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咏春》:观影时间:2010年10月24日,个人评分:7.5分(满分十分)观影地点:UME国际影院安贞店,影院评分:8.5星(满分十星)自《叶问》问世以来,神州大地就掀起了咏春热,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里看武术大赛,咏春拳竟然作为六大门派代表之一参加比赛。
从五月份开始,华语影坛又刮起了一阵叶问风、咏春风,《叶问2》、《叶问前传》纷纷上映,大导演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也将在年底隆重推出,而这部《功夫•咏春》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浮出水面。
都说咏春拳是女人拳,以前无从考证,今天看完《功夫•咏春》,终于知道原来咏春的祖师爷严咏春就是女人。
虽然不知道《功夫•咏春》是正传还是野史,反正这部集聚了古装、功夫、喜剧的电影还是让我们了解了咏春的历史。
就像李小龙师从于叶问,叶问师从于陈华顺,我们的主人公咏春师从于五枚师太,而五枚师太竟然是少林寺出身。
这部影片汇集了众多武打明星,且都是昔日叱咤风云的老星星,《功夫》里的元华、元秋,曾经的美女打星惠英红,还有著名的大反派邹兆龙。
男主角咏春的相公是由少年梅兰芳的扮演者余少群饰演,女主角严咏春由新星白静饰演。
整部电影主要是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介绍咏春和指腹为婚的梁博俦相识相爱,同甘苦共患难的经历;再者就是咏春继承师父五枚师太的咏春拳并且为师报仇的过程。
虽说跟《叶问》比起来,影片相差很远,不过作为一部轻松搞笑的古装功夫喜剧片,还是值得一看,最起码有助于大家了解咏春的来历。
影片最大的亮点就是女主角白静,活泼可爱,青春朝气,表演自然,功夫出众。
或许一颗华语影坛的武打新星就这样冉冉升起了。
首先这是一部很好看的武侠片。
看到很多两星的评文我实在是懒得去看那些评论写了些什么,我敢说他们不是在看电影,而是在找小姐的同时去评论小姐的身世背景。
简直就是垃圾、马桶、苍蝇。
如果谁有疑问,我再重申一下,这就是一部简单的武侠片,别没事抽风的说什么片子拍得烂之类的僵尸评论。
从看这部电影的豆瓣评论到写完这些字没用5分钟,我觉得不需要浪费时间和没有观影素质的脑残人去浪费脑细胞。
带着爸妈一起去看《功夫咏春》,武打+喜剧的风格,相信老人家也会比较喜欢。
老爸对武打片有很深的情结,总是说很多年没看到象《少林寺》那样真正的武打片了,《剑雨》我没带他去看,不过这部《功夫咏春》他倒是也觉得不错,武打动作很真很精彩,当然,因为这两部片子以及同样精彩的《画片》,其动作指导都是同一个人——董玮。
对于这样一部由新人主演算不上大制作的影片,要想吸引人们的眼球,一定有其法宝,本片的法宝就是武打动作,当然,动作设计地再好,没有好的演员来表演,也是白搭。
想想《画皮》的甄子丹、《剑雨》的杨紫琼,那都是一等一的武打片高手了,而这部片子的两位年轻主演,表现很出乎我的意料,基本不输给这两位前辈呢。
白静的文戏娇俏、武戏飒爽,那些武打动作让我误会她是否和李连杰的前妻一样,也是全国武打冠军出身的呀?
