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妖铃铃》终极预告_腾讯视频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因为吴君如,开心麻花,还是德云社?
总之,作为君如姐第一部指导的电影,我唯一的感想就是:作为一个演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别再比葫芦画瓢,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先看下制作班底:吴君如——执导陈可辛——监制吴君如、沈腾、岳云鹏、张译、PAPI酱、吴镇宇、方中信、尹金宏、潘斌龙、齐枭飞——主演陈可辛,一线导演+监制,百度下你就知道他是很厉害的角色,但是他还是吴君如的丈夫,作为丈夫,为妻子的造梦计划身先士卒、鞠躬尽瘁我也是能理解的,但是我不理解的是:尽管这个片子这么垃圾,还是能赚的盆满钵满,也只有是在中国电影市场才能出现如此的诡异现象。
除此之外,吴君如、沈腾、张译、吴镇宇、方中信,都是那么优秀的演员,全身精湛的演技用在这里都浪费了,暴敛天物,真让人糟心。
PAPI酱明显由于经验少,演技还很稚嫩,但是也算是保留了她的本真,下次继续努力就好。
看了知乎里一个朋友们的吐槽,不觉感叹:说得真TMD对啊!
如何评价 2017 电影《妖铃铃》?在这个更新换代那么快,早已沧海桑田、几经变迁的时代里,为什么大家总是喜欢谈情怀而不是创新?
老港片的无厘头风格如果脱离了那个时代,它就是格格不入与不伦不类,无论你是有开心麻花还是德云社。
片子一开始还好,惊悚有余,搞笑兼顾,但是随后沈腾的登场,整个电影向着一种“我也不知道我在干嘛,我只想赶紧结束”的感觉走去,让人觉得编剧的脑洞奇烂,乱七八糟。
因此,到了后面,对于我而言,不再是享受,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加上电影没有特效辅助,全靠一大群人尬聊、强撩,真是让我想关电视的心都有了,可惜电影院的工作人员并不允许我这么做。
中国国产电影都有心照不宣的票房补助政策,因此每次票房成绩出来的时候,我都有种“里面有多少水分”的疑问,这部电影更是让拥有国版的《解忧杂货店》、《前任3》的年末电影市场“锦上添花”。
80年代早已经过去,现在都10后了好吧,别再扯情怀了,与其让一大堆根本没经历港片黄金时代的人强行带入,不如打死编剧,好好构思一下创新的问题吧。
以上就是我2017年最后看的两部电影,希望大家能避开雷区,欣赏到真正好的电影【佳片推荐环节】:2001年美国电影——《K星异客》,由深陷丑闻被禁的著名演员凯文·史派西,老戏骨杰夫·布里吉斯联袂出演。
这才是优秀的电影典范好吧!
《妖铃铃》上映以来,口碑两极分化,但有一点是影院观众的共识——沈腾和小岳岳很稳,承包笑点没毛病。
岳云鹏2017年演了7部电影,一套风格吃遍天。
但比起岳岳的以不变应万变,沈腾的表演风格却一直在调整。
2017年沈腾最引人注意的两部片子,《羞羞的铁拳》和《妖铃铃》,一个卷莲门副掌门,一个无良地产商,都不是主角,都光彩夺目。
但我不知道其他观众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觉——这两个角色都位高权重,发福的脸上常带倦意。
我挺喜欢沈腾,所以笑的时候有点心酸。
1、舞台十三年第一次记住沈腾,不在央视春晚上,也不在那年国庆档爆满的影院里,而是在话剧舞台前。
2011年开心麻花巡演《乌龙山伯爵》,当时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沈腾还没今天这么国民度高路人皆识,一舞台都是年轻演员,只靠演技功底分彼此。
戏里男主角谢蟹对女主角玛丽莲喊“静秋,我是老三,你还记得那棵开满西红柿的山楂树吗?
