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看的又气又哭的,要不是最后一集我有可能会给五星,最后一集还是没能完成自己梦想的女主这剧情 怀疑是编剧怕被骂得狗血淋头才会呢么写,因为韩国的重男轻女很严重 能意识到的人真的超级少 甚至大部分女性都觉得理所当然。
还是呢句话 “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大家都在遭受不平等 不被尊重 ,应该相互扶持起来,而不是被这些歪曲的价值观所影响开始妥协开始默认.. 看完这剧感到欣慰的是 原来恐婚的不止我一个 打开弹幕 想法都差不多,婚后感受到的落差感 ,呢些被认为的理所当然....都在一步一步的逼我走向“不婚主义”的道路上~ 不光是爱人甚至自己的父母长辈同事中男尊女卑的细节真的太多了。
看完这剧还让我不得不感慨下我妈的人生,虽然讨厌我妈的一些性格 但是到婆媳关系这话题上 我还是心疼她的 毕竟我很清楚她的处境 。
妈妈只要说下爸爸的缺点或想吐槽下爸爸的事 我的三个姑妈加我奶奶会怼的她鸦雀无声,她前面还会反抗 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发现她根本不会提到这类话题 也不再在意她们的话 她开始越来越爱自己 ,因为她觉得谁也没能站在她呢边 ....这也是自我保护吧 但这导致她也对她俩个女儿不抱希望 (所以在我眼里开始越来越自私 不像个母亲 )但我知道我这么说不对 她付出的还是很多 ,但我还是希望她能说出来 ,起码我在反抗的时候 能跟我一起,每次我爸理所当然的认为饭前帮妈妈做饭 饭后洗碗是我理所当然的事时 我真的希望 有人能站在我这边....... 希望女性朋友们不要被这些不应当的价值观束缚,希望你们能为自己发声 希望你们能坚持反抗 也希望你们在教育子女时能正确的引导他们,最后还想说一句 如果对方不尊重你的想法 请不要忍气吞声 ,要说出来 !
他不接受就离婚 就分手 不想生孩子就不生 ...学会爱惜自己尊重自己 ,当今的女人靠自己也会活的更舒服更轻松更幸福。
《儿媳记》EP01老公不对,起不来让儿媳妇一个人准备婆婆生日早餐婆婆不对,让她一个人洗碗,让她把剩下的水果吃吃完EP02婆婆不对,唠叨干涉大儿媳要顺产、不要让老公陪产儿媳妇不对,没界限感主动提公婆结婚纪念日两人会回家婆婆不对,让儿媳妇和自己吃剩饭婆婆不对,“已婚妇女怎么可以离家那么久”不让她出差EP04老公不对,安排自己去周岁宴,送儿媳妇先回家帮忙准备他家祭祀老公不对“我会帮你的”(像儿媳妇说的“我连你爷爷脸都没见过,是我帮你吧”)(认错了)EP07商定约定事项的时候 没有孩子 夫妻一个月一次二人世界???
双方自己OK我也没话说 我不可妹妹不对 老娘加你ins就是为了被你出卖的??
八婆(不是无心说漏嘴而是主动泄密)(儿媳妇自己不屏蔽也是傻)老公不对 被婆婆发现后不断念叨“太可惜了 本来可以吃大餐的” 一起约会不是两个人一起做的决定吗?
(虽然儿媳妇一个人完成了“骗婆婆”)妹妹不对 虚伪道歉 别跟我绿茶哈 “下次一定不忘记屏蔽你 sb”婆婆不对 对儿媳说“孩子应该妈妈来看呀”公公不对 “还是要有个儿子的”老公不对 自己起不来出来后还顺嘴抱怨“怎么没有叫醒我 不是说好一起出来的吗”婆婆不对 不让儿子参与帮忙厨房的事公公不对 说婆婆“辛苦什么 (祭祀)每年都要做的事情”(自己从不帮忙)婆婆不对 “男的怎么能进厨房”不让侄子自己盛饭 然后说到女的也要出去工作“现在男女平等的时代了”家人不对 说5岁小女孩“在帮你妈妈吗”(擦桌子)“肯定能嫁个好人家”EP09?