结果一查,人家是出身中戏演过不少音乐剧的,为了演好咏春这个角色,她苦练了一年的功夫,看来真是非常努力的一个女演员,为她的精彩演出鼓掌。
我知道余少群是唱越剧的,学戏曲的一般都会有些练功的底子,但是要出演武打片可没那么容易,尤其他看上去还是蛮文弱的,结果没想到,打起来也是蛮利落的。
至于元秋、元华、惠英红、惠天赐、邹应龙这些武林前辈们的演出,当然是不用多说,只是,我没想到惠天赐变得那么胖了,差点没认出来,还没想到邹应龙演的角色依然是那种让人觉得打死了,最后又会睁眼再打一轮的那种,比较老套。
要说本片的缺点,可能还是制作团队比较弱,看胡言和鸡叔死的那场,那血居然是橙红色的,也太假太假了。
还有那些名山大川的场景制作,一看就很假,是电脑做出来的,人就是这么嵌进去的而已,这些与本片的武打制作水准根本不匹配。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话要是放在华人功夫明星里面,李小龙敢认第一,没人敢跟他抢。
李小龙作为华人功夫电影明星,其出神入化的功夫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近几十年来一直被人们挖掘挖掘再挖掘。
对于这两年的华语电影,李小龙贡献最多的恐怕就是他的师傅叶问了。
这话初听起来情理不通,应该是叶问贡献出了李小龙,才使得他扬名武林,但也说得通,如果没有李小龙谁又会去关心那个在佛山教武术的老头子呢。
2008年,电影《叶问》票房超过过亿,接着《叶问2》出来了依旧过亿,《叶问前传》出来了,《叶问3》听说正在筹备中。
可见,人们对这位叶师傅的热情一点儿不输于徒弟,大有不挖到底不罢休的意思。
通过《叶问》,人们知道李小龙除了会双节棍还会使咏春拳,而叶问只是将咏春拳发扬光大的传人之一而已。
说了这么久,拐得有点儿远,其实这些都是我在看《功夫咏春》前考虑到的有意思的前因后果,因为这部片子正是讲的咏春拳的创始者严咏春的故事。
这是最重点,要知道,没有严咏春就没有叶问,没有叶问就没有李小龙了。
《功夫咏春》故事讲得传统得不能再传统。
大凉山开豆腐店的严老板的独生女严咏春从小练武,顽皮泼辣像个男孩子,严老板为了女儿的终身大事找来咏春的未来丈夫的梁博俦来迎娶咏春,不想两人因为误会初次谋面便结成冤家,而此时,邻村的富家公子又看上严咏春要强娶为妻。
严老板没办法,只好让严咏春比武招亲,幸好少林寺大劫难后逃出来的尼姑五枚师太愿意教严咏春武功助她打败富家公子,可是师太本人也正面临着朝廷的追杀……由于主创都是香港老牌功夫电影人,所以这部电影几乎具备了香港动作喜剧片的所有元素。
俊男美女、功夫达人、配角插科打诨、比武招亲的段子、少林寺的根红苗正和深仇大恨,喜欢看传统武侠片的人会在里面看到似曾相识的段落和没有悬念的情节。
当片头那个富有调侃味道的总括和风趣的人物点评出来的时候,我心中涌起了一阵久违了的熟悉感,好多年没有过了,这传统武侠片。
可是随着片子进展到后来,又给这个熟悉打了个折扣。
那个比武招亲太草率了吧,富家公子和严咏春在豆腐店门口平地上就打了起来,既没有几个你来我往棋逢对手的征婚者,也没有敲锣打鼓的热乎劲儿,通共几分钟了事,有点儿名不副实;而五枚师太的身世背景也有点儿搞笑,和那个现在朝廷负责诛杀少林门人的走狗官员曾经有一腿,太巧了吧,就算了为了情节更有戏剧性,这种毫无悬念的,引得笑场的情节也不用这么设计吧;而“包租婆”夫妇的华丽客串也仅在片子开头的几分钟,至于后面为了保护五枚免遭朝廷追杀,为了保护少林功夫的传扬,这对夫妇两个就一点儿没露头,完全成了严咏春和余少群两个小年轻的事儿,使得影片格局本来不小,但故事还是差了点厚重的料,有点儿——空架子穿衣,晃晃荡荡的。
既然是功夫喜剧片,看片的过程还是十分愉快的,其中有几次笑场,值得说说:1、梁公子的仆人小胖为了帮助梁公子推销茶叶,用茶叶包敷眼,等客人用茶之后,取下茶包,果然,黑眼圈不见了。
这个是很多女生屡试不爽的公开窍门了,但是用在男人身上,尤其小胖表情到位,很有意思。
2、梁公子在妓院救了严咏春之后说的“妻子说的话总是对的”。
不知道编剧有没有看过喜洋洋,反正这话一说,让人想起灰太狼这个好好丈夫来。
3、五枚夜入豆腐店,店主开门时,她脸上洋溢着的那个腼腆鬼魅的笑。
不知道是不是还在《心魔》里面没出来,这片子实在不适合这种诡异的笑啊。
值得一提的是,严咏春的功夫绝对是个亮点。
这个即有点儿像邱淑贞又有点儿像龚蓓苾的女演员虽然算不上多惊艳,但一招一式真打真练,连我这个外行都能看出来,那不只是摆摆姿势的花架子功夫。
这种拼命打女这在近几年影坛中是非常少见,值得赞扬。
片尾最后,当严咏春和梁博俦都成了老奶奶老爷爷的时候,影片中的最后一个笑点出现了。