”全场爆笑。
当时我和影评人黄啸挨着,黄老师看完盖章:演谢蟹的演员着实不错。
饰演谢蟹的演员,把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小人物从城市小开到犀利哥的荒诞经历,生生被倒错生活逼到在坟地嚼了两年鲜花,演得很有层次。
回家特意百度:姓沈名腾。
2012年开心麻花再来深圳,巡演《索马里海盗》。
这次主演不是沈腾——沈腾是导演。
这部戏阵仗更大,14人同台飙戏,武装直升机都搬上舞台了。
当下很多人只知道喜剧演员沈腾,不知编剧和导演沈腾。
但他驾驭群戏的功底、对商业大场面的追求和把控,都是成熟商业导演的做派。
什么时候沈腾执导电影我一点都不会吃惊,不如说,他到现在都没导过一部电影,才令人惊讶。
从2003年《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左小山”到《今天的幸福》“郝建”再到今天喜剧电影定海神针,他厚积不止十年。
如果以2016年沈腾主演的《全明星版乌龙山伯爵》为界,那么他的舞台打熬历程是13年,演出次数以千万场计。
张译和沈腾的合作历史恰好也是13年。
《妖铃铃》上映后,张译接受采访说了一句话描绘沈腾:“我跟沈腾是2004年就在一起拍戏。
他现在的表演和过去2004年的他完全不同。
我看到他今天的表演,就会脑补他这13年的成长轨迹,他经历过一些什么,他思考过哪些问题。
所以我觉得沈腾老师的表演对于我来讲,是活化石式的。
”现在在微博上喊沈腾为“腾妹”的大批粉丝们,可能未必看过他早期的舞台剧。
连我自己回忆起2011年那场《乌龙山伯爵》都心有余悸:沈腾加马丽什么级别啊,说看就看了。
但如果可能的话,真的很想看看沈腾早些年的表演是什么状态。
想看到他成为“活化石”之前,那些曾经存活在他身上,而又在十几年演艺生涯中逐渐被剔除、割舍、封印的东西。
想看到那颗山楂树上,曾一度满开而又摇落的“西红柿”。
2、笑点与电影感笑点是不能解释的,但电影感可以。
从《心花路放》的酒吧老板到2019年将上映的《疯狂的外星人》,沈腾参演电影9部。
无论什么电影,只要他一出现,就是高能画面,成为点睛之笔,而又不夺他人光彩;无论什么电影,只要有他参演,就可以放心买票,哪怕一分钟也能承包一年笑点,总能值回票价。
《心花路放》里,沈腾戴着顶可笑的帽子,开了间夜色酒吧,很多人是凭声音认出他的。
第一次和宁浩合作,宁浩还是偏保守,给他安排了一个段子多、动作少的角色。
但就算只是坐着讲台词,沈腾也能用声音发挥演技,把段子讲得让人记忆犹新:“胖子你把脸转过去,再转过来,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了”,“我这院里下雨下雪下冰雹,就是没下过手机”。
那次演出后,宁浩跟同行盛赞了一圈沈腾做事靠谱儿。
如今沈腾能加入中国喜剧电影第一大IP宁浩黄渤“疯狂”系列,除了国产喜剧电影笑点担当地位稳固之外,也是上次攒出的善缘。
《滚蛋吧!
肿瘤君》,沈腾在片子里演白百何前男友,在熊顿生日当天劈腿被抓。
按理说在电影里演劈腿男友不是一个很攒人品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败观众缘”,但沈腾演这种猥琐小人物抱头鼠窜的形象很可爱,像大人在玩小孩子的游戏。
《夏洛特烦恼》已经被人说得没处下嘴了。
“一秒24帧,23帧都是满满的演技”,这是观众的评价。
无论它三观上有多少争议,起码有一点没得辩:那一年满电影院都是青春校园题材影片,但没一部比沈腾穿越回到中学那一段校园生活真实。
沈腾与亡母重逢时抱着他母亲大腿不撒手,泪如雨下又笑容满面抬头,换个演员来演可能得恶心死了吧。
在四十平米小屋中,沈腾和马丽的对手戏,是大银幕上的年度高光时刻。
《羞羞的铁拳》里,沈腾不担纲主演,但他跟团队一起出席了路演。
发布会上他对媒体说,“没有你们就没有《夏洛特烦恼》,没有你们就没有《驴得水》,这点成功你们给予了我们太多的帮助,我这次就是来站台的,为我的好哥们艾伦站台,为我的好搭档马丽站台。
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更多的关注放在那些还没有成名的开心麻花优秀队员身上。
麻花有太多太多有才能的演员,按照表演才能来讲,我只是麻花的第二梯队。
所以各位,请举起摄像机照相机,记录下这些人成为巨星之前的样子吧。
谢谢大家。
”——就很多时候,打动你的可能未必在戏里,更在戏外。
3、喜剧之眼懂得喜剧的人,一定更懂悲剧。
用友邻猫小三的话说,“因为喜剧和搞笑一定是建立在对悲的洞悉之上的,这就是为什么纯粹的肢体搞笑不好笑。
”喜剧是温柔的、可以承受的悲剧,是一支重骑兵换上轻骑兵的装备,以幽默替代碾压式冲击。
但当他一旦换回重骑装备,你将被他全面击溃。
在《欢乐喜剧人》的半决赛场上,沈腾曾饰演过一次卓别林。
在别的团队都采取保守战术的时候,他却带着开心麻花直接背离了“小品”作为“语言类节目”的定义,跳出了“唯包袱论”的窠臼。
整段戏没有一句台词,以黑白为主的画面逼格高到天际,让人惊觉“小品还能这样演!
