有学习意愿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波兰人民的生活舒适,工作时间固定,工作和假期有效地分开,并有弹性工作制绝不会有加班事件的发生。

波兰人在把握生活与工作的平衡间有着一套独有的哲学。

比如,埋炸弹的有认知障碍的专业人士该下班就下班,该休息就休息,该吃饭就吃饭,绝不耽误。

波兰人民热爱家庭,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兼顾照顾小朋友。

波兰人民爱宜家,餐巾纸,给狗喂食的碗,天台上的躺椅,无处不宜家。

在宜家最困难的时候,波兰的家具厂商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在波兰通过电影向世界输出价值观的时候,宜家自然鼎力相助。

波兰人民对日本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武士时期,切腹都想得出来。

在成为大国与偏见之间,该有的姿态固不可缺。

通过这部好玩儿的电影,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波兰人民向全世界张开双手的热诚和胸怀。

 3 ) 轻松的片子我随便说一点

达芬奇密码作用,所以之后搜了不少此类作品。

偷盗是智慧型的,远比达芬奇密码的宗教理念和悬疑更有意思。

反正就是看着很爽快,画面也很不错,最后是结婚,很像是喜剧。

 4 ) 民族主义?大国主义?国际主义?开心主义而已。

整部电影有中国人的性格,至少影子吧。

家藏有宝藏,但被外人虎视眈眈;有个聪敏机智,且富有爱国心、正义感、讲义气和劫富济贫带狭义的年轻人-Julian。

富人都是贪婪而且愚蠢的(至少我们希望如此);警察还是笨笨的,虽然很有责任心;不同的是:估计不会有日本人到中国来从事相同的工作---我们怕他偷呀;即使有,发生偷盗事件,日本人估计不会一刀了之---有太多需要他们一刀了之的,不是依然大摇大摆?

我还是更喜欢Julian的。

原因:   1、聪敏机智;   2、富有正义感(国家民族情感)   3、讲义气;   4、有上进心;5、有个漂亮能干的女友。

  我也喜欢Julian的老丈人:   1、富有才华-画出只有计算机才能辨别的名画;   2、有理想:千辛万苦,只为建设博物馆;   3、善于表演。

  当然不喜欢的也有:   警察:没办法,有能干的盗贼,警察只能是陪衬(可能可怜的部分更多) 。

  富翁:那么轻易就掏钱(16,000,000欧元!

)买名画,好像一个鉴定用的笔记本都不舍得买。

而且,好东西非得、只能在一个小房子里局促着阴暗地欣赏。

 5 ) 《盗走达芬奇》:第一次亲密接触

http://loveinapuff.blog.163.com/blog/static/17075455120118581938599/如果为了喝一口老酒就一个念想跑到绍兴,那么为了看一眼梵高《自画像》,当然值得专程去一趟首博啦,还好没让我飞去荷兰,呵呵。

作为两座友好城市交流活动之一,这次仅有11幅作品名为“梵高和阿姆斯特丹的画家们”的小展更像是双方一次“富有诚意的尝试”。

全国各地的粉丝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很大程度是就是为了亲眼看一看梵高的《自画像》。

要知道,全世界最昂贵的十幅油画中,梵高占据三席,其中《没胡子的自画像》早在1998年就拍出了7150万美金的天价,事实上,从1885年到1889年梵高一生只完成了30余幅自画像,而这件梵高创作于1887年的《自画像》代表作更是该系列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展出。

第一次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与梵高的真迹“亲密接触”,我的兴奋、激动难以掩饰,努力地靠近它,在周围人群咔嚓的相机声中,挤过去三次。

很奇妙的是,每一次当我细细凝视他,总会禁不住叹一口气。

我没有看过那本欧文·斯通写的传记《梵高传——渴望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这本书“流行得一塌糊涂,文艺青年们人手一本”,好在以梵高的知名度,他那些“疯狂”与“天才”典故我也知道个梗概。

展出的这幅自画像上的他,时居巴黎,获得了些许自信但仍然穷困不堪且恶疾缠身,削瘦的双颊深深凹陷,蓄起的红色胡须据说是为了掩饰他被拔掉十多颗牙之后令人尴尬的口音,带着礼帽身着褐色西装的他看起来肃穆而忧郁,那双灰绿的眼睛望向他的左侧,双唇紧抿,仿佛在回忆着什么,那一定不是令人愉快的记忆,因为画中的他流露出的是紧张而倔强的神情。