一个小男孩由于淘气被饭馆小二追打,被老奶奶严咏春见义勇为救下,小男孩一边吃着饭一边问老奶奶你这拳是什么拳,老奶奶笑称“咏春拳”。
然后,片中最爆笑的场面出现了,严咏春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小男孩问小朋友,你姓什么?
观众席上很多人连同小男孩画外音一起齐声说:“我姓叶。
”不用说,他就是未来的李小龙的师傅,现在正在影坛中所向披靡的功夫宗师叶问了。
《功夫咏春》是一部集合了传统武术、动作美学与深刻文化内涵的影片。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不仅领略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了一种传承与超越的精神力量。
电影以清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咏春拳传人方世玉的故事。
方世玉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咏春拳,但他的性格叛逆,不按常理出牌,常常给父亲带来麻烦。
然而,在一次意外中,方世玉的父亲被恶霸所杀,方世玉被迫肩负起家族的复仇使命。
在这个过程中,方世玉不仅学会了咏春拳的真谛,更在精神上实现了自我超越。
首先,电影中咏春拳的展现令人印象深刻。
咏春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流派,以其简洁实用、快速灵活的特点著称。
影片中,方世玉与对手的每一次对决都展现了咏春拳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与恶霸高手的对决中,方世玉利用咏春拳的“寸劲”技巧,在极短的距离内发出强大的力量,击败了对手。
这种技巧的展现,不仅让人惊叹于咏春拳的威力,也体现了中华武术的深厚底蕴。
其次,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十分成功。
方世玉的形象最为突出。
他起初是一个冲动、鲁莽的少年,但在经历了父亲之死和一系列的挑战后,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冷静、理智、有担当的武术家。
他的成长过程,不仅是对自身武术技能的提升,更是对内心精神的磨砺。
影片中,方世玉在与父亲遗留下的对手决战时,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最终凭借坚强的意志和深厚的武术功底,战胜了对手,实现了自我超越。
此外,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也各具特色。
如方世玉的父亲,他不仅是咏春拳的高手,更是一位慈爱的父亲。
他在教授方世玉武术的同时,也不断教导他做人的道理。
而恶霸高手则代表了那些滥用权力、欺压百姓的恶势力,他们的存在衬托出了方世玉正义形象的鲜明。
电影《功夫咏春》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它更深刻地探讨了传承与超越的主题。
在电影中,方世玉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咏春拳,更在精神上超越了父亲。
他不仅学会了武术的技巧,更理解了武术背后的精神——那就是坚韧不拔、永不放弃。
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需要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超越自我,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总的来说,《功夫咏春》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
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武术的美丽,更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刻体会到了武术的内在精神,也被方世玉的成长故事所感动。
这部电影让我更加坚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成就一番事业。
迟了三天才写这篇短评。
看完后问朋友,和精武风云比起来,怎样?
