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以轮回为主线吧,挺惊喜的,本来刚看的时候以为只是独立的故事,但是最后发现传奇性的轮回。
小故事中的狗狗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是不同种类的狗的写照,第一只小狗很单纯很幸福,有主人宠爱它陪它玩,对每一个人都很友好,第二只小狗职业特殊,是主人的好帮手,但是主人本身比较严肃,它尽心尽力的保护着它,就像它自己说的,它说自己只是在找东西,可见它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但是保护主人的本能在,第三只狗狗感情生活丰富了一些,和主人同吃同住,很快乐的一生,最后这只狗狗开始很可怜,孤零零地在院子里,不过结局是好的,终于回到了主人的身边。
主人从小孩子变为中年,狗狗已经经历了不同的人生,每一只狗狗都很可贵,人的一生很长,狗狗的一生很短,请善待狗狗。
我没被感动,不是我冷血,也不是泪点高,是因为我不觉得这是一条狗的使命,这是人赋予它的使命,我只能说这个导演太不了解狗,而太了解人。
这只数次轮回的狗一直扮演着人类的宠物,从未真正做一回自己做一回真正的狗,必须为人类做点什么它们的狗生才有意义?
它们才算没有辜负使命?
这是人想让它们扮演的角色吧!
第一世尽力讨好主人想让主人们开心。
第二世尽力做好一只警犬,不惜牺牲自己,而他的警察主人怎么看怎么觉得有勇无谋。
第三世歪打正着为主人找到归宿,主人却任由她的三个孩子欺负它。
第四世前半生最悲惨,遇到两个不靠谱的主人,耽搁了半辈子,靠着前几世的记忆找到第一世的主人仍不忘为主人找回伴侣,而这个主人又如此胆小,只能靠狗去寻找幸福。
狗是忠诚的,它们心甘情愿地为主人做这些事,但我觉得作为狗的主人有想过我们对狗的使命是什么吗?
从狗狗第一视角所配的台词很赞,整部电影看下来我觉得泪点不够,没有和狗狗产生过感情的人我都不认为会感动。
可能是美国电影风格的问题,如果给日本导演拍,可能会出现影院哭晕的情况。
在电影中看到贝利四季如一日地被绑在小院子里,并说出那几句“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从来没有出去玩过”的话,我的心像是被扎了一针。
我的家里从小就养狗,而且狗狗伴随着我的成长代代繁育,小白就是在我小学五年级出生的。
小白是一只毛色纯白的普通田园犬,每天在我家很大的院子里奔跑成长着(家在老城区所以有大院子)。
我每天放学回来都会陪它在院子里玩,并定时给他喂食,小白也在和我的相处下变得很乖巧很亲近人,一直以来身边的人都很认为这条狗特别乖,特别懂事。
我举几个实际例子吧:1、经常在我或家人在小白面前发脾气的时候,小白会主动慢步走到跟前,迷蒙着眼睛慢慢趴下,然后一直使劲地摇着尾巴,但是如果我已经生气到了极点大吼大叫时它就会迅速跑开,过一段时间再回来。
这一点和电影中描述的狗狗会根据主人身上味道判断主人的心理状态一样。
2、在念初中时,母亲和姐姐出车祸住院治病几个月,我被送到家在学校附近的亲戚家住,所以家里只剩下父亲和小白了。
在家人痊愈回家后,父亲和我们说,他每天下午从外面回来时都能看到小白趴在院子的围栏上看着远处,并且一站就站很久。
小白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我最想分享的事是和昨晚看完电影后在微博上看到一张“狗狗丢失七年后在街上重新相认”的照片有关。
在这里我强调一点,一切奇迹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你不相信只是因为还没有经历过而已。
记得是高二也就是11年的春节,一觉醒来发现小白已经不见了,结合最近频发偷盗猫狗的情况,我们一家在附件四处寻找无果的情况下接受了失去小白的事实。
但是在约3个月后的一个周末里,小白突然出现在了家门口,我开门后它发疯似的在院子里四处乱窜,我到现在都忘不了那时候的它,浑身都是脏东西,眼神涣散,瘦骨嶙峋,尾巴还掉了一点毛。
我不敢想象这段时间里他都经历了什么,越过了多少马路吃了多少垃圾以及凭借多么强大的嗅觉才能走上回家的路,我也无法让它给我分享这段传奇,但是它能平安回来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最后小白在我高三的时候去世了,得到消息的我实在是难以置信。