唉,可怜的人呀,好像从未快乐过。

据说梵高自画像的价值,一者是如照片般记录了他的不同精神状态,再者体现了他在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不同技法与表达方式,比如这件展品很好地体现了梵高式印象派点彩画法的显著特征,与他早期的作品风格已经迥然不同。

梵高的《自画像》看得真让人抑郁,换个心情,聊聊另外一位天才的名作,馆藏于Czartoryski博物馆的“波兰国宝”——达芬奇油画《抱银鼠的女人》,以及2004年在波兰最美的城市Kraków克拉科夫拍摄的著名电影《盗走达芬奇》吧。

按照今天的话说,这部电影“实在是太欢乐了”。

小小的城市,就那么两贼、两警察,名头很大的国际团伙让其中一个贼“保外就医”去偷《抱银鼠的女人》,雇了一个按时上下班还有人脸识别障碍的爆破工,与正在读夜校转行当警察的另一个贼合伙,找了会画画的孙女还有他爷爷,好一阵乌龙、那叫一个热闹,与《疯狂的石头》异曲同工之妙,总之最后皆大欢喜,啥也没耽误,钱到手了,画归还了国家,只是坑了几个又贪又傻的富翁而已,倒也算他们活该。

话说女主角长得实在太像《抱银鼠的女人》里的那位名叫西西利亚·加利娜伊美女了,全片风景如画、妙趣横生,笑得我一扫阴霾,顿时觉得生活又充满了阳光哈。

说起来,咱中国最著名的国宝级名画是什么呢?

呃……查到的答案是,现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嗨,好嚒,人家的宝贝一个人可以画几十张《自画像》,咱们的宝贝一张画上五百多人,呵呵,谁叫咱国家人多呢!

 6 ) 我也想盗,咋整

与《国2》比,《盗》就写实多了。

虽然也是编造的商业片,但盗画贼们用的方法蛮传统(有个片段,效仿《偷天换日》),好像我学一下也能上手。

它不是第一眼能打动人的片子,看到1/3,我才渐入佳境。

女主角Kamila Baar挺美,她被美院开除时的那套行头,我很喜欢,可惜,没长人那身高也没长人那身材,有点气质还是属于一看就赚不到钱的那种。

《盗》是波兰电影,欧洲片与美国片的差别,在骨子里的。

看波兰街景,比较落拓,有些残破的样子,应该还是不算富裕,可为啥人家拍的商业片比咱们的好看呢?

片中的警察,很傻很笨很天真,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手法还是嫩。

搁好莱坞,为了衬托盗画贼的智勇双全,咋地也得把警察们塑造得够档次些。

何况,保护的还是国宝级名画。

结局还行。

真迹依旧留在了波兰,赝品竟然整了四幅,卖给了几个人蠢心贪钱厚的家伙。

由于交易的是国宝,他们只能哑巴吃黄连。

想修复古建筑的老头儿、想赚钱的美女和大盗、想做好人爱国的小伙子以及想带儿子去西班牙玩儿的有认知障碍的爆破矿工,都得偿了心愿。

《盗》中,有个片段挺逗。

小伙子想追求美女,美女问小伙子:“你有啥特长啊?

”他回:“我会下棋……嗯,我上夜校,我还写诗。

”美女说:“你车不错。

”他回:“借的。

”这泡妞儿技术,够拙的,尤其那美女还是小财迷。

不过,最后,她喜欢上小伙子了,毕竟,又爱国又好学又勇敢又能偷画又能拆弹长得也不赖的男人,应该挺稀罕的。

找宝偷画,都是我小时候特别想干的事儿,不知道现在培训一下是否来得及。

辣妹是不成了,辣婆婆总能凑合演吧?

 7 ) 呵呵,贝肯鲍尔……

说起来,这部片子和我很有缘分,起初,我以为是电影《达芬奇密码》名字翻译错了,所以从bt上拉了一个下来,但是花了2天拉下来之后,我突然对《达芬奇密码》电影版没有兴趣了,说到底,还是因为看过书的缘故,不自然的对电影有些抗拒,毕竟结果都知道了,所以片子就一直放着没看也没删除。

忽然有一天无事,说看看吧,打开一看,晕了,分明不是《达芬奇密码》,当时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手一抖就删除了,说来也邪门,以前删除都是按着shift键直接删,偏巧当时左手拿着个苹果,所以删除只是把文件转移去了拉圾箱。