婆婆不对 让儿媳妇节日“提前一周回自己娘家”
2020.12.4挺现实的问题,推荐给所有人,希望能有所启发吧。
韩国的大男子主义确实很明显,中国很多人也是如此,女性地位就低,工作上难,家庭也难,本身就牺牲很多,婆婆家给的压力也是挺可怕的,看电视剧都要恐婚了。
不管怎样女性一定要追求自我,爱护自己,连你自己都不爱自己,你还怎么得到别人的爱呀。
在婆婆家也是可以帮忙,但适当的帮忙就行,尽力而为,别难为自己,有问题就说,累了就休息,你自己最重要。
自己家都不干的活也别瞎勤快,时间长了就被他们当成习惯了,就觉得应该了。
在家里也是,一起干家务,别自己扛着,别难为自己,你舒心了才能幸福。
大嫂就有点酷,主要是她老公不错。
男主思想有点可怕,娶回家善良的媳妇就是为了照顾一家人,做家务,你们自己家不也能干么,自己游手好闲,这思想吓死我了。。
需要保姆就花钱顾,你去的是老婆,不是免费劳动力。。。。
可省省吧你,各位朋友遇到这样的快跑!
男性同胞也纠正一下自己思想!
公婆一家也好好看看这个剧,看看自己是咋做的!
谁家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不是来你这找罪受,当保姆的!
整天说把儿媳当闺女,你会那么使唤你女儿么?!
别整天张嘴一套,闭嘴一套。
干这事的时候也想想自己家孩子。
2020.12.13越看越憋屈,越看越难受!
婆婆思想封建,自己一直干家里所有活所以也潜意识觉得应该的,所以就认为所有儿媳都该干这些活。
女主和婆婆都属于性格温和换句话来说就是软弱,好欺负!
没脾气就不行!
受欺负!
婆婆和家人的思想就很恶心,就需要改变,女主得说出自己想法!
学学大嫂!
祭祀还有各种被支配,也确实就是你们没说出自己想法,也没反抗并主动干的,那别人也没有理由和你一起干,更没有对不起你,这是你自己个的问题,别抱怨别人。
你自己爱咋咋的,你愿意干愿意还忍气吞声,这跟别人没关系,这也不是别人的义务。
奉劝一句:别整天逆来顺受,任人宰割!
有点自己想法和主见。。。
还有就是,🐶男主一家的男性sb!
一直也觉得就该女的干,只会嘴上功夫,嘴上说好听的!
就TM会嘴上说,坐那看热闹!
自己啥屁不干,只想多个清闲,还埋怨别人不够任劳任怨!
这是你老婆该干的么?
是你老婆该干的么?!
女主知道你爷爷谁么,她见过么?
他就该你呗?!
你们TM自己个祖先自己管!
OK?
整天坐那是在干啥?
CS呢么?
恶心死我了!
咋会有人瞎了眼被你们骗婚的?!
你们就应该孤独终老,西八!
我真的想把剧里男主这几个🐶头给打爆!
你们清醒点!
朋友们,要是遇见这样的,好好看清,快跑!
别犹豫!
第一集:儿媳妇是什么第二集:大家都太过分了第三集:像女儿一样的儿媳妇第四集:你爷爷的jì sì 却说是帮我的忙?
第五集:就那天保持那个样子不可以吗第六集:所以说 讨厌和男人们一起做事第七集:再次 绕来绕去第八集:中秋是什么第九集:家里人 家外人第十集:有女儿的罪人第十一集: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第十二集:接受儿媳妇吗?
ps看完前九集的心理感悟:每周追剧时都在想女主为什么还不爆发?
为什么还不醒悟?
怎么如此窝囊?
一直在处于生气郁闷的状态!
今天重新播放 截图时才发现女主也有在抗争,也有在努力,但性格如此 又怎会醒悟后立刻截然不同呢?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知道但还是做不到😞希望经历自我拉锯的过程后 得到更好地成长!
