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三观都不一样,为什么一部动漫需要正义的世界观?
也许砂糖确实杀了人,但是为了保护她心中的“happy sugar life”她必须这么做,原作也不也解释了吗,“只要是为了盐所做的事,神明一定能理解吧”。
如果不是为了迎接社会上所谓的正义,我觉得砂糖和盐最后也一定能一起生活下去,她们互相珍视,为什么你们要打扰她们?
这部动漫的评分不高,但是它在喜欢这部动漫的人的心中,一定有最高的评分。
刚开始看得我恶心,真的生理不适……强忍着看到最后,结尾有点难受,12层楼跳下来竟然还没死……每个人的选择都影响了剧情,旭在路过公园要是转身就能提前见到盐,但是他没回头从而错过了机会,翔子要是在见到砂糖阿姨后再坚定一点也不会在去见砂糖的时候遇到盐被杀死,全剧一直稳定的只有砂糖的阿姨,真的一条路走到黑……全剧真就没有一个好人……女店长猥亵,金毛被伤害以后转而选择对比自己更弱小的盐产生欲望,甚至M倾向的老师也都是恃强凌弱,旭我一开始以为是女孩子,看到翔子亲他还以为又百合了,到结尾才知道原来是男的吗……一开始以为砂糖诱拐了盐,看到后面才发现,所有对盐产生占有欲的人中,只有砂糖真的尊重了盐,最后即使盐活了下来,旭得到了盐的身体但是永远得不到盐的心……从这个角度来讲,结局虽然落了俗套但是也还不错,毕竟没有更好的结局了……跳楼瞬间砂糖幻想两个人真的出逃成功的画面也蛮戳的……砂糖是真该死……但是盐也是真的不值得,准确的说是旭不值得得到盐啊……虽然一直在努力找妹妹,但是悲剧的开头是他母亲啊,明明是母亲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苦果却是孩子承受呢?
既然连自己都没办法保护当初为什么让孩子出生呢?
最后自己也变成了施暴者,旭也是一直在忍耐,真就忍者,那么能忍又没忍到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结果……真就自己活该!
最倒霉的就是盐了吧,出生开始就没过过好日子,家暴爹懦弱妈,好不容易哥哥长大点劝母亲带着自己跑了,结果母亲摇身一变又成了施暴者,以爱为名的抛弃也是抛弃啊!
雨夜把自己女儿丢了真就一点活路都不给,遇到什么人就凭缘分……好不容易遇到砂糖过了几天好日子,那被遗忘的过去又如影随形……(砂糖:杀不完,根本杀不完)出门就遇变态大哥哥……最后又被忍家暴父亲殴打5年的忍者哥强行带走,真就一点都不考虑盐的想法,和砂糖殉情不成,余生只能活在有砂糖的回忆里了……一开始看片名砂糖的甜蜜生活还以为是个多治愈的剧……这种当上次上还是在学园孤岛……Ps.真的讨厌旭这种自我感动式付出……
md神经病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但是,但是但是还可以,里面比较有意思的两个意象,砂糖的透明糖罐和盐能看到他人碎裂糖罐的能力。
两个人都不完整。
砂糖是自小被叔母影响感受不到爱,所以是空洞的糖罐。
盐是生长家暴的父亲之后又被母亲所抛弃,在父母那感受不到的安全感在盐看来就是碎裂的糖罐,她极度渴望的是盛放幸福的容器。
两个人确实被彼此所需要。
这真的是只有日本才拍的出来的脑洞,生与死,正常和扭曲,幸福和杀戮,对立又交织一起,真bt啊
先说下我的观点:1.剧情极其扭曲让人难以想象2.剧中几个有剧情的人物都不正常我认为除了女主闺蜜心理是最正常的了(还被女主刀了)如果说其他人是病娇 那女主已经到了变态的境界3.有细节但我不想去找和品很多地方不合常理,但是可以接受剧情:整篇以女主的“爱”为线索 小时候女主以他叔母的爱为“爱” 之后遇到盐以盐为“爱”之后为了守护这个畸形的“爱”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叔母的爱也很畸形)看完这部番 我的三观全程被当成抹布一样 并不是觉得里面的人物行为超出常理而是对他们的思想 精神 理解感到恶心直接超出我的认知范围 的确 女主的形象被完美的塑造出来 这点毋庸置疑 即使有了盐这样的信仰 但还是没有心的 为了盐愿意献出一切(忍耐 赚钱 杀人 切断所有能夺走盐的方式)而盐又将成为下一个砂糖很精明的女主 近乎完美 却仅仅没有“心”言论很短 因为我不想去说 不是偏见 而是毁了我的三观 我没有理由去讨厌这部番 或许它制作优良 它细节拉满 画面极佳 人物塑造完美 但我也不喜欢 毕竟每一件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砂糖不过也是追求自己所信仰的幸福生活罢了 你们可能认为是神作或者粪作 我保持中立 (以上仅个人观点)