又过了几天,又是无事,点击“我的电脑”不小心点错了,打开了拉圾箱,又看到这个电影,想了想,既然无事,就看一会吧,算是打发无聊时光,于是,又从拉圾箱里面拖出来,打开了,没想到一看,就忍不住从头看到了尾。

算起来,这是我第一次看波兰的娱乐电影,印象中波兰电影都是学院派的孤高的艺术片,我极少涉及,而这次,因为电影名字中有一个“盗”字,而我对偷盗体裁的电影情有独钟,所以才没有错过这部蛮有意思的电影。

其实,电影没有炫耀什么高精尖的偷盗与反偷盗的科技亮彩,比较平实,从电影结构上,也比较踏实,平铺直叙不像cult电影经常玩剪切的技巧,看起来,不费脑子。

影片到了结尾其实营造出一片出人意料但是十分温馨的结果,虽然大盗自己重新走回监狱,但已是囊中鼓鼓志得意满,老赝画家巧妙周旋得以劫富济贫,保住了要被拆除的老剧院,俊男美女围在棋桌边看着一束鲜花微笑,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而其实影片中最终让我喜欢的实际上是那些零星散布的幽默元素。

尤其是那位爆破高手,出场不多,但是却尤为出彩,这位倒霉的大个子患了一种病,很搞笑,就是记不住人脸,这为他行事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他要求身边的人都和他建立一种暗号,因为他除了记不住人脸以外,记其他事情的记性超好,下面几段都是围绕他的笑话……笑话一:大盗对搭档说:“他记不住人的长相,他有病!

”搭档置疑:“怎么可能有这种病,开玩笑!

”隔了一下,搭档又说:“那他怎么和老婆作爱?

”大盗看了看搭档:“他让老婆带上帽子作标记!

”笑话二:大盗对搭档说:“这个病有个最大的好处!

”搭档:“什么?

”大盗:“他记不住我们长相,无法在法庭指正我们!

”笑话三:大盗和搭档在车里说话,忽然看见爆破高手从前面走过,连忙叫住,在对了暗号确认身份后,问他:“那边两个是你孩子吗?

”爆破高手定睛看了看远处两个孩子带的帽子,一拍脑袋,想起来,走过去拉着孩子走了……最经典的是每次大盗见到爆破高手都要按原先的设计暗号对上一遍,哪怕是前后相隔1个小时,每次看到他一脸疑惑看着大盗说暗号,以及听到“贝肯鲍尔”的回复后,一幅恍然的认对人的模样,我就忍不住发笑。

 8 ) 剧情释疑

本文旨在讲解剧情中几处比较绕的地方,纯属剧透,没看过勿进倒未必真的绕,就是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琢磨了一阵子。

然后试图去看看别人的解释,发现大部分人都没看懂剧情,或是自以为懂了:S于是自己挑着又看了几处关键地方。

哈根老头的演员是导演的老爹:p祖孙俩复制四幅画是因为那个老橡木柜子只有四格抽屉..片头有个转场,库玛开车进隧道,一片漆黑,切换,片尾尤里安开车,有个一模一样的转场,还是同一辆车……电影在波兰是04年上映的,和石头基本同时,没有谁参考谁的关系,虽然好多细节都撞上了,真是巧。

这也解释了库玛的红色法拉利笔记本电脑(04年的时候,那可是极品哪!

),库玛的确是对红色法拉利情有独钟,死乞白赖地想买一辆,片头就表达了怨念,片尾像片头送狗一样把车送给尤里安,“芬奇会送我辆红色法拉利”。

他们偷盗现场的确没有把真画运出下水道,并且警察还把下水道给封了,于是他们就把真画放回车里了……把画上的GPS贴在了假画上,然后可爱的波兰警察们用GPS找到了假画以后无比兴奋,居然没有检查车里……后来警察看DV才明白怎么回事,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从车里把真画偷走了。

巨大的讽刺,有评论说看完了电影才知道波兰警察比法国警察还傻,hoho然后还有一个调包计,他们拿着画跑进一个路口,把画藏在了尤里安的黄车里,然后开着黑车跑出来,警察想当然地开车去追黑车……这样,就算警察追上了他们,也会发现车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俩蒙面人:s 然而警察实在是笨,他们把车停在路边熄了火,警察没看见,居然径直开了过去..sigh..可怜的波兰警察..所以尤里安换画并没有什么难度,因为真画和“真画”(后来卖给西卡斯卡的那幅让她以为是真画的画)都在他的车里,他把真画留下把“真画”给了库玛。