原因是这样的:我高中时住校只会偶尔才在周末时回家,在小白去世前一周的一个工作日里家人打电话告诉我小白看起来已经不行了,在院子里基本不动弹。
(我忘记那是个周二还是周三,但我能确定的就是得知小白要不行了到我周六晚赶回家已经过了好几天)于是那个周末我回家准备见小白最后一面,但奇怪的是当我走到家门口,看到的依然是趴在围栏上用吼叫表示欢迎的小白,并在我进门后像往常一样得到了它热情的接待,小白看到我还是乖巧地坐在我面前递爪子,并在随后四脚朝天地躺下向我征求摸肚子的奖赏。
看到这些我根本无法把此刻的小白和家人口中描绘的将死之狗相提并论,家人也表示可能是看到我回来它突然身体就好了。
于是在周日下午我像往常一样收拾东西走到门口,习惯性地给小白奖赏,并摸摸它的脑袋后离开了,在这里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小白突然开口说话或者流泪的神迹,甚至它连偶尔爬到围栏上做送别的动作都没有,而小白也像以往一样正常。
但所有的一切都在周一上午的一通电话给粉碎了,家人通知我一大早在院子里发现已经断气了的小白,并且总结这个周末发生的事情为小白为了见我而出现了回光返照。
我无法描述失去小白那几天的感受,但是我告诉我自己要深深记得小白所展现给我的奇迹。
那么为什么我的心像扎了针?
我很惭愧地说,我从来没有带着小白出去玩过,从来没有!
在看完电影我回想起来每次小白想要冲出门口都被我无情地拦住,它当时的心声肯定也是“主人从来没有带我出去玩过,我就一直待在这个院子里”,越是回想我越是自责,小白陪伴我的八年里我一次都没有带它出去看看距离不远的海边,看看浪漫的情侣路,如果说这部电影有泪点,对我来说那就是黄灯打到贝利身上时的场景了。
小白死后我们家也尝试过继续养狗,但是都放弃了,因为在和我们的小白相处以后,根本找不到下一个那么乖巧,那么懂事的狗了,而且它所带给我们的奇迹,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会收养流浪狗,我会经常带着它们出去玩,经常给他们挠肚皮。
我不会相信发生在伊森身上的奇迹,直到它发生在我身上。
我记得它很害怕洗澡,很害怕烟花,我也记得它很喜欢递爪子、很喜欢被摸肚皮。
我还希望,它还能记得我。
好电影,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狗的故事,细节处理相当细腻,对,就是《忠犬八公》的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的新作,一位以拍狗闻名世界的瑞典导演。
回到主题,关于狗,爱狗人士有一句名言“人一辈子可以养很多条狗,但狗一辈子绝大多数只会有一位主人”。
片中这条有使命的狗,经历了好几辈子“狗生”和不同的主人,却依然保持同样的灵魂。
为了让观众看懂这一点,所以导演在片头快速地让“主狗公”生死轮回了几次,直到它变成贝利遇到了伊森,才开始展开一系列故事。
贝利与伊森一起长大,经历了被认同,受宠爱,惹麻烦,帮助伊森成功撩到汉娜,以及与主人一起经历生死。
贝利这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但伊森却很不幸,原本已经获取密歇根州立大学全额专业奖学金,却葬送在一场因同伴嫉妒而生的大火中。
此后的伊森瘸了腿,推开了汉娜,上了农业大学。
很快,贝利也老死。
这一段故事很温馨感人,感情描绘地相当细腻,但称不上让读者惊奇。
接下来贝利经历了印度裔的主人卡洛斯、非洲裔的主人XX,以不同的狗角色演绎了英雄、忠诚的狗生。
恩,看完后面两个故事,已经让观众给影片打上了爱狗人士宣传片的标签,至少我是这么认为。
原以为电影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变成流浪狗的贝利在公园偶遇汉娜的女儿(神似汉娜),然后再重回伊森外婆家的农场,最终于伊森重逢。
看到晚年依然孤独一人的伊森,贝利很伤心,于是决定带汉娜来看望伊森,并最终帮助伊森与丧偶的汉娜结为连理,初恋情人终于成为夫妻,圆满的结局,让人倍感意外,却又相当温馨。
讲好故事才能称得上好电影,而好故事一定是感人肺腑、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的。
