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修女
Novitiate,爱的见习生,见习
导演:玛格丽特·贝茨
主演:迪安娜·阿格隆,朱丽安妮·尼科尔森,玛格丽特·库里,丽亚娜·莱伯拉托,摩根·塞勒,伊琳·珀威尔,梅丽莎·里奥,麦蒂·哈森,丹尼斯·欧哈拉,克里斯·泽尔卡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美国导演玛格丽特·贝茨首部剧情长片《爱的见习生》,找来曾与名导斯派克·琼斯合拍广告而声名大噪的星二代玛格丽特·库里,饰演一名出生在无神论家庭的少女,为了成为修女而前往修道院见习,展开自我信仰的辩证,却也在压抑训诫中发觉内心骚动的欲望。玛格丽特·库里充满灵性的亮眼表现,不逊于同台飙戏的奥斯卡得主梅丽莎·里奥。影片大..详细 >
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赢得外媒一直好评实属不易,宗教题材能拍的不陈腐不刻意又考究的确挺不容易的。少女虔诚的满心信仰,在寻求自我平静的过程中发现了欲和更多并不能用宗教来压抑和平复的人性。旧天主教的腐朽枷锁和集体固化思想用看似平和的表面压制了汹涌的内在。忏悔与宣泄,压抑和释放,枷锁和破茧。
嗯……感觉铺垫显得有点冗长,最后半小时突然天雷地火,虽然结尾黑屏之后还是让我有点一震。
缺爱少女勇闯修道院,宗教外皮的青春片
一个少女的叛逆表现为要去做修女。上帝和耶稣本没有对教徒如此规定,世俗把修道士和修道女的规定让这些存在如此不合伦理,违背天性,从而导致报复性反弹。所谓宗教,加上了人的理解和规定,就显得如此局促不安,授人口舌。
果然我对宗教什么的……emmmm……就这样吧
记得一个细节,第一天,志愿者们早起排着队进餐厅,因为没睡醒而发生追尾的小细节,莫名被戳中萌点,第一排的女孩被修女拦下、被追尾都是一脸“怎么了?啊?随便吧”,这些对真善美怀抱着向往的女孩本身还不够美好么?
我的佳偶阿、你美麗如得撒、秀美如耶路撒冷、威武如展開旌旗的軍隊。(歌 6:4)
果然又是女导演。在“传说中”最“圣洁”的地方暴露人性。结合第二次梵蒂冈会议的史实,命题很宏大,导演想讲的很多。历史上每一次宗教改革都伴随着旧传统的撕裂,而这种撕裂体现在维护传统的人们身上更甚。影片有许多动情瞬间,让人思考与上帝的关系,与欲望尘世的关系。到底选择怎样的生活,跟从心。
I seek something more.
真想用“every shot is well-crafted”来概括。在纷乱的世界里寻求平静,由规训和压抑堆砌而成的遁世,信仰弥补脆弱,试图解开心结的过程中心门被开启,内心翻滚着的热情火焰混迹于忏悔与宣泄间,踪迹难觅却未曾消失,比崩塌更可怕的是迷惘,逃离取代了束缚,但,逃往何处?好少这么喜欢宗教题材片。
也许因为题材缘故,形制上是绝对的考究美丽。当然,无处不在的圣咏包藏的不只有平静高洁,更多还是压抑与枷锁。终日将自己贬低至尘埃里,用沉默和折磨自我麻痹,却控制不了悸动的情欲。而这种情欲少了色情意味,而化为了打破精神桎梏的动机。人人皆因寻求爱与慰藉而来,却被要求封闭内心,经受折磨。上帝就连这一时欢愉都不能给予,纵有再多清规戒律阻止修女们真正发现自己,又如何能不让她们seek more呢?
原来是讲同性恋
想在评论区寻找关于第二次宗教会议的资料,可惜没找到,对引发60000名修女离开修道院的起因无法明了
被低估了,可能因为隔膜
非常感人的电影,真诚坦率地探讨爱到底是什么?如何感知爱?
没啥意思,拍法很平常,缺乏深入探讨
emmmm一言难尽惹
表演和摄影俱佳,好几场戏都相当有情感冲击力。而且这个题材和故事实在叫人思绪不断:① 如果一门宗教对自身的正确性和绝对性深信不疑,那么宗教宽容就是毫无必要的。但如果允许自我怀疑,那神圣性就不复存在了;② 所以无论用什么语言来包装,宗教改革的根本动力只可能来源于经验,而非逻辑;③ 人面对的困境从本质上来讲是相通的。但应对的方式不同,其表现和结果就可能大相径庭;④ 信仰是有缺陷的,理性亦然。唯一的区别就是能否以及如何面对这种缺陷;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归根结底还是同一个物种:一个有缺陷的物种。
总觉得是在看恐怖片
电影拍的真好。让人更加了解天主教的繁文缛节。隔着铁网,疏离养大自己的妈妈那里,我能感受到那个妈妈的心碎。修女院长的对权利的看重,隐瞒事实,不愿改变,是贪!面目可憎!所有热爱权利的人,贪婪之辈,S不足惜!(S=死)老虔婆自己受过的苦,就要折磨小女孩们全部受苦。所以,我每天对自己说:“这个地球上人人平等。不看低自己,也不看低别人。不看高自己,也不看高别人。授我爱者,爱之,教我恨者,远离。”(9.18.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