还有三集!!!!!
希望我不会如此生气😡看完最后一集的我:有自己作品的米兰博览会为什么不去!!!!!
提前一周的公公七十大寿那么重要吗……甚至不是生日当天????
感觉看了个寂寞
聚焦新时代女性和旧时代思想下的婆媳关系,表面在讲婆媳关系,实则是在讲旧时代观念在新时代思潮下的冲突。
编剧将公公婆婆 兄弟姐妹 同事朋友各种角色人设都加了进来,做了相当鲜明的对比。
大哥大嫂走清醒一条心的爽剧路线,这无疑是新时代思潮下最令人钦佩的方式。
男女主走传统男的自私女的讨好,但后面受不了试图反抗的路线。
结局看来,差强人意。。。
小姑子走的是受不了压迫,处理不了家庭关系最终走向婚姻破裂的路。
堂弟家,也是痛定思痛搬离了婆家。
女主上司,选择折中。
男的在家包揽家务,来换取节日女上司回婆家的忍气吞声。
将各自人物放在一起,是很有戏剧冲突的,特别有可看性。
思考性主要体现在,我们看到每个人的性格弱点,或是软弱 脸皮薄,或是自私 享受着好处全然不知 指指点点。
表面是婆婆为难女主,再看是男的不作为 不担当 自私自利,实则是整个社会裹挟下的畸形,不光男的为难女人,连女人也在为难女人,一代代人被禁锢了思想。。。
我们能做的就是 坚持自己 在泥潭里努力挣扎 一代代摆脱旧思想。
父权制+资本主义=东亚三国的低生育率长期生活在父权制中的女性会把压迫结构自我内化,这也就形成了媳妇熬成婆的恶性循环。
再生产劳动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家务劳动仿佛是专属于女性的享受。
如果说作为“一家之长”的父亲在职场上受了委屈还可以把情绪带到家里发泄,那么母亲的愤怒和委屈都去了哪里?
这也就是退休了的中老年男性在家庭中地位不高的原因吧,他们失去了社会价值之后在家庭中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从上一代的“男主外女主内”到这一代的“双职工家庭”,当国家和社会在福利领域退场,个体需要承担养育的全部成本,只能依靠家庭(或者说婆婆和妈妈)作为最后的支撑,矛盾和冲突就被压缩在了婆媳之间,作为结构性原因的男性却悄然消失了。
女性共同体是多么难啊,婆婆和小姑压迫媳妇(嫂子),而自己换一个场景也是被压迫的人。
朋友们组成家庭后连聚起来吃饭都很难。
女性变成了私有家庭的所属物,广阔的公共空间就被男性占领了。
公公在儿媳妇面前奚落婆婆没有工作过,婆婆担心儿媳妇挣的多,儿子会抬不起头,公公说在韩国女性怎么可能挣的比男性多,更何况儿子在银行上班,这几个场景连起来看真是太有意思了,婆婆(象征着许许多多的女性)就是一个典型的被父权制荼毒而不自知的女性。
从古至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逃脱不了婆媳这个世纪难题永远没有和平的相处方式,但是不管怎么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想法都不同想要完美的契合也是不可能的,我很喜欢大儿媳妇的相处模式既然选择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就要从原来的家庭抽离出来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该离开父母的时候就要果断离开要懂得拒绝别人不要模棱两可。
(首发于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看更多韩剧评论)你有没有听过“媳妇过渡期”?
青春期、更年期、但你有没有听过“媳妇过渡期”?
《媳妇过渡期》是一部韩国漫改小短剧,仅12集,每集20分钟,目前已更新完。
由朴河宣、权律主演。
豆瓣8.5分。
故事聚焦刚结婚一到两年的儿媳,据说这个期间内,会想得到婆家的称赞和认同,而去讨好婆家,包括做饭、洗碗,什么都说“我来吧”······而剧中的婆婆也理所当然地使唤起了儿媳,也就是女主闵思粼。
这个角度乍一看,不就是讲“婆媳矛盾”嘛?
