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典型的两头不着岸:到底要搞成《超凡战队》那样的中二少年励志,还是延续第一部的史诗荷尔蒙二番战?
不是说不能拍青少年成长,但一个个戏份太少角色单薄,全靠拔苗助长(俄国女为什么一秒变友善?
),根本缺少可信度和感染力啊。
② 远程控制还是实地驾驶更有效?
本来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有戏剧冲突,有科技反思,能弄出半小时内掐文戏来,甚至还有现实意义,结果就吵了两句直接和稀泥带过。
③ 同样被浪费的还有惊鸿一现的赛博朋克审美,生长在机甲的怪兽啦,通过纳米生物三神合体之类的,也是稍微搞点意思就偃旗息鼓,还不如20年前的《黑客帝国》会玩。
④ 这部最大的问题,就是少了首部曲A级成本下悄悄流露的B级趣味,有种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使命感,卯足了劲往严肃大片上靠,偏偏情节又低幼得要命(废柴临危受命,残疾科学家搞定保安),两下一反差,不是逼着观众吐槽吗。
⑤ 冰原和城市战斗还是够看的,机甲迷导演加陀螺监制,让这一部仍然保持了经典怪兽片的看点,冷兵器占优,火力做辅助,轻灵的近身格斗和DC漫画的击打感,经常有机甲被摔飞后化作一个质量点洞穿大楼的设计,轻松吊打《变形金刚》那帮老胳膊老腿。
⑥ 关于景甜的段子满天飞,倒是想说说张晋,黑狱咏春拳霸转行当将军出乎意料的亮眼,跟西片气质非常搭。
张晋能打能看,口语也不赖,完全可以超越韩国李秉宪,在更多的好莱坞大制作秀拳脚。
⑦ 建议主角集体观摩漫威电影,从《钢铁侠》系列、《蚁人》到《新蜘蛛侠》都在重复一个教训:饱受委屈的科学天才是最容易黑化的。
不给加工资就算了,至少不要逼他们学外语。
⑧ 美国人探索了这么多年,这次又有中国资本加持,怎么搞中国元素还跟十几年前《萤火虫》一样的夹生米饭。
就算台词不好念,无处不在的中文标语也一股山寨味,骨子里还是西方居高临下猎奇瓷文化的审美。
⑨ 所以说白了,这一部就是人类迷信科技,让被赶走的外星人有机可乘,砸了几座城死了一堆人还差点毁地球,这是惨痛淋漓的悲剧啊。
胜利了有啥可庆祝的,连一句深刻反省都没有?
环2丰富情节不成 还输了画面前作那个音视效果震撼到感觉可以治好勃起障碍人群了环2散场后脑海里没有留下一帧画面烂评如雷之下是对MAKO的怀念支撑着我走进了影院没想到 时隔五年 被导演拍这么老还xxx的妹露几次脸就被砸了导演 你好好享用大甜甜可不可以把我的MAKO还给我好好地一份期待 换来一部烂片五年韶光等待着谁又苍老了谁
差远了,不燃啊。
节奏很有问题,一点紧迫感都没有。
男主真的很丑,小loli倒是挺漂亮。
只有最后40分钟还行,前面男主偷机甲零件被抓,然后被迫回到基地,然后基地里的小朋友们训练打架,然后景甜演的那个中国老板要推机甲远程控制,这些部分都又长又无聊。
男主跟基地里的队友嘴炮闲聊的时间特别长,然而台词并不好笑。
这一集的BOSS是上一集接收怪物脑电波的博士,被怪物策反了,博士跳反之前的戏份很尬,跟景甜对戏的部分尤其尴尬。
整体剧情没有燃点,而且实在是不曲折的有点过分,还很无脑,被景甜的自动工厂一攻击,好几个基地一共就剩下那么几个机甲和两个驾驶员还有那几个训练还没毕业的菜鸟,真的有点假。
两个死掉的新驾驶员简直是被编剧强行写成无脑送人头。
打戏少了很多,看的出来经费不足。
别拍3了吧,不想看了。
第一部已经很完美了,再炒冷饭毫无意义,甚至挖出来重拍糟蹋经典,比如史密斯的独立日,异形系列,口碑拍出来并不好还有机械战警翻拍,史泰龙的特警判官等等,翻拍的或许能够勉强维持,但是经典已经被消耗殆尽,就像一部完美的漫画,给她一个好的结局,远远比毫无意义的流水帐重要的多第一部论音乐,剧情,已经是上乘之作,中国有句俗话,一鼓作气,二鼓气衰,三鼓力竭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像生化危机,黑夜传说那样坚挺着拍一个系列的景甜其他不说,或许人品不像杨幂,baby,赵丽颖等典型吕后级妇女爱搬弄是非,勾心斗角,甚至代言虚假的58同城工作网站而不受到任何惩罚这点是值得表扬的,最起码她做到了一个富人的低调而不害人但是怎么说呢,政治正确也该有个底线了,为了政治正确而把一部经典翻出来再炒冷饭对不起,举例就像魔兽世界里阿尔萨斯倒下就该结束这一切,但是看看现在弄得成什么样?