- 这是一个关于精神病人们为了追寻心中的爱不断斗智斗勇大开杀戒的故事,拥有常识的人都在这样的世界全被屠杀殆尽了。
(砂糖毫无疑问也是拥有常识的,只不过人格是反社会的罢了)- 观赏的过程中很想知道作者的精神状态究竟是如何才能创作出这样抽象的人设和情节。
其离谱程度完全不亚于超人高中生在异世界。
- 如果说人渣的本愿是正常人追寻正常的爱最终变为扭曲的关系,happy sugar life 就是扭曲的人追寻扭曲的爱并开始扭曲现实,开始杀杀杀的故事。
为什么要创作出这样的故事呢?
- 我无数次在观赏过程中试图与砂糖共情,优秀的作画、音乐,花泽香菜绝妙的演绎都使我能够在感情层面上一定程度理解砂糖。
但当我回过神来,装上脑子,就会想,“啊,果然这样的家伙都是需要被抓进去蹲大牢的吧——”- 太阳君那样的池面,被年长女性性侵一次过后,为什么就变成极其扭曲的幼女控了呢?
日本这样的acg文化发源地,幼女情节还要在寻人启事上发泄吗?
为什么不随便在大街上找两部gal玩玩呢?
反正每部里面都有萝莉、- 很想了解现实里的作者,为什么对自己笔下的人物这样恶意满满呢?
如此对待笔下角色的作者,能够理解什么是爱吗?
被如此对待的角色能够理解什么是爱吗?
这样孕育出来的,真的能够被称之为爱吗?
- 我没有看过漫画,之后应该会看,暂时没有批判这部作品真正的立场。
但这部动画看完后,我只能对脚本家和角色原案抱有糟糕的看法。
我认为,精神病人应该接受治疗,而不是被放任而大开杀戒,伤害到像翔子那样无辜的人。
- op很好听。
大概是五年前左右看的这部番,当时看时候的感受现在还记得很多。
后面又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其他人的评价和视频,对于一些情节也还有很多印象。
但是我要说、想要留下的是这部番当时吸引我看下去的所有重要之中最重要、最特别的东西,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特别想写下来。
关于糖。
我记得动漫里砂糖把和盐相遇后的生活比做,不管是不是,就大概是这个意思,比做一些漂亮的甜甜的糖果。
世界太苦了,在遇见盐之前,她的人生一直是灰暗深黑的苦涩。
从遇见盐之后,有一些漂亮的甜甜的糖果在她的心中化开。
这样的比喻好像太过抽象,而我把它简单的理解为——关于单纯的爱的甜甜的糖果。
不知道其他人的感受是怎样的,看很多人的评论好像对“糖”这一描述的理解并不多,更多人是去写动漫中令人震惊的人设和所谓毁三观的剧情。
而我想说的是“糖”,是“甜甜的”糖果。
不知道别人能否感受到,从砂糖和盐的相处中,我真心的感受是“温暖的”、“甜甜的”幸福。
当然,这是从剧情、从她们两个恶生长环境中可以看到的,如此糟糕的家庭环境、她们遇到的许多的人渣,与她们两人之间简单单纯的、幸福的日常形成极大的对比。
但是更重要的是,当时我个人的心境—— 人生,真的太苦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甜蜜中参杂数不尽痛苦和矛盾,还有关于未来、关于选择,所有迷茫与困惑。
内心仿佛时刻被痛苦包围,是一种压抑的痛苦,身处幸福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我现在也只能用文字相对准确的描述出我当时的感受,这并不是说我现在很幸福,而且已经没有时间痛苦,或者说,痛苦已经如影随形。
所以我会被砂糖和盐之间单纯简单的爱深深吸引,被我从中感受到的深深的甜蜜——简单的、安稳的、单纯的、甜蜜的快乐和幸福,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甜蜜的糖果一般,“在现实中绝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深深吸引。
我迷恋这样的甜甜的糖果了,迷恋这样的纯粹的爱。
因为我的生活只有苦涩,或者说,我根本难以感受到甜甜的幸福了。
看动漫于我而言,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感受其他的人生。
所以,我被这种在真实的我身上不存在的甜蜜吸引着看完。
有人会认为,砂糖与盐之间,只是依赖,是畸形的,她们的年龄等等各种方面都是不匹配的。
这里我只谈自己的看法:一方面,盐从小的经历是很复杂的,我认为一个人的心智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也许会变得早熟,有能力分辨与找寻自己的爱;另一方面,什么才是真爱?