”沈腾最后摄影机前一个眼神,把多少人直接看哭。
那一刻的他,已经率领麻花团队跳出了胜负场,登上更高的山。
直到那部综艺节目的最后一期,其他几队的三板斧基本都砍完了,只有开心麻花还意犹未尽,七十二路散手未使绝,还能醉笑三万场。
很难想象沈腾不表演的话会去做什么。
这是中国电影的好时代,好艺术家生逢其时,是观众有幸。
笑点基本都在小岳岳和许君聪身上,不过还是被焦俊艳诱惑一脸,超级喜欢这款,不管是什么装扮,而且焦俊艳演技真是没什么问题,腾哥可能人设就是这样,虽然是喜剧电影,但是没什么发挥,还有大潘,也是被剧本设定坑死,就像个镜头比较多的客串嘉宾,自己的喜剧特色一点都没出来,反倒是跟papi的没有反转的煽情情节看的我真尴尬。
求求我靚坤大佬,接电影前好好看看剧本,这两年都演多少烂片了?
以前古惑仔,冲上云霄之类的经典角色不复存在了,你不缺演技,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我觉得你也不缺颜值啊,更有味道了,为什么这两年老是接这种片子,缺钱?
又是剧本坑死演员系列,中国这些编剧,怨不得人家韩国天天嘲讽中国影视,三星给演员了,就这破剧本,一星都嫌多
2020-9-12 几家钉子户们联合在一起 岳云鹏饰演沈腾的儿子 岳云鹏派两个手下装鬼 送外卖的被鬼吓跑 一钉子户以为鬼是自己的老婆 方中信和吴镇宇饰演过气的黑社会 吴镇宇总以为自己曾是卧底警察 女钉子户是失足妇女兼职网络直播 以及生意破产的夫妻 女钉子户请来会捉鬼的吴君如 吴君如其实是个骗子 吴君如无意之间听见两个装鬼的人说话 装鬼人打晕吴君如 吴君如醒来要逃跑 吴君如与钉子户们制定计划 吴君如和钉子户们装鬼 吓跑了岳云鹏和手下众人庆祝成功 此时一大片僵尸前来 吴君如接到沈腾电话告诉她如果配合自己吓跑钉子户就可以给他们钱 吴君如假装自己被咬伤 钉子户们架人梯逃到对面的楼 僵尸们实际上是买楼的业主 钉子户们恨吴君如欺骗了自己吴君如去找钉子户们但是无人理她 吴君如自己去对抗拆迁 众人从电视里看到她都来了吴君如制定计划绑架了沈腾 阴曹地府被沈腾看穿了穿着拖鞋假扮阎王的吴君如 吴君如带来了岳云鹏 岳云鹏深信不疑把沈腾的坏事全说出来了 都被网络直播出去了沈腾父子被抓 要拆迁的地方盖了酒店 众人都得到了工作 吴君如成了清洁工 装鬼的做了行李生 吴镇宇方中信成了保安 失足女继续失足
《妖铃铃》于2018年贺岁档上映,讲述的是萌贵坊几个钉子户在“捉鬼师”玲姐的带领下和无良地产商斗智斗勇的故事。
影片由吴君如导演,陈可辛监制,集结张译,焦俊艳,岳云鹏,沈腾,吴镇宇,方中信,papi酱,潘斌龙,许君聪等一众知名演员和喜剧笑匠。
这个阵容真的很豪华了,影片也是喜剧类型,还带有惊悚元素,但是口碑却不太理想,豆瓣评分也只有4.2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喜剧片上贺岁档再合适不过,虽然电影中带有惊悚元素,但氛围大多是搞笑温馨的。
喜剧惊悚影片在国内也一直不算主流喜剧片,所以关于这点吴君如导演结合的好不好就见仁见智了。
再说回故事本身,有吸血鬼有僵尸,却是钉子户与地产商智斗的故事,这个点子就很有创意,很无厘头,但也是钉子户题材本身,对电影有了一定的限制。
很多关于钉子户的事情没有办法讲,所以故事就着重了玲姐与钉子户们的友情,亲情的刻画,变成了观众们最常看到的故事情节,使一个本来很有意思的题材流于表面,陷入“套路”。
其次我认为观众期待也是影响评分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这样的阵容,观众一定是抱有一定的期待去观看的。
如果导演和编剧不能拿出足够吸引人,足够优秀的故事出来的话,很容易让人失望。
但很可惜,吴君如导演的处女作算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大的惊喜,带有老港片风格的无厘头搞笑片,甚至有的笑点还很老。