上古卷轴系列在马丁塞普丁牺牲后,关闭全部地狱门后也该修养生息,结果重燃战火暗黑破坏神在2代明明已经打败了boss,结果还不罢休还要弄个3,结果又如何?
还有红警2,侠盗猎车系列,黑道圣徒系列等等,一系列老游戏和电影被翻拍,得到好评的又有多少?
人们仍然喜爱当初那些质朴而粗糙的游戏和电影,新翻拍的反而里外不是人,反而浪费了更多的资源人的美好思维是不断创新的,但是,有的时候,就像古代诗人在喝醉酒时,写下的诗篇旷古震今,但是酒醒后,无论如何都写不出那么好的诗词了灵感这种东西,用一次可以,但是没办法用第二次,所以,对这部炒冷饭的,我还是拒绝的!
虽说打着中外合拍片的噱头,看之前真没想到这么多中国人都有参演。
影片中有相当丰富的中国元素,比之以前仅仅挂名中外合拍,我国演员在里边仅仅打酱油的戏份,却拿来当国内的宣传噱头的所谓合拍片好很多了。
这部电影至少算是真正的中外合拍!
蓝盈莹小姐姐我还一直蛮喜欢她的,大甜甜虽然尴尬,但是长的确实挺好看。
特效中规中矩,个人觉得东京大战部分最好看,大甜甜真的换了好多次衣服,不过每次都穿的很好看!
最后,短评140这字个规定真的太气人了,太容易写超了。
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说环太平洋好看爆的,我从头到尾觉得也很一般啊。。。
首先相比第一部来说,这部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差距很大,片子主要讲述的是在未来,存在两个平行宇宙,怪兽们从另一个世界钻了出来。
人类制造出了机甲战士,艰难地战胜了怪兽。
看介绍仿佛觉得这是一部还不错,但个人觉得电影前半部分的叙事太冗长拖沓,男主和基地队员闲聊更是看到想睡觉,剧情很拖沓一点不急迫,没有紧张的感觉。
好不容易撑到后半段,嗯剧情燃起来了,但是!最后一战随随便便几个菜鸟驾驶员也能加入战斗和怪兽打,这不是浪费人头吗。。。
简直无脑到以卵击石,也不知道是为了反映人类团结一致对抗怪兽的勇敢精神还是为了衬托出杰克和奈特这对搭档天衣无缝的合作。。。
这部片里还有一身白衣出场的景甜,当时觉得很霸气,但中英结合的说话方式总感觉怪怪的,略有尴尬,她饰演的这位女总裁,不管从人物的对白或者角色的塑造,都是很单薄,没有精彩的看点。
这样看来还是觉得环2就是一部商业片,供节假日来打发时间,别拍下一部了,已经不期待了。
打完小怪兽,全人类都可以睡个好觉了,但是大家都知道,上过战场看过厮杀的人在放松时候很难不把战场上的那种状态在脑海中重印出来,这种方式也叫战场后遗症它会导致男性产生暴力与易怒情绪,女性产生消极沮丧的情绪,所以呢,战争还是不好的怎么说呢,个人坚决否认这是第二部,就像生化危机维罗尼卡里面,克莱尔她们前往南极基地,路途遥远中途睡觉做了个梦卡普空公司借此也弄了个小游戏,但是这个小游戏是不能算作他们冒险历程的,只能说是个梦境而已那么环太平洋2也很容易说的通,他们放松下来进入了难得的没有人打扰的睡眠中,但是长时间激烈的战争场面不时重现在他们的梦魇里于是,他们梦到了怪物重新出现,突然冒出来一个黑叔叔,一个来自中国的大财阀的景甜,还有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愣头青要加入他们,突然又冒出很多说不上来喷了的汽车漆的机甲,自己家那个被炸沉的机甲居然有复活了!