怎样的爱才是真爱?
是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
似乎走远了,回到正题,关于“甜甜的糖果”,这里的重点是“甜”,动漫里关于砂糖心中甜甜的糖果时刻画得比较仔细的,我记得是玻璃罐子里装着的糖果,闪闪发光很漂亮的感觉。
也正是这样甜甜的关系,她们之间相互依赖、完全信任的感觉,治愈了我。
就像光一样。
世界上不可能只有光,有光的地方一定有黑暗。
人与人之间也是,有甜蜜就有痛苦,二者无法分割开来。
而动漫中砂糖与盐之间多么像简单而纯粹的光,无论其他人是如何去看,无论作品本身想讲述什么,我谈的是我的看法,“我看到的是真正的纯粹的、因为爱(从心)而爱(去行)的故事,是知行合一的爱。
”这样过于甜蜜的糖果一般闪耀的爱,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治愈着我的。
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就是包裹着黑暗外壳之下的关于人生与爱的探讨。
“黑暗外壳”与糖盐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黑与白的关系。
我感受到了她们之间纯粹的甜蜜,已及关于砂糖心中的苦涩的深刻的感同身受。
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众生皆苦,所以才有一个词——人间炼狱。
人生到底苦涩,我希望在这样苦涩的人生中,和砂糖一样,找到一些甜甜的糖果,那可能是一部番、一个人、一杯奶茶,或者,一缕阳光。
好了,写完了,苦涩的人生还是要继续,愿我们都能发现自己的糖果。
动画终于进展到关键性的第七话(对应漫画17话),预告里念出了第五卷封底的“この世にあるの?
傲慢じゃない愛なんて。
”在第一次看完17话的时候,我以为这句话说的是翔子,后来看了官方的设定集,里面提到到“没法洗白砂糖的行为但努力地寻找这么一句‘至少想肯定她动机’”,才明白这句话说的是砂糖。
而我以为,这句话既是说翔子,也是在说砂糖。
回顾砂糖与翔子的关系:乖乖女翔子对自己的家感到厌烦,她有父母略带严厉的关爱,有稳定的、正常的成长环境,衣食无忧,被保护得很好。
而这样在家里在学校扮演乖乖女的一成不变的生活,没有任何变数,让她产生了心被束缚的感觉——直到她遇见砂糖。
她找到了释放自我的方法:将欲望投射于不那么正当的求偶社交活动中,以此来寻找缺失的关爱(更自由、更不带目的性的关爱)。
她和寻求着“那个唯一的人”的砂糖一起在放学后的茫茫人海里猎艳,而砂糖的这个想法与她“想要邂逅自己白马王子”的想法类似,令她有种找到同类的安心感。
但“类似”也只是类似,她们的动机或许截然相反。
松阪砂糖可算是“爱”的狂信徒,她口中的爱成为一种信仰,像教徒哪怕没有见过神迹也盲目相信着神存在那样相信“爱”的存在,并持之以恒从未绝望地去寻找它。
她需要爱可能只因为她从未见过能够令她信服、能够触动她的“爱”;她在扭曲的环境中长大,自然而然要去寻找缺乏的东西。
翔子则不一样,她的求爱是一种逃避,一种对“寻常”的厌倦,靠浪漫的“白马王子”幻想,医治自己的不甘,来改变自己一成不变的人生。
她的行为更接近于我们的经历,动机也更容易被理解。
青春期的迷茫和叛逆嘛,谁没有过呢?