一开始在刚上映的时候就看了,主要原因是实在对这类影片非常感兴趣,没想到刚看还好,到后来那哭的稀里哗啦的,想止都止不住。
前几天又翻出来看了一遍,除了感动之外,感觉也好治愈,无论是这其中的哪一条狗,看着它们乐呵呵傻笑的样子,咬尾巴绕圈圈的样子,也让我开心的不行,真的是太太太可爱了。
其中当警犬那段我记忆太深刻了,狗狗怎么能这么乖这么可爱呢,最后它中枪死的时候好感动啊 哎 狗真的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好了 我也就不过多剧透了,总之 爱动物,爱狗狗的应该去看看这部影片,真的很不错。
一部让我痛哭流涕了整场的电影,那种感动,那种情真意切,实在是久久不能忘怀。
时常会觉得有时候养条狗比和人打交道实在是轻松太多,因为狗的忠诚常常令人汗颜,那种不离不弃,那种生死相随,常人真是极难做到。
特别是片中的BaileyBaileyBailey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生死相随,无论是投胎转世几次,都还是会来到你的身边,陪伴你,用我的余生陪伴你,看着你的幸福便是我的幸福,因为你是我养的啊(笑)。
我自己养了一条狗14年,我已经把她当做了我的妹妹,她也应该把我当做了她的亲人了吧,人生又能有多少个14年呢,对于狗狗,14年也许就是她的一生,这其中伴随了多少欢笑和泪水。
所以很自然的,我看这部电影感触极深,仿佛从我妹妹的视角回望了和我相处的一生,感受到了她的感受,读出了从相识到相伴再到分离的种种情感。
Bailey是在Ethan读大学期间离去的,而我妹妹也恰恰是在我读大学期间离开的,这样的巧合,让我瞬间泪流满面,Ethan还能被通知在Bailey弥留之际回去看望他最后一眼,而我得到消息的时候,我妹妹已经不在人世了。
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只有用情至深的方能体会。
也许有很多人不理解,这不过是一条狗,一只宠物,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的羁绊,有的人对人用情都不会深到如此地步,自然就难以体会。
在此我也恳求正在养狗和想要养狗的诸位,请务必做好准备,你养的不只是一条狗,对于他来说,你可能就是他的一生,是他的全部,他的快乐痛苦都是源自于你,务必三思,不要只是因为一时的兴起而辜负了狗狗的一生。
说回电影,电影让狗狗轮回转世了4次,经历了4种不同的狗生,也描绘了各种狗狗会经历的家庭和环境,让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感受到了狗狗的情感和生命,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多视角的展现让我们不只是从单一视角看待Bailey和Ethan的喜怒哀乐,更加显得最后的相认弥足珍贵。
我也多么希望我妹妹能用这种方式再次来到我的身边,再一次陪伴我度过人生中的一段旅途。
对于所有怀有爱心的人,养狗或者有准备养狗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部佳片,强烈推荐观看,它会让你对养狗这件事有全新的看法,也能帮助你更理解你家狗狗哟。
准备好纸巾,前往电影院吧
忠犬八公 可是本人的飙泪大片,本以为此片能与 八公 相媲美,准备好了纸巾,准备大哭一场,好好排个毒,结果没想到从头到尾竟然一滴眼泪都没掉。
本片虽以一条狗的四生四世贯穿下来,并以第一个主人开头和收尾,但三任主人,三个不成故事的段落连缀起来,使整个片子显得散碎且不成一体,情节线没有起承转合,感情线也断成碎片,能有如此高分,全看萌狗的面儿吧。
进班是只小狗,它非常可爱,长着两个像三角似的耳朵,眼睛圆圆的,有点儿咖啡色,但不只怎么的,它有些与众不同。
招财是只小花猫。
小小的眼睛、玫瑰色的鼻子,形成了一个小三角形。
胖乎乎的身子时不时蜷成一个团在地上打滚,配上一身黄、黑、白三色的花纹,愈发惹人喜爱。
它睡觉的姿势很优美,头总是枕在前腿上,鼻子就藏在脚掌中。
招财进宝是我童年的玩伴,虽然有人说猫狗不同家,但他俩感情特别好,出门守在我一左一右,跟左右护法一样。
可惜后来我搬家,外婆也病了,没人照顾他们,就只能挥泪送给别人了。
我会永远想他们的。
时过八年后,这部《一条狗的使命》会让我遇到什么?