,还有数不清的来自中国内地的广告扑面而来,还有基地里面将军换成了张晋来不及惊讶,于是乎再次进入拯救人类模式等这一切结束了,他们悠然从梦中醒来,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才发现,战争,其实早已经结束了,自己正睡在柔软的床上世界新的一天,再次开始了故事终
不知大家对五年前的一部电影有没有印象,它的名字霸气无比,充分展现了这部影片的格局与野心——它就叫《环太平洋》。
这部电影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商业电影代表作,同时,也是机甲类影片的代表作。
这部电影在中国市场狂收1.12亿美元,超过了北美本土票房的1.02亿。
《环太平洋2》仍然是传奇影业出品,但此时的传奇影业,已经被万达收购。
所以,众望所归,我们在片中看到了大量中国元素,以及熟悉的中国面孔:景甜。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熟悉。
作为一部5年后才上映的续集,《环太平洋2》的制作成本为1.5亿美元,比第一部还要低4000万,这还不算宣发成本的差异。
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一部有更大野心的续集。
外媒BoxOfficePro透露了其对《环太平洋2》的预测,他们认为《环太平洋2》首周末的票房表现会很糟糕,只能拿到2000万美元的票房,这个数字远低于《环太平洋》首周末的3700万美元。
而且,该媒体预测,《环太平洋2》北美票房将会止步与5000万美元。
而《环太平洋2》在中国首日票房就已经达到1.42亿人民币。
根据预测,《环太平洋2》的国内票房将超过10亿,毫无疑问将碾压北美。
显然,尝到了《环太平洋》当初在国内高票房的甜头,这次的《环太平洋2》,就是一部面向中国市场的特供电影。
目前,这部特供电影的口碑全面扑街,IMDB仅6分,比前作低接近1分。
豆瓣评分5.8,与前作的7.6更是相差甚远。
预计还将下跌。
第一部的配乐尤其经典,为影片增色不少。
到了比较专业的烂番茄上,这个分数更加惨淡。
《环太平洋2》的新鲜度仅为48%,共有63家媒体评价,打好评的为30家,还不到一半。
与片方宣传的65%新鲜度相差巨大。
而《环太平洋1》刚解禁时的烂番茄新鲜度,是81%。
至于为什么前后两部差距这么大,看看导演就知道。
《环太平洋1》的导演是托罗,“墨西哥三杰”之一,为怪物而痴狂。
早在2006年就凭《潘神的迷宫》一举封神,差一点就拿了奥斯卡;前不久又凭借小成本文艺奇幻片《水形物语》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成为本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虽然《水形物语》这个“最佳影片”有点水,但陀螺的水平毋庸置疑。
看着你成为一个胖子,多少我会有些尴尬。
再看看《雷霆再起》的导演——斯蒂文.S.迪奈特。
斯蒂文·S·迪奈特是谁?
No one。
巧了,这样看来他甚至有可能像《权游》中的“二丫”一样,也是千面之神的信徒。
除了这一点,他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
虽然没听说过,但不得不承认:这哥们的花臂挺好看。
导演斯蒂文·S·迪奈特是个老实人。
他在《环太平洋2》的发布会上坦率地表达了对电影的票房期望:“我对票房期待很高,这个电影一定会在中国大卖,因为在拍摄和构建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放进了很多中国元素以及全球化元素。
”他毫不掩饰对中国市场的迎合。
但问题在于,除了迎合中国市场这一任务之外,这哥们似乎根本没打算拍一部好电影,整部影片,泛着一股“毫无追求”的慵懒状态。
首先,无论是故事本身,还是讲故事的方法,都毫无追求,一切按照最常规的方式。
===剧透预警(其实也没什么可透的)===这一部名为《雷霆再起》,别问为什么叫这名,可能是因为看起来狂霸酷炫拽。
剧情承接第一部,主角是第一部里黑人将军的儿子,名叫杰克,虽然他是官二代,却喜欢生活在贫民窟。
他在贫民窟里日日偷鸡摸狗,过着看似刀头舔血实则没什么危险的生活(这种黑人主角的设定也是俗到不能再俗)。
杰克;虽然老爸是将军,但我爱贫民窟!