一向挑剔的他说,虽然不好,不过这个故事,在抖包袱上,还是看到了诚意。
这基本也是我对片子的整体观感。
老港片导演张同组是认真玩儿票的香港态度。
港式搞笑揉入青春元素,使得这部少女版咏春整体看得下去,有些地方还让人忍俊不禁,多少算是有点娱乐。
他们就一态度,我们就一乐呵。
不挑剔,也就过去了。
简单说这是个女人挑大梁的故事,片中的女人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从五枚师太到咏春,再到元秋演的梁母,没事儿都爱拿男人练手。
就连迎春这个冷美人也有一副烈性子,急起来也操家伙打人。
一切故事设置,情节演进,就是为了让白静饰演的咏春立起来。
只是可惜了鸡叔二人明显是为了死而死,练家子出身的父亲却像个跑龙套的在片中毫无推动作用。
拼接的痕迹明显。
之前,为保票房,各种版本的叶问和咏春拳已经让人看得审美疲劳。
只恐好一门功夫遭遇洗黑。
所以来看这部片子前,并没有抱太大期望。
然而对咏春的情结仍在。
尤其是少年时代看杨紫琼版的咏春印象深刻。
一套被男人打红的女人拳,回归女人身。
源头的故事,也就是这套拳存在的最初意义。
尽管功夫咏春的故事显然是戏说,却也可以看得出,咏春拳如何脱胎换骨,从强身进入实战的轨迹。
据说是杨紫琼接班人白静的形象整体OK,没有太自相矛盾的地方。
余少群略显苍白,不及他在梅艳芳中的表现可观。
惠英红架势十足,打起来颇有杀气,此片据说是她的复出之作。
就是角色设定有几分暧昧,当我看到五枚师太跟着一群和尚从少林寺里冲出来,不禁绝倒——可对这样一部片子苛求历史还原也没什么意思。
不能忍的地方主要在于杀人后喷出的番茄酱,演员的京片子加上后期音效的粗糙,这些都很减分。
表演上的戏剧学院气,整体上有些电视剧的感觉。
至于背景就不说了,几个大全景空镜头几乎没什么真实感。
个人比较喜欢五枚师太教咏春练拳的段落,之前看的所有关于咏春拳的片子都像是实验成品的功夫秀场,只有这部片子让我们看到了襁褓中的咏春是怎样迈出第一步的,其中的黏手,寻桥等等,一一在戏中有所解说。
对于我这个伪咏春拳爱好者来说,算是小解一馋了。
我最喜欢看“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所以看了《功夫咏春》后,我会心一笑。
颇有其小成本、小幽默、小场景、小智慧、小热闹、小爱情的感觉。
呵呵,颇怀念“邵氏出品”。
《功夫咏春》是一部很会讨好观众的电影,有功夫戏,而且打的是这两年最热门的功夫:咏春拳;有爱情戏,男人婆和娘娘腔的欢喜爱情,五枚师太刻骨铭心的爱情;有嬉闹戏,酒后“圆桌会议”以及“你没错,我的错”的爱情表白。
而且趁着《叶问》系列的余波,造福影迷,叶问你们喜欢,那叶问耍的咏春拳师傅难道你们能不喜欢?
女主角白静,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视剧出身,电影作品不多,这次《功夫咏春》里挑起了大梁,表现尚佳。
惠英红邹兆龙作为长辈,在片中和白静配戏的时候也完全不抢戏,小妮子也不怯场,可文可武。
最后一场和邹兆龙悬崖决斗的戏,把少女特有的“钝钝的恨”演的竟然让观众席中的我有点渗的慌,身边的人说“哇塞,女生恨起来这么吓人!