这个题材我们拍得最多、最擅长啦!
但是,不同于我们习惯的“家长里短式”生活剧拍法,韩剧用一个十分清奇的角度切入,取了一个新词“媳妇过渡期”,去探讨——儿媳真的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无限帮忙婆家干活?
甚至失去自我?
从这个现象,再深入到韩国传统的思想男尊女卑、大男子主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这些主题其实都算老生常谈了,比如《82年生的金智英》。
我认为《媳妇过渡期》聪明的地方是,以陌生化的新名词,另辟蹊径地处理旧问题,但也不是简单“新瓶装旧酒”那般没有诚意,片尾结合原著漫画的形式、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对比蒙太奇,都让剧显得更丰满。
最重要的一点是,比起一般的作品,抛出无解的问题而无法给出有用的解答,要么就给出过于理想化的答案,让我们再次确认“韩剧果然是假的”。
这部作品每集都在提出问题,让女主一直在思考自己为什么这样、该怎么办?
也让观众思考,现实真的就是这样吗?
直到最后给出了一个:并不让人满意的、非常现实,但也有点进步的解决方案!
4种女性形象,像女儿一样的儿媳是什么?
剧中刻画了武家不同的4位女性角色,性格温和、不懂拒绝的二媳妇思粼;干脆果断、忠于自己的大媳妇慧璘;孩子中最聪明,结了婚又很快离婚的小女儿美英,以及一辈子服务武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的婆婆。
这4种女性形象是一个缩影,背后折射出无数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婆婆对待媳妇与自己女儿的态度,也讨论了“有女儿的罪人”,小女儿回家让妈妈帮忙一起腌泡菜,做好后急匆匆拿去给婆婆,剩下一地狼藉,妈妈只能自己收。
还有“像女儿一样的儿媳”这样的形容,实际上是怎么一回事。
剧中的表达一针见血!
以及通过公公对待婆婆的态度,和大哥对大嫂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哥是这部剧中理想化的存在。
而男主武具英不如他大哥有担当,也不像他爸爸那么老顽固,他更像是还没长大的孩子(不能指望他自己长大,只会被气死!
)
虽然围绕一家的各种不平等问题,但主线还是女主,给她抛出的难题是她忙着做好一个陌生的角色“儿媳”而失去了自己,不仅感觉身心俱疲,也对婚姻产生了质疑。
可是,观众一直期待的“进化和逆袭”没有出现,大家希望她像大嫂希望直接拒绝婆婆的各种要求,但是忽略了她的老公不如大哥懂事。
他可以在他妈妈送思粼围裙时说出这种话,基本是没救了。
在你是某个人的妻子、儿媳、母亲之前,你是你自己。
思粼的难题和她的性格有关,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尤其是婆婆。
不开心了也不知道如何说出来,跟老公说又没用。
渐渐在不知所措中失去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剧中说松树生病了会结很多松子,暗示叫思粼要表达自己,不喜欢就说出来,该拒绝就拒绝。
即使道理想得很清楚,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思粼获得了去米兰家具设计展的邀请卡,却赶上公公70大寿提前办。
她又犹豫了······虽然和婆婆说了要去米兰,最后还是没去成。
开口拒绝已经是个突破了,婆婆还给她机票让她明年再去。
双方各退一步,看上去是个很符合实际情况的结局,也是结局给出的一个解决方案:无论何时,表达自己的立场,然后依情况而定。
如果思粼真的去米兰,就是理想化的结局了。
现实中去米兰而缺席公公70大寿,回来后恐怕很难收场。
重要的是思粼知道了自己很重要,不再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背弃自己的情感。
虽然以后,还是会有各种妥协和辛苦,老公的反省也可能只是一时的空话······说到做不到,他的可信度存疑。
从下面这个构图可以看到,两人之间有个明显的分割线,老公还困在传统的框框里,对比思粼已经意识到问题而离开了,差距很大。
总之,这是一部会让人从头到尾气昏头的“日常恐婚教育片”,女主角演员朴河宣还有一部“日常恐育教育片”《产后调理院》。
也非常推荐!