本来是带着批判去看的,但看完以后......我对导演真心佩服的五体投地!
导演用狗狗的五世之命,揭露了狗在不同家庭、不同生存环境下的命运,同时也揭露了现代社会下的人,常常因为没有“活在当下”而有着无穷尽的焦虑的真谛。
第一世:没有看清品种的幼犬出生就夭折的“惨命”剧情刚开始时,主角贝利一生下来没有多久就夭折,甚至很多观众都还没有看清它是一只什么品种的狗生命就结束了。
这个桥段事实上揭露了,很多新养狗人在对狗没有任何健康常识的条件下,只因自己想养一只狗,或者只因看到别人养了狗就去买狗养,而买回来后,没有养活几天就夭折的现象。
在中国的新城市养狗人群体中,几乎每个养狗人刚开始都在家养死过一两只幼犬。
很多时候大家都一味地怪卖狗的人卖病狗,也许真的有这样的卖狗人,但不可能全部都是这样的卖狗人的。
第二世:新斯科舍猎鸭寻回猎犬既满足了人类文明,又释放了自我天性的“福命”有人陪伴,有人喂养,有健康免疫,有正式登记管理,白天有大院子大草地自由奔跑,有人陪着互动,晚上有温室安睡,能活到终老死去。
对于狗来说,真正的幸福是一半为适应人而活着,一半为释放它自己的天性而活着,最重要的是,能正常的活到老死。
这才是真正人、狗、社会平衡共处的生活最佳状态。
三者都保证了自己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完成了最佳的相互合作。
这是普通人养狗的普世终极追求。
第三世:德国牧羊犬为大自然的共同利益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殒命”站在人类社会需要更高进步的高度去看,我们认为这是狗的生命价值的升华,人类为了维护整个社会能更普世安详的持续发展,在努力付出自身的价值以外,还给狗赋予了超越它们生命本能的生命价值。
从大自然整体平衡发展的意义上去讲,社会职能性工作犬生命意义的高度远远要高于个人家庭养犬。
对于它们的生存方式我们无可厚非,我们也没有资格纯粹站在道德的角度去批判职能部门对它们的特有生存方式,因为这些狗用生命换来的社会价值享有者本身有我们一份。
我们能去做的只有让我们自己更好地去遵守社会公序,人人做到守法守序,需要狗付出生命代价的社会职能岗位就会越来越少。
当然,如果有些人专门借用狗的社会职能崇高价值而让狗承受这些生活磨难只为得到自己的一己私利,那这种人根本不配谈对狗的爱和尊重。
第四世:威尔士柯基犬被捧为宠物而实则忧郁一生的“幽命”真正让我对导演敬佩的就是这个桥段,贝利转世为一只威尔士柯基犬,一生看似被主人奉为爱物过得一生安平,但实质上,导演在最后的镜头中让它孤独地坐在镜头前瞬间跨越到老态,最后再幽幽闭眼死去,如果我没有前面十五年的从业经历,我永远也看不到我今天看到的忧伤。
这只柯基一生的生存状态是目前所有把狗当成一种私人物品来拥有的最普遍现状,人们往往只是从人的情感感受去理解狗,认为给狗好吃的,向狗投射人的爱慰情感需求,就是在爱狗,没有人会俯身站在狗的视角去看自己,没有人会站在狗的天性去了解狗。
这只狗一生当中没有几次能在大自然自由释放,纵使有了一个同类在陪伴,但也是两个相同命运的叠加,没有人能看懂它最后死去的眼神,它的主人最终并不懂得它的内心。
这是目前所有城市圈养狗的宿命,一生都在期待,一生都在忧郁。
它唯一比其它狗好一点的就是最终还是活到了老,没有被转送,没有被遗弃,没有夭折,没有被流浪而已。
但,它的主人却因它而找到了一生的陪伴和心理归属,这是一种心灵上的不公平。
第五世:圣伯纳犬重回人狗共处终极福命的期待不得不佩服导演拐了一个如此大的弯,在批判了人类常常面对动物时,只顾自我情感表达,而不顾对方天性存在必要性的普遍谬爱伦理。