砂糖和翔子很容易就被区分开来。
观众更容易认同翔子是一个“普通人”,而砂糖是这个强调扭曲和阴暗的故事里负责“不正常”的那一方。
因此翔子意图对砂糖所做的“纠正”就十分容易被观众们同情和理解了。
翔子关心她的好朋友砂糖,当她听到他人(三星)的风言风语,很快就联想到砂糖的异常,于是追根究底地探究砂糖对她隐瞒的事情。
对她来说,连坦诚相待都做不到,根本不算是真正的朋友——这份友谊肯定会变得塑料、变得无聊。
(非常标准的日式展开,打消隐藏自己真心的朋友的顾虑,心意相通,然后携手走向更好的未来。
)她并不想这种事发生,于是以真情实感的嘴炮换来了砂糖的交代——实际上是试探(并非欺骗,我原本也是这样理解,在官方设定集里作者也有提到)。
砂糖带她去见叔母,遗憾的是,翔子并未如她自己想象那般,能够全然接受砂糖——她迟疑了,犹豫了,移开了视线。
对她来说,这只是一次“半途而废的勇气”造成的失败;可是对砂糖来说呢?
我看到太多人在替翔子愤恨,替翔子惋惜,而攻击砂糖,说她罪不可恕。
但在不可挽回的事情发生之前,在第七话这件事里,到底有没有人在意过砂糖的感受?
一开始,是翔子自己说的,砂糖是她的挚友。
也是翔子说的,“能够触及你的事情,是我所想要的”。
对砂糖来说,这其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砂糖一直清楚,翔子是个善良的好孩子,所以砂糖的第一反应是“不希望连累到翔子”、“ 知道翔子在关心着我,所以不希望翔子再被牵扯进来”,她是在翔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感人嘴炮下,才决定透露自己的隐藏的一角。
怎么可能只有翔子是在意砂糖的,砂糖难道就不在意翔子吗?
我想她是同样喜欢翔子的,或许因为翔子是个“好孩子”,也或许因为那个表面类似的对于爱的渴求,更或许只是像你我喜欢某个朋友那样单纯地喜欢着某个朋友,希望她好。
这在许多细节中都能看出,就拿这件事来说——砂糖可以看着自己的舅母对警察出手而无动于衷,但当舅母对翔子施压的时候,是她挡在了舅母的面前,拉着翔子离开。
是她紧紧拽着翔子,直到翔子说“那个人好奇怪”,对她流露出恐惧的神情,她才松手。
几个小时前,砂糖还笑着对翔子表白说“我也觉得能遇到翔子太好了”,那些都不是假的啊。
砂糖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待人接物都游刃有余的?
是什么时候隐藏自己的内心想法,与一切都保持距离的?
当大家看到她“监禁幼女”的时候,自然不会去想这些,因为从故事一开始,她就是这幅模样。
而从这件事开始,我们知道,她并非没有尝试过对人打开心扉,只不过所有人都怀疑在这种成长条件下长大的她奇怪、令人害怕。
所以她最后成了故事开头时的那个样子。
她并不是毫无感情的,并不是“病态”地只能对盐产生感情。
如果有人真心待她、信任她,她绝对不会以恶意揣测他人,无端诋毁他人的关心,把他人推开。
就这点来说,我甚至觉得,正是翔子那时移开的目光,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令砂糖选择了一条坠入深渊的不归路。
再回顾一下,在揭开1208房间真相之前,观众对于砂糖有怎样的猜想?
——为了监禁她诱拐的幼女,她杀了一个人。
她缺乏“正常”的教育,缺乏“正常”的成长环境,缺乏“正常”的道德观,她是个应该进局子执行死刑绝不能轻饶的“恶魔”。
但是,为什么我们总会这样,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她?
即便跟着作者的诱导式叙述走,也无法忽略砂糖对盐的珍视,对盐的爱意和善意。
为什么就没有人愿意相信砂糖做那些事是有理由的呢?
无论是三星、翔子、旭、老师都是如此揣测砂糖的:她诱拐了盐,监禁了盐。
没有任何人想过事实恰恰相反,是砂糖救了盐。
就连声称是砂糖挚友,“最喜欢砂糖”的翔子,在看到盐和砂糖相见那一瞬幸福的笑容之后,也高声疾呼“我要把你带回光明之中”,言下之意即是砂糖所作所为都是歪门邪道。
即便她嘴上说的是为砂糖好,她也依然没有真正相信过砂糖,真正想要理解砂糖。
“砂糖,我想要和你成为真正的朋友,所以我绝对不会逃避的。
我会帮你一同分担。
所以你能够正视我吗?