别问我为什么。
新的一天,新的偷鸡摸狗。
在例行“工作”时,一个神秘人抢先一步偷走了杰克的目标。
杰克觉得我这么牛x,不能就这样忍了,于是决定跟踪,就这样发现了神秘人的真实身份——一个在贫民窟独自生活无压力还能造出一台小型机甲的小萝莉。
我是吃土的贫民窟女孩。
但此时天降正义,机甲“冬日阿贾克斯”前来抓捕没有机甲驾驭执照的小萝莉,于是为了突出小萝莉的厉害,“冬日阿贾克斯”还有意欣赏了一阵小机甲的翻滚。
但是,毕竟男主的爸爸是将军,他的姐姐也是高层。
男主不仅没受任何惩罚,还被他姐姐委以重任(所以杰克你干嘛生活在贫民区),顺便带上了小萝莉好好栽培。
男主一脸不情愿地当了官,并且表示愿意在贫民窟偷鸡摸狗一辈子,顺便还强行撩了一个漂亮的工作人员。
但不久后,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变色。
我们的男主再也酷炫狂拽不起来了——因为背景深不可测的景甜出场了。
注意,我说的是电影中景甜的背景:邵氏集团的顶层,熟练掌握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甚至所有话懒得说第二遍。
景甜:我就问,还有谁?!
景甜的高冷与金钱buff带来的气场,使得邵氏生产的无人机甲驻扎在全世界。
请问怪兽都消失了,机甲为什么还有市场?
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作准备吗?
接着,已经消失的怪兽就来了,杰克的姐姐就死了。
杰克受到触动,决定从叛逆青年成长为主角,不再留恋底层人口聚居的贫民窟。
并且在战斗中发现怪兽可以操控机甲,而怪兽出现竟然可能和邵氏有关。
姐姐,我决定做个好人,拿出男主该有的样子!
难以置信,景甜竟然如此心机!
她让怪兽重返地球究竟想干什么?
你以为景甜就是本片隐藏的终极大boss了吗?
脚趾头想也不会嘛!
毕竟本片长达111分钟而此时才过去了二十分钟,毕竟本片的名字如此酷炫狂拽,毕竟这是一部预算1.5亿美元的好莱坞大片,总得有点反转吧。
我都没上场呢,急什么急!
于是景甜表示一脸懵逼。
从高冷美艳霸气女王秒转无辜,大秀演技,尽显功力。
此时真正的大反派终于坐不住了,他就是上一部中拯救世界的疯狂科学家纽特,他因为闲得无聊和怪兽大脑建立连接,结果被怪兽中的“先驱”控制。
他当着景甜与全球观众的面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毁灭全世界。
纽特:没想到吧,我就是这么直白。
在基地,小萝莉因为皮了一下被开除,于是男主安慰道:看我这张完美的脸庞,长这么帅我压力很大啊,我都不烦恼你烦恼什么(千真万确,这真是男主安慰小萝莉时说的)?
于是小萝莉在与男主的对话中获得了人生感悟,完成了自我成长,展现了人物弧光。
大boss纽特命令无人机甲建立虫洞,虽然景甜只花了两秒就轻易解除了危机,但还是放出了三只怪兽。
男主凭借主角光环预测到怪兽的目标是富士山,便带着小萝莉等新手驾驭四个机甲去东京与怪兽决一死战。
是的,每个机甲只需要两个人驾驶,这只是考虑到要给主角们一点面子。
流浪者:感动不?
怪兽:不敢动,不敢动。
打了几下后纽特发现怪兽打不过这四个菜鸟机甲,于是召唤胶水怪兽将三只怪兽粘在一起,变成了一只超强怪兽。
四台机甲拼尽全力都没能伤到合体怪兽分毫,全部gg,只剩男主角和小萝莉苟延残喘。
其实我是来自英雄联盟的熔岩巨兽。
此时景甜再次出现,带来了救世推进器,于是男主、小萝莉、景甜三人带着机甲飞向天空,借助地心引力用机甲把合体怪物——一下子就砸死了……就砸死了……砸死了……死了……最后,制片方借男主之口对纽特说出下集预告,本片完。
这简直是一部单线叙事教科书,一副生怕拐点弯观众就看不懂的样子,就像《黑豹》生怕剧情复杂一点黑人兄弟就看不懂一样。
为了讨好中国市场,在这部电影里,除了核心角色景甜,还出现了张晋、黄恺杰、蓝盈莹、于小伟等多个中国面孔,可能是史上中国明星最多的好莱坞电影(《长城》:你置我于何地)。
在上一次明显迎合中国市场的《变形金刚5》里,科技第一的还是仿苹果公司。
这一次,中国邵氏集团制造的无人驾驶机甲遍布全世界。
当然这一点说不上是迎合还是黑,中国制造的无人驾驶机甲可以被怪兽操控,按照影片里怪兽的智商,这漏洞怕是个黑洞。
不仅故事毫无追求,《环太平洋2》抛弃了旧作“开机甲打怪兽”的精髓,新意也欠奉。
在第一部《环太平洋》上映后,记者问导演陀螺拍这部电影有什么用意,陀螺老实地回答道:没什么用意,我就是想看打怪兽。
陀螺:自从遇见怪兽,我想我恋爱了。
陀螺这么说大家都是信的,毕竟他对怪兽爱得深沉,《环太平洋1》里的怪兽是撑得起场面。
《环太平洋》的机甲与怪兽从头打到尾。
但看完《环太平洋2》连怪兽都懒得打了。
作为一个机甲打怪兽的设定,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打斗全部是机甲对战机甲,而且全都是无人驾驶机甲,俨然是无脑版《变形金刚》。
而真正的反派主角大怪兽,全片出场仅15分钟,作为攻高血厚的合体怪兽大boss,直接是被秒杀!