这就会让观众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和审美疲劳,评分自然会走低。
最后就是人物塑造,本片的人物很多,片长也不长,人物塑造有限。
这种观感就像是一个大拼盘,没什么亮点,人物也记不太清,看完就过去了,作品厚度没有,人物的长尾效应也不够。
观众缺乏记忆点,评分也会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本片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搞笑片,有老港片的风格和感动,喜欢剧中某个演员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其他朋友可看可不看。
前期第一次闹鬼的场景确实有些吓人,我也被吓了一跳,可能是我很少看恐怖片的缘故吧。
那段场景的环境营造确实不错,如果有好的鬼片剧本,用这种手法拍摄或许不错随着剧情转入搞笑,原本吓人的镜头迅速转为一种疏离感和笑点。
《妖玲玲》并没有试着让观众代入故事中,而是让观众以一种出戏一般的轻松看完了这部片子。
有点像看电视,所以对代入感和沉浸式体验有要求的观众应该不会喜欢《妖玲玲》演员方面除此之外,全篇似乎没什么可说的,吴君如是国配,可能原音会更好一些、吴镇宇和方中信饰演的两个古惑仔有些尬,但也能贡献一些尬笑。
六年前劝退我的烂片,现在闲来无事,想开心一下,翻出来看看结论:浪费我两小时时间看片,又即将浪费我半小时时间写影评不是BP,爱奇艺会员中途也开心了,笑了,剧中人也都突破了自我有了好的结局,铃姐假扮鸡丁妈妈那段还挺感人。
但是里面的槽点实在太多了。
首先,人物定位的问题。
主角是一群钉子户,还有铃姐,是一个驱鬼的天师。
说白了就是一帮老赖,和一个江湖骗子,最后让房地产开发商招供还是靠骗,还说得大义凛然的,好像自己特别正义。
也许现在时代真的变了,已经不是那个一说起房地产开发商就是反面角色的时代了,主角团捍卫地盘的动机立不住,会让人感觉各种不舒服。
在一个主角团这帮人,一对神神叨叨的科学家,一个想见女鬼的爹,两个过气古惑仔,还有个擦边女主播,感觉都不像正常人……如果一开始只是想要拿这些设定来反映小人物的艰辛,可最后他们都找了正当工作了,还是吊儿郎当,尤其是那个女主播还在试图擦边,那感觉就很不适。
其次,剧情设置问题。
开发商为了赶走钉子户装鬼吓唬人,这个创意其实挺不错,但是从丧尸出现那段开始走偏。
我还以为是遇到真的丧尸了,还小激动了一下,后来发现白激动了,丧尸是开发商请房地产买主扮的。
怎么的国产电影里不能出现真的鬼不然过不了审是不?
且不说搭人梯这段扯不扯,夸张的手法,节目效果,不必追究,但是开发商让炒房买主扮丧尸这个设定确实是扯到裆了。
开发商有钱任性,花钱雇一些人装鬼,这可以有,但是你让那么多房屋买主配合你扮鬼吓唬人,可能吗?
可能吗?
可能吗?
炒房的人那是好惹的吗?
买主花钱买房,最后拿不到房子,人家针对的是卖主,是开发商,人家告的是你好吗?
怎么会八天不洗澡化丧尸妆跑到危房里跟着你玩生化危机?
你多牛啊?
其实如果真的出现了鬼,可能这个故事会很有趣,但是这个剧情后面的那就更扯了,也且不说主角团为什么那么信任铃姐,节目效果,不必追究,但是仔细想一下……其实,哪怕铃姐真投奔开发商了,也……不欠他们什么啊?
除了装丧尸骗他们那一段以外,铃姐没做什么对不起他们的事,他们请铃姐是来捉鬼解决问题的,没说请铃姐来一起对抗开发商啊?
犯得着都一幅苦大仇深渣男你骗我感情的脸吗?
再说铃姐,一个行骗多年的江湖骗子,就因为这点事良心发现,跑到楼盘里面拼命……犯得着吗……你这种现实中早就被打死了好吗……后面更扯的是他们还赢了,赢了,赢了……就离谱……所以这个片子想表达什么?
你弱你有理?
做完坏事只要站对了正确的阵营就能洗白?
,?
,????
