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追了几集,感觉有点超出我的预期,剧情内容的走向和故事内核的立意很有巧思,华桢从“过路人”到“局中人”的身份过渡也值得深度剖析一番。
“为邓先生送书赠友人,我来到了上海”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邓先生嘱托华桢赠给友人的书,是多慈一家人活下去的机会,同时也是华桢信仰发生偏移的开端。
在我看来,华桢起初愿意义无反顾的帮助邓铭远远赴上海送书,不仅仅是因为父亲宴会中恩师偶然间的出现和托付,更是基于原生家庭对他本身性格塑造的使然。
从华桢暑期归家后的片段中,可以看出华家是典型“慈母严父”的家庭模式,所以在华父长年累月的一言堂教导下,他的性格是沉默内敛且独来独往的。
比如宴会上对权贵交流的无所适从,拜托哥哥转交送给父亲的礼物等行为,均是他内心长期感到压抑的具体表现。
而邓铭远需要他远赴上海的请求,也恰合时宜的让他有了喘息的机会,紧绷的情绪也得到了释放。
另外,当他通过多慈字里行间的话语中,挖掘出这本书背后暗藏着更重要的意义时,他内心所受到的震撼与动摇却是清晰可见的。
一边是作为国民党高干子弟从小到大接受的三民主义浓厚熏陶,一边是看到共产党地下情报人员对共产主义的至高信仰。
两种思想在他脑海中的交织与碰撞,让他意识到这次的远行跟他与哥哥在家言辞激烈的争论着“抗日是不是政治”的时政问题不同,不是轻飘飘的一句口号,也不是浅尝辄止的一次探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他眼前的陨落。
有个小孩用一串项链和二十三块钱,雇我帮她查案
从一本书一个箱子形单影只的来到上海,到一个妹妹一间房一份工作产生羁绊的留在上海,华桢对小女孩的心软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他年轻气盛,成绩优异,有理想,有抱负,等大学毕业后也必将是和自己的老师邓铭远一样,能成为一个有一番大作为的有志青年。
也正因为如此,华桢才会向邓铭远发出关于是否会重回战场的疑问。
对他来说,邓铭远不仅是他在学校传道受业解惑的良师,也是他实现海军理想道路上的指明灯。
可到了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他嘴上空有的口号与心中虚浮的理念却显得满目疮痍。
在这样的乱世下,孟多慈一家人需要几经转折后才能得以苟且偷生,而原本是匡扶正义的警察也变成“杀人凶手”,世道的黑暗与愚昧让他更疑惑不解。
也正因为如此,华桢从火车上再次折返的抉择,不光是源自于内心对孟多慈父母双亡后的责任感,更多是出于对邓铭远放弃大好前程却选择一条艰难道路的好奇。
他想留下来看看这场涉及各方势力的凶杀案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会让邓铭远冠以“涉嫌通共”的嫌疑。
也想留下来仔细解读一番,这条与他前二十年信仰完全相悖的道路又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无数人奋不顾身的投身其中。
@青春年少时,得显己至,乃人生大幸也”
其实当华桢答应帮助邓铭远给友人赠书的那一刻起,改变他人生轨迹的第一个抉择就出现了。
带着多慈逃跑,选择收留多慈,更换新的身份,进入四所查案...桩桩件件看似是水到渠成的剧情走向,但实则却让华桢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邓铭远冒着暴露的风险也要将情报传递出去,他感受到了革命信仰的发散;看着陈浩不顾性命安慰也要将逃犯缉拿归案,他感受到了理想信仰的支撑;看着骆珉敏一而再再而三的也要当上警察,他感受到了保护家人的决心。
这些人虽然身处不同的阶级,也有着不同的身份,可心中却永远有着一股无畏感,在历史洪流中激励着自己坚定的走出每一步,哪怕受伤哪怕牺牲,也在所不惜。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最富创造力的壮年之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我想,华桢在这次远赴上海的经历里,在变身为局中人的冒险中,不仅激发了肩上责任对自我意志觉醒,同时也浇灌了生死之间对革命信念的萌芽。
在大时代背景下,他亦是正在闪耀着的点点星光。
槽多难吐。
李现,演技表情是抬眼皮和耷拉眼皮,说话有气无力。
静态的富贵公子气是有的,朝气蓬勃的青年态是没有的,内心百转千回的演技更是一点也无。
周游,全程瞪眼睛若有所思。
前两集看他这种表演方式觉得还行,后面全程放技能,没有一点平A,完全没有松弛的时候,看着极累。
女主,差的低于及格线,不提也罢。
长相让人出戏,不如把角色给演妹妹的。
还有剧情。
已经眼见人命案牵扯甚大,坑极深,还跟一个年龄很小,不能守秘的女童说自己真名,是什么睿智?