我们一定能够互相理解。
”“没有用的,翔子。
因为我对翔子已经没有任何感觉了。
和那些男人们没有什么区别。
”“即便是这样也好,就算是恶魔,我也最喜欢砂糖你了。
所以绝对,不会再离开你了。
”“就算是恶魔”——为什么非得假设松阪砂糖是个恶魔呢?
这便是砂糖的可悲,也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可悲。
看到一位朋友说:看HSL最有趣的,是去看“看HSL的人”的嘴脸。
我很赞同。
以一遍又一遍评论“砂糖罪该万死”的三观怪为首的这些人,正是把砂糖推向深渊的稻草们最生动的投影。
知晓无人认同,所以习惯选择隐藏。
知晓无人理解,所以习惯保持距离。
所以砂糖疯狂地信仰“爱”,或许也不全然是因为她生在扭曲的家庭环境中,更因为他人对她的疏远和排斥。
她坚强地活到今天,遭遇太多次翔子对她所做的怀疑、不解、背叛,也依然相信有那样美好的东西存在。
而当她以为这样的事可能有那么一丝改变的时候,翔子给了她完全否定的答案。
她以为特别的朋友,原来和以前的那些人一样。
既然如此,那么她最终选择“只要盐一个就够了”也无可厚非。
自暴自弃,孤注一掷。
当爱变得绝对排他、绝对狭隘的时候,便是万劫不复。
这是砂糖的傲慢。
而翔子的傲慢,则是每一个旁观者对自身抱持正确想法的,最普通、最寻常的傲慢。
它不激烈,看上去没什么危害,但聚集成群,就足以把人推下悬崖。
(本来想要为糖盐的朝圣系形婚写点真情实感,没想到写出糖翔心碎2018,失策。
)
唉唉,砂糖。。。
虽然杀人了但是砂糖好惨啊。
终于找到了一生所爱却只能死。
悲惨的童年,短暂的幸福,死。
盐也好惨。。。
悲惨的童年,短暂的幸福,永远的伤痛。
从正面来说,盐也懂得了爱,带着砂糖去过永远的happy sugar life 了。
从反面来说,盐被砂糖永远困住了,永远活在砂糖的阴影之下了。
而且永远不能成为一个正常人了。
就算砂糖和盐逃出来了,他们能幸福吗?
砂糖还是太天真了,洗去血迹警察就查不到了?
还有个细节就是最后电视上新闻说了翔子和砂糖分别是怎么死的。
砂糖还想假装翔子是自己然后被烧死,这怎么可能伪装的了。
而且纵火只能加速暴露。
就算不纵火,早晚也会被警察抓,翔子失踪,警察肯定找砂糖。
想逃只能润外国,而且躲20年,因为霓虹20年后就不抓了。
当然去坐牢也不一定死刑。
就算真的砂糖和盐润国外(她们好像确实准备润国外)成功了,而且可以躲起来20年不被抓,她们真的能幸福吗?
砂糖会继续把盐锁在家里,盐的社交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也是一塌糊涂,只能当笼中鸟。
说实话,猫羽觉得这样一起病态的同居生活并不幸福,盐也想出去而且她什么都做不了。
再说了以砂糖这个性格,还是会继续杀人吧。
砂糖的幸福生活,从离开她们两个人的城堡的那一刻。
结束了。
本身就是一个不成熟的剧本。
當做不过脑子编剧情的B级片來看,都不够格。
翻了一下评论区,除了那些码字拉片的意义不明的“影评家”,好多评价都是“哇,女主好惨啊,我狠狠共情啦!
为了保护心爱之人,杀个人也不是什么大事啦”作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的,身为正常人类应该有的的三观消失的荡然无存。
我彻底的惊了。
就因为作者浅浅的带了一下节奏,换了一个视角,甚至连叙事诡计都算不上,他们就彻底沦陷了。
网上键盘侠那么多,都是这样的人?
单说最后撒戒指这么重要的东西,说忘拿就忘拿,are u kidding?