最后铃姐有句台词,说当不了成功的坏人,就只能当个不成功的好人,这个定位确实准确了,这好人当的,也确实让人有点emmm。
电影一星,多一星给演员们,虽然这么多大牌演员里除了张译以外也没个我喜欢的,但是不妨碍我夸一下他们的演技,张译演啥像啥,许君聪和腾哥小岳岳笑点担当,阿如那有趣,吴君如很努力,papi还行。
采写/二十二岛主“我人生已经开始下半场了,现在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得是发自内心喜爱的。
”吴君如略带感慨地说出这些话时,一点也不像我们印象中的“三姑”,这一刻才恍然发觉,原来陪伴着我们成长,带给了观众无数笑声的她,也已经52岁,进入到了“人生的下半场”。
连日来全国范围内的路演奔波使她的身体状态很差,接受专访时,偶尔还会咳嗽,但她仍然坚持亲临每场宣传,希望让大家感受到自己以及电影处女作《妖铃铃》的诚意。
在访谈中,吴君如回顾了《妖铃铃》从创意萌生到实际拍摄过程中的幕后细节,尤其与担任本片监制的丈夫陈可辛,更是时常因为创作理念产生摩擦。
当被问到到发生冲突会听谁时,吴君如笑称,“谁的声音大就听谁的”。
而对于影片中岳云鹏、沈腾等新锐笑星的表现,吴君如更是赞不绝口,称自己近年来出于朋友邀请频繁接触内地喜剧综艺,虽然成绩一般,但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这群“喜剧新力量”,为自己的影片增色不少。
在近期播出的的《演员的诞生》中,吴君如与陈可辛作为战队指挥官加盟助阵,聊到这档节目时,她肯定了同为喜剧女演员的导师宋丹丹的艺术地位与追求,并表示因为“外型好”在对决中选择了凌潇肃是出于节目效果需要。
作为演员的吴君如坦言像《岁月神偷》等严肃类型的角色可遇不可求,但会用心演好每一个人物,而目前最想合作的男演员,是“市民刘先生”刘青云。
【以下为专访实录】剧本创意来自“钉子户”新闻,与陈可辛争执比谁声音大记者:《妖铃铃》这部电影是根据沈阳钉子户的真实新闻改编的,这个故事一开始哪里吸引到了你?
吴君如:我觉得就是荒谬感,我本来想拍一部喜剧,但是我觉得很多的题材都已经拍过,同时我对惊悚电影特别喜爱,我在想剧本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如果真的要跟内地好的喜剧演员合作要弄一个怎样的剧本,才可以做到地域上没有大的差别。
然后我看到沈阳钉子户的新闻,我觉得一个城市高速发展的时候肯定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这些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故事,所以我就想从这个新闻开始拓展,看看钉子户能不能联系到惊悚里面。
记者:当时选择这个题材会不会也和香港人对于房屋的呼唤与需求有关?
吴君如:这个完全是有,因为香港的确是地少人多,现在楼价贵到不行,每一个人都很难买到自己理想的房子,付了自己一辈子努力,都还存不到钱。
我觉得这不仅是香港问题,好多地方都有这个问题存在,特别是年轻人,很难自己存一笔钱。
有些年轻人工作这么辛苦,还是需要有一笔钱去旅游,或者买买衣服,或者享受一下,还要给父母。
在看沈阳的新闻之前我还看到一个香港新闻,一个露宿者住在一栋空旷的大厦里,他在门口写了一个牌子,说这里有鬼请勿内进,后来在沈阳也有类似的新闻,所以这个问题真的是好多大城市会面对的。
记者:这次作为监制的陈可辛和作为丈夫的陈可辛分别给予你哪些方面的帮助?
你们在剧组又是如何分工的呢?
吴君如:基本上非常琐碎的事情,他就先帮我把关。
他为什么鼓励我当导演,是因为故事是我先发现的,他觉得喜剧的呈现也是靠我自己演了这么多年戏的经验,跟他的风格很不一样,但是他的确在监制方面帮助了我很多。
比如说资源,他有一个团队,这么多年在内地已经很好地接轨了,宣传上他们提供了好多帮助,还有找演员。
虽然故事已经有了,但是我还需要跟演员沟通,他就帮我找一些好的演员,不过最后拍还是要听导演的,他不会在现场指指点点,只是在现场太多琐碎事情,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剧本,我们打磨剧本时间非常长,他当然有帮助有参与,然后也有北京的编剧和香港的编剧,陈可辛帮我把这个团队建立起来的。
但是之前他在现场,我们作为监制和导演身份会发生摩擦,他会跟我说你不要这么天真,你不要这么不知天高地厚,你必须要有一些取舍,这个我明白,他说我明白身为一个导演有一些事情是必须坚持的,但到一个地步不能坚持的话你是一定要放手的。
譬如说我很想拍一点过于惊悚的镜头,他会提议算了,你现在还是把所有演员拍完你再去拍自己想要的吧,因为时间是金钱,他会提议,可能这个拍完浪费时间也会剪掉,大概就类似这种情况。
记者:那发生了艺术上的摩擦,最后听谁的呢?