父兄都是高官,回南京几个电话打听的事,哥哥电话里也把利害关系说透彻了,还留在上海用假身份当小警察是什么睿智?
哥哥电话里已经把利害关系说透彻了,明知道假身份八成经不起查, 还让哥哥为这个身份托关系,等于把家人往坑里推,是什么睿智?
入职想悄悄调查就低调点,结果表都不摘, 各种牛逼作态,生怕别人注意不到自己,官面上的人见了一堆,以后怎么解释这个假身份?
这是什么睿智?
见过去酒店找小女孩的杀手,明知道警方已经立案,小女孩照片有记录,事情还没完,为了个头发,牵着女孩大摇大摆过街穿巷, 是什么睿智?
吃住花钱如流水,偏不多买几套西装和衣服,就穿着出现在酒店现场,翻墙时的衣服四处晃荡,是什么睿智?
翻了一下,导演是女一男友,女一是导演女友,原来在这玩《娘道2.0》呢。
都快要把接头暗号背下来了🤭其实没有必要嘲讽女主的设定,革命的年代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可以是有能力没有信仰的华桢,可以是有能力有信仰的陈浩和石小姐,也可以是能力尚不足信仰尚未寻找到的骆珉敏,每个人都只是浪潮中的一颗星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向着远方前进罢了。
更何况也是女主的存在才会让男主接近一个个案件,也是女主的存在让身边人得以在灰暗的岁月中照见那颗闪闪发光的初心。
群星闪耀时观后碎语:1、从剧本的技巧上来说,这部电视剧编剧的水准已经不差于美剧,并且在很多于本土结合的细节上做的比大部分美剧要好。
但说实话,很多细节还是经不起推敲的,特别是巧合,有些太过生硬。
比如说男女主角遇到彭太太、比如过冬宝发现走私品……这些巧合是说不过去的。
2、从拍摄水准和画面,以及大部分国内电视剧还做不好的配乐上来说,这部电视剧都算是上乘之作。
最近我看到的这种水准的国内电视剧真的不少,我感觉国内的青壮年导演的能力已经称得上国际一流,而且不缺乏经验,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3、这部电视剧的缺憾除了宣传力度太差之外,演员的表演还是有些瑕疵的,主要演员里,正派一方的李现、周游、曹磊,反派一方的王茂蕾、宋宁峰,这五位演员的演技我觉得都没问题,最好的是王茂蕾,其他主要演员不知道为何都有些用力过猛的感觉,也许是同期录音的关系,也许是演员本身能力发挥的问题,也许是导演的指导问题……反正我感觉他们还有需要进步的地方。
4、对比同期我在追的另一部我喜欢类型的剧《哈尔滨1944》,仅从剧本角度来说,这部片子剧本的文学性要好于1944,但细节转折方面就比不过1944了。
5、最后再提一句,这部电视剧宣传的真不好。
剧还没播完,李现的新剧的宣传力度就把它超了。
看过《亲爱的热爱的》和《去有风的地方》。
不觉得李现演技有什么问题,挺自然松弛的。
但这部剧… 和我当时看《财阀家的小儿子》时的心境很像。
就是对手戏演员的演技太好了压的男主像个木头噶哒。
不论是说男主演技不好,或者是说男主就该这种有诸多隐瞒的内敛人设表达!
