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房间里的云
她房间里的云,The Cloud in Her Room
导演:郑陆心源
主演:金晶,陈轴,刘丹,马提亚斯·德尔甫,董康宁,叶鸿鸣,梁翠珊,王睿雯,太田玄一郎,吴伟,丁一,黄丽丽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冬日,北方求学的女大学生赵木子回杭州过春节。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同父异母的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母亲交往着一个日本男友,爱得像个少年。一次送妹妹上学,赵木子偶遇另一位家长。他像极了一位故友,赵木子一时恍惚。那段曾经无法定义的关系,如今依旧如幻觉般存在。恰逢现任男友来杭探望,忽然间,赵木子在这个熟悉、陌生、不断变迁中..详细 >
期待很久的一部片子,但是这100分钟却感觉无比漫长。我想我可能没法特别共情这部片子,主要是感觉人物都有点空。但确实这是我少有的在华语大陆电影里看到如此坦诚真实大胆的展现性爱的时刻了。性很重要,希望年轻创作者不会放弃对它的表达。
找不到归宿,就请继续流浪,影像上挺有想法
想了一天,非常喜欢。在主动选择黑白之时,导演实际关上了一扇美学的窗户,这个巨大的限制缚住她的双手,却让她得以用脚踹开很多扇紧闭的大门,黑白片似乎前所未有地色彩斑斓、风姿万千。不管是精心谋划的构图,手机拍摄的素材,刻意制造的负片,强烈主观的声音,断裂暧昧的情节,还是对身体进行的大胆表述,都将影像本身的表现力推至极限。能在影院里欣赏这部作品,是疫情这一年来最大的宽慰和收获,它再度提醒我们这个场所是多么不可或缺。无数次的推倒和重建,让人和城市一体,让爱与疏离媾和。《她房间里的云》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性史诗作品,在我看来也是当代的、郑陆的、“又一部”《小城之春》。
有种特别的生猛和冲劲
没太明白想表达什么,也不知道标题的意义是什么
一会毕赣、一会娄烨、一会冯提尔。
在講好故事之前,就火急火燎地玩起了影像,完成度不高的影像便成了自以為是的賣弄。相較於電影,小說可能是更適合的載體,寫出來一定相當安妮寶貝,文字的私人化更容易代入,也更能讓人忽視對白的書面化。一對沒露面的同志、一對疑似形婚的夫妻、一個莫名其妙的母女親吻,以上加起來不足5分鐘,除外和LGBTQ毫無關係,不明白為什麼可以入選愛酷電影周。本年度大銀幕觀鳥指標提前完成。#2022LQCW#
这不停重复的抽烟镜头实在是单调且有一种硬拗的姿态…唯一的亮点是和母亲接吻那段
#SGIFF2020#导演真的很有想法,我是很喜欢这个摄影的。但是终究是对这股近乎无病呻吟似的表达接受无能(也许是我老了)。尺度真的很大,而且这个尺度甚至更多是落在男演员身上了。另外中间有一段是女儿跟生母湿吻了吗,我真的凝固了……
看《她房间里的云》的感觉就好比…当你结束一天繁重的工作,摆脱枯燥的家庭琐事,坐在小酒馆角落一边啜饮一边窥探四周的帅哥美女准备放松一下的时候,一个刚放学的高中生摸索过来,拉住你并且一脸凝重地说,“我要跟你讲讲我这波澜壮阔的生活。”
阴毛起伏在浴缸的水中就如同水草。像是看了一部法国电影。虽然没太看懂,但自己痛苦绝望的情绪还是找到途径得到了宣泄
非常情绪化。非常女性。是私人日记,更是家庭志,或许还是一代青年在拆迁、父辈动荡、情感疏离、自我认同中流动的影像志。镜头梳理主角情绪,也梳理她的身体与毛发。导演所继承的浪潮一代的表意手法,写出心理生存现状,也写出“青年-城-时代”的共生关系。
抽一根烟,喝一杯酒,见一见朋友,又睡了一宿。望一望天,看一看雨,听一听情歌,又为谁泪流。挥之不去的寂寞缠绕在阴毛里面,却之不恭的孤独漂浮在房间当中。你很像我曾经爱过的某个朋友,我很像你即将远行的某种理由。如此爱过二十年,直到大厦崩塌,流离失所的爱人,我们未成形的故事注定烟消云散。丧逼版《我的姐姐》,只不过这个姐姐没有理想,没有保护欲,没有未来,只有原生家庭的破碎与自我意识的破碎,任何一个人的出走,都可以将她心里的大厦强拆。从影像气质到人物表演,深入骨髓的丧,以至于除了酒吧老板以外,剩下的人几乎感受不到活着的气息,这也显出了负片的妙用:黑白中的黑白,让所有的光明都变成黑暗,阳光也变得不再刺眼,而是被黑暗吞噬。极致化的私人影像,导演眼中的致·丧逼的青春。除了开篇的闪电击中了我,其他的就乏善可陈。
终于在国产文艺片里听到了除川渝和黔东南方言以外的地方话,这是让人眼前一新的地方。但除此之外,杭州作为故事的发生地以及记忆的中转站,并没有发挥与之相匹的情感“容器”作用,疏离的家庭抑或纠结不断的男女关系似乎只是高悬在虚无之上的自怜自艾,吐出的每一个烟圈都弥散着创作者本人的一厢情愿,爱比死更冷,不过只是激情后一段短暂而自作多情的悔意,即便是偶尔闪现的影像自觉(黑白负片的处理、特写的毛发镜头或等待戈多式的结尾)也并不能弥补共情层面的空缺,整部电影更像是架空的楼阁,缺少落地的实感。
她看着也快三十了吧,拍出这么空洞的电影,还挺替她难过的。通过这个电影更加觉得,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这部片子的摄影很漂亮,里面很多镜头拿出来都是很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作为电影,额,我觉得自己像高中语文老师在看学生的情绪作文那样,额…还是挺可惜我的时间的。羡慕里面母女俩的关系,妈妈还蛮天真的
今年first错过的一部。的确比其他first系更野,但不确定这是否能算做优点。它相应地也更混杂和散乱,是人物,场景和情境的堆砌。她们一直在奔赴下一幕,然后做些符合人设的举动,说些虚头巴脑的话。从未深入探索内心,也才显得无病呻吟。可是哪有什么真的无病呻吟?虚无,迷茫,关系的若即若离,这些都是病,而且有病就有病因。即便只想临摹一种状态,但凡能更精细些也多少能触及到。何况,这部电影所塑造的这类形象,与同类电影相比有任何特殊之处任何更进一步吗?还是那句话,不是说青年一定要怎么样,但能不能别一模一样?不止是不同电影之间,同部电影能让他们多几种情绪吗?想拍的都是他们复杂又混沌的痛苦,却恰恰让他们虚浅扁平得如出一辙。
导演从前两部短片到这部长片,看得出来做了很多不同的尝试,很明显本片不可能上映,我认为这是她在长片的一次探索。至于那些影响公映的片段,我认为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删减,就失去了价值。
2020.9重看,无畏地重返“我们的”,“当下的”生活。
你如果非要让我看出来艺术感,我也可以;你如果非要让我看出来实验性,我也可以;你如果非要让我看出来女性主义,我也可以。但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