吴君如:最后都是听导演的,或者是谁声音大就听谁的。
记者记者:那一般都是你声音比较大?
吴君如:对,哈哈。
拍摄喜剧不算跟风妥协,岳云鹏的表演最为惊艳记者:陈可辛导演之前曾经说过,大家现在都在跟风做喜剧,他现在放弃了很多大成本的文艺片的项目,也也过来拍喜剧,您觉得这是一种妥协吗?
吴君如:这个不太敢代替他回答,我觉得喜剧肯定是比任何类型电影比较好卖一点,在市场上我觉得是很正常的,好多人就喜欢看喜剧,并不一定要让我们去烧脑,所以喜剧在电影市场里面的确是占了好多优势的,但是我并不觉得是跟风,因为每一个年代都有它的经典或者好笑的、卖钱的喜剧,我觉得我自己第一部导演作品,应该就是要拍喜剧吧。
陈可辛是巧合,因为他这一次当监制,也不是硬要当,我也不是硬要当一个导演,只是我觉得刚刚好想到这个故事,我觉得好有趣。
他之前监制的那两部也不是纯喜剧(《七月与安生》和《喜欢你》),也是爱情为主,都是文艺片,刚好他觉得我要做这部戏他就帮我一把。
记者:影片前半部分有大量惊悚、僵尸元素,在拍摄的时候有没有找一些经典的港片进行致敬、参考?
在审查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阻力?
吴君如:当然有很多自己拍过的那个年代电影的符号在里面,但这个时候必须要配合审查了,因为刚才说其实我特别喜欢惊悚的,我已经拍了好多那种镜头,但是好多人就觉得可能观众一般都接受到某一种惊悚程度,所以我们做了几次调研,好多人提出还是以喜剧为主,惊悚就作为加分项吧。
记者:片中哪一位演员表现令你印象最深刻?
吴君如:岳云鹏,我觉得他真的有吸引观众的磁场,他就是自带喜感。
有时候我们给他对白了,他就会自己突然冒一句出来,我们就笑翻了,沈腾也很厉害,沈腾、潘斌龙、许君聪都是东北派的,我就觉得好笑,不用分地域性,因为这个故事也是大江南北不同的人组起来。
我们的方中信,帅哥,这一次很大牺牲自毁形象,我们想剧本的时候说男人都是喜剧效果,他身上很多毛,但是他可能会秃顶,通常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Papi也是第一次演戏,令我很惊讶,因为她演戏的时候真的很自然。
记者:把南北方的喜剧元素放在一起,会不会让观众感觉这是一锅乱炖?
吴君如:没有,我第一天就想把不同的喜剧风格放在一起。
一开始构思剧本的时候就是这样,一定要做一次大胆的尝试,也许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选凌潇肃出于节目需要,最想与“市民刘先生”合作记者:之前你参加《演员的诞生》的录制,导师宋丹丹你们曾经在《笑傲江湖》中合作过,你对她有什么评价呢?
吴君如:我认识她是因为她以前演过很多春晚的小品,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喜剧演员,但是因为她是在舞台上表演,所以我不敢评价她什么。
因为春晚那种喜剧,并不是我们港式那种套路,所以我觉得她跟赵本山老师表演的小品,都是很开心、很接地气一种表演方式。
我不知道怎么评价一个这么有经验一个女演员,因为我真的很少看到她演电影,那天我们上节目,她也宣传了一部她的电视剧,然后节目里剪了好多我以前的港片,她说:哎呀原来你拍了这么多电影,为什么我们那个年代没电影拍呢,我也不知道,我跟她合作的时候她都挺严格的。
记者:那一期在对决中你最后选择了凌潇肃,你说是因为他长的帅,外型好。
这个会是你选择演员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吗?
吴君如:我觉得好多演员出道的时候都想当一个明星,首要条件是帅气一点,因为人家买票付这么几十块,还是希望在大银幕上好看才行。
当一个演员可以慢慢调,拍电影的时候经过剪辑,经过导演,经过造型、剧情可以调,但外型真的很难调。
有时候好莱坞电影也是看偶像,帅气,然后我就觉得直接简单的评一下吧,你再慢慢仔细的讲他的演技,那就太长了,我觉得就是为了节目效果。
记者:你更喜欢演一些喜剧的角色,还是像《岁月神偷》中那样严肃一些的角色?