但看剧的时候就会觉得他接不住队长的戏。
尤其一些剧情起伏大的时刻,李现好像游离了。
他的反应神情就莫名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这部剧全家都很喜欢看!
家人一起追。
剧里各种配角的演技也都超赞!
尤其骆爸爸和队长!
最后惭愧的说..看第一集以为养成系国民恋爱番… 以为多兹是小时候的女主😂。
冒昧了sorry~
质疑华桢,理解华桢。
开始只是看个乐子,但是一口气追平,好像渐渐有点明白,为什么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精英”华桢,会不自觉地对街头巷尾摸爬滚打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骆珉敏动心。
首先,不得不说一下华家少爷反向“体验生活”后所见到的极致反差。
华桢出生在一个有钱有权的家庭,从小接受的精英教育告诉他,人生只有“优秀”一个目标。
优渥的家庭环境让他自带“有幸报国”的情怀,海军精锐的培养让他不自觉地认为所谓“抱负”就是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去把控大的方向,坚持正确的事情。
所以当他看到为自己指明方向的老师托物被捕,也只是心里怀疑却并不多想。
而骆珉敏就好像是天然的对照组,和锦衣玉食的华桢不同,普通的家庭环境,不出挑的外貌,一共98个人只考98名的“实力”和“运气”。
对于她来说,来到第四所的当一名小警察已经是她职业生涯的“天花板”,她没有什么伟大的志向,只是想好好的保住这个铁饭碗,这样家里的照相馆就不会再被人欺负。
本来永不会相交的两条平行线,阴错阳差的相遇,自此华桢和骆珉敏都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人生。
华桢让骆珉敏看到了,原来“人”不止有混日子一种活法,也可以聪明、优秀、一表人才,他是最好的搭档,也是能告诉他“别担心,都会没事的”的人。
而骆珉敏让华桢看到了人世间的另一种“烟火气”,原来家庭也可以是吵吵闹闹的,可以是热热闹闹的。
全家人坐在一起的饭桌,不为“优秀”而生的对话,原来真的可以让人发自内心的笑出来。
在政局不稳,国际局势外忧内患的动荡年代,底层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别样的热闹反而格外让人温暖。
冷冰冰的华桢衣食无缺,但除了哥哥给予的关怀,内心从未感受过温暖,骆珉敏虽然生活在市井,但骨子里浸染了烟火的纯粹。
或许正是敏敏身上普通平凡的温暖,让华桢看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守护的东西,不自觉地被骆珉敏乐天派的生命力吸引,不自觉地享受烟火气的温暖,甘愿被救赎。
或许,当我们带着审判的眼光去评价华桢和骆珉敏之间的情感,本身就带了一定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忽略了最纯粹的东西——心中曾被温暖的角落。
在看:有被悬疑到,但台词是真的差,李现端着一股奇怪的口音说话,相较来说大哥台词还可以。
小女孩睁着那大眼睛,天可怜见,🥺好好学习表演,希望你长大后的眼睛依旧会说话。
/ 追平。
李现你怎么了你说话非要嘴巴瘪瘪地说话吗,一字一字的,就感觉很装,知道是少爷说话要端着,但你哥,但你和这帮子底层都混这么熟,有的时候说话还是一股子味道。
另外谁在跟谁谈?
我怎么看队长看远生的眼睛都冒星星了?
看过:很怪,整部剧从头到尾,上赶着上价值,很多都不感动,很生硬,你也挑不出错,就是哪哪都不太对。
李现前20集都装得很,瘪着嘴说话,一板一眼,可能他理解的权势顶层人家的二少爷就是这样,但演得很讨人厌。
好在有周游,他的演技看得真舒服,他俩的对手戏眼神拉丝,恨不得下一秒就嘴对嘴亲上,特别是最后的“现在我们就是同志了”,不是一语双关吗?
有种基装直男俱乐部的即视感。
不太懂任敏在这部剧的作用,男女主感情戏真站不住脚,我能想到的唯一作用可能是为了方便证明男主是直男?