”男主角梁博俦的扮演者则是在《梅兰芳》中出演“少年梅兰芳”的余少群,戏里的打戏完成的不错,几处地方竟也有些功夫明星的架势了,不愧是京剧出身,本身就有一定武术功底的他演动作戏自然如虎添翼,相比戏里的打戏他的文戏更出彩,在片中他演一个娘娘腔的正义人士,和白静饰演一对欢喜冤家,给观众奉献了不少笑点,那句“你没错,我的错”极富山寨哲学意味的台词逗笑了全场观众,实乃“泡妞吊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句啊。
导演张同祖,熟悉香港电影的朋友对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
前香港金像奖主席,导演,编剧,演出了许多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尤其擅长喜剧片,《神勇双响炮》、《好女十八嫁》、《神枪手与咖喱鸡》这些喜剧片现在看都不觉落伍,并被后来很多的喜剧片借鉴。
近些年张同祖拍片越来越少,这次的《功夫咏春》延续了张同祖电影一贯的喜剧风格,虽然是合拍片,却港味十足。
加之监制吴思远导演张同祖在圈内的影响力,惠英红、惠天赐,邹兆龙,元华,元秋,黎应就(李小龙师侄)这些有真把式的动作演员都集聚到了一起。
更难得的是让惠英红和惠天赐同台演出,两位虽是兄妹,但关系一直不好很少往来,也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兄妹俩能冰释前嫌。
上面提到《功夫咏春》港味十足,电影中人物角色,机关设计,化妆都特别有90年代港片的味道,以及邵氏时期最爱用的假布景:邹兆龙和白静在山洞里的终极大战,“山洞”做得很粗糙;结尾惠英红转身离去的那一幕,背景是火红的夕阳,客观说做的很假,但又透着一股浓浓的怀旧味,和《狄仁杰》力求“鬼市”逼真苦寻岩洞一样,《功夫咏春》要的就是这种“假”——这种透着强烈形式感以及复古意味的假。
我个人还特别喜欢胶片后期的调色,做成了比较怀旧的调调。
那感觉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以前看香港电影的时候,那时候的香港电影真美好啊,的的确确的黄金时代啊。
1996年的中考结束后,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港台三级片。
那个假期我看到的第一部三级片叫《新报仇》,中间有些女人全裸肉搏的镜头,足以让年少的我血脉贲张。
那部剧的男主角有个大家很熟悉的名字——张丰毅。
对,你没看错,他就是主演了《骆驼祥子》和《霸王别姬》的张丰毅。
相信有很多人喜欢他,所以你就可以理解三级片其实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下流。
当然,看三级片你就可以当成欣赏艺术,你以为那些拍写真照的男人心里不意淫啊?!
然后,我在这部电影的引领下,度过了我的高中三年,也度过了我的录像厅时代。
那周星驰的笑啊,成龙的功夫啊,周润发的义气啊,叶玉卿的丰满啊,还有未为银河映像拍片的任达华,没转型前的舒淇。
哪个人不曾让咱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好了,不多说这些了。
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首先,《功夫咏春》不是烂片。
相反故事情节、演员表演、武打设计都做足功课;第二,《功夫咏春》除了在片中最不应该使用的特技像21世纪的电影,其他的东西都像上世纪90年代的录像厅影片。
这当然和监制吴思远以及导演张同祖有关,两人都是从1990年代开始慢慢为广大内地影迷所熟知。
无论是编剧还是监制,吴思远几乎没有失过手,现在随着合拍片大潮的开始,吴思远算是小试身手,曾经的金像奖主席也盯上了“咏春拳”的题材。
看到什么类型好就做什么内容,这多么像那时的香港电影潮流啊!
而剧情的简单化,娃娃亲,搞笑,调戏妇女,路见不平,报仇学艺,最后决斗——这样明晰的线路和另一部关于咏春的电影《红粉金刚》几乎异曲同工。
而与前段时间的《叶问前传》都充分的展现了港片过去的精髓,虽然没有创新,但是已经做到了合格线之上。
与《嘻游记》《十全九美》之类的国产古装烂片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既然是录像厅时代的绝佳对照,自然不能要一些老戏骨来助阵。
徐少强、惠英红、邹兆龙、元华、元秋这些好坏配角一个不缺,而徐少强还曾在袁和平导演的《红粉金刚》中与杨紫琼饰演的严咏春正面对决。
而在那时,现在的“叶问”形象代言人甄子丹只能做一个配角,被人打来打去。
年轻演员里值得一提的只有白静,她的打咱就不说了,不过活泼可爱加上笑容还真是一个挺漂亮的女打星,去年红了一时的蒋璐霞就比白静显得沉闷了不少。
一部电影能让人记住一个新人,也算是一种成功。
仔细看看白静还有点像香港影星米雪,而巧合的是,米雪曾经在电视剧《少林与咏春》中饰演了咏春。
这可能又是另一种巧合了。
至于余少群,他还是在《梅兰芳》里唱戏吧,实在看不出他有哪点让人记住的地方。
整部戏如果就这样中规中矩的我还是觉得很不错的,如果没有最后的特技的话。
最后的终极决斗,本来在山洞中的表现,江道海和董玮的武打设计已经不错了,最后却非要画蛇添足来段悬崖决斗。
难道这些大反派必须掉到山下才会死掉的吗?