最后在主人翁几十年单身再次与所爱之人终成眷属的剧情结尾,也折射了人类之间的爱就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为伴的陪伴过程。
爱不是一方的占有,也不是纯粹的放手。
养狗亦如此,狗不是用来宠的玩物,也不是纯粹用来工作的工具,更不是你可以随意抛弃的旧物,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一个社会共存成员,是一个生活伴侣,是一个心灵相互独立又相惜的事实存在。
活在当下——影片最后一句看起来生硬强塞的台词最后这句台词在我看来完全不突兀,而是这个影片导演想用它,点出之前所有镜头画面中隐藏着的,要解开现代人现实生活中,常常因失去自我而产生种种消极焦虑的良药。
男主人翁年轻时的同学因为不敢面对自己当下与男主之间的能力差异,而最后因嫉妒焦虑导致纵火犯罪;男主人翁在获得成功时受到致命伤害,因不敢面对当下的挫折而自暴自弃,放弃了自己的爱人、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追求、放弃了他喜欢的狗;他的父亲也一样,因为贝利的淘气导致了升职失败而放弃了自己的所有,沦为一个街头酒鬼浪人;第五世刚开始养它的贫穷青年情侣,因为不敢面对当下的贫困,而一生都在那个贫困屋子里贫困了一辈子。
这些剧情都是为了要推出最后这一句“活在当下”精髓。
尤其是贝利的第五世,当那对贫穷的青年男女用个链条拴着它,在那个院角日晒雨淋这么多年,它从来没有放弃,从来没有埋怨,从来没有悲观,不管条件多恶劣,它都认真的吃着,认真的活着;尤其是面对男青年开车把它抛弃在公路上的人性冰冷时,它却乐观地把人性冰冷逆转成了新的生机。
这就是狗,永远活在当下的狗,永远最务实的狗。
我常常在我开办的训犬师培训班中给学生讲,我从一个农村的最贫穷的家庭,没有学历,没有人脉背景,没有经济支持,我只身一人走到今天,一点一点让自己成长蜕变,让自己脱离无知,脱离胆怯,脱离贫困,一步一步让父母脸上多点笑容,一步一步让自己家庭每天多点幸福。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十几年天天与各种各样的狗相处,都是我在教各种各样的狗的过程中,从狗这个物种身上学来的——活在当下,面对现实,承认现实的不足,接受现实的冰冷,我才能像狗一样,将冰冷逆转成生机。
看完电影,回到当下.....当年让人满满收获感动的《忠犬八公》,在电影掀起对狗的爱与感动之下,有如此之多的狗用生命的悲惨去承受人们的自我心理冲动余热的现象还会发生么。
可是,如果爱和感动脱离了充足的现实条件和客观能力,一旦这种爱被盲目地释放成买只狗回来宠的行为后,对于狗来说,结果会如何?
会不会又成为忠犬八公的续写呢?
说实话,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本是想带着批判导演莱塞.霍尔斯道姆而去看电影院的,因为当年我在上海从事为普通家庭养犬训练工作期间,他的著名动物电影《忠犬八公》热映后,让我看到了另外一面.....曾经一部《忠犬八公》,导致中国各地开了好多柴犬、秋田犬的繁殖场卖狗店,大量从日本买过来的所谓血统狗都被关在犬舍里,或者笼子里长年不出来被沦为生狗工具。
在很多人在看完《忠犬八公》后,在对秋田、柴犬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在完全不考虑自己是否有条件把狗养到终老的情况下,在完全没有喂养训练管教知识能力的情况下,仅仅凭被电影感动而去盲目地买狗。
然而,不到半年时间,那些因为看电影被感动而买回去的秋田、柴犬和其他品种的狗,有半数以上不见了踪影,它们去哪了?