男女主爱得莫名其妙亲得莫名其妙,一切都感情交织我都会疑问,完全没必要塑造的一个角色,在结构上甚至不如石小姐的作用大。
不过好在结局,真的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可能是我入戏太深,在广州的两人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真的。
最近忙到飞起,却一直追着《群星闪耀时》这部新剧,没落下任何一集。
原因无他,从这部民国剧里,看到了很多不同质化的表达。
《群星闪耀时》最终汇聚起的叙事主线,不是俗套的破案或爱情线,而是关于“人生决定性选择”的主题。
李现演的男主华桢,是个出身于国民党高官家庭的年轻人,原本的发展轨迹是成为舰长,却因一次意外的上海之行,卷入一场命案,从而开启了全新的人生转向。
他一步一步,从一个怀揣梦想的“军政部次长之子”,逐渐脱离原先身份,成长为敢于面对现实、追求真相的共产党员。
在这条转变的路上,两个人对他而言很重要:哥哥华梁和战友陈浩。
华桢×华梁:深陷权力漩涡的野心家也有软肋
华桢出场时,是典型的贵公子,昂首挺胸、身着军装地出现在父亲的生日宴上,又有风度不凡的书生学霸气质。
这样的人设看似是“爽文男主”,但接着往下看,就会发现他在性格上和哥哥华梁有不小的反差,兄弟俩一个e人、一个i人。
i人华桢躲开人们自己吃饭,e人华梁则负责社交,靠家室与气质搅动权力漩涡。
两人的关系是“叛逆弟弟却是靠谱哥哥软肋”的设定。
一句“你是我哥,你不管我”,把这种关系诠释得过于到位。
华梁往往一个眼神,就能知道对面的弟弟心里在想什么。
而华桢想做什么,往往也都有华梁兜着,拿哥哥当挡箭牌。
后续华桢为了查案,托关系进警察所的一段戏,更是让华梁把凡尔赛发挥到极限了。
八面玲珑的侍从室秘书,直接说“上海总局没问题”。
反倒是再下几个层次的基层警察所,让他为难,因为“再往下自己不认识人了”。
剧情再往后发展,又来到了“华桢一张嘴、华梁跑断腿”的局面。
他总是那个要给弟弟解决麻烦的人。
在华桢被魏岱擎陷害后,华梁得知立刻化身“护弟狂魔”赶来上海,做好一切“捞弟”的准备,行动力拉满。
他接连找到重要证人皮带店老板、陈浩,应付魏岱擎的挑衅和干扰,用尽一切办法和勇气智斗,甚至设计故意让魏岱擎的监视者看到自己咖啡厅的会面。
华梁身处权力的中心,论阶层实力和心计能力,他都碾压魏岱擎,是未来真正的野心家。
作为家中长子,华梁更多承担的是维护家族地位和荣誉的责任。
然而他也有着自己的软肋,那就是对弟弟无限的关爱,尽量保障他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华桢则不同,他思考的是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会在个人信仰和家族期望之间反复摇摆。
身为贵公子,他的人生本应一帆风顺,却因这趟意外的上海之行,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兄弟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因此开始有了微妙的张力——他们既是家人,但又在立场和个人信仰上有着不同的选择。
华桢的热血和理想主义与华梁的权谋和现实主义,也明显构成了对比。
不过,可以想见的是,尽管两人选择不同的两条路,兄弟间真挚的情感纽带依然坚固。
向远生×陈浩:被决定性时刻影响的同行者
华桢是以向远生的名字与陈浩相识的,虽然陈浩早就知道,这个名字是被对方盗用,但他始终没有戳破这一点。
作为警察所的队长,同时也是拥有理想的年轻人,陈浩一直想弄清华桢的真实身份。
为了应对彼此身份的秘密,两人之间的关系,起初充满了各种猜疑和试探。
但当他们发现对方内心对家国的认知相近,尤其是陈浩发现自己之前的直接上级邓铭远,同时也是华桢在军校时的导师时,两人的命运也开始紧密相连,逐渐建立起信任合作的战友关系。
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陈浩与华桢都是遇到知己后会真诚珍视对方的人。
而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出身,也形成了强有力的互补感。
查案时,华桢一个电话就能叫来往日同学、现在的高级军警安殷,显示出他与陈浩原先是两个世界的人。
然而,当安殷提议请吃意大利菜时,他却婉拒了,转而接受了陈浩的邀请,在路边的苍蝇摊共享一碗葱油拌面。