然而库玛是何等人物,一个眼神的特写能看出他已经怀疑了,懒得说而已。

后来库玛和尤里安委托“有威信”的“体面人”把画卖出去,再加上之后紧接着镜头的引导(哈根向富商兜售名画)和西卡斯卡在博物馆和哈根的眼神交流猜测,“体面人”指的是哈根,他将库玛二人委托的画卖给了西卡斯卡。

贵夫人西卡斯卡买假画是为了要张证明,好让“真画”能够过海关。

片尾哈根和玛妲祖孙的对话告诉观众,委托老肥偷画的人是西卡斯卡,这就好玩了,西卡斯卡从哈根处买画开的价至少是八百万(库玛和尤里安每人四百万,还不算哈根的中介费),并且她还特别高兴,而老肥最初给库玛的价是一百万,也就是说,老肥原来打算私吞的钱数额可不小,呵呵。

而且片头他还信誓旦旦地说“你就知道钱!

我喜欢这行。

”其实他是最贪钱的。

于是,最后他啥也没得着,无法向原先的买主交代也算是报应。

当然,或许贵夫人在得到画的兴奋之下,就懒得追问一切了。

所有人一直想利用的人,其实一直在利用着所有人,当着最大的赢家。

可见,掌握一门绝活是多么重要啊:p

 9 ) 天衣无缝却有违常理的波兰电影《盗走达芬奇》

2008.10.13鼎鼎大名的“大盗舒玛”在监狱里加入了国际窃画集团,在该集团的运作之下,他以身患疾病为由获准假释。

出狱后的舒玛自然要为这来之不易的自由之身付出代价,窃画集团马上给了他一份“工作”,要他将全世界“客户”梦寐以求、价值连城的旷世巨作——《抱银鼠的女子》偷到手。

这幅出自达芬奇的惊世之作是波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波兰的国宝,刚刚在日本展览完毕,现正在返回波兰的途中,受到警方极其严密的保护。

负责将这幅名画护送回波兰的警员在得知大盗舒玛不久前被假释出狱的消息后,隐隐意识到了其中的诡异,于是加紧防范,同时对舒玛也进行了最为密切的监视和追踪,要求舒玛两天来警局报到一次。

没想到警方聪明反被聪明误,到让舒玛轻易地在警察办公桌下安置了窃听器,且在窃听器不慎被清洁工碰掉后又一次借机补装上去,完事后又随手取走,让警察永远无从知道如何泄的密。

在100万欧元这个近乎天价的报酬面前,警方的这些举措丝毫动摇不了舒玛盗取名画的念头,鉴于自己的行动受到监视,他找到多年前的好友尤利安,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几年前,舒玛就是在和尤利安搭档作案时被警方逮捕,他没有供出同伙尤利安,而是选择独自承担全部罪行,被判入狱。

也因此,舒玛认定这一次尤利安一定会与他联手。

谁知尤利安断然拒绝了舒玛的要求,理由更是舒玛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如今的尤利安是一名警察。

得不到尤利安的鼎力相助,舒玛那个“偷梁换柱”的计划无异于纸上谈兵,无计可施之时,尤利安竟意外出现了,他答应与舒玛合作,并找到了舒玛需要的“绘画大师”——画师哈根和他那个拥有非凡复制天分的孙女玛妲。

他们20万欧元的开价虽然有些离谱,但最终绘制出的那张《抱银鼠的女子》的仿制品却绝对可以以假乱真。

《抱银鼠的女子》终于静静躺在了从机场前往波兰博物馆的车上,一切也都按照舒玛天衣无缝的计划进行着,他亲自出马,在事先安排好的混乱中用仿制品换走了真画,尤利安作为接应,把画顺利地成功送到了买家手中。

舒玛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的巨额报酬。

很快全城便传遍了名画失踪的消息,而哈根和孙女玛妲也利用这一时机,联系了一些居心不良的收藏家,将他们顺便多画的一张《抱银鼠的女子》的仿制品卖了个好价钱。

与此同时,波兰博物馆意外收到一个包裹,经鉴定,里面的画正是《抱银鼠的女子》的真迹,至此,一切真相大白,原来尤利安为了能让《抱银鼠的女子》永远不留在波兰,请玛妲画了两幅仿制品,一幅给了舒玛的“客户”,一幅便是用来顶包留在作案现场,后被运回博物馆的那幅,等事情平息后,他才将真迹完璧归赵。

故事结尾皆大欢喜,犹如美国好莱坞式的喜剧收场,但是又似乎去缺点什么?