一起服用,即可获得“恐婚恐育”套餐一份。
已婚后看这个剧,真的蛮有感触的,不过我一开始就不讨好婆婆和公公,因为开始结婚的时候我就说了,你家的事你负责,我家的事我负责。
因为家人的吵架我看多了,我也不想成为那样的一员。
我记得我婆婆和公公,在最初交代我的话,就是希望我做个什么样的儿媳,生孩子、管他们家的事、照顾他们的儿子。
我至今没生孩子,也没管他们家的事,照顾他们儿子我倒是做到了,但是基本也是他们儿子照顾我比较多。
而且他们开始很喜欢给我打电话,可能是希望我能融入他们的家庭,但是我觉得距离感,可以成就客气。
所以我觉得有一定的距离,想开口提要求也变得很难以启齿,所以我基本都处于一种局外人的状态,只是不知道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多久,感觉做儿媳挺难的,我公婆还是很好的,只是每个人家都有自己的难处和不适应。
相比这个剧里的儿媳,我觉得我可能在天堂,女主有个妈宝男的老公,还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婆婆,如果是真实的事情,最后一定是离婚收场,怎么可能一个多年妈宝男,为了给妈娶个听话媳妇的男人,突然就转变了?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我觉得结局是强行的美好,最后一个隐喻是儿媳依然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反而是婆婆为她好了,人不可能转变的这么快的,一个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定下来了,我奶奶重男轻女这么多年,她从未有天觉得自己儿媳妇好过,所以我相信剧里的婆婆,也不会有那一天。
如果真的要有,那么一开始她就不会是那样的,她们就是时代的悲剧,想把自己的悲剧延续,才能找到平衡,否则,儿媳舒服过日子,她却经历过很多磨难。
剧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我难道是姓武,所以做了30年的祭祀饭吗?
”其实她早就不满自己的遭遇,可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而且没有人反抗,所以成了理所当然,女主妈也说过:“忍就过去了,然后就看到了幸福。
”其实她们的幸福都源于孩子,而不是源于丈夫,源于家庭。
我觉得这就违背了成家的意义,特别是现代,不需要男性也能生育的年代,国家已经承认非婚子女与已婚子女有同等福利待遇的条件下,已婚这件事如果不幸福,女性可以选择未婚生子。
而男性需要选择代孕才能获得后代,相比女性,其实男性目前在生育上,才是比较无助的。
毕竟代孕是属于犯法的。
我并不觉得男女有什么差别,在以前确实差别很大,毕竟农耕时代,女性做家务,男性耕田,这就是一个身体结构,劳动能力的合理分配,但是现在是脑力时代,女性可以成为主力,男性却还活在男耕女织的时代,那么女性就必然选择反抗。
记得剧中最明显的一个情况,就是主管吐槽:“我最烦和女人共事。
”本来很自然的这样吐槽,结果一抬头,3个女的,2个男的。
女的比男的在职场还要多。
所以他才尴尬的说开玩笑,但是不可否认,大部分男性始终认为女性比他们更低一等,因为创造财富这件事,他们比女性要强。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男女的差别在生育重心上开始,男性从业者比女性从业者工作年限长,所以一般做到最后的男性居多,可以看到高层领导,干部,男女与女性的比率男性居多,但是底层的工作者,女性又普遍居多,目前很多女性喊着不婚不育保平安,一心只想搞钱的趋势,女性的上层工作者开始逐渐增多趋势。
所以未来女性会一如既往回归家庭,还是在职场有所作为,都很难说,毕竟现在的女性观念不再像曾经,认为结婚生子是幸福。
我觉得女性一辈子都在被压迫,从小就被教育要结婚才是女人的价值,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
工作后又被教导要结婚生孩子才能不枉此生,当女人真的回到家庭,又要被说没有志向不挣钱,当出来工作,又要被说当妈妈的不要孩子,不配当妈。
太多的压迫声音对女性从未友好,或许这些声音正是身为女性的群体。
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不仅对婆媳,还对网络上对女性颇有攻击的女性。
女性的团结才能创造更好的生活,三八妇女节的由来,就是女性团结得到的重视,企图分裂女性群体的声音,我不希望是女性自己。
男女和平共处的唯一法则,就是彼此认同彼此的价值。
现在男性的价值被过度认可,可女性则不被认可,这就是难以男女平等的根本。
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女性压倒男性,也不是男性压倒女性,而是彼此欣赏,彼此认可。
男女主颜值很高,这一点肯定,但还以为女主会像大嫂一样变得好厉害,结果,还以为男主家里会改变,也没有,即使有女儿。
婆婆还是不能对儿媳感同身受,也许很真实吧,就很难改变?