华桢做出这个选择的背后原因,是安殷那句“哪天让我发现你跟邓铭远有任何瓜葛,我们就别见面了”透出的一切以安全为前提的冷漠感,也是陈浩听到邓铭远三个字时眼里的光。
由此,华桢逐渐进入到陈浩的世界,接着就是动人心弦的读书一段戏。
在那个逼仄的小房间里,我们终于知道《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直译是《人类的选择时刻》)文字中所蕴含的力量——“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这种充满戏剧性、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人的一生和历史的进程中都十分难得,往往只发生在一天、一小时、甚至一分钟,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
”
曾经在华桢的世界里,身边朋友都是类似安殷这样的高干子弟,对当下社会发生的事,身居高位、却高高挂起。
成为向远生后,陈浩让他感受到了一个普通人为了实现理想,生活的选择该是什么样子的。
就像他自己说的,“人生轨迹从没被外力改变过,从没感受到生活本身,现在才渐渐发现,也许轨迹已经变了。
”而对于陈浩来说,他早已把华桢当作生死之交。
华桢与陈浩的命运,也许就是在一些相遇、相知的时刻里逐渐转向。
他们在历史大潮中相互交织,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犹如夜空中的星辰,普照黑夜。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志同道合的人,终将并肩同行。
相对于多聚焦家族兴衰、情感纠葛的传统民国剧,《群星闪耀时》有所突破的,就在于它的重点真正转移到了“人”的层面——是人物关系,是人性真相,也是人生选择。
时代的大潮席卷,信仰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终究催人做出那个决定性的选择。
华桢的命运转变,他与华梁、陈浩的关系转变,都让整部剧变得更切身,让人代入到自己当下的处境,去思考想要活出怎样的一生。
无论身处于哪个时代,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去追逐那些“群星闪耀”的决定性时刻。
唯有走在这条道路上,才能感受自己人生的重量。
这段对话很真实也很悲伤。
其实到目前为止,骆珉敏和向远生之间并没有萌发爱意,爱情还没有来过……但是这一段分别仍然让我觉得好悲伤。
向远生对于骆珉敏来说,实在是太过遥不可及了。
其实当骆珉敏还是很快乐的,有融洽的家庭,有自己想做的工作,她喜欢当警察,也喜欢四所……普通的骆珉敏有着普通的快乐和幸福。
遇见向远生对她来说,是幸运,可能也是不幸。
陈浩说的对,大家可能是一颗火柴,而向远生是一堆篝火。
他很有潜力,他的前途很光明,他是革命的希望。
可是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然后之于向远生,上海救孟多慈,遇见骆珉敏和陈浩,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成长经历。
关于责任,关于勇气,关于选择……这些似乎都在成就向远生,是幸运,也可能是不幸……
华梁的话:1、人和人的亲密关系,就是从聊废话开始的。
2、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3、夏日的这一点浪漫走不到冬天就什么都不剩了门当户对在任何时代都那样重要。
不管政治立场,他对华桢是真真切切的爱,比父爱更深远的爱。
从上海的陪伴解救,对骆珉敏说的话,华桢房间里的兄弟俩的合照,足以说明平时兄弟俩感情最深厚。
最是人间清醒的他。
演员我也喜欢。
任敏别演戏了,长得还不如普通人,凭什么拍偶像剧不合适就要来这种正剧啊,正剧不是低颜值演员收容所,况且演技也差!李现演技也没什么进步,还不如小女孩的演技!
u1s1华梁这个人物真的很复杂,爱弟弟爱华家唯独没有勇气去爱国,深陷在果党泥潭中难以自拔,可惜又可叹
全剧最兢兢业业的事业批魏岱擎当之无愧了,被领导职场黑话pua也一点没察觉,野心大,脑子有,但就是这打工人的晋升之路有点难啊
台词太假了。男主被警察盘查,摆出一副大侠的样子,压着嗓子回答问题,是生怕自己不够显眼?六七岁小女孩父母被杀,还能冷静滴跟人讲“爸爸告诉我用这个名字,不过,他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这是二十六七吧?