吴君如:很少演《岁月神偷》这种,因为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件事情,刚刚好有这个剧本,导演又看到我一些特点,说我很像他妈妈那种感觉,所以不是好多人会找你演那种很正的角色。
记者:那你会喜欢演这种角色吗?
吴君如:我无所谓,我觉得什么都演也有他的缘分。
记者:那目前为止有没有一个自己内心相对而言最满意的角色?
吴君如:目前还没有,而且很难去评判。
比如说《金鸡》,你们觉得这是一部喜剧,但是我觉得《金鸡》是一部非常文艺的作品,只不过是用一个妓女的口吻去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吧。
记者:最想和哪位合作过的香港男演员再次合作?
吴君如:那可真是太多了,我还是说说没合作过的吧。
其实香港好多演员我都没合作过,刘青云我就没合作过,我们两个拍了这么多电影,从来没合作过,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碰不上。
特别想与他合作。
参加喜剧综艺收获良多,未来接戏一定出于喜爱记者:你之前参加过一些内地喜剧竞技类的综艺,但成绩并不太好,这个过程中是否会加深你对于喜剧的理解,又是否会介意观众对你印象的改变?
吴君如:当初接的时候也这么想,我也跟制作团队这么说,导演说无所谓,我那时候特别纠结,我摸不透观众笑点在哪里,因为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什么叫二人转,也很少去看相声还有小品,但是现在回想那个时候我知道肯定口碑不太好,或者是怎样,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来的,我就是从那个时候认识到这么多喜剧演员。
我当时硬着头皮,就是因为和投资的老板认识,还有和制作人认识太多年了,他说你好歹来支持我一下,最后那一季是沈腾胜出,我认识了马丽,我说有时候不要计算的太多,反而是对我往后那条路有很大的帮助,认识多一些朋友,眼界大开。
到现在我自己要弄喜剧,人家又肯来帮忙,相信我,所以人生有时候真的是这样,你以为输的那一刻原来也是会赢,我并不是说这部电影最后会赢,我觉得最起码我真的获得和学习了好多。
记者:现在有没有特别看好哪一位内地喜剧女演员?
吴君如:我哪敢说看好,大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说周冬雨也是非常活泼,她也来帮我客串了一场戏在《妖铃铃》里面,但是因为片太长我就把她放在彩蛋里面,她非常放得开,还有Papi也是,以及焦俊艳,她常常都是演女汉子,但是这一次她就演一个比较活泼的网红,所以我觉得她们都很优秀和努力,也很有潜力。
记者:很多人评价喜剧女演员三要素“要很Man,要很丑,要很糗”,你怎么看?
吴君如:可以这么说吧,因为你要放得开,什么都需要你演,你的脸部表情还有心理状态肯定要放得开。
我自己在表演上也一直要这样放得开的。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样的拍摄计划?
吴君如:我现在人生已经开始下半场了,演了这么多戏,也试过自己监制,现在连导演都做了,所以我觉得我现在要做的每一件事情,特别是演戏,都得是发自内心喜爱的,所以我现在下一步计划只是有大概的故事,如果弄成的话,可能两年后才会上映吧。
记者:还是导演是吗?
吴君如:如果找到一个合拍的导演的话,我就肯定请导演导,自己不需要这么辛苦了。
原文链接:http://ient.ifeng.com/43017265/news.shtml?ch=wt_ent
作为一个喜剧,我觉得这个电影算是成功让我笑了。
2017年最后一天看的电影,那天是给郭睿补过生日,偏偏前几天我感冒了,那天嗓子也难受说话不方便,整个人闷闷的,一整天玩的都不是太好。
都说内向的人需要用独处来补充精力,感冒导致我那一整天都觉得她们说话好没意思。
还好看了这个电影,算是给我充了一下电。
我们坐在第一排了,五个人中间还夹了一个笑点特别低的大哥,整场电影下来,电影院里氛围特别好,大家都笑的很开心。
我觉得这样就不错了,有的电影能够深入人的心灵,让人震撼发人深思,这部电影显然达不到那个级别。
虽然不能让我回味做不到让我印象深刻,但它让我笑了,作为一个娱乐项目,那天选择看这部电影算是成功了。
不得不说,这部影片是我在2017年末看的最无聊的电影,可能是晚上看的,都要睡过去了,也就那么一两个搞笑的点,其余的有点生硬,故事情节是最不能忍的,真的很无聊!