缺少合情合理,尽管故事编排的天衣无缝,缜密周全,但是,有悖常理。

首先,一个画家能否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同时惟妙惟肖地完成达芬奇的三幅复制品就值得推敲,其次,故事结尾舒玛一句:“别想蒙我,你卖的不是真品”,尤利安一个诙谐的调侃,点化出这两个波兰盗贼的“爱国之心”和“高尚情操”,莫不是波兰盗贼的素质就是比别地方的盗贼高?

可怎么也难以令人信服。

当然,这些瑕疵仍无碍这部电影风靡波兰全国,屡获殊荣。

 10 ) 诙谐的文艺片

真没想到一个波兰电影,能让人如此惊讶它近乎完美的剧情。

该称赞的大家都称赞了,我只能说:如果中国人都好像波兰人那样爱护国宝,中国有关国宝的电影又能用合乎情理的方式展现给大家那真是不仅有文艺观赏价值,更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总比那些用流血牺牲来达到教育目的的片子让人印象深刻吧?

《盗走达芬奇》短评

为什么我觉得有点主旋律

6分钟前
  • 武食茶⠀ ⠀ ⠀ ⠀
  • 还行

第一次看波兰电影,出人意料的惊喜。搞笑的桥段层出不穷,最后的结局恍然大悟。爱上了尤里安家阳台上得风景,喜欢上了那片可以下棋的草坪。波兰,可以作为旅行的下一目的地

10分钟前
  • Emma开始奋斗
  • 力荐

“一部來自波蘭的傑出電影作品”這是在觀看影片前最多聽到的官方評價片中的一些細節不是很豐滿,讓人總覺得是在不太成功的賣弄懸念而在片尾時,結局又迅速的以每小時180公里的速度跳躍式的過渡完成一個字“汗”,然後再深舒一口長氣“原來是這樣”....

15分钟前
  • 废物
  • 还行

过于平淡,过于不出乎意料。不过不失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1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在两杆大烟枪和偷抢拐骗之后,此类片子都难超3星了。

21分钟前
  • 咪坨
  • 还行

结局无悬念,手法欠巧妙。真不是什么大制作,抱着轻松的玩儿的心情看就好。

24分钟前
  • あるJam
  • 还行

我就奇了怪了怎么有7.4颗星 我要把平均分拉下去 什么破电影

27分钟前
  • 朱恩
  • 很差

不知道有什么好评价的 不需要深入思考的简单电影 只是我实在不知道这副画哎^

29分钟前
  • 子简
  • 还行

呵呵 脸盲症大叔很可爱。片子有点搞笑。还记得是因为没得看蓝莓之夜去看的。呵呵

34分钟前
  • 人类学科研究员
  • 推荐

是我小白痴吗?没怎么看懂e..

39分钟前
  • 息为
  • 推荐

很和谐很文艺 调子不是很紧 当成大部头的匪盗片子当然看不到精彩 一切都很舒服 情调下的淡然

42分钟前
  • 宇宙唯一女盆友
  • 推荐

只能说艺术品盗窃是一门艺术。。。

43分钟前
  • 枕小路
  • 力荐

为什么分还这么高

46分钟前
  • 抹茶杏仁
  • 还行

说是高智商才能看懂的电影,于是我疑惑了。好希望我也能画出那么美丽的画。

47分钟前
  • 叶子落下来
  • 还行

丰富,有点好笑:)

50分钟前
  • Kerr
  • 还行

感觉先前看过一部,很像,忘了叫什么了

52分钟前
  • Genius阿大
  • 还行

好久没看过觉得喜剧的喜剧片了,因为一个人看的缘故么

56分钟前
  • 张不疑
  • 推荐

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坑爹啊,还全球14部最费脑力的电影?跟孙倩一样坑。白下了这部电影,不知道你会不会觉得这部电影很精彩。哎如果学绘画,很精通,貌似也不错!就这样。再见,不送。

59分钟前
  • Tsoser
  • 很差

皆大欢喜。

60分钟前
  • 泰坦
  • 还行

全程枯燥乏味,直接导致我写起了代码

1小时前
  • HEW青木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