在第一部中,观众隔着银幕都能感受到陀螺对机甲与怪兽的热爱。
且不说对数量繁多的机甲与怪兽细节的刻画,就连“流浪者”机甲落地后足跟部的液压减震器都有细致地展现。
陀螺的《环太平洋》自始至终都在用观众的角度来呈现机甲。
那种在机甲设计上的厚重与粗粝,让观众感到真实的同时又承载着一种力量的美感,拳拳到肉的打斗绝对能让每个走进影院的观众看得心神激荡;怪兽充满脑洞的外形与各不相同的战斗方式始终牢牢把握着观众的注意力与好奇心,每分钟都是在期待中度过。
讲真,陀螺创造的这些怪兽确实很迷人。
反观《雷霆再起》,不知道为什么,上来就是打,打得你眼花缭乱,打得你目瞪口呆,打得你头脑发懵。
没人能看清机甲与怪兽到底什么样,因为所有画面都是一闪而过,根本没什么细节呈现。
好容易打完,影片结束。
这部电影,简直不配称为《环太平洋1》的续作。
要不是因为有景甜,你说它是《环大西洋2》我也信的。
我们通常评价一部电影是“爆米花”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不那么高。
但这不代表“爆米花”电影就可以没有这两个因素。
漫威系列电影都是“爆米花”,但是仍然具备一定的思想性,比如同样是特供片的《黑豹》,探讨了诸多社会问题;也同样有艺术性的追求,比如《美队3》,靠场面调度和节奏把握,机场大战近20分钟不让人疲劳。
一部影片若能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二者中满足其一,就能被称为好电影,甚至是佳作。
若能同时具备思想性与艺术性,那就是妥妥的神作。
在思想性上《环太平洋2》打零分不过分,人物、剧情、主题都是空白。
艺术性呢?
我们还是谈谈世界和平的问题吧。
《环太平洋2》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毫无追求,迫于成本压力又不能拍一部特立独行的cult片;也不像陀螺一般拥有自己的风格,甚至连“卖拷贝”那样无尽爆炸追求肤浅感官刺激的个性化都欠奉。
还不如十年前成本仅2500万美元的怪兽电影《科洛弗档案》。
《科洛弗档案》是由马特·里夫斯执导,德鲁·高达担任编剧,迈克·沃格尔主演的科幻电影,讲述的是怪兽袭击纽约的故事。
这部小成本且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自始至终使用手持摄影,营造出一种伪纪录片的效果,拥有使用固定机位的影片所不具有的真实感。
甚至有人在看完本片后发帖:纽约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怎么没听说过?
《科洛弗档案》的手持摄影特色。
本片的真正主角,那个毁天灭地的巨形怪兽,全片从未出现过完整的形象,甚至仅有的露面也不过是一闪而过的局部镜头。
但因为影片精妙的处理,反而让观众在未知中感到恐怖异常,远超普通怪兽片带来的震撼。
最后也没人知道,这个怪兽将会如何。
相比之下,《雷霆再起》用1.5亿美元烧出来的作为最大卖点的怪兽还不如人家用dv一通乱晃来得震撼人心,在节奏的把握与氛围的营造上更是被甩了八条大街。
没追求到这个地步,在“爆米花”电影里都算是耻辱了。
文/荒诞人 本文首发于公号:架空(ID:jiakong2017) ,聚焦科幻、奇幻、悬疑、惊悚四大领域,欢迎关注。
完全为了中国人的钱袋子,底线都不要了,中国元素好突兀的感觉。
悉尼大桥上的大炮,这是运用外星科技的大炮和外星科技的斜拉桥吧,不用考虑重力和后坐力。
令人尴尬的剧情,一群孩子还会修机甲!