小岳岳。。。
也没那么搞笑,不太想以前那么有喜感了,吴君如的拼配音真的很烂了,她就算用原音我觉得也会比现在好。
真的没一些人吹的那么好看,中国行业的喜剧。。。
还有待发展,可能不止是喜剧,尤其是科幻类,真的!
希望观众不在刷粉丝经济,为自己的偶像买单,尬吹,真的不好看。
还不错啊。有老港片的感觉。笑点也能让人笑出来。还要怎么样?僵尸段落搭人梯有意思。“想赚别人的血汗钱,不付出点血汗怎么行!”地产人共勉!啊啊哈哈!
吴君如首次执导,前半部分有惊喜 有反转 后半部分就慢慢垮了,还可以。
我還以為我在看喪尸片,聯想到“釜山行”喪尸圍攻,沒想到是無良奸商與妖鈴鈴串通好騙局,好心辦壞事她深深傷害居民心,該片朗朗上口就是譚詠麟唱的朋友好聽不得了,給影片增分不少,結尾釘子戶們過上好日子。
尬的要死,结尾那个龙套妹子是下海了吗?我为什么要去电影院受罪
还可以,南北喜剧融合的还是不够好!另外,对某些称呼国语为狗语的人,真是没好话可讲!
一直对君如姐有着满满的敬意,也很喜欢她。毕竟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带给了我们不少欢乐以及难忘的经典角色,尤其是洪兴十三妹,望夫成龙等等,但不得不说君如姐真的不适合搞创作,多了啥也不说了,都是眼泪😂😂😂
真不好看,希望这样的电影还是少一些,吴君如的喜剧表演是不错
在惊悚片的世界里,却存在一种异类,这电影插科打诨、欢乐幽默,兼具调侃、讽刺,坐在电影院里你会突然醒悟过来,这完全不是一部恐怖压抑的电影,压根就是来搞笑的,纯粹想让你欢乐。
在这个档期,100还是蛮讨喜的题材,而且对于吴君如第一次导戏来讲已经相当不错啦
放在二十年前,这大概是一部很标准的香港制作,疯癫和致敬都让人怀念,虽然老套但我并不觉得烂,情怀很重要,不然都会被遗忘。
papi酱会吐槽自己的烂片吗?
为什么我笑的跟傻逼一样?因为你们闲,我好不容易有空,看个电影感觉格外搞笑。。。再看一遍我还得再笑一遍。。。挺好一片子,越来越不懂豆瓣
片尾鸣谢曾志伟儿子之后,出现曾国祥导演《七月与安生》之恶搞彩蛋。
抱着很低的期待去看,还是被雷到了。
好同情吴镇宇和方中信,在一个写满“尬”字的电影中努力配合表演,我却只看到悲凉,浓浓的悲凉啊你们明不明啊
我在这电影的打分···都是我熟悉的明星 甚至于还有我的阿婆主。1优点 到中期我都觉得他们在玩电影 各种梗我还挺喜欢。2缺点 很明显后期的煽情和故事走向 短视频里面经常他们大喊正能量!正能量是没错的可是要考虑电影整体的内容 正能量有一个高光就行了,,。问女主这大姐认识这些住户多长时间?怎么就一下子出生入死了 给的理由太轻了。
七月不安生的曾国祥烙印迷案hhh,质量过得去,只是太短故事层稍薄。吴镇宇方中信古惑仔二人组最有爱,吴君如的脸怎么越看越温柔啦。papi银幕首秀不见才器,麻花继续总结春晚式金理。
在上海商飞第二晚,选它也许是对伴随成长的吴君如怀有好感吧。看完的感觉是真开心,被吓到了又笑过,分比《李茶的姑妈》低0.5分,但明显不可同日而语。之前都不知道明星阵容强大,每个角色都好有特点,张译镇宇中信岳岳沈腾,色彩很美,化妆高级不敷衍,扮演僵尸的群演媲美《釜山行》那群专业僵尸。
这部电影这的尬到我了,感觉很杂糅,没有个性,笑点不高级而且梗很老,强硬煽情有点没头没脑,看演员表演感觉很累很疲惫撑不起感情我的情绪完全是垮掉的。。。ԅ(¯﹃¯ԅ)总之,我很早就想离场了,三个字来说就是不喜欢,对。
让我想起香港16年的电影《good take》 一开始和其中鬼屋那篇套路蛮类似,都是无良开发商想赶走住户于是扮鬼,结果反被住户吓死~耐心看下去发现整篇故事很有香港80年代鬼片的好笑和无厘头,你以为这样就算了,结果又给你一个东西。总体来说有大笑也有温情,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