谍战+年代,想学红色,东施效颦。男女主演技也忒差。
好奇怪,从来没有一部年代剧像这剧一样给人一种乱七八糟的感觉,不是说丑男演技都好么,为啥这剧的男主没有这一特质?女主怎么回事,感觉除了那部电影,其他剧里整个都和其他人格格不入。不知所谓的剧情,演技颜值都堪忧的男主,游离的女主,就问剧还看啥?
节奏拖沓,紧张刺激氛围刚有点,就被搞笑的剧情打断。队长演的还行,但选角上应该年龄稍大点,才会更有说服力。女主太难看,演技还尴尬,不忍直视。
首先这个故事很好看 剧本成功了 剧就至少成功一半 在就是casting很适合,李现和这个角色契合度很高 角色所需要的冷静➕公子哥儿特质 动作戏的加持 这些都让这个角色的完成度和饱满度提高 也更加有魅力 任敏的角色就是一个鲁莽 热血少女 看微博的宣传照片 最近国风妆造 有挽尊 但是我周围对于这部剧的看点 其实都还是集中在李现和紧张的剧情 说回剧情 虽然各种抗日剧 谍战剧已经很多了 但是这部剧有点老梗新说的新意出来 每个角色完成度很高 不那么脸谱化 在危急时刻 人的信念 欲望 和野心都有表现 这部剧另外一个亮点就是演孟多慈的演员小女孩真的漂亮可爱 演技也棒 活灵活现 周围追剧的人口碑非常好
李现好帅
一般
本子太现代了,感觉在那种乱世写一帮警察的正义故事就很怪,还一本正经的法庭审判,很难代入。其实李现演的已经算很不错了,只是可惜这个风格的题材真的只能当偶像剧来看了。高官的富家公子,每天西装笔挺的各种破案,真的很符合那会的不少空海军现状,只可惜呀懂得都懂。
前四集挺稳的,小女孩跟男主之间的救赎文学,男主与警察队长之间的猜忌,还有破案线的展开,每条线都尚可。尤其是小女孩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太萌了,谁能不心软。
我觉得还行,至少看到第四集觉得还可以。喜欢这种大时代下小人物的点滴故事,接地气。
就像珉敏说的,如果我拥有华桢的家世,可能就是天天在混吃等死,但华桢有救国救民之志,谈起梦想的时候仿佛在发光,所以好佩服华桢啊
“八个茶碗六个盖 ,哪里需要哪里盖。”土话笑过之后更多的是敬佩,在外忧内患的环境中,老一辈硬是凭借不息的信念换来了今天,心酸又热血。
和陈浩一杯咖啡钱都要算的清清楚楚,但记得主动给多慈带回来面包让她多吃点,兄妹line怎么不算好嗑呢!
剧情太弱了,节奏也慢。但是演员都很不错啊,虽然很多人说爱情线没必要,但是我觉得这么弱的剧情,没有爱情线更加没看头了。和追风者比差点意思。
男主明明离了华家基本上什么都做不成,叛逆地莫名其妙,从来不考虑自己作为华家一份子该尽的责任,只会大树下好乘凉还自以为很懂事。他对付哥哥不遗余力,但一直到最后哥哥都在对他手下留情,虽然说立场如此,但编剧就写得很让人不舒服…男女主的感情线无味荒谬,信仰大于爱情远大于亲情(恕恋家女不能接受)最后包饺子欢天喜地我真想替他爹妈说句养你不如养块叉烧。
华桢和陈浩才是一对吧
啊好喜欢啊!有李现的剧必追,一开始的节奏就很不错,让人很好奇立刻进入剧情!向远生的制服虽然很黑猫警长但也太帅了点🥰🥰🥰妹妹演技也好好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