冒着极大的风险回去拿就算了说了。
下楼的时候被发现了,怎么就想着上顶楼呢?
既然都点火了,混在人群里跑楼梯不行吗?
然后就到顶楼要跳楼,exm,那时还是有逃生的希望的呀,你把锅都给阿姨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殉情就殉情吧,你留一个是什么意思,自闭幼女回归自闭家庭吗?
PS 姬友虽然死者为大,但是一个毛都没有的流浪汉几天就比多年的知心朋友重要了,hape吗?
还有后面种种行为,这种人算个jer朋友?
恐怖百合番
「死的时候,请让我成为共犯。」好久没看过这么浮夸的Hentai了,个个都像L5发病。
都怪你们 香菜又配了个神经兮兮的角色
太致郁了
傻逼,看了一半的我更傻逼
盐这孩子可能因长期被软禁,已经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吧,离开母亲的禁锢后,又陷入了另一种爱的名义的软禁,这哪是百合,也不能说是恋童,与性别年龄无关,是两个孩子间的相互依存和慰籍的爱,是有些偏执扭曲畸形的爱。砂糖否定了各种爱,可是砂糖的爱又真的是爱吗?
病娇流行时代的残余吧?实话说,太嫩了。
两星给声优,作为一个非常喜欢黑深残剧情和病娇人设的人,我只能说这部番非常非常无聊,没什么深意,也没什么像样的剧情,羞耻的台词,各种变态而且没什么理由莫名其妙的变态,全剧除了女主闺蜜就没一个正常人
无趣,生硬,做作,不伦不类,毫无逻辑。
【A/感性S】重看。表面上是那种依靠黑深残题材去吸引关注度的二次元纯爱番,实际上是以EVA,恶魔人的影像基调去严肃对待黑深残题材的反噱头作品。 在理性与极端的对峙中,不断揭露这个“萌系”二次元的真正面目:从糖与盐的畸形纯爱开始,认识这个由暴力,欲望与自私共同塑造的残酷世界。 多个角色(被创作者精细琢磨)的介入与联结,影像风格的高级表达,以及手持晃镜和剪辑调度所调动的戏剧张力,让影像所展现的一切是如此逼真可信,直击灵魂的黑深残瞬间。于是到了最后,“正义”依旧如期反杀“邪恶”,但两者都输给了从头坚挺到尾的[爱]。 直到现在,OP,ED和走马灯的告白依旧是震撼我灵魂的影像时刻,无比难过…
很久之前看的了,等会留个长评吧
感觉脑缠……并不是说描绘犯罪者或是有反社会倾向的人不可以,相反砂糖还能喜欢上人就已经是她并非反社会人格的证明了,但就只是塑造出了莫名奇妙就痴迷幼女的jk形象而已,她确实是在养小孩,但又是出于什么期望呢,盐也不上学也不出门就在家里这么养着呗,怎么还真当成宠物啊。盐是可爱的,但是搞得跟有成瘾性似的真不知道是谁有问题。人如果内心缺爱的话,就更不要指望和某个人的关系能够拯救自己。完全不是一个所谓引起人绝望感的作品,也并不像章鱼p那样看完了让人感觉过于现实过于残酷,这部就完全没有现实感也完全不绝望,只有一个白眼的余韵。最后最无关紧要的一点,别不说话就把法医当傻子……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很喜欢的(话说病娇都是粉毛吗)
happy…sugar…life???
说真的,如果磕不了俩女主的cp,真的会讨厌她们的,比如我。
初看就有一种我妻由乃的错觉。全剧以一种可爱的外表、软萌的画面来掩饰一切黑暗、罪恶和扭曲的内心和动机。猥 亵未成年什么的,恋童癖什么的,真的好令人窒息。好病娇这口的,这当真会是一部上乘佳作。总结就是四个字“病名为爱”!但真的看这部作品要做好心理准备啊!
打1分的基本都没看完
想看点优质的病娇作品,但好像没有?
因为女主杀闺蜜的动态表情包而看得番,全剧几乎没有正常人,唯一的闺蜜也挂彩了,金毛的智商完全是负的,唯一智商在线的还是女主一个,最后盐也坏了。果然用美剧的思维看日漫,就不得不忽略人物动力和逻辑,甚至要压低智商
不够变态,喜欢砂糖,不喜欢盐,讨厌太阳。