拜托了,这群孩子高中毕业没?最后孩子们还拯救世界了!
可能导演想拍少年冒险片吧。
五花八门的机甲,这是变形金刚的亲兄弟吧!
最后三个怪兽不给力,导演随机一变,怪兽都能合体了,这进化速度,佩服佩服。
我倒想知道东京的奥特曼去哪了?然后结尾据说人类要去怪兽母星了╭(╯ε╰)╮,这是要拍《星河战队》啊,求不拍续集了,好好的一个设定,有一部经典就够了。
仍记得上周六奔赴电影院时的兴高采烈,与电影结束时的满脸茫然。
走出影院时,虽默默在豆瓣打了8分表示鼓励与怀念,心中依旧满满「第一部的超高水准难道是自己臆想中的产物?
」的自我怀疑。
毕竟身为续集,只是更换了导演,效果应该不会差如此之多哇。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回家后翻出了第一部重新刷了一遍,那热血澎湃与五年前丝毫未差。
重刷「环太平洋」第一部满床打滚儿激动得不能自已的同时,对「雷霆再起」涌现出强烈的「恨铁不成钢」之感,遂怒上豆瓣扣掉一星以示不满。
从豆瓣评分可以看出,「雷霆再起」的表现是公认远逊于第一部的了。
两部的豆瓣评分可是与第一部相比,「雷霆再起」究竟差在哪儿了?
两部海报1.基本设定若论「环太平洋」的剧情核心,不过是「机器人打怪兽」罢了,并无任何新意。
可它却有一样令人眼前一亮的「基本设定」——即,由于与Jaeger(即机体)的交互对单一驾驶员的神经负荷过大,而实施了双驾驶员系统。
双驾驶员系统这个设定虽然并非「环太平洋」首创,却足以使它从强邻环伺的机战片中脱颖而出,并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与「亮点」。
比如,对于「驾驶员同步率」的要求。
由于驾驶员之间需要通过记忆进行精神融合与巨大的机甲躯体相连,结合得越紧密,战斗得越出色,因此驾驶员之间的「同步率(or絆?)」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而第一部中驾驶员之间多为亲属关系。
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驾驶员 Raleigh
暴风赤红(Crimson Typhoon)驾驶员魏氏三胞胎
尤里卡突袭者(Striker Eureka)驾驶员Hanse
切尔诺阿尔法(Cherno Alpha)驾驶员卡德诺夫斯基夫插一句。
在我心目中,卡德诺夫斯基夫妻简直是钢炼阿姆斯特朗少将与下属巴卡尼亚大尉的真人版!
丢一张同人就算是较为特别的Raleigh&Mako CP,也是经过严格选拔而组成的。
CP选拔会然而「雷霆再起」中,Jake与Nate作为全片的「老司机担当」,配个CP还勉勉强强可以理解。
可7名学员是因为啥分成3组,又因为啥选择了各自的Jaeger,未有丝毫解释。
「雷霆再起」中9名驾驶员再比如,对于「驾驶员本人武力值」的要求。
Jeager的具体表现除驾驶员同步率外,还和驾驶员本人的武力值成正相关。
在第一部中,按设定,Stacker将军和男主角Raleigh身为全片唯二曾单人驾驶Jaeger的驾驶员,本身就有一些「规格外」的含义在。
哥哥Yancy牺牲后 Raleigh独自驾驶危险流浪者(Gi至于其他驾驶员,魏氏三胞胎曾7次成功保卫香港港口,卡德诺夫斯基夫妻在西伯利亚城墙外围巡逻守卫了六年,哪怕最没有经验的Mako也是曾经在模拟战中51战51胜的优等生,可以说全员武力值爆表。
再说「雷霆再起」。
一群学(cai)员(niao)就不提了。
一众学员们连全片「武力值天花板担当」的男主角Jake也并未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实战经验。
相比Stacker将军生前极其为之自豪的义女Mako,Jake却一直却未能取得父亲的认同。
「雷霆再起」中 Mako与Jake姐弟俩2.战前准备细节「环太平洋」第一部能够被我认为「宛若梦的具现化」,其主要原因就是片中的处处细节都能透漏出导演对机甲的执着与热爱。
比如开头,单单Becket兄弟为迎战做准备的片段。
从穿作战服到正式出发,足足用时4min30s,算算简直奢侈。
穿作战服
头盔静电凝胶灌注
驾驶舱特写
机体头部下落
驾驶员间神经交互
左右半球校准那4min30s简直就是身为机甲控的导演精心为机甲控的观众准备的礼物,每一帧都充满诚意。
且与此同时,该介绍的背景都顺带介绍了,该聊的天也聊了,最为经典的抱拳动作也Show了,啥都没耽误。