1、因为太爱了,一部分三个月都不到的幼犬仔被玩死夭折了小的时候因为不懂狗的健康常识买回来几天就被持续玩死的,因为太爱这只狗了,因为电影里把这只狗描述的太忠诚了,我一定要好好对待它,所以,这个人可以连续七八天都让一只一两个月的小毛狗无法睡觉,因为这个人要爱它,所以,它必须回应他(她)的宠爱,所以,它没有机会好好睡一觉,刚出生半年的婴儿,你让他(她)连续一周没法好好睡觉试试看看。
2、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狗乱叫被送走或者被转卖掉一部分3、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狗出门后跑丢了一部分4、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抓不住绳子狗冲到马路上被撞死了一部分5、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被人投诉后被政府收掉了一部分6、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被半夜恶意丢在了大街上流浪了一部分7、因为人不会训练管教,搞失联恶意塞给宠物店、训狗基地一部分还有是因为管不住想自己亲手弄死一部分。
还有什么去处,我也无法想象......so真正的爱狗是要思考自己是否有客观条件养它到终老真正要养狗是要思考自己是否有喂养和训练管教它的能力真正的对狗好是让狗健康安全地适应城市规则,为它在城市寻找更多自由空间。
电影虽感动,但养狗莫冲动——犬道的训犬师们向各位观影者诚恳提醒!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理性养狗、科学养狗、文明养狗,大家共同一起去推动人、狗、社会平衡共处文化,为狗在城市环境中争取更多的自由空间,为能让狗在自己身边活到终老而提供能力保证。
如果你真的想养一只狗,并且要让你和你的狗都得到终极福生,请你行动起来,学习,请你承认自己并没有科学客观的知识能力,去对它们一生正常的生存健康安全负责,经历十五年,我已经为大家找到了更简单,时间和经济成本更低,对狗更安全、效果更快更长久稳定的方式等着大家来使用。
★★★★3.5星 “ Just be here now. That’s a dog’s purpose.” 虽然没有怎么get到这部剧的泪点...但是看到Bailey经过了四生四世又再一次回到Ethan身边的时候 真的很暖心。
电影里每一世 狗狗都一直陪伴在主人身边给他们带来开心,让我再次萌生想要养狗狗的想法了哈哈哈哈哈哈!!
三生三世十里好狗 2017/3/3@和平影院
……感觉这个编剧十分蠢,我还为了这部电影花钱,非常后悔
谁说好看的🙄️
本片的两大主角:可爱的狗,和孤独的人。
很喜欢,电影以汪星人的视听感受周围一切,几次转生,使命感让狗狗找回最喜欢的主人且帮助他完成了心愿。
个人很喜欢这片子视角上的宽泛,在Bailey的五次生命里,有始终爱他且懂得驯养方法的主人,有最初不那么爱她但却很懂得驯养方法的主人,有始终爱他却不那么懂驯养方法的主人,也有既不爱他又不懂驯养方法的主人,这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让整部片子很充实,所以最后Bailey有没有找到Ethan于我其实都不重要了
其实这个设定并没有很好地融汇到四段故事里去,但还是很可爱也很治愈,还有那么多好听的歌,看得很开心。
每次转世小狗狗的镜头我都要发出awwwwww一声哀嚎。哭哭笑笑着看完,我养的金毛到五月份就八岁啦❤️
故事讲得这样快,才让人觉察狗的一生真的好短暂
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但是感觉哭过之后就没有点可以让人留下印象了,相比忠犬八公差了点感觉吧
虽然周围的美国人都哭成了傻逼,但其实我觉得这片强行煽情的很严重啊…………
备了一大包纸抽去的,然而我只在前两世死的时候哭了,第一世麦田追车那段眼睛湿润了,其他的地方只是觉得平淡温馨而已,可能是因为我没养过狗,也可能是因为我太“铁石心肠”了……
狗生艰难,人生不易。在相互陪伴中度过失恋、暴食、争吵外加飞来横祸,这个生命里的循环故事还挺好的。Josh Gad的声音太好听了,配每一种狗都不违和。莫名喜欢Maya在没找到男朋友的前半部分,人生就是抱着爱宠吃吃吃,外加三分无意义的自怨自艾。
1.5 @博纳悠唐
为了与你相遇!……虽说知道狗狗是为了做一只狗狗而不是为了和我相遇才存在的!但是还是很可爱!
故事很有趣,尤其是动物题材的主角;然而觉得整个片子非常普通。
可真烂啊,人类太自以为是了
纯撸狗向,剧情什么的都是浮云
2.5,本片贵在真诚,讲述了四世狗生寄一片真情的故事,但片中的人物角色与情感都略微单薄了些,唯有狗狗的出色表演最打动人心;整体来看是一部平淡中见真情的家庭电影,爱狗人士必看!
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