袁和平已经用《苏乞儿》失败的特技武打给大家说明了,用绿幕做电影是不如实打实的演的。
结果某些人非得重蹈覆辙。
太假的布景,太假的特技,让人很难忍受。
这怎比得上曾经的《红粉金刚》在山间的一场拳拳到肉的武打?
这方面,《叶问前传》都要比《功夫咏春》做的好得多!
最后再补充一点:关于叶问和咏春的电影已经差不多了,可以收手了。
希望王家卫准备了八年的《一代宗师》是个句点吧!
也希望,老王能在明年推出来。
要不然就到2012了,你想放映,世界末日了谁看叶问啊!
《功夫•咏春》,英文译名《Kung Fu•Wing Chun》,其男女主角分别是余少秋、白静。
余少秋曾在《梅兰芳》中饰演少年梅兰芳,在片中有出色的表现,白静则因出演电视剧《血色湘西》、电影《见龙卸甲》而被观众所熟知。
本片由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先生监制,香港资深电影人张同祖担任导演,于2010年11月2日上映,片长108分钟,属于剧情、动作、爱情类影片。
本片讲述了“咏春拳”的创始人——严咏春,在五枚师太的启蒙下创立“咏春拳”的历程,以及她的爱情故事。
严咏春的父亲严二是少林俗家弟子,在四川大凉山经营豆食店,咏春从小跟随父亲习武。
由于父亲的纵容,咏春养成了男孩子的性格,热情爽朗,好打抱不平。
广东的梁家与严家是故交,梁家的独生子梁博俦儒雅大方,擅长经营。
在两人年幼时,双方父母为两人订了婚事,如今两人步入成年,双方父母希望他们早日完婚。
梁博俦听从父母的安排,与随从小肥一起到大凉山拜会严世伯。
在大凉山,他们看到有个女人穿着男人的衣服在大街上与人打架,两人一路感叹。
来到豆食店,两人拜会了严师伯,恰巧见到刚打架回来、一身男装打扮的咏春,两人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以为咏春知书达理,温柔贤惠,持家有道,没想到竟是个“男人婆”。
于是,趁严二和咏春离开之际,两人偷偷溜走。
咏春知道后很生气,两人从此“结下了梁子”。
临镇的富家公子高升觊觎咏春的美貌,想娶咏春为妻,咏春不应,两人大打出手,幸得五枚师太出手相救,咏春才免受辱,两方约定三个月后比武招亲。
五枚师太深夜拜会严家,向严二讲述了少林寺被朝廷围剿的惨状,五枚师太也正在被朝廷追杀。
严二和咏春听后义愤填膺,决心帮助师太为少林寺报仇。
五枚师太传授给咏春一套自创的拳法,用来对付高升。
梁博俦回到广东,向父母讲述了自己所见,梁父梁母要求与儿子一起去大凉山见咏春。
梁父、梁母、梁博俦、小肥一行四人来到了大凉山,却见咏春温婉大方,深得梁父梁母喜欢。
原来,梁博俦走后,咏春接受了表姐迎春的改造,已经变得贤淑起来。
一对欢喜冤家再次相遇,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五枚师太出家前与金鹰是一对恋人,两人被逐出师门后,金鹰为求自保,舍弃了五枚和未出生的孩子,之后更堕入魔道,利欲熏心,为了升官主动请缨率兵追杀五枚师太。
凉山镇的人为了保护五枚师太,乔装打扮以分散官兵的注意力,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居民被官兵残忍杀害。
博俦和咏春合力保护师太,杀死了金鹰。
五枚师太将她传授给咏春的拳法命名为“咏春拳”,“咏春拳”正式诞生。
影片中,余少群扮演的梁博俦“脂粉味”太重,用绣花手绢、说话轻声细语,很不符合人物性格。