经典抱拳POSE以外,还有其他的多处特写,处处都令人心潮澎湃。
Jaeger运输 这个背部很有自由高达的感觉666
大门关闭对液压管特写
Kaiju来袭倒计时特写
香港基地内部特写然而对于「雷霆再起」,一切准备过程都显得太过潦草仓促。
复仇流浪者(Gipsy revenge)头部下落镜头未见一次,也许相比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机体设定有更改吧,还可以理解。
复仇流浪者(Gipsy revenge)头部可每次战斗前,驾驶员出现时都已经不知不觉穿上了作战服,下一个镜头就跳到了驾驶舱中,再下一个镜头就开打。
一切似乎只是为了应付任务一般,细节中无法感受到导演的热情所在。
复仇流浪者(Gipsy revenge) 驾驶舱3.战斗场景战斗所处「环境」可以说对观众感受影响巨大。
第一部中的战斗场场精彩,有一个原因就是战斗所处场地不是在狂风骤雨之中,就是在波涛诡谲的大海。
狂风骤雨中的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
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与尤里卡突袭者(Str最爱香港一役。
夜幕下的香港七色霓虹灯光闪耀,Gipsy Danger手拎轮船大步迈向代号为「尾立鼠(Otachi)」的Kaiju。
手拎轮船的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暴雨中,Gipsy Danger将轮船高高抡起,重击,Kaiju蓝色血液飞溅。
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将轮船抡起并重击贴身肉搏战,双方每次一击皆有千钧之力,周边高楼收到殃及,霎时火花灯光玻璃碎片窜起。
贴身肉搏的危险流浪者(Gipsy Danger)与尾立鼠(O再加上极其经典的锁链剑空中一击。
锁链剑空中一击而「雷霆再起」中,除了北极一场冰面之上的激烈战况还能调动观众情绪以外,其他战斗场面都是风和日丽中的对战。
「雷霆再起」 北极冰面一战眼看Jeager一次一次往上冲,一次一次被击倒,周边高楼一座一座的垮,内容苍白而无力。
「雷霆再起」终战 这天气真是极好的而锁链剑也基本成了场场比用的基本武器。
「雷霆再起」中的锁链剑以及,「颜色」。
第一部中小Mako被Stacker将军救下一段。
大雪洋洋洒洒,小Mako身着蓝色大衣与红色小皮鞋慢慢走在灰蓝色调的断壁残垣中。
走在断壁残垣中的小Mako此时,Stacker将军驾驶探戈狼(Coyote Tango)降落于小Mako面前。
降落于小Mako面前的探戈狼(Coyote Tango)那感觉,和高达00中出现在小刹那面前的0高达惊人贴合,「宛若神迹」应该就是如此吧。
高达00 出现在小刹那面前的0高达可「雷霆再起」中,若论印象最深刻的颜色……应该是大甜甜的大红唇色和纯白衣服?
「雷霆再起」中 大甜甜经典造型4.中国与日本元素「环太平洋」两极中都加入了不少中日两国元素。
首先,关于中国元素。
第一部中,除体现再PPDC香港基地内处处可见的汉字以外,还有Dr. Newton找汉尼拔周希望购买Kaiju的第二大脑时,对香港黑市的刻画可以说是风味十足,太合胃口了。
两位博士所处实验室墙上的「注意」字样
香港黑市相比,「雷霆再起」中的中国元素担当大甜甜,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得还是很彻底的。
时刻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甜甜本来还很期待由张晋饰演的权将军(Marshal Quan)的,想着会不会和第一部Stacker将军一样成为终战大英雄。
结果半途就领了便当,真是可惜。
权将军(Marshal Quan)关于日本元素。
第一部中Mako作为日本元素担当,参加筛选会时与Raleigh之间的对战结合了很多日本剑道的招式。
筛选会此外,Mako的卧室布置也很有日本风情。
Mako卧室墙上的日式书法片中还有不少日语对白。
最经典一句莫过于终战尤里卡突袭者(Striker Eureka)自毁,Stacker将军牺牲前,Mako那一句“先生、愛しています(我爱你,老师)。
”然后「雷霆再起」中的日本元素。。
富士山和独角兽高达?