但觉得女主也奉献太多了吧。
没结婚前,活泼又阳光,而且,能看出来,女主工作也很有实力啊!
很喜欢大嫂的性格。
大哥也很好,大嫂这么有底气,除了本人性格好。
也有大哥一份力。
而且,大嫂好有气质啊!
总在承诺下一次该如何如何…那这一次被辜负的心情呢?
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
超好的策划,真实的女性困境,虽然结尾有点莫名其妙扣一星~ 男主太像张新成了吧!
现在看没什么感觉,但是我觉得我以后嫁人绝不是给别人家当保姆的。
结尾。这算什么结尾!
大结局最后一刻之前我都觉得这剧挺有意义的,披着现代化外衣的韩国骨子里还是封建父权思想,浓缩到一个家庭里,只有夫妻共情的反抗才能成功,大嫂刚开始就做到了,以为是讲女主的成长史,结果…结局居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跑去参加公公70大寿?就这?还是没有压力情况下自愿的。好嘛感情女主通过一系列反抗最后决定皈依了是吗!
不会长期持续的事情 不要开始 会迷失自我也不会真的改变自我
大型烂尾灾难现场……倒数第二集已经想给5星了,带着拆婚的心情想最后一集就算没离再怎么着也能4星吧……没想到!没人拦着都订机票了居然没去米兰?又不是长期去不过是个博览会!所以就为了给公公的七十大寿当牛做马?婆婆发了个红包“允许”明年去?气吐血了……(必须吐槽一下比女主发型还糟糕的男主的表演,最后两集好几次发出一种看起来很像嗤之以鼻的冷笑我都以为是要黑化,下一秒发现原来是自嘲的反省……
累心又累身……
一口气看完,真的心累啊,谁要结婚啊
1.其实最大问题是,为什么女性总要处于讨好的状态,在小家庭要照顾老公讨好老公让他多爱你一点;在大家庭要讨好公婆竭尽全力获得认可;在岗位总是想着走捷径讨好老板。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做自己,不会因为别人的认可就高看自己,也不会因为别人的非议和不认可,就低看自己,无论外界的评价如何,你本身并不会因为这个评价而有质的改变,所以千万不要隐忍,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2.其实女性意识觉醒是好事,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觉醒是浅层次的,生活的真实永远是我们无法改变一个成年人意识,只能等他自己发掘;我们无法通过婚姻解决矛盾,只是将矛盾转移;最好的方法是改变社会意识形态,只是我们连一个人的想法都无法改变何谈一个社会呢。
真实,还是不能过分放低自己。在做他人的儿媳妇,老婆之前,我首先是我自己。
现实主义贯穿,真实,够敢拍的
每一帧都感同身受 羡慕并想成为大嫂那样的媳妇补:后几集剧情开始拖沓 仓促结尾 果然是韩剧通病
只配得到比第二部多一星的分
结局???
一声叹息。
中国女性地位还是比🌽高不少的……
原来任劳任怨像个保姆像个女佣 这样才叫善良 好的那我一辈子都要做个恶毒的人 | “男人光长嘴”这话说的可太对了
对韩国人在揭自己短的事上真是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