余少群在《梅兰芳》中的表现毋庸置疑,京剧出身的他本身具备的武术功底也使他在本片中的打戏无可挑剔,但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应该表现出儒雅的风范,而不是“娘娘腔”,这两种人有很大的区别,我认为影片在这个人物的刻画方面有些处理不当。
另外一位主角,是从《血色湘西》走出来的白静,为了本片,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刻苦学习“咏春拳”,这一点值得钦佩。
然而,在影片中她的表演有些不尽如人意,在表现咏春的泼辣和柔情这两方面时,显得并不那么收放自如,虽然很用心,但表演功力稍显稚嫩,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片集结了不少明星配角,其中金像奖影后惠英红扮演咏春的师傅五枚师太;元华和元秋再次饰演夫妻,成为梁父梁母;反派天王邹兆龙、大反派惠天赐饰演两大反角;另外,刘仪伟、《武林外传》中的燕小六——肖剑也为本片增加了不少喜剧色彩。
本片中的武戏可谓博人眼球,“咏春拳”的招式、梁博俦的南拳、金鹰的武功是武戏的重头。
梁博俦和咏春的感情发展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两人从互不服气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路走来,发生了很多事情,增进了两人之间的了解,爱情悄悄蔓延。
片中两人有一段对白,让我联想到了琼瑶阿姨编写的琼瑶剧里琼瑶式的琼瑶对白,对白如下:咏春:梁博俦,我是不是特别任性?
博俦:为公义任性,是性格,是性情中人。
咏春:难道我错了么?
博俦:你没错。
如果错,是我的错。
咏春:为什么?
博俦:我没能力让你不错,是我的责任,所以是我错。
如果你真的错了,只要你不认错,你都没错,都是我的错。
咏春:为什么这么说?
博俦:因为你是我的妻子,妻子是永远都不会错的。
看了这段对白,不知道广大男性有什么感觉╮(╯▽╰)╭……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轻松的片子,爱情、喜剧、武术穿插其中,让整部片子充实起来,推荐大家一看。
打得不错~~觉得蛮好看的
她的眼睛会笑
记得这一版蛮温馨搞笑的,男女主超级搭,卡司恰到好处,惠英红老犀利了
有的地方确实很渣
听对白就跟看80年代老港喜剧似的
你真的做错,只要你不承认,还是我错了
从第一个镜头起,我就忍不住猛吃爆米花。。。
在宜春考科目二的前夜重温了一遍。还是挺不错的。白静这么有灵气的女演员很难得的,英年早逝可惜了。
电影频道看的,还算可以吧。
评价这么低~挺有趣的嘛~~
反正我觉得比叶问要好看点..
余少群一张娘娘腔的脸非要硬撑着演一个功夫高手,回家抱孩子去吧。
呵呵,一般的娱乐片,见面会看到主演白静,邹兆龙了。
看完大上海看的这片,感觉比前部要好看,也有一定的幽默感,那王爷有九条命啊打不死的,最后还有彩蛋,要美国人来拍这片,就叫:叶问前前传然后再拍一部:叶问前传,讲叶问怎么向师太学拳,如何遇到他媳妇。。最后拍成连续剧。。
白静会红!
星美国际6厅 14:40 9.9元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473871/
浪费时间
真的非常好看,尤其美女和打戏!可是!女主演员被老公杀死了……惋惜了好久T^T
画面的电影感很低,制作很糙……而且对白的声音,如果不是有字幕,真有很多地方很难听清楚。风格很老,放在以前会觉得有点意思,但现在真是觉得没什么意思……
加三星给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