富士山还有太多想要吐槽的,就不一一详写了。
另外聊聊别的吧。
比如机甲方面。
其实这纯粹是看个人爱好了,总的说来我还是更喜欢第一部中的设定,尤其中国的暴风赤红(Crimson Typhoon)和俄罗斯的切尔诺阿尔法(Cherno Alpha),虽然机体稍显笨重,但那种「厚重感」真是令人欲罢不能。
然而具体戏份不多,真是可惜。
暴风赤红(Crimson Typhoon)
切尔诺阿尔法(Cherno Alpha)第二部中最喜欢的是铁腕凤凰(Bracer Pheonix,话说很多地儿翻译为「凤凰游击士」,Emmm。。
),有点高达00里铁人式的调调。
铁腕凤凰(Bracer Pheonix)
高达00 人革联 铁人式另外军刀雅典娜(Saber Athena),作为强调灵活性与速度的机体还是很亮眼的,然而怎么都有种EVA二号机+Bunny结合的感觉。。。
军刀雅典娜(Saber Athena)
EVA二号机
BARNABY BROOKS JR.(TIGER & BUN再来,对Mako。
我想我永远都会记得Mako的初出场——瓢泼大雨,一袭黑衣。
黑伞抬起,眼神凌厉且冷静。
第一部中Mako初出场曾经孤立无助的小女孩,成长为驾驶Jaeger出战的强大战士,再成为PDCC的领导人物。
真没想到第二部中她会离开得如此之早。
(T_T)
「雷霆再起」中的Mako最后,对于陀螺的「怪兽设定」。
前些时间才看过陀螺导演的「水形物语」,发现片中人鱼与「环太平洋」中Kaiju的设定有一点极其类似——蓝色的荧光。
真是很有意思。
「水形物语」 人鱼
「环太平洋」 Kaiju「雷霆再起」结束前,Jake撂下话要「犯我地球虽远必诛」,看样子拍摄第三部已提上日程了。
别的就不奢求了,只愿陀螺能够归来。
ps.追加一句。
若有小伙伴希望重刷第一部,腾讯/优酷等多网都有资源。
相对还是推荐腾讯,优酷版本的翻译简直如kuso一般不忍直视。。
还记得那招从天而降的拳法吗?
最后富士山那边镜头我就超喜欢。
中规中矩,全靠「铁拳砸脸」撑满全场。
视效大片,评分不是过低都值得电影院去看,从小结下的奥特曼打怪兽情节这里可以看到高配豪华版,不需要太多剧情,看就对了
景甜戏份那么多啊,还能驾驶机甲,拯救“拯救了世界”的人。
这是一部有景甜都不忍心减分的电影!!!!!燃炸了!!!!!
奥特曼打小怪兽
即使有大家都讨厌的景甜,评分这么低也不科学啊,跟翔一样的《独立日2》和《变形金刚5》相比,这部真算得上爆米花中的良心作品了
还行吧,作为无脑爆米花电影我觉得可以的
1.5,第一部的情怀全失
老公 你还记得有一招从天而降的掌法?
太乱来了,糊里糊涂,毫无章法。尴尬的文戏,弱鸡的打斗,屎一般的剧情。
好的电影是无论何种题材都能让你沉浸在那段时空中,让你自发地相信它发生过。而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反面典型。我还在想为何从头到尾都觉得很尬,是因为太假。
很大的机器人,pk更大的怪兽。
特效加一分,景甜加一分,剩余实际两分。。。
场面非常好看,外星有机生物操控机甲的设定很有趣但过于动漫幼稚,因为在实战状态下,有机体不可能生长得如此迅速,真菌也起码得一个小时才能生长成操控机器人。
第一部之所以有死忠,不是因为怪兽,不是因为机器人对撞和大场面,是因为“机甲崇拜”。在看之前我就说,虽然这个班底就注定是烂片,但只要给我三分钟驾驶机甲的临场感我就满足了,结果一秒钟也没有,说是变形金刚也没人反对。全程面无表情看完,像玩具被抢走后委屈想哭,唯一的亮点是换装之后的景甜。
景甜已经富甲全球,果然是背景雄厚。怪兽太弱了不够好看。
四星。1景甜很好看啊,眼睛大,又瘦。。2可怜我大东京又差点全灭。。。。3还是那熟悉的爆米花的味道。。。。最主要确实机甲打的很好。。。背景设定也还不错。。其他同类型爆米花我已经整个不要看了。。。
看特效就够值回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